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凤山县采访册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乙部

 

  地舆(二)

  诸山

  ·诸山(光绪二十年腊月二十四日,凤山釆访局龙岩章占秋缮本)

  县治诸山自东北绵亘而来,势皆西南向。大乌山高耸特起,为县治少祖。脉分三大支:以沿溪一带为左支,沿海一带为右支;屈伸起伏,联络四十余里奔赴县治者为中支。

  由金山南行,历火光、五湖、开光、七里、横山、番仔湖、鰕山、虎形,蜿蜒二十余里,陡起十九峰者,为观音山。自金山以下,两旁辅夹而行,左则大滚水、眠牛、石塔、鲤鱼、箍桶寮,若迎若送;右则尖山、虎头、小滚水、乌鬼埔、蜈蜞岭,若断若连。再由观音发脉,奔放南下,内为总督陂、乌材林、蛇仔形,外为狮形山、飞凤穴、湾仔,内至顶考潭,穿田而过小赤者,曰「烟墩」。峰回路转,鹤膝蜂腰,纡徐而入县治者,曰「大湾」、曰「狮头」、曰「球山」、曰「金钟湖」、曰「乌石山」、曰「大湖山」、「龙喉山」、曰「大赤山」、「吊灯陂」、「武洛塘」诸山。此中支之大概也。具列如左:

  大鸟山,在嘉祥、观音二里,县北四十八里,脉由安平罗汉内门金交椅、银锭山、凉伞山,绵亘十里许,高昂腾耸,为县治少祖。界内诸山,皆由此发脉。上一峰曰「朝天岭」,自麓至巅,不知几百寻丈,约人行十余里,峻绝冠群峰,非强有力者不能造其巅。登高四望,北尽木冈,南极沙马,中通罗汉门,皆在指顾间。山麓有泉,下注大邱园沟。

  金山,在观音里,县北四十一里,脉分自乌山,与大滚水山、尖山相辉映。石笋秀削,旁一峰曰「石瓶」,上有异花一本,色白,香若木樨,人不能识。山高二里许,长五里许。其麓宽平,多产老藤。山腰有泉,分注浊水、援剿中二溪。

  火光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六里,脉由金山出,高半里许,长三里许。

  五湖陂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三里,脉由火光山出,高半里许,长里许。

  开光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二里,脉由五湖陂出,高半里许,长里许。

  七星山(即角宿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里,脉由开光山出,七峰联络,圆秀如星,故名(其麓为龙角寺)。山腰有泉,下注角宿陂。

  横山,在观音里,县北二十九里,脉由七星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山麓有泉,下注乌鬼埔陂。

  番仔湖山,在观音里,县北二十八里,脉由横山出,高五丈余,长里许。

  鰕山,在观音里,县北二十五里,脉由番仔湖山出,高十丈余,长半里许。

  虎形山,在观音里,县北二十四里,脉由鰕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

  观音山,在观音里,县北二十三里,脉由虎形山出,高三里,长十五里,陡起十九峰。中一峰屹立如菩萨端坐,众小峰拱峙於侧,分支环抱,不可名状。其麓一岩,名曰「翠屏」,为县治八景之一(八景中有翠屏夕照即此)。中盖观音寺,左右二山,天然钟鼓,形家称胜地焉。

  大滚水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八里,脉由大乌山出,山不甚高,上有六汤泉,瀵涌而出,水带浊泥,味咸。或涌出椗索,相传其下通海。近山之地,草木不生,烟气逼人。

  眠牛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五里,脉由大滚水山出,逦迤起伏,邱阜拗凹,若眠牛状。

  石塔山(亦名塔仔脚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二里,脉由眠牛山出,上有石塔遗址,尚存其半。

  鲤鱼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里,脉由石塔山出,高十余丈,长半里许,状若鲤鱼,故名。

  箍桶寮山,在观音里,县北二十六里,脉由鲤鱼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

  尖山,在嘉祥里,县北四十里,脉由大乌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形极端正。县治尖峰,当以此为最。

  虎头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三里,脉由尖山出,高半里许,长里许,圆厚高卓,昂似虎头,故名。

  小滚水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一里,脉由虎头山出,上有小窍,径二尺许,深不见底。涌出浊泥,昼夜不息;投以火,则然,亦奇景也。旁有涧泉,下注滚水阬溪。

