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宗镜录略讲

第五十一章大千眼开好识尘

第五十二章谁堪与佛共指弹

第五十三章面目悔向镜底讨

第五十四章无花休怨春

第五十五章一瞬光衣送夜穿

第五十六章远峰不近看

第五十七章诸仙犹羡凡里闲

第五十八章落红偏爱作痴泥

第五十九章光去千里留灯在

第六十章睛彩吓朦胧

 

第五十一章大千眼开好识尘

 

对于教理不通,光是做功夫,也是一种偏差。并非修禅不对,而是没有智慧的禅,很可能发生鬼定。鬼定就是五阴境界的定,我们对《楞严经》所言五阴境界要搞清楚。再来讲第六种玻

“六、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堕地狱 ”。佛涅盘后也有位弟子叫扇提罗,打坐工夫非常好,一定好几天,实际上不是定,那叫 “熬 ”定,硬撑来的, “名利坐禅 ”,给人看的。过去在大陆也碰到很多这种情形,记得年轻时初学佛,听到杭州某某庙子有人闭关,那时没看过人闭关,不知闭关干什么?你哟喝了半天进去一下,看了要供养,人坐在里面打坐,四周围着玻璃,给人看的。当时虽然没有深入佛法,却觉得不是味道。

另外还有一件也是我亲眼所见,我经常拿来跟出家同学说笑。抗战胜利,从峨嵋山下来一个和尚,自南京到杭州,抗战八年未到杭州看西湖,第一个愿望,万事不管,先看看西子无恙乎!西湖庙子不多,大家都晓得峨嵋山来了个大和尚,有道,问之不知其名,戴顶斗笠,一天到晚双盘坐在那里,座前铺块毛巾,摆个洗脸盆。晚上回去,嗬!一脸盆的钱。我心里纳闷会是谁呢?一定是熟人。我一去看果然是个认识的和尚,他闭着双眼,我们两个讲话,知道他为盖庙子而来,他问我怎么也到杭州了?我说我家乡在这儿,回来要先跟地头蛇打个招呼,这是玩笑话。我问他搞了多少了,他说不少了。我告诉他赶快回去,他问为什么叫他回四川?我说你再不回四川来不及了!出家人不懂时局变化。这是真实之事,我不讲人名。

然而你说那人没有佛法吗?的确有一点,他是修净土的,我们虽然说说笑笑,开他玩笑,但对他还是很恭敬,他在峨嵋山,的确有一套。峨嵋山有座舍身崖。万丈悬崖,有许多人为祈求父母病愈而许愿从舍身崖跳下去。舍身崖靠西康大云山,西藏人带肉必用布覆盖。否则就被红嘴老鹰叼走。红嘴老鹰专吃人肉,在舍身崖下等人往下跳。这个和尚做了很多好事,在舍身崖没有路走,他想一个人慢慢走下去,有一次一不小心失足滑下去,结果还是没有舍身。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也不知道,好像有人抬着,到了下面都是大岩石,走了三天路才回本庙,你看多高啊!他还是有一套,盘腿坐在那里,多少有 “名利坐禅 ”之嫌,若真为了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后堕入地狱。

入定不易莫陷定难

“七、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 ”。要注意!这是真正坐禅,虽然没有学理,真坐禅入定绝对可以长寿。不过,在佛法来讲,学佛是求解脱,不求长生不老。佛法讲三灾八难,长寿即是一种灾难,一个人活得老不死是灾难,还有坐禅坐得好, “升天 ”也是灾难,升天福报大,福大即是灾难, “贫穷布施难,富贵发心难。 ”在佛法言,长寿天、福生天、广果天,都是八灾难之一。但话说回来,真能坐禅得定,长寿不是问题,如果诸位只求长寿,要多打坐,此话绝不假。 “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 ”,假设证得了禅定,便堕在长寿天,三灾八难中之一难。话虽如此,如果你真有本事有工夫到达长寿天,一转而证得菩提而解脱,我并不反对。

“八、如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子 ”。譬如念咒子、听声音,以各种各样的工夫,本是权巧方便,却当做是真禅,这是 “水乳禅 ”,牛奶加水,走了样的禅,拿这种方法来教授学生学禅,结果种的是三涂种子,地狱、饿鬼、畜牲下三涂。

“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 ”。自己没有真正去作修证的工夫。

律以心戒为宗

律师十过者,一、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诃。二、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四、弘在名誉,志不存道,果在三涂。五、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祝六、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八、不依圣教传授,误累后生。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

“律师十过者 ”,此 “律师 ”是佛教中戒律的律师,不是法律上打官司的律师。律师所犯的十种错误有:

“一、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诃 ”,一般讲戒律的人,只知外形的条例,好比学法律不研究法理学。换言之,不研究法律哲学。例如四书五经、汉律、唐律,乃至宋元明清律是中国的法律哲学,建立在人伦道德上;而《礼记》等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一部大宪法,也是最重要的法理学,所以我经常鼓励学法律的人研究这本书。一般学校念的法律,不是大陆法系就是海洋法系的西方法律系统。我们的法律是参考日本演变而来,而日本则是学西洋法律,吾人自己的汉唐宋元明清所构成的法律系统,则无人研究。把自己的法律系统研究了,再配合礼记和佛教大、小乘的律学,一定是一部非常伟大的法律着作。这是讲到戒律,顺便一提人类道德重整的问题。

那么,他说一般守戒律的只注重外形。譬如吃素,有许多解释,可以说不在戒律范围内,也可以说在戒律范围内,因为生病时可不必,为什么呢?因这些问题是偏于外在的,那研究起来多了!戒律最主要的是内心的起心动念,心灭了,菩萨戒律八万四千法,都不犯,一切都在起心动念,动机有一点错误就犯戒,此是菩萨戒律。拿普通话说, “居心何在 ”。

所以他说一般讲戒律的只晓得执外律而不识内在的戒律,内在没有定力,一起心动念就犯戒。真讲戒律,大乘戒律,妄念不断等于是天天在犯戒,不管什么妄念,甚至善的妄念也已经犯了禅定戒 ——根本菩提大戒。

“故被净名诃 ”, “净名 ”即维摩居士。佛的十大弟子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也被维摩居士诃责。有两个比丘犯戒,其罪应堕无间地狱,两个比丘烦恼得要命,心理受自责自谴的压力快要死了,后来被维摩居士痛骂一顿,连优波离律师也骂过去。结果两个比丘听了维摩居士的话后,当下悟道证得菩提。这是内律的道理,心念的关系。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诤不如共识

“二、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 ”。只抓到戒律的名相,名即是观念,逻辑的概念;相即是现象,戒律的条文是戒相。他说一般研究戒律的,只晓得抓住戒律外表的名相,因此没有变成守戒,反而在心理上专门观察别人的是非善恶,这本身已经犯了戒。看这个也不对,看那个也不对,那个人眉毛打个结,他为什么不开心 ……,一天到晚观察人家,这是错误的!守执戒律的名相,因而变得 “诤计是非 ”,在是非心上计较。

我经常告诉同学,善恶之心的分辨就是是非。人类社会一切道德教育、法律、法治、民主等等人伦之道,就是明辨善恶是非,这是人道,很好。但是讲形而上道,明辨善恶的观念太厉害,即是非心太切,搞得嗔念太大,并且有许多是执在自以为是的善里,便很有问题。 “厚善薄恶 ”也是一种嗔念,对坏人看不惯,无法包容,没有慈悲心,也是一种错误。

这是戒律内在的范围,真正研究起来非常难,它不像普通人世间的法律,人世间的法律是比较刻板的,碰到了这个行为,以这个行为的事实来做判断;戒律是除了事实,更重进一步追究心理动机。至于佛法究竟的戒律,管你心理善恶是非动机,任何一个动机都是错,都是比量,都是非量,这就严重了!所以说起心动念都是犯戒。

“不识见心苦集 ”,他说只知执着戒律的名相,诤计是非,善恶心分别过激,自己不能反省,执着了见取见、戒禁取见,心理充满了苦。要灭掉一切苦,达到灭道,就得道了。

等持三学心在道

“ 三、然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 ”戒定慧是三位一体的。晓得持戒,持心念之戒;晓得修定,做工夫;晓得参慧,戒定慧三样,平等平等,不可缺一,而且要真诚,不可轻忽。 “才能进道 ”,戒定慧等持,才可以谈进入修道的范围。 “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 ”,光晓得戒律,智慧没有,功夫也不到,如何开悟证道?

“四、弘在名誉,志不存道,果在三涂 ”。动机在标榜持戒,不要等毁谤人家,其实已有毁谤他人的犯意。为了名誉而遵守戒律,真正的动机、发心并不是为修道,这个果报是堕落三恶道。外表看起来是做善事,实际上,善的外形会招来恶果。

“五、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 ”。不管禅师、法师、律师,三种各异有所偏差,所以我常告诉大家修四念处,不净观、白骨观、安那般那数息,都是四念处的范围,(注: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不管你修哪一个宗派法门,都是在破坏佛法,不是真正的修道,你看有多么严重!

“六、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 ”。戒律没有研究清楚,专门抓住细行来否定一切大行为。这点尤其青年同学要特别注意!不但学佛如此,一个人干事业也是如此。据我自己的经验,人,做任何伟大的事业,有个最大的弱点,喜欢在小事情上表现自己的精明,而且往往喜欢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小地方上。因此人很少有大英雄、大豪杰。大英豪小地方他一定知道,不知道那叫大胡涂蛋,不叫大英豪,但是知道了根本不在意,这是最难的,细行都知,而见地、着眼在大处,那才是大丈夫之行。

这句话,请青年朋友注意了!不但学佛如此,就是在世间做一个了不起的人,也应如此!我们读史书经常可以看到 “小人 ”,秦汉以后不大用 “小人 ”,汉朝历史叫 “细人 ”,闽南话也叫 “细人 ”,一点也没错,在小地方计较。我们学做人,尤其学佛,要把心胸、气度放大。不过,我经常有经验,某人本来蛮好,一学佛、一打坐,一下子变得大概跟我一样越来越小了!最后变成 “人扁 ”了!

这里《宗镜录》说不要执律小教的方便,以为是正理而障碍自己的大道,应该在小处要知道,而在大处着眼。

“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 ”。佛法从佛弟子以后,各个宗派、祖师,戒律规矩每个庙子不同,佛法变成牛奶加了水。 “师师执律不同 ”,每个老师所执戒律不同,虽然在弘扬戒律,若是加进自己主观的意见,那等于掺水入乳。

“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 ”。法师、禅师、律师,每一种都有十种毛玻永明寿禅师非常客气,实则从佛说的经典中全部节录下来并不只十点,他老人家已经笔下留情,只列举十点叫我们反剩

永明寿禅师为什么要提出这十种过失呢?因为上面引用《楞严经》直接告诉我们怎么明心见性,从这一段开始,要慢慢告诉我们修持方法以及悟道。

“ 是知若不观心,具如上之大失 ” 。这是永明寿禅师的话。所以要了解,真正修行,若不向心念上观心反照,就会发生上面所讲三十种偏差的过失。

如大智度论云,菩萨摩诃萨,若欲不空食国中之施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讲,走大乘道的人,要不空吃人世间一口饭,你就要研究如何智慧成就、超凡入圣。摩诃即 “大 ”,菩萨摩诃萨翻译成中文即 “大菩萨们 ”。菩萨梵文是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中文不好翻译,勉强翻译即是有道、成道、得道者为菩萨。中文刚开始也有翻成大士,后来觉得不恰当,又翻成开士。后来又认为这两个翻译仍不够圆满,干脆音译原文,叫做菩提萨埵。

菩萨摩诃萨假使要不空食人世间一粒米,换言之,没有成道以前,消耗了人世间生活的米粮,都还是欠债,将来要还的。尤其出家有一句话: “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要想不空食国人的布施,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大智慧成就,要求大彻大悟。

又宝梁经云,若学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抟食如须弥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学者,若未堕僧数,十方无唾地处。

这里讲,你们要修大乘佛法的人,不管在家出家,自己专门去修持,接受别人的布施,受施主的一抟食就有如须弥山那么多。佛法中关于饮食分为好几种。人吃的饭叫抟食,又叫段食,一天三餐,加宵夜四餐,再加点心五餐,若再加喝茶信仰就六、七餐了,分段吃。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吃饭用手抓;新疆人吃抓饭,一手捏起一团饭叫一抟食。段食以外有思食,思想是一种饭食。欲界众生靠段食;天人境界是思食;入定的人吃什么饭?思食,真正入了定,舌识不动,鼻识不呼吸,《八识规矩颂》提到 “眼耳身三二地居 ”,与这个道理有关。佛说修大乘佛法接受人家一碗饭、一抟食的布施,就像须弥山那么多。你要晓得吃一口饭很不容易,那都是社会上许多劳苦功高者的付出,我们才吃得到,你不修道没有成就,欠的都是帐。 “受施主衣,可敷大地 ”,受施主布施一件衣服,甚 “如不学者 ”,修道人不好好学,即使接受一件衣也还报不了,因为这都是社会大众功劳、血汗的成绩,我们凭什么该享受?学佛的人要晓得这个道理,如果你悟了道,可以还,那还的方法很多。

“若未堕僧数 ”,所以出家要真正做一个僧,什么僧?要证果悟道,做个贤圣僧,那可以。不然, “十方无唾地处 ”,换言之,不修行不成道,空过一生,尽管这个世界土地这么大,连吐一口口水那么丁点大的地方,都没有你的份,你非堕落不可。有那么严重!

“无唾地处 ”是佛在印度形容而翻译成中文的文字,假使不用梵文词句翻,直接以中文翻译就是他生来世 “无立锥之地 ”,站都没有你站的地方。换言之,没有人身给你变啦!这块土地你还有资格站吗?没有资格在地球上站,因为你再变出来就不一定是人啦!这都是佛说的,不是我说的,不要搞错了。

学问之道

维摩经亦云,敬学如师,才起学心,便有为人天之分。

《维摩经》也说,真正学佛修道的人,要发起真正的恭敬心。对任何一种学问知识,尤其佛法的见地,要敬它,不是敬老师,这个学问本身就是老师,就是佛在这里也一样,会 “敬学如师 ”。只要真正发起对人、对法、对学问的恭敬心的人,你发起这种修行、学习的心,便有人天的立定点甚至已经天人合一,超越人世间了!

大家求学,往往因为好奇、喜欢、兴趣,问他为什么学?有兴趣,这个话拿学佛来讲,先打三百下手心,赶出山门外。这个 “兴趣 ”很难听,其动机不是一种恭敬的追求心追求真理。所以《维摩经》告诉我们,求佛法一定要发起恭敬心。

或闻宗镜一句,定成佛无疑。

这是真的,《宗镜录》所辑全是佛经的精华,抓住其中一点,决定可以成功。

故法华经云,若有闻是法,无一不成佛,唯除未闻者,盲冥不信人。

《法华经》说 “唯信能入 ”。这个不是迷信之信,要正信,要自己证进来的信。当然正信前总有迷信的一段过程。我经常跟朋友讲,你不要搞这个玩意,搞这个要问自己发疯没有?硬发疯摸进来,还必须具备一个肯上当的心情,发疯要上这个当,你把它抓一下看看!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不但学佛法,任何一门学问,不发 “疯 ”不会成功的。你说你聪明,这个东西研究研究,一副专家很懂的样子,戴个厚厚的手套,表现得很聪明,实际上这种人反而是个大笨蛋,百无一成,因为他自以为聪明。

所以要诚敬心,以诚敬心由肯放手投入的 “迷 ”信而进入正信,无有不成功的。

一个儒生的佛缘

若已闻者,皆是曩因既受衣珠,曾亲佛会,不可放逸,须志披寻。

这是告诫我们的。假使已经听闻到,也都是过去生的因缘,不是这一生的因缘, “曩 ”即过去。佛家讲三世因果,不是这一世的因缘,而是多生的因缘。譬如昨晚找资料,偶然翻到二百多年前清朝人写的一本书,很有意思。他说明朝末年满清入关时,有个读书人,不信佛的。过去的儒家不得了!对宗教观念很排斥,看到和尚道士,理都不理,认为是妖魔鬼怪。哪像现在奖励大专青年研究佛法,没有这回事!年轻人搞这一套事,老一辈的人眼睛瞪得像鸭蛋那么大,斥之为邪门、异端,门口贴张条子: “僧道无缘 ”,不要来化缘。这个人也是如此,学问、修养好,又有功名,明朝亡国,满清入关,他也不出来做官,意志清疏,行止潇洒。有一天跑到一个庙子的小庵堂,有二、三个比丘尼在那里,他无聊随便翻翻经典,看到《金刚经》,站在那里不动。看完了讲一句话: “我这个一生几乎错过了! ”也不晓得怎么了。此人回来以后就开始打坐,六年以后圆寂了!玉津双垂,头顶放光。儒家一般都不信的也都亲眼看到。 “玉津双垂 ”,死时鼻孔流出来的不是鼻涕水,而是白玉一样的筷子插下来,比烧的舍利子还高一点,玉津散掉就烧出舍利子。整个村庄风云雷雨,异香三天。这是一个读书人反对佛法,到了晚年幡然觉醒,最后得到这个成就。这就是正信的道理。这种人不是一生的因缘, “皆是曩因既受衣珠 ”。贫子衣中珠,《法华经》的比喻。这个 “衣 ”不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把衣服脱了还有一件衣,是妈妈给我们用皮做的,不要本钱,是爸爸妈妈给的本钱,穿了几十年,这件衣服里就有无价的宝珠,你找到就成佛了!这是《法华经》上的形容。

“曾亲佛会,不可放逸,须志披寻 ”,亲自见到过佛说法,所以这一生有这个因缘,绝不可放逸,要立志把经典翻开、披开去找、去研究,不要买了经典放在那里陈设给人看的,没有自己去披寻。

忽遇缘差,空无所得。所以瑜伽论云,不缓加行中,又能如是勇猛精进,谓我今定当趣证,所应证得,不应慢缓。何以故?我有多种横死因缘,所谓身中,或风、或热、痧痰发动,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宿食病,或为于外,蛇蝎蚰蜒,百足等类诸恶毒虫之所蛆螫,或复为人非人类等之所惊恐。因斯夭没,于如是等诸横死处,恒常思惟,修无常想,住不放逸。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他告诉我们大家,尤其年轻人,既然知道这条形而上的路,是为自己而学,为自己找生命的根源而学佛,就不能够慢慢来。其他为谋生、为职业而学的知识也应该学,但是为形而上道,《瑜伽师地论》说: “不缓加行中 ”,拿土话讲就是 “慢不得 ”,不能说今天没空,等到明天再来,要勇猛精进。他接着又说,人随时可能死亡,你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人有种种的死法,身体里或者一下风动,气不对,或者高烧使你死;或者痰塞使你死;或者饮食中毒、胃溃疡、消化不良,各种坏食残积身中;或者在身外被虫咬伤等等,有各种死亡。譬如前两天媒体报导有个小孩在屋外棚架下被猪咬死,才几岁的小孩,本来有七、八十年的未来,谁知道会被猪吃了指脚而致死。生命是很脆弱、最靠不住的,求真理、自己生命来源的这个学问,不可以迟疑。你说等等,儿女结婚,没事再来,等一下又抱孙子 ……,来不及的,要赶快啊!

