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号■〈山其〉阳,益都(今青州)郑母镇人。
  赵秉忠   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号■〈山其〉阳,明末大臣,益都(今青州)郑母镇人。   他自幼勤奋好学,15岁补府学生。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中状元,30岁任会试同考官,39岁升庶子,典试江南。他先后为国家选拔了不少栋梁之材,如张玮、姚希孟、周顺昌、孙承宗等。后任侍读学士直经筵。他曾奏请神宗恢复建文帝帝号、庙号。神宗说:“事已久,不便更易”。他说:“国事论其当不当,不论其久不久”,终于说服神宗为建文帝恢复了帝号。后升礼部侍郎,掌管詹事府。熹宗时,魏忠贤专擅朝政,陷害异己。1624年(天启四年)大臣杨涟上疏弹劾,列举魏忠贤24大罪状,草疏者即赵秉忠门生缪昌期。1625年(天启五年),缪昌期受魏忠贤陷害,下狱论死。魏忠贤责问赵秉忠,赵不予理睬。魏忠贤因对赵秉忠怀恨在心,屡次在熹宗面前说他的坏话。熹宗说:“你说的不就是那个穿短袍讲经的人吗?我看那人忠心耿耿,正准备重用他呢!”后来,赵秉忠看到朝政日非,魏忠贤又不断迫害,于是多次上疏请求告退,得到熹宗同意,晋礼部尚书,致仕归里。但回乡不久,就受到刘钟英案件的牵连,以“与刘钟英久倚门户”罪名,同被削官夺俸。其后魏忠贤党同伐异越演越烈,被捕入狱的人越来越多,朝政更加不可收拾。1626年(天启六年),赵秉忠愤懑而死。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 加太子太保, 按大臣礼节重新安葬。 赵秉忠着有《江西舆地图说》1卷,《■〈山其〉山集》25卷。   1983年,在他家乡郑母村,发现他中状元时的殿试卷。郑母村东北,洗耳河畔,原有他的墓葬,规模宏大,1958年被毁。   赵秉忠的状元卷   赵秉忠(1573 ̄1626),字季卿,号其阳,明末大臣,状元及第,益都(今青州)郑母镇人。   他自幼勤奋好学,15岁补府学生,时督学佥刘毅性情严厉,在昌乐县主持考试时,有个考生为作弊把小抄夹在鞋子里,受到重罚。从此规定,考生都赤脚立雪中,等侯入场。他气愤不过,毅然走上台阶质问刘毅:“为什么因一人行为不端就连累所有人呢?难道这就是贤者考选人才的入门规矩吗?”刘毅知过,废除这一规定。   1598年,赵秉忠中状元,30岁任会试同考官,39岁长庶子,典试江南。他先后为国家选拔了不少栋梁之材,如张玮、姚希孟、周顺昌、孙承宗等。后任侍读学士直经筵。他曾奏请神宗恢复建文帝帝号、庙号。神宗说:“事已久,不便更易。”他说:“国事论其当不当,不论其久不久,”终于说服神宗为建文帝恢复了帝号。后长礼部侍郎,掌管詹事府。熹宗时,魏忠贤专擅朝政,陷害异已。1624年(天启四年)大臣杨涟上巛书弹劾,列举魏忠贤24大罪状,草疏者即赵秉忠门生缪昌期。1625年(天启五年),缪昌期受魏忠贤陷害,下狱论死。魏忠贤责问赵秉忠,赵秉忠不予理睬。魏忠贤恨之入骨,屡次在熹宗面前说他的坏话。熹宗说:“你说的不就是那个穿短袍讲经的人吗?我看那人忠心耿耿,正准备重用他呢!”后来他看到朝政日非,魏忠贤又不断迫害,于是多次上书请求告退,得到熹宗同意,晋礼部尚书,致仕归里。但回乡不久,就受到刘钟英案件的牵连,以“与刘钟英久倚门户”罪名,同被削官夺傣。其后魏党越演越烈,捕入狱的人越来越多,朝政更加不可收拾。1626年赵秉忠愤懑而死。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加太子太保,按大臣礼节重安葬。   1983年,在他家乡郑母村,发现他中状元时的殿试卷。郑母村东北,洗耳河畔,原是他的墓葬,规模宏大,1958年被毁。   赵秉忠和他的殿试状元卷   我国封建时代的科举,以考试文字取士,始于隋代大业初年,废止于清代光绪末年。1300年间,科举考试制度由兴而衰,日渐繁琐,形成了“乡试——会试——殿试”这样一座无形的“宝塔”,而状元,则犹如高标塔顶的“骊珠”。千百年间,无数被封建朝廷的名缰利索所笼络的儒生士民,为了攀上“宝塔”,取得“骊珠”而苦读寒窗,甚至皓首穷经。但是,通向“塔”顶的阶梯是那样的陡狭,幸运者是那样的稀罕!1983年发现的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卷,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张古老的殿试卷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对于研究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件稀世珍宝,为19折册页,正文2460字,为工整小楷。试卷首页右上角有朱批“第一甲第一名”6个大字,下面盖有弥封关防长印。试卷系3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系金绫装裱。另外,附有赵秉忠及上三代简历,按规定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4折,有3处盖有朱红大方的“礼部之印”。   这份殿试卷原为郑母镇中郑母村农民、赵秉忠第13代孙赵焕彬收藏。从明代万历年间到现在,历经380嗄攴缬瓴咨#缃袷跃沓朔饷娑喟氤媸矗纳杂械闼胀猓就旰谩?