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续资治通鉴长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六十九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1008)

 

  起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五月尽是年八月

  五月辛酉,王钦若等言转运使卢琰、邵晔祗奉祀事,欲留前转运使张知白权本司常务。诏知白俟礼毕赴阙。

  壬戌,令官吏犯赃遇赦者奏裁,或有希望恩宥,故干科条,所在禁锢,以俟进止。

  王钦若言泰山下醴泉出。

  河北转运使李士衡奏罢内帑所助钱八万缗。於是,又请辇本路金帛刍粟四十九万赴京东,以助祀事。上曰:「士衡临事有心力,可奨也。」遂赐褒诏。丁谓因请留士衡於澶州管勾东封事,诏从之。

  有司详定仪注,请于泰山上置圜台,径五丈,高九尺,四出陛,上饰以青,四面如方色。坛外一壝,广一丈,围以青绳三周。燎坛在圜坛东南,高一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户,方六尺。山下封祀坛,四成,十二陛,如郊祀录圜丘之制,上饰以玄,四面如方色;设三壝。燎坛如山上。社首坛,八角,三成,八陛,三壝,如方丘之制。又为瘗埳於壬地外壝之内。天地玉牒、玉册,并刻字填金,联以金涂银绳,缄以玉匮,置石鐾中。配坐玉册,缄以金匮。牒广五寸。册广一寸二分,厚三分【一】。金匮之制,并长一尺三寸。检长如匮,厚二寸,阔五寸,当缠绳处刻为五道。封匮以金泥和金粉、乳香为之。印以受命宝,宝方一寸二分,文曰「恭膺天命之宝」。封匮当宝处,刻深二分。石鐾之制,用石再累,各方五尺,厚一尺,凿中广深,令容玉匮,傍施检处,皆刻深七寸,阔一尺,南北各三,东西各二,去隅皆七寸,缠绳处皆刻三道【二】,广一寸五分,深三分。又为石检以擫鐾【三】,皆长三尺,阔一尺,厚七寸,刻三道,广深如缠。其当封处,刻深二寸,取足容宝。又皆为小石盖,与封刻相应。其检立鐾旁,当刻处又为金绳三以缠鐾,皆五周,径三分。封鐾以石泥、石末和方色土为之。印以「天下同文」宝,宝铸以金,制同御前宝。距石十二,分距四隅,皆阔二尺,厚一尺,长一丈隅【四】,斜刻其道【五】,与鐾隅相应【六】,皆再累,又为五色土圜封。鐾上径一丈二尺,下径三丈九尺【七】。其二宝分寸并以今尺为准。金匮回日,奉置太庙本室。诏皆从之。

  乙丑,王钦若言锡山苍龙见。

  丙寅,命王旦、冯拯、赵安仁等分撰玉牒、玉册文。上谕之曰:「其文当首敍上天降鉴符瑞原委,次述为民祈福之意。」

  诏缘封禅所经诸州,权增屯兵,可第赐缗钱及酒,令长吏犒设。

  戊辰,新及第授官人无得以富家权钱倍出息利,至任所偿还,所在察举之。

  初,有司请依唐故事,皇帝告庙出京,泰山、社首山并用法驾。上以前诏惟祀事丰洁,余从简约,於是改用小驾仪仗,寻改小驾名曰銮驾。

  辛未,赵安仁奏,得太仆寺状,金玉辂合先赴泰山,辂高二丈三尺,阔一丈三尺,所经州县城门桥道有隘狭处,请令修拆。上曰:「若此,则劳人矣。可於城外过,有坟墓处避之。」

  癸酉,秦国贤肃长公主薨。(王承衍先卒于咸平元年。)

  甲戌,上以东封路供顿刍粮数广,召丁谓出扈驾兵籍示之,曰:「盖有司不知此数,广为营备尔,曾不虑烦扰於下,其少数未曾转送者,竢秋成和市。」

  丙子,诏收瘗汴、蔡、广济河流尸暴骸,仍致祭。

  三司假内藏库银十万两,从之。

  丁丑,给复州经寇盗户三年。

  令诸州所贡方物并取十月以前集泰山下。

  庚辰,诏诸路今年夏秋赋止于本州军输纳。

  有司请:「登封日,圜台立黄麾仗,至山下坛设爟火。将行礼,然炬相属。又出漆牌,遣执仗者传付山下。牌至,公卿就位,皇帝就望燎位,山上传呼万岁,下即举燎。皇帝还大次,解严。又传呼而下,祀官始退。其社首瘗坎,亦设爟火三为准。」从之。