第五十二章谁堪与佛共指弹

 

本书作者永明寿禅师是在宋朝初年,看到当时的佛法、佛教已经分道扬镳。宗教修持的人与研究经典的人,彼此不能够融通,换言之,大家对学佛如何求证的功夫没有了!因此永明寿禅师对当时佛教佛法这种普遍的情形作了一番批评。批评以后又劝大家学佛要切实修持。那么,讲修持,同时要知道修持不是那么简单,不管净土宗、禅宗、密宗哪一种修法,必须把学理、教理融会贯通,配合修持方法切实求证。

现在继续讲永明寿禅师教我们如何修持,怎么修止观。

由住如是不放逸故,恒自思维,我之寿命,偿得更经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时半时须臾,或经食顷,或从入息至于出息,或从出息至于入息,乃至存活经尔所时,于佛圣教,精勤作意,修习瑜伽,剂尔所时,于佛圣教,我当决定多有所作,如是名为不缓加行。

这一段不作字句分析,注意前后两句话: “由住如是不放逸故 ……名为不缓加行 ”。 “加行 ”是佛学名词,就是现代名词 “加工 ”的意思,如棉纱加工成布;布再加工染色成花布。学佛的人要赶紧加工,加工的道理就是 “不放逸 ”。

佛学上有两个名词: “精进”、 “不放逸 ”。看似意近,但两者还是有别。 “精进 ”是非常努力地用功,好比做生意赚钱,昼夜苦思如何把别人口袋里的钱哄到自己口袋里。昼夜努力叫精进。

“不放逸 ”就是不马虎,与精进不同,一般人总是原谅自己,原本今天想要修持、打坐、念经,因为吃得太饱消化不良,先睡一下,等消化完了再念佛,这个就是放逸。原谅自己,对自己很宽松,或者今天有一点不舒服,马马虎虎先休息,明天一早起来努力。第二天闹钟响了又觉得太早,再睡半个钟头,一睡三个钟头又过去了!这个就是放逸。精进是积极的;放逸是消极的。

这一段告诉我们真正学佛用功的人要不放逸, “不缓加行 ”,不可慢,不可纵容自己,要努力加工。下面提出一个问题:

有宗有教名 “宗教 ”

问:义学多乐听读,禅宗唯精内观,然教观二门缺一不可,若但观心而不寻教,堕暗证上慢之愚;若但寻教而不观心,受执指数宝之诮,有不达者递相是非。今宗镜广搜祖教意足,请为微细开拆,以决深疑。

在中国佛教,讲道理、研究佛学理论的叫 “义学 ”。过去讲经的法师叫 “义学沙门 ”,专门研究经典。

义学的人 “多乐听读 ”,喜欢研究经典,或者喜欢读经、听经。禅宗一般修法不管这些,专打坐、内观,参究用功,也不管经教不经教,懂一点《六祖坛经》,好像已经很对得起六祖了,只管自己用功。一个是宗,一个是教,两个合起来叫 “宗教 ”,也叫做 “教观 ”,教是研究佛经教理;观是反观、反照自己。

“然教观二门缺一不可 ”,真正学佛的人,研究佛经理论与修持,少一样都不可。

“若但观心而不寻教,堕暗证上慢之愚 ”,他说假使只观察自己内心修持,而不研究佛学经典的理论,容易堕落在昏暗傲慢的愚昧中,未证言证。研究经典理论是要找出自己怎么修持的方法,并不是只求学问好,写佛学文章给人家看。 “暗证 ”是求证不到,譬如我们都晓得佛法言空,我们空得了吗?什么都空不了!脾气来的时候,一边晓得空,一边脾气照发不误;有烦恼来了,明明知道空,烦恼空不了;肚子饿了,说空会不饿?做不到的。那么,可见这样一来,佛法就变成理论,不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实际上真空得了,这些事情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的。 “暗 ”是看不见, “暗证 ”是永远达不到,闭起眼睛来黑洞洞的,没有用。

“上慢 ”,自以为有点功夫就愈傲慢,看不起别人,看每一个人都不是佛、不是菩萨,这只能说是堕落,不能说是上进。

“若但寻教而不观心,受执指数宝之诮 ”,光研究教理而不观心,抓到指月亮的指头当月亮,抓住经典的理论当佛法,自己内心一点也不受用,那叫 “数宝之诮 ”,等于为别人管帐当会计,每天经手几千万,自己一个月不过拿三千块,还不够用。他说这样不行,均有所偏。可是一般研究教理与讲修持的,两方面不能圆通、融会。要佛学好,功夫也好,那就圆融了!研究了佛学理论,自己在修持上都证验过,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可是社会上要找到这样的人不容易!

“有不达者,递相是非 ”,于是乎研究佛学的人,批评光用功、不懂教理的人什么都不懂,是错误。反之,用功的人看到光研究佛学,两条腿盘不了,盘起腿都发涨的人,则取笑理论有什么用!这两种人皆不能通达另一方面而 “递相是非 ”,互相指摘对方不对。

“今宗镜广搜祖教意足,请为微细开拆,以决深疑 ”,现在你写《宗镜录》这本书,广泛搜罗了祖、教(教、观)的意见,足以把教、观这两方面的是非贯通起来,请详细地为我们剖析说明,以解决我们深深的疑惑。

答:教观难明,须分四句。如云,一、教门非理门,教是能通,理是所通,能所异故。二,理门非教门,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故。三、教门即理门,文字即解脱故。四、理门即教门,解脱即文字。

“答:教观难明,须分四句 ”。这是纲要。他回答,研究佛经的理论,与实际修持观心的法门,有四方面的理论必须要懂得。

“如云,一、教门非理门,教是能通,理是所通,能所异故 ”。比方说,佛经经典上所讲的道理是教门,教门不是理门。譬如《六祖坛经》所引用佛经的名词非常少,直接告诉你这个就是道,此乃讲理,是属理门,不是讲教。讲教的人,譬如讲 “金刚般若波罗蜜 ”,他会解释什么叫金刚;什么叫般若;什么叫波罗蜜;这些解释是讲教,所以教门不是理门。 “教是能通 ”,教是佛法根本的依据; “理是所通”,是讲理。禅宗许多祖师的语录是讲理,他自己悟道,随意用普通的言语讲出自己悟道的道理,此是所通。而教是根据佛经讲教理。教门、理门是两样,好比一个是面粉,一个是成品。佛经所有的教义是面粉;禅宗祖师悟道以后讲出来的话变成馒头,由面粉做成馒头;净土宗法师讲出来的话也可比做是面粉做成的面条;有些宗派的修法,是把面粉做成了饼干,反正面粉是一样,作法不同,可是样样都吃得饱。能、所二字差别在此。现在跟大家讲的也是理,这么一比喻,大家就懂了,否则只在文字上解释又变成教了。

“二,理门非教门,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故 ”。第二,理门不是教门,悟道的人,不一定通教。譬如唐代了不起的大和尚马祖道一禅师,马祖未出家前俗家姓马,是四川人,悟道以后回到四川成都,父亲家中并不富裕,以卖竹筛子为生,四川俗语叫 “畚箕 ”。家乡人听说从江西回来一位大禅师,同乡列队欢迎。结果一看是马畚箕的儿子,他会悟道?大家都不信。所以马祖感慨地说: “修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 ”马祖的嫂嫂非常相信他,但是没有读过书,怎么办?马祖教她把鸡蛋吊在床头,天天用耳朵听,等鸡蛋开口说话就悟道了。这个嫂嫂因为信他,就相信了,果然设法做了一个网袋把鸡蛋挂在床头天天听,听了三十年,吊线氧化,有一天晚上正在听时,鸡蛋的线突然断了,鸡蛋 “叭嗒 ”一声掉下地,她开悟了!开悟以后什么都会了,这是理门,道理懂了!得了理门,即得解脱。

理门不是教门,理门是解脱之道,解脱之道 “无有言说 ”,什么叫般若?不需要了!金刚不金刚都一样,都可以,悟了就是悟了。这是第二种。

文字即道体

“三、教门即理门,文字即解脱故 ”。那么,一定只修道,不要看经典而悟道吗?不一定。有许多禅宗大师或净土宗大师,看经教经典开悟的很多。理通了一定会开悟,读书后发智慧,启发到最高处,自然灵性也就启发了。

第三种,教门就是理门,因为文字本身也可以使我们解脱,有时在一句话上、一个字上可以得到解脱。譬如宋朝有位大师是拜《法华经》的,佛教中有这种人,非常诚恳,字认得很少,靠拜经开悟,念一个字拜一拜,香花烛果布置庄严,站在佛前拜《大乘妙法莲华经》,念一声 “大 ”拜一拜,有一天念到 “屎 ”,要拜下去的时候,突然反问:大便拜它干什么?一下开悟了!所以说教门是理门,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文字本身也可以使你解脱的。

“四、理门即教门,解脱即文字 ”。第四种,如果不研究佛经而自己用功,或者念佛、参禅、念咒子,真的开悟了,所有经典俱通,没有读过的书也会了!所谓一了百了,一通百通。所以说理门就是教门,因为真得道就解脱,解脱本身智慧就出来,自然就有文字。

这四种不是呆板固定的,所以不要抓住某一边。

四种宗教徒

故又以门对教,四句分别。一、得教不得门,文字法师是。二、得门不得教,观慧禅师是。三、得门复得教,闻慧法师是。四、门教俱不得,假名阿练若是。

“故又以门对教,四句分别 ”。所谓 “门 ”就是走一条路,用一个方法,走这一门。所谓 “教 ”即佛说的所有三藏十二部经教。以 “门 ”对 “教 ”来讲,也有四种区别作用。

“一、得教不得门,文字法师是 ”。光晓得研究佛经,讲经也讲得天下第一,自己没有修持的功夫,这叫做文字法师,研究文字佛学的法师而已!

“二、得门不得教,观慧禅师是 ”。第二种,只知用功,用功到了某一种程度,境界也有,功夫也有,但是一问教理,不是一窍不通,大概三窍通半窍,讲得差不多,但是不对。等于会修水电器的工人,水电器修得很好,问他电机是什么?没有读过电机学,不懂,他是懂得实际功夫,不懂学理。如果叫一个电机学博士修理一个小机器,可能搞半天还修不好,还不如叫一个工人来修。博士懂理,不一定有实际功夫,要功夫与学理两样都到,才是学佛。

所以 “得门不得教 ”者,有技术、有境界、有功夫,然而学理不通,也只是打坐、修禅的 “观慧禅师 ”而已!

“三、得门复得教,闻慧法师是 ”。第三种,学理也通,功夫也证到,这是真正大智慧的多闻法师。

“四、门教俱不得,假名阿练若是 ”。第四种,门也不通,教也不懂,是假名的佛弟子出家人,阿练若是僧道道常(注:汉译阿兰若为寂静处,是出家众所居住的寺院总称)

方法和目的之间

又或随方便之诠,则执权害实,若达圆顿之教,则了实开权。执权则教观两分。了实则人法一旨。人法一旨,则境智俱冥。教观两分,则信法双现。信法双现,则有观有闻。境智俱冥,则无内无外,斯乃随根利钝,有此开遮。

“又或随方便之诠,则执权害实,若达圆顿之教,则了实开权 ”。佛法有二种:一者 “权便 ”,方便的说法;二者 “真实 ”,真正的佛法。

《法华经》讲得很彻底,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我们在这里研究的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没得话讲,个个都是佛,只要晓得此心是佛,已经到了,而讲这句话也已经多了,那是真实。所以《金刚经》上佛说他说法这么多年没有说一个字,佛不是当面扯谎吗?这些经典都是他说的,他说没有说一个字。因为佛所说的都是方法,亦即方便。《金刚经》有一个比方: “如筏喻者 ”,方法像过河的船一样,人过了河,要弃船上岸,如果过了河还背着船走路,那多笨呢!

一切佛经所说的方法,大部分是 “开权显实 ”,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以显真实。

“又或随方便之诠 ”,诠即诠释,跟着佛经以文字诠释道理的方便。 “则执权害实 ”,抓住佛当时权宜、方便所说出的一种教育的方法,而当成了真实,那岂不是 “以权害实 ”吗!

“若达圆顿之教,则了实开权 ”,如果真正开悟,懂了以后,不需要佛经一样成佛,这就是圆满顿悟。此谓 “了实开权 ”,彻底了了,便能以权便的方法教人。

“执权则教观两分 ”。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看佛经,抓到鸡毛当令箭,那就糟了!教观两分,教理不通,功夫也不到。

“了实则人法一旨 ”。佛法真正告诉我们就是一句话: “心就是佛 ”,如果真正悟进去、懂了,则 “人法一旨 ”,无所谓人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人法一旨,则境智俱冥 ”。晓得心就是佛,何必向外面找什么佛法呢?此心就是佛,此心在哪里?此心就在这里。你说此心要空,你空他干什么?它根本要空你的。你说此心留不住,怎么留不住?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都一样,都在这里。能在这个地方悟进去,则 “人法一旨,境智俱冥 ”,无所谓境界,也无所谓大智慧,两样都清净了!

“教观两分。则信法双现 ”。因此。一般人没有悟道,把佛经教理,与修持止观的方法分开,分开就产生一个问题:信佛法与修持佛法变成两条路线、信佛法与修佛法一分为二,变成两样。

“信法双现,则有观有闻 ”。 “信 ”很难,稍后再讨论 “信 ”。信与法两条路线呈现,没有办法,只好以种种方便来告诉我们修行的办法。 “有观 ”,怎么观? “有闻 ”,耳朵听到道理,怎么理解这个道理? “有观有闻 ”是修行的方便过程。

“境智俱冥,则无内无外,斯乃随根利钝,有此开遮 ”。假使真相信 “心即是佛 ”这句话,无境界也无烦恼。无所谓内也无所谓外,不管钝根利根,就在这个地方都可了悟。此乃随着根器的利、钝而有此方便说法。(注:开是允许的意思;遮是禁止的意思)

刚才提到信,我们先作广义的解释。

任何一个宗教,都是要人们信,信就进去了!甚至旁门左道的,也要你信,才进得去。其他宗教也一样,信则得救,不信不得救。我说我不信。为什么?因为太不慈悲不博爱。真仁爱真慈悲信者得救,不信者更要救。

那么,这种信普通叫迷信,尤其现代知识分子,一看学佛打坐信宗教的,就断言为迷信。这个话不是现在才讲;几十年来我都如此告诉人家。我问他懂不懂?不懂怎么知道人家不对?你才迷信,因为迷者不懂也,莫名其妙就说别人迷信,你本身就迷信。譬如现在是科学时代,有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你这个不科学,你要先问他学哪一种科学?没有学过,那你懂什么科学?这种人叫人不要迷信,就等于街上有一家原子理发店,他叫你千万别进去,当心头爆炸!他懂不懂原子?原子是个什么东西?这是跟着科学迷信的人。当然也有迷信宗教的,开个菩提店卖波罗蜜,什么叫菩提?波罗蜜是凤梨吗?

所以,宗教叫人信,本身可能是迷信,但是要人不迷信的,他自己也不见得不迷信。这都不是佛法的信,佛法叫我们求正信。

什么是正信?很难讲。譬如这里有杯茶,我喝了一口,告诉各位很烫,你们信了就是迷信,因为你们没喝过呀!没喝过怎么被我骗呢?

这个就不是正信。什么是正信?我说过这杯茶很烫,必须要你亲自拿到手喝了说烫,这个时候才叫正信。所以真正的信要证得、求证到,在没有证到以前,皆非正信。

还有,信是信这个理,真理所在。譬如拿佛法来讲,心即是佛,翻开大乘小乘经典都有这个道理,这句话,在座大部分学佛的人能不能信得过自己这个心呢?例如讲中国文学时提到过,唐朝一位名诗僧贯休和尚有两句诗:

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表面上一看是开悟的诗,结果他去看一位当时开悟的大善知识。悟了道的人得了解脱,文字自然很清楚。大善知识说,你诗作得很好,我问你,你说: “此心能有几人知? ”怎么样是此心?此心即是佛,怎么样是你的心?贯休答不出来了!光玩文字,没有真正开悟、没有真正证道,答不出来就是障碍!那位禅师说,你照原话问我。贯休说,请问大师如何是此心?禅师答: “能有几人知啊! ”将就他的话打他一耳光,都是你说的嘛!自己做的诗,碰到大禅师、开悟的人就这么教育你,这个就是刚才说的 “开权显实 ”的权,佛法教育,信手拈来都对。信要正信,真正正信进去。《华严经》佛有一句话: “信为道源功德母 ”,信心最重要。等于做一个人或做一番事业,对自己、对事业没有信心就垮了!如果一个人活着对自己没有信心,立刻可以死,现代心理学许多事实可以证明。所以探视一个有病的朋友,尤其危急的病,要增强他的信心。像我有许多例子,我说你一定会好的,活下去,大概他对我有点迷信,听我讲话更有作用,我说我早看到你活得很长;你寿命起码还有二十年,有信心,活下去,结果真的好起来。

如果看到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怎么得这个病 ……那你不是咒他早死吗?这就把他信心击垮了!生命的力量依傍信心非常大,千万注意!普通人要信心,学佛的更要信心。学佛乃至念佛也好、修禅也好,为什么大家用功不上路?老实讲,没有信心,一边阿弥陀佛,一边心里嘀咕修不修得好?许多人来跟我讲,老师啊!你教是教,我恐怕不行哦!我火大了!你既然不行何必来找我嘛!那不是花我时间、开我玩笑吗!找我一定行,为什么人对自己那么没信心,一边念佛一边疑惑不晓得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临死时不知道会不会往生?阿弥陀佛有没有把入境证开给他,没有把握!

学佛第一要信心,信心非常重要,信心成为正信,没有不成的。信的相对一面即是疑。佛法讲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人是最多心的,怀疑这样、怀疑那样,人的疑害了自己一生,学问不成功、道德不成功、做事不成功、学佛不成功,大都因为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尤其一般做功夫的人,道理懂了,到了境上,哟!这个不晓得是不是?说空,有时想想觉得空很好;有时想了发抖,这个空恐怕不是空吧!很多人跑来问我,我说你这个不是空,是什么东西?空当然有大小,大空是空,小空也是空,对空还要起怀疑!你说这样笨到什么程度?这个理论都不懂,你说我空得太校那你放大一点就是了,很简单嘛!佛法是非常简单的,之所以求证不到,就是缺乏 “信 ”,理论上搞不清。疑的害处很大。

所以学佛要从 “信 ”着手,用怀疑心念佛能够一心不乱吗?说一心不乱已经一心不乱了!若说有时候还有妄想,妄想没有关系,慢慢练习惯了就化得了!不要怀疑,一路下去很容易的,要有信心。我就是怕一般年轻同学,越是佛学学得好,信心越丧失,东一下、西一下,都是自己在捣乱,这个疑会害了自己。

禅宗的信心

再来,就法来讲。一般人有个最大的毛病 ——好奇。总认为找个老师传一点秘诀,偷偷在耳朵边上讲一声,然后明天就成功了!人类生来就有这么一个劣根性,对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古代禅宗祖师有一些教育方法很不同,像宋朝的慈明禅师,了不起,悟了道的,就有这种教育方法。慈明禅师连佛、祖师都骂,骂到晚年嘴巴歪了!徒弟说:师父啊丢脸啊!慈明问什么事?弟子说: “你一辈子呵佛骂祖,现在果报来了,大家都在笑你。 ”禅师一摸嘴: “正起来! ”嘴就正了,他就有这样大的本事。

我们现在中风一定吓死了,又是打针又是吃药的。有个徒弟跟着慈明禅师几十年未开悟,有一次向他辞行告假,禅师问为什么?徒弟答说跟着师父出家学佛要悟道,可是出家这么多年,师父教我做这样做那样,也没有传个法,所以没有开悟。慈明说:你要开悟啊!来来我告诉你。徒弟聚精会神把耳朵凑过去, “啪 ”一耳光,这一耳光真把徒弟打得开悟了!你想他那个信心多具足!全副力量都在等师父秘密传法,多诚心啊!当他的诚心达到极致时, “啪 ”一耳光,什么念头都打光了!他就等这一下,这是禅宗的教育法,研究禅宗这些教育方法很妙的!而那徒弟以为他师父要传他密法的信心,是迷还是正呢?大家分辨看看!

慈明对另一个徒弟杨岐禅师也是如此。慈明实在很高明,杨岐信心不够,最后这一关过不了,心想老和尚总是不告诉我,有一次发了狠,学小太保,晓得师父晚上从小路回来,他在路口等着。一看到师父,立即趋前抓住师父问: “师父啊你要告诉我,不然我要揍你。 ”师父笑一笑说: “够了吧! ”大概他练过功夫,把他一拉说: “你过来,我要过去 ”,一拉过来,师父过去,杨岐开悟了!所以你们学佛打坐的妄想,妄想有什么关系!你过来,我要过去,把妄想一拉开就是了嘛!

第五十三章面目悔向镜底讨

 

若能就旨圆融自无取舍,则尘尘合道,信行同法行之机,念念归宗,教门等观门之旨,如是则无一心可照,谁执观门,无一法可闻,孰论教道,方入宗镜与此相应,未达斯门终成隔碍。

这一段是说,若能把佛法的宗旨与教理完全圆融了,自然没有取舍分别,那么也就能 “尘尘合道 ”,人世间世俗上的事,都合于佛法的道理。信佛法的行为与佛法本体的功行都是同一个东西,念念皆归到佛法里,无所谓教理,无所谓方法,教门与观门的宗旨都一样。如是,则无一心可照,谁来执着观门?无一法可闻,如何论教道?如此方入宗镜,与之相应,如果未能通达这个道理,终究还是有障碍阻隔。

且教中具述有二种修行人,一是信行,二是法行。萨婆多明此二人位在见道。因闻入者,是为信行;因思入者,是为法行。

“且教中具述有二种修行人,一是信行,二是法行 ”。佛告诉我们的教理中,关于修行的正路有两条:一是 “信行 ”,由信念而修行;二是 “法行 ”,依佛法而修行。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佛弟子分成很多派,对修持方法各有不同看法,这里提到萨婆多派和昙无德派。

“萨婆多明此二人位在见道 ”。萨婆多派的理论认为,光从信行而入道,或依佛教教法而悟道,这两种人初步的程度在 “见道位 ”。懂了这个理,或见到空性,是见道,然见了空性,破了我见、边见,但思惑没有断。贪嗔等习,以及习惯性的思想残余这个力量还没有达到空,换言之,空只切掉了一半障碍。古代有一位悟了道的人去见一位大师,他对自己有点怀疑,虽然见了道,还是有困扰。这位大师告诉他,这就好比把窗子戳破一个洞看天空,空是空,但只是一小孔,要慢慢把窗子打开,房子也拆掉,在高山顶上、半空中看空又不同,这还得靠功力慢慢增加。一般人修持,为什么有困扰呢?因为教理不通,不去研究经教。我经常拿一个比喻告诉大家,你们看过点蜡烛了吗?(也许千百年后看不到了)蜡烛虽然在燃烧,黑烟也同时不断地冒。懂了蜡烛燃烧的道理,你有一点定力,如同烛火的亮光,烦恼犹如黑烟尽管让它冒,没有关系,你只管亮光,不管黑烟,慢慢使它消掉,此所谓渐修。但渐修与顿断、顿悟又不同了!

