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已经三十六岁的唐寅续娶沈氏,建桃花庵别墅(当时地价与房价皆是中等人家都可负担,非与今时可比。)卖文卖画之余,已经逐渐从人生了低谷走出的唐寅决定开始新生活,幸亏明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状态已成,城市的繁华已经使文人毋需只死钻仕进一条路,卖文卖画也能生存立足。
江南人住神仙地,雪月风花分四季。满城旗队看迎春,又见鳌山烧火树。千门挂彩六街红,凤笙鼍鼓喧春风。歌童游女路南北,王孙公子河西东。看灯未了人未绝,等闲又话清明节。呼船载酒竞游春,蛤蜊上市争尝新。吴山穿绕横塘过,虎邱灵岩复元墓。提壶挈盒归去来,南湖又报荷花开。锦云乡中漾舟去,美人鬓压琵琶钗。银筝皓齿声继续,翠纱污衫红映肉。金刀剖破水晶瓜,冰山影里人如玉。一天火云犹未已,梧桐忽报秋风起。鹊桥牛女渡银河,乞巧人排明月里。南楼雁过又中秋,桂花千树天香浮动。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一年好景最斯时,橘绿橙黄洞庭有。满园还剩菊花枝,雪片高飞大如手。安排暖阁开红炉,敲冰洗盏烘牛酥。销金帐掩梅梢月,流酥润滑钩珊瑚。汤作蝉鸣生蟹眼,罐中茶熟春泉铺。寸韭饼,千金果,鳌群鹅掌山羊脯。侍儿烘酒暖银壶,小婢歌兰欲罢舞。黑貂裘,红氆氇,不知蓑笠渔翁苦?(《江南四季歌》)
似乎一觉醒来,惊悟周遭的人生是那样纷繁美好,惊喜之余,难免发出“白驹过隙”的感慨: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为,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又难逢美景何。美景良辰徜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不烧高烛对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古人有言亦达哉,劝人秉烛夜游来。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一年歌》)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燃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看一度埋芳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年无人扫。(《一世歌》)
既然已经明了李长吉的“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的深意,唐大才子索性放浪形骸,及时行乐起来:
吾金莫放金叵罗,请君听我进酒歌。为乐须当少壮日,老去萧萧空奈何?朱颜零落不复再,白头爱酒心徒在。昨日今朝一梦间,春花秋月宁相待?……劝君一饮尽百斗,富贵文章我何有?空使今人羡古人,总得浮名不如酒。(《进酒歌》)
人生七十古来有,处世谁能得长久?光阴真是过隙驹,绿鬓看看成皓首。积金到斗都是闲,几人买断鬼门关。不将尊酒送歌舞,徒把铜汞烧金丹。白日升天无此理,毕竟有生还有死。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古稀彭祖寿最多,八百岁后还如何?请君与我舞且歌,生死寿夭皆由他。(《闲中歌》)
明朝经济,特别是江南一带的经济,在成化年间已经完全摆脱了元末战争的重创,得以完全复苏。不仅文人的“商品意识”日益增强,他们还卖画、卖字、卖文以博快乐人生,大臣、宦官、军官、百姓,无不下海。特别是江南之人,“吴中绪绅大夫,多以货殖为急,若京师官店六郭,开行债典,兴贩盐沽,其术倍勊于齐民”,经济意识、商品意识旺达,连士大夫之家也不耻言利。同时,经济繁荣又极大地带动了消费,人的欲望,无论是皇帝过于平民,日益膨胀。以吃为例:“龙肝凤髓,豹胎麟脯,世不可得,徒寓言耳。猩唇獾炙,象约驼峰,虽间有之,非常膳之品也。今之富家巨室,穷山之珍,竭北之错,南方之蛎房,北方之熊掌,东涌之鳆炙,西域之马奶,真昔人所谓富有四海者,一筵之费,竭中产之家不能办也”(谢肇猘)。很可笑的是,与今天“励志类”、“管理类”图书到处充斥书坊供人学习“经营”之巧一样,明代妨间也一样四处贩卖教人“乍富”的“励志”书,如《商程一览》、《水陆路程宝货辨疑》、《恩寿堂三刻世事通考》等等,如欲知当时详情,读者自可找冯梦龙等人的《拍案惊奇》一类书细观,虽然是小说,其中有无数细节反应的皆是明朝人的生活内容。
当然,所谓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所谓的“商业意识”,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乃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消费经济”,并无崭新生产方式的出现,真正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东西寥寥,仍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虚假繁荣,绝不是什么先进“代表”。
唐寅三十八岁时,桃花阉别墅建成。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加之又值壮年,美景逸思,皆咏为诗,为其诗词中最着名的一首: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在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宝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桃花庵》)
此外,诗人还趁兴写下欣慕李白的对月歌,飘飘欲仙: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诗。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把酒对月歌》)
良辰美景奈何天,加上万树桃花,新词一曲酒一杯,诗人确实乐在其中,只是不知如此胜景能持续多久。
得意快活之时,仍然少不了青楼美女之乐。
与本朝一样,明朝太祖年间严禁文武官员及士子嫖妓。但是,穷棒子出身的朱皇帝很有经营头脑,为了“创收”,他在南京尽纳全国各地的妓女,兴建起规模空前的官京妓院,号为十六楼,即石城楼、鹤鸣楼、来宾楼、重译楼、清江楼、醉仙楼、乐民楼、讴歌楼、集贤楼、轻烟楼、鼓腹楼、淡粉楼、梅研楼、柳翠楼、南市楼、北市楼,只允许商人“企业家”入内嫖宿,并规定,如有现任官员嫖娼的,行杖六十,“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
世易时移,到了明宣宗时代,“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妓楼妓院遍地开花,“娼妓布满天下,其大都会之地动(辄)以千百计,其他穷州僻邑,在在有之。(娼妓)终日倚门献笑,卖淫为活。”到了正德时代,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官员士子均津津耽于青楼。所以,像唐伯虎这样的高才之人,当然不能免俗,玩世自放,纵欲狎游。整个明朝社会在中后期皆从开国时期的拘谨制欲走向放荡纵欲。当然,官方的意识形态方面,仍然是以程朱理学为正统,天天“仁义道德”四代表,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完全颠倒,均以昔耻为今荣。有一点需要加以阐明的是,明朝中后期文人士大夫沉溺于青楼,也是某种意义上不与黑暗政治合污的姿态,不能全然把狎妓行为说成是道德沦丧。而且,那时的名妓多有国色天香兼艺文双绝者,不是今日之人想象中的按摩房女郎那样直抵中央的低俗。另一种“积极”意义,是丰富了中国近古文学的表现题材,涌现出文人创作的无数种与妓女相关的小说、戏曲、民歌、诗歌、散曲等,实际上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精神解放运动,打破了情况僵硬“礼法”的桎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