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 大明会典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五

 

  会计一下

  税粮二

  万历六年十三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实徵夏税秋粮总数

  夏税

  大小麦米、四百六十万五千二百四十二石八斗七升五合七勺零

  麦荍、二百六十六石八斗二升一合六勺

  丝绵、并荒丝、二百七十一万五千四十七两四分零

  税丝、四十五万五千三百八十两七钱八分。又二千五百四十七斤十五两五钱一分

  本色丝、八千六百一斤二十二两一钱四分零

  丝绵折绢、三万四千二百六十一疋一十四丈四尺七寸六分零

  税丝折绢、三万九千八百六十九疋六丈五尺七寸七分零

  人丁丝折绢、四万七百三十四疋一十二丈四尺三寸零

  农桑丝折绢、九万一千三百二十七疋五十二丈五尺五寸二分零

  农桑零丝、并丝绵、一千九十七两九钱四分、又二百五十二斤九两五钱八分零

  原额小绢、四疋

  币帛绵、一疋

  麻布、二千七十七疋二丈六尺六寸五分零

  苎布、一千三百四十一疋二尺四寸

  绵花折布、一十二疋二丈二尺

  土苎、六十五斤一十三两一钱六分

  洞蛮麻布、二百五十九条一丈五尺

  农桑并丝折米、八百一十石五升五合八勺

  钞、一万七千六百七十四锭一十二贯九百六十五文五分

  租钞、三万二千五百八十八锭三贯六百二十八文五分

  税钞、七千六百五十九锭四贯五百八十七文九分

  秋粮

  米、二千二百三万三千一百七十石六斗九升二合一勺零

  鱼课米、三万一千九百六十六石九斗一升六勺零

  枣子易米、二万六千八百三十三石三斗二升二合

  枣株课米、二千一百七十八石三斗二升三合六勺

  地亩绵花绒、二十四万四千一百二十九斤一十五两二钱零

  绵布、一十二万八千七百九十二疋一文三尺二寸

  课程绵布、五百三十三疋

  猺人麤布、二百五疋八尺八寸

  课程苎麻折米、五百五十一石二斗三升五合九勺

  绵花绒折米、一百四十三石九斗四升四合九勺

  改科丝折米、九斗四升七合九勺

  花利米、一千八百八十八石二斗五升二勺

  牛租米、一十九石

  牛租谷、四千一石九斗八升五合六勺

  麻折米、三石六斗三升九合

  租丝、二千二百一十六两七钱五分六厘

  租绢、五十九疋二丈九尺八寸

  租麤麻布、二疋六尺

  租苎布、七疋一丈

  租钞、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锭二十八贯六百二十二文。又五千四百八贯七百一十六文

