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山川
台湾县
大乌山在县东北百余里,郡之祖山也(按旧志以木冈山为主山)。西南行十余里,有分水仑,南北二峰,苍翠秀削。缘仑皆细石青草,磈礧蒙茸。仑之西下,前起巨阜,则草山也;是为郡山之少祖。又西为内乌山(此郡城第三重後屏)。西南孤峰突起,曰一峰尖。峰右石壁高数丈,下有石井。又西为三凸仑,西行平列为蚝镜八峰(八峰自南而北,亘二十余里,形势如开楼窗而展镜屏。每天清气霁,倚窗窥屏,远见红毛楼焉。八峰曰天马、曰蚝镜窗、曰飞鸢巢、曰猴晒日、曰接云、曰山猪路、曰獐子壁、曰尾峰。蚝镜窗为第二峰,最高,为郡城第二重後屏)。由蚝镜窗分支西下二十余里为老鹞岭,又二十余里为马鞍山。西行为香洋山(距治东南四十余里)。香洋西面二十余里,平畴旷衍,沟塍绣错。由是而西,绵亘迢递二十余里,横列郡城之背,为嵌顶山(此郡城第一重後屏,在城东七里)。
魁斗山在城南,脉从东南来,至正南陡起三峰,状若三台,为学宫拱案。又蟠屈蜿蜓,以至西南,势皆内抱,形家所谓下砂者止此。
雁门关在城东五十里,高峻可眺郡治。距关里许,有深堑数十丈。缘崖路狭,人皆重足而过。雁门之西为土楼山,亦曰险山,门径甚险,惟容一人、一骑。其下有大坪社,故亦名大坪山。西南为茅草埔山。又西北为户凳岭,为湾崎山。东距城三十五里曰虎头山。东南距城三十五里曰猴洞山。
罗汉内门在城东六十五里。其地四壁皆山,上接大湖。山後有大山,为目眉徽山(即俗所称木栅後大山,郡志作目猫徽山)。其南高峰峭出,曰苏远埔岭。逾岭而南,有内、外二湖。湖西曰烧灰山,东为石门山,下有石门坑。石门之南为赤竹岭。岭东为三峰仑,南为小东方木山,又南为大东方木山,此内门之正东山也。其东重冈复岭,高入云际,北接嘉义,南抵凤山,亘数十里,为郡治後屏者,南马仙山,距城东七十里(一作南仔仙山)。南为大叶林山,为龙潭山(山以潭得名),为大崎越岭,又南为鼓山。出罗汉外门(以上为内门东壁,山皆南行),折而西行,曰将军山,曰银锭山,为内门正南山。又西至打鹿埔溪口止焉(此为内门南壁,山皆西行)。银锭之南,自东徂西,延亘为南壁外屏者曰外乌山。其南则獐仔壁山、大杰颠山。外乌之东,高耸可数者曰南麻蓼山、尖山、大冈山、小冈山,界於凤山(此为南壁外屏)。内门之北,全倚分水仑西行,至内乌山而尽(此为内门北壁)。由分水仑以南,分支落脉,皆东趋内门,南踰虾蟆林山,至溪口止焉(此为内门西壁)。
卓猴山距城东北三十里,在木冈山之西。其下有溪。踰溪西南为猪母耳山,山低而小。又有遥接於南者曰湖仔内山,山势与猪母耳山若远若近,若合若离。卓猴之南为柳仔林山,列阜如屏,延亘数里。自木冈西递,众山重叠,不可胜纪。山尽处为马鞍山。
木冈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巍峨特耸。其顶常戴云雾,天气清明,始见山形,远望其峰,上与天齐。山北至茑松溪为嘉义界(按旧志云:台湾之山,此最高大,为郡山之祖,亦邑治之主山也。郡志又云:为邑之少祖山。嘉庆县志辩之曰:郡邑之成也,必山与水分脉聚气,以回环萦绕之。观大乌落脉而为分水,是山无名,当其初即以分水名之。分水者,山南之水皆南流,山北之水皆北流也。而山之气脉行乎其中,盖昭然矣。今自郡邑东溯至马鞍,从马鞍东溯至分水,迢迢远来,未尝或断。及今知邑之祖山果在大乌也。盖木拔道通,百年於兹矣。左镇溪发源内山,即分水北流之溪也。本藩溪亦发源内山。二溪皆自东徂西,所谓两山之间,必有川焉。而木冈山越在二溪以北,与邑治断潢绝港,远不相属,断非邑之祖山。案当时内山未辟,人迹稀少,不能细详其山脉之来去断续,故误以木冈为邑山之祖。而凡内山之莫得而指名者,亦总以木冈呼之。今依县志,编正於此)。
番仔湖大山距城东北八十里,拔地而起,高入云霄。其西有大尖、小尖二山。
角带围山在治东南二十六里,其下溪流逶迤,山水幽胜。南为冈山,接凤山界。
鹿耳门距城西北三十里大海中,沙屿横亘,形如鹿耳。尾迤南为四草屿,首枕北为鹿耳门。鹿耳门之北有北线尾(在城西十二里,与鹿耳门接壤,其南即安平镇),亦沙屿横亘,与鹿耳门南北遥接,中隔大港,即隙仔港也。港有石礁。北线尾既称北汕,鹿耳门亦称南汕。隙子港之石礁,所以暗接南北二汕也。北线尾之北有沙汕曰加老湾汕。又其北曰海翁汕(自北路而来,於海洋中浮长沙线一条,名海翁线。自南港口起,至淡水海外,不知其几千里也。线南之港,过洋之船多泊以候潮避风焉)。
七鲲身屿在县西南海中,距城十里。脉自东南而来,由凤邑之打鼓山穿田过港,逶迤六十余里,西转下海,汪洋万顷之际,结为七屿,如鲲鱼之鼓浪。屿各相距里许,接续不断,自南以北,而终於安平镇。外为大海,内为大港,与南北汕参差斜对,为郡治关锁。地皆沙土,风涛鼓荡,不亏不蚀。多产菻茶桄榔,望之郁然,苍翠中有流泉,甘美胜於他处。一鲲身之地最广,即安平镇也(红毛旧城在焉。今水师营驻於此,有居民坊市)。二鲲身至七鲲身,居者多业渔。每斜阳晒网,答箵家家,烟月苍茫,渔灯明灭,佳景如披图画(按七鲲身之屿,旧志入於凤山,而郡志、县志并属台湾县。今考七鲲身介於台湾、凤山二邑之间,自台邑言之为西南之关键,自凤邑言之为西北之屏辅,皆所以拱卫全台也)。