  乌鬼埔山,在观音里,县北三十八里,脉由小滚水山出,东与横山绵续。相传红毛时,为乌鬼聚居於此,今遗址尚存。樵采者常掘地得玛瑙珠、奇石诸宝。盖荷兰时所埋也。

  蜈蜞岭(亦名蜈蜞潭山),在观音里,县北二十五里,脉由乌鬼埔山出,高二十余丈,长三里许,其下为蜈蜞潭。

  总督陂山(俗呼为大山母),在观音里,县北十八里,脉由观音山出,高二里许,长七里许。

  乌树林山,在观音里,县北十五里,脉由观音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上有暗光鸟成林,土人名为鸟穴。其巅亦多猿猱。

  蛇仔形山,在观音里,县北十三里,脉由乌材林出,高五丈余,长里许。

  狮形山,在观音里,县北十七里,脉由观音山出,高二里许,长四里许。山麓有泉,下注狮形沟。

  飞凤穴山,在观音里,县北十六里,脉由狮形山出,高十丈余,长里许。

  湾仔内山,在观音里,县北十二里,脉由飞凤穴出,高十丈余,长里许。

  顶考潭山,在观音里,县北十里,脉由蛇仔形山出,高里许,长八里许。

  小赤山,在观音里,县北九里,脉由顶考潭穿田而过,高半里许,长里许。

  烟墩山(亦名大将庙山),在赤山里,县北八里,脉由小赤山出,高六、七丈,长三里许。旧有烟墩三座,今废。其麓为大将庙。

  大湾山,在半屏、赤山、兴隆三里交界(北半屏、南赤山、西兴隆),县北七里,脉由烟墩山出,高十丈余,长四里许。山麓有莲花陂。

  狮头山,在兴隆里,县西北九里,脉由大湾山出,屹立覆鼎金陂中,西、南、北三面环水,堪舆家以为狮子弄球云。

  球山,在兴隆里覆鼎金庄内,县西北七里,脉由大湾山之西四里许平地起突,肖形而名。

  金钟湖山,在赤山里,县北六里,脉由烟墩山出,高十余丈,长二里许,东临公爷陂。

  乌石山,在赤山里,县北五里,脉由金监湖山出,高十丈余,长里许,东临公爷陂。

  大湖山,在赤山里,县北四里,脉由乌石山出,高八、九丈,长里许,南与龙喉山俱环公爷陂。

  龙喉山,在赤山里,县北四里,脉由金钟湖山出,高二十余丈,长里许,北临公爷陂。

  大赤山,在赤山里,县北二里许,脉由龙喉山出,高十余丈,长二里许,北临公爷陂。

  吊灯陂山,在赤山里,县北二里许,脉由大赤山出,高十余丈,长里许,西临公爷陂。

  武洛塘山,在大竹里,县北半里许,脉由吊灯陂山穿田过峡,高二、三丈,长里许,山南为昭忠祠。

  其东北沿溪南下一带为左支,由兰陂岭东南行,历深水山、大坪顶、统领尖、统领阬、吊狗岭、昇仙阬、牛迹阬、厚栗崎、小围榜、大围榜、石壁寮、三脚寮、山猪窟、兴化寮,昂然特出者,为土地公崎山。自土地公崎以下,则皆产凤梨之区。其有名目可纪者,若中阬湖、南势阬、竹崎山、井仔湖口山,其分支鼎峙者也。若十九湾、新陂内、龙目井、大坵园、滥埔山、蒲尖园山,其团结凝聚者也。若小坪顶、大坪顶、竹仔寮、井仔脚、无水寮、仙草埔、内埔仔、九曲塘山,其联络奔放者也。九曲塘之东,有琅冈山焉,屹立溪边,为沿溪一带之外护。琅冈之西,为山仔顶、龟仔潭、拔仔林山,其下为总舍陂、尚书林、蛟龙阬山。自蛟龙阬发脉,趋南小山历落,为下考潭山,为凤弹山,又为大坪顶山。其高起横列者,为凤山。极南滨海为凤鼻山。孤悬海中为琉球屿。沿海而西为海汕。海汕尽处为旗後山。此左支之大概也。具列如左:

  兰陂岭(一名岭顶山,又名观音亭山),在观音里,县东北四十里。脉由乌山出,高二里许,长五里许,岭尖分水,安、凤分界。上有观音亭,为同治癸酉年职员蓝登辉建。山泉下注岭口沟。

  深水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五里,脉由兰陂岭出,高里许,长三里许。阿里港往郡经此,山麓有泉下注深水溪。

  大坪顶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三里,脉由深水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