  山租钞、三千一百二十三锭二贯九百一十五文。又二百六十五贯一百一十文

  赁钞、一百七十五贯八百七十一文

  茶课钞、一千一百八十三锭一十五贯五百九十二文

  鱼课钞、三百四十七锭二贯八十六文

  椒课钞、四十二锭三贯

  麻钞、二锭四贯一百文

  税钞、一百六十锭九贯八百文

  苎麻、一千七百九十四斤一十四两五钱

  桐油、一千六十三斤

  红花、一十一斤一十三两五钱

  差发马、五匹

  浙江布政司

  夏税

  小麦、一十五万二千八百六十三石七斗三升四合八勺

  丝绵、并荒丝、二百七十一万五千四十七两四分零

  农桑丝折绢、三千五百九疋一丈一尺七寸七分零

  租钞、三万二千五百八十八锭三贯六百二十八文二分

  农桑零丝、四十三斤三两八钱九分

  小绢、四疋

  币帛绢、一疋

  秋粮

  米、二百三十六万九千七百六十四石四升四合

  租钞、一万八千七百七十九锭一贯五文

  租丝、二千二百一十六两七钱五分六厘

  租绢、五十九疋二丈九尺八寸

  租麤麻布、二疋六尺

  租苎布、七疋一丈

  江西布政司

  夏税

  麦米、八万八千七十二石四斗一升九合零

  丝绵折绢、八千二十五疋二丈七尺三寸七分九厘

  农桑丝折绢、三千四百八十六疋二丈六寸一分五厘

  钞、六千八百九十六锭五百一十八文

  本色丝、八千二百九斤三两七钱一分一厘四毫

  苎布、一千三百四十一疋二尺四寸

  秋粮

  米、二百五十二万八千二百六十九石九斗六升三合六勺零

  牛租谷、二百一石一斗八升五合三勺

  山租钞、三千一百二十三锭二贯九百一十五文

  湖广布政司

  夏税

  米麦、一十三万一千九百七十六石二斗六升三合二勺零

  税丝折绢、二万二千八百九十三疋二丈二尺五寸二分六厘零

  农桑丝折绢、四千九百九十七疋一丈三尺九寸二分九厘零

  绵花折布、一十二疋二丈二尺

  秋粮

  米、二百三万二百七石七斗七合六勺零

  赁钞、一百七十五贯八百七十一文

  课程苎麻折米、五百五十一石二斗三升五合九勺

  课程绵布、五百三十三疋

  猺人麤布、二百五疋八尺八寸

  地亩绵花绒折米、一百四十三石九斗四升四合九勺零

  福建布政司

  夏税

  麦、七百六石九斗四升七合四勺零

  丝绵折绢、二百八十疋一丈九尺五寸五分三厘

  农桑丝折绢、三百一十九疋一丈二尺七寸八分

  零丝绵、一百九十四两五钱九分

  土苎、六十五斤一十三两一钱六分

  钞、一万七百七十八锭三贯一百七十二文五分六厘

  秋粮

  米、八十五万四百四十七石七斗七升四合五勺零

  鱼课米、三万一千九百六十六石九斗一升六勺零

  租钞、二贯二百六十四文

  山东布政司

  夏税

  小麦、八十五万五千一百七十二石一斗四升七合八勺零

  丝绵折绢、二万二千一百六十五疋一丈五尺三寸零

  农桑丝折绢、三万二千八百二十五疋一寸七分零

  税丝、二千八十九斤一十三两一钱四分零

  本色丝、二十斤六两三钱一分零

  秋粮

  米、一百九十九万五千七百六十四石九斗一升六合六勺零

  牛租米、一十六石五斗

  地亩绵花绒、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九斤一十两七钱一分二厘

  山西布政司

  夏税

  小麦、五十九万一千九百五十一石三斗一升七合一勺零

  农桑丝折绢、四千七百七十一疋

  农桑零丝、八百二十二两五钱五分

  秋粮

  米、一百七十二万二千八百五十一石三斗八升三合五勺零

  河南布政司

  夏税

  小麦、六十一万七千三百二十二石八斗四升三合三勺零

  税丝、三十五万二千九百一两五钱四分三厘零

  农桑丝折绢、九千九百六十三疋一丈六尺九寸二分一厘

  秋粮

  米、一百七十六万三千四百三十七石一斗一升五合二勺

  枣子易米、二万六千八百三十三石三斗二升二合

  地亩绵花绒、三百四十二斤四钱

  陕西布政司

  夏税

  小麦、六十九万七百四十七石二斗四升一合六勺零

  农桑丝折绢、九千二百二十一疋二丈六尺六寸四分零

  丝绵、二百六斤三两八钱四分零

  秋粮

  米、一百四万四千九百四十三石一斗二升四合一勺零

  绵花绒、一万七千二百八斤三两二钱

  绵布、一十二万八千七百九十二疋一丈三尺二寸零

  四川布政司

  夏税

  米、三十万九千八百九十二石一斗六升四合二勺零

  秋粮

  米、七十一万八千六百五十二石九斗六升八合八勺零

  地亩绵花绒、七万三百八十九斤二钱四分零

  差发马、五匹

  广东布政司

  夏税

  麦米、六千一百二十二石八斗九升九合七勺零

  农桑米、三百九石八斗九升九合二勺零

  零丝折米、九斗三升

  秋粮

  米、九十九万三千八百二十四石八斗一升一合九勺零

  改科丝折米、九斗四升七合九勺零

  广西布政司

  夏税

