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中华古今注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两汉魏晋南北朝笔记 唐五代笔记 宋元笔记 明人笔记 清人笔记 民国笔记

 

 

 

中华古今注

 

  五代·马缟 

  序

  昔崔豹《古今注》博识虽广,殆有阙文,洎乎广初,莫之闻见。今添其注,以释其义,目之为《中华古今注》,勒成三卷,稍资后后,请益前言云尔。

  卷上

  帝王、宫阙、都邑、羽仪、冕服、州县、仪仗、军器等部注,凡六十六门。

  ○宫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皆所以通古今之语,明同实而两名之也。秦始皇造阿房宫,阙五百步,南北千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帜。咸阳二百里内,为宫观二百七十所,皆复道相连。

  ○阙

  阙者,观也。古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缺,故谓之阙。其上皆丹垩,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昭示万民焉。苍龙阙画苍龙,白虎阙画白虎,玄武阙画玄武,朱雀阙上有朱雀二枚。

  ○城

  城者,盛也,所以盛受人物也。城门皆筑土为之,累土曰台,故亦谓之台门也。

  ○城隍

  隍者,城池之无水者也。

  ○秦所筑长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得谶书云:“亡秦者胡也”。乃使蒙恬筑长城以备之。盖秦终于二世帝胡亥也,非为胡人所患。秦所筑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者焉。

  ○长安御沟

  谓之杨沟,植高杨于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亦曰禁沟,引终南山水从宫内过,所谓御沟。

  ○封疆

  画界者,封土为台,以表识疆境也。画界者,于二封之间,又为壝埒,以画界分域也。

  ○闤阓

  闤者,市墙也。阓者,市门也。

  ○肆店

  肆者,所以陈货鬻之物也。店者,所以置货鬻之物也。

  ○罘罳屏

  屏之遗象也。塾门外之舍也。臣来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其所应应对之事也。塾之者,言熟也,行至门内屏外,复应思维也。罘罳,复思也。汉西京罘罳,合板为之,亦筑土为之,每门阙殿舍皆有焉。如今郡国厅前亦树之也。

  ○宗庙

  宗者,宗祀也,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灵貌也。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庶人无庙,四时之享也。

  ○汉成帝庙

  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炉,槐树悉为扶老钩栏,画云龙角虚于其上也。

  ○尧诽谤木

  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如华也。形如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秦乃除之,汉始复修焉。今西京谓之交午柱也。”

  ○方徼

  徼者,绕也,所以绕逆蛮夷,使不得侵入中国也。方者,方面也,南方徼色赤,故称丹徼焉。

  ○开塞

  关者,长安之关门也,函谷关、潼关之属也。塞者,塞也,所以拥塞夷狄,不侵中国也。

  ○孙亮金璃屏风

  孙亮,吴主权之子也。作金璃屏风,镂作瑞应图,一百二十种之祥物也。

  ○孙权舸船

  孙权,吴之主也。时号舸为赤龙,小船为驰马,言如龙之飞于天,如马之走陆地也。

  ○汉高祖斩白蛇剑

  汉世传高祖斩白蛇剑长七尺。汉高祖自称提三尺剑而取天下。有问余者,余告之曰:“汉高为泗上亭长,送徒丽山,所提剑理应三尺耳。后富贵,别得七尺宝剑,舍旧而服之。汉之后世,唯闻高祖以所佩剑斩白蛇,而高祖常佩此剑,即斩蛇之剑也。”

  ○魏武帝军帢

  魏武所制也,以军中服之轻便。有作五色帢,以表方面也。

  ○吴大帝宝刀

  吴大帝有宝刀三:其一曰百炼,二曰青犊,三曰漏影。

  ○孙文台青玉马鞍

  孙文台获青玉马鞍,其光照于衢路也。

  ○魏武帝马勒酒碗

  魏武帝以玛瑙为马勒,车渠石为酒碗。

  ○大驾指南车

  起于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皆迷四方,于是乃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位,故后汉恒建。旧说云周公所作也。周公治致太平,越常氏重译来献白雉一、黑雉二、象牙一,使者迷其归路,周公锡以文锦二疋、軿车五乘,皆为司南之制,使越常氏载之以南,缘扶南林邑海际,期年而至其国,使大夫窭将送至国而还至。始制车,辖轊皆以铁,还至,铁亦销尽。以属巾车氏收而载之,常为先导,示服远人而正四方也。车法在《尚方故事》,汉末丧乱,其法中绝,马先生钧绍而作焉。今指南车,马先生之遗法也。

  ○金根车

  秦制也。秦并天下,阅三代之舆服,谓殷得瑞山车,一曰金根,故因作为金根之车,秦乃增饰而乘御焉。汉因而不改。

  ○辟恶车

  秦制也,桃弓苇矢,所以禳除不祥也。《春秋》云:“桃弓荆矢,以除其灾。”所谓辟恶也。

  ○记里鼓

  所以识道里也,谓之大章车。起于西京,亦曰记里车。车上有二层,皆有木人焉。行一里,下一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钟。《尚方故事》有作车法。

