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 大明会典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三

 

  巡狩

  成祖未定鼎时。以北京为行在。岁常巡幸。至肃皇巡承天。谒

  献皇陵。礼详载大狩录。各朝俱不行

  永乐六年定诏告天下诸司、及各处镇守总兵官知会

  ○一礼部预行各处、凡有重事、并四夷来朝。俱达行在所。仍具本启闻。其余事务奏启、俱达京师、启闻施行。事有疑碍者、在京合该衙门具奏、取自上裁。凡进拜表文达行在所。笺文达京师

  ○一礼部预行经过所在军民衙门、俟车驾至、官吏生员耆老朝见。及预行北京畿内文武衙门、令掌印官俟车驾至朝见

  ○一祭祀、车驾将发。奏告

  天地

  社稷

  太庙

  孝陵。祭太江旗纛等神。軷祭於承天门。其经过处所。滁州遣官祭滁阳王。泗州遣官祭

  祖陵。凤阳祭

  皇陵。祭淮。阙里遣官祭

  先师孔子。望祭泰山。缘途古先圣贤忠臣烈士祠坟、礼部预期奏闻、遣官致祭。将至北京境上、设坛祭北京山川等神。

  车驾至北京。奏告

  天地。祭告境内山川等神

  ○一扈从。在京马步军五万人。内马军一万。步军四万。马军五千、步军五千、充驾前军。余马军五千、步军三万五千、分五军率领。每军马军一千、步军七千、以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管领。锦衣卫仍选将军五百人。校尉二千五百人。力士二千人

  ○一侍从。五府都督各一员。首领官一员。吏六人。吏部堂上官一员。文选等四司官五员。办事官二十员。历事监生四十人。人才五十人。吏十人。户部堂上官一员。北京等十二司官十三员。办事官十员。吏二十四人。礼部堂上官二员。仪制等四司官七员。办事官十员。吏十二人。铸印局官一员。吏一人。匠六人。兵部堂上官一员。武选等四司官七员。办事官五员。吏十五人。刑部堂上官一员。浙江等十二司官十二员。办事官五员。吏十三人。工部堂上官二员。营缮等四司官十员。办事官二十员。吏十五人。都察院堂上官一员。浙江等十二道监察御史二十四员。办事官五员。吏二十四人。通政司堂上官二员。首领官一员。吏六人。大理寺堂上官一员。左右寺官六员。吏十人。太常寺堂上官二员。首领官一员。吏二人。赞礼郎四员。协律郎一员。司乐一员。乐舞生二十人。厨子五十人。光禄寺堂上官三员。首领官一员。署官十七员。办事官六员。吏三人。厨子一千人。鸿胪寺堂上官四员。首领官一员。司仪司宾二署各一员。序班四十员。鸣赞四员。及通晓夷语者。斟酌带去。翰林院

  内阁官三员。侍讲修撰典籍等官六员。书制?秀才八人。及译写四夷文字监生十三人。尚宝司官二员。吏科给事中三员。户科给事中三员。礼科给事中四员。兵科给事中三员。刑科给事中三员。工科给事中三员。中书舍人四员。写诰秀才五人。行人司行人十员。太医院堂上官二员。御医二员。生药库官一员。医士摘选三分之二。吏三人。钦天监官三员。天文生十五人。教坊司奉銮韶舞司乐各一员。俳长色长乐工斟酌用之

  ○一扈从文武官军人等、陆路文武官员一等写制诰秀才译字监生、紧用供用医士天文生、及厨役人等、俱给马骡驴匹。马官给外。脚力驴给钞六十锭、令自备。办事官监生人才吏典、及医士厨役等非紧用者、人给脚力钞二十锭。随伍官员将军校尉力士旗军、每二人给驴一匹。如不敷、亦给钞六十锭自备。水路俱应付船只。遇陆路应付车辆

  ○一缘途各站、每站增马二十匹。令附近卫所马军内差拨。仍令附近有司备车一百辆。无车之处、起夫五百人听候

  ○一经过处所支给粮草。扈从官员人等、人日给行粮二升。马日给料四升、草一束。驴料一升、草一束

  ○一

  车驾将发。宴在京文武群臣。

  赐扈从文武官员军校人等钞。公五十锭。侯四十锭。伯三十锭。一品二品二十锭。三品四品十五锭。五品十二锭。六品七品十锭。八品九品八锭。未入流及办事官、将军总小旗、人钞七锭。将军及各卫总小旗、人钞六锭。监生秀才吏典人才医士乐舞生军校力士厨子工匠、人钞五锭。军伴皂?乐工人等、人钞四锭。在外卫所扈从、及各处驻劄官军。依京卫官军例给赏

