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九家旧晋书辑本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臧荣绪晋书卷二

 

  天文志

  天裂

  惠帝元康中。天西北裂。时人主昏闇。贾后专政。御览八百七十四。

  大安。天裂为二。声如雷。是时长沙王奉帝出拒成都王颖河间王顒迭威专命僭乱之象。同上。

  成帝咸和四年冬。天裂四。此时苏峻之子以万人入吴兴。天下有兵。关河转乱。明年石勒僭位。同上。

  穆帝昇平五年。天裂广数丈。声如雷。同上。

  袁帝初即位。天中裂。广三四丈。声如雷。野雉皆雊。时帝荒疾不识万机。太后临朝。桓温专政。同上。

  天光

  晋穆帝永和十年。前凉张祚之元年正月夜、天有光如车盖。明年祚被杀。同上。

  天鸣

  武帝末。天东有声如雷。同上。

  元帝太兴元年。天鸣。东西有声、如风水相薄。三年。又鸣。其後王敦入石头。王师败绩。元帝屈辱。制於强臣。同上。

  虹

  愍帝建兴五年正月。帝在平阳。虹蜺弥天。其年帝为刘聪所杀。御览八百七十八。

  彗星

  彗星出西方。长可二三丈。名曰天枪。受之者其国方有土功。占经八十八。

  天狗

  惠帝永兴元年七月。流星有声。二年又有星陨有声。後二年、怀帝、愍帝、蒙尘。刘元海、石勒、攻掠。遂亡中夏。御览八百七十五。

  怀帝永嘉元年。有大流星日月自南流于东北。小者如斗相随。天尽赤。有声如雷。是年、汲桑杀东燕王腾。明年刘元海僭号。同上。

  穆帝永和十年。流星大如斗。色赤黄。出织女。没造父。有声如雷。其年、慕容俊据临漳。诸将奔散。同上。

  海西公太和四年十月。有大流星西下。有声如雷。明年、广汉妖贼李洪反。自称圣王。又慕容暐克邺。尽有其地。明年。桓温废帝。同上。

  孝武太元十三年。天狗东北下有声。占曰。此交战流血。是後慕容垂、翟辽、姚苌、符登、慕容永、并阻兵争强。同上。

  枉矢

  惠帝元康四年。枉矢北行竟天。次年夜。枉矢自北斗魁东南行。占曰。以乱伐乱。北斗主杀伐。是後赵王伦杀司空张华。废贾后。终自屠灭。御览八百七十五。

  光熙元年。有枉矢西南流。怀帝永嘉四年。刘聪嘉平三年。星起牵牛。委曲蛇形入紫宫。其光照地。其年帝为刘聪所害。後三年聪死国亡。

  愍帝建兴三年。枉矢自文昌北流至斗东。如一匹布。绦蛇行有手足。因变为云气。如人象二臂一足。至五年。北平人吴祚聚千人立沙门为天子。四年帝降刘曜。御览八百七十五。

  穆帝昇平二年。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其长半天。时所在拥兵。政非己出。同上。

  白气

  怀帝永嘉三年十二月。有白气如带。自地昇天。南北各二。至五年。石勒、刘曜、王弥、皆寇洛阳。帝蒙尘于平阳。刘聪封帝为会稽公。御览八百七十七。

  成帝咸和元年。後蜀李雄玉衡二十四年。雄死、太子班立。有白气如带经天。太史占有阴谋。班不悟。为李奇所杀。御览八百七十七。

  赤气

  惠帝大安二年。赤气竟天。又永兴二年十二月夜。有赤气竟天。其年十二月。成都王颖攻洛阳。御览八百七十七。

  怀帝永嘉元年正月。天气昼赤气。有声如雷。明年刘元海僭位。同上。

  桓元使陶谦屯覆舟山。刘毅至蒋山。裕羸弱登山。多张旗帜。元不之测。裕与毅分为数队。进突谦阵。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谦等诸军一时奔散。御览三百九十九。

  又职官志曰。左卫将军、领熊渠武贲。右卫将军、领佽飞武贲。同上。

  又天文志。武贲一星。在太微西蕃北下台南静室旄头之骑官也。同上。

  地理志

  司州。

  晋仍魏都洛阳。初学记二十四引晋书。

  豫州。

  汝阴县有陶邱乡。初学记八。

  谯国、魏明帝分置也。初学记八。

  华阳、黑水惟梁州。部巴东郡。文选江赋注。

  益州、梁州之南地。部蜀郡。文选江赋注。

  海岱及淮惟徐州。部广陵郡。文选江赋注。

  荆州。

  建平郡有信或作江。陵县。文选江赋注。

  扬州。

  至永嘉南居建康。初学记二十四。

  江州、本荆州之东界。扬州之南境也。文选江赋注。

  礼志

  太尉荀顗先受太祖敕述新礼。太康初、尚书仆射朱整奏、付尚书郎挚虞讨论之。虞表所宜增损条目。改正礼。新昔异状。凡十五事。文选王文宪集序注。

  元会设白兽樽于殿上。樽盖上施白兽。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案礼、白兽樽乃杜举之遗式也。为兽监後代所为。示不忌惮也。御览二十九。类聚事类赋注四。

