仁者国学 南越笔记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两汉魏晋南北朝笔记 唐五代笔记 宋元笔记 明人笔记 清人笔记 民国笔记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三

 

  ◎西江

  西有三江其一为漓,一为左,一为右。右江至浔而汇左为一,而右江之名隐;

  左江至梧而汇漓为一,而左江之名亦隐,惟曰西江。西江在西粤为三,在东粤为

  一,一名郁水。《唐志》称南海名山灵洲大川郁水亦曰江。予以其源远委长,

  经流四省,可为一大渎,而岣嵝碑有南渎衍亨之语,因名之曰南渎。盖东粤江之

  大者无如故南海一名海亦曰大洋,南海固以江而重也。则祠于

  广州以为南渎也亦宜。者,江中两山名。左思云:吐浪。西江之水,以

  之山为始,以崖门之口为终,其即西江之岷山也。

  ◎三水

  三水者,自肇庆而来者曰江为一水,自清远而来者曰浈江为一水,自广

  宁而来者曰绥江为一水,皆会于三水县东南之昆都山下,是为三水。《志》以

  浈二江达于广州入海者为一水,非也。绥江至四会会龙江顾水东南出南津口以

  入浈江,又分一支西南出清岐口以入江,其水甚大,不减浈江。一源而二流,

  西北二江皆受其灌注,可以为一水与二水参。夫以一水而能灌注二江,天下之所

  少。入西江以为上流,入北江以为下流,而不得合西北二江以称三水,此前人志

  山川者之疏也。

  ◎潮

  广人以潮汐为水节。或日一潮而一汐,或日两潮而两汐,皆谓之节。其在番

  禺之都,朝潮未落,暮潮乘之。驾以终风,前后相蹙,海水为之沸溢,是曰沓潮,

  一岁有之,或再岁有之。此则潮之变、水之不能其节者也。若以岁之十月自朔至

  于十有二日候潮,朔日潮盛,则明年正月必有大水。二日则应二月,日直其月,

  至于十有二日皆然,此亦潮之常而人罕知之。盖水之神于节者也。然大率潮与月

  相应,月生明则潮初上,月中则潮平,月转则潮渐退,月没则潮干。月与日会,

  则潮随月而会;月与日对,则潮随月而对。月者水之精,潮者月之气。精之所至,

  气亦至焉。此则水之常节也。盖水与月同一坎体,故以月为节者在在有常,而以

  日为节者在在有变也。余靖云:“月之所临,则水往从之。故月临卯酉,则水涨

  乎东西;月临子午,则潮平南北。彼竭此盈,皆系于月,不系于日。”是也。

  ◎广州潮

  广州潮以朔日长至,初四而消;以望日长至,十八而消:谓之水头。以初四

  消至十四,以十八消至二十九、三十谓之水尾。春夏水头盛于昼、秋冬盛于夜。

  春夏水头大,秋冬小。故防倭者自清明前三日至大暑前一日,谓之春泛。春泛为

  大,以水头故,言大泛也。自霜降前一日至小寒前一日,谓之冬泛。冬泛为小,

  以水尾故,言小泛也。

  ◎琼州潮(附流水指掌图说)