  ○街鼓

  唐旧制,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以戒行者。马周请置六街鼓,号之曰冬冬鼓。

  ○华盖

  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花之象,故因而作华盖焉。

  ○曲盖

  太公所作也。武王伐纣,大风折盖,太公因折盖之形制曲盖焉。战国常以赐将帅。自汉朝乘舆用,谓曰<车卑>輗盖,有军号者赐其一焉。

  ○雉尾扇

  起于殷世。高宗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辇车有翣,即缉雉羽为扇翣,以鄣翳风尘也。汉朝乘舆服之,后以赐梁孝王。魏晋已来以为常准。诸王皆得用之。

  ○鄣扇

  长扇也。汉世多豪侠,象雉尾而制长扇也。

  ○五明扇

  舜所作也。舜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之也。

  ○警跸

  所以戒行徒也。周礼跸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跸,谓出军者皆警戒,入国者皆跸止也,故曰出警入跸也。至汉朝梁孝王,称警称跸,降天子一等焉。一曰跸,路也,谓行者皆警于途路也。

  ○唱

  上所以促行徒也,上鼓为行节也。

  ○冕服

  牛亭问:“冕者繁露,何也?”答曰:“假玉而下垂,如露而繁也。”《文选》云:“衮冕垂旒,所以蔽明;黈纩塞耳,所以闭聪。”《尚书》云:“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也。”所谓天子衮冕之服也。

  ○金斧

  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用之以断斩。今以黄钺为乘舆之饰,玄钺诸公王得建之。武王以黄钺斩纣,故王者以为戒,太公以玄钺斩妲己,故妇人以为戒。汉制,诸公亦建玄钺,以太公秉之,助武王断斩,故为诸公之饰焉。大将出征,特加黄钺者,以铜为之,黄金涂刃及柄,不得纯金也。得赐黄钺,则斩持节。

  ○公主建钅皇

  秦改铁作钅皇制也,一本云:“钅皇,秦制也。”今诸王妃、公主与乘舆通建之。

  ○信幡

  古之徽号也,所以题表官号,以为符信,故谓之信幡。乘舆则画为白虎,取其义,而有威信之德也。魏朝有青龙幡、朱雀幡、玄武幡、白虎幡、黄龙幡,而五色以诏。东方郡国以青龙信,南方郡国以朱雀信,西方郡国以白虎信,北方郡国以玄武信,朝廷畿内则以黄龙信,亦以麒麟幡。高贵乡公讨晋文王,自秉黄龙幡以挥,是今晋朝唯用白虎幡。书信幡用鸟书,取其飞腾轻疾也,一曰以鸿雁燕鳦,有去来之信也。

  ○豹尾

  周制也,所以象君子之豹变也,尾言谦也。古军政建之,唯乘舆行建焉。

  ○马前弓箭

  两汉:京兆及河南尹、执金吾、司隶校尉,皆使人导引传呼,使行者止,坐者起。四人持弓矢,走者则射之,有乘高窥窥者亦射之。魏晋已来,则用角弓,设而不用焉。

  ○狸头白首

  昔秦始皇东巡狩,有猛兽突于帝前,有武士戴狸皮白首,兽畏而遁。遂军仗仪服皆戴作狸头白首,以威不虞也。

  ○龙虎节

  《孝经》云:“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唐节制皆从太府寺,准《三礼》定之。《周礼》云:“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紫檀木画其形象,御亲金书,以赐重臣。碧油笼之,殁而不用,则倒进之。汉苏武使单于,不拜,单于怒令武北海窖中牧羊,毡裹节,食雪卧,节旄落,还汉,仗节而回,旄落尽也。

  ○军容袜额

  昔禹王集诸侯于涂山之夕,忽大风雷震,云中甲马及九十一千余人,中有服金甲及铁甲,不被甲者以红绢袜其首额。禹王问之,对曰:“此袜额。”盖武士之首服,皆佩刀,以为卫从,乃是海神来朝也。一云风伯、雨师。自此为用。后至秦始皇巡狩至海滨,亦有海神来朝,皆戴袜额、绯衫、大口裤,以为军容礼,至今不易其制。

  ○橐鞬三仗

  起自周武王之制也。武王伐纣,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铸剑戟以为农器,示天下不复用兵。武王以安必防危,理必防乱,故彀弓匣剑以军仪,示不忘武也。旧仪,轱辘三仗,首袜额红谓之橐鞬三仗也。

  ○戈戟

  鲁阳以长戈指日,日为之退舍。戈由殳也,戟以木为之。后世刻为,无复典刑,赤油韬之,亦谓之油戟,亦谓之棨戟。公王以下通用,以为前驱。唐五品以上皆施棨于门。

  ○矛殳

  矛亦楯也,殳亦戟之象也。《诗》云:“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其器也,以木为之。

  ○刀剑

  《河图》云:“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蚩尤,遂不敌。黄帝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授黄帝兵法符制,以服蚩尤。”吴大帝有宝三,见上注中。吴大帝有宝剑六,其一曰白蛇,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奔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晋朝武帝时,武库火,有智伯头(一云王莽头)、孔子履、高祖斩蛇剑,二物皆为火焚之,唯剑飞上天而去也。又晋时牛斗间常有紫气,张华知非王者之气,乃是剑气。乃以雷焕为丰城令,张华知焕博识,到县乃掘县狱,深得剑两枚,一送与张华,一焕自佩。后华卒,子韪佩,过延平津,跃入水,使人寻之,乃见化为龙也。雷焕卒,子亦佩之,于延平津亦跃入水,化为龙矣。高祖斩白蛇剑见上注中。

