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八家后汉书辑注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司马彪续汉书卷五

 

  [周天游辑注]

  陈蕃传

  五一0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年十五,常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丈夫处世,当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汪)──御览卷三八四 ○ 文选卷六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注

  五一一 陈蕃出为豫章太守,性方峻,不接宾客。徵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姚。汪)──类聚卷四八 ○ 文选卷六0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注 初学记卷一一

  五一二 陈蕃谏桓帝云:「宫女数千,脂粉之耗,不可胜数。」(姚。汪)──书钞卷一三五

  五一三 陈蕃字仲举,谏桓帝曰:「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一〕。今後宫之女,岂不贪国乎?」(汪)──御览卷四九五

  〔一〕 据纪纂渊海卷四一补。


  五一四 陈蕃既被害,友人陈留朱震时为銍令,闻而弃官,哭之,收葬蕃尸,匿其子逸於甘陵界中。事觉系狱,合门桎梏。震受拷掠,誓死不言,故逸其得免。(汪)──御览卷四二0

  王允传

  五一五 元仕郡为主簿〔一〕,在朝正色,举善不避仇怨,退恶不避亲戚。(姚。汪)──书钞卷七三(二)

  〔一〕 姚之駰按:「此似又一王元,非先任隗嚣,後为汉将者。范阙。」又汪文台按:「王元疑即王允之误,故姑附於此(指陈蕃传末)。」汪说是,今别作王允传,依孔本「王元」作「元」。


  党锢传

  五一六 刘淑,桓帝时对策,为天下第一,拜议郎。──纬略卷三

  五一七 李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汪)──御览卷四0四 ○ 又卷四0七 初学记卷一八

  五一八 荀爽尝谒李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见慕如此。(汪)──御览卷四六七

  五一九 为河南尹。阳翟令张兴,黄门张让〔一〕,政治残虐。膺上十日,收兴等考杀之〔二〕。──书钞卷七六

  〔一〕 疑「张让」下有脱文,或兴系让之宗亲子弟。

  〔二〕 范书失载,陈俞本改作膺任司隶校尉时诛杀张让弟野王令张朔事,且改注范书,恐非。


  五二0 李膺门生皆禁锢,侍御史景毅子寔为膺门徒〔一〕,未有录牒,故不谴。毅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脱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汪)──御览卷四二0

  〔一〕 范书本传「寔」作「顾」。


  五二一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一〕。少励清节,为州里所知服。举〔孝廉〕〔二〕,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三〕。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赃污,望风解印绶而去。其所举议,莫不压服。(姚。汪)──书钞四0 ○ 御览卷七七八 初学记卷二0

  〔一〕 据御览卷七七八补。又「羌」原误作「西」,据范书及续汉郡国志迳改。又谢承书作「细阳人」,二说未知孰是。

  〔二〕 据御览卷七七八补。

  〔三〕 据初学记卷二0。御览卷七七八补。


  五二二 范滂字孟博,坐系黄门北寺,北寺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止也。(姚。汪)──初学记卷二0 ○ 御览卷六四三

  五二三 〔桓帝时〕〔一〕,汝南太守宗资以事委任功曹范滂。〔中人以下共嫉之〕〔二〕,时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汪)──御览卷二六四 ○ 又卷四六五 书钞卷七七 文选卷三0 谢玄晖郡内登望诗注

  〔一〕 据御览卷四六五补。

  〔二〕 同右。


  五二四 羊陟拜河南尹,常食乾饭。(汪)──御览卷八五0

  五二五 献帝初,百姓饥荒,张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差温故存者以百数。(汪)──御览卷四七六

  五二六 陈翔字子麟。迁侍御史。正朔旦朝贺,梁冀威仪不整,请收治罪,时人奇之。(姚。汪)──书钞卷六二 ○ 初学记卷一二

  郭泰传

  五二七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泰少孤,年二十,行学至成皋屈伯彦精庐,乏食,衣不盖形,而处约味道,不改其乐。李元礼一见称之曰:「吾见士多矣,无如林宗者也。」(姚。汪)──世说新语德行注 ○ 史略卷二

  五二八 郭泰字林宗,退身隐居教授,徒众甚盛。丧母,友人或千里来吊之。(汪)──御览卷五六一

  五二九 及卒,蔡伯喈为作碑曰:「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初以有道君子徵,泰曰:「吾观乾象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辞以疾。(姚。汪)──世说新语德行注 ○ 史略卷二

  五三0 郭泰入汝南,交黄叔度〔一〕。至南州,先过袁奉高〔二〕,不宿而去,从叔度累日。或以问泰,泰曰:「袁奉高之器,譬诸轨滥,虽清而易挹也。叔度之器,汪汪若万顷之陂,澄之而不清,混之而不浊,不可量也。」(汪)──类聚卷九 ○ 御览卷七二 一切经音义卷五五 白帖卷七

  〔一〕 黄叔度,即黄宪,桓帝朝处士。

  〔二〕 袁奉高,即袁阆。与黄宪、戴良俱为汝南慎阳名士。


  许劭传

  五三一 许劭字子将。劭知人,入帻肆,拔樊子昭。(汪)──御览卷六八七

  五三二 袁绍五世公族,尝除濮阳长,以母丧去官,服乘甚盛。入(累)〔界〕〔一〕,叹曰:「吾车服岂可使许子将见之哉!」乃谢遣宾客,以单车骑〔二〕。──书钞卷一三九

  〔一〕 据范书本传改。

  〔二〕 疑「骑」系「归」之误。


  何进传

  五三三 进字遂高,南阳人,太后异母兄也。进本屠家子,父曰真。真死後,进以妹倚黄门得入掖庭,有宠。光和三年,立为皇后,进由是贵幸。中平元年,黄巾起,进拜大将军。(姚。汪)──魏志董卓传注