  始定公卿就位,亦用传呼为节【八】,上以接神务在严静,遂更为漆牌,礼毕乃听传呼【九】。又恐传付漆牌不即达,辰刻或差,先遣司天以漏壶设山之上下及以日晷覆校,复以坛侧击版相应。又自太平顶、天门、黄岘岭、岱岳观,各以长竿揭笼灯下照参候,使不愆其节云。

  赠元德皇太后父故乾元防御使李英检校太尉、安国节度使,追封常山郡王;母王氏魏国太夫人,仍遣使告元德皇太后庙。

  辛巳,对王旦等于龙图阁,出封禅坛图示之。上曰:「郊禋日,祀昊天上帝位不以正坐,盖合祭皇地只。今封祀日,昊天上帝坐宜当子位,天书置于东侧,太祖、太宗位比郊禋日次西北侧向,以申祖宗恭事上穹之意。」

  壬午,诏天书出京至岳下日用道门威仪百人,在路三十人。旧制,郊祀正坐褥皆以黄,皇帝拜褥以绯,至是,诏配坐以绯,拜褥以紫。

  诏缘路行宫,止以旧屋就加涂塈,不须别创。

  诏于泰山要路置门,非执事赴役者无得升。

  有司言天书出京日,创新几褥置玉辂中【一○】,备仪仗导从,七百五十人前後部鼓吹,中使二员夹侍,仍命官充使。癸未,以王旦为天书仪仗使,(案宋史作仪卫使。)王钦若、赵安仁副之,丁谓为扶侍使,蓝继宗为扶侍都监,入内高品周怀政,入内高班内品皇甫继明并为夹侍。(王钦若、赵安仁为副使,实录在九月丙子,今从本志,并书之。)

  诏车驾离京至封禅以前,不举乐,经历州县勿以声伎来迎。

  甘州回鹘可汗王夜落纥遣使来告捷。使还,赐夜落纥香药、金带、弓剑,又赏宝物公主黄金器。公主,即夜落纥之母,每事咨而後行,故加赐焉。

  中使自兖州至,言泰山素多虎,自兴功以来,虽屡见,未尝伤人,悉相率入徂徕山,众皆异之。诏王钦若就岳祠祭谢,仍禁其伤捕。上谓王旦等曰:「自醴泉发,朕即周问泰山祠宇,有言王母池,因念诏许东封以来,凡有灵迹,靡不醮告,独此尚阙。」乃命中使齎青词致告,未发而王钦若奏至,言池水变紫色。验之,乃遣使之信宿也。旦等曰:「休应响答,如是之速,实至诚所感也。」

  甲申,上出御笔所记事示辅臣曰:「宫禁之内,人数非多,然幽闭可念。昨令择一百二十人厚资遣之,此亦节用之一端也【一一】。朕方敦尚清静以治天下,符大中之训焉。」

  丙戌,上御崇政殿,亲虑御史台、三司、开封府、殿前侍卫司系囚,流已下递减一等,笞杖释之。

  京东转运使言修葺行宫,合用筒瓦,望自京运送。上曰:「前诏行宫无得广有营造,今方盛暑,自京送瓦,重有劳扰,非朕意。」即令以常瓦给用。

  戊子,下诏教节俭,戒奢侈,有司除兖冕、仪仗、法服及宴会所设依旧外,自今宫禁、皇亲、臣僚应进奉物,勿以销金文绣为饰,或须创造,必候进止,诸司无得起样进呈。仍录诏赐皇亲家一本。

  六月壬辰,详定所上封禅仪注,上览之曰:「此仪久废,非典礼具备,岂为尽美。」即手札疑互凡十九事,令五使参议厘正而行之。又以灵山清洁,命祀官差减其数,或令兼摄,有朞丧未满,余服未卒哭者,不得预祭。内侍诸司官除掌事宿卫外,从升者才二十四人,诸司执掌九十三人。

  以香药库副使安守忠领敍州刺史,供奉官、合门祗候黎守忠为内殿崇班充职。守忠等掌榷货务,三司言其岁课比旧增八百四十九千余缗,遂赏之。(黎守忠,未见。)