  琼州潮候,与江浙钦廉不同,其地势异也。郡与徐闻对,境两岸相夹,故潮

  长则西流,消则东流。日有消长,常也。八月九月,其势独大,每日两有消长者,

  其变也。故旧潮渐减渐小,谓之老潮;新潮渐进渐大,谓之稚潮。十一月朔,或

  时不测而长,谓之偷潮。其大小之候随长短星不系月之盛衰。旧《志》云,琼海

  东南诸港朔望前后潮大,上下弦前后潮小、二至前后潮大二分。夏至潮大于昼,

  冬至潮大于夜。又云,晴则望南而吼,阴则望北而吼。人以为阴精,验之果然。

  又云,交广潮候与闽粤相去亦少差,而琼崖儋万之候大小俱各差殊,其半月东流,

  半月西流则同,不系月大小之盛衰。今附流水指掌图说,以便参观。倪邦良曰,

  雷之海安横渡至琼之海口,计程约八十里。非遇大顺风,则往返举帆均以水流东

  为候,而逐月逐日各有差移,难以他郡潮信推测。癸未六月,承乏定阳。适初旬

  伏流待渡海安,偶阅舟师流水簿,繁不胜纪。因撮其略绘图于左。每月两次起新

  流,相距十四日,如十一月十三起流,二十七又起流是也。惟四月十月则新流三

  次,其逐月争差,各缩二日,退一时俱逆算。如十一月十三、一十七起子,十二

  月十一二十五起亥是也。三、九月之初四、十八,十月之初一、十五,则缩三日

  而流。在上半月者则起时未,在下半月者则起时初。惟四月、十月之十五流起时

  中。其起新流之前三日俱伏流。每日一次流东,四个时辰便退西。其逐日争差各

  半个时,历两日差一时,俱顺算。如十一月十三起子末,十四起丑初,十五起丑

  末是也。若遇闰月,则以上半月照前月下半月,以下半月照后月上半月。又海口、

  北海安流早半个时辰。海口、琼地,海安、雷地。按潮为天地呼吸之气所运,而

  适与月应。盖月行每月一周天,与日会,十二会得日三百五十四有奇,是一岁月

  行之数也。岁有三百六十日,常数也。而又有六小月。今倪氏此图,以十二月编

  定三百六十日。每月相距十四日起流,一月缩三日,两日差一时,又以三九十、

  月朔望内各缩多一曰,共得六日。以准六小月,并月行三百五十四日,适符三百

  六十之数。准定潮候起伏,洵属简便。但月行尚有奇零,今只整齐配去,不计余

  分,岁久必差,故天后庙碑所定起伏月日时刻久已不符,以其便于渡海者,姑录

  之以俟智者考正云。

  (按天妃庙碑言,十六七八九四日伏流可渡,至中流始有怒涛,乃东西合流

  处所,所谓中洋合窠浪也。过此可勿戒心。如风大,则半日可渡。又岁三月二十

  三日,天妃渡海南,必有北风。舟楫宜候之以是日,须臾可渡。是日广东边海地

  亦皆有风雨,又不可泥于图说也。)

