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春秋三传详释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7、存三统

 

  汉武帝曾经派人找到了周王室的后人姬嘉,学习周武王封三恪的作风封姬嘉为周子南君。到汉元帝的时候,又尊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地位仅次于诸侯王。周王之后算是安置好了,可既然要"存三统",还得找出另外那一统的后裔。大臣们便撒下海网,四处寻找殷商的后人。

  可是,为什么要找的是殷商的后人呢?如果按照"存三统"的原则,汉朝要安置的另外两统该是汉朝的前朝和前前朝,也就是秦朝和周朝,可为什么不去找秦始皇的后人,却要寻找殷商之后呢?--这问题我在《春秋大义》里有过介绍,秦朝因为国祚太短,就被忽略不计了。当然,这不刨除汉朝学者们存在着为符合理论而修改事实的努力。

  大家找来找去,可殷商即便对汉朝来说也是个太遥远的朝代了,大家找的大约都是宋国的后人。结果发现,宋国的后人已经分化成十几个姓了,各地虽能找到一些大族,却怎么也排不清辈分。这一团乱麻该怎么理?假如真的找不出合适的人来,这一统还就不存了不成?--这可不行,事实一定要符合理论!匡衡这时候向皇帝上书,提出了一个候选人来。

  这个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可以说他是宋国之后,也可以说他是鲁国先贤,他的谱系虽然也能追溯到殷商那里,但大家通常不大认真考虑这个脉络。这个人,就是孔子。

  孔丘姓子,孔是他的氏,前边说"殷商后人已经分化成十几个姓了",其实该是分化成十几个"氏",只不过姓和氏的区别到秦汉以后基本就没有了。孔丘姓子,确实是血统意义上的殷商之后,是禁得起DNA检测的,和我们现代人的"炎黄子孙"这种文化血统观可不一样。于是,匡衡根据"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这一则春秋大义,认为当初作为殷商后裔的宋国从理论上说已经算是绝了根了,虽然《春秋》有"故宋"之义,但现在宋国的后裔们家谱根本排不清,宋国早又不守其统而失国,所以应该另外再找个什么人来继承殷商之统。也就是说,这个人要继承的是商汤,而不是宋国。这个人哪里找呢?我找来找去,噫,《礼记》里明明写有孔子自称"殷人"的话,那就立孔子好了。

  匡衡的话在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倒也不觉得什么,但在当时还真是属于标新立异的,很难让人接受。汉元帝就说匡衡的议论是"不经"--我们现在也常用"不经"这个词,就是成语"荒诞不经",这个"不经"原本指的是"不符合经义"。

  事情就这样搁置下来了。到了汉成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国家级的头等大难题:皇帝一直没有子嗣。

  皇帝一直没有子嗣,怎么办?

  专业问题要听专家的,治《尚书》和《榖梁传》的专家梅福给皇帝开了一副很长的药方,归结主要病因说:皇帝没有子嗣,这都是孔子惹的祸!

  先把梅福这个惊世骇的高论放一放,我们首先会感到奇怪的是:生儿育女的问题说到底也是让御医来想办法,这关经学家什么事呀?但在汉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很重,皇帝既然是受命于天,如果一直生不出继承人,那只有一个解释:皇帝惹老天爷不高兴了。这时候如果有野心家想要干点儿什么,正是绝好的时机。当然,老天爷是不是真生气了,这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会因此而真诚地相信老天爷真生气了。所以,皇帝没有子嗣,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还是第二位的,而他自己的统治合法性首先就会遭受质疑。

  既然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当然就会有政治理论家出面解决,梅福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梅福的立论依据,就是"存三统"。梅福说:"臣闻存人所以自立也,壅人所以自塞也。善恶之报,各如其事。"这话很值得留心,大意是说:让别人活就是让自己活,堵别人的路就是堵自己的路,善恶报应,往往如此。--这很像是我们现代人常用的俗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又像是和尚在讲因果报应,但那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呢。

  佛教的因果观念本来只是一种哲学上的因果律,和善恶报应并没什么关系,而善恶报应的观念在中国本土早已有之,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不是佛经里的话,而是《周易·文言》里的。大家习以为常的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过本土化,佛教原有的因果观和中国本土的善恶报应观两相结合而成的。这问题我在《孟子他说》和《周易江湖》里边曾经都有提到,可以参看。