  五三四 绍使客张津说进曰:「黄门常侍,秉权日久。又永乐太后与诸常侍专通财利,将军宜整顿天下,为海内除患。」进以为然,遂与绍结谋。(姚。汪)──魏志袁绍传注

  五三五 何进欲诛中常侍赵忠等,进乃诈令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数千人,为贼於河内,称「黑山伯」,上书以诛忠等为辞,烧平阴、河津莫府人舍,以怖动太后。(姚。汪)──范书公孙瓒传注

  孔融传

  五三六 融〔字文举,鲁国人〕〔一〕,孔子二十世孙也〔二〕。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幼有异才。时河南尹李膺有重名,敕门下简通宾客,非当世英贤及通家子孙弗见也。融年十余岁,欲观其为人,遂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李君通家子孙也。」膺见融,问曰:「高明父祖,尝与仆周旋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众坐奇之,佥曰:「异童子也。」太中大夫陈炜後至〔三〕,同坐以告炜,炜曰:「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融答曰:「即如所言,君之幼时,岂实慧乎?」膺大笑,顾谓曰:「高明长大,必为伟器。」(姚。汪)──魏志崔琰传注 ○ 世说新语言语注

  〔一〕 据世说新语言语注补。

  〔二〕 世说注作「二十四世孙」。

  〔三〕 陈炜,袁纪作「陈褘」,而世说新语作「陈韪」。范书与续汉书同。


  五三七 山阳张俭,以中正为中常侍侯览所忿疾,览为刊章下州郡捕俭。俭与融兄褒有旧,亡投褒。遇褒出。时融年十六〔一〕,俭以其少不告也。融知俭长者,有窘迫色,谓曰:「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藏之。後〔以客发泄〕事泄〔二〕,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登时收融及褒送狱。融曰:「保纳藏舍者融也,融当坐之。」褒曰:「彼来求我,罪我之由,非弟之过,我当坐之。」兄弟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诏书令褒坐焉。融由是名震远近,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以俊秀为後进冠盖。融持论经理不及让等,而逸才宏博过之。(姚。汪)──魏志崔琰传注 ○ 初学记卷一七 御览卷四一六

  〔一〕 初学记卷一七作「年十五六」,御览卷四一六亦然。范书本传与魏志注同。

  〔二〕 据初学记卷一七补。


  五三八 司徒、大将军辟举高第,累迁北军中候、虎贲中郎将〔一〕、北海相,时年三十八。承黄巾残破之後,修复城邑,崇学校,设庠序,举贤才,显儒士。以彭璆为方正,邴原为有道,王修为孝廉。告高密县为郑玄特立一乡,名为郑公乡。又国人无後,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棺木而殡葬之。郡人甄子然孝行知名〔二〕,早卒,融恨不及之,乃令配食县社。其礼贤如此〔三〕。(姚。汪)──魏志崔琰传注 ○ 书钞卷六三 御览卷二四一 又卷二四0

  〔一〕 书钞卷六三此句作「孔融拜北军中候,三日而迁虎贲中郎将」。魏志注引文当有脱文。

  〔二〕 按范书本传作「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而袁纪作「使甄子然临配食县社」,无「临孝存」,与续书略同。沈家本诸史琐言考魏志注此引曰:「临孝存,人姓名也,疑此讹夺。」

  〔三〕 汪辑下尚有「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十八字,且曰据书钞卷六三补。按此乃陈本之谬种流传也,故不取。


  五三九 在郡六年,刘备表融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徵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每朝会访对,辄为议主,诸卿大夫寄名而已。(姚。汪)──魏志崔琰传注 ○ 书钞卷五四 通典职官典 御览卷二三六

  五四0 太尉杨彪与袁术婚姻〔一〕,术僭号,太祖与彪有隙,因是执彪,将杀焉。融闻之,不及朝服,往见太祖曰:「杨公累世清德,四叶重光。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二〕。况以袁氏之罪乎?易称『积善余庆』〔三〕,但欺人耳。」太祖曰:「国家之意也。」融曰:「假使成王欲杀召公,则周公可得言不知邪?今天下缨緌搢绅之士所以瞻仰明公者,以明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措枉,致之雍熙耳。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四〕,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太祖意解,遂理出彪。(姚。汪)──魏志崔琰传注

  〔一〕 惠栋曰:「古文苑载曹公卞夫人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又杨夫人答书称『彪袁氏顿首』是也。」

  〔二〕 僖公三三年左传引臼季语曰:「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又昭公二十年左传引苑何忌曰:「在康诰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在群臣?」今本康诰脱此文。

  〔三〕 见易坤文言。

  〔四〕 汉代地方名姓,往往以郡望自诩,所谓某某男子者,乃某某地名姓大族之意,非一般平民所能自言。


  五四一 时论者多欲复肉刑。孔融乃建议曰:「古者敦庞,善否区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陵迟,风化坏乱,政挠其俗,法害其民。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一〕。纣斮朝涉之胫,天下谓为无道〔二〕。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各刑一人,是天下常有千八百纣也。求俗休和,弗可得已。且被刑之人,虑不念生,志在思死,类多趣恶,莫复归正。夙沙乱齐〔三〕,伊戾祸宋〔四〕,赵高英布,为世大患,不能正人,遂为非也。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者也。」朝廷善之,卒不改焉。(汪)──御览卷六四八

