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从征实录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弁言

 

  从征实录原为钞本。民国十一年,秦望山君得之於福建南安石井乡郑氏後裔之手。十六年,归於李岳君。二十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假其书影印,於是此一海内孤本沉霾二百五十余年,终得刊布於世矣。

  旧钞本前後霉烂,原有书题四字,已经脱去。影印本前,有海盐朱希祖逿先先生所作长序。先生谓『此书体例,不以延平一生事蹟为始末,而以杨英从征目睹为标准』,故题此书曰『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

  本书首页谓:『户部主事杨英为辑造先王实录事,谨将永历三年己丑九月陈策从王,十月初一日蒙录用,□永历十六年壬寅五月先王宾天□,凡所随从战征事实,挨年逐月,采备造报』。今观本书虽起於永历三年九月杨英献策,而自十五年八月杪迄十六年四月,以英染病,约七阅月未有记载。十六年四月,病愈启陈农务之文,今已残缺不全,且不见四月间之他事,更未及五月之事。故知钞本之末,必有缺页,至可惜也!

  本书撰者杨英,不知为何地人,其事蹟亦鲜见於他书。惟据本书所载,知其自永历三年迄十六年,凡大小征战,几於无役不从,实为延平王部下经理粮饷之要人。按永历九年春二月,延平王承制设六官。时奉诏文武职官许其便宜委用:武职许至一品,文职许设六部主事。又赐诏许其军前所设六部主事秩比行在侍郎、都事秩比郎中。永历二十八年十一月,郑经设六官,以杨英为户官(俱见夏琳「闽海纪要」及「海纪辑要」)。英在延平王时原为户都事,但此书作於嗣王经时,且在英为户官後,故书首题曰『户部主事杨英』,盖在郑氏方面言之为户官,在行在方面言之则为军前户部主事也。

  本书内容之得失,朱逿先先生论之綦详。爰节录其言於左:

  『杨英身任户都事,而又每逢出征,必经理粮饷,故此书之记载,特专重财政、军事两端,而财政之记载为尤详,此为本书最精彩处,其他史书均不能如此详尽者也。且其职司会计,只知记载之完备,不顾事端之是非,故其搜括民间之米粮与其取偿损失之劫夺,在郑氏或欲引以为讳者,彼亦不暇计及,而为之尽量披露,此真所谓「实录」者也』。

  『郑氏养兵数十万,固全恃沿海之徵取粮饷,然非经营东西洋商业及商行,亦不能措置裕如。则通商之事,亦成功事业中最重大者,不可不记载。此书虽不甚详,然已能识其大矣』。

  『此书记载军事,虽皆为其从征时所目睹,颇觉详尽,然较其记载财政,则反觉失之繁芜,而不得要领,且有漏其机要、失其真相者。可见其对於兵事之记载,临事既不能深知底蕴,事後又未尝参考他书,但采集案卷及其记忆所得之表面事实而已』。

  『杨氏身任户官,六官案卷调取甚易,而又从征所至,身经目睹,故其所得史料,往往极可珍秘;他家史书所求之不可得者,而杨氏实录中,则瓌宝山积,触目灿然。盖其所值者多,偶尔采获,虽玉石不分、金沙杂糅,然而浑金璞玉,往往而在。杨氏之书,其价值全在於此而已』。

  右所录者,皆为主要之意见。其就每一事端,参证他书而辨其是非或纠其谬误者,分别系於正文之後,藉供读者参考。

  本书屡记西宁王李定国与延平王遣使来往之事,并附录二王书札多通。惟书札次序颠倒,年月错乱,一时未易考订。此本仅将原来误载於永历八年九月之定国来书移置七年五月,并将书前原文『安西藩以书来会,书云』改为『定国书云』。其余各札,姑仍原书之旧,未敢擅为移动。又本书影印本於永历九年五月之末载清世子与成功来往书札二通,其後有双行小注云:『此来书并回书在十月,错写在此』。此本已将二札移置十月之末,而删其附注。

  旧钞本因虫蛀霉烂,残缺至多。兹参阅本书前後文,补出不少空白之处;其难於校补者,则约计字数,以黑框代之。又钞本间有错字,或迳为改正,或将改正字加括符列於原字之下。至於避讳诸字,则於每字初见时附以说明。

  本书影印本印行於二十余年前,今已不易得。经商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同意,用就影印本加以标点、分段,并略补其残缺,正其讹误,重付排印,以便学人。(百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