萨婆多派认为这种信行是法行来的,位在见道。

“因闻入者,是为信行;因思入者,是为法行 ”。因为听到、看到佛经而进入这个境界,这叫信行,因信而修行。因参话头、或念佛、或修止观法门而来的是 “思入 ”,这个叫法行。这是佛涅盘后小乘说一切有部 ——萨婆多派的看法。

见道是菩萨行的序曲

昙无德云,位在方便,自见法少,凭闻力多,后时要须闻法得悟,名为信行;凭闻力少,自见法多,后时要须思惟得悟,名为法行。

昙无德派认为,见道有信入的、有法入的,只能说还在 “方便位 ”而已。昙无德派给这两种位阶的评价并不高,换言之,只是预备生或旁听生,还没有成为正科生。什么理由? “自见法少,凭闻力多 ”,自己悟到的少,多半凭籍佛或祖师悟道的理论的帮助,而又懂了一点,那是靠人家、靠老板那里借来的钱,这老板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真赚到的本钱太少。那么,这一类人,以后还要慢慢用功,将来 “闻法得悟 ”,忽然听到善知识的指导,或者看到佛经某一句话,突然彻悟了!才谈得上是信行。

假使 “凭闻力少 ”,经典看得少,听善知识指导的机会少; “自见法多 ”,靠自己悟过去这一方面道理的多,那么,这一类路线的,将来还要 “思惟得悟 ”,自己必须好好地参究,才能真正彻悟,这一种人谓之法行。

昙无德派是律部中的一派,对 “信行 ”和 “法行 ”的判别如此。然而昙无德又认为,即使到了此一境界,也不过进入菩萨方便位而已!所以,学禅宗的要明白,何况没有真悟,就算是悟了,也不过是 “方便位 ”而已!还只是行菩萨道的前奏,不要以为悟了道,就颠狂起来,最后只是一个嘴巴厉害,变成言字旁误,要晓得此时还在方便位上。

萨婆多与昙无德两派理论,对信行和法行的判别,看似有差别,其实并无多大差别。 “见道位 ”,并非见道就行,譬如我们看到银店里的金刚钻,难道 “看到 ”了这个戒指就是我的吗?不是的。此在 “见道位 ”,我们还得一毛一毛赚,赚够了几十万再把戒指买回来套在手上。即使套在手上也还不属于你的,算不定明天被小偷偷走了,也会掉的。所以,见道位也等于方便位,还不是你的,教理要搞清楚。

因此自己用功的人,自己到了什么程度?何必随时要老师!有时我被问烦了,什么老师、老师,我死了你怎么办?你也要活下去,自己走路,为什么不把教理搞清楚呢?

以上所讲是印度萨婆多派和昙无德派的看法。那么,现在讲到在中国方面,天台宗智者大师创立的 “止观 ”派呢?

止观云,若论利钝者,法行利,内自观法故;信行钝,藉他闻故。

在中国佛法,天台宗修止观的智者大师对法行、信行又另有看法。智者大师是中国的小释迦,他等于当时中国的现代佛。智者大师的判教说,人的根性有利根、钝根。所谓利根,是绝顶聪明的利,像快刀一样快。利根的人是可爱!你叫他向后转,他不转,后面一定有人打我,倏地他走了!叫笨人向后转,挨了耳光还莫名其妙,怎么有人在后面打他呢?利、钝之人差距悬殊。

智者大师说,法行人利,靠自己内在参究用功,观心进来,信行人钝,靠佛菩萨、善知识帮忙指导,不是自己参悟来的,问一点懂一点,不问则不懂,这就是钝根。所以禅宗祖师马祖有时候骂弟子 “钝根阿师 ”,就是这个道理。

又信行利,一闻即悟故;法行钝,历法观察故。或俱利,或俱钝。信行人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已上且约三师所说。自然不可偏执,观心与教道,定据听学与坐禅。今若得一心万邪灭矣,则何心而非教。若一闻千悟,获大总持,则何教而非心。何教而非心则心外无法;何心而非教则法外无心。

“又信行利,一闻即悟故;法行钝,历法观察故 ”。但反过来说,真的利根的人,信行不同,一听说空,一句话,已经到了!空嘛!就空下去了!禅宗有一辈子就说一句话的,随便什么人问他,他只答 “莫妄想 ”,很多人因这句话而开悟,不妄想就不妄想了嘛!可是我们都是钝根,两腿一盘,师父叫你莫妄想,你还反问怎么莫妄想?此即钝根。莫妄想还盘腿干什么?站着也好、躺着也好、坐着也好,莫妄想就是了嘛!

所以说 “信行利,一闻即悟 ”,这是真信。如果听了以后,还要打坐三十年修到不妄想,那就是 “法行钝 ”, “历法观察故 ”,靠这个方法慢慢研究观察才达到。

“法行利、信行钝;信行利、法行钝 ”这是两种相反的说法。

“或俱利,或俱钝 ”。另外,有信行、法行俱利,也有信行、法行俱钝的人。这是讲人的根器各有不同。佛法叫 “根器 ”,用现代心理学名词叫 “性向 ”不同;用医学来讲,头脑不一样,有些人冬瓜,有些人西瓜,有些人南瓜,各人脑瓜子不同。

他说有些人 “或俱利 ”,信行与法行两者皆利,悟性非常高。譬如昨天跟同学讨论到,有些人记忆力非常好,大概现代青年的脑子都训练到这种程度,很会考试,那我真是佩服。老实讲,现代的联考,叫我考,我宁可不读书,一定考不龋现代许多年轻人,脑瓜记忆力之好,没有话讲,当然是死记的,联考过了问他,什么都忘了。虽然记忆力好,悟性却差得很。有些天才悟性特别高,你叫他记一样东西就不行,记性差。脑子前后左右的部分不同,用处不同。

有些人两样都利,又有信心,修行又好。然而往往有些人,修行好,信行没有了,看到佛满不在乎!认为自己与佛差不多,这是信行差了!有些人盲目地变成迷信,不研究佛法。有些人两样都钝,钝得气死人,像用一把钝刀裁纸,很麻烦。

“信行人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 ”。再分析,有些信行的人闻慧利,一听就懂,但是功夫证不到。有些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叫他住茅棚闭关打坐,本事大得很!叫他讲经说法,结结巴巴讲不出来,般若讲成 “菠菜 ”;真如讲成 “斤如 ”(台语),这就没有办法!

全心是三藏

“已上且约三师所说 ”。以上举出佛弟子印度两派和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等三种说法。

“自然不可偏执,观心与教道,定据听学与坐禅 ”。

后世学佛的人,不可偏执某一方面,或者认为只要修行,不看经典才对;或者执着只要看经即可开悟,不需修禅,有所偏执就错!

“今若得一心万邪灭矣,则何心而非教 ”。如果真正明心见性,悟到了一心,那么这些偏差没有了。 “则何心而非教 ”,这个时候一切教理自然通达,这是真的,现在大家流行讲禅宗,不是那么容易啊!禅宗真正悟了,所有经典,没有看过的,拿上手都看懂了,不要人家教的,如果你相信自己有点道理,千万不要这里悟了,那里看经却 “误 ”了,那就更糟糕!真正悟了,所有经教的道理,世间一切学问拿上手,人家要学五年,你几个钟头就会了。智慧的灵光自然显现,这是真的,什么理由?心的力量,真正悟道,心就有这个力量,所以说 “若得一心万邪灭矣 ”。懂了一点,其他千百样都懂了, “若一闻千悟,获大总持 ”,一切世间学问、出世间学问,总纲抓在手里。

“则何教而非心,何教而非心,则心外无法;何心而非教,则法外无心 ”。心与教两面都说了。真地悟道、明心见性,什么道、什么法,你统统彻底了解了。所以说何心而非教,何教而非心,没有差别!

以上是一段。接下来又是另一段,也就是修止观的要点,比如大家念佛一心不乱就是止,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观。乃至坐禅的人,一念清净、一心不乱即是止;如何开悟就是观。又等于修密宗的人,如何念咒子观想开悟?观想成就即是生起次第,包括了止,然后由生起次第达到万缘皆空的圆满次第就是观。如果拿止观二字言,一切佛法大乘、小乘、三藏十二部都是止观,没有不修止观而能成道的。止观是因,果是定慧,定慧等持,自然能成就、得道、了生死。

这里引用智者大师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学禅不要轻视天台宗止观法门。第一、先了解小释迦智者大师;第二、止观法门包括一切佛法的修持。譬如西藏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修持方法,全是止观,止观是一切佛法的正统修法。

但是有一点要搞清楚,我们修天台宗止观,坐在那里打起坐来,呼 ——吸 ——呼,然后听听鼻子,问他修什么的? “修止观 ”,笑话!这样就叫止观?那不过是呼吸、调气,是修止观法门开始调整的步骤而已!

然而后世的人就把那个抓着当止观,于是乎几十年打坐,一天到晚听呼吸、观鼻子。你观这个鼻子做什么?鼻子两个烟囱,等断气后,不过是一块臭肉。而且你猛观气干什么?气是你管得住的吗?那个气被鼻子吸进来,一定要出去,出去又吸进来,你管它干嘛!你想把气管住不吸、不呼,不可能的。

所以为什么大家修止观不能成就?都是拿到草纸当公文、鸡毛当令箭。现代人很好玩,问他修什么?修止观,接着不要问了!他坐在那里搞鼻子呼吸,还以为这个就是止观。还有些人问他打坐干什么, “守丹田 ”,肚子修得大大的。女孩子尤其不能注意丹田,注意丹田非出毛病不可,要人命的!至少变得月经不正常。有些人一打坐,哟!气脉通了,任督二脉通了,结果一脸乌黑,搞得肝脏发炎,神经紧张;再不然红光满面,血压高,真的,不是跟你们开玩笑。所以不管止观不止观,必须先把教理搞清楚,才来谈修持,不要乱搞。

以前我经常提到,有一古人说人生只有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被人欺。一般人一辈子就是做这三件事,自己还认为很高明。有时自欺,天大、地大、我大,我最了不起;再不然欺人,有一点鸡毛蒜皮的功夫,气通了,告诉大家这样通、那样通,害别人生了病都不知道;或者被人欺,人家靠近你耳朵秘密传你一个方法,你把它当宝贝,不能讲。佛法是公开的,凡是道是天下的公道,是大家的,没有什么可以欺人的地方。现在我们来谈这个道理。

这是倒霉大团圆的地方?

更约智者大师对法行二人,以止观安心,随四悉檀意,以逗机宜,俱令入道。

佛法到了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把信入、法入两种人的修行方法,归纳为止观法门,修习止观法门可以得到四悉檀。悉檀是梵文,很难翻,我们不讲教理,不然又是一大堆理论,听起来很麻烦。

智者大师归纳出佛法修持的方法,达到了四种很高成就的境界,使任何一种根器的一般人皆可入道。

师即问言,汝于定慧,为志何等。

这是智者大师的教育方法,等于一个学生来报名学佛,先要问他为什么学佛、打坐?为什么要求智慧、修定? “为志何等 ”,为什么学佛?

几十年来的经验,我也常感觉到,第一句话很重要,有些人很干脆,我说年轻人好好地人不做,来学佛打坐干什么?他说想练功夫,噢!我说这样啊!那你到功夫馆去,佛法里有个什么功夫?就是给你坐好也要四、五十年工夫,你头发都白了!父母养你二十几年,结果你来学这一套连吃饭都吃不饱的事,你学了干什么?学佛是学空的,不要负了亲恩又负了佛恩。如果说我想成佛,那还差不多,但是几十年来没有听到一个敢说这种 “狂话 ”。

从某一角度来看,这种 “狂人 ”,很值得欣赏,其狂亦可观也!但是没有这样气魄的人。再不然问学佛干什么? “人生没有什么意思 ”,人生没意思跑来学佛?学佛就有意思啦?你的观念是人生没有意思才来学佛,难道学佛都是倒霉来学的?我这里本来有一幅对子;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人家说老师这幅对子好,我说这幅是挂在外面做招牌的,里面有幅真对子: “发财不相见,倒霉大团圆 ”。有钱得意之时不见人影,人生没有意思才跑来学佛,你说那佛家是什么呢?这不成了倒霉大团圆的地方吗?!

这都不是佛法的道理。还有一些人,唉呀我想了生死,我说你对生死有没有经验?当然没有死过,那你了个什么生死?讲得恍恍惚惚。我这个话不是在跟诸位讲笑话!换言之,在坐诸位要弄清楚为什么研究这个?晚上的日子好过得很耶!买一张电影票去修止观,随便到哪里玩都很好,跑到这里来搞这个,这个玩意是什么?别弄错了。

所以智者大师问人家 “为志何等 ”?为什么学佛?你的立志是干什么?

其人若言,我闻佛说,善知识者,上四月形光,渐渐圆着,又如梯蹬,渐渐增高,巧说转人心,得道大因缘,志欣渴饮,如犊逐母,当知是则信行人也。

假定有一种人,智者大师的经验,你问他来干什么?他说我听佛说的,善知识明师很重要,明师像天上的月亮,渐渐光明,越来越圆。大善知识又像登楼的梯子一样,让人渐渐登高。大善知识的善巧说法能转人心,是使人可以得道的大因缘,所以对于老师我非常仰慕,希望你教我,好像小牛跟着母牛,左转右转,老师早、老师好、老师不得了、伟大 ……一大堆。当知这一类人是信行人。此信行还不是大信行人,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有兴趣而已,或者此信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盲目信。

你说老师怎么样,老师是人,释迦牟尼佛也是人耶!看《金刚经》就知道,《金刚经》讲得最平实: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化缘回来吃饭,饭吃饱了,把衣服整理好,钵洗好,脚上沾了泥巴洗干净,然后铺好坐垫准备休息 ……,就是这么平常。金刚经并没有说佛出门走路离地三尺、一身放光等等。

若言,我闻佛说,明镜若不动,色像自分明,净水无波,鱼石自现,欣舍恶觉,如弃重担,当知是则法行人也。

另有一类人,问他为何学佛?因为他了解一点佛法,或者东听一点、西听一点,道听途说,或者看经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他也许这么说,如果心里没有妄念,一切事相像在玻璃境中一样,照得清清楚楚;又如净水无波,水中鱼石看得明明白白,讨厌自己烦恼、妄念多,脑子不清净,想来跟老师学打坐,求解脱。这一类性向动机来的,接近法行人,只想从功夫路线来,不想从学理路线下手。

“ 既知根性,于一入所八番安心 ” 。智者大师的教育,学生跟你学,你要先了解他心理的动机为何?观察他根器的利钝,如果是一把钝刀,你的教育法是找一块磨刀石,叫他天天去磨;利刀不能再磨了,再一磨就要发疯了!利刀要想办法使他钝;钝刀要想办法使他利,这是佛法的教育法。

你知道了此人根性,对于此人要使他自己能够安心、能够明心见性。

咄,善男子,无量劫来饮狂散毒,驰逐五尘,升沉三界,犹如猛风吹兜罗毦,大热沸镬煮豆升沉,从苦至恼、从恼至苦,何不息心达本,以一其意。

“咄 ”等于发脾气骂人。智者大师的教育法多半第一棒就打下去,咄!善男子,你要晓得一个人的生命,从无量劫以来都在饮狂散毒。以佛法看来,世界上没有一个正常人,都是精神并狂人,心里发狂,如中毒一般,追逐色声香味触五尘,在三界中升沉,在男女的观念里滚来滚去跳不出来,像打摆子一样,今天清净一点,明天又不清净,后天又清净起来。被一股风力吹动,好似猛风吹木棉花,以中国的语言表达,就像三、四月开在杨柳树的白花,微风一吹,漫天飘散,兜罗毦像柳絮一样轻。

他又说人身无始劫以来,像在沸腾的热油锅中煮豆子,上上下下翻腾不已。唱京戏的有两句话 “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比滚油煎 ”,倒是很恰当地形容了这个人身。人身在滚烫的油中还跑得满快乐, “从苦至恼,从恼至苦 ”,由痛苦到烦恼,由烦恼到痛苦;不要看成玩文字,苦和恼两样,烦恼是轻微的痛苦;严重的烦恼就是痛苦。

“何不息心达本 ”,何不把心念休息下来,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就回到生命的本来,即佛的境界,一放下就息心,回到本来面目。禅宗祖师这句话了不起, “本来面目 ”——中国禅宗祖师所创,此话用了几千年,很简单,仔细一想真厉害,人活了一辈子,自己面孔长得什么样子?不知道。我是没有看过自己长得什么样子,不晓得诸位看过没有?世界上真正准确的镜子很少,就算准确,镜中影像左右相反,镜子里看的也不是我们本来面目。我们活了一辈子,本来面目看不见,因此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人活着,自己灵魂什么样子,没有看过;死了以后灵魂回转来看自己尸体,不认得。

最近有位同学翻译了一本有关投胎研究的书,西方心理学家做实验,以催眠术使人回忆投胎的过程,内容牵涉很广,颇有研究价值。催眠回忆时叙述妈妈前生是他什么人,爸爸前生是他儿子,投胎成为双胞胎时两人吵架,一个要红头发、一个要黄头发,各人抢 “尸体 ”等等,很妙的一本书。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众生自己的本来面目没有看过,所以要息心达本,认识我们心性的本体。

“息心达本 ”就是明心见性。 “以一其意 ”是方法,在没有明心见性以前,修持止观只有四个字: “以一其意 ”,把意识专一起来。

“意若一者,何事不办 ”。专一意识,没有事情办不成。观心也是意识专一,佛经八万四千法门,真正修持方法就是一句话: “系心一缘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若能心念意识专一,身心便有转机,只看大家能不能专一!

譬如现在很多同学学佛、学打坐,为什么没有效果?因为不能 “以一其意 ”。有的也是偶然瞎猫撞上死老鼠,撞到一下子而已。一些人学佛好些年,外表看起来在打坐,里面热闹得很!又要听呼吸,又要念佛;这里有思想、那里又腿痛;这儿脚发麻、那儿又有声音来,吵死了!一会儿又讨厌人家从你前面走过、一会儿又怕风,你看你那个意在那里闹得厉害!真一心,或者一句佛号,专一其意,没有什么困难,就是一句话: “以一其意 ”。总之没有境界、没有效果,是因为你的意不能专一。

第五十四章无花休怨春

 

上次提到止观是定慧之因;定慧乃止观之果。修道学佛基本上要先能做到定,要得定则先要得止。而且世界上所有宗教凡求出世法的,都必须要修止、修定。像现在各位的打坐乃至净土宗、密宗、禅宗的方法,拿止观的道理来讲就是要求止。 “止 ”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譬如大家静坐,不管功夫做得多么好,内在的思想、意念能否永远停在某一处呢?做不到!比方拿念佛来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已经是两个念头了,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已经是四个了。这个念头总归不止。不止的道理何在呢?套个佛学名词乃因为我们用的是生灭心。我们的思想、念头一个一个来,就像波浪似地此起彼落,而且还是不连贯的,中间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念头随时会插进来,这是让人很讨厌的事。

不管哪一宗,哪一派,用哪个方法,当你觉得自己坐得很好时。严格来讲,这个自己觉得坐得好,都是属于生理感受的状态。因为人都是忙乱惯了的,一旦上坐,脑神经及身体的肌肉都休息下来,当然会有一种很轻松、舒服的感觉。很多人却以此种感觉而觉得修道很有用处。其实我们仔细想想,这是生理在一个休息状态所得到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即使你不盘腿打坐而是躺在床上稳稳睡上一觉,精神也会很好、很舒服。至于内在的思想、念头不管你功夫做得怎么好、它几乎没有停止过。所以,世界上学佛修道的人那么多,不管哪一宗、哪一派,意念从来得 “止 ”的究竟有几个呢?