  ◎二湖

  会城中故有二湖。其一曰西湖,亦曰仙湖,在古瓮城西,伪南汉刘龚之所凿

  也。其水北接文溪,东连沙澳,与药洲为一。长百余丈,岁久淤塞。宋经略陈岘

  疏浚之,辇龚故苑奇石置其旁,多植白莲,因易名曰莲池而湖亡。其东偏今有仙

  湖里遗焉。其一曰兰湖。《南越志》番禺北有芝兰湖。《广州志》兰湖在双井街,

  其水常潴,今亦亡,其地亦犹曰兰湖里云。城中又有二洲,一曰粤洲,在元览台

  西,为白云之水所注;一曰药洲在越王台西南一里,即龚所凿仙湖与之为一者也。

  ◎昌乐泷

  昌乐泷在昌乐县西北六十里。自泷口以上至平石,凡有六泷,乃郦生所称崖

  壁峻阻,岩岭千空,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者。泷中之山名监豪,两峡

  相抵触,欲崩欲陷,枫楠豫章诸大木撑之。天从石钅中出,仅寻丈许,随峡势

  以为大小。屈曲萦回百余里,至泷口乃稍开豁。峡中一名武溪其水源出桂阳王禽

  山入临武。经鸬鹚石南流,合泸水、泠君之水激为大泷。滩流怒,惊湍飞注,

  凡有六处最险。其曰寒泷者,涛风沫雪,凛冽如深冬。舟出没者,衣尽湿,如裸

  而泅,冻不可忍。上有庙,祀汉桂阳太守周昕,报始疏凿之功也。庙左祀昌黎韩

  愈。愈昔至此不敢涉,有《泷吏》诗云:“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故亦称

  韩泷。一曰金泷,其崖昔为雷击,倾裂数百丈。颓波所人,众壑泵冲鼓若出。崩

  转如电掣,尝有金银光怪。一曰白茫泷,一曰垂泷,悬洪百余仞,汇为巨潭。

  氵訇(豗)腾沸,望之茫洋。一曰梅泷,上多梅树。有兽白毛而长臂,旦夕吟啸,

  人以为猿公。一曰腰泷,言在泷之腰也。亦曰穿腰泷,舟人率以两篙穿腰舁舟而

  上,日不能十里、二十里。舟下者势如劈箭,直人九渊,离巨石尝一发许。路或

  穷,折而入岩窦则山液滴沥,阴湿毒淫,若有蛟、蛇、鬼怪之物欲相插噬,令人

  凄神寒魄,不能自持。自寒泷至此,皆绝险。舟上者与石争,下与水争。与石争

  者势在篙,与水争者势在舵。其可为力者人半之,不可为力者天亦半之。出峡至

  泷口,有鹅公石在水中,险若淫预,过此乃敢泊舟。岭南谓水之湍浚者曰泷,诸

  州皆有泷。英德有泷头水罗定有泷喉,而以此六泷为大。六泷又以穿腰为大。予

  有《泷中号子》云:“舟子穿腰欲上天,下泷船笑上泷船。上泷争似下泷险,一

  片风帆乱石边。”又云:“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巨石有时亦却立,

  白鸥欲下复惊飞。”泷口东岸有赵佗古城。佗昔自王,首筑此以扼楚塞,盖以秦

  新道惟此泷中最险。彼北从浈水、西从漓水以入者,险皆不及。泷口有望泷楼,

  去县西北三十里。县西门曰西泷,其东曰东川,南曰武水。武水至县南有龟峰横

  当水口,水为萦纡倒流。上有一亭曰武溪亭,有记。

  ◎潮水泉

  韶州清溪驿东五里许有潮泉。泉有雌雄,雄大而雌小,一雄长则一雌消,日

  凡三长三消。初以鸡鸣,次午酉。消则涓滴不留。惟秋冬间泉无消长,乃有细水

  长流。土人以泉应潮,名曰潮泉。

  ◎贪泉

  石门有泉,饮之辄使人贪,名曰贪泉。语云:“登大庾岭,则芳秽之气分;

  饮石门泉,则清白之质变”。繇来久矣。

  ◎丰湖二泉

  惠州丰湖有二泉:曰清醒,曰古榕。清醒在丰湖南姚坑,泉口仅如盂,日汲

  数十石不竭。水比他泉稍重。古榕在湖峰西麓,迸出石隙甚芳冽,清醒则甘。然

  冬尽春初,古榕泉味复与清醒埒。清醒不变而古榕独变,亦异甚。二泉因东坡在

  惠,改名西湖,今统名西湖。

  ◎寿泉

  寿泉井在兴宁东二十里。每大雨,诸坑堑浊水交流于井,井水独清。土人名

  其地为井子唇。浊在唇而清在腹。汲者去其唇之浊,取其腹之清,味甚甘,饮之

  多寿,是曰寿泉。

  ◎三泉

  琼州有三泉:其在府城东北者曰双泉。相去咫尺,一甘一咸异味。苏子瞻名

  曰洞酌,有诗云:“酌彼两泉,挹彼注兹。一瓶之中,有渑有淄。”其在州北郭

  三里者,曰粟泉,出石钅中,甚甘。泉底多银沙星有粟叶长青时时浮出粟米。

  啖之香美。子瞻名为粟泉。或曰,泉非真浮粟可食者也,泉脉上涌,细白沙累累

  若浮粟耳。

  ◎毒泉

  长乐有两毒泉。其一在曾峒嶂下,相传宋邹太尉引兵征铁板僧,去毒泉二尺

  许,以剑地,泉即随剑入地不为害。一在黄岭,有军士误饮而死。文文山移

  营其上,祷而止之。曲江驿对岸亦有毒泉,沾足溃烂。泉所注田数十顷,食

  其田谷者一二年辄死,号蛊毒田。斯乃地之孽气所注也。安得有邹文二公者以至

  诚消其患害乎?