  七祀曰、司命、中溜、国门、行、太厉、户、灶。

  行、旧说黄帝子累祖。好远游。道死。故祭以为道神也。事类赋注十六引晋书。

  乐志

  子夜歌者。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章郡侨人。庾僧度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章郡。亦是太元年。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御览五百七十一引晋书。 按新无殷允以下数句。

  职官志御览二百九十九。又二百三十四。二百四十四。

  丞相、秦官。赵高为丞相。指鹿为马。持蒲作肉。初学记二十六。御览八百六十三。

  光禄大夫、驺六人。文选北山移文注。

  大司农、哀帝兴宁二年。省司农之职。至孝武宁康中复置。类聚。

  舆服志

  张曜日之灵旄。书钞旄。

  中朝大驾卤簿。下四字见选注。先象车鼓吹一部十三人。中道。 次静室令驾一。中道。式道候二人驾。一分左右也。 次洛阳尉。二人骑分左右。 次洛阳亭长。九人赤车驾一。分三道。各吹正二人引。 次洛阳令。皁车驾一。中道。 次河南中部掾。中道。河桥掾在左。功曹吏在右。并驾一。 次河南尹。驾四戟。吏六人。 次河南主簿。驾一。中道。 次河南主记。驾一。中道。 次司隶部、河南从事。中道。都部从事居左。别驾从事居右。并。驾一。 次司隶校尉。驾三。戟吏八人。 次司隶主簿。驾一。中道。 次司隶主记。驾一中道。 次廷尉明法掾。中道。五官掾居左。功曹史居右。并驾一。 次廷尉卿。驾驷。戟吏六人。 次廷尉主簿、主记、并驾一在左。太仆引从如廷尉在中。宗正引从如廷尉在右。 次太常、驾驷中道。戟吏六人。太常外部掾居左。五官掾功曹吏居右。并驾一。 次光禄引从。中道。太常主簿主记居左。卫尉引从居右。并驾一。 次太尉外督令使。驾一。中道。 次西东贼仓户等曹属。并驾一引从。 次太尉驾驷。中道。太尉、主簿、舍人、各一人。祭酒二人。并驾一在左。 次司徒引从驾驷中道。 次司空引从驾驷。中道。三公骑令史戟各八人。鼓吹各一部七人。 次中护军中道。驾驷卤簿。左右各二行。戟楯在外。弓矢在内、鼓吹一部七人。 次步兵校尉在左。长水校尉在右。并驾一。各卤簿左右二行。戟楯在外。刀楯在内。鼓吹各一部七人。 次射声校尉在左。翊军校尉在右。并驾一。各卤簿左右各二行。戟楯在外。刀楯在内。鼓吹各一部七人。 次骁骑将军在左。游击将军在右。并驾一。皆卤簿在右。引各二行。戟楯在外。刀楯在内。鼓吹各一部七人。 骑队、五在左。五在右。队各五十四。命中督二人分领左右。各有戟吏二人麾幢。独揭鼓在队前。 次左将军在左。前将军在右。并驾一。皆卤簿左右各二行。戟楯在外。刀楯在内。鼓吹各一部七人。 次黄门麾骑中道。 次黄门。前部鼓吹左右各一部十三人。驾驷八。校尉佐杖左右各四行。外大戟楯。 次九尺楯。 次弓矢。次弩。并熊渠佽飞督领之。 次司南车驾驷中道。 护驾御史骑夹左右。 次谒者仆射驾驷中道。 次御史中丞驾一中道。 次武贲中郎将骑中道。 次九游车中道。武刚车夹左右。并驾驷。 次云罕车驾驷。五字见选注。中道。 次戟车载闟。选注如此。唐修晋书作闒。戟车闟闒同鈒也。驾驷中道。长戟邪偃向後。 次皮轩车。驾驷中道。 次鸾旗车中道。建华车分左右并驾驷。 次护驾尚书郎三人。都官郎中道。驾部在左。中兵在右。并骑。又有护驾尚书一人。骑、督摄前後无常。 次相风中道。 次司马督在前。中道左右各司马史三人引仗。左右各六行。外大戟楯二行。 次九尺楯。 次刀楯。 次弓矢。 次弩。 次五时车。左右有遮列骑。 次典兵中郎中道。