止不了就空不了

 

这个止在禅宗而言就是 “截断众流 ”,因为我们的思想就像一股流水一样永远地流下去,要如何才能把它给截断呢?当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未来的念头还未来的中间,这个念头就是空,止于这个空上面,就把它给截断了。不管修哪个法门,意念若无法做到止于专一,那么所有的工夫都是白费的。想要了生死那是不可能的,想成仙、成佛也不可能,只能说是在玩弄自己。以这个道理来看就不难发现世界上所谓修道、做功夫的人往往难免在自欺、欺人,不然就是被这个法门所欺。

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把静坐上一点宁静的感觉当作是功夫、是佛道。懂了这个原理之后再来研究如何使意念专一得止。

以我们现代医学的道理来说,意念不能止就是脑波不停地在跳动。假如意念专一的话,脑波跳动的就呈现不一样而变成平静得多。然而对初学静坐的人而言,生理上的障碍会把意念给牵走,如腿痛发胀等感觉,虽然一边在念佛或持咒,但心里头却在叫痛,这都是意念在波动,因此无法专一。

若不能得止,学佛都是空谈。四禅八定都达不到就想着要开悟,大有问题。然而我们大家在道理上却都是悟了的,凡是中国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人生如梦,大家在劝人家时都是如此慰藉对方的。但是当事情真正降临自己头上时,却是半点也空不了。为何空不了呢?只因为意念不能止。因此真正的修行,释迦佛告诉我们是: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上次我们也曾提到过。今天有位同学问:何谓无事不办?只要心境专一能够做到,要入定就入定、出定就出定,要智慧开发智慧、求神通会发神通。出世也好、入世也好,都可以做到,问题就在于我们无法做到制心一处。

这个道理我们知道了!再来看永明寿禅师的原文。

他老人家首先赞叹修定的重要。

意若一者,何事不办。苦集得一。则不轮回。无明得一。不至于行。乃至不至老死。摧折大树毕。故不造新。六弊得一。则度彼岸。唯此为快。善巧方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赞于止。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止安心也。

“意若一者,何事不办 ”。这同我刚刚提到的 “制心一处,何事不办 ”是同样的意思。 “苦集得一,则不轮回 ”,这苦集二字乃四圣谛中苦集灭道的苦集。一切凡夫在未得道前都在痛苦中,如生老病死等苦。佛说一切众生以集苦为乐,就好像我们把吃苦瓜当成是好味道。若不集苦为乐就是灭道,得了道灭一切苦。 “苦集得一 ”虽然是凡夫,若能修到意念专一, “则不轮回 ”,可以避开生死不入轮回。 “无明得一,不至于行乃至不至老死 ”,拿十二因缘来说,无明烦恼若能得到定境,专一了就不会有后面的十二因缘而了生死。

“摧折大树毕,故不造新 ”,得了止,意念专一以后不起无明了,因为无明在专一中,因此叫 “摧折大树毕 ”, “故不造新 ”,有许多禅宗祖师悟了以后,他们描述自己的生活是 “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把过去的业力,善、恶的债都还光了,现在连一毛钱的账也不赊欠了。悟了道的人如何能做到只还旧债而不欠新账呢?必须要做到专一。所以说 “摧折大树毕,故不造新。 ”

“六弊得一,则度彼岸 ”,六弊即六根。得止专一以后六根自然不违越,甚至空了,就得道了而登彼岸。

“善巧方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赞于止,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止安心也。 ”一切经典上,佛用各种善巧方便的方法,用种种因缘、种种譬喻说了那么多教理,无非是让我们认识清楚了,很高兴去修定、修止,这在佛学名词上就叫做 “随乐欲以止安心也 ”。

符咒的奥密

我们在这里先插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有画符念咒之事,比如喉咙被鱼骨头刺到了,拿个符这么一画,这杯水喝下去就好了。这是小事情,还有许多大的也很管用。这种咒语画符很容易学,但是多半都不灵,为什么不灵呢?因为精神意念无法专一。尤其是我,学了这些一定不灵,因为我不信嘛!其实不是符与咒语灵到什么程度,而是每个人的精神力量就有如此伟大。只要你专一,随便怎么画都灵!学画符念咒的有一句老话: “不会画符,为鬼所笑 ”。画符降鬼,符不会画,鬼都笑你。有些符字很多,而且还有上古时代的字,术者都要认得会写,他一枝笔拿来哈一口气,呼吸闭住,一口气就把这符给画完,而且中间还不能有第二个思想,必须全神贯注在这枝笔上来画符,这张符才灵。我们诵经、持咒的道理也一样,所以以止安心有如此的重要。

如何开发记忆力与智慧

又善男子。如天元旱。河池悉干。万卉焦枯。百谷零落。婆伽罗王。七日构云。四方淫雨。大地沾洽。一切种子皆萌芽。一切根株皆开发。一切枝叶皆郁茂。一切华果皆敷荣。

这里说明修止是学佛的第一步,等于夏天大旱到处一点水都没有,得了止以后就好像天上有甘露降下来,干枯了的百草都会重生。婆伽罗王,就是佛经上的大龙王,以七天的时间兴云施雨。得了止后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是它的形容:一切种子皆萌芽,一切根株皆开发,不但此生的记忆恢复,就是很多劫以前的事你也都会清楚。假如过去读过书的,得了定以后智慧开发了,诗也会作,文也会写了。因为在阿赖耶识田中,我们过去的种子还在。我们过去的种子不起作用,那是因为我们不在定中,因此无法发生作用。

“一切枝叶皆郁茂,一切华果皆敷荣 ”,譬如大家学佛都想得神通,其实神通是修道的枝叶,悟道才是根本。

无花休怨春

人亦如是,以散逸故。应生善不复生。已生善还退失。禅定河干。道品树灭。万善焦枯。百福残悴。因华道果。不复成熟。

我们一般人为何变成普通人而不能得道,因为自己 “散逸 ”,散是散乱,逸是放逸。所以应该生的善根没有发起。不能说我们全都是坏人,我们前生也曾做过好事,可是我们没有定力,以致于前生的善根发不起来。而且人因为散乱、放逸而严重到 “已生善还退失 ”,这一生一些善根刚刚萌芽的,因为你散乱、放逸,这点善根也退失掉了。 “禅定河干,道品树灭 ”,禅定之河也干了,得道也没希望了。 “万善焦枯、百福残悴 ”,放逸、散乱的果报会使得我们的万善焦枯那么严重,而且所有福报因为没有得定也都憔悴了、凋零了。 “因华道果,不复成熟 ”,修定是因,成道是果,因为不修定,所以不复成就。

若能闲林一意。内不出。外不入。静云兴也。发诸禅定。即是降雨也。功德丛林。暖顶方便。眼智明觉。信忍顺忍无生寂灭忍。

“若能闲林一意 ”,我们打坐做功夫,不管念佛或是空观也好,假使能做到只有这一念,就叫做闲林一意。 “内不出、外不入 ”,我们的念头不向外攀缘想东想西,外面的境界也不会影响到我们做功夫。 “静云兴也 ”;这就是初步达到静的境界。

“发诸禅定,即是降雨也 ”,静的境界不是定,而是定的前兆。他比方说,我们修定的人若是意念专一了,而内不出、外不入时,就好像在下雨前天上起云了,这个形容得非常好。明白一点地说,各位学静坐的,一上坐两腿一盘、手一摆准备静的时候,此时最静,你把握这一刻就对了,再过一下子就不静了。真的是不静吗?其实不然!虽然坐到后来腿胀脚麻腰酸,其实正是静云兴也。就好像天之所以会下雨是由于地上的水气经过蒸发上升,碰到冷气团就凝结成云雾。

其实只要心理静到极点,念头一定,生理的变化就是静云兴也。只要这一点认识清楚了就可以慢慢做功夫了,而一般人所谓的打通任、督二脉、三脉七轮,其实在教理上都是属于静云兴也。

然而一般我们做功夫,由平静使生理起变化而里面的念头就跟着跑出来了,而觉得这里酸、那里胀,因此无法做到内不出、外不入,往往功夫就到此为止而无法再进步。

假如你能认识这些现象不过是定的前兆,静云兴也。进一步才可以谈到如何发诸禅定,到了这个定境界就转入意念的境界了,不要被生理转着走。一转入这个境界 “即是降雨也 ”,头顶上慢慢清凉而有甘露水下来,也有一个名词叫醍醐灌顶。甘露下降,头顶清凉是开发定的境界的前兆。在教理上还未到初禅而是轻安, “轻 ”是身体变得轻巧,走起路像树叶在空中一样地舒服; “安 ”是安详,所有的病痛都没有了。所以叫轻安,而且一定是从头顶上发起。跟着下面得到定了以后, “功德丛林 ”,佛教育我们要修功德,到了定的境界一切功德才能成就,就像原始森林一样的茂盛。 “暖顶方便 ”, “暖 ”以密宗而言,就是发起拙火,得暖的话打坐腿就不会麻了,慢慢地全身发暖,暖了以后就柔软了,不管是九十几或一百几,得暖以后原本硬化的老骨头都会变成像婴儿般。 “顶 ”,是开顶,到达了顶,气脉就全通了,有一天身体机能坏了,就可以很潇洒向亲朋好友道别而来去自如,只有很轻微的不适而不痛苦。若功夫只到暖位想生死来去自如是做不到的,腿还发麻的就差得更远。 “方便 ”,就是方法,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同的程度要用不同的方法,到了四加行的暖顶位后,所有修行的方法才会清楚。

“眼智明觉 ”,智慧的眼睛打开了,一打开书就知道这是正法或是邪法;或是明了它是讲哪一种渐次所用的方法。 “明觉 ”,是自己悟了。 “信忍 ”,因为对于佛法有了真正的体悟,因此生起坚定的信心得以安住,而不会被自己心理上偶尔现起的烦恼所干扰。 “顺忍 ”,乃至于有人无理地打骂也不会动气,而是自然地宽宏大量及无限的慈悲。 “无生寂灭忍 ”,万缘不起,一念不生。这是讲到由静到定的初步就能生起那么大的功德力量。

第五十五章一瞬光衣送夜穿

 

乃至无上菩提。悉皆克获。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生其善根。是名随便宜以止安心也。

上次讲到信忍、顺忍、无生寂灭忍,乃至由定而达到 “无上菩提 ”,即大彻大悟, “悉皆克获 ”。 “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 ”,不管大小乘的经典所讲的道理,都是它的善巧方便,用种种因缘来比喻。总而言之,经上所赞叹的是修止修定的重要,由止而生出一切的善根。由这些善巧方便归纳起来的叫 “随便宜以止安心也 ”。

又善男子。夫散心者。恶中之恶。如无钩醉象蹋坏华池。冗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毒逾蛇舌。重沓五翳。埃蔼曜灵。睫近霄远。俱皆不见。

“又 ”,再说, “夫散心者,恶中之恶 ”,人的犯罪行为都是由于心乱而引起的,因此散乱心是罪恶中的罪恶。我们犯罪的动机都是在于自己心念的错误,即散乱的关系。 “如无钩醉象蹋坏华池 ”,这里说散乱心的罪过很大,就像那个发疯的象。尤其是在印度、泰国,神经病的象发狂了随便就把人用鼻子一圈,随时都可以杀死人。 “冗鼻骆驼翻倒负驮 ”,等于北方的骆驼,骆驼疲劳了,它的鼻子变相了,这个由它的呼吸可以看得出来。背上驮的行李驮不动了,都掉下来。 “疾于掣电,毒逾蛇舌 ”,这个散乱心一来,坏得不得了,破坏一切事业快得像闪电一洋。就像毒蛇吐舌头一样。所以一切犯罪的心理就如此产生。 “埃蔼曜灵 ”,它使你看不清天上的星星。 “睫近霄远,俱皆不见 ”。它是形容散乱心是最大的无明,把一切都遮盖住了。心不能专一就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得定之利

若能修定如密室中灯能破巨暗。金篦抉膜。空色朗然。一指二指三指皆了。大雨能淹嚣尘。大定能静狂逸。止能破散。虚妄灭矣。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破其睡散是名对治以止安心也。

假使能从散乱心中修定,打坐只是修定练习的初步,并非打坐就是定,定指的是意念的专一。假如能修定,等于暗室中的一盏明灯照破了千年黑暗。佛经上比方,我们之所以不能明心见性是由于被一片无明所遮盖,无数劫来都是一片黑暗。只有智慧的明灯,这一点亮光才能照破几千亿万年的黑暗。 “金篦抉膜,空色朗然 ”,中国古代的针灸,可以用一支银针把瞎子的眼睛给治好,瞎子都看得见了。 “一指二指三指皆了。 ”瞎子本来什么都看不见的,因这一施针,一个指头、两个指头、三个指头都看得见了。

“大雨能掩嚣尘,大定能静狂逸 ”,这是两句名言,比如有些城市的空气污染灰尘弥漫,一阵大雨下来空气都整个干净了。真正得了定,一切狂心,无始无明一概都抛掉了。 “止能破散,虚妄灭矣 ”,修止可以破一切的散乱心,一切的虚妄烦恼心。因此修道的第一步,要先能做到止。所以佛经上许多地方用各种方法,因缘比喻,无非是赞叹教导我们如何修止。 “破其睡散 ”,普通一个人的生命,不睡眠会死人,失眠精神会崩溃的。但是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是没得睡眠,因为睡眠是大昏沉。有时打坐用功到相当的程度,你的睡眠也会相对地减少。因为我们普通人睡眠的习惯有昼夜的概念,是对立的。而做功夫的人往往把这种对立的习惯给破解了,能拉长了。有时说不定三天三夜不用睡,如果躺下一睡三天三夜也可以睡得着。甚至功夫到了,根本不需要睡眠。所以,财、色、名、食、睡,只是习惯。至于它的原因,拿科学的道理来说是很简单的,因为睡眠是为了休息,而一个真得定的人随时都在休息中,因此他可以不需靠睡眠来休息。人之所以要睡眠,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散乱心太厉害,精神消耗很严重,所以需要睡眠,由这个止的定把它补充回来。 “是名对治以止安心也 ”,归纳起来这个叫对治法门,对治散乱、睡眠(包括昏头昏脑)。

尤其是年轻的同学都有一种通病,虽然年轻但头脑是昏的,经常觉得后脑就像一块硬板一样灰蒙蒙的,年轻人之所以看书看不进,是因为脑子被蒙住了。但是为了考学校便拼命地用被蒙住的后脑看书,因此眼睛就近视了。其实,此时要休息一下或看不懂的地方跳过不看,把一本书来回看几次就自然看懂了。如果在看不懂的地方硬是盯着一个字一个字看,眼睛不近视、头脑不崩溃才怪哩!年轻时脑子便大半都在昏沉中,这是什么理由呢?是生理问题。因为年轻人的脑子尚未成熟,人的脑袋要在六十五岁到七十岁之间才真正地成熟,才长得健全。所以为人父母的要清楚,孩子 “笨 ”一点好,慢一点成熟也算是后福嘛!不然就像水果一样早熟早凋谢,这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年轻人想把脑子早日充实,使智慧开发,除非修定。这是讲到睡、散乱联想起来告诉大家的。

一瞬光衣送夜穿

又善男子。心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亦知出世不生不灭法相。如来成道。犹尚乐定。况诸凡夫。有禅定者。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破无数亿洞然之恶。乃至得成一切种智。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即会真如。是名随第一义以止安心也。

一个人真得定了, “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这是佛学的名词,换句话说一个得定的人看社会上一般的学问一看就会,都看得很清楚。而且对于宗教,哪个有问题,道理对与不对自己很清楚不需问人。因为自己有了智慧,因此对于出世间不生不灭的现象都知道而不需求人。以下是永明寿禅师语重心长的话。 “如来成道,犹尚乐定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都是已经成了道的人,他们现在一天到晚在做什么事呢?都在定中,成了佛的人 “犹尚乐定 ”,还在入定。 “况诸凡夫 ”,何况是我们未得道的人,更应修定。

“有禅定者,如夜见电光 ”,得到禅定的人,好像夜里看到电光。 “即得见道 ”,电光一闪什么都看清楚就顿悟了,这个智慧的亮光一动就破除了无数劫来的恶业。 “乃至得成一切种智 ”,禅宗所谓的开悟或明心见性也是得到一切种智的成就;所有世间、出世间的智慧叫做差别智。所谓一切种智,指万法都是从这个种出来的。换句话,即一了百了、一通百通。悟了道以后一切学问、一切经典不用人教都看懂了。以这个来做为自己是否已开悟的一个测验标准。不然很多人有一点小境界都说自己开悟了,结果是误尽天下的苍生。 “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即会真如 ”,经典上像这类的方便说法就归纳为 “随第一义以止安心也 ”,第一义,就是明心见性,不可说、不可说,至高无上的道理。

牛马狗猴的人生

其人若言。我闻寂灭。都不入怀。若闻分别。听受无厌。即应为说。三恶烧然。驼驴重楚。饿鬼饥渴。不名为苦。痴暗无闻。不识方隅。乃是大苦。

有些人生来个性不同,他说,你讲佛法我听不进去,不过听着玩玩可以,脑袋里却始终进不去。 “若闻分别,听受无厌 ”,假如讲别的东西,如世间一般学问,这种分别的道理却越听越有味道。碰到这种性向的人,就应该跟他讲 “三恶烧然 ”,三恶即贪嗔痴。 “驼驴重楚 ”,人若被欲望困住了就像骆驼或驴子一样,拖着一大堆东西。另一种漂亮的名词叫责任感。拿佛法来讲,很对不起,责任感就是驼驴重楚,把痛苦挂在屁股后面一道走。然后再说,你看我多伟大,拖着那么多责任。

以前我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死后去见阎王,阎王一查他上辈子做得还不错,还可以投胎做人,但是寿命只有二十年。这个人一听就向阎王讲,拜托我不去了,你叫我去投胎做人,才刚长大,就在二十几的黄金时代就要死了,这有什么味道呢?无论如何求你老人家给我加点寿元。阎王说:我没办法,帮不上忙。但是这个人拼命地要求,阎王很讨厌而且公事又忙,就讲:你吵什么呀!啰嗦!你在旁边等着,看有哪一个不要命的再把他的分一些给你吧!最后有一个家伙一来,阎王一查说:你不行啊!你很坏!你要投胎做马二十年。那个人一想做马那么苦,因此摇头说:故然我已经错了,但求你老人家给我减一点吧!阎王说:不行啊!这个我做不了主。但是他拼命要求,阎王一看说:你觉得寿命太长,他觉得寿命太短,你俩私底下商量,跟我没有关系。

要做马的跟那人商量:老兄我把十年马的寿命给你,我去做十年马,你去做三十年蛮好的!这个人已经有三十年的寿命了,还站在那里等。

等一下有一个人来,阎王一翻薄子说:你这个人坏极了,要做牛二十年,最后还要被绞成碎肉包饺子。这个人一听说道:我懊悔啊!能不能让我少做十年牛。阎王说:你去找那个人商量看看。这个牛说:老兄我给你十年,我做十年牛。这个人已经有四十几的寿命了,阎王说:你可以走了。这个人说:我做人四十几才到中年就要死掉,我在这里不妨害你办公,让我多等一下,看有没有不要命的再给我来一点。

又有一个来了,阎王一看:不行!你坏得很,变狗二十年。做狗的也要求分十年给他。最后来了一个,阎王一看:这个人爱动脑筋、心思多,但没有大好也没有大坏,变猴子二十年到山上吃果子去!这个猴子想想也不好玩,也要求分了十年给他。阎王说:你已经有花甲子年大寿了,可以滚蛋了!于是就把他给赶走了。

所以,我们真正做人二十年;后来结婚是做马的阶段,给人骑在上面拿鞭子赶;三十到四十岁,孩子生了一堆是做牛的阶段拖着走;四十到五十岁,儿女长大了变成给儿女看门,是做狗的阶段。到了五十到六十岁时,连看门都不要你,只好在公园晒晒太阳、抓抓痒,就是做猴子的阶段。

在坐的各位很多都是在做牛、做马的阶段,这就是驼驴重楚。人生就像骆驼、驴子及牛一样,后面拖着一大堆,然后就觉得自己很伟大,人生责任如此。这个 “楚 ”,就是苦楚。 “饿鬼饥渴 ”,你告诉创建人生的境界,现有的就有驼驴重楚这些痛苦,而死后的果报就是饿鬼饥渴。 “不名为苦 ”,他说这类人,真正的道理听不进去,但是你跟他讲其它的知识他很有兴趣,你要告诉他上面我们所讲的世间上的苦都不算苦。

“痴暗无闻,不识方隅,乃是大苦 ”,没有真正的智慧,没有头脑, “无闻 ”,没有学问。 “不识方隅 ”,人生的方向都认不清楚,这个才是真正最可怜的人生、最痛苦的人生。

劝君会得真止观无上佛道弹指间

多闻分别乐。见法法喜乐。以善攻恶乐。无着阿罗汉。是名为最乐。从多闻人。闻甘露乐。如教观察知道。远离坑陷。直去不回。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观安心。

“多闻 ”,即学问渊博,融会贯通。 “分别乐 ”,知识多了本会妨碍修道,但是能融会贯通则万法归一不会妨碍修道。 “见法法喜乐 ”,看到一种法即能马上得到佛法的法喜。所谓法喜,即得到法的利益。 “以善攻恶乐 ”,以善业攻击了心理上行为上的恶业。最后达到空的境界,一切无着、无祝无着、无住即是阿罗汉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阿罗汉境界,是名为最乐。

“从多闻人闻甘露乐,如教观察知道,远离坑陷,直去不回 ”,他说若想修道做功夫,必须先把修道的理论、方法先搞清楚,因此要从多闻而得到甘露。 “如教观察知道 ”,把佛经上的道理研究清楚。 “远离坑陷 ”,那么去修行做功夫即能脱开魔障。 “直去不回 ”,顺着这一条直路就可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观安心。 ”

上一段是讲修止的重要,这段开始告诉我们定中要有慧,是讲观的重要。因此要研究、要观察,因为没有慧的定是属于外道定,这是定与慧的差别。他说,经典上有一类用各种善巧方法、比喻来赞叹于观,即在定中自己要清楚这是什么样的境界。若不在止的境界上所理解的,就不叫慧观而叫生灭妄想,是没得用的。

因此,止与观相当于一部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例如,为何不能心念专一而得止,这个道理要研究出来,若真研究出来,懂得那个理,就马上可以得止。

大家也许会问,你为何不直接讲出来?其实早就讲过了,是你们没有听懂,听了等于没听。因为你们没有慧观,没有把所听到的道理会之于心,没有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要透过别人的语句、文字,直接把语意会之于心,就会听懂了。以上是观的第一种归类。

又善男子。月开莲华。日兴作务。商应随主。彩画须胶。杯不遇火。无须臾用。盲不得导。一步不前。行无观智,亦复如是。一切种智。以观为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生其功德。是名随便宜以观安心。

“月开莲华 ”,在古书上记载,有一种莲花是在月亮圆满的时候开花。 “日兴作务 ”,太阳出来了,我们出来活动谋生活。 “商应随主 ”,到远方做生意要跟对一个好领队。 “彩画须胶 ”,作画的颜料须要胶合调色。 “杯不通火,无须臾用 ”,如果做陶器的东西没有用火烧过,它仍是泥巴所作成的模型,被雨一淋就坏了。被火锻炼过后才能起作用。 “盲不得导,一步不前 ”,瞎子没有人领路就寸步难行。 “行无观智,亦复如是 ”,心理的行为,起心动念的是非善恶,乃至做功夫的对与不对,自己也要有智慧来观察,光靠老师来指导是不够的。因此修定做功夫没有慧观的智慧是靠不住的。 “一切种智,以观为根本 ”,因此若想开悟得一切种智则必须(需)以观慧做根本。 “无量功德之所庄严 ”,前面讲修止有无量功德,这功德要让它庄严则需观慧。

比如说一块块的黄金譬如功德,但要把这些黄金材料变成了戒指、项链等,才算是把它庄严起来。同理,止是功德,要把功德庄严则需智慧。 “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生其功德,是名随便宜以观安心。 ”这是观的第二种归类。

第五十六章远峰不近看

 

《宗镜录》第四十四卷,正式谈到 “止观 ”的问题。止观是一切学佛修道用功的基本道理,不论用何种宗派,何种方法,都包括在止观中。止观的成果是定慧,由止得定生慧。

上次根据《宗镜录》的文字,把 “止 ”讲完了,文字上立刻转到 “观 ”的部分。老实讲,把止观的作用、修持的方法,在理论上完全认识清楚了,不管修显教净土、密宗、禅宗,乃至修外道法门,都有办法了!问题是一般修持者对止观的正见不太容易把握。

我们首先说明止。

“止 ”的梵文是 “奢摩他 ”; “观 ”的梵文是 “毗钵舍那 ”。有些唐代翻译的经典,认为中国文字用 “止观 ”二字,意义表达不清,因此直接翻译梵音奢摩他、毗钵舍那。不过,这么一翻,大家又更不容易了解!