海在郡西(四邑皆同,故凡水皆东,惟台郡水独西流,以海在郡西也),溪流渐於海,潮汐应焉,谓之港。海■〈氵义〉随潮而瀦,就所到为远近,不必纳溪流,亦谓之港。郡海之七鲲身、鹿耳门,皆其内门户也。其外可通大舟者,有南路之打鼓港、东港,北路之淡水港,凡三处。而惟淡水可容多船,且港门为正。又可通小舟者,有南路之蛲港,北路之咸水港及八掌港、笨港、海丰港、鹿子港、大甲西、二林、三林、中港、竹堑、蓬山,凡十二处。而笨港并有小港可通鹿耳门内,即马沙沟也。其海中之险,有红水、黑水二沟,而黑水为甚(按台海相传有万水朝东处,续文献通考等书皆云在澎湖南,因云澎湖渐低,黑水沟自北流南,以为万水朝东,无生还理。考台海潮流止分南北,潮时北流较缓,汐时南流较驶。澎岛在厦门之东南,乃渡台标准。过沟时,鍼路指定东南,船稍近北,虽不见澎湖,犹可见台北诸山;苟为南流所牵,则径出南路沙马矶头之下,岛屿可望,不知台湾在何方矣。故黑水沟中值风静,潮涨可随流,潮退必悬椗,惧其南流之驶,非畏万水朝东也。又凡海艘渡台,不但宜知潮候,更须熟谙风信。清明以後,南风为常;霜降以後,北风为常。若反其常,台飓将作。又天边或有断虹如舤者曰破舤,如鲎鱼尾者曰屈鲎,皆飓将至之候。海水骤变为腥臊秽气,或浮沫若米糠,及水蛇鳞介之属浮游水面,乃地气发而海沸也,台风应之。五、六、七月间,风挟雨至,随至随息。视天边有黑子如簸箕大者,舟人即收帆严柁以待,迟即不及。大抵过洋以四月、七月、十月为候,最忌六月、九月;以六月多飓,九月北风初动,恐连旬不息也)。其水口,北自鸡笼城沿海而西至淡水,有水口五;又西南经南嵌、竹堑、中港、後垄、吞霄五社,有水口十四;又南经猫盂、房社、大甲等社至嘉义,有水口十六;又南经府治西,有水口八;自府治而南稍东,经凤山西,有水口二;又东南经凤山下淡水社,有水口五;南至於沙马矶,出台湾境。
台江在治西门外,汇南北之水,为郡巨流;外迎海潮,由鹿耳门入,南至七鲲身,北至萧垄、茅港尾,皆江海吞吐地也。南北之水,其源自东北八十里之分水仑分流,左水南趋罗汉门,右水北入大目降。而北流之新港溪与嘉义界,南流之冈山溪与凤山界,众流由之入江,是又江源经脉也。故以二溪总南北二派。
新港溪在治北四十里,发源木冈山,流於洲仔尾(连嘉义界),汇为新港。新港之北流入嘉义湾港,其南汇府治众水入台江,盖台、嘉交界溪也。东流入洋仔港(海■〈氵义〉也),又南流,茑松溪合鲫鱼潭、大目降溪入焉(茑松溪在治北,受洋仔港、卓猴溪、会文溪诸水。鲫鱼潭在治东北十里,一名东湖,长二十余里,受许宽溪、大坵田山水及菅林潭、监里溪、旧社溪、咬狗溪诸水。大目降溪在治东北三十里,源出木冈山,分为南溪、中溪,合流来注,又受本藩溪、左镇溪、新圜溪诸水)。下流为紫头港(即新港溪下流),大桥港复合小桥港、石头沟入焉(大桥港在治北五里,小桥港在治北十里,石头沟在治东北三里)。遂入台江,与冈山溪合。
冈山溪在县东南三十里,发源凤山县之大冈山(山在凤山县北三十里,与台湾县南境接界),分水溪(源出分水仑之南,即分水南流溪也,经水蛙潭西出内门,过咬狗圈山)合石门坑水、东方木山水、石车山水、仑茄山水、苳仑山水(诸水各发源本山,俱在罗汉内门)及湾崎溪入焉(源出大乌山西南之三凸仑)。又西流,经角带围山为角带围溪(即本溪,随地异名),有打鹿洲溪(源出马鞍山)合深沟水入焉(在治东四十里,俗名深坑子,源出角带围山)。又西流为二赞行溪(在治南二十里,即本溪下流,北属台湾,南属凤山),有红毛寮溪入焉(在治东三十里,源出深沟)。又西为喜树港(在治西南十里,即二赞行溪下流),入於台江,与新港溪会入於海。
城内水曰德庆溪(俗呼坑仔底),源出小东门外,入郡城东安坊,合旧县署後府署东二泉,西流至水仔尾,北出西门,与福安坑合。福安坑源出小南门,经宁南坊府学前西流至涂墼埕,出西门会德庆溪,直达台江,入於海。
鹿耳门港一名隙子港,在治西北,水程三十五里,介南北二汕间。水底皆沙,舟不可犯,必插竹标以识,南白北黑,名曰荡缨,初设五杆,後增十三杆。由北汕入者为旧港,由南汕入者为新港。其外为大洋。
加老湾港在治西北十五里,鹿耳门之北沙线湾,舟不可泊,其西南为大洋。
海翁汕港在治西北十二里,有大澳甚深,名海翁窟(一名月眉湾,洋舶於此候潮)。
安平镇港在赤嵌城之西,距治西十五里,潮汐与鹿耳门、七鲲身相连。北至洲仔尾接新港溪,南至濑口接冈山溪(红毛时巨舟悉从此入泊台江,港内宽衍,可容千艘,今淤浅矣)。其外为大海,横渡有澎湖,则台湾之外门户也。
甘棠潭在保大东里,地多甘棠。莲花潭在交贤里,其源甚深,多产红白芙蕖。
大井在西定坊。来台之人在此登岸,名大井头。相传红毛筑赤嵌城,凿此井以制火患。乌鬼井在镇北坊,亦红毛所凿,南北商船悉於此取水。灵济井在小东门外。康熙六十年,南澳镇总兵蓝廷珍克复台湾驻於此,泉大涌出,军无渴患,作歌勒石以纪之,因名灵济。福井在小西门外,凡二十余口,盖台湾建置时土人凿以济海船之取水者。南坛井在旧南坛侧,泉甘。
凤山县
半屏山在县北七里。自冈山迤逶而南,近附邑治,如列嶂画屏。莲花潭之流迳其下。其近接半屏者曰龟山,在县治左。
小冈山在治北三十里,顶有巨石,圆秀如冠,名纱帽石。距北五里为大冈山,上有湖,有铁猫儿碇、龙耳瓮。其阴有石洞,莫测所底,相传下通於海。内地来台者,舟过澎湖东吉澳,即见此山。与台湾猴洞诸山相为接界。