/SPAN>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这份殿试卷的张、绫子、文字、图章等都是原物。目前我国明代殿试卷,只发现这一个孤本真迹,它填补了明代宫廷档案的一项空白。那么,这份殿试卷是怎样从宫廷流失,回到作者原籍的呢?专家们曾做过种种推测,但因无文字佐证,一时还难作出结论。   明代科举沿袭唐宋旧制,以四书、五经命题试士,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写作,体用排偶句,称八股,通称制义。每三年正式考试一次,称为大比,各地秀才到省城考试,称为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二年二月,各省举人到京城考试,称为会试,考中的称贡士;同年三月初一,皇帝在紫禁城及和殿亲自主持考试叫廷试,也叫殿试,殿试最主要的是“对策”。考生作文回答皇帝的提问,符合帝王心意,书法,文章皆优者,选前三名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称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称赐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赵秉忠中状元时25岁,可谓风华正茂。他的“对策”,中心内容是论述皇帝要务实政,以身示范,为臣民树立威望。通篇文章论证严密,一气呵成。他的风流文才,如何打动了少保兼太子太保、史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位等9位读卷官,最终博得龙颜大悦,其底蕴难知,但卷首“第一甲第一名”六个朱批大字,却是赫然实在的。   赵秉忠(1574—1626年),字季卿,青州郑母人。曾祖赵绅,祖父赵通,都未曾做官,父亲赵禧在秉忠应殿试时正在礼部右侍郎任上,赵秉忠本人先后做过翰林院修撰,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直到礼部尚书。他做考官,所取士人如孙承宗、张玮、姚希孟、周顺昌等,或忠节,或介直,都成为一代名臣。但他却因门生缪昌期参与弹阉党头子魏忠贤,几乎被魏构陷问罪。赵看出朝政日非,正直的朝臣纷纷离去,多次上书请求致仕还乡,皇上批准他的请求,同时晋升他为礼部尚书,命官驿将他一程程护送到家。归家不久,因挚友刘忠英一案再次受到牵连,同刘一起被削籍夺俸。天启六年,赵秉忠愤满而卒,终年53岁。到了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并加封太子太保,按大臣规格重新安葬,备极哀荣。有关赵秉忠的事迹,《中国名人大辞典》、《青州府志》、《益都县图志》等都有记载。   据这份殿试卷的保存者赵焕彬讲,他家世世代代知道老辈子出了状元,但状元卷一向秘不示人。这宝物究竟怎样从皇宫传来他家,没听先人讲过,自打这份卷子传到他手里,他便格外精心保护。旧社会他只身去东北谋生,也没忘记随身带上它。1959年,赵家楼(当年赵秉忠的两幢楼房)被拆毁,十年动乱中,赵秉忠不少遗物被破坏。而唯独这份殿试卷,由于他东掩西藏,得以幸存下来。   1983年4月,文物管理站站长魏振圣听说殿试卷存有民间的消息,便不顾年老体弱,往返八九十里,先后20多次到郑母村寻访。赵焕彬老人至为感动。最后欣然拿出了殿试卷,为更妥善保护这一国家珍宝,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赵秉忠状元卷简析   赵秉忠(公元1574—1626年),字季卿,号其阳,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5岁补府学生,24岁中举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89年)25岁参加殿试,一举考取第一甲第一名,中了状元。人们现在看到的状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于1983年捐献给国家的,属国家一级文物。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科举制度时间长达近1300年,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770余人,但能让后人目睹状元答卷其风采的,唯有赵秉忠这一份。作为国家的重要机密,这份卷子是怎样从宫廷传到民间的?这恐怕是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迷。我很早就对这份卷子产生了兴趣,但直到去年年末,才下决心,用了半月的时间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见2004年12月10日、17日《潍坊学院报》),目的就是想看一看,这位力压群芳的头名状元,他在答卷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现将卷子的内容简析如下。   