  〔一〕 见易丰卦。

  〔二〕 见尚书泰誓下。孔传曰:「冬日见朝涉水者,谓其胫耐寒,斮而视之。」

  〔三〕 「夙」原误作「风」,迳改。夙沙者,夙沙卫也,齐灵公之幸臣。灵公废太子光而立牙,以夙沙卫为少傅。灵公死,光复位,夙沙卫以曾预废太子事奔高唐以叛。事见襄公十九年左传。

  〔四〕 襄公二十六年左传:楚客聘于晋,过宋,太子痤野享之。伊戾为太子内师而无宠,故诬太子将为乱,宋平公囚太子,乃缢而死。後平公闻痤无罪,乃烹伊戾。


  皇甫嵩传

  五四二 举孝廉,为郎中,迁霸陵、临汾令,以父丧遂去官。(姚。汪)──范书本传注

  五四三 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隽各领一军,击颍川贼〔一〕,进保长社。(姚。汪)──书钞卷六三

  〔一〕 指颍川黄巾军。


  五四四 皇甫嵩为左中郎将,击匈奴〔一〕。(汪)──御览卷二四一

  〔一〕 范书、袁纪均无此事。疑「匈奴」乃「黄巾」之讹。


  五四五 皇甫嵩领冀州牧,奏请一年租〔以〕赈饥民〔一〕。民歌之曰:「天下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姚。汪)──类聚卷五0 ○ 御览卷二五0

  〔一〕 据御览卷二五0补。


  五四六 以日有重珥免〔一〕。(姚。汪)──范书本传注

  〔一〕 时董卓既诛,嵩拜太尉。范书本传作「以流星策免」,袁纪则作「日有重晕」,与续书同。


  朱儁传

  五四七 儁字公伟,会稽人。少好学,为郡功曹,察孝廉,举进士〔一〕。汉朝以讨黄巾功拜车骑将军。累迁河南尹。董卓见儁,外甚亲纳,而心忌之,儁亦阴备焉。关东兵起,卓议移都,儁辄止卓。卓虽惮儁,然贪其名重,乃表拜太仆以自副。儁被召,不肯受拜,因进曰:「国不宜迁,必孤天下望,成山东之结,臣不见其可也。」有司诘曰:「召君受拜,而君拒之;不问徙事,而君陈之,何也?」儁曰:「副相国,非臣所堪也;迁都非计,臣之所急也。辞所不堪,进臣所急,臣之所宜也。」有司曰:「迁都之事,初无此计也,就有未露,何所受闻?」儁曰:「相国董卓为臣说之,臣闻之於相国。」有司不能屈,朝廷称服焉。後为太尉。李傕、郭汜相攻,劫质天子公卿,儁性刚,即发病而卒。(汪)──吴志孙破虏讨逆传注

  〔一〕 卢弼三国志集解曰:「何焯曰:『史传言举进士,始见於此。』梁章钜曰:『此与後人由科举出身者相仿。』周寿昌曰:『後汉书儁作隽,云太守徐珪举孝廉,再迁除兰陵令,其叙隽出身是也。若举进士,两汉无此制,即司马彪时亦不能有也。「进士」两字恐是高第之误。』沈家本曰:『两汉无进士之名,此云举进士,未详其义。梁氏欲以今制拟之,殊非事实。』」天游按:礼记王制曰:「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百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禄之。」续书所言,当取此义,非汉时即有此制。


  五四八 朱儁为右中郎将,持节击颍川长社贼。(汪)──御览卷二四一

  董卓传

  五四九 堰下过军〔一〕。──范书本传注

  〔一〕 范书本传曰:「中平元年卓与张温讨先零羌,卓为羌所围,乃於所度水中伪作鄢,而潜从鄢下过军,得全师而还。」注曰:「续汉书『鄢』作『堰』。」


  五五0 羌胡憋肠狗态〔一〕。──范书本传注

  〔一〕 范书本传「憋」作「敝」。注引方言曰:「憋,恶也。」又引郭璞曰:「憋怤,急性也。」此卓不肯就少府职所上疏中语。


  五五一 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俱诣卓,卓言:「昔高祖都关中,十一世後中兴,更都洛阳。从光武至今,复十一世。案石苞室谶,宜还都长安。」坐中皆惊愕,无敢应者。彪曰:「迁都改制,天下大事,皆当因民之心,随时之宜。昔盘庚五迁〔一〕,殷民胥怨,作三篇以晓之。往者王莽篡逆,变乱五常;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残害百姓,民人流亡,百无一在。光武受命,更都洛邑,此其宜也。今方建立圣主,光隆汉祚,而无故损宫庙,弃园陵,恐百姓惊愕,不解此意,必尘沸蚁聚,以致扰乱。石苞室谶,妖邪之书,岂可信用?」卓作色曰:「杨公欲沮国家计邪?关东方乱,所在贼起。崤函险固,国之重防。又陇右取材,功夫不难。杜陵南山下有孝武故陶处,作塼瓦,一朝可办。宫室官府,盖何足言!百姓小民,何足与议。若有前却,我以大兵驱之,岂得自在!」百僚皆恐怖失色。琬谓卓曰:「此大事。杨公之语,得无重思!」卓罢坐,即日令司隶奏彪及琬,皆免官。大驾即西,卓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二〕。又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姚。汪)──魏志董卓传注 ○ 御览卷八三三 又卷七六七