  统领尖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二里,脉由大坪顶山出,高三里许,长四里许,山峰秀拔,故名。

  统领阬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一里,脉由统领尖山出,高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统领阬沟。

  吊狗岭,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里,脉由统领阬山出,高三里许,长四里许,羊肠小路,巨石壁立,俯视幽崖,深削万丈,经者咸股栗。山麓有泉分注一溪(水哮)、两沟(统领阬、知母令阬)。

  昇仙阬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九里,脉由吊狗岭出,高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昇仙阬沟。

  牛迹阬山(亦名牛食阬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八里,脉由吊狗岭出,高半里许,长六里许,山麓有泉下注水哮溪。

  厚栗崎山(即加猎崎),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七里,脉由牛迹阬山出,高半里许,长里许。

  小围榜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八里,脉由昇仙阬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小围榜沟。

  大围榜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六里,脉由小围榜山出,高半里许,长四里许。

  石壁寮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四里,脉由大围榜山出,高里许,长二里许,如壁削立。阿猴街往郡,小路经此。

  三脚寮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五里,脉由石壁寮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

  山猪窟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二里,脉由石壁寮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

  兴化寮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一里,脉由三脚寮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大树脚港。

  土地公崎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里,脉由兴化寮山出,高二里许,长六里许,纡回盘曲,冈阜错综,联络一带凤梨山(?)。山麓有泉,下注大树脚沟。

  中阬湖山,在小竹里,县东北十七里,由土地公崎山出,高二里许,长四里许。

  南势阬山,在小竹里,县东北十八里,脉由中阬湖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山麓有泉下注乌瓦窑沟。

  竹崎山,在小竹里,县东北十五里,脉由中阬湖山出,高二里许,长四里许,山麓有泉下注仙草埔沟。

  井仔湖口山(亦名大山母),在赤山里,县东北十里,脉由中阬湖山出,高里许,长二里许。

  十九湾山,在赤山里,县东北十里,脉由竹崎山出,高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新陂内沟。

  新陂内山,在赤山里,县东北九里,脉由十九湾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

  龙目井山,在小竹里,县东北十六里,脉由南势阬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下有两井相连,状若龙目,故名。其泉清冽,相传饮之可以愈痾。

  大邱园山,在赤山里,县东北十四里,脉由竹崎山出,高二里许,长四里许。

  滥埔山,在赤山里,县东北七里,脉由大邱园山出,高半里许,长三里许。

  蒲尖园山,在赤山里,县东北八里,脉由十九湾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山麓有泉下注蒲尖园陂。

