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皇朝通典卷一百
边防四
○边防四
北序畧
△北序畧
(臣)等谨按杜氏边防典北方四十一部五朝续典分北及正北凡十八部葢以北方事游牧数移徙所居不常唐以後皆属於辽元则起自沙漠诸地皆归统摄明代北方之地尽为元裔所据故史载北方唯鞑靼一传而已以今舆图考之元裔诸境即今喀尔喀八十二旗及科尔沁等四十九部及察哈尔诸部地自本朝龙兴之初漠南诸部久为臣仆圣祖仁皇帝平定朔漠喀尔喀受职归化与内札萨克同皆不得以边目之其远处北陲者惟俄罗斯一国境地颇为辽阔顺治闲即遣使来朝康熙闲遣使刻石定界朝贡通市累年不绝乾隆二十三年复能遵奉行移呈献逆贼阿睦尔撒纳屍身以仰沐天朝之抚辑葢怀仁慕德匪朝伊夕矣自黑龙江之格必尔齐河及喀尔喀部之西北境伊犁之塔尔巴噶台路皆与俄罗斯接壤恪守成约无相越界其子弟来学者复特设俄罗斯馆以处之嘉惠无己洵怀柔无外之规模也左哈萨克部初怀慕义之忱继有佐贼之举迨怵我天威稽首归命偕右哈萨克部竭诚效职无有二心其别部启齐玉苏乌尔根齐皆踵接来归翕然从化帝泽之所涵濡无闲於遥陬僻壤而敕书文绮赐宴锡赉备荷优渥所为八极从风尊亲感戴配天而无极也左右哈萨克地非正北以其在伊犁北境与俄罗斯国壤地相邻兹列於边防北卷
北
·北
俄罗斯
左哈萨克
右哈萨克
启齐玉苏
乌尔根齐
俄罗斯
俄罗斯国东北至海南接喀尔喀及伊犁北路之塔尔巴哈台及哈萨克境西接西洋诸国东南至格必尔齐河东岸自大兴安岭之阴以东至海与黑龙江分界秦时为浑庾屈射丁灵 【 即可零见史记一作丁令】 诸国匈奴冒顿单于始北服之汉时到支单于北降丁令并有其地北魏为乌洛侯国唐为骨利干戛黠斯国元时为阿罗思吉利吉思昂可新地元史称吉利吉思南去大都万有余里有谦河西北流注於昂可剌河北入於海即其地也相传其国旧无汗号处西北近海计由之地其酋名依番瓦什里鱼赤者因族姓扰乱求助於西费耶斯科国假其兵力服属诸族自立为汗部落遂大厯二十余代三百八十余年其酋皆称察罕汗云其地寒多阴少晴幅■〈巾员〉广袤二万里分八道曰莫斯科洼斯科为其国都曰西毕尔斯科自托波儿河东至尼布楚与中国分界曰喀山斯科曰佛罗尼使斯科曰计由斯科曰司马连斯科曰三皮提里普尔斯科曰郭罗多阿尔哈连斯科一斯科所属城堡名栢兴多者至百余蒙古语谓民居为拜甡俄罗斯与蒙古接葢即拜甡之转音也官制汗左右近侍官四得专政每期科设总管官一彼中名噶噶林每栢兴设头目俗尚天主教不知朔望每岁按四季大斋四次以冬季大斋完日为岁首俗尚贸易务农者少佑种而不知耘不以牛耕居河滨者善泅所产有驼马牛熊狼堪达汉野猪鹿狍黄羊狐兔貂鼠银鼠灰鼠鼷鼠之属鼷鼠行地中遇阳气即死身大有重万斤者骨色白润类象齿性最寒食之可除烦热骨可成器彼中名麻门橐洼明时阻於朔漠未通中国
我朝顺治十二年其国察罕汗始遣使来贡上嘉其诚欵降敕诰及恩赐令来使齎捧回国十三年遣使奉表来贡以来使不谙朝仪却其贡而遣还之十四年又遣使来贡途经三载至十七年五月至表称俄罗斯一千一百六十五年廷臣谓其不遵正朔宜逐之奉旨察罕汗虽恃为酋长表文不合体制然外邦从化宜加涵容以示怀柔着该部与宴量加恩赏但不必遣使报书可即以表文矜诩不令陛见之故谕而遣之
康熙十五年察罕汗又遣陪臣进贡方物奏言俄罗斯僻处远方从古未通上国不谙中华文义及疏奏礼仪两次抒诚致多缺失今特敬谨遣使奉贡仰祈矜宥得旨准其通贡初顺治闲俄罗斯部落曰罗刹者窃据黑龙江筑城雅克萨地侵扰索伦达虎尔等及是谕察罕汗严禁罗刹毋扰边陲而罗刹仍复潜侵净理溪等处迁延不返故巢二十一年八月遣副都统郎谈公彭春率兵往达虎尔索伦觇视情形十二月郎谈等回奏攻取罗刹甚易上谕兵非善事宜暂停攻取於黑龙江呼玛尔二处建木城遣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萨布