  徙环庆路骑兵于近地,省馈运之烦也。又以上军代所屯威武而下诸军。先是,崇仪使胡致恭言,是路驻泊军皆非精锐,望易以近上禁军。上以为刍粟既少,屯上军则所费滋广,遂诏钤辖司规度,以上军一人代下军二人。及是奏至,请如诏旨。

  赐辅臣新铸御书祥符元宝钱。

  环庆民饥,发廪粟贱粜以济之。

  甲午,诏有司加諡太祖、太宗,俟封禅礼毕日,恭上册宝。諡议令王旦撰,旦言唐故事,丞郎或太常为之。上曰:「尊奉祖宗,岂拘常例?特命辅臣,以申朕之孝思也。」

  诏泰山前代封禅基址摧圮者修完之。初,太平兴国中,得唐明皇社首玉册、苍璧,至是,令瘗于旧所。

  命都官员外郎孙奭至契丹境上,告以将有事于泰山。时议东封、六师必须从行,恐契丹不察,妄生猜虑,欲遣使谕意。上曰:「朝廷每遣使往,彼有接伴、馆设之劳,但令奭于境上以书信达之可也。」既而契丹报云:「中国自行大礼,何烦告谕?其礼物虑违誓文,不敢辄受。」上曰:「异域常能固守信誓,良可嘉也。」

  庆州言筑耳朶城毕。上曰:「此城无屯兵,止令蕃落自守,亦足为近塞之扞蔽也。」

  乙未,诏军校老疾当隶外州者,听从其便。

  有司言:「皇帝告庙,准典礼:出乘玉辂,归乘金辂。缘奉安天书於玉辂,皇帝赴太庙,往来并乘金辂。」从之。

  殿中侍御史赵湘言:「汉章帝以月令冬至之後,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鞫狱断刑之政,遂定毋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今季冬诞圣之月,而决大辟不废,愿诏有司自仲冬留大辟弗决,俟孟春临轩阅视,情可矜察者贷之,他论如法。」上曰:「此固善矣。然虑系囚益淹久,吏或旁缘为奸尔。」

  丙申,有司请前祀七日,遣官以牲币分祭天齐渊等八神,又祀云云、亭亭、肃然、徂徕、会稽五山,及於泰山下择地望祭前代封禅帝王;前祀一日,以太牢祀泰山、少牢祀社首。并从之。

  丁酉,诏宫殿苑囿,下至皇亲、臣庶第宅,勿以五彩为饰,禁用罗制幡胜、缣帛为假花者。

  诏:「如闻宿州临涣县民托称神异,营建寺宇,远近奔集,颇为惑众,宜禁止之。」

  先是,五月丙子,上复梦向者神人,言来月上旬复当赐天书于泰山,即密谕王钦若。於是钦若奏【一二】:「六月甲午,木工董祚於醴泉亭北见黄素曳草上,有字不能识,言于皇城使王居正【一三】,居正见其上有御名,驰告钦若,钦若等就取得之。遂建道场,明日,跪授中使捧诣阙【一四】。」奏至,上亟召王旦等谕其事,欲自出奉迎,即命旦为导卫使。己亥,旦与扶侍使而下具仪仗,奉迎天书,入含芳园之西门。庚子,羣臣诣园,迎导升殿。辛丑,上致斋。壬寅,备銮驾以出,北面拜殿下,导卫、扶侍使自殿上奉天书置上前,上再拜授陈尧叟跪读,其文曰:「汝崇孝奉吾,育民广福。赐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寿历遐岁。」读讫,召百官示之,复奉以升殿。酌献毕,上先还。旦等导卫、扶侍至朝元殿,上迎拜入内。时久雨顿晴,景色澄廓,苑中有云五色,读天书次,黄气如凤驻殿上。

  癸卯,擢董祚为八作副都头,王居正为右班殿直。

  甲辰,诏兖州大辟囚送邻州处断。

  庚戌,曲赦兖州系囚流罪以下。

  赐文武百官泰山醴泉。

  辛亥,诏:「如闻遣使外州祠祭,而礼料素无定数【一五】,或州县因缘须索,颇致烦扰,其令有司具数行下。」

  开封府言尉氏县惠民河决,遣使督视完塞。

  壬子,取封禅之义,改郊祀乐曲名,俟礼毕仍旧。其後,祀汾阴后土亦如之。

  判太常礼院孙奭言:「按礼文,飨太庙终献降阶之後,武舞止【一六】,太祝彻豆,丰安之乐作,一成止,然後礼安之乐作【一七】,是谓送神。论语曰:『三家者以雍彻。』又周礼乐师职曰:『及彻,帅学士而歌彻。』郑玄曰:『谓歌雍也。』郊祀录载登歌彻豆一章,奏无射羽。然则宗庙之乐,礼有登歌彻豆一章,今於终献降阶之後即作礼安之乐,诚恐阙失,望依旧例增用。」诏判太常寺李宗谔与检讨详议以闻。宗谔等言:「国初撰乐章,有彻豆丰安曲辞,乐署因循不作,望如奭所奏。」从之。(此事实录不载,会要载於十一月前、六月後,本志亦与改封禅乐曲名同时载之,今附于此。)

