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谷梁春秋经传古义疏

 

  〖谷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十一卷。清末廖平(1852-1932)撰。寥氏治今文经,尤重《春秋》。是书为其代表作之一。自《叙》说:自“辛巳(光绪七年,1881)中寿,痛微言之久陨,伤绝学之不竟,发愤自矢首纂述遗说,间就传例,推比解之。癸未(光绪九年),新偕都门舟车,南北冥心潜索,得素王二伯诸大义。甲申(光绪十年)初秋,偶读《王制》,恍有顿悟,于是向疑者尽释,而信者愈坚,蒙翳一新,豁然自达,乃取旧稿重录之。戊子(光绪十四年)诠释《公羊》,继有删补。庚寅(光绪十六年)纂述《左式》。癸已(光绪十九年)读《礼》多暇,取旧稿重加修订”,方成终稿。自1881年至1893年,前长达十余年,三易其稿。廖氏以为,晋范宁《集解》,不守旧训,依《王制》为《春秋》传,参以西汉先师旧说,从班固为断,凡有不足,乃下己意;注不能尽者,更为疏之。疏中引用实事,以《史记》为主,间用《左传》、董仲舒治《公羊》及礼制与本书相涉者;有属微文孤记,然《公羊传》先人无说者,也具采引之;先师说虽有家法门户,然也多有相近之处,因同引《孝经》《易》《诗》《书》《三礼》《乐》为说,今一仍其旧,以明六经相通之实;凡本传佚义,取汉博士说补之。是书大体以“发明古谊,推原礼证”为主旨,间附己见。与柳兴恩《□梁大义述》、钟文□《□梁补注》,宗旨不同。前有业师张预《序》,称其“注疏之外,别撰大义,属辞比事,条而贯之,并缀以表,旁及三传异同,辨别何(休)、郑(玄),纠范(宁)《释范》,靡不加详,终以诸国地邑、山水图外篇,都为五十卷。别白谨严,无一遗漏。得其统宗,庶乎巨观,执圣人之权,持群说之平,守汉师之法,道来学之路,不朽盛业,其在斯乎”。廖氏认为:古人注经,例不破传,国朝经学,祟尚专家。然朴学之士,求胜昔贤,湛思孤旨,往往意过防其通,力矫肤浅,辄成僻谬,卒与猖狂浅陋、信心蔑古者同罪,不可不其,放是书于“鲁学家法,不敢稍□”。又认为:“孔子睹时事而制法”,《周礼》古学,《王制》今学,□梁素王,尽从新制”,“春秋改制,故与《周礼》不合”,其说与先儒之专守者多异。其在《释范》叙中说:“人之为学,所以求不足,非以市有余。凡已所昧,求决于书,一语三年,不为迟顿”,实潜心有得之言,足使学者知读书之不可苟也。是书所出晚,其于古义颇多创获,足与钟文丞《□梁补注》相比配。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日新书局刊本,民国二十年(1931)刊《渭南严氏孝义家塾丛书》本,附《释范》,一卷《起废疾》一卷。中华书局辑出新校点《十三经清人注疏》拟收此书,尚未刊行。另其《□梁春秋经传古义A例》《□梁春秋经学外篇凡例》《春秋图表》也刊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