  小坪顶山,在小竹里,县东北十八里,脉由南势阬山出,高半里许,长三里许,山麓有泉下注竹仔寮沟。

  大坪顶山,在小竹里,县东北二十里,脉由小坪顶山出,高半里许,长四里许。

  竹仔寮山,在小竹里,县东北十七里,脉由大坪顶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

  井仔脚山,在小竹里,县东北十三里,脉由竹仔寮山出,高半里许,长五里许。

  无水寮山,在观音里,县东北十三里,脉由井仔脚山出,高半里许,长三里许。

  仙草埔山,在赤山里,县东北八里,脉由无水寮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

  内埔仔山,在小竹里,县东北九里,脉由无水寮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

  九曲塘山,在小竹里,县东北十二里,为无水寮山余脉,山至此止矣。

  琅冈山,在小竹里,县东十五里,平地起突,高半里,长里许。

  山仔顶山,在小竹里,县东七里,平地起突,高里许,长二里。

  龟仔潭山,在凤山里,县东七里,脉由山仔顶山出,高半里许,长里许。其下为龟仔潭。

  拔仔林山,在凤山里,县东四里,脉由山仔顶山出,高半里许,长三里许。

  总舍陂山,在凤山里,县东二里,脉由拔仔林山出,高半里许,长三里许,回环绕陂。

  尚书林山,在凤山里,县东三里,脉由总舍陂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

  蛟龙阬山(亦名加令阬山),在凤山里,县东五里,脉由尚书林山出,高二里许,长三里许。

  下考潭山,在小竹里,县东南七里,脉由蛟龙阬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

  凤弹山(亦名旷地仔山),在凤山里,县东南八里,脉由下考潭山出,高半里许,长里许,数小峰历落错综,圆润秀媚,因名。俗呼为凤卵。

  大坪顶山,在凤山里,县东南十二里,脉由凤弹山出,高二里许,长四里许。

  凤山,在小竹、凤山二里交界(东小竹、西凤山),县东南十八里,脉由大坪顶山出,高四里许,长十里许,为县治八景之一(八景中有凤岫春雨即此)。首昂如冠(俗名为凤髻山),最为圆秀,旁列二小峰,形若飞凤展翅,县治命名取此(按此山南为马鞍山,即凤颈也。北为朝天岭,即凤臀也。又北为大坪顶、凤弹山、下考潭、蛟龙阬,龟仔潭、尚书林、山仔顶、拔仔林、总舍陂诸山,皆凤尾也。统计凤山自首至尾,约长二十里)。内有凤山洞(其洞适当山腰,中有泉下注凤山池)、向天池(池在山顶,周里许,夏秋蓄水,能产鱼虾,冬则涸)、金面盆(系山上小邱,四围隆起,中微凹,形家以为胜地)、清水岩(岩在山麓,有泉从石罅出,清冽宜茶,注为污池,大旱不涸,灌田百余亩。相传此水为堪舆林镇仙仗剑喝出,未知信否?石上有大榕一株,俯临如盖。其水澄澈无尘,游鱼可数,故名。岩南数武,有观音堂,即名清水岩寺)、石翁媪(在清水岩寺南数武,平原中浮一小邱,上有两石人,状如相携,天然图画,亦奇景也)、石鸲鹆(亦平地一石结成,色灰黑,大倍於鹅,细审之,真如生者)、石牛椆(在马鞍山後,石壁削立,下有窝如半月形,盗牛者恒於此宰之,故名。其旁一仑突起,顶宽平,四围石人环立,中豁一邱。邱中一阬,深不见底。火桁木两株,从下挺出,高数丈,众鸟争集,而树上绝无鸟粪。周围四望,则满山皆红珊瑚树,森列其间,亦异境也)、石钟(块然一石,高丈许,或击之,声如洪钟)、石鼓(与石钟对峙,相距数武,肖形而名)、石船(高丈余,长三、四丈,亦取其形似而已)、石棋盘(形如棋盘,面平可供偃息)、仙人迹(石上有足趾痕,深二分许,五指宛然,类人工琢就者)、狮子喉(山上辟一窍,径六尺许,作狮子张口势。土人云:其喉若吐烟,则东港必遭回禄。此理殊不可解)诸胜,凡十三景,皆以其近似者名之也。

  凤鼻山,在小竹、凤山二里交界(东小竹、西凤山),县南二十里,脉由凤山出,高半里许,长里许,屹立海边,小仑直下,肖形而名。旁有巨石峙海际,土人名为石龟(按石龟之下,多产黑球,团圆;然大若红橙,根附於石,刺集如蝟。以手摩之,则众刺皆动,声磔磔以鸣,破之,中有蟹黄,形状诡异,人不敢食)。

  小琉球屿(俗呼为剖腹山),在港东里,县东南六十里,与凤鼻山对峙(按昔人有以小琉球为灵芝草者,云凤鼻山下有石线一条,从海底过脉),孤悬海中,周围二十余里(东西相距四里许,南北相距六里许,积方二十四里有奇),澳、庄各六(按六澳东曰大寮澳,西日杉板路澳,南曰天台澳,北曰白沙尾澳,西北曰花瓶仔澳,东南曰厚石澳;六庄即打牛崎庄、尖山庄、相思埔庄、鱼埕尾庄、滥潭庄、龟仔路脚庄是也),居民四百余户,男女二、三千口。地不差五谷,以捕鱼兼莳杂粮为生。光绪三年,恐宵小之易於藏匿也,亦屯兵戍守之(营地在白沙尾澳,现驻水师汛官一员,目兵二十四名),上有石洞(在天台澳尾,相传旧时有乌鬼番聚族而居,颔下生腮,如鱼腮然,能伏海中数日,後有泉州人往彼开垦,番不能容,遂被泉州人乘夜纵火尽燔毙之。今其洞尚存。好事者辄往游焉)、花瓶石(在花瓶仔澳西北数武,有巨石峙海中,高二丈许,其上小松数株,类花之插瓶然,故名)、观音亭诸胜,士分红、黄二色,且多沙砾,仅产竹木、花生豆、番薯,下有巉石,不堪泊舟。海日初陞,霞光焕发,为县治八景之一(八景内有球屿晓霞,即此)。

