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汉官六种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补遗

 

  上林诏狱,主治苑中禽宫馆事,属水衡。成帝纪建始元年注

  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文曰玺。师古曰:「谓刻云某王之玺。」百官公卿表注

  银印,背龟钮,其文曰章。师古曰:「谓刻曰某官之章也。」百官公卿表注

  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鼻钮,文曰印。师古曰:「谓钮但作鼻,不为虫兽之形,而刻文云某官之印。」百官公卿表注

  右前汉书凡四条

  先农,〔即〕神农炎帝也。〔一〕祠以太牢,百官皆从。皇帝亲执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十,〔二〕大夫十二士,庶人终亩。〔三〕乃致藉田仓,置令丞,以给祭天地宗庙,以为粢盛。明帝纪永平四年注又礼仪志「正月始耕」一条下注,亦引此条,有「大赐三辅二百里孝弟、力田、三老帛,种百谷万斛」句。

  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它事。和帝纪永元六年注

  皇帝惟八月酎,车驾夕牲,牛以绦衣之。皇帝暮视牲,以监燧取水于月,以火燧取火于日,为明水火。左袒,以水沃牛右肩,手执鸾刀,以启牛毛荐之,而即更衣巾,待牛熟,乃祀之。〔四〕礼仪志注

  求雨,太常祷天地、宗庙、社稷、山川以赛,各如其常牢,礼也。四月立夏旱,乃求雨祷雨而已。後旱,复重祷而已。讫立秋,虽旱不得祷求雨也。礼仪志注

  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虎;〔五〕一居若水,是为魍魉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庾,善惊人小儿。「沤庾」未详。〔六〕方相帅百隶及童女,〔七〕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洒之。礼仪志注

  祭天祡坛幄帷。〔八〕高皇帝配天,居堂下西向,绀帷帐,绀席。祭祀志注祭天,养牛五岁,至三千斤。祭祀志注按:「三千斤」疑有误。

  宗庙三年大祫祭于高庙,诸庙神皆合食,〔九〕设左右座。高祖南面,幄绣帐,望堂上西北隅。帐中座长一丈,广六尺,绣茵厚一尺,着之以絮四百斤。曲几,黄金扣器。高后右座,亦幄帐,却六寸。白银扣器。每牢中分之,左辨上帝,右辨上后。俎余委肉积於前数千斤,名曰帷俎。〔一0〕子为昭,孙为穆。昭西面,曲屏风,穆东面,皆曲几,如高祖。馔陈其右,各配其左,坐如祖妣之法。太常导皇帝入北门。群臣陪者,皆举手班辟抑首伏。大鸿胪、大行令、九傧传曰:「起。」复位。皇帝上堂盥,侍中以巾奉觯酒从。帝进拜谒。赞飨曰:「嗣曾孙皇帝敬再拜。」前上酒。却行,至昭穆之坐次上酒。子为昭,孙为穆,各父子相对也。毕,却西面坐,坐如乘舆坐。按:二句疑有脱误。赞飨奉高祖赐寿,皇帝起再拜,即席以太牢之左辨赐皇帝,如祠。其夜半入行礼,平明上九卮,毕,群臣皆拜,因赐胙。皇帝出,即更衣中,诏罢,当从者奉承。祭祀志注

  凡斋,绀帻;耕,青帻;秋貙刘,服缃帻。舆服志注

  右後汉书凡九条

  腊者,报诸鬼神,古圣贤有功於民者也。

  汉法,三岁一祭於云阳宫甘泉坛。以冬至日祭天,天神下。三岁一祭地於河东汾阴后土宫,以夏至日祭地,地神出。祭五帝於雍畤。祭天用六彩绮席,六重,上一丈,中一幅,四周缘之。玉几,玉饰器。

  桓帝祭天,居玄云宫,〔一一〕斋百日,上甘泉通天台,高三十丈,以候天神之下。见如流火,舞女童三百人,皆年八岁。天神下坛所,举烽火,桓帝就竹宫中,〔一二〕不至坛所。甘泉台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成帝以来所祭天之圜丘也。

  祭地河东汾阴后土宫。宫曲入河,古之祭地,泽中方丘也,礼仪如祭天。

  武帝初置博士,取学通行修,博识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为高第。朝贺位次中都官史。称先生,不得言君。其真弟子称门人。

  孝文皇帝时,博士七十余人,朝服玄端,章甫冠。

  太仆帅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马三十万头,择取给六厩,牛羊无数,以给牺牲。按:汉书如淳注引此条作「汉(官)仪注」。〔一三〕

  将作大匠,改作少府。景帝中六年更名。

  高皇帝家在丰中阳里,为沛泗上亭长。及为天子,立沛庙,祠丰故宅。

  右艺文类聚凡九条

  议郎、中郎,秦官也。议郎秩比六百石,特徵贤良方正敦朴有道第。公府掾试博士者,拜中郎也。〔一四〕

  议郎十二人,不属署,不直事侍御史。迁补博士、诸侯王郎中令。〔一五〕

  中书掌诏诰答表,皆机密之事。

  高后选孝悌为郎。

  武帝元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诣御史。

  右北堂书钞凡五条

  正月五日大置酒,飨卫士。

  右钱文子补汉兵志一条

  校勘记

  〔一〕据後汉书明帝纪注、续汉志补注补「即」字。又续汉志补注首句引作「春始东耕於藉田,官祠先农」。

  〔二〕「孤卿十」本或作「孤卿七」。按续汉志补注引周礼郑玄注作「九」,引月令章句作「七」,无作「十」之说。又卢植礼记注曰:「卿、诸侯当究成天子之职事,故以九为数。」礼记月令正作「九」。据此则作「七」或作「十」,均非。

  〔三〕据後汉书明帝纪注补「士」字。

  〔四〕点校本续汉志补注「以启牛毛」作「以切牛毛」。又通典卷五二作「以切牛尾之毛」,御览卷二五、又卷五二六作「以切牛毛血」,引各有异,惟通志略卷一九与续汉志补注同。又点校本据卢文弨校删「中」字,改末六字作「侍中上熟乃祀之」,即本通典、通志略所引,可备一说。

  〔五〕文选东京赋注「虎」作「虐鬼」。御览卷五三0引礼纬亦同。

  〔六〕点校本续汉志校勘记以为「沤庾」系「区隅」之音注,甚是。

  〔七〕文选东京赋注引「童女」作「童子」。

  〔八〕点校本续汉志补注引作「祭天居紫坛幄帷」。又书钞卷九0、初学记卷一三、类聚卷三八、通典卷四二「祡」均作「紫」。

  〔九〕点校本续汉志补注「于高庙」上引有「子孙诸帝以昭穆坐」八字,「庙神」上又有「隳」字。

  〔一0〕续汉志补注「帷俎」作「惟俎」,惠栋後汉书补注曰:「『惟』一作『多』。」恐当以孙星衍校作「堆俎」为是。

  〔一一〕御览卷五二七「玄云宫」引作「云阳宫」,是。

  〔一二〕据类聚卷三八、御览卷五二七改「行宫」为「竹宫」。三辅黄图卷三亦曰:「竹宫,甘泉祠宫也。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可以为证。

  〔一三〕「官」系衍文,据汉书景帝纪如淳注删。

  〔一四〕此引乃汉官仪之文,四库馆臣误引。又「中郎」本作「郎中」。

  〔一五〕此亦汉官仪之文。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