一、国家要有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   殿试题目一般由皇上亲自钦定,赵秉忠参加殿试时出的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这个题目非常明确,就是要求答卷人站在帝王的立场上,回答如何执政和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执政的问题。赵秉忠在答卷中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回答,帝王执掌国家政权,要把国家治理得和谐兴旺,就必须有“实政”和“实心”,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接着,他对这种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作了解释。   所谓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就是国家要定纲立纪,要颁布法规法令,并且要把这些法规法令放到各种文件之首,张挂到各级官府的大门口和室内最显眼的地方,下发到全国各地,让全国的百姓不但熟悉,而且要自觉遵守。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实行了,全国上下就有法可依,人们的目标明确,视听不乱。所谓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就是要振奋懈怠懒惰的人,激励精明能干的人,从朝廷到地方,全国上下,一呼百应,步调一致,法度不乱,人们的精神意志无不畅达,想的和做的都一样。全国各级官员才能配合默契,百姓口服心服。有了这样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国家不仅有驾驭天下的能力,而且能昭示国人守住天下;不仅有约束天下的法令条文,而且能统一百姓的思想。只有这样,国家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达到长期兴盛的局面。   二、认真总结历代帝王治国的经验教训。   赵秉忠在答卷中明确了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以后,接着就大胆地总结了历代帝王治国的经验教训,说明自己的观点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们知道,在西汉时期,曾有过一段“文景之治”(亦称“文景盛世”),指的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赵秉忠很赞赏汉文帝,说他政策宽缓,简化法度,不巧立名目,而且在全国注重道德教育,用潜移默化的办法,千方百计提高百姓的道德水平。这就是治国思想畅通,治国办法又不疏忽。一方面有国家的法律起着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注重思想教育。上边有精神,下边办实事,上下相互儆戒,不用经常地检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就有差距了,他虽然是个精明的皇帝,他的官员也称职,百姓也安宁,但他对国家的事情只注重检察,而不注重从根本上治理。于是,检察不到的地方必然出漏洞,上上下下虚假的东西就多了,不该受赏而受赏的人逐惭多起来,百姓不服气。   赵秉忠非常佩服明太祖(朱元璋),说他在政权草创初期就定谋略、建制度。天下大局奠定之后,又进一步立纲纪、陈法度,为后人留下了恢宏的治国章程。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套很严格的奖励和惩罚政策。他对那些思想境界高、业绩突出的官员都给予重奖,并作为榜样号召国人学习;而对那些榨取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都严加惩处,以引起众多官吏的警惕。朱元璋还非常痛恨那种搞虚假欺骗、专门作口头文章的人,说这种人不可能统领万民万物、仰承天地所赋于的责任。   赵秉忠认为,对那些有益于治理国家的祖训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能丢弃。如有记载的祖训说:凡是臣民言之有理者,就要交给管这事的机关办理,其它各级官府不得阻挡,只有这样才能广开言路,不断听到一些好的建议。赵秉忠对此非常赞赏。他还特别提出,明世宗(朱厚熜)的一些做法也是值得效法的,像制定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兴建娱乐场所,让百姓议论法律,考试文化知识等等。这些治国措施的推行,使国家一时吏治昌明,各种业绩层出不穷,出现了赫然中兴的局面。这不仅是真心实意地继承了先朝的功业,而且能垂范于后世。   三、治国安邦的十条建议。   为了对殿试卷的题目作进一步回答,赵秉忠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给皇上提出了以下10条治国建议。   第一、严格选拔和考核各级官吏。皇上图谋治国,必须设置和选拔好各级官吏,而且对这些官吏要有明确分工,让他们按照职权各负其责,不允许任何人做超越职权的事。就是说,掌管春季事务的官不得参与冬季的事务,管军事的官不得再分管刑事的事。然后按照他们所做的事情考核其政绩,决不能放纵成习。   