  海汕,在凤山里,县南二十里,东连凤鼻山,西抵旗后山,延袤二、三十里,为县治眠弓拱案,居民数百家,皆以捕鱼为业。

  旗后山,在大竹里,县西十五里,适当港门之左,与打鼓山对峙,高里许,长二里许,旧为渔人采捕之所,近置炮台,可容驻兵五百。旁设灯楼一座,所以了望船只往来。腰有临水夫人庙及吕仙祠诸胜。

  其西北沿海南下一带为右支。由大廍亭西南行,历小廍亭、虎头山、牛磨湾,回旋二十余里,崚峥秀媚者,为大冈山,联络对峙者,为小冈山。其西北滨海为国祥山,西南为漯底山,侧而东,突起嵯峨为半屏山,穿莲池潭里许为龟山,旧治在焉。更转而西,高山盘郁为蛇山。蛇山之头,有石塔屿,孤立海中。蛇山之腰,转折而南,崔巍腾跃,为打鼓山。上有文峰插汉、秀削凌霄,为打鼓峰(旧城圣庙以此峰为文笔,形家称胜地焉)。其背为石佛屿,山麓擘划成门,潮汐往来,有凉伞屿在港门中。此右支之大概也。具列如左:

  大廍亭山,在嘉祥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大乌山出,高里许,长四里许。

  小廍亭山,在嘉祥里,县东北五十七里,脉由大廍亭山出,高二里许,长三里许,山麓有泉下注山窝寿陂。

  虎头山,在嘉祥里,县北五十二里,脉由大廍亭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

  牛磨湾山,在嘉祥里,县东北四十一里,脉由小廍亭山出,高二十余丈,长八、九里,山麓有泉下注竹脚崎溪。

  大冈山,在嘉祥里,县北五十里,脉由牛磨湾山出,高七里许,长二十里。树木蔚然,为县治八景之一(八景中有冈山树色,即此)。山腰有超峰寺,祀观音佛,为前太守蒋允焄建。寺前活泉两股,大旱不涸。俗名「龙目泉」。其巅蛎房壳甚多,沧海桑田,不知何时物也。山上有雨,则湖水满。山阴有古石洞,莫测所底。或以瓦掷之,窅然无声。相传其下通海云(按旧志台湾记略云:大冈山状如覆舟,天阴埋影,晴霁则见,上有仙人迹,铁猫儿碇、龙耳瓮在焉。相传国有大事,此山必先鸣。又丛谈云:冈山未入版图时,邑中人六月樵於山,忽望古橘挺然冈顶,向橘行里许,则有巨室一座,由石门入,庭花开落,阶草繁荣,野鸟自呼,厢廊寂寂,壁间留题诗词及水墨画迹,才存各半,登堂一无所见,惟只犬从内出,见人摇尾,绝不惊吠。随犬曲折缘径恣观,环室皆径围桔树也。虽盛暑,犹垂实如碗大。摘啖之,瓣甘而香。取一、二置诸怀,俄而斜阳照入,树树含红,山岚袭人,有凄凉气。辄荷樵寻归路,遍处志之。至家,以语。其人出桔相示,谋与妻子共隐焉。再往,遂失其室,并不见有桔。又云:明太监王三保植姜冈山上,至今尚有产者。有意求觅,终不可得。樵夫偶见,结草为记,次日寻之,弗获故道。有得者,可疗百病)。

  小冈山,在嘉祥里,县北四十五里,脉由大冈山出,高二里许,长五里许,巅有巨石,圆秀如冠,俗呼为纱帽石。

  国祥山(亦名崎漏山),在文贤里,县西北六十六里,系沙仑结成,高丈许,长四里许,西临大海。

  漯底山,在仁寿里,县西北四十里,平原旷野,中浮一邱,顶宽平,有小窍出水,若泥淖,其深无底。山多沙砾,少草木。

  半屏山,在半屏里,县西北十七里,平地起突,高二里许,长六里许,形如列幛、如画屏,故名。为圣庙左翼,莲花潭直逼山下,又如展旗,故亦名旗山。山腰有窍,洞阔丈许,深不见底,相传其下通海云。