  〔一〕 参见华峤书董卓传注。

  〔二〕 御览卷七六七作「洛阳城无只瓦尺木」。


  刘虞传

  五五二 是时用刘虞为幽州,刘焉为益州,刘表为荆州,贾琮为冀州。虞等皆海内清名之士,或从列卿、尚书以选为牧伯,各以本秩居任。旧典:传车参驾,施赤为帷裳。(姚。汪)──蜀志刘焉传注

  循吏传

  五五三 任延字长孙,治京氏易,显名太学。(姚。汪)──书钞卷九六

  五五四 任延拜会稽南部都尉。时年十九,迎吏见其少:皆惊。会稽多名士,延到官,皆聘请高行俊乂,(警)〔敬〕待师友之礼〔一〕。及掾吏贫乏,辄分俸禄以赈给之。(姚。汪)──类聚卷六

  〔一〕 据范书本传改。


  五五五 任延字长孙,为九真太守,教民牛耕,铸作田器,民以利之,产子多名曰:「任」。(姚。汪)──书钞卷三九

  五五六 王涣为河南温县令,土俗豪强。涣到,举贤诛猾,民开门,皆放牛於野。(姚。汪)──书钞卷七八


  五五七 王涣为洛阳令,履正。病卒,百姓哀痛,老少随车致祠,昼夜号泣〔一〕。(姚。汪)──书钞卷七八(二)

  〔一〕 「病卒」以下,陈俞本作吴汉事迹,误。


  五五八 宠字祖荣〔一〕,受父业,以经明行修举孝廉,光禄察四行,除东平陵令。〔是时民俗奢泰,宠到官躬俭,训民以礼,上下有序,都鄙有章〕〔二〕。视事数年,以母病弃官。百姓士民攀舆拒轮〔三〕,充塞道路,车不得前,乃止亭,轻服潜遁,归修供养。(姚。汪)──吴志刘繇传注 ○ 类聚卷五0 御览卷二六七 书钞卷七八(二)书叙指南卷一五

  〔一〕 宠,刘宠也。

  〔二〕 据类聚卷五0补。

  〔三〕 书钞卷七八、类聚卷五0「士民」皆作「士女」。


  五五九 後辟大将军府,稍迁会稽太守,正身率下,郡中大治。徵入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民去治数十里有若邪中在山谷间五六老翁〔一〕,年皆七八十,闻宠迁,相率共送宠,人齎百钱。宠见,劳来曰:「父老何乃自苦远来?」皆对曰:「山谷鄙老,生未尝至郡县。他时吏发求不去,民间或夜不绝犬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吏稀至民间。年老遭值圣化,今闻当见弃去,故戮力来送。」宠谢之,为选受一大钱,故会稽号宠为「取一钱太守」。其清如是。(姚。汪)──吴志刘繇传注 ○ 御览卷八三五 文选卷五九沈休文齐安陆昭王碑文注 事类赋注卷一0 类林杂说卷四

  〔一〕 御览卷八三五「若邪中」作「若郍水」,事类赋注卷一0作「若耶水」,类林杂说卷四作「若耶溪」,而文选注则作「若耶山」,袁纪、范书与之同。天游按:下文既言「在山谷间」,「中」必不当作「山」。中、水形近易讹,恐当作「水」为是。耶、邪通用,御览之「郍」系「耶」之讹。又袁纪曰「去郡十里」,无「数」字,与续书异,恐其偶脱之耳。


  五六0 宠前後历二郡,八居九列,四登三事〔一〕。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寠陋」。三去相位,辄归本土。往来京师,常下道脱骖过,人莫知焉。宠尝欲止亭,亭吏止之曰:「整顿传舍,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因过去。其廉俭皆此类也。以老病卒於家。(姚。汪)──吴志刘繇传注

  〔一〕 宠历豫章、会稽二郡。范书本传言其二任将作大匠,二任宗正,一任大鸿胪,则有据可查居九列者五,其三不详焉。又代黄琼为司空,复代王畅为司空,又频迁司徒、太尉,故曰四登三事。


  五六一 繇祖父本,师受经传,博学群书,号为通儒。举贤良方正,为般长,卒官。(姚。汪)──吴志刘繇传注

  五六二 繇父舆〔一〕,一名方,山阳太守。岱、繇皆有俊才。(姚。汪)──吴志刘繇传注

  〔一〕 舆,刘宠之弟。


  酷吏传

  五六三 严延年字次卿,为河南太守。冬月传属县囚会府下,流血数里,河南号为「屠伯」〔一〕。(汪)──御览卷二六

  〔一〕 此段文字始见班书酷吏传,范书酷吏传序李贤注引用之。疑御览引有误,或系续汉书酷吏传序之文,故列於此。汪文台删「年」字,作严延传,大误。


  五六四 董宣为洛阳令。宁平公主乳母奴白日杀人〔一〕,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大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二〕,数主失者三,叱奴下车,格杀之。主即驰车入宫,上大怒,召宣:「令欲死乎?」宣叩头曰:「臣奉法之吏,不敢纵法,不欲死也。」上曰:「捶之!」宣曰:「愿一言,死无恨。」上曰:「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民,以奴杀臣。臣死之後,陛下何以治天下?捶杀臣,不如臣自杀。」即以头撑楹,流血被面。上令小黄门持之,曰:「痴令!叩头谢主。」宣不从。上〔曰〕顿痴令头〔三〕,宣两手据地,不肯低头。上敕「强项令」出,诣大官赐食。(姚。汪)──类聚卷五0 ○ 御览卷二六六

