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唐仲友

 

  〖唐仲友〗(生卒年不详)字与政,学者称说斋先生,一称悦斋先生,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其父尧封官至侍御史,其兄仲温、仲义均力学,兄弟间皆自教。绍兴二十一年(1151),仲友进士及第,兼中博学宏辞科,任建康府通判。曾上万言书论时政得失,孝宗多采纳。召试,授着作郎、疏陈正心诚意之学。后历知信州、知台州、江西提刑,以善政而名闻。因被朱熹所劾,隐居不仕,以讲学着述为务,创说斋学派。主要弟子有傅寅、吴蔡、叶秀发、朱质、张端义、金式等。其学“不专主一说”,不“苟同一人”,对诸家学说“合者取之,疑者阙之”,主张为学要博,“上自象纬、方舆、礼乐、刑政、军赋、职官,以至一切掌故”要无所不览,本于经史,参考传记,探究本末,以明先王制作之意。推崇“三代治法”,扬“王道”而抑“霸道”。他认为,王道与霸道从外而观,“王者为仁义,霸者亦有仁义,王者有礼信,霸者亦有礼信”;但从内而观,“王者之心,一出于诚,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宋元学案。说斋学案》);而霸者心诈,“假仁以为利”,利胜则仁衰,“仗义以率人”,人从则义废。谓“人君有三畏:畏天命、畏民、畏辅相之臣”。大臣之职,首要正君,“其次谋国,其下谨身”。但“正君之难,在制其欲”,犹如“不窒其源,如决流何?不剪其根,如滋蔓何?”防微杜渐,则“力少而功多”。为治者不可以变常道,言治者不可厌恶常谈。提倡勤俭,但不可违礼,“勤固胜怠,勤而非礼则劳。俭固胜奢,俭而非礼则□。存小节而丧大体,君子不敢也”(同上)。称“性恶之说,为害尤大”。主张性善论,强调“至诚”。谓“顺命如顺亲,保性如保子,养心若养苗,驭气如驭马,防欲如防川,待物如待寇,一言蔽之曰诚”(同上)。他反对佛、老学说。谓佛、老“报应祸福、超升解化之说,皆诞幻诡谲。”但“报应祸福,足以惑小人;超升解化,足以移中人;清净寂灭,足以疑子”(同上)。把人引上歧途,危害极大。并痛斥佛、老者,为己则一毛不拔,“责人则摩顶放踵”,实为禽兽。同时,也反对阴阳禄命之说,他认为,阴阳之说胜,“则礼经废”;形相之说胜,则心术丧;禄命之说胜,则人事怠。不靠己,而求天,君子所不为。他也斥责当时言心学者,称心学“内从欺己,外以欺人”。全祖望评其学:“乾道之际,婺学最盛,东莱(吕祖谦)兄弟以性命之学起,同甫(陈亮)以事功之学起,而说斋则为经制之学”(《宋元学案·说斋学》)。在理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着有《六经解》一百五十卷、《考经解》一卷、《九经发题》一卷、《诸史精义》百卷、《陆宣公奉议解》十卷、《经史难答》一卷、《说斋文集》四十卷,还有《天文详辨》、《地理详辨》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