  ○一

  车驾至北京。宴文武群臣耆老。

  赐官员人等及命妇钞。其尝守城命妇、论次行赏

  ○一遇万寿圣节、公侯驸马伯、文武官四品以上、近侍官、及监察御史预宴。五品以下、并办事官监生秀才吏典军民工匠人等、依例

  赐钞一锭

  ○一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各铸印信。通政司、鸿胪寺、各铸关防

  ○一扈从官员有牙牌者、随身悬带、以凭关防出入○一经过郡县。分遣廷臣考核守令贤否、即加黜陟。分令给事中监察御史、存问高年、赐币帛酒肉

  ○一经过凤阳、陵户及亲戚、人

  赐钞六锭。耆老迎见者、人钞三锭。泗州陵户亲戚耆老迎见者、赏如之

  嘉靖十八年南巡仪

  一先期

  上亲奏告

  皇天于玄极宝殿。同日告闻

  皇祖太庙、皇考睿宗庙。遣官分告

  北郊、成祖、列圣?庙、太社稷、帝社稷、朝日、夕月、天神、地只、用祭服。太常寺备脯醢酒果。翰林院撰告文

  ○一軷祭於承天门。遣官祭旗纛之神。用牲醴制帛。三献如常仪

  ○一

  驾发、出正阳中门。

  后妃辇轿後随。锦衣卫设钦制武陈驾、备辇舆仪仗等项。扈行、本卫选精壮旗校八千人。内以六千人专管抬奉上座舆辇。二千人专管摆执驾仪、及一应正直巡绰传宣等用。选委千百户一百二十员。分投管理。各分拨班接替。行太仆寺调取寄养马三千匹、兑给各旗校、更迭骑坐。以锦衣卫指挥充前驱使。领千百户等官、先往肃清道路。

  简命武职重臣二员、留守京城。兵部尚书一员、参赞机务。各请敕行事。以文职大臣一员、总督整饬宣大等处军务。一员、提督蓟州山海关等处地方边备。文职重臣一员、充行边使、往辽东、蓟州、宣大、鴈门、固原等九边、阅视边备。户部齎银随去劳赏官军。各请敕行事。兵部奏请皇城四门、京城九门、大明门外两边、守门文武大臣各一员。坐边官侯伯二员。增设守门官军、用科道官点闸。京城内外巡捕官军、行团营再选有马官军三千员名、分为两班、酌派五城地方、与同旧有官军巡逻。仍选委坐营官、及各提督把总等官、昼夜巡捕安定德胜门、各土城门外、及郑村坝、大黄庄、居庸关、白羊口、六处地方。该营拣选有马官军、每处一千员名、分为两班、轮流下营防守。安定德胜门、土城、各用东西官厅、听征总兵官一员。其余各用参将一员。统领下营。紫荆倒马二关、保定抚镇官拣选精锐有马官军、每关一千员名、分为两班、每月轮流下营守把。各委坐营官一员统领

  ○一兵部於团营东西官厅御马监勇士内、拣扈驾官军六千员名、给兑马匹。内执武陈驾仪一千人、总兵官一员领之。

  驾前後各二千人、参将二员领之。

  驾左右各五百人、翼

  驾行。左右副参将领之。及行文沿途抚镇等官、调拨兵马、屯驻扈

  驾。先期户部请敕、命侍郎一员、率属官六员、带领太仓银三十余万两、前去沿途整理官军粮料。工部请敕、差郎中一员、同内官监、督理沿途桥道、及行宫蓆殿。礼部行南北直隶浙江等十三布政司、凡有要紧重事、俱达行在所奏闻。其余事务、俱达在京通政使司、照常封进、各该衙门、启请

