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异域志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两汉魏晋南北朝笔记 唐五代笔记 宋元笔记 明人笔记 清人笔记 民国笔记

 

 

 

异域志

 

  元·周致中

  ●卷上

  ○扶桑国

  在日本之东南,大汉国之正东。无城郭,民作板屋以居。风俗与太古无异。人无机心,麋鹿与之相亲,人食其乳则寿罕疾,得太阳所出生炁之所薰炙故也。然其东极清,阳光能使万物受其气者,草木尚荣而不悴,况其人乎!

  ○长生国

  其国在穿胸国之东,秦人曾至其国。其人长大而色黑,有数百岁不死者,其容若少。其地有不死树,食之则寿;有赤泉,饮之不老。盖其国乃在天地灵气之所钟,神明秀气之所荫,凡草木鸟兽皆寿,何况人乎!

  ○朝鲜国

  古朝仙,一曰高丽,在东北海滨,周封箕子之国,以商人五千从之。其医巫卜筮、百工技艺、礼乐诗书皆从中国。衣冠随中国各朝制度,用中国正朔,王子入中国太学读书。风俗华美,人性淳厚,地方东西三千,南北六千。王居开城府,依山为官,曰神窝。民舍多茅茨,鲜陶瓦。以乐浪为东京,百济金州为西京,有郡百八十,镇三百九十,洲岛三十。以鸭绿江为西固,东南至明州,海皆绝碧,至洋则黑海,人谓无底谷也。

  ○日本国

  在大海岛中,岛方千里,即倭国也。其国乃徐福所领童男女始创之国。时福所带之人,百工技艺、医巫卜筮皆全。福因避秦之暴虐,已有遁去不返之意,遂为国焉。而中国诗书遂留于此,故其人多尚作诗写字。自唐方入中国为商,始有奉胡教者,王乃髡发为桑门,穿唐僧衣。其国人皆髡发,孝服则留头。

  ○僰人

  名僬侥。按:许氏《说文》曰:“僰字从其人。”在四夷为最,生居坤地,颇顺其性,故名以人字傍名之也。其国则中庆、威武、大理、永昌等府是也,今滇南者皆是焉。

  ○缅人

  在大理西南,行五十日程可至。种类甚众,与僰人相邻。其人以大被为衣,古称穷荒之之国是也。因知中国之制,颇效之,故其风俗似罗罗。其性狼悍贵勇,尚战斗。

  ○木兰皮国

  其国乃阳盛之方,生物甚旺。在大食国西有巨海,国之西有国不可胜数,可至者惟本兰皮耳。自陀盘地国发舟,正西涉海,百日而至。一舟容数百人,中有酒食肆机杼之属。其国所产麦一粒长三寸,瓜园四五尺,榴一颗重五斤,桃二斤,菜长三四尺。穿井百丈方见泉。胡羊高三四尺,尾大如扇,春则剖腹取膏数十斤,再缝而能复活,药线缝之功也,华佗之术出于此。

  ○鞑靼

  一名匈奴,一名单于,一名猃狁,一名突厥,一名獯鬻,一名契丹,一名羌胡,一名蒙古,种类甚多。其风俗以鞍马为家,水饮草宿,无城郭房屋。地产羊、马、驼、牛,专以射猎为生,无布帛,衣毛革,俗无鳏寡孤独之人。

  ○包石阿思歪剌巴赤吉

  以上四国同。

  ○黑契丹

  其国有城池房屋,耕种牧养为活,出产羊、马。与鞑靼不同,风俗颇类,家室颇富,不与鞑靼相往来。女直金人名马会者曾至其国。

  ○乞黑奚国

  民皆野处,水饮草宿,射猎为活,与鞑靼同,与木思奚德国同。

  ○土麻

  其国人烟至烦,似鞑靼。出羊、马,耕种射猎,风俗与西番同。

  ○女暮乐

  有城池房屋,人烟至多。衣毛革,畜牛、羊,种田射猎为活,鞑靼曾到。

  ○阿里车卢

  其城在山林中,种田牧放为活。人似鞑靼,与深烈大国同。

  ○波利国

  多林木,无城池,有房屋。人种田为生,曾与鞑靼为商。

  ○灭吉里国

  人烟极多,言语风俗皆与鞑靼同,其国近西戎。

  ○摆里荒国大罗国

  皆与鞑靼同,二国种类相似,皆以鞍马射猎为生。

  ○果鲁果讹

  有城池,种五谷,出良马。即西胡之种,比胡人有家业,不水饮草宿。

  ○无连蒙古

  在海岛中,有城池房屋。其人颇富,出貂鼠。其国近西番。

  ○吾凉爱达

  与鞑靼同种,又在东北上分界。民皆在山林内住,有野马,无牛、羊,打鱼食马乳过日。

  ○结宾郎国

  有城池,种田,黄头仙人成道处,与西戎相近。好神鬼事,奉佛者多。

  ○七番

  耕山种田,出驼、牛。类北胡,即西番种,俗谓野西番是也。

  ○陇木郎

  有城一座,昔日番王建都于此,有百姓住坐。地土广,人颇富,乃西戎之国也。

  ○大食弼琶罗国

  有州四座,无国主,唯王豪更互主事。如婚嫁,取有孕牛尾为信,候牛生犊时,始还。娶妻须要男家割阳物曰人尾来,以为聘礼,女家还元割牛尾期信,女家得之甚喜,以鼓乐迎之。地产骆驼鹤,长六七尺,有翼能飞,食杂物,或烧赤热铜铁与之食,生卵如椰子,破之如瓮瓮有声。国人好猎,日射兽而食。

  ○注辇国

  西胡南印度也,自故临易舟行而去,有象六万,背立屋,载勇士,以金银为钱。国人尚气轻生,不同釜而爨,亦不共器而食。

  ○娑罗国

  国人狼戾可畏,男女皆佩刃而行,但与人不睦即刺杀之,奔走他所。一月之内得获则偿命,一月之外出者不论。若他国人至,扪其妇人乳者,自喜曰:“你爱我。”若有私意,即出刃刺杀之。

  ○女真

  在鸭绿之阳,长白山之下,古肃慎氏之国也。始因新罗人完颜氏者奔于国,遂家焉。地多产金,故女真阿古答称帝,国号大金。其国人皆以鱼鹿之皮为衣,风俗好歌舞,肘■〈月乘〉常带利刃,昼夜不解,轻生重死,好战斗,无畏。所惧者惟野人,与野人为亲者,即刺其面。

  ○弩耳干

  在女真之东北,与狗国相近。其地极寒,雪深丈余。衣狗皮,食狗肉,养狗如中国人养羊,不种田,捕鱼为生。其年鱼多,谓之好收。出海青,产白鹿,有一兽人莫能见,常有蜕下之骨角,如龙骨相似。