  龟山,在兴隆里旧城内,县西北十五里,高里许,长三里许,近接半屏山,形如龟,蟠踞城内。繁阴密荫中多乔木,居民环聚,其下有天后宫、观音亭诸胜,可供远眺。

  蛇山,在兴隆里,县西十六里,高里许,长四里许,与打鼓山分脊联冈,首趋外海,草木蓊荟,樵采资焉。

  石塔屿,在兴隆里,县西二十二里,即蛇山余脉,特立海中,距蛇山数十武,高二十余丈,可造其巅。

  打鼓山(一名埋金山、一名麒麟山,俗呼打狗山),在兴隆、大竹交界,县西十五里,脉由蛇山出,高三里许,长十里许,适当港门之右,与旗后山对峙。上有两炮台,一在临港扼要处,一在大棚顶,可容驻兵一千名。山麓一岩,有泉出石罅,夏秋雨润,泉涌如喷雪翻花,潺湲远闻,冬春稍细(土人云此泉甚奇,雨则吞入,旱则吐出),下注污池,灌田数十甲,汲以煮茗,清甘异常,极旱不竭,居民名为龙岩泉(亦名龙眼井泉)。今补人为八景之一(八景中有龙岩洌泉,即此)。其上里许为仙洞(按旧志云:打鼓山石洞须秉烛而下,中一石柱,高丈许,宽四、五尺,内有石乳,淙峥可供把玩,或谓即锺乳石云。又一新洞,相距三里许。其内亦有石乳下垂,与旧洞大同而小异。又云埋金山在打鼓山巅,相传明都督俞大猷讨海寇林道乾,道乾遁入台,舣舟打鼓山港,杀其妹,埋金山上,时有奇花异果,入山樵采者或见焉,若怀归,则迷失道;虽志其处,再往,终失之)。

  石佛屿,在大竹里,县西二十里,即打鼓山背,竖立海中如石佛状,渔人尝坐其上。

  凉山屿(即猴跳石),在大竹里打鼓山麓,县西十七里,当西港中(即旗后港),舟犯之立碎。下有鸡心礁,另在海底,潮退则见。

  内支(谓港东、西二里内山,故曰内支),总名傀儡山(地属生番界,俗呼生番为傀儡,故曰傀儡山),由北而东、而南绵亘一百二十余里,势若弯弓,为县治外局左辅,极北为南雅仙山(地属安平)。自南雅仙以上,则有寨仔脚、匏仔湖、石仔仑、尖山、网山、柴梳山、触口山、北叶山、芋匏山、山猪毛山,其最高者为南太武山(山後为崇爻、卑南觅诸山)。山猪毛、南太武之间,有南北坪焉,为诸溪发源之所。其北坪即大泽机之所从出,其南坪即双溪口之所由分也。南太武之南为崑仑坳、嘉早山。又南为南崑仑、浮圳鹿、摆律山、七脚亭山、力里山、三条仑岭、董的山、内湖尖山,极南为率芒山、枋山(地属恒春)。外支(谓沿傀儡山麓一带附近民居者)为旗尾、弥浓、龙渡、龟山、蛇山,又其外为龟仔豆山,弥浓之东有九芎林、狮仔头、大铳山、竹仔门山,又东为柴牛椆、草山、尾寮山、打鼓阬山,折而南为挖仔手、无尾阬山、大阬山、芒仔芒埔山,又为水底阬、熬酒桶、芎蕉阬、鹿场顶山,再南为蒲姜阬、大埔顶、滴水崁、四目公、大阬口、帮崁山、狮头山、横山,其西为两鱼山。此下淡水诸山之大概也。具列如左:

  南雅仙山(旧志作南马仙,俗呼湳仔仙山),在县东北七十里,地属安平,为淡水溪发源之所,联络寨仔脚、匏仔湖诸山。

  寨仔脚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五里,东联弥浓,南接旗尾,北交南雅仙,其麓土地平旷,川泉涓流下注旗尾溪。

  匏仔湖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七里,东联尖山,西接南雅仙山。

  石仔仑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六里,下联弥浓山,上接柴梳山,诸峰挺峙。

  尖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八里,巨瀑悬崖,东行合触口山泉下注尖山溪,东与网山、柴梳山相辉映。其南为石仔仑、九芎林诸山,东北为龙交湾山,人迹罕到。

  网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九里,东与柴梳山毗连,其内为网社生番居之。

  柴梳山,在港西里,县东北七十里,树木崇茂,清秀圆媚,形似柴梳横列,故名。北与嘉邑蔚山、火山相连。

  触口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八里,为尖山溪、弥浓、揭阳、三张廍、二重溪发源之所。其後为大口、红目、墩仔、施武郡、万斗笼等社生番居之。