  ○枷棒

  《易》云:“荷校灭耳,凶。”《礼》云:“去桎梏。”桎梏,亦枷杻也。六月盛暑,去囚人枷杻,决断刑狱,放宥之也。唐时则天朝,周兴、来俊臣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不可胜数。俊臣特制刑狱,造十枚大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着即臣(棒号即臣),五曰失魂魄,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遭此枷者,宛转于地,斯须闷绝。别有一枷,名曰<力>(普迷切)尾榆见即臣。复有铁圈笼头,名号数十。又招集告事者,常数百人,造《告密罗织经》一卷。每拷讯囚人,先设枷棒,破平人家,不知其数。

  ○棒

  棒者,崔正熊注:车辐也。汉朝执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足,故谓之金吾。御史大夫司隶校尉亦得执焉。用以夹车,故谓之车辐。一曰形似辐,故曰车辐。魏曹操为洛阳北部尉,乃悬五色棒于门,以威豪猾也。

  ○车辐

  棒形如车辐,见上注中。

  ○旌旃

  旌者,旌也,旌表贤人之德。旃者,善也,以彰善人之德。旌类旗之象,旃类白旄之制。《书》云:“旌别淑慝。”

  ○麾旄

  麾者,所以指挥也,武王执白旄以挥是也。乘舆以黄,诸公以朱,剌史二千石以纁也。

  ○文武车耳

  古重较也,文官青耳,武官赤耳。或曰,重较在车藩上,重起如牛角,故曰重较。

  ○青印囊

  所以盛印也。劾奏之日,则以青布囊盛印于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劾奏之日,则以青缯为囊,盛印于后。谓劾奏尚其质直,故用布。非劾奏日,文明故用缯。自晋朝以来,劾奏之官,专以印居前,非劾奏之官,专以印居后。

  ○簪白笔

  古珥笔之遗象也。腰带剑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

  ○文武冠

  文官进贤冠,古緌貌冠之遗象也。武官冠惠文冠,古缁布冠之遗象也。缁布冠,上古之法,武人质木,故须法焉。

  ○銮辂

  銮者,所谓和銮也。《礼》云:“行前朱雀。”或谓朱鸟也。銮辂衡上金爵者,朱鸟口衔铃,铃谓之銮,所谓和銮者也。前有鸾鸟,故谓鸾,鸾口衔铃,故谓之銮铃。或谓为鸾,或谓为銮,事一而异义也。

  ○五辂

  《礼》云:“春乘青辂,架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苍玉,<夏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秋乘白辂,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冬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旗,衣玄衣,服玄玉。”其制见《三礼图》。

  ○貂蝉

  胡服也。貂者,须其文而不焕炳,外柔易而内刚劲也。蝉者,清虚识变也。在位者有文而不自耀,有武而不示人,清虚自牧,识时而动也。

  ○部伍兵阵

  部伍者,一伍之伯也。五人曰伍,长为伯,故称伍伯。一曰户伯,汉制:兵吏五人一户、一灶,置□一伯,故云户伯,亦曰火伯,以为一灶之主也。汉诸王公行,户伯各率其伍以导引也。古兵士服韦弁,今户伯服赤绩纁衣,常韎弁之遗法也。

  ○部者

  封部之属也。语云:“千乘之邑,百乘之家,可使治其赋也。”

  ○兵陈

  《左传》云:“兵由火也,不戢将自焚。”《老子》云“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是以上将军居右,偏将军居左。”言丧礼处之。

  ○阵

  阵者,胜拒敌也。类常山之率然,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俱应。率然者,常山之长蛇也。唐朝高宗临殿,策问员半千曰:“兵书言天阵、地阵、人阵,何也?”半千对曰:“天阵者是星辰孤虚,地阵者是山川向背,人阵者是偏裨弥缝。以臣所见则不然,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得天之时,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战且耕,得地之利,此地阵也;卒乘轻利,将师和睦此人阵也。”高宗大赏,策为上第。

  ○武臣缺胯袄子

  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取军用,如服有所妨也,其三品以上皆紫。至武德元年,高祖诏其诸卫将军,每至十月一日,皆服缺胯袄子,织成紫瑞兽袄子。左右武卫将军服豹文袄子,左右翊卫将军服瑞鹰文袄子。其七品以上陪位散员官等,皆服绿无文绫袄子。至今不易其制。又侍中马周,请于汗衫等上,常以立冬日,加服小缺袄子,诏从之,永以为式。

  ○文武品阶腰带

  盖古革带也。自三代以来,降至秦汉,皆庶人服之,而贵贱通以铜为銙,以韦为鞓。六品以上用银为銙,九品以上及庶人以铁为銙。沿至贞观二年,高祖三品以上,以金为銙,服绿。庶人以铁为銙,服白。向下捶垂头,而取顺,合呼挞尾。汉中兴,每以端午,赐百僚乌犀腰带。魏武帝赐宫人金隐起师子銙腰带,以助将军之勇也。高祖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示色不改更故也。