  〔一〕 范书本传作「湖阳公主苍头」。

  〔二〕 据御览卷二六六补。

  〔三〕 同右。


  五六五 阳球字方正,渔阳人也。少有勇气,〔拜〕尚书令〔一〕。中常侍王甫、曹节等秉权势,球常唾手拊髀曰:「阳球作司隶,此曹子何得尔邪?」寻为司隶,明日诣阙谢恩,甫时休下在舍。(恩)〔悉〕表甫罪〔二〕,〔奔车〕收送洛阳诏狱〔三〕,自临拷之。甫子萌,亦见收。〔死杖下,权门惶怖〕〔四〕。(姚。汪)──御览卷二五0 ○ 书钞卷六一 又卷三六

  〔一〕 据范书本传补。

  〔二〕 据汪辑改。

  〔三〕 据书钞卷六一补。

  〔四〕 同右。


  五六六 杨球为幽州从事〔一〕,部分边塞,职事修理。(汪)──御览卷二六五

  〔一〕 汪辑改「杨」作「阳」。按范书本传不言球任幽州从事,袁纪亦不载,恐系别一人,暂列于此。


  宦者传

  五六七 孙程十九人立顺帝,〔帝赐程等车马〕、金钏、指环〔一〕。(汪)──广韵卷四去声三十三线 ○ 一切经音义卷二0

  〔一〕 据一切经音义卷二0补。又此条宋本广韵有之,元泰定本脱之。


  五六八 程到宜城,怨恨恚怼,刻瓦为印,封还印绶〔一〕。(姚。汪)──范书本传注

  〔一〕 程以为虞诩讼罪免官徙封,遂有是举。


  五六九 腾父节〔一〕,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後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长子伯兴,次子仲兴,次子叔兴,腾字季兴,少除黄门从官。永宁元年,邓太后诏黄门令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配皇太子书,腾应其选。太子特亲爱腾,饮食赏赐,与众有异。顺帝即位,为小黄门,迁至中常侍大长秋。在省闼三十余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姚。汪)──魏志武帝纪注 ○ 类聚卷九四 御览卷九0三 文选卷四四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

  〔一〕 类聚卷九四、御览卷九0三「节」均作「萌」。天游按:赵一清曰:「後汉书宦者传,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人,疑彼是别一曹节。此则宋书礼志所谓处士者也。」卢弼曰:「按通典卷七十二云:魏明帝太和三年六月诏曰:『自我魏室,上承天序,既发迹於高皇。高皇之父处士君,精神幽远,号称罔记。其令公卿会议号谥。』所云处士君,即节也。」又侯康曰:「後汉书皇后纪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此书三少帝纪:景元元年六月,故汉献帝夫人节薨。若腾父名节,操不应复以名其女。」梁章钜据类聚卷九四,以为节萌形近,或本作萌而误作节。侯、梁二说甚是。今仍其旧而明其误。


  五七0 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蜀郡太守因计吏修敬於腾,益州刺史种暠於函谷关搜得其牋,上太守,并奏腾内臣外交,所不当为,请免官治罪。帝曰:「牋自外来,腾书不出,非其罪也。」乃寝暠奏。腾不以介意,常称叹暠,以为暠得事上之节。暠後为司徒,语人曰:「今日为公,乃曹常侍恩也。」腾之行事,皆此类也。桓帝即位,以腾先帝旧臣,忠孝彰着,封费亭侯,加位特进。太和三年,追尊腾曰高皇帝。(姚。汪)──魏志武帝纪注 ○ 文选卷四四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

  五七一 嵩字巨高,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为司隶校尉。灵帝〔时卖官,嵩以货得〕拜大司农〔一〕,入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黄初元年,追尊嵩曰太皇帝。(姚。汪)──魏志武帝纪注 ○ 范书袁绍传注 文选卷四四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

  〔一〕 据范书袁绍传注补。原误出续汉志,「志」系「书」之误。


  五七二 单超,河南人。梁冀振动天下。延熹二年,皇后崩,帝呼单超等入,谋诛冀。及更召徐璜、具瑗等五人,遂定其议。帝囓超臂出血以为盟。冀及宗亲党与悉诛之。(汪)──御览卷三六九 ○ 白帖卷三0

  五七三 桓帝因日蚀之变,乃拜故司徒韩寅为司隶校尉〔一〕,以次诛鉏,京师整清。(汪)──汪辑

  〔一〕 汪文台注:「范作『演』。」此引不详所出。


  五七四 侯览兄参为益州刺史,民有〔丰〕富者〔一〕,辄诬以大逆,皆诛灭之,没其财物以万亿计。太尉杨秉奏参,槛车徵,于道自杀。京兆尹袁逢於旅舍阅参辎重三万余两〔二〕,皆金银珍玩,不可胜数。(汪)──书钞卷一三九 ○ 御览卷四九二 又卷二五八 书钞卷四一

