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全後汉文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全後汉文卷九十四

 

  乌程严可均校辑

  路粹

  粹字文蔚。陈留人。师事蔡邕。建安初擢拜尚书郎。後为曹公军谋祭酒。典记室。转秘书郎中令。从军至汉中。坐违法诛。有集二卷。

  枉状奏孔融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後。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尔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後汉孔融传。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又见魏志王粲传注引典略。与此小异。)

  路粹   一

  为曹公与孔融书

  盖闻唐虞之朝。有克让之臣。故麟凤来而颂声作也。後世德薄。犹有杀身为君。破家为国。及至其敝。睚 之怨必 。一 之惠必报。故 错念国。遘祸于袁盎。屈平悼楚。受谮于椒兰。彭宠倾乱。起自朱浮。邓禹威损。失于宗冯。由此言之。喜怒忧爱。祸福所因。可不慎与。昔廉蔺小国之臣。犹能相下。寇贾仓卒武夫。屈节崇好。光武不问伯升之怨。齐侯不疑射铭之虏。夫立大操者。岂累故哉。往闻二君有执法之平。以为小介。当收旧好。而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学。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孤与文举。既非旧好。又于鸿豫。亦无恩纪。然愿人之相美。不乐人之相伤。是以区区。思协欢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构。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後汉孔融传。 案。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注引路粹为曹公与孔融书云。邀一言之誉者。讣有余矣。证知此文是路粹作。今此无邀一言之誉者。范史有删节也。)

  丁冲

  冲。沛郡人。兴平中为黄门侍郎。建安初迁司隶校尉。以饮醉烂肠死。

  与曹公书

  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志。今其时矣。(魏志陈思王传注引魏略。)

  丁仪

  仪字正礼。冲子。眇一目。为丞相掾。进尚书。曹丕即王位。转右刺奸掾。坐与曹植善下狱诛。有集二卷。

  丁冲 丁仪   二

  厉志赋

  览前志而博观。求余心之所安。虽疲驽而才弱。敢舍力而不攀。懿躬稼之克在。贱善射而陨残。羡首阳之遗誉。憎千驷之余讪。宗舍藏之伟节。薄鼎角之自干。嘉法言之令扬。悼说难之丧韩。凿登险之败绩。顾清道以自闲。瞻亢龙而惧进。退广志于伐檀。虽德厚而祚卑。犹不忘于盘桓。薰以芬香而自烧。兔亦取毙于亳翰。援大雅以为戒。眺袭[袭当作龚]胜而自叹。嗟世俗之参差。将未审乎好恶。咸随情而与议。固真伪以纷错。秽杯盂之周用令。瑚槤以抗阁。恨骡驴之进庭。屏骐骥于沟壑。疾青蝇之梁白。悲小弁之靡托。恶晨妇之蒙厚。痛三代之见薄。惟受性之朴拙。亮未达乎测度。顾锺子之既没。牙辍弦而不作。敦三思之弥愤。动循墙之兹恪。勉夕改以补朝。履日新而悔昨。(以上蓺文类聚二十六。)苟神只之我昭。永明目而无怍。(文选沈约奏弹王源注。)

  周成汉昭论

  成王昭帝。俱以襁褓之幼。托于冢宰。流言谗兴。此其所值。艰险相似者也。夫以发金縢然後垂泣。与计日而便觉诈书。明之迟速。既有差矣。且叔父兄子。非相嫌之虑。异姓君臣。非相信之地。霍光罹人谤而不出。周公赖天变而得入。推此数者。齐本而论末。计重而况轻。汉昭之优周成。甚明者也。成王秀而获实。其美在终。昭帝苗而未秀。其得在始。必不得已而论二主。余与夫始者。(蓺文类聚十二。御览八十九。)

  振短翮与鸾凤并翔。(文选沈约和谢宣城诗注。)

  刑礼论

  天垂象。圣人则之。天之为岁也。先春而後秋。君之为治也。先礼而後刑。春以生长为德。秋以杀戮为功。礼以教训为美。刑以威严为用。故先生而後杀。天之为岁。先教而後罚。君之为治也。天不以久远更其春冬。而人也得以古今改其礼刑哉。太古之世。民故质朴。质朴之民。宜其易化。是以中古之君子。