  ○九环带

  唐革隋政,天子用九环带,百官士庶皆同。

  ○靴笏

  靴者,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靿黄皮,闲居之服。至马周改制,长靿以杀之,加之以毡及绦,得着入殿省敷奏,取便乘骑也,文武百僚咸服之。至贞观三年,安西国进绯韦短靿靴,诏内侍省分给诸司。至大历二年,宫人锦靿靴侍于左右。笏者记其忽忘之心。《礼》云:“天子以圭,诸侯以球,大夫以鱼须,一品至五品以象为之,六品至九品以木为之。”《礼》云:“端毕绅搢笏。”唐德宗朝,太尉段秀实以笏击逆臣朱泚不忠,反遭其祸。

  ○履舄

  履者,屦之不带也。不借,草屦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也,汉文帝履不借以视朝是也。舄者,以木置履下,乾腊不畏泥湿也。天子赤舄,凡舄色皆象裳也。《礼》云:“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春申君客三千,皆珠履也。”汉制;功臣阁老四赐曰: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肩舆入宫。淳于髡谏楚王曰:“若堂上烛灭,男女杂坐,履舄交错,臣当此之时,一饮一石。”晏子谏齐王曰:“今履贱而踊贵也。”言齐王好刖人之足,微谏之也。

  ○厨人穰衣

  厨人穰衣,厮徒之服也,取其便于用耳。乘舆进食者有服穰衣。前汉董偃,绿帻青篝加穰衣,以见武帝,厨人之服也。

  ○伺风鸟

  夏禹所作也,禁中置之,以为恒式。

  ○玉佩

  玉佩之法,汉末丧乱而不传。至魏侍中王粲,识古佩之法,更制焉。

  ○天子乘舆赤绶

  天子乘舆之制,赤绶,四采,黄、赤、缥、绀,黄为圭,长二丈九尺,五百首。诸侯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

  ○公侯大将军紫绶

  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公王、封君服紫绶。九卿、中二千石绿绶,三采,青、白、红,青圭,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一千石、六百石墨绶,二采,青、绀,淳青圭,长一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五百石之长,同前制也。三百石、二百石黄绶,淳黄一采,圭长一丈五尺六十首。一百石青绶,青绀纶一采,婉转缪织,长一丈二尺。自青绶以上,皆长三尺二寸。绿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襚也。佩绶相迎受,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施玉环块。自墨绶以下縌皆长三尺,与黄绶同采,而首半之。凡先合单方为一丝,四丝为一扶,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淳为一圭,皆广一尺六寸。

  卷中

  皇后、冠带、士庶、衣裳、文籍、书契、草木、答问、释义部注,凡四十四门。

  ○皇后太后印绶

  太皇太后、皇太后绶,其制与天子乘舆同,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为圭,长二丈九尺,五百首。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制,其赤绶,四采,赤、黄、缥、绀,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三百四十首。(縌、绶玉环玦等,已在天子乘舆绶门中,见上卷注中)

  ○幂

  幂者,唐武德贞观年中,宫人骑马,多着幂,而全身障蔽。至永徽年中后,皆用帷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至明庆年,百官家口若不乘车,便坐檐子。至神龙末,幂殆绝。其幂之象,类今之方巾,全身障蔽,缯帛为之,若便于事。非乘车举及坐檐子,即此制诚非便于时也。开元初,宫人马上着胡帽,靓妆露面,士庶咸效之。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着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

  ○魏宫人长眉蝉鬓

  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鹤髻。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皆日夜在帝侧,琼树始制为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巧笑始以锦衣丝履,作紫粉拂面。尚衣能歌舞。夜来善为衣裳。皆为一时之冠绝。

  ○头髻

  自古之有髻,而吉者,系也。女子十五而笄,许嫁于人,以系他族,故曰髻而吉。榛木为笄,笄以约发也。居丧以桑木为笄,表变孝也。皆长尺有二寸。沿至夏后,以铜为笄,于两旁约发也,为之发笄。殷后服盘龙步摇,梳流苏,珠翠三服,服龙盘步摇,若侍,去梳苏,以其步步而摇,故曰步摇。周文王又制平头髻。昭帝又制小须变裙髻。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至汉高祖,又令宫人梳奉圣髻。武帝又令梳十二鬟髻,又堕堕马髻。灵帝又令梳瑶台髻。魏文帝令宫人梳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归真髻,作白妆,青黛眉,有郁髻。隋有凌虚髻、祥云髻。隋大业中,令宫人梳朝云近香髻、归秦髻、奉仙髻、节晕妆。贞观中,梳归顺髻。又太真偏梳朵子,作啼妆。又有愁来髻,又飞髻,又百合髻,作白妆黑眉。

  ○冠子朵子扇子

  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令三妃九嫔当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罗为之,插五色通草苏朵子,披浅黄丛罗衫,把云母小扇子,靸蹲凤头履以侍从。令宫人当暑戴黄罗髻,蝉冠子,五花朵子,披浅黄银泥飞云帔,把五色罗小扇子,靸金泥飞头鞋。至隋帝,于江都宫水精殿令宫人戴通天百叶冠子,插瑟瑟钿朵,皆垂珠翠,披紫罗帔,把半月雉尾扇子,靸瑞鸠头履子,谓之仙飞。其后改更实繁,不可具纪。

  ○钗子

  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又至东晋,有童谣言:“织女死时,人插白骨钗子,白妆,为织女作孝。”至隋炀帝,宫人插钿头钗子,常以端午日,赐百僚玳瑁钗冠。《后汉书》:“贵人助簪玳瑁钗。”