  〔一〕 据书钞卷四一及御览卷二五八 卷四九二补。


  五七五 吕强为(中)〔小〕黄门〔一〕,灵帝例封宦者,以强为都乡侯。强辞让恳恻,帝乃听之。数上书谏诤,为中常侍赵忠等所谮死。(汪)──御览卷二0一 ○ 书钞卷四八

  〔一〕 据书钞卷四八改。范书本传曰:「为小黄门,再迁中常侍。」


  五七六 扶风孟他以蒲萄酒一斛遗张让〔一〕,即以为凉州刺史。──御览卷九七二 ○ 类聚卷八七

  〔一〕 类聚卷八七「斛」作「升」,且言此引亦见炖煌张氏家传。又范书本传注引三辅决录曰:「佗字伯郎。以蒲陶酒一斗遗让,让即拜佗为凉州刺史。」文又略异。佗即他,古通用。


  五七七 司马直字叔异,洁白美须髯,容貌俨然,乡闾奉之如神。〔一〕(汪)──御览卷三七四

  〔一〕 司马直,河内人。钜鹿太守。时张让说帝令责修宫钱,直上书,即吞药以死谏止之。


  儒林传

  五七八 刘昆除江陵令。时县连火灾,昆辄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姚。汪)──类聚卷五0

  五七九 刘昆少学施氏易。明帝为太子,以易入授。(姚。汪)──初学记卷一0

  五八0 杨政字子行,少好学,京师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汪)──御览卷四九五

  五八一 杨政从代郡范升学。升尝为出妇所告,坐系狱。政乃肉袒〔一〕,以箭贯耳,抱升子,潜伏道傍,候车驾过,泣涕辞请,有感帝心。诏曰:「乞杨生师邪?」〔二〕为放出升。(汪)──御览卷四0四

  〔一〕 「袒」原误作「祖」,迳改。

  〔二〕 「邪」原误作「即」,迳正。


  五八二 弇以尚书教授〔一〕,躬自耕种。常有黄雀飞来,随弇翱翔。(姚。汪)──范书欧阳歙传注

  〔一〕 弇,陈弇也。字叔明,陈留人。


  五八三 建武二年,尹敏上疏曰:「六沴作见,若是供御,帝用不差,神则大喜,五福乃降,用章於下。若不供御,六罚既侵,六极其下。明供御则天报之福,不供御则祸灾至。欲尊六事之体,则貌、言、视、听、思、心之用,合六事之揆以致乎太平,而消除轗轲孽害也。」(汪)──续汉五行志注

  五八四 尹敏为鄢陵令〔一〕,以县仓漏三所自免。(姚。汪)──书钞卷七八

  〔一〕 姚、汪二辑据陈、俞本作「长陵令」。按范书本传,敏三迁始任长陵令,且坐与诏捕男子周虑相善而免官,与续书所载非一事。姚、汪二辑误。


  五八五 杨仁字文义,巴郡人。显宗特诏补北宫卫士〔令。引见,上便宜十二事,皆当时急务〕〔一〕。及帝崩,时诸马贵盛,各争欲入宫。仁被甲持戟,严勒门卫,莫敢轻进者。肃宗既立,诸马共谮仁,上知其忠,愈善之。(姚。汪)──御览卷三五二 ○ 书钞卷一二四 初学记卷一七

  〔一〕 据书钞卷一二四补。


  五八六 杨仁字文义,阆中人〔一〕。後辟司徒桓虞府,掾有宋章者,贪而不法,仁终不与交言同席,时人畏其节。(汪)──御览卷四九二

  〔一〕 「杨」原误作「阳」,「阆」误作「关」,皆迳改。


  五八七 周泽字稚都,为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尝卧疾斋宫〔一〕。(姚。汪)──书钞卷九0

  〔一〕 其妻哀其老病,闚问所苦。泽怒妻干犯斋禁,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


  五八八 何休,任城樊人。朴讷而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汪)。──御览卷四六四

  文苑传

  五八九 黄香拜尚书左丞,功汉当迁,和帝诏留增秩。後拜尚书,迁仆射。(姚。汪)──初学记卷一一

  五九0 崔琦字子玮,济北相瑗之宗也。引古今成败以戒梁冀,冀不能受。乃作外戚箴,又作鹄赋以为讽。後除临济令,不敢之职,解印而去。冀令刺客求之,见琦耕於陌上,怀书一卷,息辄偃而咏之,刺客贤之,以实告琦,因得脱走。(汪)──御览卷六一一

  五九一 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假卧,弟子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嬾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先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坐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姚。汪)──类聚卷二五

  五九二 张升字彦真,陈留尉氏人。祖富平侯〔一〕。(汪)──汪辑

  〔一〕 富平侯,张放也,西汉张汤之六代孙。此引亦不详所出。


  五九三 赵壹闭关却扫〔一〕,非德不交。(汪)──文选卷一六江文通恨赋注 ○ 龙筋凤髓判卷一

  〔一〕 龙筋凤髓判卷一「关」作「门」,汪辑亦然。


  独行传

  五九四 谯玄字君黄,能说春秋,迁中散大夫。(汪)──御览卷二四三

  五九五 李业字距游〔一〕,广汉人。王莽居摄,太守刘咸闻业有德,辟业,业称疾,咸怒,教曰:「贤者不避害,犹彀射市中,命薄者先死。」令业诣狱养病。客有说咸者,乃出业。(汪)──御览卷六四三