  麦米、二千四百九十四石七斗一合六勺零

  丝折米、四百九十九石二斗二升六合六勺

  本色丝、一百四十八斤一十两九钱五分四厘

  秋粮

  米、三十六万九千二百二石五斗二升六合零

  花利米、一千八百八十八石二斗五升二勺零

  租钞、二十四锭二十四贯八百八十八文

  茶课钞、一千一百八十三锭一十五贯五百九十二文

  鱼课钞、三百四十七锭二贯八十六文

  椒课钞、四十二锭三贯

  苎麻、一千七百九十四斤一十四两五分

  麻折米、三石六斗三升九合

  麻钞、二锭四贯一百文

  红花、一十一斤一十三两五钱

  桐油、一千六十三斤

  税钞、一百六十锭九贯八百文

  云南布政司

  夏税

  麦、三万五千五百六十七石二斗六升一合五勺零

  秋粮

  米、一十万七千一百二十三石三升七合一勺零

  贵州布政司

  夏税

  麦荍、二百六十六石八斗二升一合六勺

  洞蛮麻布、二百五十九条一丈五尺

  秋粮

  米、五万五百四十一石九斗六升八合零

  顺天府

  夏税

  小麦、一万八千八百三石三斗七升二合四勺零

  人丁丝折绢、二千一百七十五疋一丈六尺六寸

  农桑丝折绢、一千七百六十一疋二丈九尺八寸三分零

  秋粮

  米、四万五千二百四石八斗五合零

  地亩绵花绒、九千四百二十四斤一两五钱零

  牛租谷、三千八百石八斗三勺

  永平府

  夏税

  大小麦、九千九百九十六石一斗九升五合五勺

  人丁丝折绢、二千五十疋一丈五尺

  农桑丝折绢、二百四十三疋一丈二尺三寸二分零

  秋粮

  米、二万三千三百五十三石一斗一升八合八勺零

  地亩绵花绒、三百四十五斤一十三两二钱

  保定府

  夏税

  小麦、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三石八斗二升九合九勺零

  人丁丝折绢、二千七百九十六疋七尺一寸五分

  农桑丝折绢、一千六百一十一疋九尺二分五厘

  本色丝、二百二十四斤一两一钱三分

  秋粮

  米、四万二千九百八十石三斗一合四勺零

  地亩绵花绒、九千五百七十四斤八两五钱六分

  枣株课米、一十六石二斗九升

  河间府

  夏税

  小麦、一万九千七百一十八石二斗三升二合五勺零

  人丁丝折绢、五千四十六疋四尺四寸六分零

  农桑丝折绢、八百八十九疋七尺二寸九分零

  秋粮

  米、四万六千八十七石七升八合六勺零

  地亩绵花绒、四千六百四十七斤一十三两五钱

  枣株课米、三十七石五斗三升

  真定府

  夏税

  小麦、三万四千七百三十三石四斗九升三合九勺零

  人丁丝折绢、八千五百四十八疋六尺五寸

  农桑丝折绢、七千疋一丈七尺八寸五分八厘零

  秋粮

  米、八万二千三百四十九石二斗七升四合三勺零

  地亩绵花绒、三万五千三十三斤一两四钱八分零

  顺德府

  夏税

  小麦、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七石八斗八合九勺零

  人丁丝折绢、一千五百四十八疋二丈九尺

  农桑丝折绢、三百五十一疋一丈二尺六寸八分零

  秋粮

  米、三万四百六十一石七升三合一勺零

  地亩绵花绒、五千五斤四两

  枣株课米、一十二石九斗八升三合六勺零

  广平府

  夏税

  小麦、一万七千八百四十二石四斗五升九合一勺零

  人丁丝折绢、二千八百九十九疋二丈七尺五寸

  农桑丝折绢、六百五十四疋二丈三寸四分

  秋粮

  米、四万一千四百七十九石六斗五升五合六勺零

  地亩绵花绒、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四斤一十五两八钱一分

  大名府

  夏税

  小麦、四万四千九十六石三斗五升七合九勺零

  人丁丝折绢、六千八百九十三疋一丈四尺一寸

  农桑丝折绢、八百一十疋一丈七尺九寸四分零

  钞、九贯二百七十五文

  秋粮

  米、一十万三千八十石七斗二升八合九勺零

  地亩绵花绒、二万五千一百二十五斤六两六钱四分

  枣株课米、二千一百一十一石五斗一升

  延庆州

  夏税

  小麦、一千七百一十三石七斗五升三合四勺

  秋粮

  米、三千九百三十七石四升四合一勺

  保安州

  夏税

  小麦、四百八石二斗九升八合六勺

  秋粮

  米、一千五十三石二十六升一合三勺

  应天府

  夏税

  小麦、一万一千六百五十四石七斗六升一合五勺零

  丝绵折绢、一千二百一十四疋一尺六寸九分零

  农桑丝折绢、一百四十三疋二尺七寸三分零

  秋粮

  米、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五十九石八斗四升七勺

  苏州府

  夏税

  小麦、五万三千六百六十五石四斗三升

  税丝折绢、一万二千五百五十五疋