  皇太子令旨行。其事有疑碍者、各差人赴行在具奏取

  旨。各处拜进表笺、除岁例等项、赴在京礼部、照常类收、启请司礼监官捧进。其特贺大礼、不系常典者、原差人恭诣行在投进

  ○一扈从官、五府堂上官各一员、首领官各一员、吏各一人。吏部堂上官一员、文选等四司官各一员、办事官六员、吏六人。户部堂上官二员浙江等十三司官各一员、办事官二员、吏十三人。礼部堂上官二员、仪制等四司官共六员、铸印局官一员、办事官六员、儒士三人、吏十二人、铸印匠四人。兵部堂上官一员、武选等四司官共六员、办事官一员、吏六人。刑部堂上官一员、浙江等十三司官各一员、办事官一员、吏十三人。工部堂上官二员、营缮等四司官共十员、办事官二员、吏十人。都察院堂上官二员、浙江等十三道监察御史各二员、办事官四员、吏十三人。通政司堂上官二员、首领官一员、办事官二员、吏二人。大理寺堂上官一员、左右寺官二员、办事官二员、吏二人太常寺堂上官六员、首领官二员、属官十员、吏二人、执事人役四十人。厨役三十人。光禄寺堂上官二员、四署官四员、吏四人、厨役二百人。太仆寺堂上官一员、首领官一员、吏一人。鸿胪寺堂上官俱从、司仪司宾各一员、鸣赞四员、序班十六员、通事四员、翰林院堂上、并讲读等官四员。

  制敕诰敕二房官共二十员、译字官生四人、吏十人。尚宝司官四员、吏一人。六科给事中十二员、吏六人。中书舍人一员、吏一人。行人司行人十员、吏三人。太医院堂上官五员、御医吏目八员、圣济殿医士选带三分之一、吏二人。钦天监堂上官一员、博士等官八员、天文生阴阳人共十人、吏一人。教坊司奉銮韶舞司乐八员、俳色长乐工二百人。扈从文武内外官、及各项人役、合用夫马驴骡车辆廪给口粮、各项应付事宜。兵部定拟奏请、转行在外有司、一体应付。

  内府印绶监收贮先年行在衙门印信关防、礼部领出、给付各扈从官使用。尚宝司给领文武字样牙牌

  ○一

  驾发。留守大臣、率在京文武衙门官员、各俱吉服、先期赴宣武门外、彰义关、候送。

  驾过、退。扈从官分程先发。在途俱免朝参候驾。惟礼兵二部、鸿胪寺、太常寺、科道纠仪官、从行。光禄寺随路预办

  御膳酒饭供具。凡遇行宫进膳处所、各该抚按守巡兵备等官、选委精壮官军、披带盔甲器械、拱卫

  乘舆。不许諠譁错乱。违者听锦衣卫即时具奏拏问。其扈驾官军、户部给散行粮、工部办锅灶、不许分外索害有司、及入民舍混扰。违者、许被害之人、赴抚按衙门告治。仍行随驾缉事官校、访挐重治。各该军卫有司、不许分外科歛。违者、听抚按官体访指实参究重治。各衙门跟随吏书人等。各照兵部原行关文、於军卫有司驿递衙门应付、不许分外多索。其应付衙门、亦要即时应付、毋得迟?。违者、俱赴所在官司告治。经过驻劄地方、原有商贾店铺、开卖饭食等物、照常市贸、不许躲避。亦不许从驾人员、用强轻价勒买。违者、许被害之人、即时告治。兵部咨行各该巡抚官、预先出给榜文晓谕

  ○一经过处所。真定望祭北岳恒山之神、用牛犊羊豕、上具常服行礼、如常仪。五府九卿巡抚大臣、吉服陪拜。卫辉遣官祭济渎之神、用太牢。钓州望祭中岳嵩山之神、荥泽祭河神、俱用太牢。行礼如北岳。南阳遣官祭武当山之神、用牲犊、沿途古帝王圣贤忠臣烈士祠墓、礼部查访预期奏闻、遣官致祭。帝王用太牢、次用少牢、又次脯醢酒果。凡祭翰林院撰祭文