  〔一〕 范书本传「距」作「巨」。


  五九六 温序为护军校尉〔一〕,行部至陇西,为隗嚣将荀宇等所劫,欲生降序。序大怒,以节挝杀人,贼趍欲杀序,宇止之曰:「义士欲死节,赐剑令自裁。」序受剑,衔须着口中,叹曰:「无令须污土。」遂伏剑。(姚。汪)──类聚卷二0

  〔一〕 范书本传作「护羌校尉」。袁纪及东观记亦然。通监考异曰:「检西羌传,九年方置此官,牛邯为之。又云邯卒职省,则序无缘作『护羌』。」故通监但云校尉。今按恐当以类聚卷二0作「护军校尉」为是。


  五九七 周畅字伯持,性仁慈,为河南尹。永初二年夏旱,久祷无应。畅因收葬洛城傍客死骸骨凡万余人,应时澍雨,岁乃丰稔,位至光禄勳。(汪)──御览卷五五三

  五九八 李充为太守鲁平请署功曹,不就。平怒,乃投充以捐沟中,因谪署县都亭长,不得已,起亲职役。(汪)──御览卷二六四

  五九九 范丹,桓帝时以丹为莱芜长,不到官。後辟太尉府。自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於朝。徒行弊服,卖卜於市。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依宿树荫,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内居焉。闾里歌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里生鱼范莱芜。」(姚。汪)──御览卷四八四 ○ 初学记卷一八(二) 类聚卷三五

  逸民传


  六00 平原王君公以明道深晓阴阳,怀德灭行,和光同尘,不为皎皎之操。王莽世退身,侩牛自给〔一〕,有似蜀之严君平〔二〕。(汪)──御览卷八二八

  〔一〕 李贤曰:「侩谓平会两家卖买之价。」

  〔二〕 华阳国志卷一二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曰:「高尚逸民严遵字君平,成都人。」与范书逸民传所言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者非一人也。又御览卷二五八引益部耆旧传曰:「严遵字王思,为扬州刺史。」则蜀人乃有二严遵也。


  六0一 高凤字文通,南阳人。妻将之田,曝麦於庭,令凤护鸡,忽然天暴风大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汪)──御览卷七六七

  周乘传

  六0二 周乘字子居〔一〕,拜侍御史、公车司马令,不畏强御,以是怨於幸臣〔二〕。(汪)──御览卷二三0

  〔一〕 书钞卷五五「子居」作「子车」。其引不详所出,然与御览多同,疑亦出自续汉书。又「乘」原误作「垂」,迳正。

  〔二〕 书钞卷五五末有「拜交趾刺史」五字。


  羊茂传

  六0三 羊茂字季宝,豫章人。为东郡太守,冬坐白羊皮,夏处单版榻,常食乾饭,出界买盐豉〔一〕,妻子不历官舍。(汪)──御览卷二六0

  〔一〕 「豉」原误作「致」,迳改。


  封观传

  六0四 封观当举孝廉〔一〕,以兄名不显,耻受之,称疾不赴。後数年,兄得举,观乃就录上郡。(姚。汪)──书钞卷七九

  〔一〕 「当举」原误倒,据汪辑迳正。


  陈谦传

  六0五 陈谦字伯让,拜御史中丞,执宪奉法,多所纠正,为百僚所敬〔一〕。(姚。汪)──初学记卷一二

  〔一〕 书钞卷六二引略同。孔本作谢承书,陈本作续汉书。今从孔本。


  胡绍传

  六0六 胡绍为河内怀令,三日一视事,十日一诣仓〔受〕俸米,〔一〕於阁外炊作乾饭食之,不设釜灶。得一强盗,问其党与,得数百人,皆诛之。政教清平,为三河表。(姚。汪)──类聚卷五0 ○ 御览卷二六七

  〔一〕 据御览卷二六七补。


  王苑传

  六0七 王苑字孙仲〔一〕,安贫〔贱〕〔二〕,茅屋蓬户,藜藿不餍。(姚。汪)──类聚卷三五 ○ 御览卷四八四

  〔一〕 御览卷四八四作「字仲安」。

  〔二〕 据御览卷四八四补。


  祝良传

  六0八 祝良字劭卿,长沙临湘人。(姚。汪)──范书顺帝纪注

  应志传

  六0九 志字仲节,汝南南顿人也。曾祖父顺。(姚。汪)──范书顺帝纪注

  蒋诩传

  六一0 蒋诩字元卿,父丧,吊者盈门。後母疾之,不得止旧庐,自作山庵於侧,往如旧〔一〕。(姚。汪)──姚辑

  〔一〕 不详所出,俟考。


  郗虑传

  六一一 虑字鸿豫,山阳高平人。少受业於郑玄,建安初为侍中。(姚。汪)──魏志武帝纪注 ○ 范书献帝纪注 又孔融传注 文选卷三五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注

  刘备传

  六一二 刘备字玄德,涿郡人,汉景帝中山靖王胜之後〔一〕。(姚。汪)──姚辑

  〔一〕 不详所出,俟考。


  黄巾传

  六一三 钜鹿张角,自称天师,弟子数十万人〔一〕。始起兵,皆着黄巾,以相识别,故世谓「黄巾贼」。(汪)──御览卷六八七 ○ 范书灵帝纪注

  〔一〕 范书灵帝纪注作「三十六万余人」。


  六一四 张角别党马元义,为山阳所捕得,锁送京师,车裂於市。〔一〕(汪)──御览卷六四五

  〔一〕 袁纪卷二四作「黄巾马元义等於京师谋反,皆伏诛」。且系此事於起义之後之五月乙卯日。范书则言於起义之前,由卖而「车裂於洛阳」,三说有异,录以备考。

  西南夷传


  六一五 西南夷曰:滇池出孔雀。(姚。汪)──类聚卷九一 ○ 御览卷九二四

  六一六 哀牢夷出光珠、琥珀、水精、火精、瑠璃。(汪)──御览卷八0八(三)

