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鹈鹕
鹈鹕
大鹈鹕出外觅食去了,毒蛇乘机向它的窝巢偷偷爬去。小鹈鹕毛茸茸生活中的失败者也有类似于这只螳螂的个性,凡事固执己见,好逞强。虽然他们的目标根本不能实现,但心里却极不服气。
凡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人,就一定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见到别人做出成绩,出了名,就认为那有什么了不起,甚至千方百计诋毁贬损别人;见到别人不如自己,又冷嘲热讽,借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他们处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别人;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意气用事,我行我素,主观武断。像这样的人,干事业、做工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社会上恐怕也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
只有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法,才能有效地克服这种不自量力的固执己见的心理。
雪松
这棵雪松生长在一座果园里,由于农夫的精心照料,它一年一个模样,长得高大挺拔、英俊潇洒。不过,雪松的傲慢也同时和它的枝叶一起滋长着。一天,它居高临下地睥睨着伙伴们,用命令的口气喝道:“核桃树长得这么难看,给我搬走!”
于是,核桃树被人齐根砍倒了。
“讨厌的无花果树,它愚蠢的样子真恶心,把它从我的身边撵走!”任性的雪松又一次命令说。
忠厚的无花果树也惨遭与核桃树一样的命运。
目空一切、华贵而高傲的雪松对此感到满意,它微微摇摆着树枝,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住的地方,必须保持绝对的干净,赶快把老是会掉叶子的老苹果树弄走!”
老苹果树于是成了一堆柴火。
雪松就这样无休无止地发出命令,周围的果树被人们一棵接着一棵地砍光了。昔日这个果木繁茂、风光旖旎的果园,现在只剩下一些大小不一的树墩和那棵目空一切的雪松了。
做学问千万不要不懂装懂,班门弄斧。自己不会的就应该虚心向他人请教,这样才能增长自己的见闻、学识;如果自作聪明,总有一天会使自己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
鹰和猫头鹰
出猎归来,鹰心情好极了,因为今天收获颇丰,不仅饱餐了一顿,还剩下不少鸡肉,足够自己吃上好几顿。于是,它张开双翅,开心地飞上蓝天。
尽管鹰飞得很高很高,但是它那锐利的双眼还是能把大地上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不管是河里的小鱼,还是林间草地上的野兔,都无法逃出它的视线。忽然,鹰的目光被蹲在繁茂枝叶里的猫头鹰吸引过去了。它想:“这个滑稽可笑的家伙,难道也敢冒充鸟?”
受到好奇心的驱使,鹰从高空俯冲下来,停在猫头鹰的身边。鹰高傲地问道:“喂,你是谁?叫什么名字?”
猫头鹰怯生生地回答说:“我是猫头鹰。”
鹰放声大笑起来。它说:“你这个可怜的家伙,怎么会长得这般丑陋呢?除了眼睛和羽毛,你身上没有哪一处像是鸟类……”鹰越说越起劲,看着眼前这个吓得半死不活的东西,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活。它讥讽地说:“咦,让我凑近些欣赏一下你的尊容,再让我听听你优美的歌喉。哎呀,你的叫声怎么这样动听?啊,看来我只得捂住耳朵来欣赏了。”
可怜的猫头鹰被它数落得抬不起头来。鹰得意极了,它用翅膀拨开稠密的树叶,边说边向猫头鹰靠近。
农夫在粗壮的树杈上抹了很多捕鸟的黏胶,还布置有拴鸟的套扣。忘乎所以的鹰正好进入了这个圈套。刚开始,它只觉得自己的羽毛和大树黏在一起了,它奋力挣扎,谁知越挣扎黏得越紧。它想抬起脚爪去撕扯,不知怎么搞的,翅膀和脚爪也被网扣套住了。过了一阵子,鹰再也动弹不得了。
这时,沉默不语的猫头鹰开口说话了:“鹰啊,你不该如此狂妄,你从没有丝毫危险的高空飞了下来,目的只是为了讥笑别人,结果落得如此悲“这是个好办法!把它记牢,下次就可以照这样来减轻重量了。”驴子尝到甜头,商人却一点也没发觉。
第二天,商人又带着驴子到镇上去。这一次买得不是盐,而是棉花。
棉花在驴背上堆得像座小山。
“走吧!回家!今天的行李体积虽大,可是并不重。”商人对驴子说,并拉动了缝绳。驴子一副很重的样子,慢吞吞地走着。不久又来到河边,驴子想到昨天的好主意。
“昨天确实是在这附近,今天得做的顺顺利利才行!”于是,驴子又故意滚到河里。
“顺利极了!”
这时驴子虽然想站起来,但突然觉得没办法站起来,因为棉花进水之后,变得更重了。
“失算了,真糟糕!”
驴子一边哼哼地嘶叫着,一边载着浸满水而变重的行李,走回村子去。
驴子自以为聪明却自讨苦吃。真正的聪明人和真正的愚笨者,其实都没什么危险性,真正具有危险性的、往往是那些半愚半聪明的人。
一个真正愚笨的人,即使有什么阴谋企图,也因为本身的智力和能力有限,无法做得到。而一位真正聪明及有智慧的人,本身已有足够的能力判断、分析事情,任何事都能够拿捏得很准,所以也不用为他们担心或怕他们会做出不合情、理、法的事情。
相对于完全都不会去做和会做得很好的以上两种人,就是那种一知半解,半聪明半愚笨的人,说他很愚笨,他又能说得头头是道;说他聪明,但他所做出来的事又叫人不放心,自以为聪明的人是既悲哀又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