  ○大野人

  国有大山林,男子奶长如瓠,曾被鞑靼追赶至,将奶搭在手上奔走。会人言,食叶,即野人同。

  ○小野人

  在女真之北,性狠戾,不畏生死,以杀死为吉祥,病终为不利,父子相杀,以为常焉。种类以黥面为号。

  ○采牙金彪

  系西番木波人,其国颇富,有出产,尚财利,为番商者多,罕入中国。

  ○铁东国

  其国人甚富,出驼、马、牛、羊,与西番相类,即西番之种土番是也。

  ○乌衣国

  在鞑靼黑海之北,镇抚爬刺曾到,言其人皆衣黑衣,戴大黑巾,拖至膝腕,不令他国人见其面。常带刀行,有见面者,即杀死。其国甚富,所卖之物,皆悬于市蓬之上,他国人欲买者,以物拴其上,方可换;上价少,即追而杀之。人称燕子有乌衣国,非也。

  ○歇祭

  其国皆平地,多林木,有房舍,人耕种为活。出良马。人黄眼、黄毛发,即黄达子,专务劫掠回回诸国商货。

  ○退波

  系黑和尚,有城池房舍,出羊、马,林木甚多,与西戎相邻,酋长皆是剌麻主之。

  ○的剌普剌国

  有城池,民种田,出明珠异宝,番国皆往彼国买卖者多,与撒母耳干境相连。

  ○不剌

  系西番,出羊、马。人狠恶,尚战斗,罕与诸国通。

  ○回鹘

  其先本匈奴,臣于突厥。突厥资其财力,雄北荒。大业中,自称回纥。子曰菩萨。突厥亡,惟回纥最强。菩萨死,其酋与诸部攻薛延陀,残之,并有其地。

  ○吐蕃

  吐蕃本西羌,居析支水西。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其俗谓强雄曰赞,大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其后有君长曰论赞,曰弄赞。

  ○于阗国

  在西戎,释氏之国,妇人衫裤束带与男子同,死者以火烧之,收骨而葬也。佛书云:“佛见雁死于地,以沙葬之。”后因之以沙为冢数层,故称曰雁塔。凡人死者,其骨共葬一塔,各依长幼而葬。居丧者剪发长四寸。后佛涅盘,循其故事,亦以沙为冢,其塔自此始。

  ○大食勿拔国

  其国边海,天气暖甚,出乳香树,逐日用刀斫树皮取乳。每年春末有飞禽白天而降,如白丝鹑,肥而味佳。有大鱼高二丈余,长十丈余,人不敢食,刳膏为油,肋可作屋桁,脊骨可作门扇,骨节为舂臼。又有龙涎成块泊岸,人竞取为货卖。

  ○大闍婆

  其国王系始因雷震石裂,有一人出,后立为王,其子孙尚存。产青盐、绵羊、鹦鹉、珍珠、宝贝。又言其国中有飞头者,其人目无瞳子,其头能飞。其俗所祠名曰虫落,因号落民。汉武帝时,因墀国使南方,有解形之民,能先使头飞南海,左手飞东海,右手飞西泽,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于海水外。

  ○东印度国

  人性强犷,好杀伐,以战死为吉利,以善终为不祥。昔周伯阳父恶其凶杀,化之,见《周书》。至周庄王九年四月八日,恒星不见,星陨如雨,是夜,释氏生,能修性宗教,国人宗之,称名曰佛。盖佛者如中国称神,彼皆称佛。汉明帝时,其法流入中国。晋明帝时,其法大行。

  ○苏都识匿国

  国名夜义,有野人窟,人近窟住者五百余家。窟口作舍,设关龠,一年再祭。人有逼窟口,烟气出,先触者死,因以尸掷窟口。其窟不知深浅,其人皆如夜叉。

  ○龟兹国

  汉武帝兵曾至其国,每至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日观胜负,以占一年羊、马繁息,胜者则旺。

  ○焉耆国

  每于十月十日,王出首领家,首领骑王马一日一夜处分王事。十月十四日作乐。至元日,王及首领分为两朋,各出一人着甲东西互击,甲人先死即止,以占当年丰俭。

  ○马耳打班

  其人与回回同,食鼠初生未开眼者为上,进王则为孝顺。

  ○入不国

  有城池,种田,出胡椒。其地至热,即南回回也。其国颇富商贾之利。

  ○西南夷

  国人椎发跣足,衣斑花布,披色毡,背刀带弩。其人勇悍,死而无悔,西戎皆畏之。

  ○西番

  即鬼方,武丁征鬼方,三年克之。又曰鬼阴类,曰鬼戎,曰犬戎。无王子管辖,无城池房舍,多在山林内住,食人肉。其国人奉佛者,皆称剌麻。

  ○鸠尼罗国

  与新千里国同,此乃西番出佛牙石去处。其石如朽骨,妖妄者做成牙样,曰佛牙,以诳人布施,求其财利。

  ○沙弼茶国

  乃太阳西没之地,有异人名狙葛尼到此,遂立文字。每至晚,日入声若雷霆,国王每于城上聚千人吹角、鸣锣、击鼓,混杂日声,不然则人皆惊死,罕有人至之。

  ○蒲甘国

  其国至富,自大理五程至其国,自窊里国六十程至之。隔黑水淤泥河,西番诸国不可通。国王戴金冠,金银饰屋壁,以锡为瓦用,华丽之甚。

  ○斯伽里野国

  其地乃阴阳击之方,近芦眉国,山上有穴,四季出火。国人扛大石干百斤,纳穴中,须臾爆出,皆碎,五年一次火出。其火流转海边复回,所遇林木不烧,遇石焚之如炭,有神主之。

  ○昆仑层期国

  其国地极热,在西南海上,接海岛,有大鹏飞则蔽日已,能食骆驼。昔有人拾其翎,截管可作水桶。有野人身如墨漆,鬈发,国人布食诱捉,卖与番商作奴,尚货利也。

  ○暹罗国

  国在海中,民多作商尚利,其名姓皆以中国儒名称呼。其风俗男子皆割阴嵌八宝,人方以女妻之。海中有一岛,岛中之树,其花须一匙二箸,状如黑漆,人用之饮食,其油腻不能污,若搅茶则化。

  ○虎六母思

  其国在西南海中,回纥之国。其地至热,出番布、珍宝,与西洋国颇同。

  ○西洋国

  在西南海中,地产珊瑚、宝石等物。所织绵布绝细,莹洁如纸。其人髡首,以白布缠头,以金为钱交易,国人至富。

  ○乌仗那国

  其国有土神,于此化大蟒,以济饥渴,遂立其国。又与孔雀王啄崖沧泉,以愈众疾,民稍富。

  ○真腊国

  其国极热,即南回回。凡嫁娶,女子九岁乃会亲友,令僧作佛事,以指头挑破女子童体,以血点于母额,以为利事,嫁人夫妇和。十岁即嫁。人与其妻通,其夫即喜。国人为盗,即斩手断足,或以火印烙记黥额,死罪者以木椿穿其尻。