第二、不让耻辱的言行招摇过市。社会上有人哗众取宠,专作表面文章,有的甚至把耻辱言行加以炫耀,这种人绝对没有深沉远大的胸怀。对他们要从言论考核到实际,使投机取巧的人不能与忠厚老实的人得到同样的名声,使轻浮的人不能与诚实的人得到同样的荣誉。   第三、广开言路,严格官吏的举荐条件。皇上派巡察官到各地去巡察,目的是打击污浊,树立正气。但不少地方官吏已养成了苟且偷安的习惯,即使派一些巡察官下去,也不能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是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严格官吏的举荐条件,全面了解每个官吏的基本情况,分清优劣,真正做到优胜劣汰,激励官吏努力工作。   第四、培养教育官吏,抓好教育。教育者的任务是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和规范道德水平,以维护和振兴好的社会风气。针对当时学风中存在的欺诈和虚伪行为,国家必须下决心培养和磨砺一批管教育的官吏,对他们寄于重托,放手让他们工作,在全国形成认真读书的风气。   第五、加重对贪官污吏的惩罚。全国的穷苦民众,十室九空,有的穷困不堪但又投告无门。国家也经常出资赈济和抚恤。但国家花费十份钱财,百姓却得不到一份好处。就是因为社会上还有贪官污吏,而且他们的欺骗和蒙蔽手法尚未暴露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重对贪官污吏的惩处并罚他们倾家荡产。   第六、加强军队建设,严格军人的遴选条件。边境地区经常遭到外族的侵扰,应付了东边应付不了西边,国家不是不想动用军队,主要是因为军队中那些富家出身、身披宝玉的纨绔子弟,根本不会打仗。国家用军费养着他们,该用的时候用不上。这就要求国家在召募军人的时候必须严格遴选条件,广开选兵途径,不能打仗的兵一个也不要。   第七、消除积冤,安定民心。百姓中的积冤得不到伸张,抑郁之气得不到表白,就不能招致吉祥世道。因此,要特别注意刑罚的准确性。在审判定案时,对那种把案情弄得明明白白、能让蒙冤的人起死回生的官员,应该给予重奖。而对那种马马虎虎、草菅人命的官员,必须严惩不贷。这样,百姓中就不会有冤案了。   第八、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国家的财产是为国家所用的,不能随便浪费。对那种连竹头、木屑都积攒和爱惜的人,对财务收支有节制的人,应该表彰他们富国裕民的忠心。而对那种虚报冒领、贪污浪费者,则要坚决治罪无赦。这样,国家的财产就不会贫乏了。   第九、明辨功过,奖罚分明。对不称职的官吏予以罢免或贬斥,可以对其他官吏起到警戒作用;对有功之臣给予奖赏,可以为其他官吏树立榜样。只要奖罚分明了,上边说话就管用了,事情就显得有条有理了,就能与唐尧、虞舜时的社会局面相媲美了。   第十、大小官吏,都要自觉推行和维护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赵秉忠在答卷最后,非常恳切地建议皇上:难以成功且容易失败的是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难以掌握且容易丢掉的是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因此,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确定之后,全国上下的大小官吏都要自觉维护和推行,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麻痹。不管在谁的思想上,只要有一种符合天理的想法萌生了,就要尽快见于行动;一种错误欲望出现了,就要尽快灭绝殆尽。如果大家都能自觉这样做,人们所盼望的和谐兴旺的社会局面不仅会到来,而且能超过以前历代最兴盛的时期。   四、从状元卷看赵秉忠的思想理论倾向。   赵秉忠的状元卷距今已有416年了。答卷人从总结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不怕冒犯皇上的威严,大胆地提出了治国安邦的建议和措施,这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赵秉忠提出的这些建议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其中有不少至今也仍然有借鉴意义。那么,赵秉忠是在什么思想理论基础上写出了这样一份答卷呢?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首先,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赵秉忠在答卷中认为:皇上就是天,天有覆盖养育大地之恩,但上天又不能自理天下,故寄托给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就是皇上,因此,皇上的位置就叫天位,所掌管的职责就叫天职,所统领的百姓就叫天民,所居住的城市就叫天邑。赵秉忠还认为,皇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天授予的。