  丁仪   三

  或结绳以治。或象刑惟明。夏后肉辟。民转女诈。刑弥滋繁。亦如之。由斯言之。古之刑省。礼亦宜略。今所论辨。虽出传记之前。夫流东源不得西。景正形不得倾。自然之势也。後世礼刑俱失于前。先後之宜。故自有常。今夫先刑者。用其末也。由礼禁未然之前。谓难明之礼。古人不能行也。案如所云礼。嫂叔不亲之属也。非太古之礼也。所云礼者。岂此也哉。古者民少而兽多。未有所争。民无患则无所思。故未有君焉。後民祸多。强暴弱。于是有贤人焉。平其多少。均其有无。推逸取劳。以身先之。民获其利。归而乐之。乐之得为君焉。夫刑之记君也。精具筋力。民畏其强而不敢校。得为君也。恐上古未具刑罪之品。设逋亡之法。惧彼为我而以勇力侵暴于已。能与则校。不能归奉之明矣。且上古之时贼耳。非所谓君也。上古虽质。宜所以为君。会当先别男女。定夫妇。分土地。班食物。此先以礼也。夫妇定而後禁淫焉。货特正而後止窃。此後刑也。(蓺文类聚五十四。御览二十五。)

  丁廙

  廙字敬礼。仪弟。初辟公府。建安中为黄门侍郎。文帝即王位。与兄仪并诛。有集二卷。

  蔡伯喈女赋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曜鲜。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话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玄。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羡荣曜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何大。愿之不遂。飘微躯于逆边。行悠悠于日远。入穹谷之寒山。惭柏舟于千祀。负冤魂于黄泉。我羁虏其如昨。经春秋之十二。忍胡颜之重耻。恐终风之我萃。咏芳草于万里。想音麝之髣佛。祈精爽于交梦。终寂寞而不至。哀我生之何辜。为神灵之所弃。仰蕣华其已落。临桑榆之歔欷。入穹卢之秘馆。亟踰时而经节。难殊类之非匹。伤我躬之无说。循肤体以深念。叹兰泽之空设。伫美目于胡望。向凯风而泣血。(蓺文类聚三十。)

  丁廙   四

  弹棋赋

  文后为局。金碧齐精。隆中夷外。致理肌平。卑高得适。既安且贞。棋则象齿。选乎南藩。礼密身重。腹隐头骞。骁悍说敏。不轻不轩。列数二八。取象官军。微章采列。烂焉可观。于是二物既设。主人延宾。纷石雾散。六师列陈。迹行王首。左右相亲。成列告誓。三令五申。事中军政。言含礼文。号令既通。兵棋启路。运若回 。疾似飞兔。前中却 。贾其余怒。风驰火燎。令牟取五。恍哉忽兮。诚足慕也。若夫气竭力残。弱胆怯心。进不及敌。中路为擒。仁而不武。春秋所箴。刚优劲勇。忿速轻急。推敌阻隧。我废彼立。君子去是。过犹不及。(蓺文类聚七十四。)

  崔

  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师事郑玄。袁绍以为骑都尉。曹公平冀州。辟为别驾从事。历丞相东曹掾。迁中尉。以忤意赐死。

  述初賳(并序)

  郁州者。故苍梧之山也。心说而怪之。闻其上有僊士石室也。乃往观焉。见一道人。独处休休然。不谈不对。顾非已所及也。(木经淮水注。初学记八。)登州山以望沧海。(封氏闻见记六引崔 述初赋序。) 性顽口衲。至二十九。初关书传。闻北海有郑徵君者。当世名儒。遂往造焉。道由齐都。而作述初赋曰。(蓺文类聚二十七。)

  有郑氏之高训。吾将往乎发蒙。濯余发于兰池。振余佩于清风。望高密以极征。戾衡门而造止。觌游夏之峨峨。听大猷之篇记。高洪崖之耿介。羡安期之长生。豋州山以永望。临洞浦之广溟。左扬波于阳谷。右濯岸于蒙汜。运混元以升隆。与三光而终始。蓬莱蔚其潜兴。瀛壶崛以骈罗。列金台之 嵼。方玉阙之嵯峨。(蓺文类聚二十七。初学记六。)