止,以中文意义而言,就是如何把心念思想静止下来。今天很多同学跟我讨论到这个问题,所以再提出来仔细研究。

大家学佛或做功夫都想得定,如果认为打坐就是修定,基本观念就错误!打坐不过是修止观初步练习修止的一种方法而已!并非打坐就是定。什么是定?不一定打坐能得定,站着讲话、跑步、在空中翻筋斗都可以定。并非打坐叫入定。如果把打坐、或者打坐睡觉叫入定,那真是自欺欺人!坦白讲,打坐也不能跟 “止 ”划等号。

大家打起坐感到最困难的,就是思想意识停止不了,因此想尽办法停止思想意识。这在基本上就犯了极大的错误!我们要晓得,人的思想意识停止不住的,世界上第一等笨蛋才干这些事,连第二等聪明人都不做,何况第一等聪明者。要把自己思想意识定住在一点,做不到的,这是什么道理?我经常跟大家说,心理作用同力学原理是一样的。譬如捏拳,捏的愈紧愈痛愈难过,就想赶快放松。因为向心力过强,离心力必随之而起。为何一个东西捏紧会爆炸?向心力到达极点,离心力便起而爆炸。所以,想要把念头空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愈阿弥陀佛,陀佛阿弥的事情就跟着多了!一下子想到茶叶没有买、那件衣服没有洗干净、那个人欠我十块钱 ……什么都想起来了!你如果不想把心念压紧,什么都想不起来。然后,你有时候想,认为自己方法很高明,什么都不用,既不念佛也不念咒、也不做什么,只是静坐、空啊!你哪里空得了?愈空,离心力一大,向心力集中,你越想空,越空不了,什么事都想起来。你真空了,一定看得很清楚。譬如大家看房间里的某样东西,被桌椅挡住看不清楚,搬开桌椅,房间一空,什么都看清楚了!哪里有一点脏的、黑的,清清楚楚,那是必然的。

所以,不明白此理,拼命用功压心念,想得止得定,如何静得下来?佛法叫我们莫妄想、不起分别,没有错,但是大家搞错了!以为不想是把念头压下去什么都不想,注解错了。注解错误与佛法没有关系。如果把念头压下去叫不妄想,岂非死人!那何必修佛,修死不就什么都不想,再不然变石头人,石头、木头不会想。

所以,基本上这个道理要弄清楚。佛叫我们不妄想,而我们想求得定、想求静下来、想求空就是个大妄想。因此大家盘腿用功,可以说此人在那里打妄想,想成佛、得定的妄想挡住了一切。

那么,如连这个妄想都不想,我们如何能得止呢?佛经只叫你止,修止入门;至于怎么样修止,查遍了佛经也没有对止多作定义。

这刹那不就是止吗?

中文对止的解释就是停止,其实止很容易达到。譬如大家盘腿打坐,两手放好,这样子就已经是止了嘛!为什么?两条腿不跑步,两只手不再玩花样,嘴巴不讲话,眼睛开也好,闭也好,不随便张望,不要理自己的思想,你感觉一下,已经止了!你要认识这个境界,就在这个情况下就是止!佛骂人头上安头,人本来有个头,头上安头,岂不多余!一个头已经够累,两个头很辛苦耶!你说思想还没有澄清,佛经说譬如一杯浊水,刚开始摆好,水仍然晃动,只有慢慢等它静,泥渣沉底,水干净了!

一般人念咒子,或者用观想、念佛求止,往往是自己在扰乱,止不了,这个道理要认清楚。

初步学止,先求身的止,五根不动,而意根未停,慢慢转过来。大家注意!身心不是止得了的,是观,唯有观才能止。不管修密宗或显教哪一宗、哪一派,学佛修道者多,成道者少,是理上不清楚,因此功夫用不上路。大家坐起来都忙得很!忙着与心意争斗,想把心意搞下去,于是越搞越忙,修了六十年,你忙了六十年,看起来很清静,在那里打坐,实际上也够忙了!

注意!念头不是止止得了的,念头是靠观来破的。老实讲,全部佛法就是一条路: “止观 ”。

第三个问题来了。

什么叫 “观 ”呢?观心法门,梵文毗钵舍那,即中文 “观 ”的意思。据我几十年经验,走了不少路,也接触不少学佛修道的人,大多对观的理论始终搞不清楚,一看到观,瞪起眼睛修观。

修密宗的修 “观想 ”,不晓得密宗教理,观是观,想是想,两者绝对不同。而密宗的观想与止观,在理论上是一个,但方法两样。

讲到修观,许多学打坐的强调眼观鼻,鼻观心,一般人打坐,除非斗鸡眼可以看到一点鼻尖,但绝看不见整个鼻子。不过,眼观鼻还勉强可以,鼻观心怎么观?鼻子又没有眼,如何看心啊?这种人很多,坐起来像鸡蛋一样。

此外,还有些道家的修法,那厉害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尾,打坐练功弯头,鼻子差不多要碰到肛门,这叫太极,修道家的称为龟息。在道家龟鹤象征长寿,鹤颈长,立睡,颈子弯曲,鼻子插到屁股,呼吸与肛门相通。鹿也是站着睡觉。因此,有人练习打坐,眼观鼻、鼻观心、心观尾,把身体卷成圆拱状。你们所见有限,我们在大陆湖北宜昌亲眼看到一家人如此修道。外面宣传这一家人都有道,快要 “拔宅飞升 ”,这还得了!我赶紧亲自去拜访。听说这一家人修的法,千古失传,哟!那更要学啊!管他要多少钱,叩多少头都要学。他们家中没床、没椅,地上铺的全是席子,一家大小两夫妻、儿子、女儿全打坐,快要修到拔宅飞升。汉朝淮南王拔宅飞升,全家成道,鸡犬升天,万一鸡飞到半空中掉下来,至少还可再活一千年。那家人本事真大,从老头子起,到七、八岁的小女孩,打坐慢慢转,头硬对到下部,像个圆球,房间里就看到好几个球在那里滚。我想这一道我大概学不到,没有那么软的身体,可见人体很妙。还有,为什么房间全铺席子?半夜子时阳气一发动,身体内气动,开始 “滚球 ”,妙的是一家七、八口打坐滚动,怎么也撞不到一块儿,这样滚上一个时辰。

看了这种情形,我说我不修了,我心里有数,这个与大陆一种道家的打神拳一样,站着先学韦驮抱杵,念 “嗡嘛呢叭咪吽 ”,咒音的力量压久了,全身慢慢抖起来,闭着眼睛就打起拳来,这叫神拳,没有路线,爱打什么拳就打什么拳。如果旁边有人暗示打猴拳,过一会他就像猴子一样打起猴拳;暗示他来段天女散花,他立刻打一段天女散花。一般人学佛对这些很迷信,我们到底见过,也学过一点科学常识,这是心理作用,人体压紧,气一振动,加上神通的弟弟 ——神经的观念,哟!气动了!菩萨、神到我身上,要我这样动、那样动,就抖起来了!

所以,我看了肉球打滚,叫它肉球道,不修了!这个我懂,何必跟你修!道理就是眼观鼻鼻观心,观出来以后,心观尾,而害成这样,可以说是受害者。

远峰不近看

眼观鼻是肉眼观看的观;止观的观是观察之观,观察即是反省,也就是后世禅宗所讲的 “参 ”,一般用 “观心 ”,不是用眼睛看,用你的意识观察这个道理。其实一个人随时在止的境界,你一盘腿,一静,要它静它就静下来了嘛!

至于有没有得定,是观的作用。譬如这一堂坐得不舒服,心烦意乱,你怎么知道?意识上知道就是观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产生一个矛盾,你禅坐修观,把观的作用冤枉地用力,拼命求达到一个止,全把工具和道理搞反了!永远不会得止观,也得不到好处。譬如大家随处一坐就已经得止了,这个时候不需要起观,不必刻意再进一步去观,止当中就有观。举个例子,不一定打坐,眼睛一闭,就感觉跟普通活动不同了,那个感觉就是观,你那个不同已经来了嘛!观也来了,止也来了,就在那里很现成的,别再钻牛角尖。

然后要它慢慢宁静,进一步宁静,你进一步体会,进一步体会,进一步宁静,这样止观双运,两者同时并进。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空呢?止观中本身就是空的。当我们理解到,一开始盘腿到现在宁静的阶段,所有的动相静相过去,自然就空了!大家打起坐来在止观的境界犯了一个错误,用意识另外求一个空的现象,把自己害了!没有一个另外的空。

这是第一节说的四点。

第二节再说明止观的道理。

那么,照这么说,我们平常都走错了?也不尽然。一般学佛,小乘修法止在一念。我们假定把净土宗的 “南无阿弥陀佛 ”一句佛号拿来当小乘的修法,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念头来止住其他所有的念头,一句佛号好比湿的面粉杆,所有杂念好比灰尘纷飞,行住坐卧皆以湿面粉杆沾粘飞尘。唐朝白居易原来修止观、修禅,最后修净土,有一首偈子: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就是忙似箭,还是阿弥陀 ”,这个就是小乘修法,一念一念 ……,有些人心念老是提这一念,提久以后睡不着啰!普通人准吓住,糟糕!念佛念得失眠,只要你唉呀这一下,走火入魔。其实本来没有魔,也没有火,没有这句话,因为最近几年小说乱写,写多了走火入魔,哪有魔?哪有火?还不都是自己。这是因为念久、念紧张,自然睡不着;大家习惯睡眠,看到自己睡不着,吓慌了!实际上没有关系!如此止在一个念头上,那一个念头,抵一切念头,以一念粘住杂念,即小乘的一念修止。

止观与开悟

大乘的一念修止不走这个路线,走什么路线?因为本来就止。比方,现在拿一个说话音声止的境界给大家听听看,注意喔!(静默)我没有讲话,你注意个什么?这一段没有讲话不是很宁静吗?这个时候就是止了。你那样止也可以,这样止也可以,不一定打坐,很宁静就止下去了,因为这个念头自己不停留。大乘境界不走特别意念统一的路子,就是自然地摆平,它就止了!

刚才叫大家注意,我不是故意开玩笑,注意我说话,要听到,然后没有讲,你在注意没有讲、很宁静这一段,止当中就是在观嘛!因为你在注意嘛!我们平常所讲的观,就是普通所说的 “注意 ”,那个注意力就是观的作用。拿现代的观念来说,观就是那个注意力;止就是安详、宁静,非常简单!人只要外界不起作用,自然很安详,也就是止。同时你把注意力集中观察自己当时的心理状况就是观,是这么一个作用。

所以,从止观,到最后悟道成佛,不是止的功夫喔!完全是观。在中文,观的作用就叫悟,但是在理论上的悟,而没有止的观,不算开悟,止的功力到了的观,叫开悟。这是一个道理,补充第二节的。

思想的分界

现在补充第三节。

密宗所讲的观想,观是观,想是五阴色、受、想、行、识中的第三个。

学佛要了解 “思想 ”这两个字。本来这二个字是佛学名词,想是想,思是思。粗的叫想,细的叫思。譬如诸位坐在这里,心里想到楼下或者想到家里。或者另有一件事挂在心上,或欠人家钱、欠人家感情的人,坐在这里,《宗镜录》每一句都听得进,可是跟人家约会,或明天要还五百块钱,身上只有三十元,不晓得怎么办!心里烦得很,佛经也不大听进去,那个念头去不了。打主意怎么样做,那个是想。

思,则没有想的成份。譬如身体不舒服,你坐在这里听《宗镜录》,样样听得进,但是,下意识觉得身体不舒服,那个可没有去想,那是思,很细。所以,白天所想,夜里做梦,是思的作用。

想会构成一个东西。譬如写一篇文章、画家构图起画稿,影像一想,意识境界已经有了,这个是想。所以说观想,想是这么粗的东西。修密法想不起来不谈观,开始想是外层,粗的,慢慢回转到内在,这个时候进入观的情况。

那么,由观的情况进入思的境界呢?想的东西变成一个现实。等于精神病的人说某人要抓他,我们看不见,但在他是真实的,在他的意识状态,的确看到这个境界。所以我常跟大家讲,如果在精神病院住久了,很难下定论,究竟我是精神病,还是他是精神病?两个搞不清楚,我们说他们是精神病;他们看我们绝对不正常。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本来都在精神病状态中,不过那一种病与我们的病两样而已!我们现在这里也是精神玻

这是在继续止观法以前,综合答复这几天中同学们的研究。

所以止观这个法门要搞得很清楚,才能谈学佛。一般人错认,多走冤枉路而修。顺便再告诉大家,我看到一位道友在这里想起来,一般人学佛做功夫,可怜的是什么?被感觉、感受牵着走。坐了几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五天头痛,八天血压高,实际上他真在用功,毛病出在哪里?他跟着感觉状况在跑。

一打坐,腿发麻,唉!空的嘛!空是空,腿还是麻得痛,然后坐不住,背发胀,发胀是什么道理?该不要走火入魔出毛病?那是不是在修止观?那叫凡夫止观。

他是在修止,因为天天打坐,修静下来,万事不管,如果讲那样不算修止,那又冤枉他了!那么他在修什么观呢?我给它一个名词,修感觉痛苦观。他用万年的功夫也没有用,这不是修智慧的慧观(修慧),什么理?他没有反过来想,感觉到痛苦这一点意念作用,怎么把这一点意念作用突破就对了,那就恭喜他了。否则,浪费时间、浪费米粮,坐在那里玩这个干什么?

接下来看永明寿禅师的话:

止观两帖药知时并知量

又善男子,智者识怨,怨不能害;武将有谋,能破强敌。非风何以卷云?非云何以遮热?非水何以灭火?非火何以除暗?析薪之斧,解缚之刀,岂过智慧?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使其破恶,是名对治以观安心。

文字大家都懂,意思是,善男子啊!一个聪明人认识了害他的冤家,晓得某件事做了会受害而绝不接受,那么冤家就不能害他。一个真正智勇双全,有思想、有才气的大将军,能破强敌。 “非风何以卷云?非云何以遮热? ”。没有风,如何吹散天上的云、空中的雾?反过来说,没有一片云,烈日当空,又如何遮蔽炎热?所以,有风卷云,令人神清气爽、意态闲适;有云遮日,使人消暑解热,顿觉清凉。

“非水何以灭火?非火何以除暗? ”水能熄火,而火能除暗。每一句话都有正、反两面的说明譬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没有水无法灭火 ……,没有火不能照明、炊饭 ……,这是讲观的道理,破一切恶的念头。为何要两边说明?有两个作用,在止观的道理都告诉你了。人要修定打坐,完全空念头什么都不想,念头空久了不晓得起观,空久了变昏沉,爱睡觉。用定来修止对治散乱心,止是一包药,病好了却还继续吃药,药吃多了不又变成病了吗!所以这个时候得了止定,下去主要起观了,就要拿智慧用心观了。用心观,你说懂了,又乱想想了半天,观久了坐不住,又起散乱。所以止观要平等等持,这就是教我们打坐做功夫修行,与智慧观察必须两者并行。

至于如何并行,又有人问: “老师,哪个时候该用止?哪个时候该用观? ”唉呀!我常为这些问话火冒三丈。释迦牟尼佛比我们本事大,佛在禅定修法的经典上告诉你,自己要 “知时知量 ”。问我何时用止、何时起观?怎么不来问我吃几碗饭会饱?你肚子晓得嘛!吃了这餐,下一顿什么时候吃?你饿了就吃嘛!饿了就吃,饱了就停。结果我们学佛的人做功夫,禅也好、密也好,既不知时,又不知量;既不起观,又不晓得修止,那样不统统变成盲修瞎练吗?

第五十七章诸仙犹羡凡里闲

 

接下来这一段文字偏重于 “观 ”,我们略微带过,不作详解:

又善男子,井中七宝,暗室瓶盆,要待日明,日既出己,皆得明了,须智慧眼,观知诸法实,一切诸法中,皆以等观入。般若波罗密最为照明,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今得悟解,是名第一义以观安心。如是八番,为信行人说安心也。

“等观 ”,等是平等之意,止观二者同时并进是为 “等观 ”。 “般若波罗密 ”:智慧到彼岸。

“第一义 ”:就是等观。

“八番 ”:上次是讲止,正反八次;这次是讲观,八番明观。

《楞严经》上有七处征心、八还辨见。这一点我常常跟学哲学的同学说明,西方哲学,尤其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正反合,影响这个时代两个多世纪。辩证法,了不起,任何事都是正反合,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 ……等等。

有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人说,《易经》好,也合乎逻辑。此话真是糟糕6易经》是三千多年前的文化;逻辑辩证只有几百年。你们现在常说佛法有些与西方心理学差不多,这就好比祖父与孙子站在一起,人家说祖父了不起,很像孙子,这真是混帐话!等于说爸爸了不起,与儿子一样,骂人骂透顶!可是有许多人就是这样骂自己的文化。这并非文化界线的偏见,事实上两者历史年代差距悬殊。

那么再问,《易经》如何与辩证法一样?答言阴阳嘛!也是正反合,你以为《易经》的辩证是正反合?《易经》的辩证法是讲十番辩证,不是正反合三重,《宗镜录》这里还只讲八番,因为大家不懂,认为阴阳就是道,正反就是合,那真是笑话!西方文化的辩证法与东方文化各有其本身的价值,两者硬是放在一起作比较,难免会失之偏颇,好比矮子与高个子,高的就是高的,矮的就是矮的,各有各的价值和型态,没有什么差不多。这一点如果发挥,牵涉极广。这是讲到八番顺便引伸的,现在是讲佛法。

这一段有一个名词 “等观 ”,是佛经一个重要名词,佛藏有一部着作是《等不等观论》。等是平等,定与慧到了家,这个时候,空与有双融,无所谓有,无所谓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空有双融,这个是 “定慧等观 ”。所谓 “悟解 ”或 “解悟 ”是理上的开悟,还不是真正的禅宗,真正的禅宗是 “证悟 ”,身心都求证到。等观才是禅宗的悟,要求证。你说身体是空的,你空空看,肚子饿了就空不了!至少要做到肚子饿了也能空得了,不会饿;肚子饱了能马上消化空了,否则全是空洞的理论,不求证不行的。这是重点说明等观的作用。

加法和减法

接着,关于止观,他再作结论:

其人若云: “ 我乐息心,默以复默,损之又损之,遂至于无为,不乐分别,坐驰无益。 ” 此则法行根性,当为说止。

这里所讲的,涉及到现代教育的性向问题。他说,有一种人来说,我什么都不想,只要让我坐在那里安安静静, “我乐息心,默以复默 ”,含默不语。 “损之又损之 ”是借用老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的话。学问是天天读书,慢慢加上去的,是加法;修道是减法,所有的东西都要丢,丢到空,最后连空都要丢掉, “遂至于无为 ”,到达无为,就是道。两者看似相反,然而又不相反,在佛家来讲,大菩萨两者皆会。在为学方面,益之又益;在修道方面,损之又损,此即大乘菩萨之难修也!小乘是 “为道日损 ”;大乘菩萨到了成佛境界是 “等观 ”,为学时日益;为道时日损。所以不要以为中国佛法是讲大乘,你大到哪里去?要有这样大的本事!一般人为学日益是在妄想上加妄想,禅宗祖师叫 “矢上加尖 ”,再加一点更尖的东西。做学问是精细又精细;修道是减之又减。所以大家不要动不动要修大乘道,大到哪里去?慢慢来,一个人权太大,孤苦零仃很可怜!