  ○西棚国

  与真腊相邻,风俗不同。其国望见天有一窍极明,土人称天门。

  ○爪哇国

  古闍婆国也,自泉州舶一月可到。天无霜雪,四时之气常燠。地产胡椒、苏木,无城池兵甲,无仓廪府库。每遇时节,国王与其属驰马执枪校武,胜者受赏,亲朋踊跃以为喜,伤死者其妻不顾而去。饮食以木叶为盛,手撮而食。宴会则男女列坐,笑喧尽醉。凡草虫之类,尽皆烹食。市贾皆妇人,婚娶多论财,夫丧不出旬日而适人。与中国为商,往来不绝。

  ○道明国

  与野人同,国人不着衣服,见着衣者即共笑之。俗无盐铁,以竹弩射虫鱼,俗称脱个桂板者此也。

  ○近佛国

  其国人性与禽兽同,在东南海上,多野岛,蛮贼居之,号麻罗奴。商舶至其国,群起擒之,以巨竹夹而烧食,人头为食器。父母死,则召亲戚挝鼓共食其尸肉,非人类比也。

  ○散毛

  种类甚多,喜战斗,不畏死。其诸洞惟散毛洞最大。

  ○交州

  按《舆地志》曰:“周曰骆越,秦曰西瓯,故曰瓯越。汉曰交趾。”杜氏《通典》曰安南。地产金,出象,出香,风景与两广颇同。国朝以为文礼之邦,以元帝之二太子赘婿于陈氏,以奉元祀焉。

  ○大琉球国

  在建安之东,去海五百里。其国多山洞,各部落酋长皆称小王,至生分彼此不知,常入中国贡,王子及陪臣皆入太学读书。

  ○小琉球国

  与大琉球国同。其人粗俗,少入中国。风俗与倭夷相似。

  ○占城

  汉置林邑郡,其属郡有宾童龙、宾陀陵、化州、王舍城,地方三千余里,南抵真腊,北抵安南。广州发舶,顺风八日可到。国人多姓翁。产名香、犀象、珍宝,常为岁贡,王子入朝中国。比安南不尚文墨,尚战斗,喜师巫邪术。其民有犯讼不能决者,即令过鳄潭。其潭有神鱼,能知人善恶,理亏者鱼即食之。

  ○伯夷国

  其国近云南,风俗与占城同,人皆以墨刺其腿为号,养象如中国养羊、马。其地出宝石、名香。

  ○三伏驮国

  在西南海中,有山插环流千里,名大铁围山,人不可跻攀,今古无人得到此,天地设险之所也。惟有一窍可入,国人守之,其安南皆不能入,内有良田,珍宝出焉。

  ○可只国

  西番出宝物处,境与撒毋耳干相邻,曰富贵番商,不入中国。

  ○马罗国

  出异宝生头香,即西戎之国。其方多出宝物,人至丑恶可畏。

  ○印都丹

  其人身黑色,地热无云,出佛之处。其国人多奉佛,而勇悍,少有慈心,风上故也。

  ○黑暗国

  地产犀牛,与回鹘同,即南海中回回也。未尝入中国,其俗皆与西洋同。

  ○天际国

  西棚国望见天有一痕明亮,即是其国也。其国极富,城池宫室皆如中国,桥梁石柱皆用玉,有华表二根皆玛瑙,产珍宝异香。大概天道左旋,每一年一周,天四极之际天光长多,如骨利国日长夜短是也。其国一年天旋到此,天光返照一遍,国人谓之天门开,非也。

  ○天竺国

  国隶大秦,国主悉由大秦选择,地产良马。俗皆编发,垂下两鬓。以帛缠头,衫裤鞋袜。国内有圣水,能止风涛,番商人等以琉璃瓶而盛之,若遇风涛,洒之即止,与默枷国水同。

  ○大食无斯离国

  出甘露,秋露降,暴之成糖霜,食之甘美。山有天生栗子,名蒲芦,可采食。次年复生,名麻茶泽;三年再生,名没石子。产麦、桃、榴等物,地窖之物数十年不坏。

  ●卷下

  ○撒母耳干

  在西番回鹘之西,其国极富丽,城郭房屋皆与中国同。其风景佳美,有似江南;繁富似中国,商人至其国者多不思归。皆以金银为钱,出宝石、珍玉、良马、狮子。

  ○私诃条国

  近女真。金辽山庙有石鼍,如人饮食将尽,向鼍作礼,则饮食悉具。其人多尚巫,谈祸福。

  ○眉路骨国

  其国似佛,有城七重,上古用黑光石砌就。有番人冢三百余所,胡称曰塔。一所高八十丈,安三百六十房。人以毛色段为衣,肉面为食,金银为钱,地产硼沙、摩娑石等物。

  ○藏国

  其国有城池屋舍,地产大柳木,有五丈围者。一日柳国,其空树中可容二十人。

  ○勿斯里国

  其国百年不一雨,止有一天江,不知其源,水极甘,溢则四十日浸田,水退而耕。二年必有一白发人从江水出,坐于石上,国人拜问吉凶。其人不语,若笑则年丰,悲则饥疫,良久复入水。古有狙葛尼建庙,顶上有镜,如他国盗兵来者,先照见之。

  ○南尼华罗国

  国人好佛教,尊牛,屋壁皆涂牛粪以为洁。各家置坛,以牛粪涂,置花木香供佛。路通西域,常有轻骑来劫,闭门拒之,数日绝粮而退。番商到彼,不得入室。

  ○乾驼国

  其国乃尸毗王之仓库之所,仓为火焚,米皆焦,至今尚存。得一粒服之,则终身无疾。

  ○顿逊国

  国在海岛上。人将死,亲戚歌舞送于郭外。有鸟如鹅,飞来万数,家人避之,其鸟食肉尽,乃去。即烧骨况水,谓之鸟葬。梁武帝时曾入贡。

  ○白达国

  国王乃佛麻霞勿之子孙。诸国用兵,不敢侵犯。豪民多珍宝,食酥酪饼肉,少鱼菜,产金、银、玻璃等物。人以雪布缠头上,即回鹘之类。

  ○吉慈尼国

  盘山为城,尚胡教,礼拜堂百余所。出金、银、金丝锦。富民居住七层楼阁,多畜牧驼、马。地极寒,春夏雪不消,有雪蛆可食。

  ○阿萨部

  同苗,凡食生,皆剖其肉重叠之,以石压沥汁。税波斯、拂林等国。米及草子酿于肉汁之中,经数日变成酒,饮之可醉。喜歌舞。

  ○婆弥烂国

  其国有山,巉岩峻险,上多猿。猿形绝长大,常暴田种,每年有二三十万。国中起春已后,屯集兵与猿战,虽岁杀数万,不能尽其巢穴。去金陵二万五千五百五十里。

  ○麻离拔国

  其国产异香、龙涎、珍珠、玻璃、犀角、象牙、珊瑚、木香、没药、血蝎、阿魏、苏合香、没石子等货,皆大食国至此传易,官豪以金绵桃花帛缠头,以金银为钱交易,常为番商。

  ○单马令

  其国有酋长,无王。宋庆元间,进金五坛,金伞一柄。元求其利,不至。国人多富,尚宝货,则利为酋豪。

  ○昆吾国

  其国产宝铁,切玉如泥,及火浣布。其国累堑为丘,象浮图,有三层,尸干居上,尸湿居下,以近葬为孝,集大毡居中悬衣服彩缯,哭祀之。

  ○三伏齐国

  其国在南海之中,自广州发舶,取正南半月可到。诸番水道之要冲,以木栅为城。国人多姓蒲,缚排浮水而居。官兵服药,刀箭不能伤,以此霸于诸国。旧传其国地面忽有一穴,出生牛数万,人取食之,后用竹木窒其穴,乃绝。产犀、象、珠玑、异宝、香药之类。

