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太平天国史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太平天国史卷二十三 志第二 天朝田亩制度

 

  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二月,建都天京。这年十一月,即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一〕。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从反满的民族革命大步跃进入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天朝田亩制度全文如下〔一〕:

  天朝田亩制度第二页

  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功熏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每军〔一〕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逾十五岁以下一半。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尚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凡麦、豆、宁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於簿,上其数於典钱谷及典出入。

  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备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及真命诏旨书焉。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焉。

  凡二十五家中力农者有赏,惰农者有詈罚。或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则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不息,则卒长尚其事於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帽会同典执法判断之。既成狱辞,军帅又必尚其事於监军,监军次详总制、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命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一〕,直启天王主断。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予、或夺,军师遵旨处决。

  凡天下官民,总遵守十款天条,及遵命令尽忠报国者则为忠,由卑升至高,世其官。官或违犯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则为奸,由高贬至卑,黜为农。民能遵条命及力农者则为贤为良,或举或赏。民或违条命及惰农者则为恶为顽,或诛或罚。

  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举得其人,保举者受赏;举非其人,保举者受罚。其伍卒民,有能遵守条命及力农者,两司马则列其行迹,注其姓名,并自己保举姓名於卒长。卒长细核其人於本百家中,果实,则详其人,并保〔一〕举姓名於旅帅,旅帅细核其人於本五百家中。果实,由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师帅。师帅实核其人於本二千五百家中。果实,则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军帅。军帅总核其人於本军中,果实,则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监军。监军详总制,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启天王。天王降旨调选天下各军所举为某旗,或师帅,或旅帅,或卒长、两司马、伍长。凡滥保举人者,黜为农。

  凡天下诸官三岁一升贬,以示天朝之公。凡滥保举人及滥奏贬人者,黜为农。当升贬年,各首领各保升奏贬其统属。卒长细核其所统两司马及伍长,某人时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军帅:至若其人无可保升并无可奏贬者,则姑置其人不保不奏也。旅帅细核其所统属卒长及各两司马、伍长,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详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师帅。师帅细核其〔一〕所统属旅帅以下官,某人果有迹则列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二〕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军帅。军帅将师帅以下官所保奏升贬姓名,并自己所保升奏贬某官姓名详於监军。监军并细核其所统军帅,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三〕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钦命总制。钦命总制并细核其所统监军,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一同举於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将各钦命总制及各监军及各〔四〕军帅以下官所保升奏贬各姓名直启天王主断〔一〕。天乃降旨主断,超升各钦命总制所保升各监军,其或升为钦命总制,或升为侍卫;谴谪各钦命总制所奏贬各监军,或贬为军帅,或贬为师帅。超升各监军所保升各军帅,或升为监军,或升为侍卫;谴谪各监军所奏贬各军帅,或贬为师帅,或贬为旅帅、卒长。超升各军帅所保升各官,或升尚一等,或升尚二等,或升军帅;谴谪各军帅所奏贬各官,或贬〔二〕下一等,或贬下二等,或贬为农。天王降旨,军师宣丞相,丞相宣检点、指挥、将军、侍卫、总制,总制次宣监军,监军宣各官一体遵行〔三〕。监军以下官,俱是在尚保升奏贬在下,惟钦命总制一官,天王准其所统各监军保升奏贬钦命总制。天朝内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诸官,天王亦准其尚下互相保升奏贬,以剔尚下相蒙之弊。至内外诸官,若有大功大熏及大奸不法等事,天王准其尚下不时保升奏贬,不必拘升贬之年。但凡在尚保升奏贬在下,诬,则黜为农。至凡在下保升奏贬在尚,诬,则加罪。凡保升奏贬年列贤迹〔一〕恶迹,总要有凭据方为实也。

  凡设军,每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先设一军帅。次设军帅所统五师帅〔二〕。次设师帅所统五旅帅,共二十五旅帅。次设二十五旅帅各所统五卒长,共一百二十五卒长。次设一百二十五卒长各所统四两司马,共五百两司马,次设五百两司马各所统五伍长,共二千五百伍长。次设二千五百伍长各所统四伍卒,共一万伍卒。通一军人数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凡设军以后,人家添多,添多五家,另设一伍长。添多二十六家,另设一两司马。添多一百零五家,另设一卒长。添多五百二十六家,另设一旅帅。添多二千六百三十一家,另设一师帅。共添多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另设一军帅〔三〕。未设军帅前,其师帅以下官仍归旧军帅统属;既设军帅,则割归本军帅统属。

  凡内外诸官及民,每礼拜日听讲圣书〔一〕虔诚祭奠,礼拜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焉。每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旅帅、卒长更番至其所统属两司马礼拜堂讲圣书,教化民,兼察其遵条命与违条命及勤惰。如第〔二〕一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至某两司马礼拜堂,第二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又别至某两司马礼拜堂,以次第轮,周而复始。旅帅、卒长亦然。

  凡天每一夫有妻子女约〔三〕三、四口,或五、六、七、八、九口,则出一人为兵。其馀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凡天下诸官〔四〕,每礼拜日依职份虔诚设牲馔,奠祭礼拜,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讲圣书,有敢怠慢者黜为农。钦此。

  二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土地纲领和建设农村社会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平分土地的办法,规定了农村公社的组织制度,规定了农民生活的各项准则。它包含有两个内容:一、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种一切财产的公有制;二、建立兵农合一的地方政权,组织农民生活。兹分述於下:

  第一、平分土地办法 其办法把田亩按产量分为九等,一亩早晚二季产粮一千二百斤的为上上田,产量减一百斤降低一等,至年产四百斤的为下下田。上上田一亩折合上中田一亩一分,折合其他各等田若干。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人多则分多,人少则分少,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凡男女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多过十五岁以下一半。每家除耕种外,规定都要种桑、养蚕、织布,从事纺织业,并从事养鸡、养猪副业。又根据公有制原则,收获不得归私有,除留粮食可接新谷外,全部都归国库。凡麦、豆、宁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也一样都要归公有。至於各家所有婚、弥月、喜事(即丧事,因太平天国以人死为升天,是大喜事,所以叫丧事为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定,通国皆一式,不得多用一钱。其馀鳏、寡、孤、独、废疾,都颁国库赡养。

  第二、兵农合一的农村公社组织 太平天国在平分土地和公有生产物的基础上,又规定一种兵农合一的农村公社组织制度。其制以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为一军,设立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等乡官。其构成一军最小细胞为一家,而其基层组织则为二十五家,故一切施政对象都以二十五家为基础,由两司马管理。凡二十五家中,设有国库一所,保管公有生产物,其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担任,农隙治事,使二十五家成为一个农村公社组织。凡「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凡一军内,并设「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这制度的特点是军事与行政的统一,是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成为自成体系的经济单位,其军事组织、生产组织,即包含在社会组织里面。

  第三、宗教与教育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设礼拜堂一所,两司马住在堂内。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抵要祭告上帝,一切早俗尽除。其二十五家的儿童,每天都到礼拜堂,由两司马教读旧遗诏圣书(即旧约)、新遗诏圣书(即新约)、真命诏旨书(即天命诏旨书以及钦定天条书、三字经等)。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每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旅帅、卒长更番到他们所属两司马礼拜堂讲圣书,教育这一个农村公社的农民,兼考察他们遵条命与违条命及勤惰等情况。

  第四、司法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力农的有赏,惰农的有罚。如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听其曲直。不息,由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不息,由卒长上其事於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帅会同典执法判断。既成狱辞,军帅上其事於监军,监军次详总制、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命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直启天王主断。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矛,或夺,军师遵旨处决。这个司法制度,解决争讼的办法,从基层的两司马听讼起,直到天王。

  第五、选举与黜陟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全国每年选举一次,以补诸官之缺。举得其人,保举者受赏;举非其人,保举者受罚。其伍卒、民有能遵守条命及力农者,两司马则列其行迹,注其姓名,并自己保举姓名於卒长。卒长细核其人於本百家中,果实,则详其人,并保举姓名於旅帅。旅帅细核其人於本五百家中。果实,则上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师帅。师帅实核其人於二千五百家中,果实,则上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军帅。军帅总核其人於本军中,果实,则上其人,并保举姓名於监军。监军详总制,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启天王。天王降旨调选全国各军所举为某旗,或师帅,或旅帅,或卒长、两司马、伍长。凡滥保举人者,黜为农。这个制度规定人民有被选举权,其选举办法,是用记名选举,层层核实的办法。其黜陟制度由规定:官员的升迁或罢黜,三年一次,以考绩而定,考迹则以贤迹、恶迹为标准,以示天朝之公。监军以下官的考绩,都是上级考核下级的。其钦命总制一官,是中央派到地方来的官员,负有聊击中央与地方的责任,为着防止有违法乱纪的事,所以特准他所统的下一级的监军考核他。中央政府内的丞上、检点、指挥、将军、侍卫各官,也准上下级互相考核,以剔上下相蒙的流弊。至内外诸官,如有大功大熏或大奸不法等事,准他们上下不时保升奏贬,不必拘升贬之年。但凡在上保升奏贬在下,诬,则黜职;在下保升奏贬在上,诬,则加罪。凡官员有罪过和不称职的黜为农。这是因为太平天国的人民是农民,官员是从农民中选拔出来的,所以凡犯罪过和不称职的则把他降黜仍做耕田的工作。条文很明白。可是,简又文为着反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性质,却据此断定说:「农民无异是国家的佃农」,「其地位之卑贱等於罪囚」,又说:「在天朝治下农民成为最低层的人民,等於贱民,简直是与罪犯同列一等」〔一〕,是大错的。

  三 天朝田亩制度思想的渊源与其继承及根据

  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渊源有两种:一种是原始基督教义。耶稣既非某姓的家族宗教,亦非某民族某地方的国教。耶稣自创教以来,即是对整个人类发言。耶稣对他的弟子说,走向全世界去,传播福音到任何有生之伦。耶稣提出单一的上帝作为人类崇奉的对象,一个普遍的上帝,属於全人类的上帝,一切人类皆系上帝的儿子,彼此互让为兄弟。耶稣又创天国之说,不但以上帝博爱与人类大同而推倒亲族的私爱与家庭的关系便算了,其教训中更明明反对经济制度中一切私有财产及个人的优先权利等。他以为人类尽属於天国,其所有皆系天国的所有,人类惟一合理生活,乃竭自己所有,尽己所能,以行上帝的意旨。故屡屡谴责私富及仅顾个人的生活。耶稣这种真义,早已为其后徒的传教式的教义所掩蔽了。洪秀全以非凡的智慧,抱有救世的大志,从一部为西方殖民主义者服务的基督教宣传小册子满纸荒唐说教中,却让识到耶稣的宏旨。所以他创建的国家便称为天国,他创制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便说是遵行上帝的意旨。他在天朝田亩制度里大书特书道: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此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

  这段话,正是说明了这个制度的思想渊源是从原始基督教义而来。

  在另一方面,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又出自儒大同之说。这一个学说,载在礼记礼运篇,乃儒家政治思想中的至高境界,原与耶稣天国之说相近。洪秀全本儒生,通经史,明乎儒家大同学说,又领会了西来的原始基督教义,他就把这两种中西折理熔会於一炉,创立了上帝教的大同说。其说见於作为上帝教理论之一的原道醒世训中,说:

  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亦然,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奸邪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一种天下一家四海兄弟的大同说,真可说是大倡耶稣博爱的宗旨与儒家大同的主张了。这种思想表现於制度上的便是这一个天朝田亩制度。他一方而根据原始基督教义创立一个人人不受私物,物物归上帝,大家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地上天国。同时,又根据儒家大同之说,来创立一个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都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各尽所能,生产公有的大同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又继承了中国二千多年来农民起义一脉相承的长期斗争的目标与前仆后继所追求的理想。从秦朝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起,到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止,二千多年里面的大小几百次的农民战争,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剥剥者与封建压迫者,争取自身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改变的革命要求。虽然他们还没有提出明确的纲领,但起义本身就充分地说明这个事实,并全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日益丰富其内容。在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农民领袖张角太平道组织农民,提出「平」、「均」的教义。到唐朝末年以后,农民战争又进一步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唐天王仙芝起义时,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就是以均有馀补不足的平均思想为号召。北宋初,王小波起义号召群众说:「吾疾贫富不平,今为汝均之」。南宋锺相起义的口号是「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到明末李自成起义时,就以「均田免粮」为战斗口号,於是便由「等贵贱、均贫富」再进上步时确地提出均分土地的要求。太平天国便是把中国二千多年来农民战争这一种长期斗争的目标与追求的理想推上了最高峰。从而产生了这一个天朝田亩制度出来。

  天朝田亩制度除了继承历史传统之外,还包含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当金田起义的号角一乡,「同家食饭」〔一〕、「同打江山,共享天福」〔二〕等为农民大众所向往的口号提了出来,这就成为动员群众的无比巨大的力量,使成千成万的群众风起云涌似地奔集到太平天国的大旗下来。当时起义群众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前来参加的,他们一切衣食都由公家供给,在军队里面实行了统一供给制,而战士缴获敌人财物,则一切归公。由於这种严格的军事共产制度,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杜绝了贪污与战时一些非法的行为,并且节省了军费的开支,在短短的两年里面,就人被困在广西山区打出湖南,以疾风扫落叶的声势,取得席卷长江、克复南京的大胜利。因此,到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就把这一种在军队中行之有效的供给办法作为胚形,把它制成制度推行到全国范围去,於是便设计出这一个以实现一切财产公有制为主要内容的天朝田亩制度。

  在天朝田亩制度制作时,它的图案是有蓝本的。天朝田亩制度的蓝本采自周礼制度。这是当时人知道的事,汪士铎论太平天国制度学周礼和诗经〔一〕,储枝芙论太平天国乡官制度取自周礼制度〔二〕。就是太平天国文告也曾经明白说过:「立军师帅,准周礼二十五〔家〕之制」〔三〕,又说:「仿周礼司马法五家有长」〔四〕的话。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军制与社会组织是合一的。这原是周礼里面一种主要的制度。周礼地官司徒说: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用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

  郑玄注说:

  用,谓使民事之。伍、两、卒、旅、师、军,皆众之名。两,二十五人;卒,百人;旅,五百人;师,二千五百人;军,万二千五百人,此皆先王所因农事而定军令者也。欲其恩足相恤,义足相救,服容相别,音声相识。作,为也。役,功力之事。追,逐寇也。春秋壮十八年,夏,追戎于济西。胥,伺捕盗贼也。贡,嫔妇百工之物。赋,九赋也。

  郑玄所谓「因农事而定军令」换过一句话说就是寓兵於农。要想使他们「恩足相恤,义足相救,服容相别,音声相识」,必须先有组织,定为制度。遇兵事则以起军旅,平时则用以作田役,以逐寇捕盗,以收贡赋。这一种制度,是社会组织的制度,也是军事组织的制度,所以周礼夏官司马述建军的制度说: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有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可见周礼的建军制度和它的会万民的制度,即社会组织的制度是合一的。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军事组织与社会组织便是根据自周礼这一种制度而来。又周礼地官司徒:「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郑玄注说:「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军帅掌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其制也是据自周礼而来的。

  周礼对田亩等级的办法,见地官司徒:「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以均齐天下之政」。辑注说:「五物,五地所宜之物。九等,上中下各三等也」。总论清高宗弘历案说:「辨五物九等名曰土均之法者,田有一易再易,地有五而当一,必辨其等乃可均也。九等当如禹贡所差,但禹贡是九州之等,此则随地而差之,各有九等耳。」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法,分地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即采自周礼这种土均之法。

  此外,天朝田亩制度的选举黜陟制度,则取周礼:「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及「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的制度〔一〕。鳏、寡、孤、独、废疾免役及公养的制度,则取周礼振躬、宽疾的保息制度〔二〕。

  但天朝田亩制度对周礼制度是有改进的地方的,如周礼人民受地有上地、中地、下地的不同,男子得受田而妇女无分〔一〕,天朝田亩制度人民受地办法,则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妇女也同男子一样都得分田。又周礼军旅统率二十五人的设有两司马,而二十五家则另设立闾胥,「各掌其闾之徵令」〔二〕,天朝田亩制度则以两司马管理二十五家的生产、军政、宗教、教育、司法等,军事与行政统一。

  尤其是要特别指出说的,周礼是为巩固封建制度而创制的,而天朝田亩制度则是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种一切财产公有制,两者的精神是对立的。故天朝田亩制度虽有根据自周礼的地方,但是,它只采用周礼制度的外形,作为图案的蓝本,至於贯串在整个制度中间的共有共享的精神,当然不是周礼所得而有,也不是中国历代所行的公田制度所得而有。这一点必须明确的。

  天朝田亩制度的图案除采取周礼外,并采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难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那一个农家副业的计划,作出「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的更具体更详细的规定。

  四 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与其所起的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描画出一幅农村乌托邦的图案,在这个农村乌托邦中,以二十五家组成一个农村公社,设国库、礼拜堂各一所,由两司马管理。在这个农村公社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国库是村中保管公有财产的机关,农民除留食粮外,其馀的生产物都缴交国库。「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农民即由国库供给,「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其「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村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及真命诏旨书」。每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遇有「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在这个社会里,男女平等,妇女都得分田,「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也没有买卖婚姻,「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在这个社会里,自两司马至军帅都由人民推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在这个社会里,说选举,则每年一举,选贤与能,人民都有被选举权,贤才不致埋没;说黜陟,则诸官三年一陞贬,均据贤迹、恶迹为标准,以示天朝的大公;说司法,则审慎周密。在这个社会里,「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

  这一个农村乌托邦,以二十五家为单位,作为一个农业和手工业强固结合的农村公社组织。就在这一种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企图实现公有制,这正是显示了天朝田亩制度农业社会主义的空想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画的农村乌托邦的不可能实现,也从这里看出了根源。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却又带有反动性。

  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年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天朝田亩制度明确地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要求根据新的原则,重新平分土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是具有革命性的。而天朝田亩制度所揭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前景,规画得那样细致周密,描绘得那样美好动人,使当时农民渴望获得土地的要求,使二千多年来中国农民所渴望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在这里得到了最鲜明最强烈的反映,因而起着积极的动员作用,鼓舞着千百万的群众为反封建而进行勇往无前的斗争,成为无限力量的源泉。这种革命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构成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的方面。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也有着它的反动方面。在太平天国革命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经济结构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已经逐渐分离。当时历史的要求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而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可是天朝田亩制度却把它的基层组织每二十五家成为一个农业和手工业强固结合的农村公社组织。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没有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地位,这就不能有分工的发展,也不能有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活动。天朝田亩制度企业实现的公有制,建筑在个体劳动、分散经营的小农经的基础上,它所要建设的社会,很显然势必致於倒退到原始公社式的社会里去。贯串在天朝田亩制度中的绝对平均主义,超越了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把本身限制在平分封建的土地财产的范围内,而是提出要平分一切财富。这样它就会触动到一部分中农的财产,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刚从封建土地所有制中解放出来,又受到了新的阻碍。同时,它将整个社会经固定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的范围内,使农民仅得维持一般的生活,而对扩大生产有所限制。从以上种种分析,可见天朝田亩制度在实质上又是带有反动性质的。

  不过,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并未实行,因此,它所起作用的乃是巨大的革命性的一面。

  五 天朝田亩的实施问题

  甲 颁布天朝田亩前的宣传与农民的行动

  太平天国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前,就为实行公有制进行宣传。当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天月,大军下江南,抵达江西九江时,到处张贴布告,首以「薄赋税、均贫富」二语宣告人民,群众欢呼,踊跃赏粮犒军,沿江都是〔一〕。

  到建都天京,就颁布待百姓条例宣告要行公有制。同时,又在讲道理的大会上,随时把这一种制度对群众作剀切详明的宣讲。有一个署名上元锋镝馀生的反革命分子写的金陵述略记他在天京亲见亲闻的情况道:

  逆匪所刻妖书、逆示颇多。省中刻有续诏书、义诏诰等,类多文义不通,极狂悖。制造伪历,以三十一日为单月,三十日为双月,改地支丑亥二字为好开等字,欺天侮圣,罪难髪数。内有待百姓条例,诡称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天父)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归於天王(天父)收去,每月大口给米一担,小口减半,以作养生之资。……店铺买卖本利皆系天王(天父)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王(天父)。如此魂得升天,不如此,即是邪心,即为妖魔,不得升天,其罪极大云云。间有长发赋传人齐集设坛讲道,令人静听,亦即仿佛此等语〔一〕。

  案这部金陵述略本有清咸岂三年六月朔日申江寓客跋,即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六月初一日。又清朝顺天府府丞张锡庚曾把传钞本奏呈。清廷钞寄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向荣阅看,其日期为清咸岂三年五月二十三日〔二〕,即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五月廿五日,时在建都天京后三个月。据此知所记太平天国待百姓条例和宣讲公有制,乃建都天京后就颁布和举行的。这部刻本每段后都有案语。加案语的人也是一个亲见亲闻的人,态度还算严肃,遇到那个上元锋镝生诬蔑太平天国的地方,他都指出,或说无其事,或将真实情况写出订正。但在上引这一段记事之后,却说:「按此皆有之」,说明这段记载是真确的。这段记载告诉我们三个消息:一、太平天国一切公有,田都有天父的田,店铺资本亦归天父所有;二、太平天国不收田赋,农民每年生产全归政府,由政府每月给以定量的粮食为生;三、太平天国要实行公有制度,除颁布待百姓条例外,还开群众大会宣讲这个道理。据其所记,待百姓条例与后来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的精神和原则完全相同的。反革命巨魁曾国藩讨粤匪檄〔一〕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主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主之货」的狂吠,便是根据这份待百姓条例来鼓动地主阶级对抗太平天国的。

  在建都天京那一年里,今天从残阙的记载中看到农民行动起来的一些情况。有的地方如江西南昌梓溪镇棠谿村农民就在太平军围攻南昌时,向地主计亩徵粮,分给无田的人吃。村中地主阶级分子邹树荣在六月十八日江省被围感赋七律三首〔二〕中记其事道:

  围闭江城历七旬,久偏生变是愚人,官兵与贼皆安堵,乡俗乘机作怒瞋。计亩徵粮忧富室,(乡间计田一石,或出谷一石、二石不等,分与无田者食,於是有田者多受累。)……吾村前后分三次,(吾家一回出谷五十馀石,一回出谷三十馀石,一回出谷廿石。)

  有的地方如江西湖口县农民提出均田的要求,实行了减租。湖口县地主阶级分子张宿煌备志纪年〔一〕在清咸岂三年记事里记道:

  是秋谷熟倍。近年三乡顽梗,倡均田之说,私相盟会,准每亩佃户纳谷八斗。这一年,在天京附近陈墟桥蔡村农民就不再向地主交租,得过有衣有食的生活。汪士铎乙丙日记述其事道:

  忆寓陈墟桥蔡村时,通村千馀家,……民皆不识字,而仇恨官长。问:「官吏贪乎?枉法乎?」曰:「不知。」问:「何以恨之?」则以收钱粮故。问:「长毛不收钱粮乎?」曰:「吾交长毛钱粮不复交田主粮矣。」曰:「汝田乃田主之田,何以不交粮?」曰:「交则吾不足也。吾几子几女,如何能足。」曰:「佃人之田,交人之粮,理也,安问汝不足;且汝不足,当别谋生理。」曰:「人多无路作生理,无钱作生理也。」

  从汪士铎这段反动记述里,看出天京近郊农民的行动,看出他们在革命前后不同的生活:在革命前,佃农民受地主惨重的剥削,挨饥受寒;到革命后,太平天国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不再向地主交租了,只要向自己的政府交纳公粮过着有衣有食的生活。他们都知道清朝封建政权是保护地主阶级来剥削他们的,太平天国政府却是保护他们的,他们认清楚了谁是他们自己的政府,谁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就对官府掀起了仇恨。汪士铎说佃农仇恨官府是因为「收钱粮故」,官府是向地主收田赋,并不是向佃农收田赋,佃农之所以仇恨官府是因为官府保护地主来剥削和压迫他们,汪士铎的话是有所掩饰,不敢明白说出来的。

  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后,就颁布待百姓条例,开群众大会进行宣讲,农民也行动起来,或向地主计亩徵粮,分给无田的人吃,或倡义均田,实行了减租,或者就不再向地主交租。这一切,都为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作了准备。

  乙 太平天国於何时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它为什么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后旋即采取这种措施?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於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冬十一月。太平天国又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照旧交粮纳税」在什么时候采取呢?要对这件大事进行论断,必须首先把时间考明。

  这件措施,是正军师东王杨秀清率领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上奏天王洪秀全请办的,本章奏说:

  小弟杨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韦昌辉、石达开跪在陛下奏为徵办米粮以裕国课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如蒙恩准,弟等即颁行诰谕,令该等遵办,解回天京圣仓堆积。如此缘由,理合肃具本章启奏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御照施行。

  天王洪秀全接到本章,批道:「御照胞等所义是也,即遣佐施行,钦此」。

  这封本章,原件今未见。此处据自张德坚总纂贼情汇纂。该书着录空年月日不填〔一〕。案太平天国要行这种「照旧交粮纳税」措施,必须在建立地方政权后,编立了户籍,然后才能施行。考太平军於癸好三年八月后江西南昌撤围回守安庆,以经略安徽后,派石达开前往安民,太平天国始在安徽省已克复地方陆续设立乡官,建立地方政权〔二〕。据现存文献所载,安徽繁昌县到十月底还未举官造册,限於十一月初九日举齐〔三〕。可见安庆一带是到癸好三年秋冬间始陆续设立乡官,建立起地方政权。庐州系十二月初十夜(夏历十二月十六夜)始克复,地方政权的建立又比安庆一带迟一步。至於江西湖口设立乡官系癸好三年七月后事〔一〕,进入九江则系八月二十六日事〔二〕。故太平天国不可能於癸好三年秋收后在安徽、江西行「照旧交粮纳税」。安徽铜陵县有个地主阶级分子曹蓝田在清咸岂四年七月十六日与邓太守书说:

  敝邑地滨大江,贼於去秋颁伪檄索户册。……贼众数百人,旋於十二月既望,蜂拥至东乡顺安镇,剽掠无馀,阖邑近水之粮,掠取殆尽,……贼亦旋去。今春一、二奸民迎伪官及贼党百馀来踞县城,禁制繁多,诛求无已,民甚苦之。顷复限於八月初一日徵收钱米〔三〕。

  案清咸岂四年八月初一日,即太平天国甲寅四年八月十七日。太平天国於癸好三年秋天命令安徽省铜陵县官造册,设立乡官,建立地方政权。这年十二月,前来取粮一次。甲寅四年春天,派官前来治理,颁布新法令,到八月十七日始行「照旧交粮纳税」。铜陵县的情况,可代表当时在太平天国治下安徽、江西各地的情况。据此知太平天国施行「照旧交粮纳税」,是始於甲寅四年秋天。正军师东王杨秀清等这封请於安徽、江西照旧交粮纳税解回天京积贮本章,就是在这年秋收前,六月间上奏的。当时各地行这种措施还有些有日期可考的,如安徽潜山县在这年七月徵收〔一〕。庐州在这年八月徵收〔二〕。而这年桐城县下忙徵粮,今天安徽省博物馆还存有一张朱浣曾下忙纳米热照。

  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照人口平分土地。而「照旧交粮纳税」,准许地主收租,却不得不承认封建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在采取「照旧交粮纳税」之日,上距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时还不过半年,而在一个月前——太平天国甲寅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以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名义答覆英国人三十一条并质问英国人五十条诰谕里,还向英国外交人员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是要行「田产均耕」,使人人都得「同享天福」,以达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究竟有什么紧急的形势迫使太平天国不得不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呢?

  原来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行政机关大加扩弃,天京人民也行供给制,而粮食来源主要是只靠复州县获取仓储。这就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据曾国藩湘军情报机关采编所张德坚总纂的贼情汇纂卷十贼粮仓库说:

  圣粮馆分岂备仓、复成仓、贡院三处屯贮,截至癸丑年终共存谷一百二十七万石,米七十五万石。江宁群贼口粮每月约放米三十馀万石,合计米谷足支四月。

  贼情汇纂又记到甲寅四年五月,天京「下一概吃粥之令」。关於天京下令吃粥事,当时在天京的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在甲寅四年六月记事里记道:

  男子牌面,每日每名发米半斤,牌尾四两。女子每日每名,湖南以前发米六两,湖北以下,发米三两,均以稻代。悉令人食粥,否则杀。其时男馆逃走者多,新附者少。

  当时也在天京的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所记更详细,说:

  贼常例各馆皆具人数,每十日赴典圣粮领米人一斤,斤不过七合,米不足,改给稻,仍一斤,砻米仅四合,稻亦不足,止给半斤,极至四两,因令人吃粥。然稻四两得米止合馀,即作粥亦不饱,咸有怨言。洪贼时有谕示合城,不能全忆。中有:「神爷试草桥水深,如何吃粥就变心?不见天兄舍命顶,十字架上血漓淋。不见先锋与前导,立功天国人所钦」云云。

  据上引记载,天京於甲寅四年五月已「下一概吃粥之命」。粮食告匮,到了「咸有怨言」、「变心」、「逃走」的地步。当时敌人江南大营正驻扎在天京东门外孝陵衞,虎视眈眈,与城内反革命分子图谋里应外合。如果太平天国不能解决天京粮食匮缺问题,哗变立见。

  除了天京如此严重的形势外,从整个革命形势来看,粮食匮缺也是一个首要的大问题。上引那个记太平天国在安徽铜陵县徵粮事的曹蓝田,他是个顽抗的反革命分子,坚决拒绝向太平天国纳粮,他论说:「夫贼之绌於力者,以粮储匮缺,逃亡复众故耳。一旦就沿江郡县勒徵钱米,啸聚失业流民,则其势可以复振」〔一〕。这个反革命分子是看得准确的。

  所以,太平天国为了制止天京哗变的险恶情况,为了对整个革命有利的形势,必须立即解决粮食来源的问题。而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在当时是不具备主客观的条件的,并且是缓不济急的。这就是为什么太平天国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半年就突然采取「照旧交粮纳税」措施的原因。

  近年来天朝田亩制度,有说杨秀清把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改为保护地主的「照旧交粮纳税」,掀起两条路线的斗争。有说李秀成改变天朝田亩制度,准许苏、浙地主收租,干叛徒的勾当。又有说太平天国本是农民政权的,后来改行「照旧交粮纳税」,向封建政权转化等等。这都是因为不知道太平天国何时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不知道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措施。今天加以考明,这就有利於对这些问题的了解。

  丙 太平天国在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上的立场

  研究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必须先知道它在对农民的方针政策上的立场。

  太平天国革命,对地主阶级进行专政,而对农民则加以保护。归庆柟让斋诗稿八月杂永道:「数千贼众下昆山,焚掠兼施非等闲,大户一空小户静,似存公道在人间」〔一〕。地主阶级分子这首永事诗充分说明了太平天国的立场,所以太平天国在它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上是站在农民阶级方面反对地主阶级的。它要向富家大户借捐〔二〕。而对一般性质的收费,则按贫富分多寡,如江苏吴江县发门牌时,「每张或三百有馀,或五百有馀,富户亦有千文不等」〔三〕。富户收费三倍於贫户。到收每户银米时,是一律的,但规定「贫户无力完者,有力者倍完以足之。不肯完者拘人封房」〔一〕。把贫户的负担加在富户的身上,富户不肯交的,则捉人封屋。苏、浙地区,在清皇朝统治下,封建政权保护绅富大户,剥削平民小户。江苏省各县,一般都是「以大户之短交,取偿於小户」〔二〕。吴江县「有十数顷之家,而所完无几者,有一、二亩之家,而横徵倍之者」〔三〕。浙江省杭州、嘉兴两府,则对「大户仅完正额,小户更任意诛求」,「以小户之浮收,抵大户之不足」〔四〕。太平天国克复苏、浙后,把这种剥削农民的做法颠倒过来了,「贫户无力完者,有力者倍完以足之」。这就鲜明显着地体现着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基本方针和立场所在〔五〕。

  我们还要专对太平天国政府在处理农民抗租问题上来考察。太平天国是准许地主收租的,但却放任佃农不交租。江苏常熟地主阶级分子龚又村自怡日记清咸岂十一年二月廿五日记道:

  见伪示欲到处讲道,并禁薙头、霸租、抗粮、盗树,犯者处斩。然其所统官员……又任佃农滋事,……与示正大反。

  案所谓「霸租」,就是佃农不肯交租,禁霸租,就是禁止佃农不交地主租。但是,太平天国的官员们,却放任佃农不交地主租。布告上说的是禁止佃农不交地主租的,但执行起来却是放任佃农不交租,所以这个反革命分子说「与示正大反」。他在同月的日记里还记有一件关於这一类事件的大事说:

  廿六日回寓,知昨日平局遭土匪之劫,屋庐多毁,器物掠空,局主报案。次日,局发乡勇捉犯,而逃遁者多,查拏数日,始於贵济获曹、顾、贾三人押到俞局。而埋轮之使,犹倡免租之义,胆纵豺狼。

  在四月初七的日记里,记这事的结局说:

  晚偕礼庭至洞港泾,适徐局勇首顾大山来调停劫局案,曹和卿同拟各佃凑钱赔藏,并起事各图办上下忙银各三百,外加二百六十文以赔夏赋。所获三犯释回。

  案「平局」,是一个收粮局名的简称,「俞局」、「徐局」都同。太平天国地方政府的干部因不懂徵收田赋手续,所以这种收粮局大都交给地主阶级分子或衙门书吏办理,他们就利用来收租。被这个反革命分子狂吠为「土匪」的,实是佃农,被诬蔑为「平局遭土匪之劫」,实是佃农去捣毁帮地主收租的收粮局。所说的「埋轮之使」,典故出自后汉书张纲传,指天王派来的钦差大臣。这位钦差大臣,当常熟各图佃农捣帮地主收租的收粮局时,他不是下命令派军队去镇压佃农,而是宣传地主不应收租的大道理。后来经过中间人调停,佃农只是交粮和给还取去收粮局器物价钱,竟不交租,取得了胜利。这个地主阶级分子对这位钦差大臣咬牙切齿地咒诅说什么「胆纵豺狼」。这两项记载,记出了太平天国政府放任佃农不交租,钦差大臣宣传地主不应收租,恰恰和封建政权保护地主收租,视为天经地义完全相反。

  太平天国与农民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怀有深厚的阶级感情。克复浙江后,在海宁流传的那一首「黄(万)金家财殓蒲包,穷人手里担元宝,长毛哂哂笑」〔一〕的民谣,和忠王李秀成庄严地发表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讥笑天京为「苦力王们的城市」,而太平天国却认为这个「称号,是最大的恭敬」〔二〕的宣言,太平天国从战士以至领导者这种阶级立场,正是深刻地反映出这种关系和感情。在这种关系和感情下,太平天国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便自然而然地是从农民出发,站在农民方面的。

  丁 太平天国从「照旧交粮纳税」经过「着佃徵粮」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在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上的立场既考明,现在来说它的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最初是「昭旧交粮纳税」政策。这个政策颁布后,首先是佃农不肯向地主交租。在太平天国革命洪流当中,追求平等、平均二千年的中国农民行动起来了,凡是太平天国克复的地方,

  到处都是「地符庄帐付焚如,官牒私牒总扫除」〔一〕。农民把地主阶级和封建紧勒在他们身上的枷锁打碎了,不肯再受地主剥削了。安徽桐城人方宗诚闭齐诗集食新叹道:「东庄有佃化为虎,司租人至撄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掉头不雇角相当」。佚名平贼纪略清咸丰十一年十有锡金城民总立仓厅记江苏无锡、金匮情况说:「各佃户认真租田当自产,帮不输租,各业户亦无法想」。浙江嘉兴吴仰贤小匏庵诗存新乐府粮归佃诗注说:「禾中向有租田当自产之谚」。所谓向有,指太平天国统治嘉兴时事。如地主有企图收租的,佃农就予以打击。吴县甫里镇人杨引传野烟录记其事说:「凡里人有田者,由乡官劝谕欲稍收租,而佃悍然不雇,转纠众打田主之家。桃浜村为之倡,事起於南栅方氏。於是西栅金氏,

  东栅严氏家,什物尽被毁坏,而严氏二舟泊屋后亦被焚。陈某被缚于昆山城隍庙石狮子上,几饱众拳」。案陈某是甫里镇乡官。又或有地主凭藉某种恶势力来强行收租的,佃农也同样予以打击。龚又村自怡日记记常熟事说:「邹氏设局於神祠,又被拆坏,局董俞卿被戕投水。收过租米之局,众佃竞欲索还,於十三日赴俞局哄闹,几欲焚劫」〔一〕。佃农对地主的蠢动,或毁,或焚,或打,或杀,对帮助地主的乡官也予以惩治,捆缚在通衢上示众,这是两个具有典型的事例,各地抗租情况大都如此。有些地主只得把田卖给佃农以救饥。江阴章氏支谱章型尘烟纪略说:「将田亩售与佃农,价愈贱而售愈难」。常熟龚又村自怡日记说:「中夜念业户二年无租,饿死不少,幸而降价鬻田佃户,十得二、三,何以延命」〔一〕!因此,世家大户都成了饿殍。光绪溧阳县续志说:「旧时肉食垂绮罗,今日饥寒面如鹄」。仪徵程畹归里杂咏道:「良田万顷成何用,饿死当年积谷翁」〔二〕。这些记载,说明不论在太平天国前期或后期,不论在安徽或江苏、浙江,佃农都不交地主租了。这是普遍的情况。

  在封建社会,封建政权为保护地主收租,定有种种压迫佃农的法律规条,把抗租与抗粮视为同等违犯「国法」。佃农如个人敢於抗租,就要把他逮捕治处;如敢聚众抗租,就要派兵剿灭。太平天国既颁布「照旧收粮纳税」政策,准许地主照旧向佃农收租缴纳国家田赋,在未实行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土地革命以前,还承认地主合法的存在。现在,佃农抗不交租,太平天国是不是如同封建统治那样镇压佃农,副迫佃农向地主交租呢?这是鉴定太平天国究竟是农民政权还是地主政权的试金石。江苏常熟人汤氏辑鳅闻日记清咸丰十年九月记事,对此曾有过一段比较详细的记事道:

  九月下旬,……乡官整理田亩粮册,欲令业户收租,商议条陈。无奈农民贪心正炽,皆思侵吞。业户四散,又无定处,各不齐心。且如东南何村,因议收租,田夫猝起焚拆选事王姓之屋,又打乡官叶姓。又塘坊桥民打死经造,毁拆馆局,不领门牌,鸣金聚众。王市局中严朗三等,闻信大怒,令乡勇欲捉首事之人。彼众隅力拒,扬言欲率众打到王市。於是局中急添乡勇二百名,借监快枪抬炮,端正饭食、酒肉、馒头、茶汤。汪胜明同严士奇、叶念劬、姚锦山、徐光康等磨拳擦掌,连夜入城见伪主将钱,请兵下乡剿灭乳民。不料钱姓不肯轻信擅动刀兵,反怪乡官办理不善。但着本处乡耆具结求保,愿粮守分等语。又给下安民伪示,劝谕乡民。其事遂以解散。王市局中诸人败兴而归,从此势弱,不能勒捐,进益渐少,只得散去。

  上引记事说的主将钱,是镇守常熟的副将钱桂仁,主将是侯裕田。侯裕田是太平天国的一个耿耿精忠的人物,因常熟地处冲要,特派监视钱桂的〔一〕,所以钱桂仁后来虽然是个叛徒,此时却不敢不执行太平天国的方针政策。王市局,就是王市的乡官局,严士奇等都是钻入乡官局的地主。汪胜明是常熟县监军,奉派来王市调查农民殴打乡官事件。他本是安庆一织席手工人,到王市后,受到做乡官的地主的腐蚀,却帮同地主来镇压农民。当时乡官局等事发生。王市局派乡勇塘坊桥要逮捕抗租斗争的领袖,佃农迎击,宣言要打到王市来。汪胜明等急添乡勇,借枪炮,磨拳擦掌,连夜入城见钱桂仁,请兵下乡剿灭佃农。钱桂仁不但不发兵,却斥责乡官办理不善,他出布告安民,只劝谕佃农交粮和守秩序(「完粮守分」),地主收租的企图被粉碎(「其事遂以解散」),钻入王市乡官局的地主垂头气而归,「从此势弱」,「只得散去」,佃农取得了胜利。常熟是苏南阶级斗争最复杂、最激烈的地区,王市这次事件,是表明太平天国政府掌握站在农民方面的立场来处理佃农抗租斗争最典型的事件。

  在另一方面,地主也不敢向佃农取租。太平天国既颁布「昭旧交粮纳税」政策,而赋从租出,就必须准许地主收租纳粮,常熟佚名庚申避难日记清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六日记说:

  初六,有长毛告示,要收钱粮,谕各业户、各粮户,……即行回家收租完粮。太平天国准许地主收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凡地主收租,必须先认田登记(即报明田数、墟名、花户存案)〔一〕,然后准领凭收租。而租额由政府定,收租后除负担向国家交粮赋外,还要缴交各费。例如常熟情况,规定收租六斗五升,交粮三斗七升,田凭费一斗,局费五升,经造费一升,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费二升,地主只得租米一斗。所以地主阶级分子悲欢说:「费大於租,业主几难糊口」〔一〕。各地情况虽有不同,但基本政策和办法却是一致的。可见太平天国虽准地主收租,但其情况已知和封建社会大大不同的了。当时各地的地主多不肯领凭收租。庚申避难日记清咸丰十一年十月记常熟情况说:

  十五、十六晴。长毛同司马、百长下乡写田亩册,限期收租,要业户领凭收租。现今各业户俱不领凭。长毛告示,不领凭收租者,其田充公。

  常熟柯悟迟漏纲喁鱼集清咸丰十一年九月记事也说:

  九月,贼目出示,着师、旅帅重造田册,注明「自」、「租」名目,招业主认田,开呈佃户田亩细数,每亩先缴米一斗,即给田凭,准其收租,无一应者。

  地主为什么不去认田、登记、领凭收租呢?常熟有个地主阶级分子叫曾含章的在避难纪略〔二〕裹作了回答:

  令业户领伪凭,曰田凭,诱发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个应之者。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业户而加害不休也。

  这就是说地方就是遵照太平天国法令领了田凭,佃农还是不肯交租的。地主既登记领凭,收不得租,不但要担负纳田赋,而且,深怕登记后露了身份,受到没完没了的打击。这个反革命分子的话,说明了当时地主不肯认田登记的原因,也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性质说得一清二楚。当时地主不敢收租,还有一些复杂的原因。常熟汤氏鳅闻日记清咸丰十一年八月记其事道:

  秋八月初,城中钱逆又升伪衔,传齐各乡官与钱伍卿等,共议收租。着各业户开报田册,晓谕绅富归家料理租务。先议着乡官包收,先经捐费,起田单,拟每亩八斗。除完粮下忙银,业户只得二、三斗,且报满二百亩者,载入大户,如匿韦不报,将田充公等示。於是避江北者亦闻信回南,嗷嗷待哺。有识见者以为将来作大户勒捐,便中贼计,且不屑具名禀呈,料佃户亦不服,故久无呈报之人。又因众目皆思染指,与钱伍卿争搅收租。自八月初至九月中,终未议定。惟伪军、师帅等有田产如严逸耕辈,皆欣然打干催头发限票,预受族党请托,到后竟成子虚画饼,可发一大噱。

  案钱逆,指叛徒钱桂仁。钱伍卿是钻入太平天国阵营的地主阶级分子。从这一段记载可见,就是在叛徒和反革命分子共同主持下,但地主除纳粮外,每亩只得二、三斗,而收租须先开报田册,报满二百亩,便列为大户,成为勒捐对象。且知佃农不肯交租,所以地主都不肯呈报。加以反革命分子都想染指,争搅收租,内部矛盾重重,结果竟成子虚画饼。