  ○梁冀盘桓钗

  盘桓钗,梁冀妇之所制也。梁冀妻改翠眉为愁眉。长安妇女好为盘桓髻,到于今其法不绝。堕马髻,今无复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

  ○粉

  自三代以铅为粉。秦穆公女弄玉有容德,感仙人箫史,为烧水银作粉与涂,亦名飞云丹,传以箫曲终而同上升。

  ○燕脂

  盖起白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花妆。

  ○花子

  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时,人帖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至后周,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妆,以侍宴。如供奉者,帖胜花子,作桃花妆,插通草朵子,着短袖衫子。

  ○衫子背子

  衫子,自黄帝垂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义,故衣裳相连。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于侍奉。背子,隋大业末,炀帝宫人、百官母妻等,绯罗蹙金飞凤背子,以为朝服,及礼见宾客、舅姑之长服也。天宝年中,西川贡五色织成背子,玄宗诏曰:“观此一服,费用百金,其往金玉珍异,并不许贡。”

  ○裙衬裙

  古之前制,衣裳相连。至周文王,令女人服裙,裙上加翟,衣皆以绢为之。始皇元年,宫人令服五色花罗裙,至今礼席有短裙焉。衬裙,隋大业中,炀帝制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又制单丝罗,以为花笼裙,常侍宴供奉宫人所服。后又于裙上剪丝凤缀于缝上,取象古之褕翟。至开元中犹有制焉。

  ○宫人披袄子

  盖袍之遗象也。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多以五色绣罗为之,或以锦为之,始有其名。炀帝宫中,有云鹤金银泥披袄子。则天以赭黄罗上银泥袄子以燕居。

  ○鞋子

  自古即皆有,谓之履,絇繶皆画五色。至汉有伏虎头,始以布鞔繶,上脱下加,以锦为饰。至东晋,以草木织成,即有凤头之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笏头履、分捎履、立凤履,又有五色云霞履。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

  ○靸鞋

  盖古之履也。秦始皇常靸望仙鞋,衣丛云短褐,以对隐逸求神仙。至梁天监年中,武帝解脱鞅鞋,以丝为之,今天子所履也。

  ○女人披帛

  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常宴参侍,令披画披帛,至今然矣。至端午日,宫人相传,谓之奉圣巾,亦曰续寿巾、续圣巾,盖非参从见之服。

  ○麻鞋

  起自伊尹,以草为之草履。周文王以麻为之,名曰麻鞋。至秦以丝为之,令宫人侍从着之,庶人不可至。东晋又加其好,公主及宫贵,皆丝为之。凡娶妇之家,先下丝麻鞋一纟两,取其“和鞋”之义。

  ○袜

  三代及周着角袜,以带系于踝。至魏文帝吴妃,乃改样以罗为之,后加以彩绣画,至今不易。至隋炀帝宫人,织成五色立凤朱锦袜靿。

  ○席帽

  本古之围帽也,男女通服之。以韦之四周,垂丝网之,施以朱翠,丈夫去饰。至炀帝淫侈,欲见女子之容,诏去帽,戴幞头巾子帼也,以皂罗为之,丈夫藤席为之,骨鞔以缯,乃名席帽。至马周以席帽、油御雨从事。

  ○大帽子

  本岩叟草野之服也。至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搭耳帽

  本胡服,以韦为之,以羔毛络缝。赵武灵王更以绫绢,皂色为之,始并立其名爪牙帽子,盖军戎之服也。又隐太子常以花搭耳帽子,以畋猎、游宴后,赐武臣及内侍从。

  ○乌纱帽

  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以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幞头

  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皂罗后裹发,盖庶人之常服。沿至后周,武帝裁为四脚,名曰幞头。以至唐,侍中马周更与罗代绢,又令重系前后,以象二仪,两边各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为常服。

  ○巾子

  隋大业十年,礼官上疏裹头者宜裹巾子。与桐木为之,内外皆漆,在外及庶人常服。沿至证圣二年,则天赐群臣然葛巾子,呼为武家高巾子,亦曰武氏内样。

  ○汗衫

  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至今亦有中单,但不缏,而不开耳。

  ○半臂

  尚书右仆射马周上疏云:“士庶服章,有所未通者。臣请中单上加半臂,以为得礼。其武官等诸服长衫,亦请之判余,以别文武。”诏从之。

  ○袜肚

  盖文王所制也,谓之腰巾,但以缯为之,宫女以彩为之,名曰腰彩。至汉武帝,以四带,名曰袜肚。至灵帝,赐宫人蹙金丝合胜袜肚,亦名齐裆。

  ○裈

  裈,三代不见所述。周文王所制裈,长至膝,谓之弊衣,贱人不可服,曰良衣,盖良人之服也。至魏文帝赐宫人绯交裆,即今之裈也。

  ○袴

  盖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敬王以缯为之,名曰袴,但不缝口而已,庶人衣服也。到汉章帝,以绫为之,加下缘,名曰口。常以端午日赐百官水纹绫袴,盖取清慢而理人。若百官母及妻妾等承恩者,则别赐罗纹胜袴,取其曰胜。今太常二人,服紫绢袴褶,绯衣,执永龠以舞之。又时黄帝讲武之臣近侍者,朱章袴褶。以下属于鞋。