  ○婆登国

  其人与回鹘类,在林邑之东,西接迷离国,南接诃陵。种稻每月一熟,有文字即书于贝叶。死者以金钏贯于四肢,后加婆律膏及沉檀龙脑,积薪以焚之。

  ○佛罗安国

  自三佛齐国风帆四昼夜,可到其国,亦可遵陆。有地主。国有飞来铜神二个,一个六臂,一个四臂。六月十五日系佛生日,如有他国人来劫掠,大风骤作,船不可进。

  ○麻嘉国

  其国是土神麻霞勿出世处,称神为佛,庙后有神墓,日夜常有光,人不敢近,皆合眼而走过也。

  ○默伽腊国

  其国出珊瑚,人用绳缚十字木,以石沉水中,棹船拖索而取,谓铁网取珊瑚。

  ○故临国

  与大食相近,国人黑色,好事弓弩。中国船往大食,必自故临易小舟而去,往返二年,彼多为盗。

  ○大食国

  在海西南山谷间有树,枝上生花如人首,不解语,人借问,惟笑而已,频笑辄落。大食,诸国之总名,有国千余,其属甚多。

  ○日蒙国

  其国有房舍,种田出姜,人似黑蒙国结束,即西戎,风俗如回回。

  ○麻阿塔

  其国有神名金刚民,有城池,种田,即西胡。其人多奉佛,为剌麻者多。

  ○方连鲁蛮

  其人语话难晓,人种田,出驴、马,风俗与野人相似,但有家业,不水饮草宿耳。

  ○讹鲁

  人眼深发黄,垒木植为屋宇巢居而已,西胡犬戎之裔也。与野人无异,有巢居穴处之风。

  ○大秦国

  西番之大国也,番商萃此。其王号麻罗弗,以布帛织出金字缠头。地产珊瑚、生金、花锦、缦布、红玛瑙、珍珠等物,富甚。

  ○骨利国

  在西北浣海之中,南望回鹘,出良马,乃天外地极际之所,故日长而夜短,日光于地下所照故也。日没后,天色正曛,煮羊方熟,天已曙矣。

  ○孝亿国

  在平川中,以木为栅,周十余里,大栅五百余所。气候常暖,冬不凋落。有羊、马,无驼、牛。俗性质真,好客旅,躯貌长大,褰鼻黄发,绿眼赤髭,披发,面如血色。战具惟槊一色。宜五谷,出金铁,衣麻布。有袄祠三千余所,马步甲兵一万。不尚商贩,自称孝臆。丈夫妇人俱佩带。每一日造食;一月食之,常吃宿食。国无河井,种植待雨出而生,以紫矿泥地,承雨水用之。

  ○新千里国

  出石似朽骨如牙,奉佛者称为佛牙,此诳人也。与鸠泥国相邻。

  ○玉瑞国

  其国产牛羊,民种田,有房舍,与西番同。富于西戎,专行诸番为商,少入中国,风俗与回回相类。

  ○担波国

  其国有城池,民种田,天气常热,地无霜雪。出狮子。与回回无异,有国君主之,番商交于邻国。

  ○悄国

  系西番,人甚狠,专食五谷过活,出牛、羊、马。与野人何异,勇战之士也,少通邻国。

  ○三蛮国

  其人不种田,只食土,死者埋之,心、肺、肝皆不朽,百年复化为人。一说与无■〈啓,月代口〉国民相类,与野人俗同。

  ○奇疣国

  其国西去玉门关一万里。其人一臂,性至巧,能作飞车,乘风远行。汤王时,西风久作,车至豫州,汤使人藏其车,不以示民。后十年东风大作,乃令仍乘其车以还。

  ○登流眉国

  真腊之属郡,椎髻,缠帛蔽身。每朝番王出座,名曰登场,众番皆拜罢同座,交手抱两膊为礼。

  ○阿陵国

  真腊之南,其国竖木为城,造大屋重阁,以棕皮盖之。象牙为床,柳花为酒,以手撮食。有毒女,常人同宿即生疮,与女人交合则必死,旋液着草木即枯。

  ○义渠国

  在大秦之西,人死则烧之,薰尸烟上,谓之登烟霞。出犀象宝货,其人与回鹘同。

  ○乌苌国

  其国民有死罪,不立杀刑,惟徙之空山,任其饮啄。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自验,随事轻重而决之。

  ○拨拔力国

  国在西南海中,与野兽同。止食肉,常针牛畜取血和乳生饮之。身无衣,惟腰下用羊皮掩之。

  ○波厮国

  其人矮小极黑,以金花布缦身。无城郭,王以虎皮蒙杌,出则乘软兜或骑象。食饼肉,出异宝等物。

  ○晏陀蛮国

  其国周围七千里,人如黑漆,能食生人。地无铁,唯磨蚌壳为刃。其国有一圣迹,用浑金作床,承一死人,经代不朽,常有巨蛇卫护。其蛇毛长二尺,人不能近。有一井,一年两次水溢流入海,所过沙石经浸尽成金。

  ○默伽国

  古系荒郊,无人烟,因大食国祖师蒲罗吽娶妻,在荒野生一子,无水可洗,弃之地下。其子以脚擦地,涌出一泉,甚清彻,此子立名司麻烟,砌成大井,逢旱不干,泛海遇风波,以此水洒之即止。

  ○胡鬼国

  其人身长大,无马,步走,手持一长柄斧。其走如飞,逐鹿如犬,专以捕猎为生。兀良河鞑靼因逐鹿偶至其地,为其所执。其胡鬼乃出,遂杀其妻子而出,胡鬼赶至河,不能渡则止。

  ○宾童龙国

  占城之属郡,地主出则骑象或马,打红伞,从者百人,执盾赞唱曰亚或仆。以叶盛饮食。佛书言王舍城即此地也,今有目连舍基存焉。

  ○獠

  在牂牁,其妇人也,七月生子,死则竖棺埋之。有打牙者谓打牙獦獠,种类最多,不可以人事处,张犷难服。

  ○木耳夷

  在獦獠西,以鹿角为器,其死则屈而烧之,埋耳后小骨。类人,黑如漆,小寒则掊沙自处,但出其面,常入朝中国。

  ○潦查(俗呼老抓)

