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辽海丛书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批注

 

  金毓黻、安文溥 辑

  李文信 遗注

  李仲元 整理

  《辽海丛书》第十集之十册

  一、松州即辽松山州,遗址在内蒙古赤峰县西六十余里城子村,有塔址。古泉州、金全州之讹,辽丰州。今乌丹城,元全宁路,现存儒学碑在关帝庙二门左侧。辽世宗与李胡战于泰德泉当即在此地。  又,辽当日建泉州见于百官志四,南面边防官,开泰九年置霸、建、宜、泉、锦五州制置使司。但与锦宜为邻,去松山州很远,恐不是一地。

  [原文]「里至,松州……东北到古泉州二百五十里。」(卷一第一页第十五行)

  二、落马河今名羊肠子河。

  [原文]中书省「山川落马河在松州北八十里,发源州界锣锅岭……」(卷一第二页)

  三、今名英金河,南源西路嘎河,至赤峰与锡伯河合。

  [原文]「锄刃河在松州北二十里,发源兴州界,流经州境……」(卷一第二页)

  四、白羊河前遗一条,阴凉河在松州南四十里,发源兴州界女岭,经由州境,流与高州涂河合。同上引。

  [原文]「白羊河」(卷一第二页十五行)

  五、赵本有古长城:按山林地志集略云,望云县有古长城。

  [原文]「古迹条。」(卷一第二页)

  六、静丰故址在赤峰市西北不远,土名木兰城。

  [原文]静丰废城在松州东五十里。(卷一第三页第一行)

  七、石洞、造像、石碑均存。

  [原文]灵峰院松州东南二十里遮盖山有古寺。俱同上。(卷一第三页)

  八、松州西二十里瓷窰,在今猴头沟缸瓦窰村,窰址很大,当由辽始,至元代仍继续烧造。砖瓷赵本作砖瓦窰。

  [原文]「官窰馆:松山州等处有瓷窰(热河志九十七)松州西二十里有瓷窰,西北有砖瓷窰。」(同上九十六)(卷一第三页)

  九、阜新县塔营子古城址是。有砖塔、元懿州学田碑。

  [原文]「懿州:豪州本辽时懿州,金皇统三年省入顺安县……」(卷二第一页)

  十、乌尔古山,今名虎耳山,在九连城北。元作吾里奇山,见赵辑本。

  [原文]「乌尔古山在辽阳路废婆速府。」(卷二第一页第二十三行。)

  十一、似指靉河。

  [原文]「大虫江」(卷二第一页二十五行)

  十二、辽河後应有浑河,满洲源流考十五引,见赵辑本。浑河在辽阳路。本路图册引辽志云:源自越喜国出熊水,西北合众流会淄水,屈曲数千里入于海。按地志集胳云:源出女真国,西流过贵德州,由州西流入梁水,西南七十里合辽河入于海(满洲源流考十五引元一统志)。

  [原文]「辽河」(卷二第二页十二行)

  十三、羊肠河今名柳河,源出废徽州境。

  [原文]「羊肠河」(卷二第二页)

  十四、广宁为显州,邻乾州。辽乾州,金改闾阳县,今北镇闾阳驿是其後迁遗址,原附郭县金改锺秀县,在北镇庙南不远处。

  [原文]「古迹:乾州故城在广宁府西南七里,辽统和二年建立,今基址颓然(满洲源流考十一)。」(卷二第四页)

  十五、内蒙古宁城县大名城。

  [原文]「大宁县:大定县至元二十九年改为大宁县。」(卷二第四页十四行)

  十六、朝阳。

  [原文]「兴中州(同上二十六)。」(卷二第四页)

  十七、赤峰县哈拉木头城址在老哈河西岸上,西北有平顶山。

  [原文]「高州:元甲戌岁升高州为兴胜府,丙子岁仍改高州……(同上六十二)。」(卷二第四页二十一行)

  十八、喀左县大城子城址,有塔,有金元碑。

  [原文]「利州统和十六年置(同上六十)利州军名曰永昌,开泰元年置,领阜俗县(同上六十)。」(卷二第四页)

  十九、此为辽惠州,废後存惠和县。金于辽神山县置惠州後罢。

  [原文]「惠州金天辅五年罢州(同上六十一)」(卷二第五页)

  二十、北票县黑城子城址,有元修川州东岳庙碑。  赵本有:金天眷二年川州属懿州。三年废咸康为镇入宜民。大定初州废,隶咸平府。承安二年复置川州,治宜民县,仍升徽州寨为徽州镇以隶之。後割属懿州,惟存宜民县。

  [原文]「川州:辽川州领咸康宜民弘理三县(同上六十)。辽後省弘理入宜民(同上六十)」(卷二第五页)

  二十一、朝阳县黄花滩城址是,在大凌河北岸,有塔。

  [原文]「建州金置建平县,元初因之,後省建平入州(同上六十二)」(卷二第五页)

  二十二、喀左县北公营子古城是。

  [原文]「富庶县」(卷二第六页十六行)

  二十三、凌源西二十里堡古城,辽榆州,金元和众县。

  [原文]「和众县」(卷二第六页)

  二十四、惠和县系辽惠州附郭,金废州存县,元另立惠州,遗址当在平泉县。

  [原文]「惠和县」(卷二第七页第十六行)

  二十五、敖汉旗白塔子城址。

  [原文]「武平县」(卷二第七页)