兰坡岭在县北三十里。
凤山在县南三十里,上多巨石,嶔崎玲珑。其旁左右二峰,展翅而立,如飞凤之奋翼。东北数小峰,位置错落,名凤弹山,学宫之案山也。西南有小仑曰凤鼻山,邑治之案山也。其联於东北与凤弹相属者曰赤山。
琅峤山距城南二百四十里。山高而险,下有生番。又南距城二百七十里为朝华离山,又十里为网翠山,对崎者为老佛山。又南直抵波涛中者,为沙马矶头山,凡距城三百七十里(一名仙人山,吕宋商船以此山为指南)。其顶常带云雾,非天朗气清,不能见也。迤东为大乌万山、大柴高山、霄马千山,皆背立傀儡山之後,俯临海中。
赤山(与东北赤山同名异地)在县东十里,其顶时裂,涌泥如火焰,置薪其上,则烟起焉。由此而南,悉属番社。又五里曰观音山,起伏盘曲,中有一峰屹立,众小峰拱峙於侧。迤北十余里为七星山,七峰上皆戴石,圆密如星。
傀儡山在县东六十里,耸出重霄,常带云雾,内地舟至澎湖,即见此山;重冈复岫,皆人迹所不到(野番居之)。其南为蜈蚣岭。又东距城七十里曰弥浓山,八十里曰北叶山,皆傀儡之支。
哑猴林山(一作阿猴林)在县东,林木茂密,渐入番界。
尖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孤峰秀削,势若玉笋瑶篸。
漯底山在县西北十五里,平原旷野,中浮一邱,顶宽平,有一小窍出水,其深无底。
小滚水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北联大滚水山,相距十余里,上有浊泥水涌出(旧志云:有汤泉,泉源沸突,瀦为潭,周数十里,中起三洲,居民决水灌田数千顷)。去城七十里为大龟文山,旁为卑南觅山,为芋匏山,与嘉义之内优山连界。
毗南谧山在县东南二百二十里,北接崇爻山,有咸水泉,煎之成盐,界於彰化。
南谧东屿在县东南海中,距南谧三里许,为一方之蔽。
打鼓山(一统志作虎子山,俗呼打狗山)在县西南七里,特峙海滨,其下为打鼓港(旧有番人居之,其遗种尚有存者,今水师营垒在焉)。由此蜿蜓而行、势若长蛇者,为长蛇山。其隔海参差、远近浮沈而列於左右者,西有石佛屿,石佛屿之北有石塔屿,南有凉伞礁,皆屹立於海中。
旗後山在县西南十二里。
小琉球山在西南大海中,突起一峰,盘郁苍翠,周三十余里,无人居,多产椰子竹木,下多巉岩巨石,大舟湾泊甚难,为水口关锁。
红头屿在南路山後,孤立海中。山内四围平旷,傍岸皆礁,大船不能进泊,每用小艇以渡。山无草木。番民以石为室,卑隘不堪起立(番俗六考云:山多产金,番无铁,以金为镖镞枪舌。昔年台人利其金,私与贸易,因言语不谙,台人杀番夺金。後复邀琅峤番同往,红头屿番尽杀之。今则无人敢至其地者)。
火烧屿在傀儡山後东北(采访稿云:嘉庆初,有冬港贩户曾开盛及小琉球渔人至其地盖寮以居,有番童来,探询之,云系红头屿人因杀酋长惧罪载其妇子漂海至此,遂居焉。盛於次年复载谷种诸畜,挈眷其地,开垦耕作,往返贸易。今人数已倍於前矣)。
琅峤南屿(在县南,自沙马矶头一潮水可到,远瞰微茫,舟人罕至,土番所居)。
海在县西南。
淡水溪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东北大山,南流迳大泽机社(治东北五十里)、阿猴社(治东北四十里),纳阿猴溪(源出本社)、巴六溪水(治东南五十里,源出山猪毛社後山,属归化生番)。而阿猴溪所受之大泽机西溪、北溪,亦合流同汇(西溪源出大泽机西南山,北溪源出大泽机内山,至塔楼社合流),至淡水社(县南四十里)西出为下湛溪(亦名西溪,分流溉田,又西流入海)。又南流,合冷水沟水(治东南四十五里),又受力力溪(县西六十里,源出东南大山),汇为东港(县东南三十里)入於海。
放■〈糸索〉溪在县东七十里,源出东南大山。有二源:北曰尖溪,南曰毕乡溪;合西南流、经■〈糸索〉放社,会关帝港(县东五十里)、茄藤港(县东北五十里,另分一支入弥陀港),又西南至鳖与港(治东六十里)入於海。
竹仔港在县北,西流入於海。
弥陀港在县西北二十里,纳茄藤港西流之水入於海(茄藤港西流,自乾隆十三年始中间禁塞,二十四年知府觉罗四明檄台、凤二县疏濬,定令岁修一次)。
蛲港在县西北十五里,源出小冈山,西流会观音山水,经治西维新里入於海。
万丹港在县西十里,西入於海。
打鼓港在县西南七里。港口有巨石劈分水门成南北二支。南入为前镇港,又入为凤山港,至凤山庄入於海;北入为硫磺港,至兴隆庄汇为城内河,其委入於海。
中港在县东南五十里,潮过赤山(治东十里)转而东,过淡水港,南受下淡水杂流,西入於海。
草潭在县东北观音山庄。又县境有风柜、金荆、三镇、龙须等潭。莲花潭在县学宫前,长堤修垣,水木湛然;其中遍植荷花,露净香清,为泮宫佳境。
汤泉一在下淡水社,源出赤山,无定处;一在大滚水山,山不甚高,其上瀵涌出泉,相去十余里。
嘉义县
大武峦山在县东北,邑主山也。由大遯山南驰七百余里,山脉停驻,挺特圆秀。其北为玉山,奇幼莹彻,高出万山,无远不见,终岁雪封,惟晴明偶见,有顷则烟雾复合,见之非风即雨,辄有奇验,是为邑治之後障,接彰化界。由大武峦迤■〈辶里〉而西,距城十里,横冈如带,近贴邑治之背者,为牛朝山。自右旋左,蛇伏於草地尾,复有小山,逆於水口,为邑治关锁。