素以乌喇宁古塔兵千五百戍之相机集事二十二年於黑龙江建城以萨布素为将军领之设斥堠於呼玛尔罗刹之众有过黑龙江者降其兵目三十余人上赦不诛并安插之时罗刹属人多来归者令编为一佐领使彼此相依有资二十四年正月命都统公彭春都督何佑等率福建藤牌兵五百人代黑龙江兵守城种地五月都统公彭春等率师抵雅克萨城下遵旨宣谕促令归巢罗刹迁延不还乃分水陆兵为两翼急进攻城中大惊头目额里克舍等穷迫乞降遂迁归雅库彭春等收复雅克萨城并以逃人还七月释罗刹宜番等四人归国二十五年正月罗刹复来城雅克萨地上命将军萨布素等率所部兵二千往剿九月察罕汗上疏言皇帝所赐之书下国无通解者及前使尼果赉归始悉情节以下国边民构衅请察明作乱之人收回正法除遣使议定边界外谨先齎书以献并乞撤雅克萨之围上许之二十七年三月察罕汗遣费岳多罗等至上遣领侍衞内大臣索额图都统公佟国纲尚书阿喇尼左都御史马齐护军统领马喇等往二十八年十二月会议於尼布楚归我雅克萨尼布楚诸城定议边界以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结即阿伦穆河相近格必尔齐河为界循河上流以至於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属俄罗斯凡猎户人等不许越界犯则擒治行旅有往来文票者许贸易勿禁不留逃人议定乃盟立碑界上释兵而还自後遣使通贡互市不绝三十二年俄罗斯送回逃人二名理藩院行文奖之三十九年遣使赉奏至圣祖谕曰俄罗斯僻处海隅甚为诚敬噶尔丹求救於彼曾拒而不答曩遣人分画疆界即献尼布楚地以东为界即此允当轸念也五十一年兵部职方司郎中图理琛使土尔扈特国时土尔扈特寄居俄罗斯之西境假道俄罗斯以往该国王饬属迎护供顿礼节备至图理琛还悉其山川风俗为异域录以献初通市诸物有噶噶林印记者准市余则否五十六年七月俄罗斯边城头目以文来请於将军托留欲私行贸易上命托留移文切责之
雍正五年三月察罕汗遣使表贡八月遣郡王额驸策凌伯四格侍郎图理琛等与俄罗斯使臣萨瓦定议边界自额尔古纳河岸至阿鲁哈当苏阿鲁奇都勒齐克达奇林俱为我斥堠应以相对之楚库河为界自此以西沿布尔古特山等处以博木沙毕鼐岭为界立石以志不许越境滋事及容留逃盗人等犯者互相查拏并以恰克图口为常互市所人数不得过二百定例遣理藩院司官一员照料修京城俄罗斯馆来京读书幼童及教习等官给养赡愿回者听随召见萨瓦等赏赐有差并优赐察罕汗遣萨瓦归国是年议准俄罗斯人所居近山河者以山河为界无山河之空地设立鄂博为界自东边之额尔古纳河至厄白尔哈党苏喀伦外空地从中平分以齐边界
乾隆二年监督俄罗斯馆御史赫庆奏言俄罗斯互市止宜在於边境其住居京城者请禁贸易在京读书子弟禁其擅行出入从之二十二年准噶尔平侍卫顺德讷穷追阿睦尔撒纳至额尔图拉与俄罗斯喀比潭相见於额尔齐斯河上索阿睦尔撒纳未得将军兆惠以闻上命理藩院移咨令遵不纳逃人之例擒献二十三年正月俄罗斯遵奉行移不敢讳匿述阿睦尔撒纳罪阑入彼界旋以痘死且出其屍於边界之恰克图城乃遣亲王齐巴克雅兰品尔等验而归之俄罗斯西北境有数小部落曰西费耶斯科曰图耶斯科曰博尔托噶里牙曰付兰楚斯曰雅尔马尼牙曰宜大里牙曰宜斯巴尼牙曰狄音曰和尔斯提音曰布鲁斯奇曰博尔斯奇曰别穆斯奇曰赛萨林水斯奇曰昂假尔斯奇曰贺兰斯奇曰博玻林木斯奇皆俄罗斯附属之国先是土尔扈特汗阿玉奇者本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以与策妄阿拉布坦构衅不相安率其全部徙居俄罗斯西境内其驻牧之地曰额济勒曰马努托海康熙闲每假道於俄罗斯来贡乾隆十九年二十一年并来朝贡京师三十六年其汗渥巴锡与合族台吉挈全部三万余众由俄罗斯境展转万余里来归顺入觐於伊绵峪并於万树园赐宴观灯火封爵赏赉有差其来归之众并给以廪饩授之牧地於伊犁东境之库尔喀喇乌苏北境之塔尔巴噶台诸地分境游牧各安生理其寄居旧壤仍入俄罗斯境云