  崔   五

  倚高闾以周眄兮。观秦门之将将。(水经淮水注。)

  吾夕济于郁州。(水经淮水注。)

  朝发兮楼台。回盼兮句榆。顿食兮岛山。暮宿兮郁州。(封氏闻见记六。)

  奏记曹公让邴原等

  徵事邴原议郎张范。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魏志邴原传。)

  露服答曹公

  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仕孝聪明。宜承正统。 以死守之。(魏志崔 传。)

  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格言。二经之明义。殷鋻夏后。诗称不远。子卯不乐。礼以为忌。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远族富强。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罴壮士。堕于吞噬之用。固所以拥徒百万。跨有河朔。无所容足也。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沧。士女企踵。所思者德。况公亲御戎马。上下劳惨。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内鋻近戒。外扬远节。深惟储副。以身为宝。而獧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骛而陵险。志雉兔之小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恻心也。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魏志崔 传。)

  与葛元甫书

  今遗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北堂书钞二百四。)

  视杨训褒赞魏王妻与训书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魏志崔 传。)

  大将军夫人寇氏诔

  英雄景附。(文选七命注。)

  崔  毛玠   六

  毛玠

  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曹公辟为治中从事。转幕府功曹。寻为丞相东曹掾。迁右军师。魏国建。为尚书仆射。以忤旨下狱免。卒于家。

  对状

  臣闻萧生缢死。困于石显。贾子放外。谗在绦灌。白起赐剑于杜邮。晁错致诛于东帝。伍员绝命于吴都。斯数于者。或妒其前。或害其後。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职在机近。人事所窜。属臣以私。无势不绝。语臣以冤。无细不理。人情淫利。为法所禁。法禁于利。势能害之。青蝇横生。为臣所谤。谤臣之人。势不在他。昔王叔陈生争正王廷。宣子平理。命举其契。是非有宜。曲直有所。春秋嘉焉。是以书之。臣不言此无有。时人说臣此言。必有徵要。乞蒙宣子之辨。而求王叔之对。若臣以曲闻。即刑之日。方之安驷之赠。赐剑之来。比之重赏之惠。谨以状对。(魏志毛玠传。)

  王修

  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复守胶东令。袁绍辟除即墨令。曹公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魏国建。以为大司农郎中令。徙奉常。病卒。有集三卷。

  四孤议

  当须分别此儿有识未有识耳。有识以往。自知所生。虽创更生之命。受育养之慈。枯骨复肉。亡魂更存。当以生活之恩报公妪。不得出所生而背恩情。报生以死。报施以力。古之道也。(通典六十九。)

  奏记曹公陈黄白异议

  臣闻枳棘之林。无梁柱之质。渭流之水。无洪波之势。是以在职七年。忠谠不昭于时。功业不见于事。欣于所受。俯惭不报。未尝不长夜起坐。中饭释餐。何者。力少任重。不堪而惧也。谨贡所议如左。(魏志王修传注引魏略。)

  王修 鲍衡   七

  试子书

  自汝行之後。恨恨不乐。何者。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踰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蓺文类聚二十三。御览四百五十九。)

  鲍衡

  衡。建安中为侍中。

  奏请公卿将校子弟诣博士

  案王制。立大学小学。自王太子以下。皆教以诗书。而升之司马。谓贤者任之以官。故能致刑措之盛。立太平之化也。今学博士并设青章。而无所教授。兵戎未戢。人并在公。而学者少。可听公卿二千石六百石子弟在家。及将校子弟见为郎舍人。皆可听诣博士受业。其高才秀达。学通一艺。太常为作品式。(通典五十三。)