  其地产犀、象、金、银,人性至狠,下窝弓毒药杀人。其可笑者,凡水浆之物不从口入,以管于鼻中吸之,大概与象类同。

  ○红夷

  去交州不远,在其境西北,与老抓、占城皆交州唇齿之国。其人不置衣,皆以布绢缠其身首,类回鹘,不产盐。

  ○女人国

  其国乃纯阴之地,在东南海上,水流数年一泛,莲开长尺许,桃核长二尺。皆有舶舟飘落其国,群女携以归,无不死者。有一智者夜盗船得去,遂传其事。女人遇南风,裸形感风面生。又云与奚部小如者部抵界,其国无男,照井而生,曾有人获至中国。

  ○后眼国

  兀良河鞑靼曾见,不知国在何处。其衣帽与胡人同,项后有一目。其性狠戾,鞑靼多畏之。

  ○阿黑骄

  其国与野人同,人烟最多,尽在林木中住,无羊马孳畜,射生打鱼为活。

  ○盘瓠

  帝喾高辛氏宫中老妇耳内有■〈耳室〉耳,掏出如茧,以瓠盛之,以盘覆之,有顷,化为五色之犬,因名瓠犬。时有犬戎吴将军寇边,帝曰:“得其头,吾以女妻之。”瓠犬俄衔人头诣阙下,乃吴将军之首也。帝不得已,以女妻之。瓠犬负女入南山穴中,三年生六男六女。其母复以状白帝,于是帝封于长沙,武陵蛮今其国人,是其裔也。

  ○狗国

  其国在女真之北,乃阳消阴长之地,得天地之气,驳杂不纯。妇人与人同,穿衣,能人言;男子狗也,不能语,其音狗嗥,不穿衣,食生肉。妇人食熟肉。辽有商人曾至其国,犬遇绝不令归,其妻与箸十余只曰:“汝走数里,可置一枚于地,狗见必衔归家,汝方得脱为善。”狗能护爱家物之意故也。

  ○啖人国

  名乌浒国,按杜氏《通典》:“其国在南海之西南,安南之北,朗宁郡所管。”人生长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甘则献其君,君赏之,谓之忠。凡父母老则与邻人食之,遗其骨而归之。其邻人之父母老,亦还彼食之。不令自死为葬污地,食则死后免在生之业。凡娶妻美则让其兄。其人蓬头跣足,无衣,以绢缠于身,是其俗也。

  ○啰啰

  即古僰人之国也,盘瓠之种。音出于鼻,性狠恶,不畏死,好食生。髻长一尺向上,以毡衫为衣,以女人为首长,曰母总官。一人纳百夫为贵,其令甚严,刻木牌为令。

  ○阿丹

  其国与罗罗同,乃西番种类,盘瓠之裔也,与云南四川之境相邻。

  ○沙华公国

  即海寇也,其国在东南海中,其人常出大海劫夺人,卖之于闍婆国。

  ○莆家龙

  南海之东,广州发舶,顺风一月可到。国王撮髻脑后,人民剃头,以椰子挞水浆为酒,其色红白,而味极佳。出胡椒、檀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常入贡。

  ○昏吾散僧

  在山林中,人种田以食,与西番同,乃小部落之国也,但有酋长主之。

  ○黑蒙国

  其国至富,有城池房舍。民种田。天气常热,人穿五色锦裤。其人多富,尚侈靡。

  ○蜒蛮

  今广取珠之蜒户是也,蜒有三:一为鱼蜒,善举网垂纶;二为蚝蜒,善没海取蚝;三为木蜒,善伐木取材。蜒极贫,皆鹑衣,得物米,妻子共之。

  ○五溪蛮

  即洞蛮。遇父母死,行鼓踏歌,饮宴一月,尽产为椁,临江高山凿龛以葬,三年不食盐。

  ○生黎

  在两广山谷中,与洞蛮同。科头跣足,短裙结带,头上诸物皆插;善强弩,食生肉,以猴为鲊,以鼠为煎,曰蜜唧唧。其性凶悍,不当差使。

  ○熟黎

  近城邑者颇循教化,其俗与生黎同。在广西亦有州牧所属。

  ○苗

  种类最多。凡草虫皆生食,凡肉作令生蛆方食。娶妻答歌相合,遂为夫妇。父母老,卖与人家为奴,谓死后无罪。

  ○洞蛮

  有土官掌之,其人皆与广西人同。食蛇鼠为上等之馔,以猴肉为鲊,其人皆能下蛊杀人。

  ○都播国

  与野人同类,铁勒之别种,分为三部,自相统摄。结草为庐,不知耕稼,多百合,取以为粮。衣貂鹿皮,鸟羽为服。国无刑罚,盗者倍征赃。

  ○无腹国

  在海东南。男女皆无腹肚,其说恐谬,无腹安能生育。

  ○无■〈啓,月代口〉国

  在东海中。人无肚肠,食土穴居,男女死即埋之,其心不朽,百年化为人。录民膝不朽,埋之百二十年化为人;细民肝不朽,埋之八年化为人。

  ○穿胸国

  在盛海东。胸有窍,尊者去衣,令卑者以竹木贯胸抬之。俗谓防风氏之民,因禹杀其君,乃刺其心,故有是类。

  ○乌孙国

  其国西有三爪蛮,有头目地主,种田。身生长毛,出虏掠百姓,昔封乌孙公主之所。

  ○丁灵国

  其国在海内。人从膝下生毛,马蹄善走,自鞭其脚,一日可行三百里。

  ○柔利国

  国人类妖,非人比也。曲膝向前,一手一足。《山海经》云:“在一目国东。”

  ○羽民国

  在海东南岸巘间,有人长颊鸟喙,赤目白首,身生毛羽,能飞不能远,似人而卵生穴处,即兽蝙蝠之类也。

  ○小人国

  《山海经》曰:“东方有小人国,名曰靖。”长九寸,海鹤遇而吞之。昔商人曾至海中见之,乃在海尾闾穴所也。

  ○聂耳国

  其人与兽相类,在无腹国东。其人虎文,耳长过腰,手捧耳而行。

  ○交颈国

  两脚胫曲而相交,与鬼相类,不正之气也。

  ○长臂人

  郎水中兽类同,在海之东。人垂手至地,专食鱼虾。昔有人在海中得一布衣,袖各长丈余。

  ○悬渡国

  即猿属,在乌耗之西,山溪不通,但引绳而渡。土人佃于石间,垒石为室,接手而饮,互相牵引与兽同。

  ○猴孙国

  即抹刊剌国。若有别国兵来,众猴防直有法,即不敢来侵犯,与兽同类。

  ○婆罗遮国

  其人猴面人身,男女无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猴属也。其种类皆以狗头皮为帽。

  ○缴濮国

  国人有尾,欲坐则先穿地作穴,以安其尾,如或误折其尾,卒然而死。在永昌郡南二千里。

  ○文身国

  其国极富,专用实货,物至贱,行不赍粮。王居饰以金玉,市用珍宝交易,尚财利,好作商。凡人皆文其身,多者为贵。

  ○大汉国

  其国在大汉之中,人鲜有到者。无兵戈,不攻战;衣毛革,与文身国同,而言语异,即野人国。

  ○长人国

  其人长三四丈。昔明州二人泛海,值雾昏风大,不知舟所向,天稍开,乃在岛下。登岸伐薪,忽见一长人,其行如飞,二人急走至船上。其长人入海追之,遂前执船,舟人用弩射而退,方得脱。

  国朝有使往辽阳,因风其舟,至其国。其人拿其舟,斩其一指,大若人臂,即此国也。

  ○三首国

  在夏后启北。其人一身三首,无衣,天地间之异气也。

  ○三身国

  在凿齿国东。其人一首三身,非妖而何?人罕见也,俗传有之。

  ○一臂国

  在西海之北。其人一目、一孔、一手、一足,半体比肩,犹鱼鸟相合。

  ○一目国

  在北海外。其人一目当其面,而手足皆具也。

  ○长脚国

  与长臂人类本同,常负长臂人入海捕鱼,非水族之类而何?

