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艺术 > 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 > 正文

第25节:第六部分:韩非的官场攻防手册(1)



  当然,就像鲁迅《铸剑》中写的,要铸成剑,得拿自己的命填进去!(于是眉间尺毅然而然跳进了熔炉)--苏秦也跳进去了。杨宽在《战国史》中,引《孙子兵法》的"死间"说,来形容苏秦的"卧底"齐国。也就是说,明知是个死,偏向死中行。这里,前面那个问题--同样是关键的、惹人遐思的问题--又浮出来了。苏秦这么玩命,为什么?凭什么?苏秦与燕国、燕王非亲非故(不像屈原、韩非,多少还有点这方面的瓜葛),干嘛为了个天远地偏的燕国、燕王,如此往死里地奔命?对于这一点,司马迁、刘向和唐杨马,均"回避"了正面的解说。只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一句,苏秦跟燕王易的太太有染;另外则有人根据《战国纵横家书四章》有"故强臣之齐"之语,说苏秦的家属,可能被燕王扣为人质了。但仅凭这两条,也不足以诠释,苏秦何以要把自己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潜伏、奔波"敌营十八年"啊。

  一个人甘冒这样的风险,十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其间,苏秦也委屈过、自伤过、犹豫过、抱怨过、痛苦彷徨过,几次提出要辞职不干了(见《战国纵横家书》及唐杨马,尤其是马雍的解读),但他毕竟做到了最后。做这样一件非凡的事,它的动机与驱策力到底是什么?总不能归之于好玩吧?或者,归之于一句古人所崇扬、高唱的"一诺千金",就打发了?当这一切还幽晦不明时,我只好说,它更像是苏秦,跟自己开的玩笑。

  当苏秦被抬上车裂的位置,安放在几匹骏马之间,准备进行多方向运动时,在缰绳拉紧的一瞬间,他会想起谁?他会不会想起他的嫂子。苏秦平生的第一个玩笑,那个轻松、快意、胜利的玩笑,是跟他嫂子开的。在苏秦功成名就的时候,他没有跟他的兄弟妻妾开玩笑,而是跟他的嫂子,开了那个流传千古的玩笑。这,也许是个可以书写的话题,但非大手笔,恐难当此任。也许,众人景仰的陈寅恪先生,较为擅长此题。说不定,他可以替我们考证新鲜的、我们闻所未闻的史料来。

  再见了苏秦!不管怎么说,你曾在这世上,好好地--风光地、充实地、痛苦不堪地--活了一回。留下的这个千古之谜,正好印证、符合你"远东国际第一大谍"的身份。

  第六部分:韩非的官场攻防手册

  官性如贼,防官之心,甚于防贼。

  官在中国,是个说不尽的话题。

  中国思想史上,对官,对官场,说过这么多,说得这么深,说得这么有用的,韩非之外,别无他人。韩非用战国新起的铁器深耕法(《吕氏春秋》的介绍是:"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把发育得热火朝天的中国官场,第一次捅了个底朝天。让人直观无碍,--而不是像《周礼》或《汉书·百官公卿表》那样妆容整肃,--看到了它的底细和模样。

  韩非一生的思想焦点,尽在于此。

  官场,成为韩非思想的主要背景。

  官性如贼,防官之心,甚于防贼。防人之心不可无,防患于未然,严防死守,防微杜渐,以防万一,防不胜防,就是官场文化、官场游戏题中必有之义。

  防,就是官场的主旋律。

  整部《韩非子》, 就是中国第一部《官场攻防实用手册》。

  怎么防?

  为了做好防课、防事,韩非首先树立两条原则性提议:一,握碎所有的信任;二,念紧一个备字。

  最后,韩非还提出了他的官场政治终极之道:专制。

  专制在今天的解释,繁复地说,简直罄竹难书,简单地讲,可以归结为两个词:集权和独裁。韩非对于这两方面的表述,可谓竭尽无遗。摭拾其中两句,即足以表明:集权--"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之"(《有度》;独裁--"权势不可以借人"(《内储说下·六微》)。

  韩非以此两义为边界(边际),构建了他专制主义的"思想版图"。

  以扇为喻:君主为"扇纽",上两条为"扇边",下五条为"扇骨",看看韩非的专制主义思想,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扇面"内容: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