  太平天国对佃农不肯交地主租,焚烧地主房屋,打死地主,殴打乡官,捣毁乡官局,尚且安抚佃农,以愿交粮了事。现在,地主自己不敢领凭收租,太平天国就只有向佃农收粮,那更是不待说了。太平天国是农民政权,站在农民方面,所以它不是镇压农民,保护地主收租完粮,而是根据当前的具体形势,因势乘便,顺应佃农的愿望,创造性地采取了向佃农徵粮政策〔一〕。这个政策,民国太仓州志叫做「着佃收粮」,江苏常熟柯悟迟漏纲喁鱼集叫做「着佃启征田赋」,江苏元和陆懋修窳翁文钞收复苏松间乡镇私议叫做「着佃追完」,浙江嘉兴吴仰贤粮归佃诗叫做「着佃还粮」,清朝江苏巡抚李鸿章叫做「着佃交粮」〔二〕。称谓略有不同,都是指这一个政策说的,本书取「着佃交粮」这一个含义较切的名称来考述。

  考太平天国於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建都天京那一年的秋收前,就在天京近郊宣布向农民收粮〔一〕。上引汪士铎乙丙日记所述他於这年十一月,逃出天京,到三十里外的陈墟桥蔡村去,亲见农民向太平天国交粮后,不复交地主租,得到有衣有食的好景,仇恨清朝官府的事。太平天国所行的「着佃交粮」政策,便是这个为佃家所欢迎的政策。

  同治崇仁县志记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克复江西崇仁县设立乡官后事说:「军帅按亩徵粮,由监军发给伪串」〔二〕,行的也可能是「着佃交粮」政策。据现存记载,太平天国於庚申十年(清咸丰十年,一八六○年)夏克复苏南,这年冬,第十年十月二十日,太平天国在江苏常熟出告示「着旅帅、卒长按田造化名册,以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又说「是年秋收大熟」,「惟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及徐日襄庚申江阴东南乡常熟西北乡日记说:「农民之力田者窃利租不输业」的话,认为太平天国是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到一九六○年,始得见新发现的常熟人梧悟迟着的漏,纲喁鱼集,其中记清咸丰十年冬太平天国在常熟徵粮事说:

  十一月,……起徵粮米,……十三日,……出示天朝九门御林丞相统下军帅汪,查造佃户细册呈送,不得隐满,着各旅帅严饬百长、司马照佃起徵。……十二月,……廿日,设局太平庵,着佃启徵田赋。

  我两相对勘,始知雇汝钰把太平天国「着佃启徵田赋」政策,以他自己的理解写作「发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我根据了雇汝钰的记载认为当时太平天国行的是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是错了。现特在此郑重更正。

  这一年常熟「着佃交粮」,效果好得很。当时常熟有个姓汤的,在他的鳅闻日记中记道:

  伪师帅在本地设局,徵收当年钱粮。……乡农各佃既免还租,勇跃完纳,速於平时。

  江苏吴江县也有这年太平天国向佃农徵粮的记载。吴江同里人倦圃野老庚癸记略清咸丰十年十一月记事道:

  十一月初三日,贼徵银米,各乡村报田数,每亩纳米一斗五升,钱五百,伪旅帅陆续解江。

  从所记太平天国这一年在吴江县徵粮,是据「各乡村报田数」,即柯悟迟所记常熟县「查造佃户细册呈送」的办法,知道也是向佃农徵收田赋的。

  地主阶级分子不肯遵照太平天国法令认田登记,却组织收租局,企图压迫佃农交租。倦圃野老庚癸纪略清咸丰十年十二月记事记道:

  初七日,闻长洲、元和、吴县及本县芦墟、盛泽、莘塔、北库等镇业田者俱设局收租息米,每亩四、五斗不等。同里亦欲举行,夜(旋)为伪监军阻挠,遂不果。

  查该书庚申、辛酉两年纪事的初稿,曾以吴江庚辛纪事名称刊出,对此曾有说明道:「得钟监军文书,必先报明田数、墟名、花户存案,然后施行,各业因有或报或不报者,事不果行」〔一〕。钟监军名志成,同里镇人,考中太平天国博士,授吴江、震泽两县监军,治理江、震两县事,政绩斐然,后来吴江失陷,被俘牺牲,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对革命事业忠贞尽瘁的人物。他责令地主遵照法令登记,地主不从,他就制止地主收租。

  常熟的地主也设立收租局企图压迫佃农交租。常熟曾含章避难纪略记其事道:

  咸丰十一年二、三月间,钱华卿、曹和卿等创收租之说,各处设立伪局,按图代收,令业户到局自取。旋於四月中,吴塔、下塘、查家淀之伪局被居民黑夜打散,伪董事及帮局者皆潜逃,其事遂止。

  这个钱华卿得到常熟守将钱桂仁的同意办理留养难民局事〔一〕,曹和卿(即曹敬)参加常熟议设勇防土匪与设局收粮事。这两人都是地主阶级分子。他们就藉这点关系设收租局,要包办地主收租。可是,佃农起来把那些收租局打散。

  地主见自己的力量不济,又去纠合恶霸匪帮用武力来设局收租。倦圃野老庚癸细略清咸丰十一年十一月纪事记道:

  十一月初一日,周庄伪乡官费玉存(成)设收租局於北观,每亩收租息米照额二成折钱,局费每千扣二成。至十二月初旬,各乡佃户颇有还者。旋为伪监军见嫉,从中败事,从此瓦解矣。

  这个费玉成,是太湖上枪船匪帮的一个头子,拥有一支武力,太平天国不得不暂时牢笼他,这时封为镇天豫。倦圃野老在此处说他是苏州周庄乡官是错的〔二〕。吴江、震泽监军钟志成不畏强暴,加以制止,使地主阶级的收租局再一次瓦解。

  从上所考,看见当时佃农与地主阶级顽固分子双方展开的斗争,佃农的猛烈威力,压倒了地主阶级的顽抗分子。太平天国地方政府则执行法令,对地主阶级分子不遵照法令认田登记,而擅自设立收租局的违法勾当加以制止,使地主阶级的收租局一再瓦解。革命形势向着有利方面发展,於是太平天国在土地政策上,便从「着佃交粮」向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这进一步的措施,就是颁发太平天国的新土地证——田凭。这是太平天国的一件大事,虽记载残缺,但仍可考见。考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清同治二年)冀天义程发给吴江县潘叙奎荡凭上说:

  缘我天朝恢疆拓土十有馀年。所有各邑田亩,业经我忠王操劳瑞心,颂发田凭,尽美尽善。

  案现存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忠王李秀成发给金匮县黄祠墓祭田凭和发给陈金荣田凭上,都印有「忠王李为发给田凭,以安恒业而利民生事」十七字。据发现的田凭,有江苏的,也有浙江的,有用李秀成名义颁发的,也有用他统下镇守地方的将领名义颁发的。这都说明这时颁发新土地证,是由忠王李秀成主持,为「安恒业而利民生」,向所辖苏、浙地区颁发

  忠王李秀成发给陈金荣的田凭

  说 明

  原件高30.0厘米,宽27.5厘米,连史纸墨刷,在“忠王李为”上盖“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忠殿户部尚书)李生香”长方朱印,在月日上盖“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长方朱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藏。

  这些文物,铭记了太平天国颁发新土地证的设施与目的。

  关于这件大事的记载,所见有佚名庚申避难日记清咸丰十一年(即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记,述江苏常熟太平天国政府向自耕农颁发田凭事说:

  长毛又要耕种自田领凭,每亩米五升,折钱一百二十五文,着旅帅必要催领。

  倦圃野老庚癸纪清同治元年(即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记事,记江苏吴江、震泽两县监军钟志成召各乡卒长前来,宣布太平天国向佃农颁发田凭的政策,命回乡颁发事说:

  伪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三百六十,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前者说明向自耕农颁发,后者说明向佃农颁发,这都明确地说明了这时向苏、浙地区颁发新土地证的对象,后者并说明其保护佃农土地所有权的目的。两者所记各有所偏,但正可以互相补充。在这里,应该作一些必要的说明。这次颁发田凭,是太平天国革命政府颁发的新土地证,是向苏、浙地区颁发的,而不是常熟、吴江、震泽几个县的措施。而向佃农颁发田凭,具有根本性的改革,更不是这个管理吴江、震泽两县民务,在其上有层层管辖,就在吴江、震泽还有佐将管辖的小小监军钟志成所得擅自施行而取信於民的。又在庚申十年夏,太平天国克复苏南后,规定地主必须遵照法令登记领凭,然后得收租。那种凭证,也叫做「田凭」,是专作为地主收租证明用的。佚名庚申避难日记说:「长毛告示,不领凭收租者,其田充公」。曾含章避难纪略说:「令业户领伪凭,曰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龚又村自怡日记说:「伪示业户呈田数给凭,方准收租」。所以吴江大地主柳兆熏就把它叫为「租凭」〔一〕。柳兆薰记明那种「田凭」,吴江「给凭每亩十文」〔二〕,而作为太平天国的新土地证的田凭,吴江、震泽是「每亩钱三百六十」,收费相差到三十六倍。可知那种作为地主收租证明用的「田凭」,与这时从「着佃交粮」政策向前采取进一步措施而颁发的太平天国新土地证的田凭,名同而实异,两种性质是迥然不同的。

  上引两种记载都没有说到对以前那些已经遵照法令认田登记、领凭收租的地主怎样办法。从太平天国的政策看,那些遵守法令的地主是可以领取新土地证的。不过,在当时革命形势下,一般情况佃农都不肯向地主交租,这才出现了「着佃交粮」政策。现在,又颁布了「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的政策,这就鼓励了那些在地主依赖某种凭藉进行压迫下不得不交租的佃农也敢於抗不交租,而照章领田凭以取得土地所有权了。吴江县发田凭后三个多月,这个县芦墟胜溪有个拥有三、四千亩的大地主柳光薰,他曾遵照太平天国法令报田领凭,在枪船恶霸匪帮头子的保护下,於庚申十年十二月就收租,在辛酉十一年内收了一千三百馀石租,可是,到这时却不得不走去上海了〔一〕。这个大地主的出走,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保护他的枪船匪帮太平天国消灭,他怕群众清算,同时,也说明了从前那些向他交租的佃农领取田凭,得到所有权,有了法令的保护,不再向他交租了。

  以前,地主不遵照法令认田登记,就采取「着佃交粮」政策,但仍保留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现在,颁布新土地证田凭的政策是:凡佃农「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这就把地主所有权转移到佃农手中,以国家法令保护耕者有其田了。