因此,皇上对一种法规的制定是为天守护制度,一分钱的出纳是为天守护财产,一个官职的设置是为天任命有德之人,一个奸邪的除掉是为天讨伐有罪之人。总之,皇上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代表上天的。这就是说,皇上就是天,天就是皇上,看到了皇上就是看到了天,他把天和皇上完全合二为一了。在一般人看来,天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谁也没有能力、也不应该去阻挡和改变上天的造化之功。皇上既然就是天,人们就应该俯首贴耳地顺从皇上,顺从了皇上就是顺应了天意。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很容易被人们接受。   其次,忠君和爱国爱民思想的统一。在封建社会,人们的忠君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赵秉忠在他的状元卷中,字里行间都显示了他对历代帝王的敬慕之心。像唐尧、虞舜、汉文帝、汉宣帝、明太祖、明世宗等,赵秉忠都给以很高的评价。他忠于历代帝王,更忠于当朝神宗皇帝,他千方百计建议皇上采纳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目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出现和谐兴旺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赵秉忠在卷中提出了“天民”思想,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因为在过去的书刊中,有的把百姓称为草民、刁民、贱民、流民、游民,说得好听一点的也不过是黎民、庶民、平民、国民,从没看到“天民”的提法,这一点唯有赵秉忠做到了。所以,他痛恨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同情十室九空、无家可归的穷苦百姓,极力建议皇上给百姓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学文化、学法律、创办娱场所、玩击壤。这就是说,他把忠君思想和爱国爱民思想高度统一起来了。   最后、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贯穿状元卷始终的一条主线。赵秉忠在为皇上建议的治国办法中,其核心内容就是定纲立纪,颁布法规法令,并作为各种文件之首发到全国各地,让各级官吏有法可依、有所遵循,让天下百姓知法守法、依法办事。赵秉忠称颂汉文帝,是因为他重视法制又重视思想教育。赵秉忠佩服明太祖,是因为他一直重视立纲纪、陈法度,为后世留下了恢宏的治国章程。赵秉忠建议当朝皇上平冤狱、伸民冤,关健是要奖励执法有功人员,严惩贪官污吏等等。这都体现了他主张依法治国的思想。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赵秉忠在建议皇上依法治国的同时,又建议皇上在教育过程中要独重经学儒术。这就是说,在赵秉忠看来,不管法家所提倡的法制,也不管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只要有利于治国安邦的办法,就应该拿过来为我所用。这也可能就是赵秉忠思想理论的可贵之处吧。   赵秉忠留下“状元卷”   中国科举制度有着将近1300年的历史,但保留下来的状元墨迹试卷却只有一张,那就   是明代青州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对策。   赵秉忠(1573—1626年),字季卿,明青州郑母村人,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赵僖官至   礼部右侍郎。这个小村庄历史上曾出过四名宰相、书级的高官。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赵秉忠25岁时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后因秉性刚直,被削职还乡,53岁含恨而死。   现存青州博物馆的中国科举史上惟一的一份状元卷,就是赵秉忠的殿试对策(作文)   真迹。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和最后一级。1598年万历皇帝朱翊钧亲自主持殿试,万历   皇帝出的殿试题目是《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赵秉忠在一天时间内(从清晨到傍晚)   以惊人的才华答写了这份举世闻名的状元卷。他以犀利的文笔、简洁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   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制、法制与德制的关系。他一反“草民”、“贱民”之说,   明确提出了“天民”的主张,将皇帝君主与平民百姓置于上天面前的平等地位,这是一种   进步的历史观,而其法制、德制及廉政以安民心、稳定社会的主张显示出了其非凡的才   智。文笔流畅,气势磅礴,观点鲜明,主题集中,说理透彻,一气呵成,是一部难得的治   国安邦的好文章。   