“我乐息心,默以复默,损之又损之,遂至于无为 ”,只想无为,什么都不管。譬如同学在一起久了,很容易看出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有些人的个性是,最好什么恭维的话都不要到他身上,阿弥陀佛,我管我的。有些人不然,样样都想管,管不了也要管,各人个性不同。

“不乐分别 ”,有些人什么都不想管,以至于无为,心里不起分别。 “坐驰无益 ”,坐驰二字出自《庄子》,骂一般人打坐,看似修道,其实内在思想有如开世界运动会一样乱跑。这种人认为坐在那里打坐乱想无益,这类人的性向是 “法行根性 ”。 “当为说止 ”,法师们尤其要注意!这是教化众生的教育法,这类人要为他说修定、修止的路子。

“ 汝勿外寻 ” ,不要用别的方法。现在教你们修止的方法:

但内守一,攀觉流动,皆从妄生。如旋火轮,辍手则息。洪波鼓怒,风静则澄。

“但内守一 ”,这一类喜欢走个人路线的人,个性比较内向,也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偏向小乘管自己,那么你要教他不要向外面追求什么佛法,只要内在守一。这个问题大了!守哪个一? “守一 ”思想出于《老子》,老子曰: “神得一以宁。 ”佛也说过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但内守一, ”只要守个清净的境界,眼睛一闭觉得清净,只要抓住这个清净境界就守一不变了。 “攀觉流动,皆从妄生 ”,攀觉是两个观念,攀是攀缘心;觉是妄觉心。人喜欢攀缘,譬如由老张认识其友老李,由老李认识老王 ……一路攀下去,由这一件事想到那件事皆是攀缘。攀缘心与妄想心不好,这两种心理现象的流动性很大, “皆从妄生 ”,这个就是妄想,看清楚,这其中就是观,你要看清楚,妄念怎么停?妄念是假的。

“如旋火轮 ”,譬如于暗室旋转一支香,不只看见一点亮光,而是看到一圈火光,实际上并无圆圈,因为转动太快速,一点小光变成一圈火光。留意这个道理,我们打坐,感觉自己妄想不断,其实妄想没有那么多,千点万点就从这一点来,就是这么一点妄念,因为这一点妄念在里面攀缘得太快了,使我们害怕,觉得自己思想多,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你只要把这一点妄念突破,整个就破了!这个道理大家要搞清楚,所以说妄念如旋火轮。

“辍手则息 ”,辍是停掉,把手一停,不转圆圈,那一点火光不动,就没有火轮。

“洪波鼓怒,风静则澄 ”,如台风海面上的浪涛高及十几层楼,海水本来平静,因风而起浪。所以坐在这里,认清楚而突破这一点念头,实际上千点万点就是这一点,当下突破,它就宁静了!这个时候,不会起波浪,不管外境界的风,外境界风不动,风静则澄。

接着他又引用佛经证明。

应无所 “得 ”而生其心

《净名经》云: “ 何谓攀缘?谓有三界;何谓息攀缘?谓心无所得。 ”

《净名经》就是《维摩经》,维摩居士是在家佛,释迦牟尼佛是出家佛。

怎么叫攀缘?我们的心在三界里,总想抓一个东西。人生来就要抓东西,要发财啦!要这样要那样,抓惯了。有些人学佛以后,说什么都不想,就只是学佛,我说唉呀!你了不起啊!看空啦!想空,你看看,他说不想?照样想。再不然说什么都不想,只想修道、想解脱,那还是想。说不想,谈何容易!攀缘的习惯永远在抓。

那么,怎样息攀缘心呢? “谓心无所得 ”,只要此心无所求,无所得。打坐想求清净,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已经在有所求了。应无所 “得 ”而生其心,有所得已经错了!为什么不得?《维摩经》告诉你,因为你是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白居易的一首诗: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就是这个道理。

又引用佛经。

去邪灭罪在一心

《瑞应经》云: “ 其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 ”

佛说只要达到一心不乱,则万邪灭矣!什么是一心?无所得、无所住,不是有境界,也不是没有境界,现在就是一心,不要另外求个清净。得到一心的人,万邪就停止了!这是佛说的。

再引用龙树菩萨说的:

龙树云: “ 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皆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 ”

龙树菩萨可说是佛教中第二个释迦牟尼佛,是中国大、小乘佛法的八宗之祖,严格讲是十宗之祖。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告诉我们修法,真正的道,是明心见性的实法,不是颠倒心。那么,不颠倒就是悟道的境界。这个时候既没有心意、观想,也没有文字。

如果能够究竟达到这个境界,无始罪业立刻消除,这个境界就是清净心,清净心若能保持永恒一致,就是了不起的见道的人,当然能得般若到彼岸。

仔细研究永明寿禅师所选择引用的经典譬喻是很妙的!包含了入世、出世,先选用维摩诘的居士经,再选用释迦牟尼佛的《端应经》和龙树菩萨的论。最后结论。

诸仙犹羡凡里闲

夫山中幽寂,神仙所赞,况涅盘澄静,贤圣尊崇。

他告诉我们清净的重要。既不告诉你修定,也不叫你修观,一念清净就是止观双运,就是定慧,你不要另外去求个定慧。这句话说到底了,一念清净,定慧在其中。不过不要搞错了!经常有些学佛修道的人,把 “一念清净 ”当成没有、空掉,又解释错误!这里头没有跟你说 “有 ”,也没有跟你说 “没有 ”,只叫你一念清净。

他说山林中幽然寂静,一切神仙都赞叹山林中的清净。但是山林中、太空中的清净还是有相,不及自性涅盘的清净。如果一个人得到涅盘,澄清宁静到极点,那么,涅盘澄静境界,是一切贤圣所推崇的。

《佛话经》云: “ 比丘在聚,身口精勤,诸佛咸忧;比丘在山,息事安卧,诸佛皆喜。 ”

《佛话经》是佛所说戒律方面的经典。聚者聚落,都市村庄中有大众的热闹场合。一个出家人在大众中,有忙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话,没有话也要找话讲,身口皆忙于应酬,即便他身口精勤,诸佛看到这种情形,都要忧愁得掉眼泪。如果比丘在山,息事安卧,宁可没事规规矩矩睡觉,不打妄想,至少少造业,诸佛也会欢喜。真得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

况复结跏束手,缄唇结舌,思惟寂相,心原一止,法界洞寂,岂非要道,唯此为贵,余不能及。

不要说修道,一个出家人能在山中安卧,更何况盘腿打坐,双手结印,不说话。

“思惟寂相 ”,内在思维寂止。 “心原一止 ”,此心在止定的境界上专一。 “法界洞寂 ”,自然扩大到整个宇宙在空的境界。 “唯此为贵,余不能及 ”,地位高、有钱不是贵,唯有清净、有道才是最珍贵,非其他所能及。

善巧方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赞于止,发悦其心,是名随乐欲以止安心。

这是因材施教,你看此人是修定的性向,你要叫他修定;此人是走修观的路子,你要叫他修观;此人修密,你要叫他修密;此人走净土的路子,你就要叫他修净土。想用一包药、一粒八卦丹、一瓶万金油治百病,做不到的。所以法师要懂八万四千法门,你要什么有什么,此谓 “随乐欲以止安心 ”,乃至他喜欢邪门左道,你暂让他走邪门左道,一引导他就归入正途,那就在于法师本身度人的善巧方便,法师的方法、法门要多。

欲行真愿必具止力

其人若云: “ 我观法相,只增纷动。 ” 善法不明,当为说止,止是法界平正良田,何法不备,止舍攀缘即是檀。

“我观法相,只增纷动 ”,有一种人性向与前者不同,虽然两者都爱清净,拿心理学来讲,根本两样。前面所说第一种人,天生内向爱清净,碰到事情不耐烦,你叫他做什么事都不干,你要他做事,叫他拿回家慢慢做,做好拿来,那勉强可以,有些人天生如此。第二种人也爱清净,但与前者不同,他由经验来看清净,人生烦得很,观察一切现象 “只增纷动 ”,只会增加自己的纷扰。那么劝这一类人立刻修佛走最高的路线不对。

“善法不明 ”,他只求自己的安心、清净,搞不清什么是善法、恶法。 “当为说止 ”,这一类性向、根器的人,你应该告诉他怎么修定,要赞叹止,当然卖瓜的要说瓜甜;卖花的就说花香。这个时候你要对他说修定好啊!打坐有什么什么功德!尽量赞叹。

“止是法界平正良田,何法不备 ”,本来如此,大家想修神通,不得止不得定,哪里能发神通?那只能发神经,定一得,何法不备?

“止舍攀缘,即是檀 ”,佛真会说法,拿一个定套上一切。佛在教我们怎么当法师,出去弘扬佛法就要知道善巧,修定好啊!你一修定,六度万法都修啦!怎么说呢? “止舍攀缘即是檀 ”,修定要丢掉一切妄想、攀缘。檀就是布施,梵文叫檀波罗密。

止体非恶即是戒。止体不动即是忍。止无间杂即是精进。止则决定即是禅。止法亦无,止者亦无,即是慧。因止会,非止非不止,即是方便。一止一切止,即是愿。止止爱,止止见,即是力。

“止体非恶即是戒 ”,他说修定好.人一定,不起坏念头,不妄想,自然得戒。

“止体不动即是忍 ”,一得定后,万缘不起,别人骂你混蛋,混蛋跟鸡蛋差不多,你也不管、不生气了!止体不动就是忍辱波罗密。

“止无间杂即是精进 ”,一得定,在止的境界,没有杂念,一路下去就是精进。

“止则决定即是禅 ”,得了止、定后,一切功德随之而来,这就是真禅。

“止法亦无,止者亦无,即是慧 ”,最后,由定生慧,无所谓止,无所谓定,一切皆空,就是般若波罗密,你必须从这个路上引导。

“因止会,非止非不止,即是方便。一止一切止,即是愿 ”,一念一停,止在那里,一切念都具备,这是愿波罗密。

“止止爱,止止见,即是力 ”,力波罗密一修成功即成佛,力波罗密有如此重要。力波罗密是十种波罗密的第九位,入佛之位靠力波罗密。所以诸位学佛修道,虽然没有什么心得,不要谈心。反过来讲,大家都有点影子,但是这点影子力量不够,这个力量是要功德智慧修来的。所以力波罗密成就就成佛。譬如大家发愿,救天下、国家、救人类,在坐许多青年常对我说: “将来要跟着你的思想救人类、救世界。 ”我说: “我是开万和牛肉店的,你开的牛肉店比万和还要大一点。 ”你说他对不对?对啊!有这个愿,为什么达不成?功德达不到,其力未充。所以庵提遮女问文殊菩萨,明知生死是幻,还是被生死这股力量转走,其理由何在?文殊菩萨回答四个字: ——“其力未充 ”。你说看空了生死,但是生起病来还是害怕的。你看空了那一点没有用。为什么念佛、念咒子不能起作用?其力未充故,力量不充实。力是十波罗密的最后一位,力充实就成佛了!

力要如何充实?普通讲定力、愿力、智慧之力。譬如打坐腿发麻,硬是狠心定下去做不到,其力不充。我常说你不会真受不了,如果现在来个歹徒在旁边威胁你,起来就枪毙你,你的腿不会晓得痛,一定坐下去,充其量两条腿死掉,人还活着。所以坐不下去被腿动摇,也是力未充。

当然,你不要硬干,我是讲理论,不要认为我那么讲,自己拼命熬腿,受了伤找外科,然后埋怨我,这也是其力未充。

了生死的下手处

“止止爱,止止见 ”,爱与见是三界生死的根本,为什么不能了生死?智慧力量未充。为何智慧力量未充?爱与见转不了。悟了道,拔出慧剑斩情丝。为什么割不断?因为是钝刀,今天割一点,明天割一点,割了后面,前面长出来。生死没有断是爱见未断,这是广义的爱,不只男女之爱,爱见不断,生死不能了。修道、证道要断九十八位结使。前年我在佛光别院特别提出这个问题,结使的根本是爱,广义的爱有很多。你说你愿意度众生,好听的讲是萨埵,萨埵者有情也。古人说得好: “人若有情,天下太平。 ”每一个人真有情,整个天下太平,但人不是菩萨,做不到。人对什么人最有情?对自己最有情。你说你爱太太、爱儿女,到必要时,还是自己先跑。等到自己生病,肿瘤不割掉会死,你不会爱它了,你真正爱的是 “我 ”。 “我 ”是个什么东西不知道?结使。爱是很厉害的,爱断了,超出了欲界升色界。

第二个最难断的是 “见 ”。见是什么?意见。每个人的观念,格老子我认为对嘛!这就是意见。每个人都有意见,意见不得了!我经常跟同学们说笑,譬如同学说: “某个同学对你没有话讲。 ”我说: “我知道,你对我也没有话讲,都很服气,我也讨厌你们服从,为什么不提意见?有意见要提,光是服从有什么用? ”其实服从就是意见,他那个意见变成服从。 “见 ”就是这个东西,你说他 “无我 ”?服从也是我。

见,比爱还厉害,见就是思想。解脱三界,爱与见两样断了最后才能解脱。你不要认为对付思想那么容易!要教化一个人,转变他的思想,据我的经验,自己对自己还转不过来呢!如何去转别人?不晓得你们自己能不能转过来?你们号称自己已经转过来了,我听了非常佩服,都是万和牛肉店的朋友,吹牛吹大了!

爱与见这两个基本结使不解脱,生死不能了。要解脱爱与见,只有拿 “定 ”来磨练,定力充实了, “止 ”能止爱; “止 ”能止见,此即力波罗密。

此止如佛止,无二无别即是智。止具一切法,即是秘藏。但安于止,何用别修诸法?善巧方便,种种缘喻,令生善根,即是随便宜以止安心也。

“此止如佛止,无二无别即是智 ”,修到了最后,我就是佛,佛就是我,佛与我无二无别,没有分别,此谓智慧解脱。所以说,打坐修定,止是那么重要。

“止具一切法,即是秘藏 ”,修密宗,止就是大秘密,你止得住吗?止不住当然找不出秘密。六祖悟道后,师弟惠明在后面追赶而问: “师父究竟有没有秘密传给你? ”他说: “有啊!秘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 ”秘密在每一个人自己那里。所以说止具一切法,你得了定的时候,自然一切都明白,这个是大秘藏。

“但安于止,何用别修诸法? ”只要你得了定,何必修一切法!何以不用修一切法?因为一切法自然明白,都证到了。

“善巧方便,种种缘喻,令生善根,即是随便宜以止安心也 ”,所以佛经有种种善巧方便,用各种不同的教授法教导不同根性的人,随他的便宜赞叹止的重要以安其心。人都爱贪便宜嘛!就给他便宜捡,由这个路线使他走上正修佛法的道路。

第五十八章落红偏爱作痴泥

 

现在继续讲修止,即打坐如何才能入定的阶段。不过,有个观念必须要了解,打坐并不就是修定,而是修定的初步练习的方法,真正的定不是要坐着才能定,不管走路、做事、睡眠,无处而不是、无时而不是,这是心地法门,并不是有个定的境界。至少大家不要搞错,以为整天坐在那里傻傻地什么也不想叫做入定,如果这样叫做入定,我看大家不需要修这个玩意,因为修了变成一个无用的废物,那有什么意思。

人生不在散乱中,便在睡梦中

我们都知道入定必须要先做到止,那么什么是止?不要误以为一切都停摆了才叫止。那样止是邪道,是不对的!而是作意地把心定在某处而能做到超越时间与空间,超越生理与心理,这个才是止的道理。譬如念佛是我们有意地把心定在佛号上,不去管其它的杂念,这样心会变得更活泼,但是在活泼当中心并不是乱想的。

若言我观法相。散睡不除者。当为说止。大有功能。

假定有个学人说, “我观法相 ”,我对于佛学的理论都很清楚,即对于一切法的相(现象)都清楚。例如,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是实际上我们一点都空不了。理论上,四大皆空是对的,但实际上连半大都空不了。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故事,苏东坡自认为佛法的修养已经到了八风吹不动,佛印禅师一批 “放屁 ”,他一看生气了就过江来问和尚,我这个偈子写得这么好,你怎么说我放屁。佛印禅师说,嘿!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过江来,一风就把你给吹动了!我们也一样,嘴里说四大皆空,其实半大也空不了。

有的人发现了,虽然自己对于佛学的道理,一切佛法的现象理论都很通,然而 “散睡不除 ”,心很乱、情绪也很乱,人家一逗就火冒三丈;或是有一点不如意时就灰心到极点,这学什么佛呀?这不叫学佛而是闹情绪,要闹情绪何必学佛?问题就在于散乱心无法。

散乱以外就是睡眠,睡眠就是昏沉,我们的人生仔细一研究很糟糕,很没有味道,刚睡醒眼睛未张开的思想就来了,散乱地忙了一天,累得很,不散乱时就想睡觉了。因此,我们的人生就是睡醒了想,想够了睡,反反复复在这两种境界中度过了一生,不管是六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几乎没有中间路线。

有人说,我没有乱想也不像睡眠,只是傻傻地愣在那里。这种是轻度的疲劳引起的轻度的睡眠。有人一天到晚脑子里愣愣的,看书也看不进去,好像老僧入定的样子,实际上他一天到晚都在半昏迷的状态。

所以,人生就这两个境界,散乱跟昏沉。有的人佛学的理论很通,但是散睡不除,一点都没有办法、除不掉, “当为说止 ”,这时你应该告诉他,只有得止得定才能除掉散乱及睡眠。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叫做得止得定。假如有人打坐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修佛法而是修魔法,修外道法。那不是入定,而是功夫练到可以盘着腿来睡觉,是轮回之道。

先前我们提到过是我们有意地要进入某种情况,超越时间及空间、超越生理与心理,那个境界才叫做止,才叫做定。若修行不能得止不叫学佛。严格来说叫玩弄佛法,玩弄自己。 “大有功能 ”,得了止才具有大的功德与能力。

当老和尚遇到小鬼

止是壁定。八风恶觉不能入。止是净水。荡于贪淫,八倒犹如朝露。见阳则曦。止是大慈。怨亲俱悯,能破恚怒。止是大明咒。痴疑皆遣。

“止是壁定,八风恶觉不能入。 ”从这里起是对于止的形容与赞叹,真得了止,心就像墙壁一样隔离了内外,达摩祖师当年在嵩山面壁九年,二祖来求道时问,禅有什么方法可以契入?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就是禅宗在未开悟以前,必须要走的路子,也就是修止的功夫。外息诸缘,把周遭环境的事物通通放下,因此上坐前必须先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妥当、了无牵挂了才好打坐。

古来丛林下有一故事,相传从前有一位禅师自小出家,后来成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大师,生活一直过得很忙碌,比在家人都要忙,一直忙到七八十岁,有一天睡觉时看到阎王派两个小鬼来抓他了。他问小鬼说: “我从十二岁出家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点时间让我修行,能不能宽限七天? ”小鬼说: “不行,阎王叫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 ”老和尚说: “不同啦!我是个出家人。 ”小鬼心里也有数,虽然他未成道,要再受轮回,但是他这一生所积的功德很大,而且没有犯过大的错事,不过小鬼仍说: “不行!不行! ”老和尚说: “不然我们打个商量,你们宽限我七天,成了佛先度你们两个,不要再做鬼工,跟我去做个菩萨。 ”鬼一打算盘说: “若你有把握在这七天成道,可以答应你。 ”老和尚说: “你们就到外面玩玩,不要再回到阎王那里报到,过了七天我成道了度你们,阎王就管不着你们了。 ”

于是小鬼买了这个帐,他七天用功,到了第六天内外一片光明,悟了道,这时安住在大寂光定中了吧!到了第七天,鬼回来找,结果发现师父已经得道了,因为在一片光中小鬼进不来。小鬼说: “师父呀!你要度我们的耶! ”他因为在光明中入定了,也没有听见。这两个小鬼急了说: “我们怎么办呢?现在我们相当于走私犯了法。 ”于是他们两个想办法要使他散乱而出定,一出定就把他给抓住,其中一个说: “呀!我晓得了!我们看看这一片金光中还有一点点渣子呢!这一点渣子像一条线一样吊着,嗯!他还有一点情丝未断,但这一点情丝是牵到哪里? ”于是他们找找找,终于发现他这个情丝是因为系念在这个钵上面。这个钵是皇帝供养的紫金钵。这个时候他们商量说: “怎么办?太好了,我们变成老鼠来咬这个钵。这个金钵虽然咬不烂,只要我们把它弄响,他就会动念。 ”

于是他们两个变成老鼠打架把钵碰响,然后老和尚本来在光明定中万念皆息了,忽然一念唉呀!我这个钵不要被老鼠给 ……,结果这一动念,就被两个小鬼给抓住了。老和尚说: “我刚刚不是得道了吗?怎么会被你们用手铐给铐起来呢? ”小鬼说: “是啊!我们刚才也找你不到呀! ”老和尚说: “我怎么给你们找到的? ”小鬼说: “因为你还有一念在呀! ”老和尚说: “我 ……我晓得了! ”于是拿起那个钵往地上一砸。这两个小鬼又看不见和尚了,急得不得了,于是又求了起来。最后老和尚又出定,这一下出定他们抓不住了,带着两个小鬼说: “走!我带你们去见阎王去,他看到我都要跪下来! ”

佛家的挡风墙

外息诸缘就拿丛林下相传老和尚的故事,最后这一念的好名之心(自己是当今皇帝的师父),因此对于皇帝所供养的紫金钵盂这一念的情丝还在。结果,外缘就不息了。内心无喘,因为念头一动呼吸就动,念头完全空了,呼吸就自然不呼不吸也就是无喘了。 “心如墙壁 ”,此心就像打造了一面墙一样,隔开了世间的习染及六道轮回。 “可以入道, ”若能做到上面所说的,就差不多可以来谈学佛了。可见学佛有多难,不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就是入道。没有 “就是 ”呀!而是 “可以 ”入道,可以有资格来进入菩提大道。

“八风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人生都是图利,不只是做生意,连搭公共汽车及上课都要找自己最有利、最舒服的地方。利就是得意,衰就是失意,人生在得意时忘形,在失意时也忘形。毁,即毁谤;誉,是当面的恭维。称,是到处受到称赞,如有些人不怕今生受苦受难而力求万古留名;讥是讥笑、讽刺。苦、乐就是痛苦与快乐。这就叫做八风。

“恶觉不能入 ”即坏的念头、坏的感觉进不来。有些人打坐,坐起来觉得好舒服、好清凉呀!有光明呀!这些是善的感觉;有些人坐起来则是发酸、发麻、发痛,这些都是恶觉。他说假如真正得止到达了壁定的境界,八风恶觉就进不来,但不是没有八风恶觉的境界。因此,打坐若不是真正得止,随便一点风就把我们给吹动了。

美人如玉什么禅?