  农桑丝折绢、六百四十疋二丈九寸三分三厘

  税丝、一十万二千四百七十八两四分零

  税钞、四千三百九十二锭三贯八百七十二文

  秋粮

  米、二百三万八千八百九十四石七斗四升二合二勺

  松江府

  夏税

  大小麦、九万二千二百六十石四斗一升九合六勺

  丝绵折绢、六百九十七疋三丈一尺五寸七分

  农桑丝折绢、一百七十九疋二丈四尺一寸

  税钞、三千二百六十七锭七百一十五文九分

  秋粮

  米、九十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六石二斗三升二合七勺

  常州府

  夏税

  小麦、一十五万四千三百九十三石三斗八升二合九勺

  丝绵折绢、一千五百七十三疋一丈一尺一分零

  农桑丝折绢、三百二十四疋二丈四尺六寸

  麻布、二千七十七疋二丈六尺六寸五分零

  秋粮

  米、六十万六千九百五十四石三升三合八勺

  租钞、二十四锭四百六十五文

  镇江府

  夏税

  小麦、五万四千九百五十八石七斗五升五合八勺

  丝绵折绢、二百五疋二丈八尺六寸二分七厘零

  农桑丝折绢、一十三疋二丈七尺六寸三分

  秋粮

  米、一十四万三千二百五十二石二斗五升八合一勺

  庐州府

  夏税

  小麦、九千八百八十五石一斗三升四勺

  农桑丝折绢、六百八十七疋一丈三尺三寸一分零

  秋粮

  米、六万七千四十五石五斗二升三合二勺

  凤阳府

  夏税

  小麦、九万九千八百三十七石二斗六升八合七勺零

  税丝折绢、一千三百八十疋一丈八尺七寸五分六厘

  农桑丝折绢、一千三十五疋四尺一寸五分

  秋粮

  米、一十一万三千五百三石二升六合二勺

  淮安府

  夏税

  小麦、二十二万八千八百七十二石二斗九升八合七勺

  农桑丝折绢、一千四百六十一疋一丈九尺七寸七分九厘

  秋粮

  米、一十六万六千四百二十三石五斗八合七勺

  扬州府

  夏税

  小麦、三万九千九百二十五石七斗三升四合二勺

  农桑丝折绢、八百四十二疋二丈四尺零丝、四十七两五钱

  秋粮

  米、二十万六千六百三石八斗六升五合零

  牛租米、二石五斗

  租钞、五千四百八贯七百一十六文

  徽州府

  夏税

  小麦、五万一千七百八十五石四斗四合六勺

  人丁丝折绢、八千七百七十九疋四尺三分零

  农桑丝折绢、一十五疋一丈四尺七寸

  秋粮

  米、一十二万六百二石二斗六合

  宁国府

  夏税

  小麦、二万九千六十石五斗四升五合五勺

  农桑丝折绢、三十疋二尺

  税丝、三百四十二斤二两八分

  农桑零丝、三十三两三钱

  秋粮

  米、七万四千一百九十一石七斗九升八合六勺

  池州府

  夏税

  小麦、六千九百六石四斗八升六合一勺

  税丝折绢、一十六疋

  农桑丝折绢、一百九十九疋

  税丝零丝、一两一钱九分七厘

  农桑零丝、三斤一两八钱五分

  秋粮

  米、六万二千一百五十四石六升五合二勺

  山租钞、二百六十五贯一百一十文

  太平府

  夏税

  小麦、一万六千七百五十二石八斗七升七合

  丝绵折绢、一百二疋九尺六寸四分零

  农桑丝折绢、一百一十六疋二丈六尺三寸九分零

  秋粮

  熟荒米、九万一千四百一十八石五斗九升一合三勺

  安徽府

  夏税

  小麦、一万八千九百九石三斗七合一勺

  农桑丝折绢、三百五十三疋二丈九尺

  秋粮

  米、一十一万二千八百六十二石九斗八升四合

  广德州

  夏税

  小麦、三千六百三十六石三斗九升三合二勺

  税丝、一百一十六斤二钱九分零

  农桑丝折绢、一十九疋一丈六尺七寸

  秋粮

  米、一万四千六十六石二斗九升二勺

  徐州

  夏税

  小麦、六万七千一百五十八石九合八勺

  税丝折绢、三千二十五疋二丈四尺五寸二分零

  农桑丝折绢、二千五百三十八疋二尺六寸九分零

  秋粮

  米、七万九千八百五十八石一斗四升二合二勺零

  滁州

  夏税

  小麦、二千六百一十一石二斗九升七合三勺

  农桑丝折绢、二百一十七疋五尺四寸四分零

  秋粮

  米、五千九百八十五石三斗五升六合三勺

  和州

  夏税

  小麦、一千四百三十五石六斗六升一合三勺零

  农桑丝折绢、九十九疋三丈七尺二寸六分

  秋粮

  米、九千九百五十石五斗四升五合八勺

  草料 【秋青草附】

  国初光禄寺牺牲所、御马监并象马牛羊房等草料、俱於民间照田粮科徵解纳。官军草料亦如之。洪武二十五年、以百姓供给艰难、令北平等处卫所官军、不支草束、自采野草备用。是後遂有秋青草事例。宣德以来、通

  命在京在外军卫有司、量派军夫采打、置场收纳、与民纳草、相兼支用。而其因时制宜、措备支给、法亦不一。今以弘治万历年实徵马草数目、具列于前。而详载事例、以备参考。其黄黑豆等料、即于税粮内折徵、不更载

