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宋朝兴起的流行歌词:红袖添香婉约词 > 正文

第5节:红袖添香婉约词(3)



  这是一首爱情诗。写梦醒后(梦余)的心境与联想,是以扫为生的手法。"孤灯"二句,指梦之所至,即意中美人-谢娘的居所。下片写谢娘的风致,以雪绽春梅言其品格,霞簇香雾状其容貌。淡雅高洁,潇洒出尘。这种化虚为实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上片第二句,把红纱孤灯加以倒置,中间串入"照壁背"三字,是以错综笔法增加变化感与强化思致而不使文意一泻无余。从这些地方也可窥见词人文心之精微深永,值得我们细加玩味。

  菩萨蛮 两首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①。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②,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③。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流苏帐:帐上下垂的丝质穗子。

  ②金翠羽:以金质之翠鸟图案装饰的琵琶杆拨。

  ③只合:只该,只应。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其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这两首当是其江浙游踪的追忆。第一首用换位的手法写别情之缱绻。置身于红楼别馆、流苏锦帐中,该是何等温馨妍美,情致绵绵。而残月登程,美人泪挽,情何能堪。下片四句皆写美人惜别情状:弦上莺声是那样宛转萦心;劝归语,更教人柔肠百转。早早归来吧,绿窗下花样的女郎在盼念着你啊!借美人之口写自己的眷恋深情,角度一变,更觉旖旎动人。

  第二首写词人悔别之情。人尽说好之江南,合应终老于此。画船听雨,皓腕如霜。如此山水胜地,美眷佳人,岂可轻别?"还乡须断肠"五字,道尽了词人悔别之苦怀。几多眷爱娇娃与顾影自怜之深情,都从此一声嗟叹中出之。吐属深美,清丽绝伦而又高秀无滓。周济所谓"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介存斋论词杂着》),可谓善喻。

  牛希济

  牛希济(生卒不详),陇西(甘肃东南)人。牛峤之侄,少有文名。唐末世乱流寓于蜀。前蜀王建时任起居郎,后主王衍朝官翰林学士、御使中丞。同光三年(925)降于后唐,官雍州节度副使。工词,风格自然清朗,《花间集》存词11首。王国维所辑《牛中丞词》共14首。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澹稀星少①。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注释]

  ①天澹:天色清淡。稀星少:一本作星稀少。当是。

  这是一首别情之作。前四句写清晨光景。山上的烟云渐渐退去,云稀而天色淡明,可见的星便少了。十个字,字字入扣。"残月"仍是烘托晨色,最后用"别泪"点出离情,一笔不懈如此。下片着力摹写别时心绪。前三句是絮语叮咛,不厌繁复。结拍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盛传千古的妙语。化呆想为奇情,令读者为之怦然心跳。其实这种奇语也有所承袭。比如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已将离情和芳草联在一起了。至于白居易的《杭州春望诗》:"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更兼有情致与藻饰之美。但在词人的笔下,则转换成女郎招怜恣爱的一种方式:你要爱我,就要爱惜那与罗裙同色的芳草。如此奇情妙想,谁能不为之感动呢?

  孙光宪

  孙光宪(900-968),字孟文,号葆光子。贵平(四川仁寿)人。家世业农,好读书,唐时为陵州判官。后避乱江陵,历事南平高氏,官至荆南节度副使、御使大夫。入宋后为黄州刺史。雅善小词。王国维辑成《孙中丞词》一卷,凡八十四首。气骨甚遒,措语亦多警炼。

  八拍蛮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越女沙头争拾翠①,相呼归去背斜阳。

  [注释]

  ①拾翠:捡拾翠鸟的羽毛作女性装饰品。

  一副南国风情,宛然如画。金线长尾的孔雀,避人从江边飞入花丛。越地的少女争拾翠鸟美丽的羽毛,嬉戏着、呼唤着在夕阳的映衬下络绎归去。多么生动的越地风景!色彩浓艳,情调轻快,令人难忘。《词谱》卷一云:"唐教坊曲名。按孙光宪所咏俱越中事,或即八拍之蛮歌也。"以"蛮"字命名,不是偶然的,它可能与南方少数民族有关,就像《菩萨蛮》一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