  ◎九眼井九眼井在歌舞冈之阳,相传尉佗所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

  津液。志称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又尝投杯于井,从石

  门浮出,舟人得之以为神,名越王井。《通典》谓南海有天井门。天井者越王井,

  门者石门也。井又名越台井以在越王台之下也。广州诸井此最古,南汉主亦尝饮

  之,号玉龙泉。其广丈余,有九孔,文石为盖。汲者欲得井华,分绠而下,瓶罂

  各满,毋相抵触,人甚便之。自汉至今,以为尉佗之遗泽云。

  ◎肇庆七井

  包孝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门外

  者,曰龙鼎冈井,民居环抱,清源滑甘,为七井之最。此都城来脉,山川之秀所

  发也。大凡幽溪邃涧之水,饮之消人肌体,非佳泉。佳泉多在通都大路之侧,土

  肉和平而巽风疏洁,乃为万灶所需,食之无疾。孝肃此举,端之人至今受福大矣

  哉!君子为政,能养斯民于千载,用之不穷。不过一井之为,井亦何所惮而不为

  乎?《易》曰“君子以劳民劝相”,言凿井之不可缓也。江城妇女,冒风雨出没,

  在在皆然。惠州城中亦无井,民皆汲东江以饮。堪舆家谓惠称鹅城乃飞鹅之地,

  不可穿井以伤鹅背,致人民不安,此甚妄也。然惠州府与归善县城地皆咸,不可

  以井,仅郡廨有一井可汲而饮云。

  ◎流杯曲水

  流杯曲水有二。其一在增城张老岩。石贩斜铺十余丈,一水从石罅中流,萦

  纡百折。游人每以小石障下流以畜其势,乃两两夹水而坐,使人酌杯酒置上流,

  听浮游所至,取而饮之。然有不得饮者,有一再饮者,有杯流至前、忽复流而之

  他者,有顺流而下、忽复旋回而上者。于是哗然争饮相欢以笑。其一在从化之北

  四十里。一泉自山颠飞下,分为两带,上下凡二级,曰百丈带。其深处汇为渊潭,

  不可测。浅者流离四出,引之可以浮觞。又龙门有圣祭岭,流水九曲,注为飞

  泉百十丈。下成深潭,亦可以浮杯逐暑。

  ◎氵祭

  龙门县其溪滩之极险者,名之曰氵祭。有曰濠双十二氵祭,有曰白水氵祭。

  氵祭与泷皆天下绝景。六泷可比闽之九龙,十二氵祭可比浙之五泄。

  ◎广东诸水之不同

  白水山在阳春西南。上有飞泉一道,注于潭中。天霁,潭有声则雨,雨有声

  则霁。九牛泷在南雄城南五十里。一名龙罩水。下有深潭。雨久响则晴,晴久响

  则雨。临高之东南迈龙村江中有滩,久旱滩响则雨,久雨滩响则晴。琼山博落溪

  中有大石横亘,曰铜铫石。下有穴,大岩水注其中有声。旱闻之则雨,雨闻之则

  晴。澄迈县南王家都有东巽泉,流泻可三丈余。朝响则雨,暮响则晴,称圣井。

  仁化有龙王坑,一泉涌出,溉田千余亩。霪则小流,旱则大流。天久无雨,云自

  其泉腾至山颠则雨。澄海县南有鸣洋,在南湾海中。声起若雷,自东则风,西则

  雨。广宁之西三十里,有石涧,山泉自窦出,旱则声闻数里,雨则否。南海县治

  之北有日泉井,东有月泉井。日出,则日泉井中先见日,与月泉井相望;月出,

  则月泉井中先见月,与日泉井相望。南海西樵山有金银井,一赤一白,相距尺许,

  乌利丹井也。注赤水于银井,赤水不白;注白水于金井,白水不赤。茂名观音山

  上有金玉井,潘真人昔炼丹于仙坡。其烟通于金井,烟则黄;通于玉井,烟则白。

  茂名上宫湾之水与府治后龙井相通,名曰龙眼;下宫湾之水与宝光寺虎井相通,

  名曰虎眼。信宜东有龙山,其南有石孔,曰风窖;北有石孔,曰雨窖。韶州有雌

  雄泉,一日两潮。雄长则雌消,雌长则雄消。始兴有朔水,朔长而晦消。博罗有

  白水泉,东热而西寒。翁源有燕子泉,春出而秋伏,与燕子同其来去。镇平有长

  潭,与绿水湖相通。湖清则潭清,湖浊则潭浊。清远有米贵水,在金钗湾上。中

  有二水。有谣云:“米贵水流朱溪岸,米贱水流绿林塘。”甘竹滩在顺德之南四

  十里。凡滩,水皆一流,而甘竹滩两流。潮长则水满而下滩,潮消则水干而上滩。

  谚曰:“水消水上滩,水长水下滩。”是两流也。盖潮自滩人,汐自滩出也。舟

  行者每纡道象山之阴以避之,名“偷洋”。文昌有浮山,屹立海中,分潮水西

  东。朝潮至浮山而东,暮潮至浮山而西。谓之分洲洋。琼海分东西二溜,凡渡海

  必候流水。东海鸣则风,西海鸣则雨。土人每占之以候渡。又琼海半月潮长则西

  流,海南易渡;半月潮回则东流,海北易渡。朔望前后潮大,上下弦前后潮小,

  雷之州,东有调黎之水,日两潮两汐;西有那黄之水,日一潮一汐。粤中古谣曲

  云:“郎心好似调黎水,不起风波春复秋。日日两潮还两汐,令侬消却别离愁。”