  弘治十五年、各司府州实徵马草数

  浙江布政司

  马草、八十七万四千三百九十一包八斤二两三钱

  山东布政司

  马草、三百八十一万九千五百一十三束一十四斤一十四两九钱零

  山西布政司

  马草、三百五十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八束九分零

  河南布政司

  马草、二百二十八万八千三百九十六束九千九两一钱零

  陕西布政司

  马草、一百五十一万四千七百一十二束一十一斤五两二钱零

  顺天府

  马草、二百万七千九百二十三束七分零

  永平府

  马草、三十万三千七百四十二束七分零

  保定府

  马草、一百一十一万七千五百六束

  河间府

  马草、六十七万四千五百五十三束八分零

  真定府

  马草、一百三十七万四千一百五十三束三分零

  顺德府

  马草、五十四万五千四百八十一束三分零

  广平府

  马草、七十九万四千八十九束一分零

  大名府

  马草、一百八十六万九千八百三十八束四分零

  隆庆州 【今改延庆】

  马草、七万三千四百四十一束五分零

  保安州

  马草、一万七千七百五十四束七分零

  应天府

  马草、三十七万六千四百五十八包一斤九两四钱二分零

  苏州府

  马草、五十三万七千八百九包八斤四两一钱八分零

  松江府

  马草、三十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五包四斤九钱零

  常州府

  马草、七十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三包五斤九两六钱二分

  镇江府

  马草、一十二万七百八十四包四斤一十两二钱

  庐州府

  马草、九万七千七百七十五包一十二两三钱零

  凤阳府

  马草、二十三万四千二百九十三包四斤二两八钱九分零

  淮安府

  马草、四十五万四千七百二十包二斤六两九钱二分零

  扬州府

  马草、三十四万九千二百三十六包六斤七两二钱零

  宁国府

  马草、七十九万八千四百九十二包六斤

  池州府

  马草、九万六千三百一十一包四斤八两四钱四分

  太平府

  马草、三十五万四千九百七十四包五斤一十二两四钱八分

  安庆府

  马草、一十九万一千九百四十九包三斤一十二两

  广德州

  马草、三十万二千九百五十二包三斤一十两五钱一分零

  徐州

  马草、一十万包

  滁州

  马草、五万五千九百八包五两六分零

  和州

  马草、二万六千九十包五斤七两五钱四分零

  万历六年、各司府州实徵马草数

  浙江布政司

  马草、八十七万四千四百九十一包一十一斤一十四两三钱

  山东布政司

  马草、三百八十一万九千四百六十九束六斤一十五两三钱零

  山西布政司

  马草、三百六十万二千九百九十一束零

  河南布政司

  马草、二百二十八万一千五百三十八束一十一斤一十三两六钱零

  陕西布政司

  马草、一百三十七万五千六百三十四束零

  顺天府

  马草、一百九十五万八千八百四十五束三斤一十三两零

  永平府

  马草、三十万三千七百四十二束零

  保定府

  马草、一百一十一万七千五百二十束零

  河间府

  马草、六十七万八百六十三束零

  真定府

  马草、一百三十七万四千一百五十七束一十斤零

  顺德府

  马草、五十四万五千四百八十一束零

  广平府

  马草、七十九万四千九十三束零

  大名府

  马草、一百八十六万九千八百三十八束零

  延庆州

  马草、七万三千四百四十一束零

  保安州

  马草、一万八千六百九十九束零

  应天府

  马草、三十七万六千四百五十八包二斤九两四钱零

  苏州府

  马草、五十三万八千四百一十四包六斤八两七钱零

  松江府

  马草、三十一万六千二百五十一包五斤二两五钱零

  常州府

  马草、七十一万四千三百六十九包五斤一十两七钱零

  镇江府

  马草、一十二万七百八十四包四斤一十两二钱零

  庐州府

  马草、九万八千三百三十七包一十二斤一十三两零

  凤阳府

  马草、二十三万四千二百九十三包四斤二两八钱零

  淮安府

  马草、四十五万四千七百二十包三斤三两四钱零

  扬州府

  马草、三十四万九千二百二十六包六斤七两三钱零

  宁国府

  马草、七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包七两零

  池州府

  马草、九万八千三百六包七斤一两零

  太平府

  马草、三十五万五千四百四十九包五斤一十五两五钱零

  安庆府

  马草、一十九万一千九百七十三包五斤八两六钱零

  广德州

  马草、三十万三千四十五包九斤五两七钱零

  徐州

  马草、一十万包

  滁州

  马草、五万六千四百四十一包九斤一十四两零

  和州

  马草、二万六千一百三十八包五斤一十三两一钱零

  凡措备草料。正统九年、令刑部都察院问完囚人、以四分为率、内二分纳草赎罪。其斩绞罪者、纳草一千八百束。三流并徒三年者、一千四百束。徒二年半者、一千二百束。徒二年者、一千束。徒一年半者、八百束。徒一年者、六百束。笞杖者、每一十、四十束。每束重一十五斤