  先是,诸路贡新茶者凡三十余州,越数千里,有岁中再三至者,上悯其劳扰,於是,诏悉停罢。

  丙辰,废内园司,从谢德权之请也。

  丁巳,羣臣五上表加尊号【一八】曰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从之。

  御辇院请别制升泰山天平辇,上虑其太重而劳人,俾裁减之。所司言登陟峻嶮,恐不坚固。上曰:「路稍艰,朕当降辇步进。」又令别造宝匣、宝{箓皿},咸差小其制。

  秋七月,庚申,有司言:「南郊惟昊天、皇地只、配帝、日月、五方、神州,各用币一十二段;其内中外官、岳镇、海渎,以六十四段分充而不别设。按开宝通礼称内中外官、岳镇、海渎币各从方色,即明皆有制币。今请封祀坛内官至外官三百一十八位,社首坛岳镇以下一十八位,并用方色币。又南郊牲,惟正坐用犊,五方帝、日月、神州共用羊豕二十二,其从祀七百三十七位,(案宋史作三百三十七位。)仍以前数分充。今请神州而上十二位并用犊,其旧供羊豕,改充从祀牲内。又景德中,升天皇、北极在第一等,今请亦於从祀牲内体荐。」奏可。

  广州言大食国舶主陀婆黎愿以方物赴泰山修贡,诏许之。

  初,朝陵岁缘路民庶贡物者,诏有司给赐,颇为稽滞。壬戌,命右正言知制诰周起、供奉官合门祗候侍其旭专领其事。

  封禅用玉牒册凡七,文思玉工言用玉追琢难成,宰相请代以懡石及阶州采进,上曰:「此碔砆之类,目之为玉以奉天,於礼可乎?」即遣中使徧询玉工,有赵荣者,言太平兴国中,令与众工治美玉为牒册,岁余方就,寘崇政殿库。亟取而用之,上曰:「此盖先帝圣谟已成,垂裕冲眇也。」仍出示辅臣。时王旦宿斋中书,即遣中使谕焉。

  丙寅,免濮州和市茜草。仍诏三司,诸州市上供物,非土地所宜者罢之。

  己巳,命秘书丞、直史馆刘锴摄将作监,与内侍张承素领徒封圜台石鐾【一九】,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宋皐与内侍郝昭信封社首石鐾,并先规度。锴、皐请对便殿,以鐾式进御,上起更袍而视之。锴,蟠子;承素,宗贵子也。(郝昭信,未见。)

  辛未,濮州举人郭垂等四百六十二人以车驾东巡,献菽粟二千石、草四万围。上曰:「意虽可嘉,然纳之,则诸州尽以为贡,益成烦扰耳。」令优给其直,乃谕京东诸州民无复然。

  乙亥,诏美人刘氏父故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通赠颍州防御使,母庞氏追封京兆郡君;才人杨氏父故崇仪使知俨赠单州团练使,母张氏追封清河县君。(正史章惠杨皇后传:祖瑫,父知俨,皆不仕。此云崇仪使,当考。)

  丁丑,三佛齐国王遣使来进贡。

  乙酉,王钦若言修圜台、燎台,除道累石功毕,自兴役至是,未尝见蝼蚁等物,请致祭岳祠,从之。

  是月,襄、许、荆南、夔、归、峡等州米斛钱三百,麦斗钱十二。

  八月己丑朔,王旦上太祖尊諡曰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德玄功大孝皇帝,太宗曰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大明广孝皇帝,诏恭依【二○】。

  诏诸坛祭器并从上设下,无令执事者践履不恭。

  有司言:「比来车驾行幸,百司各称随驾。按仪制令诸赴车驾所曰诣行在所。蔡邕独断云:『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自今凡有巡幸,望云行在某司。」从之。