左哈萨克
左哈萨克在准噶尔部西北西为右哈萨克北为俄罗斯东去塔尔巴噶台南去伊犁皆千里其部曰鄂尔图玉斯驻伊什尔河旁无城郭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里环境皆山源泉经络其西北为伊什尔河地苦寒其西南境外二千里平时逐水草事游牧地广人稠甲於他部其头目戴高顶冠用氊一幅嵌以黄皮衣锦衣宽而长民人首戴氊帽衣褐束布带风俗物产文字与准噶尔略同言语稍异境西北隅有独树五干盘拏荫广可容二百骑名鄂埒引噶克叉莫朵年代莫纪为西域神物哈萨克过其下者必膜拜供献而不敢称其名其地为汉康居国以汗族而为首领者名苏尔统
乾隆二十年二月准噶尔平诏遣使往谕其汗阿布赉请归顺夷月遣使达伊犁适阿睦尔撒纳由伊犁煽乱明年遁走哈萨克阿布赉纳之诏遣将军达尔党阿由西路哈达哈由北路先後以大军进阿布赉遣和集博尔根以兵从阿逆走努拉自率千骑西行会於毫哈萨拉克山下以待我师七月将军达尔党阿分兵奋击大破之斩首五百七十级我兵进攻努拉擒其大头目楚鲁克是时和集博尔根引二千骑西行我军逼之出入鏖战获其纛礮斩三百余级贼乃遁初侍卫顺德讷归自哈萨克以阿布赉恭顺状闻诏遣齎敕书赐蟒服七月至博尔喀尔绰阔以哈萨克佐贼不得达时将军哈达哈方击阿布赉於毫哈萨拉克山下夺其马匹辎重无算阿布赉遁走师从之获大头目昭华午由是三战三捷师至於伊什尔伊什尔者哈萨克巢穴也楚鲁克昭华什既获极陈阿布赉悔惧欲乞降顺将军等遣往宣谕令擒讨逆贼於时阿逆慑我军威已潜窃哈萨克马逃回博罗塔拉等处二十二年将军兆惠副将军富德复将兵西征阿逆仓皇北走我师急蹑之适阿布赉以兵来会遣其弟阿布勒比斯等为前队与我军遇陈情谢罪愿受约束於是将军等复遣使往谕阿布赉乃遣使奉良马四表请内附诏受之秋阿布赉使臣来朝赐宴热河之万树园观灯火及回銮皇上较射於圆明园大西门外俾与观焉阿布赉既臣顺遣兵助讨贼以计擒阿睦尔撒纳於阿尔察图不获旋奔俄罗斯伏宴诛执其从贼阿布济齐巴罕来献和集博尔根初以残兵遁及是率其属三万户来降左部咸服十二月定哈萨克贸易之地於乌鲁木齐二十三年五月哈萨克拜济格特部落之拜布拉克巴图鲁等获布库查罕六月哈萨克哈尔津等获厄鲁特和硕齐皆献於军械送京师二十四年阿布赉偕其兄阿布勒巴木比特弟阿布勒比斯遣使来朝贡方物赐宴并赐敕书及文绮等物自是朝正入贡岁以为常
右哈萨克
右哈萨克东南与准噶尔接南与安集延那木千布鲁特诸部接西南踰塔什罕西六百余里山峦稠叠长河经灌其北有大泽名腾吉斯葢小海也右部之汗曰阿比里斯其巴图尔三曰图里拜曰辉格尔德曰萨萨克拜而图里拜实专国政阿比里斯驻塔什罕城不事事受成而已其俗大抵与左部同但左部无城郭事游牧右部则列城以居为少异耳在古为康居西境汉康居五小王所治之地大宛之西北鄙也
乾隆二十一年左部降其汗阿布赉请与右哈萨克布偕来会阿布赉复以兵佐逆不果其後参赞大臣富德以兵索逆贼哈萨克沙喇至右部遣使往抚谕次军於莽格特城外以待是时图里拜等方与塔什罕回人图尔占战使至宣谕令解讐释兵即顿首听命图里拜等并诣军门纳欵奉马进表以降时左部已归顺两哈萨克并向化面内二十三年图里拜遣其子卓兰及辉格尔德之弟博索尔满朝行在赐宴避暑山庄与观大阅及灯火自是朝贡岁以为常
启齐玉苏
启齐玉苏为右哈萨克之别部在伊犁之西北二千余里其头目名努喇丽以游牧为生业大兵平定回部後时以羊马至伊犁贸易
乾隆二十七年努喇丽遣使入贡赏赉如例其男子褐衣皮帽妇女花帛缠头亦有戴小白帽者风俗与左哈萨克畧同
乌尔根齐
乌尔根齐亦右哈萨克之别部其游牧与启齐玉苏相近时与邻部回人同至伊犁贸易
乾隆二十七年头目哈雅布遣使入贡赏赉如例其风俗服饰悉与启齐玉苏同
皇朝通典卷一百
清朝通典 一百卷 (清)高宗敕撰 十通 ; 第3种 台北市 : 台湾商务印书馆, 民76[1987]