  ○一各处抚按并三司官、俱於所属境上候驾。先赴行在鸿胪寺报名。

  驾至行宫、各俱吉服朝见。所过府卫州县官吏生员耆老人等、俱於三十里外候迎、道傍跪、叩头、驾过、退。

  驾至行宫、鸿胪寺引见、俱行五拜三叩头礼

  ○一各处近路

  王府、许

  亲王具常服、预先出城候驾。其余宗室、俱不许擅离府出迎

  ○一

  诸王迎接。先期命文武大臣侍於途。王於道傍拱立。文武大臣下马、侍

  上左右。礼部尚书跪奏、某王某恭迎

  圣驾、见。内侍官引王至驾前、跪、行叩头礼。礼部尚书进立于上前、候

  旨、承

  旨讫、起立、传旨示王。随至行宫、上入、少憩。王具冕服。

  钦定文武大臣於殿内左右、侍从。从官於丹墀东西、侍班。候

  上陞座、鸿胪寺官引王由殿左门入、至拜位、赞行五拜三叩头礼、毕。

  上命赐宴。内侍官引王於别次少候。从官叩头如常仪。王宴毕、遣大臣伴送回府 【 驾还。先以书止诸王。勿烦出送】

  ○一

  上临旧邸。恭诣

  皇考睿宗献皇帝庙谒告。 【 仪具祠祭司】 越四日。行祭告

  皇天礼於龙飞殿丹陛。奉皇考睿宗献皇帝配。是日、上更皮弁服。诣

  国社坛、及山川坛、行告祭礼。次日恭谒

  显陵。 【 仪见祠祭司】 次日、从驾官上表贺。遂颁诏。前期一日。鸿胪寺陈设表案诏案於龙飞殿中。锦衣卫设随驾朝仪、及迎诏彩舆香亭於丹墀。教坊司设中和韶乐。百官各具朝服。地方官吏师生耆老人等、俱随班行礼。是日早、鸣钟鼓。

  上具冕服御後殿。执事官行礼毕。

  上陞殿。鸣鞭。钦天监官唱时。鸿胪寺赞入班。赞四拜、兴、平身。唱宣表目。宣表目官宣讫。唱宣表。宣表官宣讫。赞俯伏、兴。赞四拜、兴。赞颁诏。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尚书、捧诏置云盘内。叩头、兴。由殿中门出、置彩舆内。锦衣卫官校举舆。教坊司鼓乐前导。百官趋出。候於龙飞门外。鸿胪寺赞入班行四拜礼。赞跪。宣诏毕。赞俯伏、兴、搢笏、赞舞蹈山呼、出笏、赞四拜、兴、平身。礼毕。礼部尚书捧诏出誊黄。奏差行人等官、颁示天下

  ○一

  圣驾回京。

  上亲奏谢

  皇天上帝於玄极宝殿。同日、告谢

  皇祖太庙、皇考睿宗庙、如常仪。文武官例该陪祀者、俱具祭服陪拜。遣官分告

  北郊、成祖、列圣群庙、太社稷、帝社稷、朝日、夕月、天神、地只、太岁、旗纛、都城隍等神、承天门之神、俱行礼如初

  ○一百官上表称贺。如常仪

  洪武五年定、车驾出入。有司肃清道路。官民不许开门观望行立。所在官员父老合迎

  驾者、於仗外路右、叩头俯伏。候

  车驾前行方起。若遇驻跸之处、合迎驾之人、行五拜礼。

  车驾行处、有冲入仗内者、绞。仗外五十步内观望者、杖一百。如於郊野外一时不能回避者俯伏。行立观望者、杖一百。典仗卫官故纵者同罪。失觉减二等。陈诉冤抑、仗外俯伏以听。如冲入仗内者如律。合迎