  审官院言考较京朝官功过,旧有日限,今东封在近,请权罢。上以羣官有自远而至者,虑成淹滞,令至九月乃停。

  庚寅,诏东封路军马无得下道蹂践禾稼,违者罪其将领。

  王钦若等言泰山日生灵芝,军民竞采以献,望量给钱帛,从之。

  上闻开封府界发民治道,辛卯,诏亟罢之。

  有司言:「九宫贵神在本坛则为大祠,於郊祭则位坐不全,不应设玉。景德初,少府监误以玉九段置圜丘从祀之位,今请撤去不用。」上以封祀坛从祀虽有太一、摄提、轩辕、招摇、咸池、天一等位,然颇疑神名或殊。壬辰,诏别筑九宫坛於行宫之东,以封祀日祭享。

  诏升山有大石难越者,筑土平之,或委曲而过;树当道者,用彩帛萦其支干,咸无伤动。

  回鹘夜落纥又言赵德明来侵,率众拒战,德明屡败,乘胜追之,越黄河。

  癸巳,诏封祀日文宣王四十六世孙、同学究出身圣佑令衣绿,次京官陪位。初,帝谓王旦等曰:「封祀日圣佑可使陪位否?」旦曰:「圣佑止赐出身,未沾命服,难列班序。」故特命焉。

  有司言:「西汉祭天於甘泉泰畤,祭地於汾阴后土。後汉始定南北郊。然则今之汾阴后土,本汉祀地只之所也,将来既禅社首祀皇地只,则后土不当同日更祭。又按唐开元十二年、二十年祀后土于汾阴脽上【二一】,十三年封禅,不别祀后土。欲望车驾出京日【二二】,遣官就汾阴告祭,封禅日更不致祭。」从之,乃命给事中冯起祭告。

  甲午,知枢密院事陈尧叟落起复。

  诏京城寺院,禁道俗袒裼踞肆,僧尼谨洁修焚。

  丙申,以三司户部判官、殿中侍御史王好古监润州商税,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刘骘监涟水军商税,太常丞、判三司催欠凭由司王曙监庐州盐务,着作郎、直史馆、通判兖州李迪监海州商税。先是,好古等解送国子监秋试举人,有初场十不者,准法当停官,会赦,故薄责之。自是,诸州率以为例。(王好古、刘骘,未见。)

  内侍邓文庆监泰山道场,於制置使席上言词轻率,诏特勒停。

  御辇院上新造辇,凡减去七百余斤,诏自今常用之。又言舆辇座褥,未奉诏旨前以金绣为饰者,欲且仍旧,俟故暗改造,即以素罗代之。

  己亥,诏扈从羣臣、诸班军、诸色人装钱,比巡幸加等给赐。

  庚子,置河东缘边安抚司,令河北安抚副使、都监一员掌其事。

  以车驾巡幸,京东西、陕西、淮南路诸州,地当冲要者权增屯兵,命诸司使已下为驻泊都监。又以内殿崇班刘文质为齐州驻泊都监兼都巡检,以泰山北面有路抵齐州,故增警备也。

  殿中侍御史赵湘言:「含芳园迎天书日,街中布土为驰道,栏以横木,恐人践履,而羣臣往来,前驱者辄去其横木,於驰道上行马;又每逢辂马,不止传呼,分路而过,皆非人臣之礼。今若全依古制,不绝驰道,恐京师浩穰,阻滞车马。欲请自今遇大礼,布土驰道,羣臣不得於其上行马,导驾者不在此限。及羣臣每逢阅习,辂马不得冲过,许两面行马,违者御史台纠举。」诏从之。

  辛丑,诏审刑院、开封府自九月一日後勿奏大辟案,止令中书拟定施行。

  高州言占、腊商贾三人,为交州所逐,迷道至州境,欲配隶本州。上曰:「远方之民,穷而来归,可给时服、缗钱,遣人伴送至境,放还本国。」

  甲辰,诏福建山路险恶,其辇官物军士,自今遇旬休、节序特给假。

  详定仪注官晁迥而下,习泰山圜台封祀仪於都亭驿。

  乙巳,令天下禁屠宰一月,自十月始。

  翰林侍讲学士邢昺等上景德朝陵地里记六十卷,诏襃之。

  丙午,王钦若等言上山道路、祀坛、御幄,咸已毕工。上谓辅臣曰:「每有自泰山使至者,朕必首询役作劳苦,皆言景色异常,众共乐成其事。」王旦等因称颂圣德,上曰:「兹乃上天敷佑、祖宗积累所致也,朕何足以当之。」