附录:
钦定皇朝通典一百卷
乾隆三十二年奉勅撰以八门隶事一如杜佑之旧其中条例则或革或因如钱币附於食货马政附於军礼兵制附於刑法於理相通於义有取者今亦无所更易至於古今异志不可强同如食货典之榷酤算缗礼典之封禅前朝弊法久已爲圣代所除卽一例从删不复更存虚目又地理典以统包厯代分并靡常疆界参差名称舛互故推原本始以九州提其大纲今旣专述本朝自宜敬遵今制况乎威弧震叠式廓昄章东届出日之邦西括无雷之国山河两戒并隶职方近复戡定冉駹开屯列戌皇舆广濶更非九州旧界所能包故均以大淸一统志爲断不更以禹贡州域紊昭代之黄图至杜氏述唐朝掌故与厯代共爲一书故皆分缀篇终其文简畧亦体裁所限不得不然今则专勒一编式昭国典当法制修明之世鸿猷善政史不胜书故巻目加繁溢於旧笈且杜氏所采者惟开元礼爲详今则谟烈昭垂各成完帙礼有大淸通礼皇朝礼器图式乐有圣祖御制律吕正义皇上御制律吕正义後编刑有大淸律例兵有中枢政考地理有皇舆表大淸一统志钦定日下旧闻考盛京通志热河志满洲源流考皇舆西域图志又有大淸会典及则例总其纲领八旗及六部则例具其条目故缕分件系端委详明用以昭示万年诚足嫓美乎官礼又岂杜氏之掇拾残文裒合成帙所可同日语哉(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一·史部三十七·政书类一)
皇朝通典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字不详;号乾隆皇帝,十全老人,古稀天子,信天主人,长春居士) (清) 撰(官修)
部:史 类:政书类 属:通制之属
参考资料:(《四库大辞典》)
一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典》。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开始编修,大约完成在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二年之间。其编纂目的正如其书总目中所指出的“用以昭示万年”。是书共分九典,分别为:“食货典”十七卷,“选举典”五卷,“职官典”十八卷,“礼典”二十二卷,“乐典”五卷,“兵典”十二卷,“刑典”十卷,“州郡典”七卷,“边防典”四卷,卷首并有“凡例”四则。是书主要根据《清律例》、《清一统志》、《大清通礼》、《大清会典》等书的内容编纂而成,汇总了清代开国至乾隆中期一百七十多年间的社会典章制度,反映了这一阶段的历史变化,其作用为研究清史所不可或缺。如“食货典”中榷酤、算缗等细目,“礼典”中封禅的内容,编书者认为这都是前朝的弊法,清代没有推行,所以尽皆删去不用,“兵典”中则增加了介绍清代八旗制度的内容,“州郡典”分省排列,改变了以前按九州叙述的成例,这些细目的更改,都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表明了是书的史料价值。但也应当指出的是,是书内容虽较充实,但毕竟不能与《通典》相提并论,书中为巩固清代统治的目的显而易见,其在总目中的自我吹捧,也是需要加以甄别注意的。是书有武英殿刊本和清末浙江书局的复刻本,都是与《三通》合刊的。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5年至1937年出版《万有文库》二集,其中的《十通》合刊本中《清朝通典》影印精装一册,是目前仍在通行使用的本子。
上一页 目录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