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洛阳的富翁
洛阳的富翁
明朝中期,洛阳附近住着一个富翁。
富翁已经六十多岁了,精神依然矍铄。他有千亩良田,成群的牛马,从西域买来的绸缎足以堆满一个房间。富翁的宅院,犹如《红楼梦》中大观园鼎盛的景象。后院的花园,奇花异草四季流香。
但是,富翁有块心病,一直堵在心里。
他有心遍访贤人,但毕竟年迈多病,不宜远行。他打发管家去咸阳、去西安寻找高人,但来了许多人,最终都没能解除他心中的病根。岁月一天一天的流逝,富翁一天一天地增添着白发。
终于有一天,富翁做了最后的决定。管家安排了十几个精干的仆人,带着银两盘缠,带上写好的告示,迅速奔往全国的各州大县。
很快,全国各大城镇都贴上了富翁的告示。富翁热情地邀请天下最富有智慧的人,来他的庄园做客。
皇宫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大臣们不知道这位富翁要搞什么名堂。太平盛世,难道还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聚贤纳士,莫非有反抗朝廷的野心。朝廷的密探开始一拨接一拨地来到富翁庄园的附近。
告示贴出去半个月后,陆陆续续来了许多的奇人异土、知名学者。富翁的庄园真的成了群星荟萃、贵客盈门了。到年底的时候,富翁看来的差不多了,就从客人中筛选了16位顶尖的智者,留在庄上。其他的客人,富翁却大排酒宴,给了许多的银两送走了。
剩下的16位智者,有的是一代文豪,有的是博古通今的名流,有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士,还有一个是已经隐居多年的奇人异士。这些人都是富翁用各种各样的办法,用尽了平生的智慧挽留下来的。富翁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充满热情地说:“我恳请你们给我一年的时间,帮我编一本人类的智慧录,留给我的后世子孙。”
那时候,信息交流还不发达。这些智者能聚在一起,彼此切磋交流,机会也是很难得的。所以,这些智者就答应了富翁的请求。
16位智者在富翁的庄子上住了下来,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一年之期到了,他们完成了洋洋洒洒八大卷的智慧录。
富翁看了后,表示非常的感谢他们。但是富翁说:“我相信这些都是智慧的精华,但它太多了,我担心我的子孙没有阅读的耐心,还是烦劳你们浓缩一下为好。”
既然答应了人家的要求,好事就得做到底。这些智者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精炼、删减,最后,将八大卷文字浓缩成一卷。
富翁看了后,又真诚地表示非常的感谢,但是他认为文字还是太多了,又恳请他们再浓缩一下。
这16位智者又在富翁的庄院住了下来。他们每天聚在一起,讨论该删除哪些字句,有候竟争论的面红耳赤。就这样,慢慢地,一卷文字浓缩成了一章,接着又浓缩成一节,之后又浓缩成一段,最后,只剩下了一句话。
富翁看了这句话,顿时惊喜地站了起来。他安排管家预备了一场最最丰盛的晚宴,并亲自给各位智者斟酒。这场酒他们喝的很痛快,在宴会即将散场的时候,富翁很满意地说:“你们提炼的这句话,真是古今所有智慧的结晶啊!”
皇宫的两个密探听说有了结果,连夜潜进富翁的房间。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床头上放着一个宝匣,心想这一定就是这些人的研究成果了。密探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了那个宝匣,连夜快马加鞭地送进皇宫。
第二天,皇帝打开宝匣一看,微微地笑了。宝匣内没有别的,只有一张裱糊的非常精致的字画上边写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唯有付出才能得到。要得到多少,就必须付出多少。付出时越是慷慨,得到的回报就也丰厚。付出时越吝啬、越小气,得到的就越是微薄。
勤劳的蚂蚁
在炎热的夏天,蚂蚁们仍是辛勤的工作者,每天一大早便起床,紧接着一个劲儿地工作。
蟋蟀却整天唱着歌,游手好闲、养尊处优地过日子。蟋蟀对蚂蚁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于是,蟋蟀就对蚂蚁说:“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偶尔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一点也不停歇地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啊!”
蟋蟀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真是笨蛋,干什么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终于来了,北风呼呼的咆哮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蟋蟀消瘦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雪,一点食物都找不到。
“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
蟋蟀蹒跚地走在雪地上,眼看就要倒下来了。
一直劳动着的蚂蚁,冬天来了也不在乎,积存了好多食物,并且建了温暖的家。
当蟋蟀找到蚂蚁的家时,蚂蚁们正快乐地吃着东西呢!
“蚂蚁先生,请给我点儿东西好吗?我饿得快要死了!”
蚂蚁们吓了一跳:“咦,你不是在夏天里见过面的蟋蟀先生吗?你在夏天里一直唱着歌,我们还以为你到了冬天会是在跳舞呢!来吧,吃点东西,等恢复健康,再唱快乐的歌给我们听好吗?”
面对着善良亲切的蚂蚁们,蟋蟀忍不住流下欣喜的眼泪。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不顾长远,这就是蟋蟀的生活写照。而生活中的一些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在工作上从来没有危机意识,即使和好学善思的人在一起,也从来不主动要求进步。这些人做起事来总是喜欢避繁就简,对做事过程中的麻烦、困境、乏味的部分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这就好比要占领敌军阵地的士兵,不愿多花费功夫做出牺牲去破坏敌人的炮台堡垒,结果必定被敌人的炮火打得东躲西藏,难以安身。
因此,一个未来的成功者、胜利者,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去面对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而不至于等到困难来临了而束手无策,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