  话说回来,既然善恶有报、事出有因,皇帝没儿子肯定算个"恶果",而"恶果"之存在必定有个"恶因",这"恶因"是什么呢?梅福说:"皇帝呀,您绝了人家的后,您也就绝了自己的后。想当初,秦始皇灭了周王室,也灭了六国,一点儿不给人家的后代留活路,这就叫"绝三统,灭天道",结果呢,自己国家很快就亡了,自己的儿孙也全都绝了。而周武王当初刚刚克商,马上就立殷后于宋,立夏后于杞,以此表明三统相继,表明姬姓并非独占天下,结果周代享国长久。您如今就该种善因以求善果,把殷商的后人给找出来,把殷商那一统给存下来,您存了人家的后,您自己也就会有后了。"

  梅福接着又论证了半天为什么孔子该算作可以被存为一统的殷商之后,于是,到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经过御用专家们从《左传》、《榖梁传》、《世本》、《礼记》里的详细考证,孔子这一统的身份可算被确认下来了,皇帝下诏封孔子的后人孔吉为殷绍嘉侯,才过一个月,又进爵为公,连带着还把那位周承休侯也进爵为周承休公,各给了方圆百里的封地,"存三统"便从政治理论上真正落实到政治现实当中。(Ⅰ)殷绍嘉公这一称号开头的那个"殷"字,就在表明孔子这一系就是殷商的那一统。

  顺便一提,要到八年之后的汉平帝元始元年,即公元元年,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Ⅱ)这是孔子本人被授予封号的开端。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汉成帝是汉元帝的儿子,他虽然存了三统,但到死也没有留下子嗣,皇位只好由侄子继承,这就是汉哀帝,而汉哀帝也没生出儿子,继位的小孩子汉平帝是汉哀帝的堂弟。更有戏剧性的是,汉平帝很快也死了,随着他的死,汉元帝的谱系从此断绝,对下一任继承人的血统标准只好放宽一步,于是,汉宣帝的玄孙刘婴被选中了,因为岁数太小,只被立为太子,称"孺子王",而王莽大踏步走上前台,执掌朝政,自封为"摄皇帝",以后就该发生新莽篡汉的事了。这样看来,在汉成帝当真存了三统之后,不但绝了后,甚至还亡了国,看来存三统不那么管用呀。



  (Ⅰ)《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成帝久亡继嗣,福以为宜建三统,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复上书曰:……臣闻存人所以自立也,壅人所以自塞也。善恶之报,各如其事。昔者秦灭二周,夷六国,隐士不显,逸民不举,绝三绝,灭天道,是以身危子杀,厥孙不嗣,所谓壅人以自塞者也。故武王克殷,未下车,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绍夏于杞,明着三统,示不独有也。是以姬姓半天下,迁庙之主,流出于户,所谓存人以自立者也。今成汤不祀,殷人亡后,陛下继嗣久微,殆为此也。《春秋经》曰:"宋杀其大夫。"《谷梁传》曰:"其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此言孔子故殷之后也,虽不正统,封其子孙以为殷后,礼亦宜之。何者?诸侯夺宗,圣庶夺适。传曰"贤者子孙宜有土"而况圣人,又殷之后哉!昔成王以诸侯礼葬周公,而皇天动威,雷风着灾。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今陛下诚能据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孙,则国家必获其福,又陛下之名与天亡极。何者?追圣人素功,封其子孙,未有法也,后圣必以为则。不灭之名,可不勉哉!福孤远,又讥切王氏,故终不见纳。初,武帝时,始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至元帝时,尊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使诸大夫博士求殷后,分散为十余姓,郡国往往得其大家,推求子孙,绝不能纪。时,匡衡议,以为"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其犯诛绝之罪者绝,而更封他亲为始封君,上承其王者之始祖。《春秋》之义,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已不守其统而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非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推求其嫡,久远不可得;虽得其嫡,嫡之先已绝,不当得立。《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以孔子世为汤后。"上以其语不经,遂见寝。至成帝时,梅福复言宜封孔子后以奉汤祀。绥和元年,立二王后,推迹古文,以《左氏》、《谷梁》、《世本》、《礼记》相明,遂下诏封孔子世为殷绍嘉公。语在《成纪》。《汉书·成帝纪》:又曰:"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统也。昔成汤受命,列为三代,而祭祀废绝。考求其后,奠正孔吉。其封吉为殷绍嘉侯。"三月,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地各百里。

  (Ⅱ)《汉书·平帝纪》:……封周公后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奉其祀。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



  当然,几家欢乐几家愁,三统一存,汉王朝倒了大霉,孔子的后裔却因为这个政策而受益了两千年之久。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那位没有子嗣的汉成帝,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他没有子嗣,应该是有什么生理疾患吧?但事实并非如此。汉成帝其实是有过儿子的,只是既有早夭的,也有被赵飞燕姐妹在后宫里偷偷给害死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府的两千年传承,赵氏姐妹当居首功,这大概就叫蝴蝶效应吧?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