  ○长毛国

  国在玄股之北,居大海中。人短小,面体皆有长毛,被发,无衣,与猩猩之属同。妇人做王,有城池,种田,居穴中。晋永嘉四年曾获得之,莫晓其语。

  ○氏人国

  在建木西。其状人面鱼身,有手无足,胸以上似人,以下似鱼。能人言,有群类,巢居穴处为生,有酋长。

  ○南罗国

  管小国五十四处,多产异宝。

  ○赤上国

  按《唐史》:“自交州海行三月可到。”

  ○般番国

  按《唐史》:“其国有二十四州,与狼牙接界,交州海行四十日可到。”

  日国 白花国 浡泥国 奔沱浪国 陀盘地国 奇罗国 石朴国 湓亨国白杞国 贺屹罗国 鄂崿国 詹波罗国 丁香国 莆黄国 罗殿国 地竦国 地域国 迷罗国 三泊国 麻兰国 火山国师鱼国 弥舍国 红兰国 窊裹国 兰无里国 地主国 黑间国

  已上三十一国,其商不入中国。

  朝鲜半岛南方文化与中国长江下游百越文化的关系问题

  苑 利(中国社会科学院)

  传统观点认为,韩文化的底层文化依年代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距今三千年以前的有文土器文化,一是在距今三千年时由域外传来的无文土器文化。它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韩半岛原有的文化风格,并从根本上奠定了韩半岛此后的基本走势。人们认为,这是韩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源头。那么这一文化究竟来源于何处?人们历来众说纷纭,但韩国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一文化很可能来源于西伯利亚,原因是韩半岛的这时的陶器与西伯利亚的陶器颇为相似。但人们在溯源时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文化是伴随着稻作文化一同传入韩半岛的,西伯利亚至今不产水稻,这支文化的源头怎么会是西伯利亚呢?后来的考古学研究也证实,西伯利亚的无文土器比韩半岛要晚将近100多年,这也就是说,不是西伯利亚的无文土器影响了韩半岛,而是韩半岛的无文土器影响是西伯利亚。

  那么,这一文化究竟源于何处呢?经过16年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一文化当源于中国长江下游的百越民族地区,韩半岛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东南沿海的百越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韩半岛稻作文化的来源问题

  在农业方面,由于气候、纬度等原因,中国以淮河为界,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农耕系统。淮河以北以旱作农业为主,淮河以南以稻作农业为主。中国长江下游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早在7000多年前,中国东南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稻作生产。最有名的要属河姆渡文化。在1973年的发掘中,在第四文化层,共发现400多平方米的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物,其厚度在10-40厘米不等,最厚的达70厘米。这是谷物腐烂后长期自然积淀的结果,原初厚度当在一米以上。如果其中的四分之一为稻谷,换算成稻谷就是在120吨以上。但当时中原对稻作生产尚一无所知,直到2000年后,河南人才开始试种水稻,直到后汉,辽东才开始有了种植水稻的记录。

  但奇怪的是,韩半岛至少在距今3000年前,就已经有了水稻的生产。在松菊里等17个新时期遗址中,都发现有稻作文化的遗存。历史上韩半岛并没有野生稻,这说明这一时期的稻作文化肯定是舶来品。那么,它究竟来自何处?研究后我们发现,这支文化并不像是有些学者所说的来自西伯利亚,而是来自中国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省及安徽一带。仅就稻作文化而言,河姆渡可能是它的最终源头。理由是:一,考古学上的证据:伴随稻作文化而来的有段石锛、半月形石镰,它们的最早原型都出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二,在稻作文化的称谓上,韩中两国也非常相近;三,在耕种技术上,双方所采用的“火耕水薅”、鸟田、踏耕耕种方式等也完全相同,而以拔河来祈求丰收做法,两地也基本相同。

  二,服饰文化比较

  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有穿贯头衣的习俗。但是,到底什么是贯头衣,说法并不统一。按史书记载,所谓贯头衣,事实上就是一块围在腰间的窄幅白布,女人有时在胸前也要围上一块。以后布多了,女人就干脆将两块布缝在一起,围在身上,这就是后来的筒裙。贯头衣是百越民族的传统服装,但奇怪的是历史上韩民族也穿这种衣服。现在韩国女子所穿的“衬裙”,便是这种服饰的古老遗留。这种服装比较适合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是在南方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文化产物,但是,北上后的韩民族还是继承了下来。

  三,从人体装饰艺术看韩民族与百越民族的文化联系

  文身一般多发生在南方地区,因为只有裸体才能体现出文身的意义。南方民族是将它作为一件好事来做的。在中原地区,文身不是好事,一般多发生在犯人、士兵和奴婢的身上,而且主要集中在面部。它的功能主要是区别身份——族属、地位、性别、年龄等等。

  《三国志》“倭人”条说:“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史书认为倭人来自中国的南方,他们的文身所继承的应该是中国南方文化的传统。历史上,韩民族中也有文身习俗,而且越往南,文身者越多。《后汉书》“弁韩”、“辰韩”说:“其国近倭,故颇有文身者”。纹身习俗常常与稻作文化联在一起,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文身习俗很可能也是伴随着稻作文化一起传入韩半岛的。

  南方有“穿胸国”。到底什么是“穿胸”,各家解释不同。周致中《异域志》认为穿胸就是在胸前穿个洞,长者走不动时,年轻人就用一根棍子穿过他的胸,抬着他走。张增祺则认为穿胸就是在胸前装饰上一个有孔的扣子。

  但据田野调查,所谓的穿胸,就是把胸前或后背的皮肤拉起来,用刀穿个洞,看看谁勇敢。据说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还有这种习俗,可以说这也是个南方民族的专利。

  但奇怪的是,这一习俗也同样出现在了韩半岛。《山海经》说:“三苗在赤水(今天的滦河)之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苗国,贯胸国在其东。”古代的三苗在今天中国辽宁省与河北省一带,说它东面有个国家叫“穿胸国”,这个国家就应该是历史上的韩民族。那么,这个“穿胸国”是怎样“穿胸”的呢?《三国志》“韩”是这样解释的:“其国中有所为,及官家使筑城郭,诸少年勇健者,皆凿脊皮,以大绳贯之,又以丈许木插之,通日欢呼作力,不以为痛。既以劝作,且以为键”。意思是说,在这个国家中,如果有什么大事,或是国家要筑城墙,年轻人便会用刀在前胸或后背上穿个洞,并用绳子穿过去,有时则是穿过一根一丈多长的木棍,看谁勇敢。这种习俗,实际上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穿胸”。