“止是净水,荡于贪淫 ”,真得定,等于观音菩萨净瓶里的甘露,可以把身心都洗得非常空灵。贪是情与爱,淫是生理上性的冲动。尤其是青年朋友,一打坐用功就生理压迫得受不了,欲念就来了。而且用功得不好还不来喔!为何会如此?你们最困扰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因为没有得到止的清净境界。因此,八风恶觉就来了,因为你的心不能止,它的力量就吹动了你,如果你真得止、得定了,它这股力量来了反而变成了你的助道品,增加了你的道力。这就是《大般若经》中所说的孔雀不怕吃毒物,而且蜈蚣、毒蛇 ……越吃得多,它的羽毛就越漂亮。假如没有得止的话,那这一切就空谈了!

古代文学好的人总喜欢谈禅,而且文学好的人一谈禅,文字上可高得很。例如,清朝的名士龚定庵学问好,才气高、佛学也好,但是他最不喜欢禅宗,他认为禅宗太狂,因此他走天台宗的止观路线,这才是他认为真正静的路线。他的诗一看也是属于文人的狂禅,定力不够。但就文学来讲,中国文化这一百多年来,通通受龚定庵的影响,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等,不管是左派或右派没有不受他的影响的。他的诗集中有两句话谈到关于悟道的,他说: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这一看就知道没有真正得止。因真得止了则止是净水,焉能如凡夫一般荡于贪淫。但是他没有真得止,所以情关终究难破,过不了这一关。古来文人犯这个毛病的很多,换句话说,只讲学理而没有真正得到止、定的功夫,那个佛法是白学了,终究抵不了生死的!

定,你的名字叫慈悲

“八倒犹如朝露,见阳则曦 ”。种种的颠倒烦恼就像是早晨的露珠一样,一得定以后颠倒烦恼就像碰到太阳一样被晒干了。真的得定是大慈悲,有很多学佛的人说,慈悲心发不起来要怎么发?没有真得定,悲心会发起来才怪呢!有些人看见情事就容易哭,那不是悲心而是爱哭、爱流眼泪的心,大悲心唯有在定中才发得起来。真正的大慈悲是怨亲平等,对于父母、子女及亲爱的人与对仇人、冤家都一样平等关爱。因此,对于善人固然要爱护,对于恶人也一样要爱护。

我们一般人为何无法做到怨亲平等呢?因为我们都是先天性地带来恚怒,也就是嗔心,因此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人与事就会发脾气。是非善恶要分明,不分明就是糊涂蛋,是非善恶分明,但是有无比的慈爱这就是佛法。如果这个人是非善恶不分明,对好人很好,对坏人也很好,就是个糊涂蛋,那不叫慈悲而是糊涂。

大慈悲是是非善恶绝对分明,因为知道他是恶人,因为他走错路了,所以要更慈悲!那么要如何才能修养到这个境界呢?唯有得定!

落红偏爱做痴泥

“止是大明咒,痴疑皆遣 ”,唯有得了定才是真正开悟,开悟就是大明,得到定的本身就是大明咒。《心经》也说般若波罗密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咒在梵文叫陀罗尼,释意为总持法门。 “痴疑皆遣 ”,先前我们讲,散乱与睡眠是一切动物与生俱来的,而散乱中有两种的心理行为,不是痴就是疑。痴就是迷,如龚定庵的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论文学境界或男女间的言情小说,再也写不过这两句。花凋谢了,掉落在地上,我们看了觉得很悲哀,他说落红不是无情物,花瓣慢慢又变成泥巴,再回头来培养花木使花开得更茂盛,你看这讲得多美啊!等于人痴情到极点,死了还在那里缠绵一样。但是人生的境界,不管是哲学、经济、教育、文学或艺术,尤其是文学与艺术不痴是不会成功的。例如,《红楼梦》就是一本痴书(男女之间的痴),《水浒传》则是属男人的痴书,从佛眼来看历史就是一部痴迷的小说。人的痴有时非常可爱,不痴不成其为世界,痴跟情连在一起。

第二个是疑,不信任自己。有人说,我只相信真理,因此对人生没有多大的怀疑。但是当你问他:你妈妈还没有把你生出来以前,究竟有没有你?这个世界 ……先有鸡先有蛋?先有男的还是先有女的?这个生命到底是怎么来的?他又不能不怀疑了,这是大疑;今天做生意不知是否会赚钱?或做一件事后来要怎么办?也不知道,这是小疑。因此,人生随时都在痴疑当中,他说唯有得定的人痴疑皆遣,才没有痴、才没有疑。我们为何对这些文字加以说明?因为每一句他所形容的定的文字及理论,都是我们在修道做功夫的一个考验。假如自认为自己得了止、得了定,自己检查看看痴疑等的心理行为还有没有?这是一个很严格的检验。

第五十九章光去千里留灯在

 

止即是佛。破除障道。如阿伽陀药。遍治一切。如妙良医咒枯起死。善巧方便。种种缘喻。令其破恶。是名对治以止安心。

“止即是佛 ”,止就是佛境界。 “破除障道 ”,可以破除一切修道上的魔障,至于打坐会走火入魔,那是武侠小说上写的,后来就变成了一个流行的术语了。因为打坐时心念止不了,而把幻想的境界当成事实,那么就是入魔了。其实没有这回事,一切都是唯心.都是自己造成的。譬如,有人打坐生理上这里不舒服,那里有障碍,就以为是打坐坐出了毛玻其实打坐出毛病的例子有是有,但是太少了,大都是因为心理上出了毛病,心念没有得止。换句话说,你觉得打坐生理上有障碍,就是上面所讲八风的恶觉,被那种感觉给牵引走了。假如你真得止了,对于这些障碍不加理会,便自然而然地能突破它。如果真得止了,不仅是指打坐,而是在二六时中不管行、注坐、卧都是如此,则 “如阿伽陀药 ”,在印度当佛在世时,佛的弟子中有位名医,佛说他的药是阿伽陀,是万灵丹、是仙丹,一切病都治得好。止就像阿伽陀药遍治一切,什么病都治得好。

“如妙良医,咒枯起死 ”,古代中国的医术和印度一样,医疗都和巫术连在一起,因此除了内科、外科、伤科、妇科、小儿科外,还有祝由科,祝由科是不吃药的,拿现代来讲就是精神治疗。符一画、咒子一念就好了。这一科在中国从黄帝轩辕氏时就有了。祝由科真修好了可以 “咒枯起死 ”,树木枯了的根本不能发芽,咒子一念又重新生了。人死了他咒子一念、符一画又活起来走路了。这是形容止定的功夫有这样地好、这样地重要。换句话说,你真得定,返老还童还是次要,而且还可咒枯起死,连生命枯槁了的东西都可以使它复活。

下面是这一段的结论, “善巧方便,种种缘喻,令其破恶,是名对治以止安心。 ”佛经上用种种因缘、比喻要我们赶快修定,入定就可以破除一切令我们衰败的东西,把佛经上这类归纳起来就叫做对症下药以止安心。二祖慧可大师问达摩祖师如何安心?我们此心不能安啊!心能安就成佛了。要如何安心?唯有修止、修定。

光去千里留灯在

其人若言。我观察时。不得开悟。当为说止。止即体真。照而常寂。止即随缘。寂而常照。止即不止止。止双遮双照。止即佛母。止即佛父。亦即父即母。止即佛师。佛身。佛眼。佛之相好。佛藏佛住处。何所不具。何所不除。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是为第一义以止安心。

“其人若言,我观察时,不得开悟,当为说止 ”,有些人性向不同了。 “观察 ”,就是参究、研究。当我打起坐来拿佛学的道理来求证,越看越乱、越坐越头痛,佛学越搞得好,人变得越糊涂而不能开悟。这时你告诉他,唯一的办法只有努力修定。下面是形容这个定, “止即体真,照而常寂 ”,这个止的本身就是明心见性的本体,就是真如。这一念能够止,这一念的本身妄想即真如,真如即妄想。止的本身就是体,就是真如本身。 “照而常寂 ”,止能观照事物而它本身是定的。比如,当我们在想某件事情的同时,我们自己都很清楚我们正在想某件事情,这就是照而常寂。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那个知,就好像是用电灯照东西一样,电灯照到东西的同时,它本身是止的,很清净不乱的。因为本身散乱,它就照不见任何东西了。所以,止的本身全体就是真如,不要在止以外再去找个道、找个真如。它的作用虽然能致远照物,但它恒常寂静不动。

“止即随缘,寂而常照 ”,我们一般人求止,无论是静坐或是念佛都是想把心念停止不想,这是一般学佛修道的人在基本见地上最大的错误,以为无妄想就是坐在那里一个思想都不起。就算是给你修三大阿僧只劫时间的两倍,六大阿僧只劫也是修不成。就算你修成功了也是外道法。像各位现在上课听我在讲就是随缘,同样,我也是随缘,有人要听我就要讲。当你在听课时不须很刻意或很用力就把话给听过去了,这时候就是止,本身就是寂灭的,是清净的。因为不清净听不进来,这就是 “寂而常照 ”。因为本身清净所以把话听得很清楚,也把道理懂得很透彻。

读书禅

“止即不止止 ”,如何才是真的得止、得定呢?不定而定。我们上座以后两腿一盘、眼睛一闭,然后在那里拼命用心求个定,这正是一个大妄念,定不了的。止就是不止而止,你上座就是上座嘛!同躺着、站着或坐着都一样。 “双遮双照 ”,双遮,既不空也不有、也不止也不观、也不内也不外。人家问说,你坐在那里干什么?什么也没干。那你不是坐着?坐着就坐着。多起一念,多问一句都是多余的。

例如,禅宗的药山大师是不准弟子看经的,可是他老人家有一天坐在山门外看经书。他的徒弟过来就问:师父呀!你不准我们看经,怎么你自己看起经来了呢?他说:你们看经呀!牛皮都看得穿,我看经是遮遮眼睛用的。因为我们一般人读书用心钻进去,往往越是这样用心越记不祝他所谓遮遮眼睛是看而不看,影像出来了,来了以后马上就空了。所以是遮遮眼睛的,一点也没有错。

“双照 ”,什么都知道。各位在坐的道友们,有人学佛已经有几十年了,有人打坐修止观、有人念佛、有人修密法,但是都说自己没有进步。我总觉你们很有进步,然而你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在于理不透。始终不肯用心参究,定的境界并不是始终不变的。你说这两天头脑空空的好清净、好舒服哇!要是你问到我,我就知道大概明天你就会想睡觉了,而且一睡很昏沉,会睡上好几天。过了两、三天再来找我说,老师呀!糟了!这两天那个东西掉了。实际上,功夫并没有掉,那是空到极点自然回转来的一股力量,就是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的道理一样。这个是境界、是现象,所谓诸行无常,因此是会多变的。这个不是定而是现象,不要把境界、现象当成是定境。人生的境界一定会多变的,比如说,我现在的境界下一步是什么?下台一鞠躬回家去了。这是一定的嘛!为什么这境界来了自己认不清楚呢?有双遮,什么都不知道很清净;可是有时候是双照哦!纤毫的变化都清楚。结果呢?我们都变成了独眼龙,执着单面的清净认为这个境界好。他这个佛法明天就不清净了,因为境界变了,因此又在后悔,后悔的结果就会发脾气,自己对自己发脾气,人家碰一下脾气更大,因为自己的佛法掉了,好像都是你害我的。

佛的爸爸妈妈是谁?

“ 止即佛母 ”,什么叫作佛母?比如说,准提佛母,大家都认为准提菩萨是女的,因为佛母嘛!一定是妈妈。其实般若才是佛母,因为大智慧才能产生佛,故称为佛母。止即佛母,因为定能造出佛来。 “止即佛父 ”,止也可以称做佛父。 “亦即父即母 ”,即成佛的父母,因为因它而出生,这也就告诉了我们止是成佛的正因。

“止即佛师、佛身、佛眼 ”,止是佛的老师,如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修无想定三年、修非非想定三年,再修苦行六年。这十二年中间都在打坐,最后才悟道,而悟的那一刹那并不一定要靠打坐。但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悟,却是靠打坐渐修而来的。所以,止也是佛的法身的作用,也是佛的眼睛。 “佛之相好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些是怎么来的呢?都是从定力的功德来的。 “佛藏 ”,佛的一切智慧的根本是从定中来。 “佛住处 ”,佛最后涅盘是涅到哪里去啊?难道是到馆子去端个盘子就叫涅盘啊!所谓涅盘是佛永远都在那个定中不动。然而当我们称念他的名号时,他可也听得清清楚楚。

“何所不具 ”,得了止,神通、智慧、菩提样样自然具足。反过来说,一天到晚只想得神通、智慧、菩提而不修定,那些就永远只是妄想而不能成就。 “何所不除 ”,得了止就能解除一切障碍。 “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是为第一义以止安心。 ”刚才讲的是第一义,至高无上定慧的修法。重点在于要体会到 “照而常寂、寂而常照 ”。 “寂而常照 ”,虽然此心在定中但能做一切的事业。 “照而常寂 ”,尽管在一切事务上,在红尘滚滚中,但此心在定中。要能做到这样才是第一义的于止安心,这是无上大定。

下文接着谈观,止与观是大有差别的。刚刚我们提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寂与照是否就是止观呢?差不多是一样,而中间有很微细的差别。寂照是成果的说法,止观则是寂照过程的说法。换句话说,止观是因、寂照是果。

现在讲到观的方面,观是观察。有些同学说,经典的道理我都听懂了,但是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观。现在再说明一次,希望各位用心体会,比如你们打坐,下座后说,老师今天我坐得不好。我说为什么?腿好麻哦!唉呀!心好乱。我问:你知不知道麻?他说:知道呀!心乱时知不知道?也知道呀!这就是观嘛!所谓观就是你看到了。不是眼睛看到而是你知道腿麻、心乱,观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观的作用。但这只是普遍生理及心理层次的观。佛法的观还要更进一步,比如说,我现在觉腿麻得受不了,这种感觉传达到大脑,而有了知觉,脑子知道了,你要观察这个麻到底是脑子晓得才麻呢?还是腿麻?你要好好观察这个麻的作用究竟是如何起来的。这个研究在禅宗就叫做参,教理上就称为观。这是第二个层次。

到了第三层次这样一观,心的本体就是真如,这一念自然就空,这一念空了以后,你知道这一念空了,空空灵灵的,这个境界就是观照,这样就可以进入佛法了。

乱动脑筋与不动脑筋的人

彼人言。止状沉寂,非我悦乐。当为说观。推寻道理。七觉中有择觉支。八正中有正见。六度中有般若。于法门中为主为导。乃至成佛。正觉。大觉。遍觉。皆是观慧异名。当知观慧最为尊妙。如是广赞。是为随乐欲以观安心。

“彼人言,止状沉寂,非我悦乐,当为说观。 ”有一个人跑来说,老师呀!我打坐不行耶!一上座我就想睡觉。止状沉寂,一打起坐来永远是沉默的。这里的寂非涅盘的寂静而是昏迷。而且在沉寂当中,非我悦乐,不喜欢这个沉闷,换句话说,有人不喜欢修定,因为一修定他说容易昏沉。对于这一种人,法师们就要注意不要硬是教他学打坐, “当为说观 ”,教他如何做观想。 “推寻道理 ”,或教他做学问研究经教。因为容易昏沉的人,天生就不用心,懒得动脑筋,根据我的经验,一千人大约有九百五十人是这样子的。

明朝末年顾亭林对于时世很感慨地说,今天的中国南方之士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南方人太聪明了,大伙在一起不是打牌就是玩,从来没有讲过人话。北方之士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因此对于沉寂的人,不要认为他是个人才,沉默寡言,其实往往是他脑瓜子傻到极点,懒得用心。因此,这时候你的教育方法是如何引起他的兴趣,使他能研究教理,让他在这方面用心。所以佛经的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里头有择觉支,选择研究佛法。八正道中有正见,六度中有般若度,也就是智慧度,非要用心不可。 “于法门中为主为导 ”,因此智慧的观察在佛法中还是个主体。

修禅宗的人有些说,用心就是打妄想,不用心就好了,因此有许多年轻人字写不好,文章也不学。他说我要学禅呀!因为要做到无妄想,因此不能用心。他以为这就是道。宗喀巴大师说,这样修道,他生来世当心变成老黑猪。

“乃至成佛、正觉、大觉、遍觉,皆是观慧异名。 ”因为你用心去观,去参这个理,所以才有悟。因此,禅宗的名言,疑则悟,小疑小悟、大疑则大悟。比如,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要好好去参,这叫话头,话头就是问题。古人叫做话头,现代的术语就叫找问题,因此学禅要找问题,因为找问题而悟了的叫做观慧。

观也好、慧也好、中国禅宗叫做悟也好,都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名称。 “当知观慧最为尊妙 ”。他说,我们学佛的人应当知道,观与智慧在佛法里头为最尊、最妙。很多人学佛不肯用心研究,而光是打坐,在那里痴痴地等待开悟,这是错误的,因此要修观慧。 “如是广赞,是为随乐欲,以观安心。 ”各种经典都广泛地赞叹观慧的重要,因此教育方法,要看他的性向、根器,再想办法诱导他走入智慧的路线,观慧修成此心就安了。

观无碍解脱法门

若勤修观,能生信、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知病识药,化道大行,众善普会。莫复过观。是为随便宜以观安心。

“若勤修观 ”,一个学佛的人若精勤修习观慧,深刻地研究、仔细地反剩 “能生信、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就能产生正信而不迷信,才能得戒,守戒若呆板地照教条做就不对了,而是要用智慧去守。得定生智慧,戒定慧三学圆满了以后才能够得到解脱。学佛是为了求解脱,心里头坏的习惯解脱不了不叫学佛。解脱靠什么?靠解脱知见。 “知病识药 ”,学佛要教导人家也好、要自修也好,要晓得毛病在哪一方面?应该要用哪个方法,自己要认识呀!不肯用心、不肯认识,有些人说,我什么都懂,就是我这个好。像这种人是永远也修不成功的。因为他自己不知道病,也认不清病的来源,也不知道该吃什么药!因此,要清楚自己心理行为的毛病,要知道修哪个法门来对治才有道理。