  必须指出:当时苏、浙地区的斗争是很激烈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还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保护地主收租的事实。所以「着佃交粮」和地主收租是并行的。但是,不但佃农不肯交租的地区和地主不敢收租的地区,以及逃亡地主的田地,都是行「着佃交粮」,就是反革命分子控制的地区,佃农只要有可能反抗,就是肯交租,例如长洲县是恶霸地主徐少蘧控制的地方,而地主收租,有「籽粒无着」者〔二〕,有「多半向隅空转」者〔三〕,也还是要「着佃交粮」。此外,太平天国对官僚的妖产,和庵、观、寺、院、公田、学田等田产,一律充公〔一〕,也都是行「着佃交粮」的。因此,从整个情况(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太平天国统治苏、浙全部期间和全部地区)总的来看,「着佃交粮」是普遍的,而地主得收租是局部的,并且是随着阶级斗争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的。上引那个「中夜念业户二年无租,饿死不少」的做书塾教师的常熟地主龚又村,他记常熟「南乡粮租并收,其三乡但有粮局,业户几不聊生」〔二〕。常熟的情况,可以代表苏、浙的一般情况。当时广大佃农不肯交租,对既得权利不肯放弃。吴江同里镇人倦圃野老庚癸纪略记有太平天国失败后,到清同治三年十二月,吴江同里镇佃农还不肯交地主租,吴江县官亲自下乡两次把佃严刑追比的事〔一〕。此时上距吴江沦陷,地主阶级复辟,进行倒算已经一年半,首都天京的倾覆也过了半年,同里镇佃农尚且如此,在太平天国统治时更可知。这断不是同里镇一地的情况,只因为今天流传有记到这事的同里人记载,我们才知道吧了。那时江苏巡抚李鸿章攻陷苏南后,不得不照太平天国办法在吴县、长洲、元和、吴江、震泽、华亭、娄县、青浦、金山等县行着佃交粮至两年之久〔二〕。这件事说明了当时佃农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抗租的情况,也说明了当太平天国统治苏、浙时,「着佃交粮」是普遍的,而地主得收租却是局部的这一事实。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因天京缺粮的紧急情况,不得不采用「昭旧交粮纳税」措施。它根据具体的情况,顺应农民愿望,先行着佃交粮政策,一反我国千馀年田赋制度的常规,变地主交粮为佃农交粮。其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进一步颁发田凭,宣布凡佃农「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把土地所有权从地主转移到佃农手中,使行「着佃交粮」广大地区的佃农得到了自己所耕的田。太平天国并没有颁布耕者有其田政策,而在它所施行的土地政策的结果,事实上竟成为耕者有其田了。

  戊 太平天国后期苏、浙地区有些保护地主事件是反革命分子干的勾当

  太平天国后期在苏、浙建立政权时,首先是由於采取招降政策〔一〕,混入大批敌人,有清朝的残兵败将(如李文炳、何信义),有地主团练头子(如徐少蘧、华翼纶),有恶霸匪帮(如费玉成、孙金彪),有地主绅士(如曹敬)等等。他们伪降太平天国,暗地潜通清朝。在太平天国内部,又有些不坚定的分子,受了苏、浙繁华的腐蚀,开始蜕化变质(如黄和锦、邓光明)。因此,苏、浙政权就与太平天国前期在安徽、江西建立的政策那样纯粹不同。

  在这些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分子盘踞的地方,就倚仗他们的势力来保护地主收租。龚又村自怡日记说:「闻金匮界照旧收租」,「长洲、相城一带,因徐少蘧之请,亦准收租」。金匮县荡口镇官僚大地主华翼纶的势力便是在金匮界。苏州永昌从监生加捐道衔的大地主徐少蘧的势力便是在长洲相城一带。苏州辖吴县、元和、长洲三县。吴县、元和并无收租局〔一〕,惟长洲有收租局,正是由於徐少蘧的缘故。至於龚又村所说常熟东西南北四乡,只有南乡粮局兼帮地主收租,必有倚仗才敢如此,混入太平天国阵营的地主绅士曹敬正是常熟南乡人〔二〕。陶煦贞丰里庚甲见闻录说周庄镇局「悉听费氏主持」。所说费氏,就是苏州元和县周庄镇恶霸枪船匪帮头子费玉成。这个恶霸匪帮头子,不但在周庄横行,还派枪船到附近地区去保护地主收租。吴县蓼村遁客虎窟纪略说:「枪船头目费玉,贼封镇天豫,占管太湖、石湖、茭荡,设保卫局於邵昂,江、震田在局收租」。案费玉,即费玉成,又名秀元或玉存。江、震,就是吴江和震泽。上面说的那个吴江大地主柳兆薰,就曾经得到费玉成和吴江盛泽镇枪船匪帮头子孙金彪的保护,他在枪船匪帮被太平天国消灭后一个月逃往上海,就是因为要逃避佃农的清算〔一〕。在一些资料中,如佚名平贼纪略记无锡、金匮「或顽佃抗租,诉贼押追」,浙江桐乡县符天福钟良相布告说:「住租房,种租田者,虽其产主他徙,总有归来之日,该租户仍将该还钱米缴还原主,不得抗欠〔一〕等等,都是反革命分子干的勾当〔二〕。

  在这些反革命分子所干保护地主的勾当里面,徐少蘧最具典型。徐少蘧伪降太平天国后,取得忠殿前检点兼理民务的职位,旋受封为抚天侯,攫取了长洲县基层权力,全县军、师、旅帅乡官,都由他派授,设立七军总局归他掌握〔三〕。长洲县佐将也得听从他的摆布〔四〕。他在长洲县设局帮地主收租,是站在地主阶级的反革命立场,也是为的抽取成数以自肥〔五〕。近年在他的后人家发现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九月办理长洲军民事务珽天安黄酌定还租告示、委前中三军帅张等设局收租札两道文件〔一〕。酌定还租告示规定:「自完田凭者,每亩三斗三升;佃户代完者,每亩二斗五升。」。所谓「自完田凭者」,就是说地主自已交费领取田凭。所谓「佃户代完者」,就是说佃农代地主交纳田凭费。这道告示,发於太平天国在苏、浙地区发田凭后约半年,竟对太平天国公布「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政策,视若无覩。而其所以酌定租额,是因见「佃户畏强欺弱,亦由乡官弹压不周」,使地主收租,「有五斗、二斗、籽粒无着者」,所以今年秋收,特定租额,命令乡官设局

  ,「照料弹压」,这样倒行逆施,真是明目张胆的了。长洲就是苏福省所在地,却纵容徐少蘧干这种反革命的勾当,看来似不可解,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太平天国既采取招降政策,又不可能解除其武装,对投降的反革命分子就不能不根据不同的情况,作或多或少的容忍,或者可以说是让步。管辖苏、浙地区的忠王李秀成又是一个专讲策略的人物,他於庚申十年夏克复苏南和浙江嘉兴,见太湖枪船匪帮地利熟,船快人多,怕帮助清军为敌,就对他们采取封官拜爵的政策,对所干害民的勾当佯作不闻不问。到壬戌十二年五月,就以闪电的行动对苏、松、嘉、湖广大地区的枪船匪帮同日消灭掉。李秀成对大地主团练头子徐少蘧更是这样。他申请准许地主收租,就予允准。他暗通上海清军,就佯作不知。他於辛酉十一年冬太平军攻克杭州时,以为李秀成一时不能回苏州,就密约苏州反革命分子定於十二月初五夜(夏历十二月十六夜)在苏州发动颠覆活动。李秀成得到情报,从杭州带军队星夜归来,先头部队於十二月初五日清晨赶到苏州,反革命不敢动。当时人们都以为李秀成一定大加镇压。但他见反革命势力大,对苏州的反革命分子调动,而对徐少蘧却完全不问,他的武装船只照常放行〔一〕。到壬戌十二年九月,李秀成即将回救天京,叫他来苏州要收拾他。他不敢来,向李秀成请病假。李秀成还用甜言蜜语笼络他〔二〕。李秀成回救天京后一个多月,他到常熟与叛徒骆国忠等密谋,入苏州谋纠内应,料不到李秀成突然从天京回来,就立即把他逮捕,到常熟叛变时,打垮他的团练,后来杀了他。李秀成对付这个反革命分子两年多来都是采取牢笼容忍的政策,正和消灭枪船匪帮同样的策略。可知在苏福省会所在地的长洲出现违反太平天国颁发田凭给佃农的政策,进行保护地主收租的事件并不是怪事,而正是这个反革命分子徐少蘧所干的勾当。

  下面我们还举出几件反革命分子保护地主的事件说说:在江苏吴江县出现镇守将领冀天义程某〔一〕於吴江县颁发田凭给佃农后八个月,竟仗藉他的权力设立收租局企图破坏太平天国颁发田凭给佃农的政策。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在清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记事里记其始末说:

  二十七日,北观设收租息局。贼酋程令每亩收租息米三斗,伪董事十余人襄其事,三限已过,并无还者。十二月二十一日,忽有栋花塘农民百馀哄入局,将襄理者十馀人擒去,殴打窘辱。至明年正月初一日,周庄费姓遣人说合,得放回家。

  这个程某,是在吴江县发田凭后两个多月调来的〔二〕。他的出身历史不详。他在发给吴江潘敍奎荡凭上写有「仰该业户永远收执,取租办赋」的话。案今存太平天国田凭,并无此种字样,可见他是个违犯太平天国法令保护地主的分子。后来吴江在失陷前十一天形势危急的时候,就把他和他的部下调开,而换忠王李秀成弟李明成来拒敌〔三〕,临敌易将,兵法所忌,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这样做的,可知太平天国军事指挥部是对他提防的。就是这个违法乱纪分子,胆敢破坏太平天国土地政策,企图保护地主收租。可是,现在佃农已经领田凭到手情况就不同了。在一年前,当枪船匪帮头子费玉成来北观设收租局时,「各乡佃户颇有还者」,而现在,「三限已过,并无还者」。不但如此,佃农还来把收租局人员逮捕去处治。这件大事,说明吴江县佃农领田凭后,在太平天国法令保障下,确实得到了耕种的土地所有权,所以才得如此有理有法去反击恶势力,也可见这个保护地主违法乱纪分子竟到了目无法纪的地步。

  在江苏无锡、金匮出现守将济天义黄和锦派军队镇压安镇四图抗租佃农的事件。这个黄和锦,因为保护地主,曾经得到地主赞赏称为「循良之贼」。这次竟派出军队来镇压抗租佃农,在反革命分子保护地主的勾当里还是仅见的〔一〕。

  在浙江石门县出现守将殿前又副掌率灯光明颁发保护富户沈庆馀「护凭」的事件。这个邓光明后来投降清朝,是个叛徒。他在这张「护凭」上说明他是因见「天朝所克各省郡州县地方,每有殷富之家不能出头,甘受因厄」,对地主阶级被打倒感到「可悯」,所以,他在管辖的地区,就要为地主阶级撑腰,发给「护凭」交石门县大地主沈庆馀收执,叫他被「强佃抗囗,收租纳捐不交」时,「放胆持凭,即赴监军衙门控告,如监军不理」,就来向他控告。他要把已被打倒的地主扶起来,再「出头」骑在农民的头上〔一〕。从这一张「护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可见在太平天国革命当中,地主阶级是普遍地被打倒了的,所以这个为地主阶级撑腰蜕化分子邓光明,才需要特地发「护凭」给大地主来做控告农民的凭证。也说明当时苏、浙地区出现的保护地主的事件,正是这些蜕化分子和混入太平天国阵营的反革命分子干的勾当。

  从上所述,可见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分子在苏、浙地区保护地主对破坏革命情况的严重。虽然太平天国在土地政策上是站在农民立场上的,从「着佃交粮」到颁发田凭给佃农,处处为佃农谋求利益,尤其是到处佃农都向反革命恶势力进行激烈的斗争,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但是,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已从鼎盛走向下坡路,对蜕化变质分子失了坚固的控制力,对斗争的佃农却缺乏强大的支持力,而由于采取招降政策所产生的恶果,对投降的反革命分子不得不用牢笼和容忍的政策,造成后期苏、浙地区阶级斗争十分激烈,情况十分复杂的局面,首先出现了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分子违反太平天国革命宗旨保护地主收租、为地主张目的勾当,成为冲击太平天国革命基础的逆流,从而颠覆、叛变,都由此而起,成为太平天国败亡的一个原因。

