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止修学派

 

  〖止修学派〗本源自王守仁门下,但另以“止修”为宗旨,故名。创始人李材,字孟诚,号见罗,明朝中后期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人,嘉靖年间进士及第,官至云南按察使,原拜邹守益为师,学习“致良知”说,后变更其说,选“止修”二字,为其学说的精髓,并以此为获得孔子、曾子的真传,创止修学派。门人有王尹卿、陈永宁、韦纯显等。该学源主张“我”是世界本体,而破“知”(“心”)本体论。认为:“事虽纷坛,纂须我处置。毕竟宰天宰地宰人宰物,运转枢机,皆是于我。离身之外,无别有本”(李材《大学约言》)。“以知为体,孔子不闻”,“从古立教,未有以知为体者”(李材《答詹养澹》)。“良知者,发而不如其本体之知者也,非知体也”,即良知发动不是增加其自身的知,也不是反回“知”的本体。还断然说:“知觉之知,德性之知,与夫或以独知为良知,或以“独”之一字为良知,总属闲谈,俱可暂停高阁。”该学派以“知止”为原则,以“修身”为目的,提出“止修”说。认为:“《大学》所以必先知止”,“‘知’得‘止’,则不论动静闲忙,自然常有事干,翼翼小心,昭事上帝”(李材《答詹养澹》)。“止”即“止于至善”,“知止”是言行尺度,是非标准。“修身为本,乃为大归”(李材《答蒋崇文》)。以“知止”为原则,为着手处,以“修身”为目的,为归宿,使人随事随物而实“止”之,实“修”之,即所谓“格致诚正”。并强调儒学之“实”,说:“儒者之论学,事事归实,释氏之论学,事事归空。事事归实,盖有从立教开宗,合下见性处便实,直说到无声无臭,不睹不闻,至隐至微处,亦无往而非实也。”(李材《答涂清甫》)李氏对其“止修”说还概括说:“《孟子》道‘性善’,《大学》说‘至善’,《中庸》要‘明善’。以谓不明乎善,则不能修乎身也。正是不知止于至善,则不能修乎身也。岂可强心之用为体,抑天之命为知?”(李材《答董蓉山》)“止修”说又与孔说紧紧贴靠,说“三省则修之矩□,一贯则止之渊源”。该学派认为人性本善源自先天,才有高低成自后天。说:“盏儒惟本天也,故于性上,只是道得一个善字。”(《答董蓉山》)“世间事但属伎俩知解者,信乎有能有不能,此所以可逐罪于才。若夫为子而不孝,为臣而不忠,是所谓为不善也,岂亦可云才不能孝,才不能忠,而直以不善之罪矮之于才乎?”(李材《答李汝潜》)孝、忠属于“性”的范畴内,“性”与“才”不可混为一谈。主张知行本来合一。认为“知即是行,行只(即)是知,此知行所以本来合体也”,“知到极处”,自然就“行”,“行到极处”,则必然“知”(李材《答陈汝修》)。该学派主张“安身”为本,反对殉人。认为《易经》:“安其身而后动”,是言“本末始终之序”,身未安而不动。出于对本末的考虑,出于对“身”的重视,认为殉人是“忘本逐末”,极力反对,强调“不但知本者,不可殉人,即求仁者亦决无有殉人之理”。此观点与泰州学派反对以身殉人相近。该学派主要着作有李材《大学约言》、《道性善编》;王尹卿《兴古疑问》;陈永宁《崇闻录》;韦纯显《井天草测》;朱汝桓《日新蠡测》;陆典《敬学录》;徐献和《明宗录》;涂及甫《证学记》;刘德易《崇行易》;熊益中《天中习课》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