  又云:“花下欢闻白马嘶,郎来日日在南溪。莫如琼海潮相似,半月东流半月西。”

  文昌西北有分水江,一水分两溪。左者色黑,右者白,交流至海。始兴有墨江,

  水黑如墨,流至江口与浈水合。五里间黑白判然。万州樟树岭石上有人马迹,或

  沙水上迹隐则岁丰,见则岁歉。合浦南有涠洲,去海壖千二百里。天阴雨,辄望

  见之,晴霁则否。定安江中有石人,令贤则石人出,否则隐。

  ◎永安五江

  永安县有五大水以江名,名曰五江。自鸡公嶂至小黄花佛子凹冈脊之地,其

  水四驰,南为秋乡江,其流最长。西则神江诸水,东则琴江,北则蓝口水源秋乡

  江、神江、义容江。琴江其大者,小水注之甚众。大者为经,小者为纬,源流见

  矣。

  五江一曰秋乡江,在永安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其源二,一出琴江宝峒山,一

  出官山嶂下,合流而北,过火带社,西纳车峒水,东纳石坑钟坑水,折而西,田

  子迳水南注之。至县,轿尾水东北注之,堤坑水北注之,南下,猪母坑水又北注

  之。至半江,东纳牙溪水。至马头山,西纳下濑水,又西纳官坑水,又东纳黄沙

  水,又东纳双螺浊水,又西纳逆坑水,东南纳军粮水至凤凰冈,北纳清溪水,又

  东纳南山水,又西纳龟坑水、吉田水,至曲派,纳下义水,入于东江。广东舆图

  云:其源一出县东,一出县北。众山环绕,万壑交流。百余折而经驯雉司前,又

  折而至梅花岭入于江口。其曰牙溪者,一出羊角嶂北,一出公坑西,至番流水合

  流而北纳罗坑村水西至牙溪口入秋乡江。曰黄沙水者,一出燕尾山,一出乌禽嶂。

  至祭头合流,北过上下汤、梅子派西入秋乡江。曰军粮水者,出梅坑迳北,过

  唐田,西北入秋乡江。曰清溪水者,其出宝山嶂者为上下窖水。出狗头山者,为

  员墩水。合流纳瓦屋头水,过沙子,径神宫前半,径至旱塘。其出天子嶂者为苦

  竹水,至旱塘合流,至凤凰冈入秋乡江。曰南山水者,出犁壁山,北过南山至石屯。

  其在归善境者,一出黄草嶂,一出石塘至塘合流至上石屯合南山水西北入秋乡

  江。曰下义水者,出翕石径北为卷蓬水,出犁壁嶂西为犁壁水,过上义高冈合

  流,纳梅子坝水过下义至曲派,入秋乡江。

  二曰神江,在县西北一百一十里。其源二,一源在林村埔北,东出小黄花,

  西出嶂下;一源在林埔南,东出佛子凹,西出鸡冠山,合流,至龙潭胫北,受辣

  菜坑水至黄竹径又北受曹坑水,至黄塘,南受白溪水至横石,又南受苦竹坑水,

  至敢口北受陈田水,至鱼潭迳又北受杨坑水,至陂角沙,南受龙头山木公坑水

  至停塘,北受花坑水,至企山下,南受大梨水,至邓村又南受禾坑水,入东江。

  《广东舆图》云:其源出鸡冠嶂,周回百折,众水注之。经梧桐山之前,又折而

  至江口入于东江。

  三曰义容江,在县西七十里。发源蒋峒尾,至飞鹅岭合月角岭水,过义容屯

  至乌鹊潭。其出大鲁嶂、猫儿山者,至安全合流,至中田合桃子园水,至乌鹊潭