  六 圣库制度

  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实行废除私有财产的一种制度。天朝田亩制度里面的国库制度就是根据这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定到条文上去的。天朝田亩制度说:「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所以「国库」又叫做「圣库」。「圣」是太平天国宗教对上帝的尊称〔一〕,「圣库」就是上帝的仓库,也就是表示人民公有共享的意义。

  圣库制度是从起义时就实行了的。当金田起义时,革命群众将田产屋宇变卖,易为现金,而将一切所有缴纳于圣库,全体衣食都由圣库开支,一律平均。因有此制度,人数愈为加增〔二〕。圣库制度对号召群众起了重大作用。

  要严格执行圣库制度,首先就不许蓄私财,必须人人把钱财缴交圣库,然后圣库才得有物资来供给全体人员的生活。所以在定营规条十要裹,第四条就是不得藏匿金银器饰。有藏匿不交圣库的就严厉惩治。在起义时,天王派拜上帝会兄弟十六人到请求加入的天地会党中去做宣传工作。回来时,那些天地会党人送巨金给他们以为报酬。十六人中有十五人恪守会规,各将赠金全数缴交圣库,独有一人私藏赠金不报。天王就把这人斩首教育群众〔一〕。

  到太平天国辛开元年秋,克复广西永安州后,天王又下诏重申不得私藏财宝命令道:

  天王诏令各军各营众兵将,各宜为公莫为私,总要一条草对紧天父天兄及朕也。继自今,其令众兵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钦此。

  壬子二年八月初十日,时在长沙,更定私藏私带金宝者斩的法令,天王诏道:

  天王诏令通军大小兵将,自今不得再私藏私带金宝,尽缴归天朝圣库,倘再私藏私带,一经察出,斩首示众。钦此。

  这一个制度,首先是在军中实行,到建都天京后,又在天京实行〔二〕,于是便把从前颁布的诏令定为法律,在天朝法律上定有凡私藏金银即是变妖,定斩不留的条例。「变妖」,就是反革命,可见这条例的严重。凡藏银过五两不缴交圣库的就按律治罪〔一〕。

  天朝圣库设在天京水西门灯笼巷〔二〕。计设总圣库四员(内分正、副、又正、又副),总圣库协理二员,专司其事。原则上从天王到士兵不准私蓄财产,食器物一切费用(包括医药、残废院、老人馆)全由公家供给〔三〕。当时天京人民,也同军队一样都由公家供给。

  关于这一个制度,在癸好三年冬,英国人麦都思向一个在太平军中做过士兵的人访问,他记录道:

  关于全军不发饷事,我复问各军人自有私产者否?则答:「一概全无,如果查出某人藏有多过五元之款,即罪其不以此款归公而把他鞭笞了。所有财物一得到手即须缴入公库,而凡有私匿不报者皆有背叛行为之嫌」?「那么,公库里面一定有许多财物啦」?「啊,十分富足,无数量的银子,都留为实行这大事业之用的」。又问:「如果人人不许有私财,他们自己想买点好东西吃时又怎办呢」?他说:「那是无需的,每卒之卒长买备全体所需。放在桌上之时,大家平等分享,即使最高级的军官之盘盌也与最卑下的小兵一般无异」〔一〕。

  当时北华捷报根据上述通讯写了一篇社评,论太平天国这一种军事共产制的施行,称为「共同生活的实现」〔二〕。甲寅四年四月,美国公使麦莲翻译裨治文随美使探访天京,据他个人观察所及和与太平天国人员谈话所得,对天京社会情况也得出「他们至少有共同的利益」的结论〔三〕。这些观察倒不错,当时太平天国的社会生活是「共同生活的实现」,「有共同的利益」,而体现出此种生活的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便是圣库制度。

  严厉的执行圣库制度,其结果就杜绝了贪污与战争时一些非法的行为,给廉洁政治与严明的军队纪律创造了条件。太平天国盛时政治的清明,军纪的严肃,与圣库制度的严厉执行是有关系的。

  后来,圣库制度逐渐被破坏了。到了后期,已见有凡夺得敌人的物资,只有谷、米、牛、羊、猪、鸡等食物归公,而银钱衣服则各自收藏的记载〔四〕。这就把以前在军中严厉执行的圣库制度破环了。

  七 乡官制度

  在天朝田制度中,规定有军制组织人民的制度:「凡设军,每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先设一军帅。次设军帅所统五师帅。次设师帅所统五旅帅,共二十五旅帅。次设二十五旅帅各所统五卒长,共一百二十五卒长。次设一百二十五卒长各所统四两司马,共五百两司马。次设五百两司马各所统五伍长,共二千五百伍长。次设二千五百伍长各所统四伍卒,共一万伍卒。通一军人数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凡设军以后,人家添多,添多五家,另设一伍长。添多二十六家,另设一两司马。添多一百零五家,另设一卒长。添多五百二十六家,另设一旅帅。添多二千六百三十一家,另设一师帅。共添多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另设一军帅」。计一军自军帅至两司马共六百五十六员,将官员六百五十六家从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除开,其伍长、伍卒共一万二千五百家,才是一军管辖的家数。故两司马管辖二十五家,卒长管辖一百家,旅帅管辖五百家,师帅管辖二千五百家,军帅管辖一万二千五百家〔一〕。太平天国在各地区实行的乡官制度,便是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而 来的。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春建都天京,夏西征。这年秋,建立乡官制度〔一〕。乡官的设立,凡初定州县,即其地分军,立军帅以下官,大张布告,命各州县编造户册,在本乡公举军帅以下各官,赴省呈投,发给各户门牌〔二〕。其军帅假以令旗,得有徵调权。自师帅至两司马都设公堂,建三角旗,以旗长短分别统属。凡徵粮、诉讼等民政,以及军队过境的供应,都由各级乡官担任,而由军帅总其成〔三〕。

  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前,所克州县,都没有驻守,那时是没有地方政权的。自建立乡官制度后,所克各州县,照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用军制组织人民,由人民公举军帅以下各乡官,统于监军,镇以总制,监军、总制都由天朝任命,做守土官,于是太平天国地方政权始建立,给太平天国革命打下了巩固的基础。

  乡官由人民公举本乡人担任,他们是人民爱戴的人,而他们是本乡人,又深知本乡的一切情况。敌人的情报汇编论这一个制度说:「土着生计,丝粟难隐,裹胁逃民,并得稽察。贼之牢笼人士,联络方域,计盖无谲于此者〔一〕。」从敌人的咒诅里面,可以反映出乡官制度对巩固革命权所发挥的效果的巨大。

  关于人民公举乡官一点应加说明。太平天国的公举乡官,仍用乡举里选的旧方式,还不懂得用直接选举法和间接选举法,更远远不能与今天人民民主选举相提并论。但是,太天天国的公举乡官,方式虽还和古代乡举里选相同,而实质上已起了大变化。中国封建社会乡举里选的对象为地主阶级。而太平天国公举乡官的权柄,则掌握在农民阶级手中,举出革命的农民来钤制地主阶级。乡官制度也具有打击地主阶级的作用。由于从前被地主阶级踏在地下的农民,今天翻身作主,做了乡官,地主阶级分子不得不向他们低头,这就把地主阶级的威风打下来了〔一〕。叛徒邓光明所说:「天朝所克省郡州县地方,每有殷富之家不能出头,甘受困厄」的情况,正是乡官制度对地主阶级专政的结果。固然必须指出,在太平天国后期江苏、浙江给投降太平天国的反革命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盘踞的地方,地主阶级分子钻进乡官机构,腐蚀了乡官制度,破坏了太平天国的革命基楚。但是,这只是太平天国后期一部分地方的情况,更不能据此来否定乡官制度在太平天国革命当中所发生的大作用。另详政权志中。

  八 妇女地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的妇女成为男子的附属,但在农民的家庭,妇女却不如此,她们与男子同样从事劳动,也就与男子有同等的地位。

  洪秀全在起义前五年写的原道醒世训就提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理论,并对妇女与男子同样大声疾呼:「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北姊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洪秀全这种说法,不过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而实在却是从中国农民家庭男女平等的优良传统而来的〔一〕。

  金田起义拜上帝会群众大都是全家参加革命,妇女组织女营,与男子并肩作战,从广西打到天京,建立了大功劳。天情道理书中载东王杨秀清赋有一首果然忠勇的诗表所她们道:「我们弟妹果然忠,胜比常山赵子龙,起义破关千百万,直到天京最英雄」。

  因此,到了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就对妇女的地位作了三项的规定。每一是,是经济上妇女与男子有同等的地位。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这就在经济上明确地规定妇女与男子有同等的地位。

  第二,是社会上妇女与男子有同等的地位。天朝田亩规定:「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与」。妇女以兄弟姊妹的身份同在一堂礼拜天父上帝,这就把圈在家庭内的妇女解放出来,在社会上给妇女以男子同等的地位。

  李大明柴大妹合挥

  说 明

  原件高29.5厘米,宽13.7厘米,一九五四年一月在浙江绍兴市三秀庵墙壁内发现。浙江博物馆藏。

  翟合义祝大妹合挥

  说 明

  原件高29.5厘米,宽12厘米,与李大明柴大妹合挥同时发现。浙江博物馆藏。

  第三,是废除封建的买卖婚姻。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太平天国设有婚娶官,主管婚姻〔一〕。凡男女结婚,先通过本队主,由本队主禀明婚娶官,经过婚娶官发给龙凤合挥方得结婚〔二〕。合挥就是结婚证书〔三〕。合挥一式两份,政府保存一份,发一份给结婚的当事人。结婚证书上只写男女的姓名、年龄、籍贯和工作岗位,有的还写上参加革命的年月,与封建社会的「婚书」上所写的门当户对的内容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婚姻制度。蛉蜊记他所见的太平天国婚姻事说:「男女从未谋面即行结婚的旧俗,选择吉日的迷信,以及致送聘金等全被革除净尽。唯有新娘将下垂的长发挽起成髻,以及新郎于夜间率乐队、登笼、轿子和骑着马的友人(首领结婚则尚有旗帜、仪伏等)至女家迎取娶这两件事仍旧保持着昔日的风俗。太平天国的妇女摆脱了束缚,享有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结婚也就成了爱情的结合」〔一〕。太平天国在婚姻制度上完成了它的反封建的业迹。

  关于太平天国的妇女,除了在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地位以外,应该提出来说的还有解放缠足和组织天京妇女从事社会生产这两件大事。