  四,韩民族与南中国百越民族的饮食文化比较

  韩民族号称“北方民族”,但在饮食习惯上却是南方式的。它的南方型饮食文化主要表现在:

  一,主食上以米饭为主,敬神用打糕、红饭。这与真正的北方民族完全不同。

  二,副食上的食生习俗(吃生鲜)、发酵型菜系(与北方不同,放肉、鱼等);食犬(北方以犬为图腾,南方人食犬);

  三,独特的酒文化:历史上韩民族是个爱喝酒的民族,《后汉书》、《三国志》都有记载。在酒文化中,口嚼酒是一大特色,而这正是南方酒文化的一个特色。所谓的“口嚼酒”,就是用嘴嚼生米,使米发酵,最后酿成酒。中国南方民族多用这种方法酿酒。

  四,做饭用的带有边的釜:韩国、日本都有,但它的原型却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时间在7000年前。

  五,韩半岛低干栏民居建筑溯源

  说起韩半岛的民居,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马韩的半地穴建筑,这一点在《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记载。也许这种建筑比较适应寒冷的北方气候,所以很多人认为韩半岛早期民居建筑大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但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历史上,韩半岛还有其他类型的建筑,其中最典型的一种,便是南方民族常用的干栏式建筑,如在《三国遗事》中就记载有“楼上宅”、“板积宅”、“池上宅”、“林上宅”等建筑类型,这些建筑形式都属于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在当代的韩民族民居建筑中仍有保留。

  其实,这种离开地面的建筑形式也发源于南方。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避免野兽的袭扰,二是可以离开潮湿的地面,减少人们患皮肤病、关节病的机会。为什么地处东北亚的韩民族使用这种看来并不适宜北方寒冷环境中的南方式建筑模式?惟一的解释,便是他们原来也居住在温暖的南方,以后北上,并将这种建筑式样带到了寒冷的北方。

  当然,北上后的韩民族,历史上虽然也使用过高干栏式建筑(如韩国出土的伽耶家形土器),但很可能并不以高干栏为主。由于气候的原因,他们多将高干栏建筑改为低干栏式建筑,并发明了火炕。“干栏”一词,壮语的意思是“高房子“,干栏式建筑韩语叫“??”,“?”的本义是“高”,“ ?”的本义是“房子”,“ ??”合起来看,也是“高房子”的意思。而且“栏”与“?”在语音上也是比较相近的。

  六,韩半岛与中国东南沿海生殖崇拜比较研究

  最早的生殖崇拜并不将男性看得很重,因为孕期绵长,很难使人意识到男性在生殖行为中的作用,所以,最早的生殖崇拜是从对女性生殖崇拜开始的,但因为那时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所以能留下的文化遗留并不多,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了磨制石器,于是才有了石祖、陶祖一类的文化遗留物。

  韩半岛的生殖崇拜除我们所说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的崇拜形式,这便是“性穴”崇拜和“石头爷爷”崇拜。

  “性穴”是1971年在韩国发现的,最初叫“杯状穴”,主要分布在汉江流域,以后在汉江以南地区也有发现,共17处。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支石墓巨石的人像两腿之间刻上一个杯状的石洞,因为刻在性器部位,所以叫“性穴”,它所反映的是人死后回归母体的思想。中国汉族也有这种回归母体的思想,所以中国人常将阴宅选在类似女阴的地方,目的就是让死者回归母体,以求再生。从大的范围来看,这种性穴在中国东南沿海多有分布,福建、广东、江苏、香港、澳门等地都有发现。韩国的性穴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到铁器时代,即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而中国的大都早于这一时期,如连云港是公元前3000年。韩国的性穴文化很可能也是与稻作文化一道传来的。

  韩半岛的另一种生殖崇拜方式是向“石头爷爷”求子。韩国的石头爷爷一般都放在村口,它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保卫村庄,防止恶疫侵入;一是用于求子,可以使不孕妇怀孕,并使农业丰收。

  在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石人又叫“石头和尚”。它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一带。在形态上,中国的石人右手握剑,左手握自己的性器,造型、功能与韩国的石头爷爷基本相同。只是韩国石人手中的刀和生殖器都不见了,不过从韩国“石头爷爷”的手势和造型以及它的功能看,仍能发现它所具有的保护神与生育神的基本特征。据说如果女子不孕,就会去摸石头爷爷的鼻子,韩国人认为鼻子的大小与男性生殖器的大小有关,人们甚至相信将石头爷爷或佛像的鼻子用刀刮下来,做成“鼻石散”,就可以治女子不孕症,所以庆州南山佛像多没有鼻子。这种石头爷爷早在2000多年前,在中国浙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不叫“石头和尚”,叫“石公”。在叫法上与韩国也完全相同。

  有人认为这种习俗来源于蒙古,但事实上蒙古的石人与韩国的石头爷爷从造型到功能都不一样。蒙古的石人手中拿着灯(也有人认为是拿着酒杯),并与“鹿石”(画有鹿的石头)同时并存,据说蒙古的石人多是死者的石像,功能主要用于祭祀死去的先人。

  七,韩半岛“婿留妇家”婚与百越“入赘”习俗比较

  历史上,韩国人的婚姻以“婿留妇家”婚为主,这种婚姻的基本特征是结婚时不是女的到男家,而是男的到女家。改为女到男家的历史并不长,而且是受了汉文化的影响的结果。现在中国的朝鲜族结婚时先到女家,第二天再回到男家,反映出一种婚姻形式取代另一种婚姻形式时的彼此妥协。“婿留妇家”婚在中国也叫“入赘”,这种婚姻形式在中国的汉族地区常常是不被允许的,男人常常因为入赘而被罚去当兵。但在中国南方,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习俗。所以就是到了现在,结婚后女子也常常不去夫家,中国叫“不落夫家”这一点与韩国完全相同。

  历史上,韩国还有建“婿屋”的习俗。这种习俗在中国南方也相当常见,一般女儿成年后,要为她建造一座小屋,为她与异性交往提供方便。这种小房子苗语叫“马郎房”。据考,历史上的韩国也有这种习俗,这种小房子便是韩国的“舍廊房”。后来的人们已经无法搞清“舍廊房”的真正功能,只知道历史上它只能接待男客,其实,这个舍廊房的本义就是“爱屋”,也就是韩国历史上专门给成年女儿准备的专门用于谈恋爱的“婿屋”。

  八,日·韩铜铎源出中国东南沿海考

  日本弥生时代和韩国青铜时代的许多文物都具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的特点,如韩国、日本的铜剑、铜铎,都具有这种一些特点。日本的铜剑与中国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铜剑属于同一个类型,韩国出土的石造剑,也与中国吴越地区的青铜剑完全相同。这种石造“铜剑”的出土,说明铜剑的制作者听说过或是亲眼看见过这种吴越型铜剑,只是因为技术失传,无法再造出相同的铜剑,只能用石头磨制出他们心中的“圣物”。不过,无论如何,都可反映出吴越青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韩国与日本出土的铜铎类型,最早也出现在中国长江下游的吴越地区。