  ○十四年、令陕西西安、庆阳、延安等卫府官吏舍人所犯、不系赃罪笞杖徒流、及军民人等、犯该笞杖、不该立功者、定拨各堡纳草

  ○又令开中两淮、两浙、河东、长芦运司、存积四分官盐、不分四品以上官员之家、及军民人等、俱於在京西城等坊草场、上纳草束

  ○又奏准、召商纳草、不分官员军民之家、每谷草一百束、官给价银三两。禾草一百束、二两二钱。就於京场上纳

  ○景泰元年、令直隶真定等府儒学生员、纳草四千束、给与冠带、以荣终身

  ○成化元年、独石、马营、龙门所、云州四仓、急缺粮料、开中淮浙长芦河东运司、官盐九十五万二千三百二十二引、召商上纳米豆、至六年报中未完。除两淮仍令照旧。两浙等运司、酌量时价、改中草束

  ○二年奏准、在京各衙门办事吏典、有办事一年以下者、纳豆一百石。二年以下、八十石。三年以下、六十石。免其考试、就便实拨当该。其办事一年以下、纳豆二百石。二年以下、一百五十石。三年以下、一百石。送吏部、免其京考、给与冠带。即照资格、挨次选用

  ○又奏准、在京各衙门当该吏典、有着役一年以下、纳豆八十石。二年以下、六十石。给与冠带。照依资格、挨次选用

  ○又奏准、在京各衙门办事官、有该正从八品选用者、纳豆一百石。照依资格、挨次选用

  ○十二年奏准、大同等处、各城堡仓场、开中长芦运司、官盐十万引、每引、纳料豆四斗。河东运司、官盐二十万引、每引、纳谷草八束

  ○十四年、令辽东二十五卫囚犯、纳草赎罪。除笞罪、并真犯死罪、及例该充军等项、并无力外。其余杂犯死罪、纳草三百五十束。徒三年、纳草二百五十束。徒二年、纳草二百束。徒一年、纳草一百五十束。杖罪每一十、纳草十束

  ○又令户部运银十万两。分送陕西榆林、给与官军、准折草料。仍行山西河南附近州县、或借拨、或儹运、或买办料豆各万石。谷草各一百五十万束。俱纳榆林一带仓场

  ○弘治十六年奏准、辽东商贩买卖之人、务经巡抚官查勘无碍、方许於管粮郎中处、纳草价银三两五钱、给引挂号入关

  ○隆庆三年、令明智等坊五场草束、及太仓黑豆、俱系京营马匹、及防秋支用。各营马匹草料、每年照旧放本色三个月。其余月分、俱支折色。如遇草料价贱、全支折色。务令在场常有草六十万束。在仓常有豆三万石。以备接济

  ○又令商人买上草料、科道同户部司官、会估价值、定在十月正秋成之後、草豆价值俱平。山东河南二道、但有见在银两、权宜预支、趁秋买办

  ○又令在京五场、通计买草至二百万束、每年挨陈坐放、照数买补。酌议行各场监督主事、每年防秋毕日、查将京营马匹草束、照例於十月、十二月、次年二月支放。务在出陈易新。其余月分、照常折放。仍於本色支放完日呈部、以凭酌量坐买。务要各场贮草束一百五十万、以备缓急支用

  凡支给草料。洪武十三年、令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广、江西布政司、淮安、苏州等卫、马草不许科收。马料不许支给

  ○永乐七年、钦定征操马匹关支草料。公六匹。侯五匹。伯四匹。指挥千百户各一匹。征进马匹草料。公十匹。侯伯八匹。都督六匹。都指挥三匹。指挥二匹。千百户各一匹。非征进之数、不许关支

