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春秋三传详释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24、【胥命·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公羊家是有正解的。何休和徐彦搬出《春秋经·桓公三年》的一段话作为榜样:"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Ⅰ)"这是说:桓公三年夏天,齐侯和卫侯在蒲这个地方"胥命"。--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句话里表示时间的是"夏",也就是依"书时"的义例,既没有记载月份,更没有记载具体日期。而所谓"胥命",依公羊家的解释,也是一种会盟,和一般会盟的区别是:一般会盟要搞歃血仪式,而胥命却没有这种仪式。《公羊传》是赞许"胥命"这种方式的,并总结说:"古者不盟,结言而退。(Ⅱ)"这就是说,古人社会风气好,如果要有什么约定,口头一说就够了,不搞发誓赌咒立盟约那套。现在我们仍有一个词是表示这种情况的,即"君子协定"。

  《荀子》曾经赞赏这种君子协定的精神,说:做事不踏实的人总是夸夸其谈,不守信用的人总是言之凿凿,所以《春秋经》赞美胥命,《诗经》反对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的会盟(Ⅲ)。总之,做人纵然不能"先行其言"(Ⅳ),至少也要言而有信。

  公羊家这种对"古者不盟,结言而退"的深情缅怀很容易打动一些人的良善之心,引得他们由此而呼吁道德建设来恢复上古的君子之风。但善良的心愿和正义的目的往往达不到其最初的目标,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再者,公羊学家显然没学过社会学,在此完全忽略了仪式的重要社会功能(而儒家本来是十分强调仪式手段的),又希望着把小社会的道德伦理推广到大社会来,这种努力注定是得不到什么结果的。这个问题等稍后再谈,现在该来看看《榖梁传》对这同一段经文的讲解了:



  (Ⅰ)[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胥命者何?相命也。胥,相也。时盟不歃血,但以命相誓。……○解云:古者不盟而言近正,虽不歃血,口虽誓敕,不若古者结言而退,故言近正而已。

  (Ⅱ)《公羊传·桓公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近正也。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Ⅲ)《荀子·大略》: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其心一也。

  (Ⅳ)《论语·为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春秋经》: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眛。



  《榖梁传》:



  及者何?内为志焉尔。

  仪,字也。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

  其不言邾子何也?邾之上古微,未爵命于周也。

  不日,其盟渝也。

  眛,地名也。



  【译文】

  问:"及"是什么意思?

  答:用"及"字是表示这次会盟出自鲁国的意思。

  仪,是邾仪父的字,父,就是傅,是男子的美称。

  问:《春秋经》为什么对邾仪父称字而不称邾子呢?

  答:因为邾国以前地位低微,邾国的国君也没有被周天子封爵。

  对这次会盟的时间只记载月份而不记载具体日期,这是因为这次会盟后来不算数了。

  眜,是地名。

  《榖梁传》的释经和《公羊传》略有不同,榖梁学家们的努力又加大了这种不同。

  一开始,正如《公羊传》盯住了这个"及"字,《榖梁传》也从这里入手,但着眼点在于义例,而非《公羊传》的文字考据。《榖梁传》的意思是:张三及李四签合同于上海,在这句话里,连词用的是"及",表明签合同这事是张三发起的。--这个解释很难让人看得明白,的确,张三及李四,李四及张三,这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有不同了。如果事情是李四发起的,《春秋》笔法就应该写作'李四会张三签合同于上海'。"--这话是唐代大学者杨士勋说的,他从《春秋经》和《榖梁传》里前前后后寻找例证,以证明"及"和"会"的区别。总之,按《榖梁传》的说法,对会盟的记载如果用"及",表示的是"内为志",即"事情是出自我们鲁国的意思";如果用"会",表示的则是"外为主",即"这是人家的意思"。因为《春秋经》是鲁国本位的,所以凡说鲁国可以说 "内",说外国则说"外",我国和外国,一个简单的二分法(Ⅰ)



  (Ⅰ)[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榖梁传注疏》:此云"及",传云"内为志焉尔"。二年"公会戎于潜",传云:"会者外为主焉"。则下六年"公会齐侯,盟于艾",亦是外为主;"公及戎盟于唐",亦是内为志。外内之意别,故传辨彼我之情也。



  接下来《榖梁传》解释"邾仪父"的称字问题,也和《公羊传》不同。《公羊传》是说"邾仪"是字,而《榖梁传》却只说"仪"是字,而"父"是"傅",是男子的美称。

  如果按上文讲到的杨宽对周人起名起字的规矩,说"父"是"男子的美称"显然不错,但这个"男子的美称"是要放在字里的。如果《榖梁传》说的是"父,犹甫(而不是傅)也,男子之美称也",这就好理解了,可人家偏偏说"傅",更有甚者的是,范宁的注释说这个"傅"就是"师傅",这可实在让人费解了。

  范宁说的"师傅"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工人师傅"这样的意思--当初周天子身边最高位置的元老大官是谓"三公",即太师、太保、太傅,什么人来作三公呢,据《大戴礼记》的说法,周成王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姜太公为太师,都是一级元老。"三公"一直延续都后代,当然叫法略有变化(Ⅰ),大家熟悉的包青天里的一号反派庞太师就是一位太师,太保的流变最惨,分别被用为十三太保、盖世太保,后来还从太保一词衍生出了一个新词"太妹"。这些称谓的本来意思,保是保育员,主要照顾小天子的身体;傅是思想品德老师,师则是主抓小天子的教育的(Ⅱ)。所以,范宁所谓的"师傅"也许应该被理解为太师、太傅。

  但这么理解也还是觉得别扭。榖梁本门也对范宁这个解释大有疑问,比如钟文烝就态度明确地摇头说:"非也。"钟老师的意思是:夫、傅、父、甫这四个字古人都通用的。这样一看,邾仪父还是属于"称字"的义例(Ⅲ)



  (Ⅰ)比如汉代的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Ⅱ)《大戴礼记·保傅》: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

  (Ⅲ)[清]钟文烝《春秋榖梁经传补注》:……故书甫、父亦通用,《传》言父犹傅,犹曰甫犹夫,以其非本训而义相近,故言犹耳。

  另参[清]廖平/撰,廖宗泽/补疏《重订榖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傅,礼书作甫,盖《传》从甫声,甫从父声,故或言甫,某甫是也。

 

上一页 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