  北叶山,在港西里,县东北七十二里,曲折纡回,不可名状。其内为北叶社、内满社、摆园社、兰汝社、一栗仔社、施武内社、屠古物社生番居之。

  芋匏山,在港西里,县东北七十里,北与嘉邑内优山连界。

  山猪毛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五里,山麓有北坪,即大泽机,为南势溪发源之所。内有山猪毛山、毛孩、万里笃山、无仑、加六堂等社生番居之。

  南太武山(旧志作傀儡山,俗呼为嘉礼山),在港西里,县东六十五里,重峦叠嶂,插汉凌霄,为县治诸山之冠(内地舟至澎湖即见此山),即生番亦不能造其巅,朝夕常有白雪拥护(俗传上有石室、石床、石灯,仙子居焉)。南与嘉早山、南崑仑相连不断,势若长虹。夏秋之交,霖雨滂沱,瀑布悬崖,如水银泻地,下注南坪(一名双溪口山,水分两支,北支由泷空出口,南支由嘉早山下出口,上有新开石路,可通卑南觅,其坪高可两丈许,横插山麓,顶宽平,土皆红色,熟番多牧牛羊於此),为东西溪发源之所。初霁则晴岚可挹,豁人心目。山前有大阬阙,高十数仞(阙若石门,凡入山者皆由此进,其地多生茅茨,土人取以盖屋,内有八丝力社、礁老其难社、加少山社、口社、施汝腊社、心武里社、山里留社、锡干社、毛丝丝社、阿律社、施率腊社、礁网曷氏社、加笼雅社、礁朥加物社、益难社、务朗逸社、陈阿难社、加者惹也社、勃朗锡干社生番居之)。其外平埔三十余里,草木丛茂。二、八月间,樵采者日数千人,附近居民皆藉此山为生活云。

  崑仑坳山,在港东里,县东五十五里,即南太武、南崑仑二山之凹折处。内有崑仑坳社、乌鸦石社、内社生番居之(其上新开石路,可通卑南觅。按县治出东门八里至芎蕉脚庄,又七里至鸟鼠洲庄,又五里至两鱼山,又十五里至双溪口,又五里至内社,又十五里至崑仑坳,又十里至大石岩,又四十里至诸也葛,又二十里至干仔仑,又十三里至大猫里,又四十五里至卑南觅,综计一百八十三里,入卑南觅界)。

  嘉早山(俗呼加走山),在港东里,县东五十五里,脉由南崑仑山出,高十里许,长十四里许,内有加走山社、加蚌社生番居之,山南有泉,分注东溪、番仔埔溪。

  南崑仑山(亦名廍亭岭山),在港东里,县东七十三里,高出云表。其大亦与南太武相埒。内有本地社(即粪箕社)、顶望仔、立下望仔、立加磅社、陈阿修社、沙里老社、北力力社、加无朗、古阿仑等社。所产树木(附近粤民与平埔番、山番熟识者,往往相邀上山伐木,放火烧炭,搬运下山,每夜望见火光一团,即知为山麓人在彼焚炭。汉人名为番山夜火云),金线莲(性极凉,能治热症,汉人皆珍贵之,县城有购自药圃者,其价颇昂,洋银一元仅得一两五钱。若内山则一元可买数两)及番黍、番芋,生番赖之(上有新开山路,可通卑南觅。按县治出东门,五里山仔顶,又三里芎蕉脚,又七里顶鸟鼠洲,又五里新园街,又十二里崁顶,又八里射寮,又八里半红泥嘴,又十六里力里社,又八里半南崑仑,又二十里古阿仑,又二十三里春望岩,又十里大乌万溪口,又四十三里大猫里,又四十五里卑南觅,综计二百十四里,入卑南觅界)。