  入义容水至黄坭塘受汤坑入于东江。《广东舆图》云:其源出大鲁山,折而至宽

  仁司之前,复折而入于东江。

  四曰东琴江,在县东四十里。自鸡公嶂发源,西受北坑水,至上镇东受象鼻

  迳水,至水口村,西受塔凹水。至练坊西受童坑水。至官屋埔,东受甘坑水。至

  杨梅埔,西受冯坑水,至寺坑,东受黄小塘水。至羊羔西夕黎坑龟湖水。过长乐

  米潭至琴口会南琴江入于横流渡黎坑水出逃军嶂龟湖水出宝峒嶂。《广东舆图》

  云:北琴江自帘紫嶂发源,由山谷嶂折四十里入长乐界琴口、按东琴江初《志》

  称曰北琴江,故《广东舆图》本之。然此江在县之东,当名东琴江,称北琴江,

  误,今改正。其曰塔凹水者,一出芙蓉径,过贺冈,一出解沙径,过袁田,至塔

  凹合流,入东琴江。

  五日南琴江,在城东南六十里。其源自西来者,一出嶂下,一出横排岭,合

  流至龙窝,纳吉峒水。一出公坑嶂,一出岑里,合流至清溪,合施坑水,俱至明

  亭水,合流至中湖纳松坑水,至柘口。自南来者,一出祭头,一出黄坑,合流

  至小鳖,合貉老坪水,过细女滩纳掩桑水,至柘口,会西水过长乐大梧,至琴口

  会东琴江。《广东舆图》云:自羊角山发源,沿流由南岭后曲折三十里,入长乐

  界琴口与东琴江之水会合入横流渡。其曰黄花水者,东出芙蓉径,西出陈塘上不,

  至鲤鱼头,合流北至散滩径,纳白溪水出康禾。

  ◎西樵三十二泉

  西樵有三十二泉。其出于大科中峰之南、天峰之北,东流两崖之下,泻于云

  谷者,为左天泉。南自福老峰流于天峰之南泻于云谷者,为右天泉。二泉最高,

  西樵第一泉也。双流过仰眠峰,飞泻于喷玉岩下出于大坑。又南则四峰之泉注洗

  研池,出于子坑,流于九龙洞。出于西坑口,至于大坑,会喷玉泉而东入于江。

  西则烟霞洞泉伏流洞口会于锦岩泉,又会于铁泉又会于龙泉,流于石子田,泻于

  乐尧庄为左垂虹泉其云端井泉二,溢流于龟头社泻于乐尧庄为石垂虹泉。合流洞

  口。出于罗汉岩,达于黄冈而西入于江。北则大科村泉流于西竺,会于宝鸭池,

  西出会于饮马泉。南下为泻钱泉归于天湖。其碧云三泉,一出流清馆,一出山

  幼,一出村边,盈积五六池,泻于观翠岩北,会于阶梯泉与贵峰大槽之泉,归

  于天湖,流出于猪坑,注无底井又注于官山下而北入于江。南则云路二泉流于村

  南,出于大觜山下帽峰,达于江村而南入于江。噫,一山之颠,九十六峰之间,

  飞泉四出。其多若此。

  ◎日月二泉

  广州城中有日月二泉。日之泉每夜辄有一曰在其中,月之泉每夜辄有一月在

  其中。日泉今失其处,惟月泉在金华夫人庙神座下,有巨石覆之。又有星泉。又

  广州有三井,亦分日月星之名。日井在旧青紫坊千佛寺侧。月井在城西南古月华

  楼下,今盐仓街旧月泉庵址。星井在城西六里,古金肃外绣坊。

  ◎粤东温泉有三

  粤东温泉有三:其一在罗浮白水山,东坡诗所谓“惊然丞相井,疑浣将军布”