  西羌传

  六一七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汪)──范书本传注

  六一八 西羌自赐支以西,滨河首左右,居今河关西可(十)〔千〕余里〔一〕,有河曲,羌谓之赐支。(汪)──御览卷一六五

  〔一〕 据范书西羌传改。


  六一九 遂亡入河、湟间〔一〕。(汪)──范书本传注

  〔一〕 羌无弋爰剑为秦所执,以为奴隶。爰剑亡归,路遇劓女,遂成夫妇,亡入河、湟间。诸羌怪其死里逃生,推以为豪帅。


  六二0 种羌九千余户,在泷西临洮谷。(汪)──范书安帝纪注

  六二一 武威鸇阴河〔一〕。──范书本传注

  〔一〕 赵冲追叛羌及于此。范书作「建威」。


  西域传

  六二二 甘菟〔一〕。──范书本传注

  〔一〕 范书本传作「甘英」,袁纪亦然。乃班超所遣使大秦,至西海而还者。


  六二三 西域条支国出孔雀。(姚。汪)──类聚卷九一 ○ 御览卷九二四

  六二四 大秦国,名犁鞮鞬,在西海之西。──文选卷三张平子东京赋注

  六二五 大秦国有夜光璧。(汪)──类聚卷八四

  六二六 大秦国以金银为钱〔一〕,十银钱当一金钱。(汪)──御览卷八一二

  〔一〕 「金银」原误作「金钱」,迳改。


  六二七 大秦国合诸香煎其汁,谓之苏合。(汪)──御览卷九八二

  六二八 天竺国,一名身毒,在大月氏东南。修浮图佛道以成俗,不杀伐。(汪)──类聚卷七六

  六二九 天竺国出石蜜、胡椒、黑盐。(汪)──御览卷九五八 ○ 书钞卷一四六 又卷一四七 御览卷八五七 又卷八六五

  六三0 天竺国,一名身毒,出琉璃珠玑。(汪)──御览卷八0二


  六三一 宁弥国王本名拘弥。(汪)──范书本传注

  六三二 西夜国生独白草,煎以为药,傅箭,所射辄死〔一〕。(汪)。──御览卷九九四 ○ 证类本草卷八

  〔一〕 证类本草卷八作「独自草」,末句作「人中之辄死」。

  乌桓传


  六三三 以父名为姓。(汪)──汪辑

  六三四 戎末瘣〔一〕。(汪)──汪辑

  〔一〕 此二引均不详所出。按魏志乌丸传注引魏书载有乌丸大人戎末廆为都尉,顺帝时从击鲜卑有功。而范书本传作「戎朱廆」。则汪引之「瘣」系「廆」之误。


  鲜卑传

  六三五 鲜卑〔亦东胡之支也〕〔一〕。禽兽异於中国者有野马、原羊、角端牛。以角为弓,世谓之角端弓也。(姚。汪)──书钞卷一二五 ○ 御览卷三四七

  〔一〕 据御览卷三四七补。


  散句

  六三六 负书来学,云集京师。(汪)──文选卷五六陆佐公石阙铭注

  六三七 周毖〔一〕。(汪)──范书献帝纪注

  〔一〕 李贤曰:「东观记曰:『周珌,豫州刺史慎之子也。』续汉书、魏志并作『毖』,音秘。」范书与东观记同,珌音必。疑其系董卓传之文。


  六三八 黎民乐业。──书钞卷一五

  六三九 举止自若。──书钞卷一四

  六四0 好古博闻。──书钞卷一二

  六四一 昌邑王见狗冠方山冠,龚遂曰:「王之左右,皆狗而冠。」〔一〕(汪)──御览卷九0四

  〔一〕 记纂渊海卷九八亦作续汉书之文。按龚遂乃西汉人,汉书五行志曰:「贺为王时,又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此服妖,亦犬祸也。贺以问郎中令龚遂,遂曰:『此天戒,言在仄者尽冠狗也。』」二载意虽相近而文异,疑御览所引系某东汉人书疏策文之语,暂入散句以俟考。汪辑入刘备传,非。


  六四二 梅福上书曰:「仲尼之庙,不出阙里。」〔一〕──文选卷四二应休琏与广川长岑文瑜书一首注

  〔一〕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成帝时上书,以为宜建三统,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後。其文曰:「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疑文选注「汉书」上衍「续」字,或与上条类同,故亦暂入散句以俟考。


  序传

  六四三 朗祖父隽,字元异,博学好古,倜傥有大度。长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状魁岸,与众有异,乡党宗族咸景附焉。位至颍川太守。父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闲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少仕川郡,历官洛阳令、京兆尹。以年老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年七十一,建安二十四年终。有子八人,朗最长,次即晋宣皇帝也。(姚。汪)──魏志司马朗传注 ○ 御览卷三七七

  六四四 灵台者,乃周家之所造台也,图书术籍,珍玩宝怪,皆所藏也。(汪)──初学记卷二四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