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红学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序(1)

  周思源看红楼序精瘦,有着鹰一样的目光和火一样的热情,这就是周思源老师。

周老师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他的目光,像鹰一样,不是有神,而是尖锐。

我极少中午审片,因为怕困。《品读〈水浒传〉》系列节目因为赶着播出是在我最不在状态时就着咖啡审看的。

“我们习惯把梁山泊108位头领称为108条好汉,那么这108位头领是不是都是好汉呢?有没有不好汉呢?不但有,还不少!”

我放下咖啡,盯着屏幕里那张精瘦的脸。

“智取生辰纲的结果是晁盖这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把掠夺来的财富据为己有,或大部分据为己有,是中国古代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却屡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触到了那鹰一般的目光,感到了夺人的尖锐,看了一下节目单:主讲人周思源。

在一次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策划会上,我随着主办方的介绍第一次看到了屏幕外的周老师,比屏幕里瘦小了一圈,脸上的肌肉雕塑似的,嘴闭成一条缝。

轮到主办方介绍我:“这位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

“我跟你们《百家讲坛》合作过!”在坐满人的会议桌对面周老师把话扔过来:“你是领导?”

所有目光集中过来,我有些窘。周思源看红楼序周老师起身、绕过半个圆桌的参会者走过来、向我伸出手……

在《百家讲坛》做了三年半制片人,接触的学者上千位,周老师是主动向我伸出手的惟一的一位。我握住了那双瘦而有力的手,也握住了一段愉快珍贵的合作经历。

去年8月,央视网站邀请我和周老师做在线嘉宾。如火的季节,他却着长袖衫,袖口领口都紧紧的,在平展宽大的衣服里他就像个小了一号的“衣架”。那是我第一次特别注意到周老师的瘦,近而担心他如何能在闷热的直播间里完成两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但周老师给了我一个惊讶,他真就那么不停嘴地说了两个小时,甚至没喝一口水!原来瘦也能是一种力量!

《对话红楼》社会反响热烈,我正飘然,突接周老师电话:“节目做得不错,但有几个错字,你记一下……”接下来就是引经据典、追根溯源,足足十分钟我被慷慨热切的声音感染着,感受的不是无知的窘迫,而是汲取的快慰。

编导们说周老师是惟一一位与之打交道没有心理障碍的学者,他的热情能缩短一切距离。

看到栏目的不足,他会立即写信;

出了长篇小说,他会即时捎来;

栏目策划会,他积极参与;

节目评奖,他滔滔不绝;

……

无奈!工作的变动让我疏离了周老师。再接到电话已是半年以后,周老师告诉我中华书局要做他的作品集录,其中相当一部分源于与《百家讲坛》的合作,“你来做序吧,为了我们曾经的合作!”周老师依然热切。

我心怦然。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