国朝程梦林记略:玉山之名,莫知於何始。不接人境,远障诸罗邑治,去治莫知几何里。或曰山之麓有温泉,或曰山北与水沙连内山错,山南之水达於八掌溪。然自诸罗以来,未闻有蹑屐登之者。山之见恒於冬日,数刻而止。予自秋七月至邑,越半岁矣,问玉山,辄指大武峦山後烟云以对。且曰:是不可以有意遇之。腊月既望,馆人奔告,玉山见矣。时旁午风静无尘,四宇清彻,日与山射,晶莹耀目,如雪如冰,如飞瀑,如铺练,如截肪,庄严瑰伟,三峰并列;中峰尤耸,旁二峰若翼乎其左右,二峰之凹,彻间以青。注目瞪视,依然纯白,俄而片云飞坠中峰之顶,下垂及腰,横斜入右,於是峰之三顿失其二,游丝徐引,自下而上,直与天接。云薄於纸,隐隐如纱笼香篆中。微风忽起,影散云流,荡归乌有。皎洁光鲜,轩豁呈露。盖瞬息间而变幻不一,开阖者再焉。过午则尽封不见。以予所见闻天下名山多矣。嵩少、衡华、天台、雁荡、武彝之胜,徵奇涉怪,极巍峨,穷幽渺,然人迹可到;泰山触石,匡庐山带,皆缘雨生云;黎母五峰,昼见暮隐,不过叠翠排空,幻形朝暮;岂若兹山之醇精凝结,磨湼不加,江上之青无能方其色相,西山之白莫敢比其坚贞,大贤君子欲从之而末由,羽客缁流徒企瞻而生羡,类有道知几之士,超异乎等伦,不予人以易窥,可望而不可即也。
大福与山在县东北十里,即大目根山也。与覆鼎金山同为邑治右肩。又东五里曰枋仔岸山,三十里曰尖山。又东距城六十里曰鹿楮山、打利山,又五里曰鹿仔埔山,为邑右之外护。
叶仔林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与大武峦遥接。自东而旋於北,居邑右臂六十里曰鼎盖梁山。平顶隆脊,状如釜盖,与鼎盖梁并崎者曰梅坑山,凡距城三十里。其北曰奇冷山(即奇岭社之山),山高百丈。台地最暖,惟此山积雪至春杪不化。山之北与彰化接界。
阿里山在县东南十里,地极辽阔,内有八社。又东南三十里为大龟佛山,同为邑治左肩。又东而肚武膋山(一名大武膋山)、畲米基山,并距城一百二十里,外辅乎邑治之左。
马稠山在县东南二十里。自半月岭而南,又西转为关子岭山,径逼仄如重关天险。又十里曰粪箕湖山。其西南十里为小龟佛山。其东南有赤山。台地土多黑淤,惟此山尽赤,为得正色。折而南曰玉案山(旧名玉枕),缭曲北向,居邑左臂,为学宫之案。其麓曰小山,曰火山,水石相错,石罅泉涌,火出水中,有焰无烟,高三、四尺,亦名火泉。随风断续,雨至愈发。或以茅引之烹茶炊黍,顷刻而成。又有小罅如线条,窥之红若丹炉。上有大树垂盖,枝叶与火焰萦拂,长青不陨。火之所出,泉流如沸,而掬之仅微温耳。时有鱼蟹出入其中。真台地之一奇也!柏近有大小石门二山。又十里为嵌头山,巉岩陡绝,上有唣罗婆山,与大龟佛山遥接。又东南为大武垄山,距城六十里,绕於玉案之後,与学宫遥对焉。
翁仔上天山距城东南八十里,山极险峻,其形如老翁扶筇扬步天际。相近有五步练山,险削不可容足,与消离山并峙。又十里为笔架山,为虎头山,并以形似名。又十里为鹿驭山,为琅包山,下有旷埔,居人多耕种。其中又有内加拔山、东西烟山,并距城东南百里。其外鸟山,又其外皂罗袍山,去城百八十里,人迹罕至,东南之极境也。
荷包屿在县西三十里。
北门屿在县西南五十里沙马沟之右。
南北鲲身在县西南七十五里,皆沙阜堆聚,与七鲲身同。
青鲲身与青峰阙俱在县西南八十五里,皆面临大海。
海在县西。
虎尾溪在县北六十五里,界彰化(彰化南五十余里,水浊而迅,泥沙滚滚,人马牛车渡水疾行,稍缓则有没腹埋轮之患。夏秋水涨,有竟月不能渡者)。源出彰化水沙连内山,过水沙连社合猫丹、峦蛮二社浊流,西过牛相触山(彰化东南五十六里,由水沙连分支),北入东螺(彰化川),南合阿拔泉溪(源出县东十里阿里山之西),过黄地仑渡(县北十里)、布屿禀渡(县北今属彰化),出白沙墩之北,至台子挖港入於海。
笨港在县西三十里,源出阿里山之南曰三叠溪(县北二十里,为笨港上流),至双溪口(县北二十余里打猫仑仔庄),石龟溪、尖山水来会(石龟溪在县北二十五里,源出东北奇冷山;尖山水源出本山),西过白沙墩之南为笨港,出土狮子庄至於楫子寮入於海。
蚊港在县西南六十里,从青鲲身历南、北鲲身,东旋青峰阙,纳八掌溪南流(八掌溪在县南二十里,源出玉山,西出为冬港,南出青峰阙来注),有嘓溪合哆罗嘓社北水、九重溪水分北支入焉(嘓溪在县南三十里,源出东南大武垄山十八重溪之北;哆罗嘓社北水在县南三十里,源出本社;九重溪水在县西南五十里),牛朝溪水亦入焉(在县西五里,源出大武垄山,历大福与山为龟仔港,又西为猴树港,南至青峰阙来注),至头港仔会冬港(县西三十五里,纳八掌溪西流来会),又南过威里东别为咸水港(县西南四十里,为蚊港下流),支分於北为井水港(县西南四十里),其正流入於海。
内连珩溪在县西南四十里威里南,受上下急水溪(县南四十里,源出东南关子岭内山,在上为上急水,出小龙船窝为下急水),嘓溪之西流亦同汇焉(北流入蚊港见上)。又南为倒风港(县西南六十里,即本溪下流),复分三支,北为铁线桥港(县南五十里),南为茅港尾港(县南六十里),西南为麻豆港(县西南六十里),其正流入於海。
湾里溪在县南七十里,源出噍吧哖社内山(县东南七十里),过五步练、大武垄二山,合卓猴山水於石仔濑,西流为加拔溪(即本溪下流),合乌山头水,过赤山(有渡名拔子林渡)至湾里(县南有渡,往郡孔道),过苏厝甲、檨子林、萧垄西出为欧汪溪,入於海。