状元卷1983年由赵秉忠第13代孙赵焕彬(时年65岁)捐献,捐献之前一直是赵氏家族   的传家宝,代代相传,密不示人。解放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赵家人曾把状元卷缝在   棉袄里,穿在身上,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十年“文革”期间,又将状元卷装在枕头里密   藏,这样历时四百余年,状元卷才被完整保存下来。   尽管状元卷已经公之于众,但赵秉忠的状元卷是如何从宫廷带回青州的仍是一个谜。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明朝后期战火连绵、动乱不断造成的。当时状元卷由礼部管   理存档,谁要是私拿回家有杀头灭九族之罪。有人推断,这是赵秉忠弃官回乡时,打通关   节,冒着生命危险私自取出来的。   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市)郑母村人,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赵僖官至礼部右侍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仅25岁的赵秉忠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后因秉性刚直,被削职还乡,53岁含恨而死。现存青州博物馆的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一份状元卷,就是赵秉忠的殿试对策(作文)真迹。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和最后一级,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会试中所产生的贡土的复试,(亦称御试、亲试、廷试)1598年万历皇帝朱诩钧亲自主持殿试,赵秉忠等292名贡土参加。万历皇帝出的殿试题目是《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赵秉忠在一天时间内(从清晨到傍晚)以惊人的才华答写了这份举世闻名的状元卷。他以犀利的文笔,简洁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制、法制与德制的关系。他一反“草民”、“贱民”之说,明确提出了“天民”的主张,将皇帝君主与平民百姓置于上天面前的平等地位,这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而其法制、德制及廉政以安民心,稳定社会的主张显示出了其非凡的才智和极为坚实的国学基本功。文笔流畅,气势磅礴,观点鲜明,主题集中,说理透彻,一气呵成,是一部难得的治国安邦的好文章,至今仍有可取之处。状元卷246O个字,写得极其端正漂亮,既是策文又是书法作品,结字宽博,笔力老到,内刚外柔,刚柔相济,朴实浑厚,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充满阳刚之气,有种震撼之力,令人爱不释手。   殿试卷是宣纸,共22折册页,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卷首由万历皇帝朱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正文为1厘米见方的官阁体小楷书写。全文共计2460个字。   状元卷是青州郑母村赵氏家族的传家宝,代代相传,视卷如命,密不示人。解放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赵焕彬曾把传家宝缝在棉袄里,穿在身上,走到那里,带到那里;“十年”文革动乱中,又将状元卷装在枕头里密藏,这样历时四百余年的状元卷才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1983年4月由赵秉忠第十三代孙赵焕彬老人(时年65岁)捐献,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誉为“海内外孤本”。   赵秉忠的状元卷一直是个谜,具体说有两个谜:一是1300年的科举制度,曾出了700多名状元。为什么是只留存下了一份状元卷;二是赵秉忠的状元卷是如何从宫廷带回青州的?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朝代的更替,战火的连绵,外国的侵掠,所造成的,存于宫中的状元卷己全部佚失。在古代社会,状元卷是由礼部管理存档的,谁要是私拿回家有杀头灭九族之罪。有人考证是赵秉忠弃官回乡时,打通关节,冒着生命危险私自取出来的。   状元卷于1983年被收藏于青州博物馆后,该馆名声大振,国内外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但谁也没想到,1991年8月初青州博物馆的一名保卫人员偷出了状元卷欲卖150万人民币,在未出手之时,被我公安人员发现,奋战8天9夜,奔波万里,终于追回了状元卷,完璧归赵,盗窃者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