  详定仪注官再习仪於都亭驿。

  丁未,诏陞两省侍郎班在左右常侍之上【二三】,合班次六尚书,从中书门下之请也。始,两省侍郎自唐至德以来,皆宰臣兼领,未尝与庶僚序位。晋天福七年,始用刑部侍郎窦贞固为中书侍郎,遂班常侍之下,由是相因不改。今乃厘正之。

  黔州言溪洞磨嵯、洛浦蛮首领龚行满等率族二千三百人归顺,是族自唐以来未尝向化也。

  己酉,王钦若来朝,献芝草八千一百三十九本。

  庚戌,王钦若言:「臣自至岳下,尝梦神人以增筑庙亭为请,再梦如初,仍指其方位以识之。近因督役至威雄将军祠,瞻其神像、庙地,悉与梦合,今请以羡财於庙筑亭。」从之。

  刑部尚书,知陕州寇准表请从祀,诏可。

  辛亥,诏文武官疾老年幼者并留京师。

  癸丑,河东转运司言,侦得契丹点集兵马,边民颇惧,望增屯兵。上曰:「近北面亦言戎人闻国家东封,调发辇运,虑因行讨伐,率众坚壁,以打围为名,巡逻境上。且朝廷自与之修好,固无衅隙,若闻其疑扰,即骤益防兵,彼必愈致猜虑。」乃诏边臣率如常制,无得生事。

  注 释

  【一】厚三分「分」原作「寸」,据宋本、宋撮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七封泰山、宋会要礼二二之八、宋史卷一○四礼志改。

  【二】缠绳处皆刻三道「处」字原脱,据上引宋会要、宋史及通考卷八四郊社考补。

  【三】又为石检以擫鐾同上书於「石检」下均有「十」字。按下文谓「皆长三尺,阔一尺」,当以有「十」字为是。

  【四】长一丈宋本、宋撮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七封泰山均作「长一尺」,宋会要礼二二之九及上引通考则均同本书。

  【五】斜刻其道宋史卷一○四礼志同,宋会要礼二二之八、二二之九及上引通考则均作「斜刻其首」。

  【六】与鐾隅相应「隅」字原脱,据上引宋史、通考及宋会要礼二二之八补。

  【七】下径三丈九尺「三」原作「二」,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上引宋会要、宋史、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七封泰山改。

  【八】亦用传呼为节「用」原作「重」,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长编纪事本末改。

  【九】乃听传呼「乃」原作「仍」,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长编纪事本末改。

  【一○】置玉辂中「玉」原作「五」,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长编纪事本末、宋会要礼二二之一○改。

  【一一】此亦节用之一端也「用」原作「度」,据宋本、宋撮要本及治蹟统类卷五真宗圣政改。

  【一二】於是钦若奏「奏」上四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七封泰山补。

  【一三】言于皇城使王居正「使」原作「吏」,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长编纪事本末改。

  【一四】跪授中使捧诣阙「捧」原作「奉」,据各本及上引长编纪事本末、宋史全文卷六改。

  【一五】而礼料素无定数「礼料」原作「礼科」,据宋会要礼一四之一四改。

  【一六】武舞止「止」原作「上」,据宋史卷一二六乐志改。

  【一七】然後礼安之乐作「礼安」,阁本、活字本同,宋史卷一二六乐志则作「理安」。同书卷一三四谓「迎神,礼安」,「降神,理安」,「送神,理安」。本编下文明言「是谓送神」,疑以作「理安」为是。下同。

  【一八】羣臣五上表加尊号据文,「上表」下当有「请」字。

  【一九】领徒封圜台石鐾「徒」原作「徙」,据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七封泰山、宋会要礼二二之一四改。

  【二○】诏恭依此三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会要帝系一之九补。

  【二一】又按唐开元十二年二十年祀后土于汾阴脽上「后土」原作「皇土」。按通典卷四五礼谓开元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及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祀后土於汾阴脽上,通考卷七六郊社考同。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七封泰山亦作「后土」。今据改。

  【二二】欲望车驾出京日「日」原作「自」,据上引长编纪事本末改。

  【二三】诏陞两省侍郎班在左右常侍之上「班」字原阙,据宋会要仪制三之八、编年纲目卷七补。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