  ○布衫

  三皇及周末,庶人服短褐襦,服深衣。秦始皇以布开胯,名曰衫。用布者,尊女工之尚,不忘本也。侍中马周取深衣之造,加襕衫,为庶人之礼,见之表,至仕官皆服之。

  ○袍衫

  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故《国语》曰:“袍以朝见也。”秦始皇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至贞观年中,左右寻常供奉赐袍。丞相长孙无忌上仪,请于袍上加襕,取象于缘,诏从之。

  ○绯绫袍

  旧北齐则长帽短靴、合胯袄子,朱、紫、玄、黄,各从所好。天子多着绯袍,百官士庶同服。隋改江南,天子则曰帢褶,公卿则中褐襦,北朝杂以戎狄之制,北齐贵臣多着黄文绫袍,百官士庶同服之。

  ○被

  语云:“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燧铜镜

  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与艾承之,则火出矣。

  ○莫难珠

  一名木难珠,色黄,出东夷国也。

  ○程雅问三皇五帝

  程雅问董仲舒曰:“曷为称三皇、五帝?”对曰:“三皇者,三才也;五帝者,五土也;三王者,三明也;五霸者,五岳也。”

  ○牛亭问将离草名

  牛亭问曰:“将离相赠与芍药,何也?”答曰:“芍药一名可离,故曰相赠与芍药。相招召则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也。欲忘人之忧,则赠丹棘。丹棘一名忘思,使人忘忧也。欲捐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欢合,则忘忿也。”

  ○程雅问拾攎鬼木

  程雅问:“拾攎鬼木曰无患,何也?”答曰:“昔有神巫曰宝眊,能符劾百鬼,得鬼则以木为棒,棒杀之。世人传以此木为众鬼所畏,取此木为器用,以厌却邪鬼,故曰无患也。

  ○牛亭问书契所起

  牛亭问曰:“自古有书契以来,便应有笔。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蒙恬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毛为被,所为苍毫,非为兔毫竹管笔也。”

  ○孙兴公称皇帝龙须草

  孙绰,字兴公也,作《天台赋》,掷地作金声。孙兴公问曰:“世称皇帝凿岘山得仙,乘龙上天,群臣援龙须,须坠地而生草,世名曰龙须,有之乎?”答曰:“非也。有龙须草,一名缙云草,故世人为之传,非也。今草有虎须者,江东亦织为席,曰西王母席,可复是西王母骑虎而堕其须乎?”

  ○牛亭问籍者何云

  答曰:“籍者,一尺二寸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程雅问口传者何云

  答曰:“传者,以木为之,长一尺五寸,书符信于其上,又一板,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期信,即如今之过所也,言经过所在为证也。”

  ○牛亭问草木

  牛亭问曰:“草木,生类乎?”答曰:“生类也。”“有识乎?”曰:“亡识。”问:“亡识,宁为生类也?”答曰:“物有生而有识者,有生而无识者,有不生而有识者,有不生而亡识者。夫生而有识者,虫类是也;生而无识者,草木是也;不生而有识者,神鬼是也;不生而无识者,水土是也。”

  卷下

  古今音乐、鸟兽、鱼虫、龟鳖等部,凡六十八门。

  ○雉朝飞

  犊沐子所作也。齐处士,涽宣王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雌雄相随,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曲,以自伤焉。其声中绝。魏武帝宫人有灵女者,故冠军阴并之姊,年七岁入汉宫学鼓琴,琴特鸣,异于余妓,善为新声,能传此曲。灵女至明帝崩后,出嫁为尹更生妻。

  ○别鹤操

  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将为改娶,妻闻之,中夜倚户而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乃歌曰:“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飧。”后人因为乐章。

  ○走马引

  樗里牧恭所作也。为父报仇,杀人而亡,藏于山谷之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而鸣。夜觉闻其走声,以为吏追,乃奔而亡。明朝视之,乃天马迹也。遂惕然而悟曰:“岂吾所处之将危矣?”遂荷衣粮而去,入于沂泽,援琴而鼓之,为天马声,故曰《走马引》。

  ○淮南王歌

  淮南小山所作也。南王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八公相携俱去,莫知所在。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歌》焉。

  ○武溪深

  马援南征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其曲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能临,叹我武溪多毒淫。”

  ○吴趋曲

  吴人以歌其地。

  ○箜篌引

  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河游而渡。其妻随而止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鼓之,作《公无渡河》,声音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授妻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坠泪饮泣焉。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悲歌

  《平陵东》,翟义门人之所作也。王莽杀义,门人作歌以怨也。

  ○薤露蒿里歌

  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曦灭也。亦谓人死,魂精归于蒿里,故有二章。其一章曰:“薤上朝露何易曦,露曦明朝更复滋,人死一去何时归?”其二章曰:“蒿里谁家地,聚敛精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至孝武帝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公卿贵人,《蒿里歌》送士夫庶人,使挽枢者歌之,世亦呼挽歌。

  ○长歌、短歌

  言人寿命长短不可妄求。

  ○陌上桑歌

  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之。罗敷行弹筝,乃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

  ○杞梁妻歌

  杞植妻妹朝日之所作也。杞植战死,妻曰:“上无考,中无夫,下无子,人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长城感之,颓。遂投水而死。其妹悲姊之贤贞操,乃为作歌,名曰《杞梁妻贤》。杞梁,植字也。