  ○十一年、令上直马、每匹日支料豆四升。草一束。其下场牧放马匹、止关料豆一月

  ○十四年、令驮豹马、日支料四升。草一束。自九月初一日起、至十一月终止

  ○二十二年、令常川上直马、每匹日支料三升。草半束。余半束、折支钞二贯。骑操等项马、每匹日支料三升。草一束。折支钞四贯

  ○宣德五年、令御马监勇士马、并达官调习马、每匹、按月原支草三十束。内支本色草、一十五束。余折白绵布一疋

  ○正统二年、令五军三千神机等营操备官军马、月支料豆九斗。添与一斗、以後照旧关支

  ○又令陕西宁夏等处官军骑操马、每岁自九月半起、关支料豆。至次年四月半住支

  ○又令大同宣府等处操、备巡哨马、每月原支料豆九斗、添与三斗。至次年三月半住支

  ○四年。令大同宣府镇守总兵等官、凡马匹不系官给之数、不许关支草料

  ○六年、令北虏使臣马驼初到京、每匹日支草半束。一月之後、又添半束。每日仍支料一升

  ○又令甘肃操备马料、自十一月初一日、至次年三月终、日支四升。其九月下半月、及次年三月四月上半月、仍照旧日支三升

  ○八年、令直隶真定卫达官、自已马草料住支。其官马、照官军例支给

  ○九年、令万全都司巡哨操备马、添支四月下半月料豆六斗

  ○十年、令甘肃庄凉等处官军马料、日支四升外、添支青稞一升

  ○又令大同右玉林等卫官马、月支谷草十束。与自备野草、相兼喂饲

  ○十四年、令各处马房上直骑操。并起取等项马草、每一束、折支银二分

  ○又令居庸关骑操马、自十月十五日起、至次年四月半止、每马一匹、日支草一束

  ○又令五军三千神机等营骑操马、自本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起、至次年二月终止、每匹日加料豆一升

  ○景泰元年奏准、长陵等三陵、神宫监、长随内使、领到御马监马驴、行令昌平县、每马一匹、日支料三升。草一束。驴一头、日支料一升。草半束。每年十月初一日起、三月终止。如有事故、截日住支

  ○二年、奏减上直马料豆一升、与五军等营骑操马、 例关支三升

  ○令五军等营骑操马、自十月十五日起、本月终止、每马一匹、给银一钱、十一月给银二钱、买草。十二月、至次年正月终止、每马关本色草一十五束

  ○三年、令减给驮豹马料豆一升。照例自九月初一日起、至三月初一日住支

  ○又令五军等营存操马、至六月青草长茂、止关料豆、草束住支。至十月初一日起、草束依例关支

  ○七年、令宁夏等卫马队旗军、照甘肃例、每岁九月十六日起、至次年四月十五日止、日支料豆三升

  ○又令勇士小厮马、月支料豆九斗、草三十束

  ○天顺二年、令新降达官、每人准马一匹月支料七斗。草三十束

  ○成化元年奏准、凡内外镇守官员马。不拘官私、止给四匹草料

  ○五年、令京营官军草料、俱编填勘合、方许支给

  ○十二年、令原选听征下场马、预先调取来京、每匹於九月、十月、支草二十束。九月以後、仍有边报、却将十一月分该支草料、移在十月分、十二月分、移在十一月分、接续。照例秋草谷草兼支。间月折与价银买草

  ○十三年、令下场取回听征官、八月、九月、每马一匹、按月支与草价银二钱三分

  ○十七年、令听征官军马一万五千匹、每匹月给草价银一钱。日支料豆三升。续因马匹瘦损、添给草价银一钱

  ○二十年奏准、听征马四月、五月、每月添给料豆一斗。辏前九斗、共支一石。草价银三分。辏前二钱、共支二钱三分

  ○二十一年、令永平、山海、蓟州等处、三屯等营、官军骑操马、按月造册、三月关支料豆。十月折支草束

  ○弘治二年、令各营骑操马、本年十二月至春季、内一月、每匹月添草价银一钱。以後该支月分仍旧

  ○又议准、京营存操马、每年四月分、关支料豆一半。其余下场回还马、每年关支折草银两月

  ○六年、令存操马四月分料豆、准与全支

  ○十二年奏准、存留下场听征马、自五月初一日为始、除料豆照常外。每马折给草价银二钱。内存操马先已支过者、照数扣除。候声息稍缓、仍令下场收放。草料住支

  ○正德五年、令各边镇巡等官、凡遇出哨征战追赶之日、马匹每日量加料一二升。闲息之日、照旧。明白造册开报○嘉靖元年奏准、涿鹿左卫、兴州中屯卫守操舍余、常川听候捕盗、原领马匹、春季正月、二月、冬季十一月、十二月、按月於涿州良乡仓场、支给草料。其三月至十月八个月、听其自行牧放。事宁停止

  ○二年、令在京各营、除骑操马匹、照旧每年支本折草三个月。料豆间月本折兼支。听征马匹、俱令下场牧放。草料截日住支

  ○六年、令捕盗马匹、准给与折色、随便籴买喂养

  ○七年奏准、马匹草束、每年照旧支三个月本色。其料豆、存操马、每年十二个月、听征马、除下场六个月、俱本折间月关支

  ○又奏准、委官主事、将榆河、居庸、榆林、土木四驿、查照先年定例、每年自十月初一日起、按季关支料九斗。草三十束。夏秋住支。听其照旧打采青草喂养。其榆河、居庸二驿、冬春仍关支本色。榆林、土木二驿、冬春马草准改支折色。每草一束、给银二分