  九,韩神话与中国南方神话的关系

  在韩民族图腾神话中,卵生神话占有重要的一席。据《三国遗事》载,韩国的朴姓就是卵生的,赫居世是卵生的,朱蒙是卵生的,六个伽耶国的国王也都是卵生的,而且这些卵都是从天而降,放出五彩光芒。这卵是谁下的呢?韩国神话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但既然从天而降,又能放出光芒,我们姑且将它称为“太阳鸟”。在中国长江下游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过一个用象牙雕成的艺术品,上面有两只面面相对的鸟,它们中间便是一轮燃烧着的太阳。在同一地点出土的一把骨匕首的把柄上,也雕刻有两组太阳鸟的形象。这说明河姆渡人历史上是崇拜太阳鸟的。韩国的卵生神话很可能正是这一观念的反映。更为奇怪的是在中国白族的语言中,赫居世(弗矩内)的意思就是“太阳鸟”,而“汉城”(徐伐)一词的发音就是“政府”的意思。至于“白马”、“白鸡”作为吉祥征兆的说法、鸡龙神话的主题,在中国南方神话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表述。为什么这两个民族的图腾神话如此相似?除了同源,似乎没有更好的答案。

  十,韩(日)语与中国东南沿海远古吴越语的比较研究

  在韩民族中,人名、地名的前面经常使用“高”这个冠词。如高丽、高朱蒙等等。日语中,这个冠词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有一个地区,这就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下游的吴越地区。据史料记载,这里的人在人名、地名前面也经常加上这样一个冠词。人名如“勾践”,地名如“姑苏”等等,从史料记录看,中国南方的这种用法是比较早的。我们从人名、地名、族名的地理移动,即可判断出中国吴越文化的走向以及它与韩、日文化的关系问题。再如从稻作文化称谓看,中国吴越地区将大米叫“稌”,发音与韩语的“?”基本相同,野生稻叫“秜”,与韩国将混在大米中的带皮的稻子叫“?”,发音也大体相同;吴越民族把水田叫“那”,而韩语叫“?”,发音也大体相同。在青铜文化上,《越绝书》中将炼制铜剑的地方叫“姑渎”,而韩语将灶叫“???”;中国南方将刀叫“葛党”,韩语叫“?”,发音也大致相同;中国南方将铜矛叫“物卢之矛”,这“物卢”到底是什么意思,学者一直搞不清楚,其实,物卢的古音就是“??”,所谓的“物卢之矛”就是铜矛。

  十一,韩民族稻作文化的南来

  作为一个久居东亚的古老民族,韩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它居住韩半岛的历史至少可上溯三、四千年之久。在它的文化中,又确有许多北方因素,因此,传统史学一直将它视为真正的北方民族。但从上面的介绍来看,韩民族无论是它的生产习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还是它的原始信仰,图腾崇拜,生殖崇拜,语言艺术,青铜文化,甚至包括这个民族典型的体质特征,都与南方文化相当接近而与北方文化相去较远。诸如生产上的南方型稻作文化,农业信仰上的稻灵鸟崇拜:服饰方面的穿贯头习俗,纹身习俗:饮食上的发酵型菜系,食生习俗,食犬习俗,食米习俗;居住方面的居干栏习俗:婚姻生活中的婿留妇家婚等等,等等,说到底,基本都是在南方民族中常见的习俗。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他们真是南方民族,那么,他们从何地迁来,又是什么时候迁来的呢?

  我认为韩民族——也就是中国的百越民族,第一次进入韩半岛的时间是距今3000年左右,它的基本标志,便是韩半岛稻作文化的第一次传来。从考古学来看,不但韩半岛的水稻是这一时期传入的,就是韩半岛的稻作生产工具——有肩石斧及半月形石镰,也是这一时期进入韩半岛的。而这些生产工具的最初源头,则是中国长江下游的河姆渡地区,时间在7000年以前,这一点考古学界并没有任何异议。

  百越文化第二次进入韩半岛的时间是中国的秦代(公元221-206年)。当时秦国徭役很重,很多人逃到了韩半岛,能说出名字的就是历史上的辰韩。《后汉书》说:“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故或名之为秦韩。”以前一说到从秦国来,很多学者都会立刻想到他们来自离朝鲜半岛最近的齐国或者是燕国。但从方言学的角度看,《三国志》已经声明:他们虽像秦人,“非但燕齐之名物也。”也就是说,他们所用的方言决不是齐国或是燕国的方言。这就肯定了他们来自齐、燕的可能。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三国志》说他们有“压扁头”的习俗。这种习俗在齐国、燕国都没有,也说明他们不是来自这两个国家。压扁头习俗最早出现在山东,以后向南发展,达到江苏、安徽一带。也就是说,从压扁头这一习俗来看,辰韩人有可能来自山东、江苏或安徽一带。但“非但燕齐之名物也”的说法,又排除了他们来自山东的可能,剩下的只有江苏和安徽。

  再说秦始皇,他统一中国后,便加强了对周边民族的同化,《三国志》中,辰韩人“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就反映了这种同化的结果。因为这些话都不是标准的“秦语”,所以《三国志》的作者只能说是“有似秦语”——有点儿像秦语。那么,他们说的是什么地方的方言呢?《三国志》的作者无意中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他说:辰韩人“名乐浪人为阿残。”正像《三国志》作者所指出的那样:“东方人名我为阿”(东方人将自己叫阿)。当然,这个东方绝对不是指齐国、燕国或是鲁国。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历史上并没有把“我”称为“阿”的传统。而这一传统只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等东南沿海一带。如现在的上海人仍将我称“阿拉”(a:la)。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方言中,在称呼前面经常要加上一个“阿”字,如“阿爸”、“阿妈”、“阿哥”、“阿妹”等等,现在这个“阿”字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冠词,但最初则有“我”的意思。韩语在人的称谓前也常使用“阿”(?)这个音,如阿里郎、??、??、???、???等等,这是否与中国长江下游的百越文化有关呢?我认为值得研究。说辰韩人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另一个证据便是《三国志》说过这样一段话:辰韩人“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人本其残余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辰韩人把乐浪人叫“阿残”,这其中,“阿”就是“我”的意思,“残”就是 “残部”或“部下”的意思。也就是说,《三国志》的作者认为,在辰韩人看来,乐浪人原本就是他们的部下。他们以前都生活在一起,是同一个民族,以后才因为什么缘故而彼此分开。当辰韩人进入韩半岛后,并没有受到常见的冷遇,而是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乐浪人把他们当成亲人,马韩人还送给他们最平坦的土地。此外,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虽然在韩民族身上尚存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的某些特征(这与元代蒙古人的进入有关),但据人类学家研究,其实韩民族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一带的人种仍然是最为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