  ○董逃歌

  后汉游童所作也。后有董卓作乱,卒以逃亡。后人习之,以为歌章,乐府奏之,以为规戒。

  ○短箫铙歌

  军乐也,黄帝歧伯所作,以建武扬德,风动战士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歌也。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耳,亦以赐有功诸侯也。

  ○上溜

  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兄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讽其兄,故曰《上雷田》曲也。

  ○日重光月重轮

  群臣为汉明帝所作也。明帝为太子,乐人以歌诗四首,以赞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其二曰《月重轮》,其三曰《星重耀》,其四曰《海重润》。汉末丧乱,后二章亡。旧说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规轮如月,众耀如星,占润如海,光明皆比太子德贤,故曰重耳。

  ○横吹

  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用之。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俱存。世用者,《黄鹤》、《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阳》、《望行人》十曲。后汉蔡邕益琴为九弦。

  ○鞞鼓

  高辛氏娶于陈丰氏女,制鞞、鼓、钟、磬、埙、篪。

  ○问大琴大瑟

  答曰:“古者,伏羲氏造二十五弦瑟,不闻二十弦之瑟。《广雅》云:‘瑟长三尺六寸六分,五弦,舜之所造,有琴即有瑟云。’”

  ○问女娲笙簧

  问曰:“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簧,其义云何?”答曰:“女娲,伏羲妹,蛇身人首,断鳌足而立四极,欲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其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二簧也。”

  ○钓竿歌

  伯常子妻所作也。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父,其妻思s之,每至河,则作《钓竿之歌》。后司马相如作《钓竿歌》诗。今传为古曲。

  ○杨鸟

  白鷢也,似鹰而尾上白。

  ○扶老

  秃鹙也,状如鹤而大大者。高八尺,善与人斗,好啖蛇。

  ○雁

  自河北渡江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缯缴。江南沃饶,每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高飞,恐有虞人所获,常衔芦长数寸,以防缯缴。

  ○凫

  常在海边沙上食砂石,皆消烂。唯食海蛤不消,随其屎出,用为药,倍胜者也。

  ○鹤

  千岁则变苍,又千岁变黑,所谓玄鹤也。

  ○马

  自识其驹,非其驹则啮杀之。

  ○猿

  五百年化为玃。

  ○鹧鸪

  南方有鸟曰鹧鸪,其名自呼。常向日而飞,畏霜露,早晚稀出,有时夜飞,飞则出以树叶覆背上。

  ○驴

  为牡则马,为牝则駏。

  ○秦始皇马

  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踦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神凫。

  ○曹真駃马

  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烈,风举帆之疾也。

  ○鸳鸯

  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其一思而死,故谓之匹鸟也。

  ○兔

  口有阙,尻有九孔。

  ○獐

  有牙而不噬。一名麕獐。见人惧,谓之章慑。

  ○鹿

  青州人谓鹿为獐也。

  ○鹊

  一名神女,俗云七月填河成桥。《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言其鸠拙,假鹊而成巢也。

  ○雀

  一名佳宾,言常栖宿人家,如宾客也。《诗》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燕

  一名神女,一名夭女,一名鸷鸟。《诗》云:“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齐人呼为鳦也。

  ○鸲鹆

  一名鸠,一名鴶鵴,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也。

  ○乌

  一名孝鸟,一名玄乌燕,白脰乌也。脰乌子须食母,亦能自食其子也。

  ○鸡

  一名烛夜。《礼》云:“鸡曰翰音,<尃鸟>鸡赤羽。《逸周礼》曰:“文翰若采维。”周成王时,蜀入献也。

  ○狗

  一名黄耳,犬曰羹献。

  ○巤攵犬

  周成王时,渠搜国献巤攵犬,能飞食虎豹。

  ○猪

  一名参军,一名豕,豕曰刚鬛。《礼》云:“豚曰鬛肥。”亦曰彘,江东呼为豨,皆通名也。豕生子多,谓之豵。

  ○羊

  一名髯须参军。《礼》云:“羊曰柔毛。《易》曰:“羝羊触藩,羸其角,不能进,不能退。”盖羊好能抵触墙垣。

  ○

  似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之,以厌水灾。

  ○萤火

  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耀,一名磷,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一名丹良。腐草为之,食蚊蚋。