  霍性

  性。新平人。官度支中郎将。曹丕嗣魏王位。将南征。以谏被杀。

  谏魏王南征疏

  臣闻文王与纣之事。是时天下括囊无咎。凡百君子。莫肯用 。今大王体则乾坤。广开四聪。使贤愚各建所规。伏惟先王。功无与比。而今能言之类。不称为德。故圣人曰。得百姓之欢心。兵书曰。战危事也。是以六国力战。强秦承弊。幽王不争。周道用兴。愚谓大王。且当委重本朝。而守其雌。抗威虎卧。功业可成。而今刱基。便复起兵。兵者凶器。必有凶扰。扰则思乱。乱出不意。臣谓此危。危于累卵。昔夏启隐神三年。易有不远而复。论有不惮改。诚愿大王。揆古察今。深谋远虑。与三事大夫。算其长短。臣沐浴先王之遇。又初改政。复受重任。虽知言触龙麟[麟当作鳞]。阿谀近福。窃感所诵。危而不持。(魏志文帝纪注引魏略。)

  霍性 华佗 皋甫隆   八

  华佗

  佗字元化。沛国谯人。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精方药。建安中。司空曹公召视疾。乞归。累呼不至。见杀。

  食论

  苦荼久食益意思。(御览八百六十七。)

  皇甫隆

  隆。建安中方士。(见博物志。 案。魏志仓慈传注引魏略。熹平中。有安定皇甫隆为敦煌太守。上距建安三十余年。未知即其人否也。)

  上疏对曹公

  臣闻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贲于生。唐荒无始。劫运无穷。人生其闻。忽如电过。每一思此。罔然心热。生不再来。逝不可进。何不抑情养性。以自保惜。今四海垂定。太平之际。又当须展才布德。当由万年。万年无穷。当由修道。道甚易知。但莫能行。臣常闻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壮。言人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三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练精。(千金方八十一。)

  张松

  松。蜀郡人。为刘璋别驾从事。

  与先主及法正书

  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蜀志先主传。)

  张松 关羽 周瑜   九

  关羽

  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建安五年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蜀主定荆州。拜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寻董督荆州事。进前将军。为吴吕蒙所袭见杀。追谥曰壮缪侯。

  与诸葛亮书问马超

  超人才可谁比类。(蜀志关羽传。 案。侯文可见者仅此耳。山西通志及尺牍集藏封还曹操所赐告辞书。杨槙古文韵语董斯张广博物志。淩义渠湘烟录载上玉玺牋。皆近人拟撰不录。)

  封还曹操所赐告辞书

  窃以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内。日在天之上。普照万方。心在人之内。以表丹诚。丹诚者。信义也。某昔受降之日有言曰。主亡则辅。主存则归。新受曹公之宠顾。久蒙刘主之恩光。丞相新恩。刘主旧义。恩有所报。义无所断。今之主托。某以之望形立相。觅迹求功。刺颜良于白马。诛文丑于南坡。丞相厚恩。满有所报。每留所赐之物。尽在府库封鍼。伏望台慈。俯垂鋻照。(尺牍。 案。此後人所依托。)

  周瑜

  瑜字公仅。庐江舒人。太尉景从孙。与孙。策共定江东。还镇丹阳。授建威中郎将。寻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留镇巴丘。以赤壁功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寻谋取蜀。道卒。(案。周瑜荀彧或为三国佐命元功。余初编入三国文。积疑久之。博访通人。定归汉未。运终于建安二十五年。瑜卒于十五六年。彧卒十十七年。鲁肃卒于二十二年。关壮壮缪吕蒙卒于二十四年。皆以卒年为断。)

  疏论刘备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意[意字衍]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士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吴志。周瑜传。)

  周瑜 鲁肃   十

  疏荐鲁书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後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吴志鲁肃传。)

  疾困与吴主权牋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灵威。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吴志鲁肃传注引江表传。 裴松之案。此牋欤本传所载意旨虽同。其辞乖异耳。)

  鲁肃

  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孙权统事。以为赞军校尉。与周瑜共拒曹公。进奋武校尉代瑜领兵。拜汉昌太守偏将军。转横江将军。

  遗刘先主书

  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殿其骥足耳。(蜀志庞统传。)

  答吴主权书

  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吴志。吕蒙传。)

  吕蒙

  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孙策时张昭荐为别驾司马。孙权统事。拜平北都尉。进横野中郎将。以赤壁功拜偏将军。领寻阳令。以濡须功拜庐江太守。以合肥功拜左护军虎威将军。寻代鲁肃为汉昌太守。以袭荆州功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吕蒙   十一

  疏请治疾

  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吴志吕蒙传。)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