  中国妇女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自五代南唐以来将近千年对妇女肢体的残害。妇女缠成小脚,难以参加劳动,使不得不依靠男子过活,成为男子的奴隶。太平天国在建都后四个月,癸好三年六月,下令解放缠足〔二〕,给妇女解除这一个大残害。当日令下,天京地方,就做到「一日万家缠足放」〔一〕的盛况。太平天国在解放缠足的同时,就组织天京广大妇女从事各种劳动,有的编入肃锦营,有的去做运米、负煤、割麦、割稻等生产劳动,以及开沟、浚濠等军事工程〔二〕,当时天京各项工役,都归妇女担任,壮丽无匹的天朝宫殿,也是妇女参加建筑成的〔一〕。中国封建社会要把妇女关在家庭,太平天国却把她们解放出来,解放缠足,参加社会劳动,使她们也同男子一样都得各尽所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一件大事,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此外,太平天国对封建社会强迫妇女守寡的风气也加以反对。有一个反革命分子记天京讲道理的内容说:「夫死自有夫,妻死自有妻」〔二〕。又有一个反革命分子记说:「寡妇频言与夫,柏舟节义笑与迂〔三〕。从反革命分子这些冷嘲热讽裹面,反映出了太平天国对封建礼教的进行扫荡。

  由于太平天国的妇女得到解放,取得了经济的社会的地位,由于太平天国的妇女对革命,对社会尽了她们的能力,做出了有贡献的业迹。因此,她们在心理上也就起了大改变,俨然感到自己天赋有一种独立自尊的人格,也同男子一样是一个堂堂的人,一洗三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束缚妇女而造成的卑怯懦弱以及依赖男子的性格。这一种大改发,给太平天国妇女带来了新的形象和新的风格。呤利论太平天国的妇女说:「太平天国社会制度中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妇女地位的改善,她们已经由亚洲国家妇女所处的卑贱地位提高到文明国家妇女所处的地位了。太平天国革除了两千年来妇女所受到的被愚昧和被玩弄的待遇,充分地证明了他们的道德品质的进步性」。又说:「太平天国已经废除了妇女缠足的恶俗。虽然在他们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之下,女孩子不再受到这种苦刑,可是他们的妻子有许多人却是可怕的『小脚』,除广西人、一部分广东人和苗族外,其他各地妇女都遵守这种毁足的忌习惯。太平军起义后出生的女孩子全都是天足,这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使他们从而改善了自己的外貌。妇女摆脱了缠足的恶俗,男子摆脱了薙发垂辫的奴隶标记,这是太平天国最显着、最富有特然的两大改革,使他们的外貌大为改善,和在鞑靼统治下的中国人的外貌显了巨大的区别,并表现了巨大的改进。太平天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地超越了她们的姊妹,那些束缚在满清的家庭制度中的妇女的社会地位,这是太平天国的辉煌标志之一〔一〕。其实,还不止如呤利所论,在当时,太平天国妇女那样横刀怒马与男子并肩作战,那样成千成万的行列参加各种生产,还大大地超越了呤利所谓「文明国家」的欧、美的妇女。太平天国对妇女的解放,不仅是在中国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世界史上也是最先进的。

  应该指出:在幼学诗上,曾有「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的说教。洪秀全也有过「男理外事,内非所宜闻;女理内事,外非所闻」的诏旨〔一〕。这显然是跟太平天国革命的实践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相矛盾的。据记载庚甲十年打垮江南大营之役,妇女还编组队伍参加战门〔二〕。而经过太平天国解放的妇女,一直是男女平等,并没有什么内外的分别〔三〕。就是到了天京失陷后三年,南京的妇女还保存自由解放的风格〔一〕。可知这些封建说教,不过是洪秀全个人的意见,只在天朝宫殿内发生作用,而没有给太平天国对广大妇女的解放发生影响的。

  九 附诸匠营与百工衙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陶治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率担任,农隙治事,使手工业附属在农业裹面,与农业强固地结合起来,而没有给手工业的地位。太平天国在天京实行的诸匠营和百工衙制度,是把手工业工人独立地组织起来并加以管理的制度,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同。但就废除私有财产这一根本精神来看,却是与天朝田亩制度一致的,所以附述在本卷内。

  诸匠营和百工衙,是把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废除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以手工业国营的形式,代替手工业工人个体生产,由国家集中各种工人,按技术分别设立营或衙,从事有组织有管理的集体生产的制度。

  诸匠营和百工衙的组织有些不同:诸匠营因人数众多,为易于管理起见,所以完全依照军制,各营以指挥统领,其总制、监军、军帅至两司马一如军队的编制;百工衙所属人数多寡不一,有百人则置一卒长,分辖四两司马,二百人则置两卒长,没有军帅、师帅、旅帅各级官员,其组织不尽依照军制。在职掌上也有些不同,诸匠营只制造,百工衙则凡所典的事,俱兼司收发。诸匠营和百工衙在组织上、职掌上虽有些不同,但是它们的任务都同是管理百工技艺的生产机关〔一〕。

  诸匠营和百工衙制度,起源于在军队裹面施行的各项管理军需生产的制度。壬子二年八月在长沙,各军都设典硝〔二〕。十二月到武昌,木匠都交典木匠宾福寿统带〔三〕。当时在各军中设立有关管理军需生产部门可考的计有典旗帜、典礮、典铅码、典红粉、典硝、典铁匠、典木匠、典竹匠、典绳索等项〔一〕。到克复南京后,就把这一种在军队裹施行的制度扩大起来,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制度,将南京百工各归各行,分别组织,并将南京各手工业作坊收归国有〔二〕,于是在天京立了诸匠营和百工衙。诸匠营和百工衙的建立,是太平天国对手工业工人的组织与管理的制度,也是太平天国在天京实行的废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把生产资料收归国家经营的制度。

  诸匠营可考的计有瓦匠营、木营、金匠营、织营、金靴营、肃锦营、镌刻营七种〔三〕。瓦匠营所辖都是泥水匠,担任建筑工作。木营所辖都是木匠,也是担任建筑工作。金匠营所辖都是金银匠,担任制造金银器皿工作。织营所辖都是织机工,担任织缎工作〔一〕。金靴营所辖都是靴鞋匠,担任制造靴鞋工作。繍锦营所辖都是绣匠和画士,担任刺绣和画壁画、彩画、画旗、画散、画轿衣等给绘画工作〔一〕。镌刻营所辖都是刻字匠,担任镌刻诏旨、画籍、印玺等工作。

  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的百工衙种类繁多,其范围从军事工业、食品工业、服用工业以至美术工业,包括了当时百工技艺的手工业。现在将考得出的四十二种〔一〕,就其性质可分为下列九类:

  (甲)军事工业

  典炮衙 主制造枪炮,设在天京评事街。

  铜炮衙 主制造铜炮。

  铅码衙 主铸造铜大小铅弹,设在天京武定桥下炭煤店中。

  典销衙 主煎熬硝磺。

  红粉衙 主制造火乐。

  典铁衙 主制造兵器、铁器。

  战船衙 主制造战船。

  弓箭衙 主制造弓箭。

  旗帜衙 主制造旗帜。

  (乙)食品工业

  油盐衙 主掌油盐。

  春人衙 主春碾粮食。

  宰夫衙 主补割牲畜。

  豆腐衙 主制造豆腐,设在天京二郎庙。

  将人衙 主制造酱、作料及小菜等。

  醯人衙 主制造醋。

  茶心衙 主制造糖面糕饼茶良。

  天茶衙 主制造茶业,设在天京老爷巷。

  (丙)服用工业

  典织衙 主织刻线庄缎。

  染匠衙〔一〕 主染布帛。

  缝衣衙 主缝衣服。各王袍服,也归缝衣衙缝纫,所以又叫做「典袍」。

  国帽衙 主制造冠帽。

  金靴衙 主制造靴鞋。

  梳衙篦 主制造梳篦。

  (丁)日用品工业

  铜匠衙〔一〕主制造铜器。

  锡匠衙 主制造锡器。

  典竹衙 主制造竹器,设在天京大夫第一带及门东转龙巷内。

  典石衙 主制造石器。

  洋遮衙 主制造洋遮。(洋遮就是洋伞,西江流域一带的广东、广西人叫伞做遮。)

  登笼衙 主制造登笼。

  钟表衙 主修理钟表。

  风琴衙 主修理八音盒。

  (戊)建筑工业

  典木衙 主建造房屋。

  油漆衙 主油漆房屋。

  (己)印玺货币器饰工业

  典金衙 主铸印并容金银为器饰,后改为金匠营。

  铸钱衙 主铸钱。

  玉器衙 主雕琢玉器。

  (庚)交通工业

  整与衙 主制造与轿。

  金龙船衙 主制造船双。

  (辛)印刷工业

  镌刻衙 主刻书籍及官印木戳,设在天京复成仓大街。

  刷书衙 刷印书籍及告示,设在天京文昌宫后檐。

  (壬)美术工业

  锈锦衙 主刺锈和书壁画、彩画、画旗、画伞、画轿衣等绘画工作,设在天京土街口。

  结彩衙 主张卦灯彩事。

  上面列举出来的百工衙只是稽考得出来的名目。太平天国「百工技艺各有衙门」〔一〕,所设的百工衙并不止此数。据时人记载,太平天国在天京还设有五十九行匠作,制造杂贷〔二〕,可知考不出的还多哩。

  这一种诸匠营和百工衙已近于手工工厂性质,比个体经营的手工业提高一步。据敌人的情报汇编的评论说:「百工技艺,各有所归,各效其职役,凡军中所需,咄嗟立办」〔一〕。又说:「各储其材,各利其器,凡有所需,无不如意」〔二〕。可见生产效率优良的。

  从诸匠营与百工衙制度又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对手工业工人的重视。考太平天国前期官制,诸匠营以国家第三级官陛的指挥为领导〔三〕,百工衙裹面的典炮衙、铜炮衙、铅码衙、典硝衙、红粉衙、典铁衙、战船衙、旗帖衙、舂人衙、宰夫衙、将人衙、茶心衙、典织衙、国帽衙、金靴衙、典木衙、整与衙、典铜衙、典竹衙、典石衙、典金衙、玉器衙、铸钱衙、镌刻衙、锈锦衙、结彩衙等都以列于国家第三级官陛的职同指挥为领导〔四〕,钟表衙、风琴衙以列于国家第六级官陛的职同监军为领导〔五〕。诸匠营和百工衙的领导,一般都是那一种手工业的工人,有的还是广西起义的手工业工人,如典铁衙典铁陈郭良,便是一个在广西起义的打铁匠。舂人衙舂人罗文俊、刁日替都是在广西起义的舂米工人〔一〕,而总理木营的冬官又正丞相宾福寿也是一个木匠出身,参加金田起义,初封典木匠职同总制,后来管理木营建筑事务,一直升到了高一级官陛,位在名将冬官正丞相罗大纲之下。其他可考的如总理织营及杂行的殿前丞相钟芳礼,副理织营的殿前丞相黄黄为正,总理铸钱的殿前丞相黄文安都是金田起义的老兄弟〔二〕。可见太平天国对手工业的重视,对手工业工人的尊重。就因为如此,向来在中国封建社会裹被贱视的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匠,到了太平天国时代,受到了国家的尊重,经过国家的组织,在集体生产的情况下,就使他们发挥了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创造优良的成绩出来。我们从现存的太平天国印玺、钱币、书籍、建筑、雕刻,尤其是壁画、彩画看来〔三〕,可以肯定的说太平天国各种手工业生产,不但是如同敌人情报汇编生产品级乎都给清朝统治者毁灭了,但是,太平天国在诸匠营和百工衙这一个制度上所成就的历史却不是清朝统治者所能毁灭的。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