督摄前却无常。 左殿中御史右殿中监并骑。 次高盖中道。左罼右罕。 次御史中道左右节郎各四人 次华盖中道四字见选注。 次殿中司马中道。殿中都尉在左。殿中校尉在右。左右各四行。 细楯一行在弩内。又殿中司马一行。殿中都尉一行。殿中校尉一行。 次〈木罡〉鼓中道。 次金根车驾六马中道。太仆卿大将军参乘左右。又各增三行为九行。 司马史九人。引大戟楯二行。九尺楯一行。刀楯一行。由基一行。 弩一行。迹禽一行。椎斧一行。力人刀楯一行。连细楯。殿中司马、殿中都尉、殿中校尉、为左右。各十二行。 金根车、建青旗十二。左将军骑在左。右将军骑在右。殿中将军持凿脑斧夹车。车後衣书主职步从。六行。合左右三十二行。 次曲华盖。中道。侍中、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并骑分左右。 次黄钺车、驾一在左。御麾骑在右。 次相风中道。 次中书监骑左。秘书监骑右。 次殿中御史骑左。殿中监骑右。次五牛旗。赤青在左。黄在中。白黑在右。 次大辇中道。此亦见选注。太官令丞在左。太医令丞在右。 次金根车驾驷不建旗。 次青立车。 次青安车。 次赤立车。 次赤安车。 次黄立车。 次黄安车。 次白立车。 次白安车。 次黑立车。 次黑安车。合十乘。并驾驷。建旗十二如车色。立安十乘。共十四句同。见选注。立车正竖旗。安车邪拖之。 次蹋猪车。驾驷中道无旗。 次耕根车。驾驷中道赤旗十二。熊渠督左。佽飞督右。 次御轺车。 次御四望车。 次御衣车。 次御书车。 次御药车。并驾牛中道。 次尚书令在左。尚书仆射在右。又尚书郎六人分次左右并驾。 又治书侍御史二人分左右。又侍御史二人分次左右。又兰台令史分次左右。并骑。 次豹尾车。驾一。自豹尾车後而卤簿尽矣。但以神弩二十张夹道。至後部鼓吹。其五张神弩。置一将。左右各二将。 次轻车二十乘。左右分驾。 次流苏马六十匹。 次金钺车驾三。中道。左右护驾。尚书郎并令史并骑。各一人。 次金钲车。驾三。中道。左右护驾。侍御史并令史等并骑各一人。次黄门後部鼓吹。左右各十三人。 次戟鼓车。驾牛二乘。分左右。 次左大鸿胪外部掾。右五官掾功曹史。并驾。 次大鸿胪驾驷钺吏六人。 次大司农引从中道。左大鸿胪主簿主记。右少府引从。 次三卿并骑。吏四人。铃下二人。执马鞭辟车六人。执方扇羽林郎十人。朱衣。 次领军将军、中道卤簿左右各二行。九尺楯在外。弓矢在内。鼓吹如护军。 次後军将军在左。右将军在右。各卤簿鼓吹如左军前军。 次越骑校尉在左。屯骑校尉在右。各卤簿鼓吹如步兵射声。 次领护骁骑游军校尉皆骑。吏四人。乘马夹道。都督兵曹各一人。乘马在中骑。将军四人。骑校、鞉角、金鼓、铃下信幡、军校并驾一。功曹吏主簿并骑从。〈巾散〉扇幢麾各一骑。鼓吹一部七骑。 次领护军、加大车斧。五官掾骑从。 次骑十队。队各五十匹。将一人持幢。一人鞉。一人并骑在前。督战伯长各一人。并骑在後。羽林骑督、幽州突骑督、分领之郎簿一队。队各五十人。绦袍将一人。骑鞉各一人。在前督战。伯长各一人步在後。骑皆持矟。 次大戟一队。九尺楯一队。刀楯一队。弓一队。弩一队。队各五十人。黑葱褶将一人。骑校鞉角各一人。步在前。督战伯长各一人。步在後。金颜督将并领之。此段因略见文选藉田赋。注引臧荣绪晋书。或称大驾卤簿。或称卤簿。曰知臧书有中朝大驾卤簿之文。故依唐修晋书录出。盖唐时所修。原以臧书为蓝本也。

  轺车者。古之将军车也。一马曰轺。二马曰轺傅车。书钞轺车。

  帝之姑姊妹皆为长公主。加绿绶。初学记十。 御览一百五十二。

  晋令。六品以下得服罗绡。初学记三十七。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