新港溪在县南八十里,南流为台湾县(溪见上),北流为嘉义县。溪东出为湾港(县西南木栅保海■〈氵义〉,距县七十里,有渡二:一名湾口渡,一名小横渡),为竿寮港、直加弄港、西港、仔港、含西港,又有支港曰卓加港(并县西南安定里海■〈氵义〉,距城八十五里,俱有渡)。港口有鱼盐,西出为大海。
白水溪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源出玉枕山,西入大排竹、臭佑、下加冬诸庄。
土地公港在县西北三十五里,由猴树港之南入於荷包屿潭。
马沙沟在县西南八十五里,北接台湾县之安平镇,西通海。
白须公潭在八掌溪之北。牛拇芝潭近海,广可一、二里,多产鱼。荷包屿大潭,周二十里。
红毛井在县署之左,凿自荷兰,因名。方广六尺,深二丈许,泉甘冽於他井。相传居民汲饮是井,则不犯疫疠。今更名为兰井。
温泉在玉山下,凡数处。
彰化县
大乌山在猫雾捒、上保、东势角内极东之境,距县百有余里,据万山之颠,是为邑之祖山。迤而西行,距县城东十里曰红涂崎山,左分支为燕雾山,右分支为快官山。中峰叠翠,层峦耸拔,是为八卦山,距县东三里,顶平而方,高出众峰之上,旧名望寮山(按一统志及郡志并作寮望山,惟新县志作望寮山),一名镇山,一名定军山,邑主山也(旧建镇番亭,後改曰镇亭,嘉庆十六年邑治建城後,又於山上建一砖寨名曰镇寨)。绕县而北曰大肚山,距城十里,与八卦山对峙。其後为猫雾捒社。又十里曰龙目井山,其下有井,所谓龙目甘泉是也。又十里曰鳌头山(俗呼牛骂头),又五里曰沙辘山,又北距城四十里曰红圳头山,其上平坦,居民数庄。
观音山距城南四里,尖峰秀拔,邑朝山也。前二里曰白沙坑山,峰峦奇耸,遥拱邑治(邑之书院命名白沙,盖取诸此),内有龟山、虎山、岩山,有埤仔後山,峭拔秀丽,为诸山冠。又三里曰内庄山,其旁有圆仔山、水坑山,皆相属。
黄竹坑山在县东三十里,其山数十仑皆竹,望之蔚然。相近有北投山。东为筊■〈老〉山,平地突起,高峰耸拔。方言:筊■〈老〉,竹器也;其山圆顶,象形以名。东十里为内木栅山,地颇平旷,中垦田园,居民凡十余庄。迤南为南投山(下有县丞署)。
火焰山距城东五十里,猫罗山、猫雾捒山为之左右(郡志云:猫罗山在县东二十五里,与嘉义之玉枕山南北斜照;猫雾捒山在东北三十里),数峰皆秀削插云,状若火焰。曙色初开,霞光烂然,为邑佳景。其下为乌溪之流所经。山半有蝙蝠洞,上有池,周数丈,虽旱不涸。旁为万丹山(草莱新辟,其内有八杞仙、龙眼林、番仔吧等庄)。又东二十里为竹脚寮山,其内有林■〈王冀〉埔(居人耕种其中)。又东,九十九峰玉笋瑶篸,排空无际,其下为大吼山。
华盖山距城东百里而遥。台郡诸山,自淡水以下皆南向,惟此山西向,邑治第一山也。挺秀超拔,乌溪之源出焉。其南为埔里社,北为眉宗社。
阿里史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其顶落脉斜飞,至大里杙止。旁有岸里山。又五里曰朴仔篱山,山南与玉山接,大不可极。又东北去城六十里曰东势角山(其地有屯田、隘田五百余甲),南有水底寮山(配屯番口粮园四百余甲),又五里曰大茅埔山(中垦良田数百甲),又五里曰大榖埔山(新志有大姑婆山,疑方言之讹),又五里曰罩兰山(山麓屯田三百余甲)。
大武郡山在县东南四十里,由牛相触山分支右出,横亘二十余里(旧通志云:去大鸡笼七百余里,在虎尾溪之北)。西南有大武郡社,相近有施厝平顶山(山势平坦,地多产■〈木庶〉)。又十里曰虎仔坑山,左连八娘坑山、外触口山,去城六十余里。又东南曰牛相触山,由水沙连分支,南北两峰,势若相角,中隔一溪,南为嘉义斗六门界,北为大武郡界。
江西林山距县五十余里,平地突起,傅察福公剿林逆时曾驻营於此。
阿拔泉山在县东南六十五里。山麓之水,发源於阿里山,西北经竹脚寮山,西转为嘉义之阿拔泉溪焉。
内触口山在县东南六十五里。清水、浊水二溪迳此合而西流,北连集集山、八仙山、风炉山,南连清水沟山、牛稳格山、猪母朥山。
大半天山在水沙连内浊水溪南畔,距城东南七十五里,危险绝伦,与小半天相连,旁有大平顶山、溪洲仔山。
水沙连山在县东南百里,内有大湖,四面皆山,中有二十四番社,皆负山隔湖而居,路极险。其内南港有吷山、木扣山、卓咯山、丹山、头围山、二围山、木武郡山,北港有猫袖眉山、致雾山、福骨山,人迹罕到,莫能详考。惟南北两涧沿岸堪往来,外通斗六门、竹脚寮,为各社总路隘口。
集集山在沙连保,高峰耸拔,峻秀无双。颠有两池,分居左右,周五丈余,大旱不涸,名廕龙池。
雪山在水沙连内,经年积雪,莹彻光明,晴霁遥望,辉如白玉,又名玉山,与嘉义接界(互见嘉义山)。
水沙浮屿在水沙连之中。水沙连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络,自山口入为潭,广可七、八里,屈曲如环,长二十余里。中突出一屿,番多绕屿以居,仅空其顶,云顶为屋则社有火灾。岸草蔓延绕岸。编架竹木以浮水上,藉草承土而种稻,谓之浮田。其屿圆净开爽,青嶂白波,云水飞动,海外别一洞天也。
直加连屿在县东南九十里。
海在县西。