  浮圳鹿山,在港东里,县东五十五里,脉由南崑仑出,高七里,长十里许,内有浮圳鹿社生番居之。山下有泉,分注头沟水、九甲、後寮等溪。

  摆律山(一名拜律山、一名排力山),在港东里,县东七十二里,脉由南崑仑山出,高五里许,长七里许,内有摆律社生番居之,山南有泉下注摆律溪。

  七脚亭山(亦名七脚坛山),在港东里,县东六十里,脉由南崑仑山出,七脚亭社在其内,生番居之。山下有摆律山泉,下注摆律溪。

  力里山(即立里山),在港东里,县东七十二里,脉由南崑仑山出,高七里许,长十里许,内有力里、割肉等社生番居之。山北有摆律山泉下注摆律溪。

  三条仑岭,在港东里,县东五十里,脉由南崑仑山出,同治十三年屯兵於此(营地即在岭上,现有营官镇守),上有新开石路可通卑南觅。

  董的山,在港东里,县东南六十八里,脉由力里山出,高四里许,长六里许,董的社在其内,生番居之。

  内湖尖山,在港东里,县东南六十五里,脉由董的山出,高五里许,长七里许,山南有泉分注下苦溪、率芒溪。

  率芒山,在港东里,县东南六十二里,内有率芒、南屏、心麻、沙那、谷武吉、大笼、坳吧郎等社生番居之。山北有泉下注率芒溪,南属恒春县界。

  枋山,在县东南七十九里,地属恒春(按县治往恒春路程,山东门五里山仔顶庄,又三里芎蕉脚庄,又七里顶鸟鼠洲,又三里下鸟鼠洲,又六里王爷宫庄,又四里五房洲庄,又三里东港街,又四里仑仔顶,又五里堰尾,又五里芦竹堰,又七里下寮,又五里枋寮,又五里率芒溪,综计六十二里,入恒春县界)。

  旗尾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寨仔脚山出,肖形而名,旁有小仑突起,状如带铃。

  弥浓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石仔仑山出。

  龙渡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弥浓山出。

  龟山,在港西里,县东北五十五里,脉由龙渡山出。

  蛇山,在港西里,县东北五十二里,脉由龙渡山出。

  龟仔豆山,在港西里,县东北五十里,平地起突,三小山相连,其下为尖山溪。

  九芎林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石仔仑山出。

  狮仔头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九芎林山出。

  大铳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石仔仑山出。

  竹仔门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尖山出。

  柴牛椆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纲山出。

  草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柴梳山出。

  尾寮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柴梳山出。山南有触口山泉下注尖山溪。

  打鼓阬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北叶山出,山北有触口山泉下注尖山溪。

  挖仔手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北叶山出。

  无尾阬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北叶山出。

  大阬山,在港西里,县东北六十里,脉由北叶山出。

  芒仔芒埔山,在港西里,县东北五十九里,脉由北叶山出,山南有大泽机泉下注南势溪。

  水底阬山,在港西里,县东北五十八里,脉由山猪毛山出,山北有大泽机泉下注南势溪。

  熬酒桶山,在港西里,县东五十七里,脉由南太武山出,肖形而名。

  芎蕉阬山(一名猪槽阬山),在港西里,县东五十六里,脉由南太武山出。

  鹿场顶山,在港西里,县东五十五里,脉由南太武山出。

  蒲姜阬山,在港西里,县东五十四里,脉由南太武山出。

  大埔顶山(一名大坪顶山),在港西里,县东五十三里,脉由南太武山出,高四里许,长六里许,山南有嘉早山泉分注东溪、番仔埔溪。

  滴水嵌山(亦名茶油阬山),在港东里,县东五十二里,脉由南崑仑山出,山北有嘉早山泉分注东溪、番仔埔溪。

  四目公山,在港东里,县东五十一里,脉由南崑仑山出。

  大阬口山,在港东里,县东五十里,脉由浮圳鹿山出,山南有浮圳鹿山泉分注头沟水、九甲、後寮等溪。

  帮嵌山,在港东里,县东五十里,脉由浮圳鹿山出,山北有浮圳鹿山泉分注头沟水、九甲、後寮等溪。

  狮头山,在港东里,县东四十八里,脉由南崑仑山出,高十里许,生番居之。

  横山,在港东里,县东南四十五里,脉由狮头山出,高半里许,长里许,山南为摆律溪。

  两鱼山(一名下赤山、一名滚水山),在港西里淡水溪边,县东二十里,平地起突,高十丈余,长二里许,二山相连,势若双鲤,故名(按旧志:下赤山以土色赤,故名。又云:滚水山不甚高,顶涌温泉。光是,瀵涌出泉,水多泥淤,至乾隆十二年,始涌温泉,近地不生草木),山麓均有观音寺,一名赤山岩、一名高冈亭。土人云:近来二山皆有泉,一温、一冷,甚奇。

  右全邑诸山,凡一百五十九座,其与旧志合者仍之,误者正之,阙者补之,略者详之,颠倒者、错乱者综理而条贯之。割归他邑者,略述一、二,而其余悉汰去之。务使脉络分明、层次不紊,为纲凡四,为目一百五十有九。至若川之一类,实与水利相关,釆访未全,俟明春再行续报可也。光绪十九年十二月,龙岩章占秋缮本。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