  车驾之人、仗外不俯伏者、亦如律。

  车驾所至。凡文武官、非近侍及宿卫护

  驾、而在五十步内者、依例俯伏。行立观望者如律。纵放牲畜突入仗内者、杖八十

  凡皇城宿卫、及在京守门官员军士、遇驾出入、执仗肃立、不须回避。其在外城镇门官及士卒、如遇车驾经行、则俯伏回避

  亲征

  按大明集礼、天子亲征。祭告

  天地、宗庙、社稷、禡祭旗纛。所过山川、皆行祭告。师还、奏凯献俘於庙社。以露布诏天下。然後论功行赏。盖自我二祖行之。今具列其仪以备考

  洪武三年定

  一祭告

  天地。前期择日。

  皇帝服武弁。乘革辂。备六军。以牲犊币帛祭告。作乐、行三献之礼

  ○一告

  太庙。前期择日。

  皇帝服辂同前。每

  庙用牲币、行三献之礼其仪皆同时享。但凯还、则陈俘奏凯於庙南门外

  ○一告

  太社。前期择日。

  皇帝服辂同前。以牲犊币帛、作乐、行三献之礼。其仪同春秋祭

  社稷之仪。但凯还、则陈俘奏凯於社北门外

  ○一禡祭。於国南群神祠设旗纛。

  皇帝服皮弁。备牲犊币帛、行三献之礼 【 仪见祠祭司】

  ○一所过山川、有司具牲币、皇帝服皮弁行一献礼 【 仪见祠祭司】

  ○一凯还、皇帝率诸将以凯乐俘馘陈於庙社门外。伺告毕。以俘馘付刑部。协律郎导乐以退。其告祭行三献礼、仪与出师同

  ○一宣露布、皇帝服通天冠、绦纱袍、陞午门楼上。以露布诏天下。百官具朝服听诏、仪与开读诏赦同

  ○一论功行赏、中书省移文大都督府兵部、具诸将功绩。吏部具勳爵职名。礼部、户部、具赏格。中书集六部论定功赏。奏取

  圣裁。至日、皇帝服衮冕、御奉天殿。百官朝服宣

  制。大赉。诏告天下 【 仪见後】

  ○一诸将受赏、具表笺称谢

  论功行赏仪

  前期内使监陈

  御座香案於奉天殿、如常仪。尚宝司设宝案於殿上正中。侍仪司设诏书案於宝案之前。设诰命案於丹陛正中之北。设皇太子诸王侍立位於殿上之东北。设承制官承制位於殿上之东、及宣制位於丹陛诰命案之北。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位於殿上之东南。设大都督府、兵部尚书位於殿上之西南。应受赏官拜位於丹墀之中。异位重行。序立位於丹墀之西南。受赏位於诰命案之南。受赏执事位於受赏官序立位之西。 【 每受赏官、用捧诰命捧礼物者、各一人】

  知班二人位於受赏官拜位之北。赞礼二人位於知班之北。典仪二人位於丹墀上之南。文武官侍立位於丹墀之北。俱东西相向。侍从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侍仪司官位於殿上之东。悬刀武官位於殿上之西。殿前班指挥司三人位於丹陛西、东向。光禄寺三人位於丹陛上之东、西向。拱卫司二人位於殿中门之左右。典牧所官二人位於仗马之前。宿卫镇抚二人位於丹陛下、设卫千户二十八人位於宿卫镇抚之南稍後、俱东西相向。护卫千户八人位於奉天殿东西门之左右。将军二人位於殿上帘前之东西。将军六人位於奉天殿门之左右。将军四人位於丹陛上之四隅。将军六人位於奉天门之左右。俱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位於丹陛之南、北向。是日击鼓初严。金吾卫列旗帜器仗。拱卫司设仪仗车辂。典牧司陈仗马虎豹。内使监擎执。乐工陈乐。皆如正会之仪。礼部陈设诏书。吏部陈设诰命。户部陈设礼物。陈设执事各立於案之左右。殿前班纠仪典仪知班赞礼宿卫镇抚护卫将军各入。就位。舍人催受赏官及侍立文武官、各具朝服。击鼓次严。侍从班文武官入迎车驾。舍人引受赏官齐班於午门外之南、文武官齐班於午门外之北、俱东西相向。击鼓三严。侍仪版奏中严。御用监官奏请皇帝於谨身殿衮冕。

  皇太子诸王於奉天殿门东耳房具冕服。舍人引文武官入就丹墀侍立位。引受赏官入就丹墀序立位。侍仪版奏外办。

  皇帝御舆以出。仗动。乐作。侍卫导从如常仪。陞

  御座。卷帘鸣鞭。乐止。司晨报时鸡唱讫。引进引

  皇太子诸王自奉天门东门入。乐作。由东陛陞殿东门入至侍立位。乐止。舍人引受赏官入就拜位。知班唱班齐。赞礼唱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承制官前跪承

  制。由殿中门出中陛、降至宣制位。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由西门出西陛、降立於诰命礼物案之东。承制官南向、称有制。赞礼唱跪。受赏官皆跪。承制官宣

  制曰、朕嘉某等、为国建功。宜加爵赏。今授某以某职。赐以某物。其共承朕命。 【 受赐员数。不拘多少、载在其中】

  宣毕。赞礼唱俯伏、兴。乐作。拜、兴、拜、兴、平身。乐止赞礼唱行赏。舍人引受赏官第一人诣案前。赞礼唱跪。搢笏。吏部官捧诰命。礼部官捧礼物。各授受赏官。受赏官受诰命礼物、以授左右。左右跪受於受赏官之左。兴。退复位。赞礼唱出笏。俯伏。兴。复位。舍人引受赏官复位。引以次受赏官诣案前。皆如常仪。承制官、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由西阶陞西门入跪