  是也;一在电白热水池;一在阳山温泉滩二俱在道旁,行人皆得浴焉。

  ◎韶石

  粤东之北之西北皆多石,其所为山皆石也。居人所见无非石,故皆不以为山

  而以为石。盖自梅岭以南湟关以东南千余里间,天、一石也,而石外无余天;地、

  一石也,而石外无余地。岩岩削出,望之不穷,其高而大者以千数,小者纷若乱

  云,亦无一不极其变。石多中空,或一峰为一洞,或数峰相连为一洞,此出彼入,

  四际穿漏,外视之,皆无所有。色青蓝,间以白理。雨后若新染然,花木蒙茸其

  上,恍若锦屏。是皆绝奇石也。然尤以韶石为大宗。韶石在韶州北四十里,双峰

  对峙若天阙,相去里许,粤人常表为北门。旁有三十六石环之,一一瑰琼无端,

  互肖物象,各为本末,不相属联。有记其状者云:韶石前后怪石相望,直若危柱,

  削若堵墙,圆若廪囤,半削如瓜。首尾翘翘似舟航,方幅如布帆。廉起如檐宇,

  约略尽之。大抵韶之山多奇,而韶石为最。若双阙,又韶石之最。

  ◎英德石

  英德石有大小,大英石者,言乎英德之峰也。英德之峰,其高大者皆石,故

  曰大英石。盖地至英德,有石而无土。土不生于英德,石独生焉。其为状,多直

  而少横。每一直石,起辄至数千百仞,各自为根,不相缘引。一石一峰或数峰。

  峰无余石,石无余峰。卑者不相附,高者不相摩。卑者或侧出而多岐,高者必矗

  竖而特干。盖自英德至阳山数百里,相望不绝,皆直石之为怪。而英德之峰奇而

  野,阳山则奇而秀。英德之峰少树,阳山之蜂多树。树少故其石尽见,见而数百

  里间似但有石而无山然者。凡以皱、瘦、透、秀四者备具为美。其出土者曰阳石,

  受雨雪多,质坚而苍润,扣之清越。入土者,曰阴石,则反是。石生山谷间,大

  小相叠,一一嵌空斗竦,具峰峦岩洞之状。即一卷许,亦辄芙蓉乱削,乳窦交通,

  严勾漏。小心视之,须五日始尽其一峰,十日始尽其一谷。此以小而奇者也。

  ◎蜡石

  岭南产蜡石,从化、清远、永安、恩平诸溪涧多有之。予尝溯增江而上,直

  至龙门。一路水清沙白,乍浅乍深,所生蜡石,大小方圆果厄,多在水底,

  色大黄,嫩者如琥珀。其玲珑穿穴者小,葛蒲喜结根其中,以其色黄属土,而肌

  体脂腻多生气,比英石瘦削崭岩多杀气者有间也。

  ◎会城三石

  会城有三石。东曰海印,西曰浮邱,中曰海珠,皆地之肺也。海珠在越王台

  南,广袤数十丈,东西二江水环之,虽巨浸稽天不能没。语云,南海有沉水之香,

  亦有浮水之石,谓此也。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珠至此,珠飞入水,夜辄有光怪。故

  此海名曰珠海,浦曰沉珠,其石则曰海珠云。石上有慈度寺,古榕十余株,四边

  蟠结,游人往往息舟其阴。端阳七夕作水嬉,多有龙郎蛋女,鱼酤酒,零贩荔

  支、蒲桃、芙蕖、素馨之属,随潮来往。遥望是寺,鱼沫吹门,豪光次壁,朝

  晴暮雨,含影虚无,恍忽若鲛宫贝阙而不可即也。海印、潜石也。在下方之东,

  半出波际。其上有京观楼,周以雉堞,视海珠浮邱,隐隐若三台象。浮邱去城西

  一里,为浮邱丈人之所游。古时浮邱在海中,与海印、海珠若离若合。宋初有百

  二十岁老人陈崇艺言:儿时浮浮邱山足舟船数千,山四畔篙痕宛然,今浮邱距水

  四里余矣。邱下有井,葛稚川尝饮之。有海神献珊瑚一株,因名珊瑚井。井旁多

{艹希}莶草,三月上巳,游人多往采撷。

  ◎五羊石

  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

  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今坡山有五仙观,祀五仙人。少者居中,持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稷:皆古衣