  ○蝼蛄

  一名天蝼,一名螜,一名石鼠。有五能而不成伎术,其一曰飞不过屋,其二曰缘不过木,其三曰泅不度谷,其四曰掘不能覆其身,其五曰走不能绝人。

  ○蟋蟀

  一名秋吟蛩,秋初生,得寒则鸣噪,济南人谓之懒妇。一名青蛚,今之促织也。

  ○蝙蝠

  一名仙鼠,一名飞鼠,五百岁色白脑重,集物则头垂,故谓为倒挂蝙蝠,食之神仙。

  ○蟛蚏

  小蟹也,生海边涂中,食土。一名长卿。其有一螯大者,名为拥剑。一名执火。

  ○长跂

  蟰蛸也,身小足长,故谓长跂。小蜘蛛,长脚也,俗呼为蟢子。

  ○蝇虎

  蝇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蝇蝗,一曰蝇虎子。

  ○莎鸡

  一名促织,一名络纬,一名蟋蟀。促织,谓其鸣声如急,一曰促机。络纬,一曰纺纬。

  ○蚯蚓

  一名蜜蟺,一名曲蟺。善长吟于地中,江东谓之歌女,或谓鸣砌,亦呼为謇蚓。

  ○飞蛾

  善拂灯,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蝘蜓

  一曰守宫,一曰龙子,善于树上捕蝉食之。其长细五色者,名曰晰蜴。其长大者,名曰蝾螈。蛇医,大者长三尺,其色玄绀,善魅人。一曰玄螈,一名绿螈。

  ○蜻蛉

  一名青亭,一名蝴蝶,色青而大是也。小而黄者曰胡梨,一曰胡篱。小而赤者曰赤卒,一曰绛<马呈>,一曰赤衣使者,好集大水上,亦名为赤弁丈人。

  ○蛱蝶

  一名野娥,一名风蝶。江东人谓之挞末,色白而背青者也。其有大如蝙蝠者,或青斑,名曰凤车,一名鬼车,生江南甘橘园中。

  ○绀蝶

  一曰青令,似蜻蛉而色玄绀,江东人为绀蟠,亦曰童蟠,皆曰天鸡。好以七月群飞暗天,海边夷貊食之,谓海中青虾化为之也。

  ○鱼子

  鱼子曰蝇,亦曰鲲,言如散稻米,凡鱼子总名鲲也。

  ○鲤鱼

  鲤鱼之大者,鳣鱼,即今之赤鲤鱼也。兖州人谓赤鲤为赤骥,谓青鲤为青马,谓黑鲤为玄驹,谓白鲤为白旗,谓黄鲤为黄雉。

  ○鳢鱼

  鳢之大者曰鲔。鲔,鳣属也,大者名王鲔,小者名鳣鲔。今宜都郡自京门以上,江中通出鱏鳣之鱼。有一鱼状如鳣小,建平人谓之鮥子,即此鱼也。

  ○蜣螂

  能以土苞屎,转而成丸,团正无邪角。庄周所谓蛣蜣之智,在于转丸者也。蜣螂一名蛣蜣,一名转丸,一名弄丸。

  ○蜗牛

  陵螺也,形如<虫虎>蝓,壳如小螺,热则自悬叶下。野人为圆舍如蜗牛,故曰蜗舍,亦曰蜗牛之子舍。蜗壳婉转有文章,绞缚为结,似螺壳文,故曰螺缚。童子结发,亦曰结髻,亦谓其形似螺壳也。

  ○白鱼

  赤尾曰魟,一曰魧,或曰魟,雄又曰魧鱼子。好群浮水上者曰白萍。

  ○虾蟆子

  一名科斗,一名玄针,一名玄鱼,形圆而尾大,而尾脱脚生也。

  ○乌贼

  一名河伯度事小吏。

  ○鲸鱼

  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千丈。一生数万子。常以五六月就岸边生子,至七八月导从其子还大海中。鼓浪成雷,喷沫成雨,水族畏,悉逃匿,鱼无敢当者。其雌曰鲵,大亦长千里,眼为明月珠。

  ○水居

  状如人乘马,众鱼导从。一名鱼伯,大水有之。汉未有人河际见之,马人皆有鳞甲,如大鲤鱼,但手足耳鼻似人不异,视之良久乃入水。

  ○龟名

  玄衣督邮,又龟名十号: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扌亦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择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大凡物含异气,不可以常理推耳。火龟由火鼠耳,千岁之龟,常有白气而起耳。

  ○鳖名

  河伯从事,江东人谓青衣鱼,为婢<鱼旁>鱼,为童子鱼,为土父鳖,一名河伯使者。

  ○结草虫

  结草虫,一名结苇,好于草末,折屈草叶以为巢窟,处处有之。

  ○鶢鶋

  《国语》云:“海鸟曰爰居。”汉元帝有大鸟,如马驹,时人谓之爰居,出即凶也。

  ○程雅问蚕

  “蚕为天驷星化,何云女儿?”答曰:“大古时人远征,家有一女,并马一匹。女思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归,吾将嫁汝。马乃绝缰而去,之父所,父{髟从}家有故,乘之而还。骏马见女,辄怒而夺,父击之。父惧而密问其女,女具以实答。父乃射杀马,曝皮于庭所。女以足蹙之曰:尔马也,欲人为妇,自取屠剥,何如?言未竟,皮欻然起,抱女而行。父还,失女,后大树之间得,乃尽化为续蚕于树。其茧厚大于常蚕。邻妇取养之,其收二倍。今世人谓蚕为女儿,盖古之遗语也。

  ○程雅问龟

  问曰:“灵龟五色,知吉凶,何也?”答曰:“灵龟五色,似玉,背阴向阳,知存亡吉凶。千岁游于莲之上,五色具焉。其额上两骨起,骨起似角,解人言,浮于丛蓍下。南方人以龟支床足,经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能行气导引至神若此。”

  ○牛亭问蝉

  问:“蝉曰齐女,何也?”答曰:“昔齐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为齐女焉。”

  ○牛亭问蚁

  “玄驹,何也?”答曰:“昔河内人见有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从旦至暮。家人与火烧之,人皆蚊蚋,马皆成大蚁。故呼蚊蚋曰黍民,蚁玄驹也。”

  ○玄晏先生问凤

  问曰:“凤为群鸟之王,有之乎?”答曰:??非也。凤瑞应之鸟也。其雌曰凰,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色具采,其高六尺,与鸟之异也。出则为祥,非常见之鸟也。人自敬之,与鸟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