  上位之西。奏承

  制讫。兴。各复位。赞礼唱鞠躬、乐作。四拜、平身。乐止。赞礼唱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山呼。万岁。山呼。万岁。再山呼。万万岁。乐工军校齐声应之。出笏。俯伏、兴。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赞礼唱礼毕。侍仪跪奏礼毕。鸣鞭。

  皇帝兴。乐作。警跸侍从导引至谨身殿。乐止。引进引

  皇太子诸王还宫。舍人引受赏官及文武官以次出。至午门外、以诰命礼物置龙亭、用仪仗鼓乐、各送还本第

  献俘 【宣捷附】

  永乐四年定

  前期兵部官以露布奏闻。礼部告示文武百官。具朝服、并坊厢里老人等、行庆贺礼。先一日、内官设御座於午门楼前楹正中。是日早、锦衣卫设仪仗於午门前御道之东西。教坊司陈大乐於御道南东西、北向。鸿胪寺设赞礼二人於午门前、东西相向。承制官一员位於午门前、东立西向。设宣制位於午门东、稍南西向。设文武官及诸蕃使客人等侍立位於楼前御道南、文东武西相向。设露布案於午门前御道东。设宣露布官一员。展露布官二员。及刑部献俘官位於午门前御道东、稍南西向。设献俘将校位於午门前御道西、稍南北向。设进露布官位於御道南稍东。引礼引文武官东西序立。引进露布官捧露布置於案。退就位、献俘将校引俘列於午门前西边武班之後以候。

  上位常服御奉天门。钟声止。鸿胪寺跪奏请上乘舆。乐作。至午门楼、上陞座。乐止。鸣鞭讫。赞礼赞进露布官四拜。乐作。平身。乐止。赞进露布。乐作。执事者举案置於中道。乐止。赞宣露布官跪。宣露布官、与展露布官、诣案前取露布跪宣讫。仍置於案、退。赞俯伏。兴。乐作。四拜。平身。乐止。执事者举案复置於御道东。引礼引进露布官退。赞献俘。献俘将校引俘至献俘位、北向。立定。俘跪於前。刑部官诣楼前中道跪奏云。具官臣某奏云。某官以某处所俘献。请付所司。伺

  旨。有合受刑者、立於西厢东向、以付刑官。若

  上释罪。承制官诣

  御道、跪、请

  制。由东街南行至宣制位、西向立。称有制。所获俘囚、咸赦其罪。宣

  旨曰。有敕释缚。所释之俘叩头讫。将校引俘起。引礼赞文武百官入班。北向立。唱排班。班齐致词官诣中道跪致词云云贺讫。赞鞠躬。乐作。五拜。三叩头。兴。平身。乐止。鸿胪寺跪奏礼毕。乐作。

  驾兴。乐止。百官以次退。次日行开读礼、如常仪。第三日。文武百官上表。行庆贺礼、如常仪

  万历二年定

  前期、礼部告示文武百官具朝服、诣

  午门前行庆贺礼。先一日、内官设御座於午门楼前楹正中。是日早、锦衣卫设仪仗於午门前。

  上位常服。御皇极殿。钟声止。鸿胪寺跪奏请上乘舆。乐作。至午门楼。

  上陞座。乐止。鸣鞭讫。鸿胪寺官宣奏毕。赞献俘。将校引俘至献俘位。北向立定。俘跪於将校之前。刑部官诣楼前中道跪奏云。具官臣某奏云。某官以某处所俘献。请付所司。候

  旨。传下。刑部官承

  旨讫。即同将校押出施行。文武百官入班。北向立。唱排班。班齐。致词官诣中道跪、致词称贺讫。赞鞠躬。乐作。五拜。三叩头。兴。平身。乐止。鸿胪寺跪奏礼毕。乐作。

  驾兴。乐止。百官以次退

  宣捷

  凡各处奏捷。鸿胪寺於早朝、将差来人役、引至御前、宣读捷音

  ○隆庆六年、令择吉宣捷。至日不奏事。次日行庆贺礼

  ○万历八年定、凡大捷、於常朝期宣奏捷音。是日百官各具吉服、候宣捷之後、鸿胪寺官致词。行五拜三叩头礼。本日早、即遣官荐告

  郊庙。行翰林院撰文。太常寺办祭品。中捷以下、止宣捷。不行祭告庆贺礼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