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

[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2.丝绸之路

    中国由于成功地恢复了对塔里水绿洲的保护关系而受益。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些绿洲沿着塔里木盆地的南、北两缘形成了两条弧。北面的绿洲有吐鲁番(当时中国人称为车师)、喀拉沙尔(焉耆)、库车、阿克苏(姑墨)、乌什·吐鲁番(温宿)和喀什(疏附)。在南面有罗布泊旁边的楼兰、于阗(和田)和叶尔羌(莎车)。在公元第7世纪,在焉耆和库车,无疑地还有喀什仍然是说印欧语方言,这使人产生了以下推测,即塔里木盆地的居民至少有一部分必定是属印欧家族的。库车语,按其第7世纪的形式,显示出与印度-伊朗语、赫梯语、亚美尼亚语和斯拉夫语类同。尽管还未能确定(这一点得到了德国西格和西格林学派的赞同)吐火罗语一名是否适用于库车方言和喀什方言,但是,它们属印欧语系是无可争辩的。没有理由假设中世纪初期曾发生过印欧人对塔里木的任何入侵。因此合乎逻辑的假设是一支古印欧居民就生活在塔里木,无疑与斯基泰-萨尔马特人穿过西西伯利亚抵达叶尼塞河上游的扩张同时,与塞人向喀什和费尔干纳之间的天山南、北两麓的扩张同时。除了西部的喀什噶尔的东伊朗语和北部的库车语所提供的语言学上的证据外,人类学家们引用了中国史学家们提供的证据,即对库车西北、伊犁河畔的乌孙人“红发蓝眼”的陈述。

    塔里木盆地上的这些小王国在经济上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因为联系中国与印伊世界和希腊世界之间的伟大商路——丝绸之路——穿过这些绿洲。地理学家托勒密已经证实了这条路的存在。托勒密引用其前辈提尔的马里努斯的记载,他陈述道:在公元第1世纪(我们现在正叙述到这一时期),一位名叫马厄斯·梯梯安洛斯的马其顿商人派他的代理人去勘察此路及其主要路标。丝绸之路是从罗马帝国叙利亚行省的首府安条克城开始,在海俄拉城(即门比杰)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帕提亚帝国,然后经过埃克巴坦那(哈马丹)、今德黑兰附的刺夷(或雷伊)、赫卡托姆皮洛斯(和椟城)和莫夫,进入巴克特拉(巴尔赫),巴尔赫城在这一时期属于印度-塞人,很可能是属于中国人说的月氏,或印度人说的吐火罗人,从此,丝绸之路进入了帕米尔山区。托勒密记载道,在帕米尔山区的一个山谷中,即在拘谜陀山脚,有一石塔,地中海东岸各地来的商队与赛里斯商队(带着丝绸)彼此在塔附近交换商品。阿尔伯特·赫尔曼将塔的位置定在阿赖山与外阿赖山的纵向山脉之间,在克孜尔河流经的帕米尔山谷中,克孜尔河是从阿姆河上游流向喀什谷地的。哈辛曾在这些地区旅行过,他认为,正像较早时期推测的那样,这一石塔应该在瓦罕(小帕米尔山)与叶尔羌河河源之间、明铁盖达坂之北,即今天塔什库尔于附近去寻找。

    在喀什,丝绸之路分成两道。北道到库车,据阿尔伯特·赫尔曼记述,库车是亚历山大时期的地理学家们笔下的伊塞顿·斯基卡,再到喀拉沙尔(他们称达蒙纳),再到罗布泊的楼兰(他们称伊塞顿·塞里卡Issedon Serica),最后到达敦煌以西的玉门关(他们称达克沙塔)。我们已提到过南道,从喀什起,过叶儿羌、于阗、尼雅和楼兰国内的最后一座城市米兰到罗布泊。两条道又在敦煌(希腊-罗马地理学家认为是塞洛亚那)重新会合。然后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本土,经酒泉(希腊地理学家们称为的德罗萨克?)和张掖,最后达到长安(西安)和洛阳(河南),长安常被认为是托勒密所记的大城市塞拉(Sera),洛阳他另有称谓(Saraga或Thinae)。

 E书联盟

CTJ121©2005-200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