  冠像。下有石羊五:有蹲者、立者,有角形微弯、势若抵触者。大小相交、毛质

  斑驳。观者一一摩挲,手迹莹然。诸番往往膜拜之,薰以沉水,有烟气自窍穴中

  出,若石津润而生云也。

  ◎九曜石

  九曜石在药洲旁,南汉主刘龚使罪人移自太湖灵壁,浮海而至者。石凡九,

  高八九尺,或丈余。嵌聿兀,翠润玲珑,望之若崩云,既堕复屹。上多宋人

  铭刻。一石上有掌迹,长尺二寸,旁有米元章诗。一石白色中空,一圆石为顶若

  牛头,大可五尺。身中直通至顶,四旁有十余窦相穿。有刻云:“花药氤氲海上

  洲,水中云影带沙流。直应路与银潢接,槎客时来犯斗牛。”一石通身有小孔,

  如水泡沫。一石独大,合三石为之,下有数萌,长三尺许,差如雪。父老云,

  向未经见,此客石也。久而生笋,岂地之灵使然耶?然今亦摧折矣。

  ◎应雨石有二

  应雨石有二,其一在封川西南锦钱山。石上有巨人迹,岁旱,以水濯之则雨,

  名圣石。其一在揭阳黄岐山。山有一洼池,容水数斗。旁有峙石,方厚二丈许。

  岁旱,积水池中以戛洒峙石,石滋润即云蒸而雨。有铭者云:“元气之核,风雨

  之胎。我疑尔腹,定有潜雷。”邑人因名其石曰潜雷。

  ◎犀象二石

  有犀象二石在始兴玲珑岩。其色狮青而象白。土人取二石各一片,磨薄,置

  盘中,以醋沃之,二石相去咫尺辄能相就,离之复合。盖狮之青,阳也;象之白,

  阴也。磨薄者,以火之力使之阳阴相合,而醋又炎上之苦所作也。有鸡啼石,在

  从化县东二十里。高丈许,方广称之。相传自他所飞来,以鸡啼而止。有二鱼王

  石,其一在阳春城北。屹立江潭,古木苍藤幕其上。岁旱,祷之,投藤药以毒潭

  水,有巨鱼纷纷浮出即雨。其一在阳江东南沸村。岁有鸡尾鱼米朝之。有鸳鸯石

  在肇庆七星岩口。石凡二,各长丈许,大四五尺。一俯一仰,号曰鸳鸯石。乙卯

  岁,岩上一巨石坠,击伤俯者。明年春,兵乱,妇女多被掳掠。人以为此石破碎

  之兆。又有鸳鸯石在德庆云{艹强}山上。石亦二,一大一小。崇正间大石先坠,

  去平田数里而止。后一日,小石复坠,与大石同止一处。又号公婆石,是皆石之

  为怪者也。

  ◎石粪

  从化北九珠山,是多青石。居民燔灰以粪田,名曰石粪。盖田之瘠以石,而

  肥以灰,灰有火气,田得其暖而阳气乃生。火生于地,地之火不足,以人力之火

  补之,亦一道也。英德阳山诸县耕石田者十家而九,亦纯用石粪。以石而瘠,亦

  以石而肥,故其田多谷。

  ◎锦石

  锦石出高要峡,青质白章,多作云霞、山水、人物、虫鱼诸象。以为屏风、

  几案,不让大理石,但质微脆耳。其纯白者,产七星岩,名白端。为柱,为础,

  及几案、盘、盂,皓然如雪,皆可爱。盖七星岩内外,纯是白玉。亦有白质青文,

  然望之苍黑如积铁,以岁久风雨剥蚀也。最白者,妇女以之傅面,名为干粉。与

  惠州画眉石、始兴石墨,皆闺阁所需。

  ◎四石镜

  四石镜一在东莞青紫峰。朝霞则青,暮霞则紫。一在和平仙径,山色明则雨,

  暗则晴。一在澄迈,曰石岭。色白则晴,黑则雨。一在罗定八片岭,体甚圆,大

  可数尺。其下一水横流,水映日,日映石镜而光生焉。譬之月然,受日之光以为

  光。

  ◎石船

  高州潘仙坡有一石船,中圬,两端微起,若荷华片。长八尺有半、广四尺。

  又有石篙一,在云炉洞。长二丈许,相传潘茂名真人遗物。

  ◎弹子矶

  弹子矶在英德之北,临江壁立,如半破弹子,其中有石的云。

  ◎五层楼

  五层楼一名镇海楼,在广州城内观音山之东北。明洪武初,永嘉侯朱亮祖所

  建,岿然上出重霄。登至第五层,全府境像皆归一览之中,真巨观也。粤中楼阁

  无杰出者,当以此为第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