大甲溪在县北四十里,与淡水接界。发源岸里内山,过朴子篱山,经岸里社,至红圳头南,分为牛骂溪(县北四十五里,以经牛骂头山得名),汇於牛骂社入海。又北流分为蛤满溪(县北四十五里),历铁砧山,至大甲山南(二山俱县南百里)入於海。
奔山港分大甲溪西北过奔山(治东北,与牛骂头山、沙辘山、大肚山连接),又西为港,入於海。
草港在县北四十里,发源南投山,过北投为大肚溪(治北十里),经猫罗社(治东三十里),猫罗溪合万斗六溪入焉(万斗六溪,县东北二十里,源出火焰山後)。万斗六溪复合万丹溪同汇(万丹溪,县东五十里,源出岸里内山)。至紫坑仔社(县北五里)合水沙连九十九峰水,出阿东社(县北四十里),合猫雾捒溪(县东二十里,源出岸里社),又北为草港,入於海。
涂墼窟港在县北,受大肚溪支流为港入海。
鹿仔港在县西十五里,发源大武郡山曰大武垄溪(县东二十里),西出马芝遴社(县东二十里),又西为鹿仔港入於海。
海丰港在县西南六十里,道源嘉义县虎尾溪,北流曰东螺溪(详嘉义川),折而西过马辰(有打马辰渡)、树子脚(有渡)、猫儿干(有渡)汇为海丰港,入於海。
三林港在县西南四十里,直海丰港北,受东螺溪支流入於海。
台子挖港在县南五十里,受嘉义虎尾溪南流,汇为港入於海(有浮屿可泊舟)。
五条港与嘉义接界,发源水沙连牛相触山下,迳福骨山、木扣山(俱水沙连内,距县九十里)曰浊水溪,南流出外触口,清水溪入焉(清水溪,治东南六十里,源出水沙连内触口之杉木岭),瀦为大湖(治东南九十里),西流至嵌头,合西螺溪(治南五十里,导源浊水溪,还注本溪)、三条圳溪(治南四十里,介东、西螺之间),汇为五条港,入於海。
水里港在县北二十里,海■〈氵义〉所入。
五■〈氵义〉港在县北三十五里沙辘山北,有南汕海■〈氵义〉入焉。
王宫港,海■〈氵义〉所入(港口宽,可泊巨舰数十)。
日月潭在水沙连内,两边水色不同,中突一屿曰珠山。大窟潭在北投火焰山半壁,水止微出,大旱不涸。水涟潭在半线山内,方广二丈余,形如井,崇山环列,天将风雨则水涨,发声如潮,番民以占阴晴。鬼面潭在牛线山内,水泉停瀦,夏秋溢,春冬涸。月眉潭在和美线边,形如月眉。
古月井在东门外,距城三百步,前系李家园内八卦山麓,泉忽涌出,甚甘。红毛井在东门外半里许,泉有数穴,味亦清甘。龙目井在治北十七里,其泉喷涌数尺,山下田数十甲皆资灌溉,旁有两石,状似龙目,故名。国姓井在治东北六、七里柴坑仔庄,视之尺许,白沙明净,以绳坠石则不知所底,绳尽少刻,石自跃出。
淡水厅
大鸡笼山在厅治北二百五十里,一望巍然,临於海上;诸山之起脉,全台之结脑也(洋船以为指南)。稍东为三貂大坪山(诸罗志作山朝山),山极高大,北分小支由远望岭至卯里鼻入海(台郡皆山在东、海在西,噶玛兰则海在东、山在西,至卯鼻而东西各异矣)。绕而东为噶玛兰界。由三貂西分支为蜂子崎山,山下曰水返脚(潮涨至此,故名)。复西为搭搭优内湖山,曲而转者为剑潭山。复西南为芝兰山、奇里岸山、北投山,复曲而转为关渡门山(一名乾豆门)。去治北百六十里为沪尾山(山有炮台,俯瞰沧溟,日西下则金光闪烁,气象万千,旧志所云戍台夕阳者此也)。由三貂之西南,分支为锡口山、六张犁山,稍西为拳山。由三貂南分一支为猴山尖(由猴山尖内过三重大山即噶玛兰,但多生番,人不敢行),东南分一支为小熬洒桶山(一名蛇舌仔山),又分一支西折为咬狗寮尖,其南为横溪,北为暗坑仔(暗坑仔内过一重大山即噶玛兰)。复西为冷水坑尖。自咬狗寮尖内山东行,直趋大姑嵌,至三坑子(与铜锣圈毗连),复折西向北为尖山。尖山之南为桃子圈、大湖山。又西北为观音山,内为狮头岩山,与关渡门山相对。关渡山形如象鼻,形家谓之狮象扞门。
小凤山在厅治北十里,为治右臂。北距四十五里为岸里山,路皆险峻。又北去治百里为南嵌山,百四十里为太平山,百六十五里为大遯山;其山自小鸡笼山蜿蜓而来,矗起屹立於淡水港东北,亦曰奇独龟仑山。百八十里为八里坌山。自关渡门穿港而西,雄伟杰出於淡水港之东南,是为东南之镇山;山凡八面,故名为八里坌焉。二百一十里为小鸡笼鼻头山,峻峙海滨,有石空中,名曰石门。二百二十五里为金包里山,五百三十五里为山朝山;山南为蛤仔难(即噶玛兰,三十六社生番所居,人迹罕到)。
香山距厅治南十里,环拱厅治。又南十五里老衢山,四十五里为後垄山,六十里为嘉志阁山,百里为大甲山。
天马峰在厅治南,高耸挺拔。折而西北曰五指山,距厅三十里,为厅治祖山。其北曰金山,为少祖山。又北曰南河山,西为九芎林山、犁头尖山,北为盐菜瓮山,东北为铜锣圈山。西下复起为八张犁山,南折为三合水山。又西南为新埔山,西为枋寮山。又西为凤山、崎员山子,稍西南为凤鼻尾,皆治右拱。八张犁西南为大湖口山,正西为杨梅坜山,为长冈岭。稍北为头重溪山、中坜山,皆治右沙之外护。
大崎山在厅治南,西行为石碎仑山,茄苳湖山,北为隙子山,南为南隘山。由大崎山南行为宝斗仁山、对换坪山,踰溪为三湾山,西为鹿厨坑山、南港仔山、马龙潭山,皆治左拱。南港山之南为内西潭山(山下为海丰庄),又南为桶盘山,为樟树林,为芎蕉湾(皆蛤仔市山)。北折为龟头山,西行为弸崁山,为雷公嵌,迤南社为乌眉崎。由芎蕉湾复绕西南为铜锣湾山,折而北为打那叭崎山、白沙墩山,南为吞霄内湖山,为火炎山,西下为金面山,为治左沙之外护。由火炎山过角口溪为石壁山,西为银锭山(旧名铁砧),去城东南九十余里,作东南之镇,踰溪为彰化界。
