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艺术 > 读论语心得全集 > 正文

第31节:论语心得(31)



  子贡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是孔门72门生之一。他善于设辞巧辩,孔子把他列为“言语”科的高材生。


  有一年,齐国的执政大夫田常,因为国内不服他的人很多,决定攻伐鲁国以树立威信。孔子听到后,对学生们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祖先的坟墓都在那里,你们为什么不去解除它的危难?”


  勇敢的子路首先要求去抵抗齐国的军队,孔子不许;子张也提出要去,孔子不同意;子贡请行,孔子同意了。子贡请教此行该注意什么,孔子说:“仁!”


  “请问,在异国他乡,怎样达到仁的要求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先打了比方,说工人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锐利的工具。接着又说,“住在那个国家,恭敬地对待贤德当权者,和有道德的人交友。人的关系和谐了,等于工人有了好的工具,就能够按你的心意办事了。”


  子贡按老师的教导,先到齐国去说服田常,告诉他攻鲁无利可图而攻吴则对齐国、对他本人大有好处,田常同意了。接着子贡又到吴国去劝说吴王,请他联合越国去对抗齐国。最后,子贡再到越国,叫越王只以兵器粮食支援吴国抗齐而不出军队……几个大国都卷入了一场混战,而鲁国却避免了被入侵的危险。


  子贡凭着他的口才和对列国形势了如指掌,顺利完成任务,而齐、吴、越国实际上都成了他完成任务的棋子。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意与“磨刀不误砍柴工”相同。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磨炼自己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孔子晓得利用关系,他知道,要到某一国家去,达到某一个目的,先要和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政府首长都搞好关系,同时把社会关系搞好,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这些话,看起来是教人使用手段,事实上任何人,任何时代,都是如此。


  孔子是因为子贡问为仁之道,他才这样告诉子贡,如果是别人问为仁,孔子就不会这样讲了。我们从历史上看到,子贡的确做了很多事情,够得上是一个大政治家、大外交家、大经济家和工商业巨子,所以他这样告诉子贡。换句话说,孔子本身周游列国,见72位国君,也是这样做的,像卫国的蓬伯玉等都是他的朋友,但是他的运气不好,始终上不了台,大家怕他。他如果不择手段,则可以很轻易拿到政权,但是他讲仁,始终守着最高的道德原则。他告诉子贡的,也是这样。


  应该看到,后人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的含义缩小了,限制在实际的工人、工作、工具三方面的关系上,这样说服力就更强了,语意也就更加明晰了。比如在挖大量沙土之前,不能考虑用铁锹,而应考虑找来一辆挖掘机了;在打击来犯之敌时不能再选择小米加步枪了,而应考虑导弹和潜艇之类的先进武器了。这样“利其器”的目的就是为了善其事——提高工效和增强威力。工具和装备的改进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也会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孔子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什么才是完成这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和手段,找到并利用好这些方法和手段,肯定会使你事半功倍。


  一把斧头如果始终得不到使用,锐利的刃会生锈,因此趁着刀锋锐利之时赶快使用,但另一方面,如果只顾着趁热打铁地前进,而忽视了打磨自己,最后的结局反而是欲速则不达。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伐木工人在一个林场找到了工作,待遇不错,工作条件也可以,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下定决心要好好干。第一天报到,场长给了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并给他指定了伐木范围,他来到树林里,挥斧大干,砍了16棵树,场长看了以后说:“不错,就这么干。”第二天,他干得更起劲,可是却只砍了13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倒了8棵树。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