该修定的时候修定,有时候修定久了会落昏沉,此时就要转出来修观了。 “化道大行 ”,乃至定慧到了以后你的教化大行。 “众善普会 ”,所度的人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一切善事自然成就。 “莫复过观 ”,因此要想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唯有修慧观,把道理研究清楚,这是修观的重要。以这样来教化人,就叫做 “随便宜以观安心 ”,就是占了便宜了,这样你就得了喜乐、很快地成就。

观能破暗。能照道,能除怨。能得宝。倾邪山。竭爱海。皆观之力。是为随对治以观安心。

“观能破暗 ”,智慧一观照就破除了黑桶的黑暗,自然内在就发光了, “能照道 ”,能照菩提大道。 “能除怨 ”,观慧一来心里头会发慈悲心而做到怨亲平等。心里头若有怨气、闷气,智慧一观,就发现这样不对,原来我被这个境界给困住了,当下风停影歇,云开月淡了。因此,观能除怨。 “能得宝 ”,得智慧之宝。 “倾邪山、竭爱海 ”,倾倒了邪见之山,竭干了爱水之海。 “皆观之力 ”,都是观慧的成就。众生有哪一种烦恼,就用哪一种观行来修持对治而成就的,就叫做 “随对治以观安心。 ”

第六十章睛彩吓朦胧

 

上次讲到 “观 ”方面的修持,最后一句是: “观能破暗,能照道,能除怨,能得宝,倾邪山,竭爱海,皆观之力,是为随对治以观安心 ”。

接下来又转入另外一个主题。

若观法时不得能所,心虑虚豁,朦胧欲开,但当勤观开示悟入,是为用第一义以观安心。

如果在修止观的观法时,不能分辨能、所。所谓止观就是在定静的境界中所发出的慧观 ——智慧的观察,以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研究或者正思维。这个智慧的观察 “不得能所 ”,不晓得是哪一种心所起作用?譬如我们现在在讲话,大家在听话,一边听话,一边还在看,而且脑子在思想,这是心所,心所起的作用。换言之,以新词来表达,就是心的动向,或者心的动态,也可以说是意识的动态。

那么,心理意识的作用,是谁使它动?怎么会去想?我们静坐或睡眠时,没有任何外来的因素,突然起了一个特殊的想法,这个特殊想法的现象是心 “所 ”;是谁叫它去想?它怎么会想?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心的 “能 ”。拿现代话来说,就是意识思想的根源从哪里来?这是心的能所二者之分别。

所以,修观法时,对心的意识作用 “能、所 ”两者分不开,搞不清楚它的来源,就会有 “心虑虚豁,朦胧欲开 ”的情状。心里思想、思虑这种作用没有调整好, “虚豁 ”,感觉上有点空空洞洞的样子,好像清净,又清净不下来。有些人学佛学得很狂,空阿有啊,这些理论讲得头头是道,叫他修持,定住吧!他定不住,坐在那里虚虚幌幌。像这一类就是 “朦胧欲开 ”,形容得非常好!心理上迷迷糊糊,你说他睡眠吗?不是睡眠;入定吗?又不是入定,有点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又好像懂得很多的道理。 “欲开 ”,心境好像要开阔、打开了!这种现象,在普通一般学佛修持做功夫的,往往会狂妄地认为自己对了,道理也通了!实际上全不对,完全是个假象,为什么说不对呢?这也是人心理意识的一种形态,构成了一种状况,与明心见性、证得菩提毫不相干。

法华经的旨趣

所以在这个时候,唯一的法则是 “但当勤观开示悟入 ”,要研究再研究,思考再思考,精勤地用观慧以达到开示悟入。学过佛的都把 “开示 ”变成一种口头语,碰到法师或善知识,就请开示开示。 “开、示、悟、入 ”四个字是《法华经》上的道理,所谓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四个道理是不同的。

“开佛知见 ”,譬如把佛学道理搞得很通,突然心境豁然开朗,禅宗讲开悟了、明心见性,心境豁然打开,到这个时候,人自然达到无身心的感觉,甚至连物质世界的感觉都没有,一片空灵,这是意识上的。不是意识上,就是另外一个境界,大家没有经验,无法体会。好比大家吃过红薯稀饭,我说红薯稀饭好吃,你们一听就懂。但现在讲禅的初步开悟,只好加上形容告诉大家,只能讲到这里,因为大家没法懂。

怎么样是 “示佛知见 ”?表示的确有,真空真懂了,但不是理论上的知道,而是证得。以我们这个生命,生理与心理整个身心都投进去,证到那个境界。证到空,还只是一半,要证到有。譬如真有西方极乐世界这回事吗?有位大菩萨说有啊!手随便一按,马上看见了,比电视还快,这是比方。你说真空怎么样妙有?妙有马上要呈现到身心上来,呈现到自己心境界的范围中来,这是 “示佛知见 ”。

“悟佛知见 ”、 “入佛知见 ”,在道理上像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豁然开朗,领受诸佛的智慧,这是悟佛知见。有时悟到了并不就是成功,还要证入这个状况,入佛知见,证到同佛一样的境界。佛说一切众生皆是佛,他成佛,你也成佛,同他一样,谓之 “入佛知见 ”。

开、示、悟、入是《法华经》所说学佛的四个基本步骤,它的程序并不一定是开在第一、示在第二、悟在第三、入在第四。它没有一定的次第程序,我只是方便提出以这个程序来作说明。

讲了半天说明开示二字的意思,以后不要认为这是佛教的规矩,把向人请教问题说成开示,那就成了口头语,有时听多了就烦,常有人跑来要我开示,唉!怎么脑筋变成佛油子了!把佛学的术语滑里滑气地引用,好像在西门町贩卖东西,三块钱、两块钱叫卖,学佛也变成这样,很讨厌!

他说,当我们清净修持达到这个境界,却不能真正悟入时,应该勤修观行,真正求证到开示悟入的境界。那么,这样的修持学佛叫做 “是为用第一义以观安心 ”,至高无上的法门,没有第二。我们看最后这段观行的结论,是智慧观行的成就,观是慧观。

接下来是这一节的总结论。

是为八番为法行人说安心也。

番就是反反复复, “止 ”相对的有八种; “观 ”相对的也有八种,止观正反相对各有八种。

“法行人 ”就是喜欢做功夫求实证的人。他告诉我们安心法门,如何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没什么了不起,安心最难,真到了安心就成佛。

几种教育的根本学说

接下来又转入另一个主题: “明辨利钝 ”。学佛的人是利根或钝根?要分别清楚。这一节可以说是《宗镜录》搜集了对法师们的教授法,掌握教育的法则,使我们了解如何去教育一个人。这些教育法则也同时提醒大家注意,可以用作功夫和体会自己心理作用的参考资料。这里有很多与教育心理学、人事行政管理、性向问题、人性分类、心理分类 ……,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关的资料。不过都是古文,文字简洁,如果用现代白话文字分析,每一段都可以作发挥。

复次人根不定,或时回转,萨婆多明转钝为利,成论明数习则利,此乃始终论利钝,不得一时辩也。

永明寿禅师引经据典,把大藏经中好的东西都摘录下来。他说,关于修行,要怎么样修定修慧?如何能够入定?前面讲过止观,其次第二个问题论及 “人根不定 ”的问题。人的根性没有一定。

依照小乘的理论,人的根性是一定的,《楞伽经》也指出,一切众生有五种根性,其性向从出生时就差不多已经定型。换句话说,笨人就是笨人;聪明就是聪明;喜欢文学的就是喜欢文学;喜欢数学的就是喜欢数学。世间法叫 “天才 ”的人,以佛法来讲,是前生带来的种子,阿赖耶识种子的根性,在出生时就确定了。一个人后天的修行,或者我们这一生的修行,能够改变得了前生的习惯、根性,那就是成功的人,可以证果成佛。绝大多数人的根性改变不了,明知是空,空不了;明知不能发脾气,到那时候脾气又来了;明知不能啰嗦,到时候又啰嗦了;明知要多说两句话,到了节骨眼,讲半句话又咽回去了,这都是根性问题。

根性如何转变?在其他的经典上认为,一切众生的根性是过去生、前生的种子带来的,亦即阿赖耶识的种子变成这一生的性向、现行。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又变成未来世种性,其中都有前因后果,即所谓三世因果。

然而,在大乘佛法理论来讲,人的根性是不定的,是可以改变的。换句话说,人可以控制自己的生命和命运。命运是什么?过去生的种性,所得业力的结果,这一生应该受到什么业力的果报,构成了这一生所谓的命运。那么大乘最上乘的佛法认为业力可以转变,一切唯心,同时人也可以转变自己,所以说 “人根不定,或时回转 ”,有时可以把它扭转过来。

“萨婆多明转钝为利 ”,萨婆多是佛过世后的出家弟子,这一派认为一个钝根的人多加修持,可以变成大智慧。萨婆多派阐扬 “转钝为利 ”的看法。

“成论明数习则利 ”,《成实论》这本论典认为 “数习则利 ”,转是可以转,但要努力练习、修持。譬如画画的,我经常笑自己不会画画,一个圆圈都会画成椭圆形的鸡蛋,直线画成弯线,手笨得要命,心想直,手却画弯。然而真地画不好吗?多练习,硬是要画好,还是做得到,并非做不到。好比一个凡夫修行, “定 ”做不到吗?我经常打比方,假如有个人拿枝枪逼你打坐三天,动一下就枪毙你,能坐三天放你一命。包你大小便也不急了,两条腿也不敢叫麻了,三天无论如何要熬过去。人就是那么个东西!它的习性如此! “数习则利 ”与中国文化 “勤能补拙 ”的道理一样,再笨的人,只要勤劳、不断努力,最后也会成功、也会变聪明。

“此乃始终论利钝,不得一时辩也 ”,这两句话是永明寿禅师的结论,佛经始终有讨论利钝的问题,什么是利钝呢?一时也讲不完。

今明众生心行不定,或须臾而钝,须臾而利,任运自尔,非关根转,亦不数习或作观不彻,因听即悟;或久听不解,暂思即决,是故更论转根安心。

他列举了观察心理行为的基本原则,非常好!现代有所谓的性向学、人事管理学等等都与心理行为有关。

永明寿禅师前面先举出佛学大小乘重要经典中,对众生心性的看法,有萨婆多派与《成实论》这两派的说法。他现在把大小乘佛法综合起来讲,他认为一切众生的心性不定,有些人 “须臾而钝 ”,聪明的人聪明一世,胡涂一时,绝顶聪明的人,有时候会做绝对笨蛋的事。 “须臾而利 ”,非常笨的人,有时做一件事,说一句话,忽然灵光一闪,变得绝顶聪明。须臾就是刹那的意思。刹那之间变得很笨,刹那之间又变得很聪明。他说这个道理是 “任运自尔 ”,如同电风扇的开关开着,只要电流不断,自然会连转。生命流动的力量亦复如是,它自然转动。风在虚空中吹动,就是气流不断地流动;地球在太空中也不停地运转、任运,非常自然地。但是佛学不大用自然二字,因为印度有一种自然外道,把自然当成一个东西在用。自然是个抽象的名词,但他们却几乎把自然当成一个抽象的实体。所以佛学中不大引用,因而自创一个名词叫 “任运 ”。换句话说,也是任其自然,天然地任其流转,这叫任运。

为什么人有时候聪明,有些事情又蛮笨的?人的生命的功能,现代人喜欢讲头脑,头脑自然有这个毛病,等于一部机器,卡哒一下顿住就变笨了;卡哒一下脱开又变聪明。我也经常在许多人事上做测验,拿些问题要他们马上答复,我坐在那里很急。不过我现在已经晓得了,有些人马上答复,有些人是慢三拍的,有些人是慢五拍的, “这个这个 ……这样才对 ”,半天才讲出来。当然有些更笨的,要等到明天才答复。当人事管理或小领导人,要了解每一个同事的个性,希望某个人办某件事,就要计算他的迟钝。

“任运自尔,非关根转 ”,偶然聪明的人,变成偶然地笨;或者很笨的人,变成偶然地聪明,不要以为一句话他说得很好,变聪明了,因此对什么事都变聪明,那你就错了!他的根器没有转, “非关根转”。

“亦不数习 ”。永明寿禅师在这里对古代成就大阿罗汉的佛的弟子,在佛经经论上所提出的理论有所批评,认为他们的定论不对。忽尔聪明,忽尔愚笨,并不是根转了,也不是数习来的。譬如学佛的都会念咒子,有些咒子非常拗口,呼噜咔啦、悉哩呼噜 ……,翻来复去搞不清楚,三年念得滚瓜烂熟,半年不念又咕噜咔啦,咔啦咕噜记不得了!又譬如唱歌的人曲不离口,练拳的人拳不离手。久不练唱,唱不出来;几年不练拳,那一套拳就丢光了,虽然练了几年,丢了几年照样忘记。所以根性与数习也没有多大关系,根就是根。

或者有些人 “作观不彻,因听即悟 ”。有些人修行修了几十年,叫他智慧地观察,观不起来,搞不懂。或者有些修密宗的作观想,如黄教修大威德金刚,刹那之间(一弹指六十刹那)马上把自己转成大威德金刚,九个头,每个头上三只眼睛、两个角,十八只手,三十六只脚,而且每只手上戴的金戒指、手镯啦、身上挂的各类装饰 ……,每只脚踏的死人、老虎、美人、坏人 ……,都要在刹那之间就观成功。你说先观第一只眼睛,下面两只像画画一样慢慢画,画完了再画鼻子,那不行,非要刹那之间观成功。你观想观世音菩萨,刹那之间观世音菩萨就站在你的意境前面。这个叫密宗的观想。

据我所知,有学了几十年的,你叫他讲良心话,不要自欺欺人,观成功了吗?不仅要观起全身,九个头每个三只眼睛、两个角 ……,连旁边许多东西都要在刹那之间观成功,意境的敏利有这样快,就像电子开关一样,指头一按就要跳出来。

不可限定的忽然之法

有些人作观不能彻底,因听即悟。譬如大家观空,一上座,别的做不到,只觉得空空洞洞,其实你那空空洞洞的感觉,只不过一个人坐在大黑桶中,那个境界不叫空,因为人体本身有放射性的光与电,它的宽度就是两只手画圈那么大,不过自己没有感觉。现在用克里安摄影仪器,可以照得出来这个光圈,本来每个人都有。不但人,鸡鸭猪也有,凡是有生命,活力还在的,形体外在就有这么一圈光环。那么大家觉得空空洞洞,不过是在这个影子里头觉得空空洞洞,实际上根本不是空,也就是说,你作空观,空也不能彻底。

有些人虽然在意识上修观,不能彻底,因听即悟,忽然听到人家讲道理或听到某个声音开悟了!禅宗故事里有一位香严禅师,参禅用功几十年不能开悟,有一天挖到一块瓦片,顺手捡起一丢,瓦片碰到竹子,啪一声,他开悟了!这就是 “作观不彻,因听即悟 ”。

“或久听不解,暂思即决 ”,有些人打坐,修数息观,听自己呼吸,还有些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听了几十年也听不出个所以然。西方极乐世界,鸟在念佛、念法、念僧,他根本没有听到,听了半天,还是东方世界冷汽机,汽车的声音。那么 “反闻闻自性 ”没有听到,越听越气,结果变成反闻闻自气,修不成功,只好生气。他说没有关系,久听不解,忽然用思维一参,由意识境界上来,一下,就到达净土的境界,真正大定的境界。 “暂思即决 ”,偶然运用一下思维心就解决问题。

“是故更论转根安心 ”,因这个理由,修行人要自己把自己的根性转过来,求如何达到明心见性以后,再论安心法门。接下来又是另外一节。

若法行转为信行,逐其根转,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若信行转成法行,亦逐根转,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得此意,广略自在说之。转不转,合有三十二安心也。

他说有些法行人,专门喜欢讲打坐,做功夫,或喜欢拜佛、行般舟三昧,站着念佛,或专修一句佛号,也不研究经典。这些都是法行人,喜欢求修证的,法行要转为信行,什么信行?由修行而证到佛法的境界,生起了正信,这个道理在这篇开始我们就讲过。

“逐其根转 ”,一般学佛修道,都落在这四个字上,自己跟着自己的个性转。妈妈生下来以后先天带来的个性,主观非常强。有些人叫他这样办快一点,他说不行,偏要搞他的,跟着自己根器转。那么,为了使他能够见道,为了使他能够证得菩提,教授的方法,就要了解前面止观所讲,用八番悉檀教授他如何安心。

“若信行转成法行,亦逐根转,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 ”相反地,有些人喜欢信行,喜欢穷理,先把佛学道理想透彻,生起正信,然后认为自己慢慢可以证得,实际上他也受主观作用的影响,等于有些学般若经的认为般若对;讲唯识的人认为般若不对,只有唯识对;有些人认为说空才对,讲有不对。尤其宗教界中,往往这个反对那个,那个反对这个,讲人家都是外道,他不知道自己的主观 “亦逐根转 ”,多生累劫带来的习气,自己被自己主观的个性所左右、欺骗,跟着自己根器在转。那么这一类人怎么样去教育他呢?他说只有用八番悉檀教授他如何安心。

“得此意,广略自在说之。转不转,合有三十二安心也。 ”一个学佛的人。尤其是一个宏扬佛法,想利他、教化别人的人,这一方面非要仔细地研究不可了。 “得此意”明白了这个意思,懂了这个道理以后。 “广略自在说之 ”,扩而言之,道理更多;简单地说,随便举一点说, “转不转,合有三十二安心也 ”,一个人的根器能不能转化、教化过来,综合起来,反反复复,正反的、相对的有三十二种安心法门的原理。

自行安心者,当察此心,欲何所乐?若欲息妄,令念相寂然,是乐法行;若乐听闻,彻无明底,是乐信行。

注意!这是教育人,也是教育自己。一个学佛的人要随时注意反省观察自己的意识和心理状态。

“欲何所乐 ”,自己所追求、所喜欢的是什么?我经常提到,中国人常常在小孩过周岁的时候,测验一个小孩子未来的志向。比如《红楼梦》,现代青年大概很少人会留意这部古典文学巨着。《红楼梦》描述一个大家族的兴衰,男主角贾宝玉周岁时,家族准备了笔、墨、胭脂、刀枪、书 ……各类物品,放在桌上要贾宝玉抓,贾宝玉什么都不要,只取了女人的胭脂。家人把胭脂拿起,再把书本、刀枪堆到他面前,他扒来扒去,还是只抓口红,这就是贾宝玉,天生如此。贾宝玉的哲学是,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土做的,土见到水就化了!这是普通人个性的欲乐。现在讲学佛的人根性的欲乐,自己可以检查得到,也可以观察别人。尤其年轻同学和年轻法师们,几十年后我们老一辈投胎再来,看到你们叫老前辈、老伯伯,风水会轮流转的,你们现在赶紧学会,将来让人家叫老伯伯、老婆婆的时候,才知道怎么样教人家。

他说有些人的个性 “令念相寂然 ”,脑子的思想控制不了,他希望脑子什么事都不想,只要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就好,这一类个性的人是乐法行,喜欢走实际功夫的路子。譬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出家人什么都不要,请他当大方丈、法师,绝不干!现在我也认识这种和尚,在大陆一辈子在山上搭茅棚祝在香港也有一位和尚在大屿山上搭茅草棚,一个人住了三十多年。我曾经在那里住了七天陪他,我告诉他这样搞不行的。但是他什么都不要,请他下山也不干。最近写了封信给我,我寄了一本书给他。我说你再住下去也是个死汉。实际上他自了没有?没有了。

我当年也在大陆山上住过茅棚,第一件令我受不了的事是一天只吃一餐。其次是山上没有电,做饭还得自己砍柴烧。砍柴要防下雨,山上有连下二、三个月的雨,所以晴天就要连砍几天柴堆积。砍柴已经够忙了,每天还要忙做饭,也吃素,油、盐、洋芋都带上山。洋芋切片随便丢在泥土中一定会发芽生长,很方便。所以菜是洋芋,饭也是洋芋,点心也是洋芋。洋芋和花生在那时是上品。洋芋放点油煎一煎,哈!比什么牛排、猪排都好吃,那叫洋芋排。好吃是好吃,但是油盐煎过的锅难洗。做一顿饭吃两天,吃完了碗筷懒得洗,我早就设想到了,一个人住茅棚买了五十多个碗盘挑上山,用完了丢到水里,一个礼拜或十天清洗一次,最后越堆越多越看越讨厌,洗碗要洗一天。一个人招呼自己原来那么麻烦,不干了!

一个人住茅棚,一天到晚没得空,才感觉到人真是可怕!一天到晚为了这个东西忙,所以《西游记》叫它是无底洞 ——妖怪,孙悟空、唐僧碰到无底洞没有办法,上面装进去,下面漏出来,装了一辈子没有填满。

所以,住茅棚的人,光想 “令念相寂然 ”,只想跑到山里求个清净,告诉你,没有清净!所以说,做自了汉是傻瓜做的,为什么叫傻瓜?根本人生自了,了不了在哪里?这是我的经验告诉你们。这些生活我都尝试过,因为我非要自己去过过这种生活,才晓得是个什么东西!真的?假的?骗我还是没骗我?骗我上当也要来一下,这叫做实验。


《宗镜录略讲》下一篇:第七集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