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後记
靖海纪事二卷,为清康熙间施琅征台湾之奏疏。先後刊本,顷俱不可得,惟台湾大学图书馆藏抄本一帙,前有长方朱印一,文曰「故伊能嘉矩氏搜集」。兹即据之誊录,并校其訿误(间有无法校正之处,则附?号以存疑),加以标点,列为台湾文献丛刊之一,重印行世,以供研究台湾史者之参考。
抄本首列富鸿基、李光地、林麟焻、曾炳、程甲化、陈迁鹤及施琅之侄施葆修序文凡七篇。次为郑开极所撰平南行、周澎所撰平南赋及陈迁鹤所撰之赞各一篇。末有蔡致远、施世纶(琅之次子)及施奕学(琅之曾孙)所作三跋。
林序云:「客岁(康熙二十三年)册封旋里,莆先生暨士民以平南纪咏问序於麟焻,既序而刻之;今年春(康熙二十四年),合闽之诸先生都人士复以平南实绩命麟焻序之」。是闽中搢绅先於康熙二十三年刊平南纪咏,郑撰平南行、周撰平南赋即为其中之文字;更於次年刻平南奏疏,而富、李、林、曾、程五氏皆为之序,蔡致远为之跋。又凡奏疏之後,每篇皆附八闽绅士公刊原评,惟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三日所上「海疆底定疏」及「收用人材疏」未附公评,是二十四年刻本尚未列入此二疏也。
陈迁鹤序谓:「平园先生(琅之五子世騋)辑其尊人靖海将军侯襄壮公家传及经略海岛之奏议始末,而皇上之所以宠赉元勳哀荣兼备者,编为二卷」。施世纶跋又谓:「谨恭辑御制诗章、褒赐祭葬各鸿文及叔祖孝廉闻於公所撰传、吾闽贤士大夫所评述前後奏疏文告并颂扬诗赋合为靖海纪」。序、跋虽皆未纪年月,然从「御敕宸章及平海奏疏总录小引」之末有「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一七○九)仲夏吉旦五男世騋谨书」之文推之,知靖海纪二卷之褏辑刊刻盖在是时矣。
抄本所录施奕学跋,阙字甚多。如云:「□□□院辑靖海纪一编梓行於世」,不知此所谓某某院辑而梓行之靖海纪,是否即上文施氏弟兄所辑所刻之二卷,抑亦後来另辑另刻之别本?又云:「□君观□□□江右、滇南、西蜀、携其板之任,摹印者□□剥蚀不完」,不知此所谓某君所携之板而到处为人摹印以致剥蚀不完者,又系何时何处所镌之板?然奕学正病旧板之漫漶不全,遂於其「出守郢郡」时,更「取旧编校而刻之」。并「於原序原跋各酌存其二,以御制八旗通志所载名臣传易族祖闻於公所撰家传,而旧编所载乡先生评论以及颂扬诗赋悉从删焉」。惜跋文未载年月,又不知此本刻於何时。幸抄本附录嘉庆二年丁已(一七九七)重镌靖海纪目次一份,目中果去家传而代以钦定名臣列传。是施奕学所编刻者殆即嘉庆丁已重镌本欤?
施葆修作重刊靖海纪事序谓:「岁甲戍(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日本驾楼船到台湾,声言寻生番宿怨,实欲窥伺台地」。又谓:「是岁余在都,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诸公延问台湾情形并及先侯事蹟,余以靖海纪事对,始归而谋重镌,公诸同好」。此序作於光绪元年乙亥(一七八五),则重刊靖海纪事盖成於是年也。
综上所述,此书至少似有五种刊本:
一为康熙二十三年闽绅所刊之平南纪咏,
二为康熙二十四年闽绅公刊之平南奏议,
三为康熙四十八年施世纶、世騋兄弟褏辑刊刻之靖海纪,
四为嘉庆二年施奕学重编重刊之靖海纪,
五为光绪元年施葆修重刊之靖海纪事。而伊能氏蒐集之抄本,殆集诸本之全,以其中既存原序、原跋,又有後来之序跋,既列家传,又附录八旗通志之名臣列传,而御敕宸章、闽绅原评及颂扬诗赋之类亦皆有之。惟施葆修序谓陈惕园先生文集中有「受降辩诬」一则,并以付之手民,而抄本中无此文,不知何故;姑识於此,以待查考。
校阅既毕,书此後记。(编者)
上一页 目录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