  二十六、蛤蜊山当即喀喇山,译音用字不同耳。

  [原文]「义州:西至兴中州界蛤蜊山九十里……」(卷二第八页)

  二十七、绥中前卫城是。

  [原文]「瑞州」(卷二第八页)

  二十八、赵辑本于香炉山後收永乐大典一一九八一岭字一条:玉火山、在义州西四十里,产玛瑙。

  [原文]「香炉山」(卷二第十二页)

  二十九、山在哈拉木头古城址北不远,实一丘陵,上有岩石。山上往往得铜镞、刀钱等。

  [原文]「福德山(榆山)」(卷二第十二页)

  三十、建州南四十里为四里之讹。遗址在黄花滩,去河甚近。

  [原文]「凌水 凌河……又东经建州南四十里(满洲源流考七)」(卷二第十四页)

  三十一、今名抻头河,经小城子、瓦房,在汐子北入老河。

  [原文]「撒马水(热河志七十二)」(卷二第十五页)

  三十二、沁河,今建平叶柏寿河。

  [原文]「沁河」(卷二第十五页)

  三十三、榆林河亦名榆河,辽榆州和众县即以河命名,今凌源县塔子沟河。

  [原文]「榆林河」(卷二第十五页)

  三十四、南流注大凌河。

  [原文]「碓觜河」(卷二第十五页)

  三十五、南流注大凌河。

  [原文]「荆水」(卷二第十五页)

  三十六、北流注入老哈河。青龙河可证辽惠和县在北流水之东北。

  [原文]「青龙河」(卷二第十五页)

  三十七、遥敕河今名教连河,即清河,东北流至通辽东入西拉木伦河。

  [原文]「虎河……流经县之霸州铺合于遥剌河(同上七十二)」(卷二第十六页)

  三十八、此惠州为金惠州,非辽惠州惠和县也。

  [原文]「薄河:源出惠州西北林津山。」(卷二第十六页)

  三十九、狗河,按所记源委、方向、长度、注入等,似即海岱营子河。

  [原文]「狗水」(卷二第十六页)

  四十、百里河今名牤牛河。

  [原文]「百里水」(卷二第十六页)

  四十一、六州河亦名六股河,即绥中河,南入渤海,里程有误。

  [原文]「六州河在利州东南八十里。」(卷二第十七页)

  四十二、佛舍利塔在丰实坊,按该坊在大宁东北隅,以位置考之,当即今大名大塔。

  [原文]「感圣寺在大定府丰实坊,有佛舍利塔,辽统和四年建(同上)」(卷二第二十三页)

  四十三、以位置推测当即大名小塔。

  [原文]「镇国寺在大定府西关,有铁塔,辽统和三年建。」(卷二第二十五页)

  四十四、金川州文庙因辽庙重修,则辽时川州治确曾迁于宜民县矣。盖先治咸康为头下州,归政府後即徙宜民也。

  [原文]「辽时尝创庙学于川州治西南……」(卷二第三十页)

  四十五、元和众县即辽榆州治,今凌源西十八里堡古城是其遗址,城西门外有小砖塔,所以凌源东西川原旧名塔子沟,城址北某村即产鱼化石。

  [原文]秦王鱼石在合众县北三里七宝山中。(卷二第三十一页)

  四十六、会宁县今阿城白城,南距长白山不止六十里,当有脱误。

  [原文]「长白山在旧会宁县南六十里(满洲源流考十二)」(卷二第三十四页)

  四十七、寰宇通志七十七引元志作上京故城,开原城西南亦作上京城西南。开元东曰永州可能是海参崴东永明城,即苏昌沟古城。

  [原文]「开元诸古城:开元城西南……东曰永州……」(卷二第三十五页)

  四十八、合兰河与金上京无关,当是误辑。

  [原文]「上京故城……合兰河经故建州一千里入于海……」(卷二第三十五页)

  四十九、原文为:京之西曰宾州,又西曰黄龙府,北曰肇州。此北为黄龙府北,非上京之北。肇州地近得胜陀,正在农安北,若在上京即阿城白城子北,地望里至均错。金史太祖纪出河店之战,辽兵在鸭子河北,而誓师地得胜陀在拉林河西,则肇州在上京西而不在北,为不可争议的事实。唯誓师为宁江州之战时事,尚须注意研究。

  [原文]「肇州,上京之北曰肇州治始兴县。」(卷二第三十五页)

  五十、安置石重贵之黄龙为旧黄龙,地近扶余城,非此後来北迁之黄龙。其地在开原北,昌图梨树一带。

  [原文]「黄龙府……即石晋少帝初安置之地。」(卷二第三十五页)

  五十一、西应为南,按宋人行程录,信州在奚营北,济州(即黄龙府)南。

  [原文]「信州在黄龙府西……」(卷二第三十六页)

  五十二、铜山郡辽金史不见,按在咸平府南,当是辽同州。如为铜州,则当在海城东,析木城是其故址。

  [原文]「铜山郡故城在咸平府南,後废。」(卷二第三十七页)

  五十三、南京为延吉市山城子河南,海兰河交会处土城址。

  [原文]「建置沿革:自南京而南曰合兰府……」(卷二第三十七页)

  五十四、按「在渖阳路经旧建州」数字必是後人所增入的。

  [原文]「合兰河在渖阳路经旧建州东南一千里入于海。」(卷二第三十七页)

 

 

 

上一页 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