南山距厅治东十里,在竹堑社南,与眩眩山形势相属。八十里为三台山(生番居之)。又东去治百八十里曰磺山,峙於大遯山之东,形如鼎之覆而三足出其上,童无草木,其土可煮为磺,故名。其东为鸡柔山。
椰里历山距厅治东北三十五里。又十五里为查内山(生番居之)。又东北去治百里为小龟仑山、佑武乃山,百五十五里为海山(旧为人所不到,後内地之人耕作其中,而内港之路通矣),百八十里为蓬崎山,二百三十五里为峰紫峙岭。滨海有大山如狮,小山如球,曰狮球屿(又名半月沈江)。
鸡笼屿在厅东北二百五十里,端员尖秀,屹立海中,与大鸡笼山隔水不远,城与社皆在屿之西面(又有福州街旧址,上建石城)。台地无霜雪,独此地极北,寒甚,冬有积雪。今设汛防其地。以在大海中,凡欲至者必先举烽火,社番驶艋舺以渡。其西南有桶盘屿,相距水程八里,为鸡笼港关锁。又有烛台屿、旗杆石,各相峙立焉。其东北有鸡心屿、香炉屿、鸟屿(海鸟多卵育於此)。又有罗汉石,或立或敧,其形奇古。其外有抬轿屿,两头横长,中微高,波涛汨没,隐隐欲动。又有石曰鸡笼尖(俗名鸡笼杙),曰跳石,叠叠水面,自八里坌至大鸡笼城跳石而行,长四十有五里,惟土番能之,盖发龙之所,岛屿亦叠见错出,争为奇观。
礁荖叭山距厅治东南五十五里,亦名打那拔山,小峰错落,近海而峙。六十里为猫里山、合欢山。七十里为交眉山(生番居之)。八十五里为宛里山。九十里曰猫盂山,距四里为南日山;曰蓬山,去治百里。虎头山一名倒旗山,距厅治西南七十里。
海在厅治西(淡水川多经入海,今依南北次第之:始南境之大安港,终北境之鸡笼港)。
大安港在厅治南九十五里,接彰化北境。其发源於水沙连内山北过(源出南河山),西行受九芎林水(源出九芎林山)、八张犁水(源出八张犁山),转而南,至斗仑,会三重埔水(源出三重埔山)、员山子水(源出员山子山)、柴梳山水(在金山西北),经厅治而北,历湳子庄(治北三里)、金门厝(治北七里,溪名以此),由造船港(治西北十五里,亦名槺榔船头)入於海(以上皆厅治南川)。
竹堑溪在厅北十五里,源出眩眩内山,曰眩眩溪(治西五里),东行受查内山水,又受邻子吧荖山水(未详),为竹堑溪。西行为竹堑港,入於海(竹堑港南北二线,可泊小舟,候潮出入,惟溪流冲压,港路无定,昼则循标而行,夜则篝灯为号)。
凤山溪在厅治东北十里,源出铜锣山,过三合水(山名,在八张犁山南)会犁头山北水(源出犁头山),绕枋寮山前为鱼寮港,西入於海。
南嵌港在厅治北七十五里,源出大姑嵌,合霄里溪(源出查内山)。
支吧里溪(源出合欢大山)、田厝溪(与支吧里溪同源异流)、加冬溪(亦同源异流)过桃子圈山会龟仑岭南水,西入於海。
淡水港即沪尾港,在厅治北二百里海口,水程十里至关渡门,诸溪聚焉。长豆溪由八里坌南入(长豆溪源出八里坌山之南),磺溪由北投庄入(磺溪源出磺山),大隆同溪由番子渡入(大隆同溪源出暖暖三瓜子),摆接溪由二甲九入(摆接溪源出三坑子山,合横溪水、南龟仑山水、海山水),艋舺溪(所汇众流,北有小北势溪、大北势溪、蛇舌山前後水及拳山水、猴山尖水、狮头山水、大坪林水,南有咬狗寮尖水、暗坑子水)、新庄溪(源出本庄)由艋舺街入焉。其内有大澳,分为二支:东北由麻丁翁(未详)、搭搭优(山名,在水返脚西)凡四、五曲至峰紫峙(在治东北二百余里),西南由武湾社(治北百五十里)、摆接社(治北百四十里)各数十里至沪尾港入於海(沪尾,正口也,商船皆泊此;其南为八里坌港,口淤浅,仅泊小舟)。
上淡水溪在淡水港东北二十里,源出东北大山中,深十余寻,缘岸皆古梅,舟行数日不穷(中产红心鱼)。其水西流北折,合巴浪泵水(未详)。岸里、南日二山,支分於南日社之後者曰房里溪,支分於银锭山之北者曰猫盂溪,合汇於双寮社海口(治南九十里)为大安港,西入於海。
宛里溪在厅治东南八十五里,源出於火炎山,绕蓬嵌山(一名蓬山,在火炎山西),经宛里山下折而北,西入於海。
吞霄溪在厅治西南七十里,源出南日山,西北径倒旗山西入於海。
礁荖叭溪在厅治南五十五里,源出佑武乃山,径南日、礁荖叭二山之南汇为港,西入於海。
後垄溪在厅治南四十五里,源出内潭,径猫里山会猫里社水、嘉志阁山水,经弸嵌山下至街子尾,分而为二:一为蚝壳港(厅南二十里),一为正流,由溪洲前会後垄庄水至泊子寮合蚝壳港,经乌眉崎尾(山名),纳新港埔妈宫後溪(源出新港社),为後垄港,西入於海。
中港在厅治南三十里,源出东南合欢山,历五指山,自六大埔南流至三湾山,折而西,经对换坪山,受土牛上坪水(未详),至鳗鱼窟头折而南,受南港子山水(源出南港山),迤而西,受马龙潭山水,而庄山寮水(未详)、中港社水自北来汇,西入於海。
盐水港在厅治南二十五里,源出宝斗仁山,内经内隘,外受八股山水(未详)、乌子林水(未详)、茄苳湖水(源出茄苳湖山),西入於海。
隙子溪在厅治南十里,源出金山,合大崎山水、葫芦堵山水,经双溪受枫子林(未详)、尾子水(未详),绕青草湖(在金山西,有草结子似粟,亦名出粟湖),折而北,至隙子庄(治南十余里),复回而西,经南埶(治南七里)受牛埔水、香山坑水入於海。
金门溪在厅治北,源出治南五指山,会象齿林水(源出象齿林山)、南河水北入於海。
鸡笼港在厅治北二百五十里,为台郡最北之港。四围山环,暴风不害,可以泊舟。其西有港曰八尺门,又转而北为深澳(两处皆可泊舟)。西北为大海(以上皆厅治北川)。
