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谯周

 

  〖谯周〗(201-270年)字允南,三国蜀汉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西南)人。幼年丧父,靠舅父照顾长大。自幼酷好“诵读典籍,钻研经书”,驰名于时。蜀巫相诸葛亮领益州牧,举他为劝学从事,掌管学校等事,儒业,名儒文立、陈寿都是他的学生。历官太子家令、中散大夫、光禄大夫等职。炎兴元年冬,魏将邓艾率军偷渡阴平,直取油江,近逼成都,谯周根据当时形势,分析投奔东吴和奔南方不妥,上疏劝刘禅降魏。他以主降有功,被魏封为阳城亭侯。西晋时,慷阂虽被任为骑都尉、散骑常侍等职,但都因病未就,病逝于洛阳。任职期间,他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主张与民休息,反对连年用兵。在蜀汉时劝导刘弹要关心人民疾苦,虚心纳谦和节俭治国。指出光武帝因为采纳众谏注重节俭而深得民心,故归附者众而终成大业。王莽则因为吏治腐败“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不得人心而失败。更针对刘禅的沉湎酒色和被肖小包围的现状,极力建议要省减乐官和停止增修宫室。他以历史为鉴指出,刘玄、公孙述都因沉湎酒色“快情恣欲,怠于为善,游猎饮食,不恤民物”、势力虽然强大却终归失败。池还针对姜维连年兴师北伐,消耗国力,蜀人愁怨而不获成功的情况下,特意写出《仇国论》阉以讽谏当政者,藉以抒发与民休息爱惜民力的思想。他例举周文王注意休养民力,得到民众的拥护。才能以少胜多;勾践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养民恤众,终于以弱胜强。汤、武伐桀、纣。正是顺应民心,故而一战成功。他的一生着述较多,主要韦《法训》、《五经论》、《古史考》等书。《法训》-书据《隋书·经籍志》载,为八卷,早已亡佚,虽有辑本也都残缺不全。内容多论述儒家道德、孝道、礼节等问题。《五经论仇》《隋书·经籍志》称为《五经然否论》书五卷,早已亡佚,内容多论述古代礼仪等问题。《古史考》,据《隋书·经籍苏》全书为二十五卷、为我国古代-部有价值的历史考证史书。已亡于宋、元之间。《晋书》和唐人刘知几都曾提到过此书,清人章宗源有辑本一卷,共得九十一条。关于他的社会地位问题,对传播儒业有较大的影响、在其临死时曾对陈寿说:“昔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而殁,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