  ○八年题准、御马监马匹、朝马赏名马为一等。查照旧例喂养杂料。驮鞍选记披甲马为一等。内除豌豆、止用大麦□豆黑豆喂养。其各起骑操马等项马为一等。内除豌豆菉豆、止用大麦黑豆喂养

  ○十年题准、四月青草长茂、各营马匹、照旧规尽令下场放牧

  ○十四年题准、崔黄口营守御操备军余民壮骑操官军口粮黑豆、通州仓关支。草束、除夏秋二季照例牧放不支外、冬春二季、自嘉靖十三年冬季为始、每草一束、折银五厘。坐派太仓银库关支、自行买办

  ○又题准、各营马匹、除东西官厅存留听征马、每年自四月初一日起、至九月终止、全支料草、以备调用外。其奋武等营存操马匹、遵照旧例、不支草束。止关料豆、本折间支

  ○二十九年、令三大营马匹、每年夏秋六个月、差官领敕、於近京地方、随便牧放、以备调遣。春冬二季、除三个月支本色外。其余三个月、应支折色月分、草、每月折银三钱料、折银五钱。其夏秋二季草料价贱、系在营存留操备马匹、止照常规折支。不许概援为例

  ○三十二年、令巩华、永安二营原兑马匹草料、夏秋月分、该支折色、每豆一石、折银三钱五分。草三十束、折银二钱五分。冬春月分、双月支给本色。单月折银。豆一石、五钱。草三十束、三钱。如有闰月。在春冬时、本折中半。在夏秋时、依季支本折

  ○三十三年、令大同镇主兵马匹、每马计冬春六个月、月支料豆九斗。旧支本色四斗、今加二斗、共六斗。余三斗、照旧折色。其草束、夏秋采积以备。冬春不许支

  秋青草

  永乐九年、令天城阳和等卫所、采取青草、给大同都司官马、以平阳泽潞等府州县草、纳附近驿站

  ○宣德四年、令行在五府所属卫所、锦衣等卫、顺天等府所属州县、各起倩军余人夫、采取秋青草、运赴京场、及在外驿站、收贮备用。其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四布政司、所属驿站、并有操备马卫所、行各布政司都司、量派军夫采打秋青草、就本处收贮听支

  ○正统十一年题准、延绥一带卫所、自定边安边营、西抵宁夏花马池、东至府谷县大小营堡、水草便利、可以牧放。每年摘拨军旗余丁、自行牧养马匹

  ○景泰元年奏准、西湖并城濠草、俱令户部借拨军民人等采取备用。不许诸人私占

  ○又令陕西宁夏、甘肃、延绥、山西、大同、并偏头、鴈门二关、辽东万全都司所属、及直隶山海、永平、密云、紫荆、倒马、居庸一带沿边关口、及山东备倭处所马草、总兵镇守、及管粮郎中、布按二司等官、於秋草长茂之时、量起军夫、趁时采取、每束重一十五斤。设法堆积。委官看守。以备支用

  ○三年、令南海子、大木厂、西湖、并城濠内青草、户部差官、督同各城兵马司委官、率领弓兵、并当坊火甲、时常巡护。至期、行取三拨官军采打、搬运京场

  ○天顺三年、令甘肃庄浪沿边十三卫所官军余丁舍人、每名采草一百五十束、堆积备用。不许官豪势要占据近地肥饶草场。其平凉等府、原派地亩谷草、每束折收银二分、运送边城、以备买草支用

  ○成化二年、令陕西都行二司各卫所军士余丁、不该轮班在营者、每人采草一百二十束、各於官场上纳。各驿及递运所马牛夫甲军、每人八十束、俱於本驿递上纳

  ○三年、令辽阳、广宁等军卫、趁秋青草、牧放马匹。不许指以征操为由、擅支官军堆积草束

  ○九年、令延绥宁夏各堡马步军余采草、十一月终不完者、本堡把总官住俸。年终不完者、管粮参政、及监收副使等官住俸

  ○弘治十五年、令辽东秋青草、年例之外、加添一倍。每七束、给与鎌刀工银一分。其金复等卫军余折银草束、仍纳本色。若镇守等官、将草场立标采打、压卖各卫、索受银两、许抚按官劾奏。其宣大、陕西、榆林、迤西一带边镇军卫屯堡生草去处、一体施行。大同青草、不俟挨陈、先行放支

  ○正德三年奏准、辽东广宁右屯等卫、照旧采青草、不必给刀鎌价银。每名二百束、量加添三十束。金复盖三卫、每名折银一两六钱、照旧银布兼收。通送管粮衙门、以备买草籴粮支用

  ○嘉靖三十二年、令居庸榆河、榆林、土木、四驿马匹、冬春照旧给与料草。夏秋牧放、仍派秋青草八十束、责令采打赴场交收支给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