磺山潭在磺山顶,潭深且广,水涌如沸羹。
龙目井在大鸡笼山之麓,下临大海,四周斥卤,泉涌如珠,濆地而起,甘冽冠於全台。
澎湖厅(案胡建伟澎湖纪略云:郡志所载澎湖岛屿方隅、形势、里数各异者,悉为更正。今所载多据焉)。
澎湖在台湾县西大海中,与泉州、金门所相望。岛屿错出,泛若水中之凫。其最大而宅中者曰大山屿,厅署、协营在焉。中分五澳,幅员百里。
大仓屿、凉伞礁屿并距厅治北水程十有八里,又二里曰中墩屿,又北距治三十里曰北山屿,并有民居,中分四澳。又五里曰金山屿,又五里曰险礁屿,曰土地屿。又距治六十里曰镇海屿(明时设兵防海),八十里曰吉贝屿,内有民居,乃厅後极北之地。又二十里有石礁曰北礁,距治水程百里,沙线屈曲,半沈半浮,隐跃水面,最为险要。
虎井屿距厅治南水程二十五里。又南距治四十五里曰桶盘屿,六十五里曰马鞍屿,曰狗沙屿,屿多产狗沙鱼,因名。七十里曰布袋屿(一名船路礁屿),舟行八罩者必由此进,水口仅容一舟,亦险道也;曰金鸡屿,曰味银屿;八十里曰八罩屿(一名挽门屿),居民稠密;曰将军屿,与八罩东西平分,中隔一水,其後为船帆屿;九十里为镜仔屿(一名碀子),为头巾屿;又五里为南铁砧屿,上有大石,可三、四丈,其形如砧。最南为南屿,距治水程百四十里,广袤三十里(旧有民居,因被寇徙归於八罩,永为禁地焉)。
林投屿距厅治东水程十有九里。阳屿、阴屿并距厅治东水程三十里,二屿平分一水,其左为香炉屿(一名鼎湾屿)。又东距治三十五里曰鸡膳屿,四十里曰鼓架礁屿;又五里曰碇钩屿。
狮子礁屿即师公礁屿,距厅治西水程二十里。又六里曰牛心湾屿。又西距治三十里曰西屿,内有居民,分为十社,凡台、厦往来之船皆以此屿为标准。屿有内堑、外堑二处,遇北风可泊舟。其西北距治三十五里曰小门屿(即郡志所载丁字门屿是也)。又西距治八十里曰墨屿。
长岸礁屿距厅治东北水程十有九里。又东北曰湾贝屿、雁净屿,并距治二十里。又五里奎璧屿,十里篮笨屿(即篮板盖)、屈爪屿。又距治四十里曰鸟屿。又东北白沙屿,去治四十五里。
大烈屿、小烈屿并距厅治西北水程三十有五里。二屿斜对,中分一水,有沈水礁在其间,号为吼门,舟行尤为险隘。相近有空壳屿,屿内空虚,不生一物,故名。又五里为北铁砧屿,又十里姑婆屿,又十里月眉屿,去治凡六十里。
小门屿距厅治西北三十五里(即郡志所载丁字门屿)。
东屿坪、西屿坪俱在厅治东南,二屿对峙(以远故久禁放牧及搭寮采捕)。又有东吉屿、西吉屿,亦东西平分,距治水程百二十里;内地航海者验此以定去向,是为入台之指南。其介在东、西吉之中者曰锄头屿。
四角屿距厅治西南水程十里,为大山屿水口;十五里为鸡笼屿;六十里曰花屿,七十里曰草屿,二屿青葱,为澎湖诸屿之最。又十里为大猫屿,五里为小猫屿,二屿对峙,多产异石,以形名之。
厅治之澳二:曰天后澳(一名娘妈宫澳,在澎湖中)、红毛城澳(在厅治二里妈宫後,有城,明俞大猷建)。
厅北之澳十有三:曰西溪澳(距厅十九里)、红罗罩澳(即红林罩,距厅二十里)、沙港底澳、青螺澳(距厅二十二里)、白猿杭澳、後寮澳(距厅二十五里)、城前澳(一名长岸仔,距厅四十里)、瓦硐澳(距厅五十二里)、镇海澳(距厅六十里,中有万丈潭可避飓风)、港尾澳(在镇海澳西)、大赤嵌澳(在镇海西三里)、小赤嵌澳(在大赤嵌西三里)、吉贝澳(距厅六十五里,为厅极北地)。
厅南之澳十有六:曰案山澳(距厅七里)、■〈虫戚〉子湾澳(一名鸡母坞,距厅十六里,四面皆山,商船避风於此)、猪母落水澳(距厅十七里)、时里澳(距厅二十里)、禅垵澳(距厅二十二里,即井仔垵)、风柜尾澳(距厅二十五里,可容小艇)、将军澳、八罩澳、西垵澳、大花宅澳(俱在八罩南)、■〈王免〉门澳(即垵毛潭澳,在八罩东南)、布袋澳(在八罩北,内狭外广)、水垵澳(在八罩西,行舟於此取水)、沙钩澳(以上八澳俱距厅水程五十里,狭而浅,巨舰不得进)、承质澳(距厅水程百里)、壶内澳(在承质西)。
厅东之澳七:曰鼎圆子澳(距厅五里)、东卫澳(距厅六里,可泊舟;西卫无澳,兼名为东西卫澳。案旧志:西卫澳去城西二里许。又云:东卫澳在娘妈宫里许。是以红毛澳为东卫澳也。今依府县志订)、双头跨澳(距厅十三里,可避北风)、锁管港澳(距厅十六里)、林投澳、间子澳(俱距厅十九里)、文良港澳(即龙门港,距厅二十五里,居民聚焉)。
厅西之澳十:曰新城澳(即烟墩仔澳,距厅里许)、缉马湾澳(距厅水程十五里,北风可泊)、大池角澳、後湾澳(俱距厅水程十八里)、牛心湾澳(一名铁线澳,来台之船多由此)、小菜叶澳(小舟多泊此)、内堑澳(三澳俱距厅水程二十里)、外堑澳(距厅水程二十二里,二堑在西屿之背,悬耸天半,为渡海标准)、竹篙湾澳(距厅水程二十五里,介西屿之北,南风可泊舟,其西北有二门:曰南吼门,曰大吼门,洪涛汹涌,舟楫罕通)、大菜叶澳(距厅水程二十六里,有石伏水,舟不可犯)。
厅东北之澳六:曰文澳(即暗澳,距厅四里)、蚱脚屿澳(距厅七里)、尖山澳(距厅二十二里)、湖西澳、湖东澳、奎璧港澳(俱距厅二十五里)。
厅西北之澳四:曰潭边屿(一名後窟潭,距厅三里)、横礁澳、小门澳(俱距厅水程三十里)、通梁港澳(距厅五十里)。
厅东南之澳一,曰乌嵌澳(在厅治东南十五里)。
师泉井在妈宫澳天后庙东。康熙间,将军施琅驻师於此,祷神得泉。
噶玛兰厅
噶玛兰在台郡东北,淡水之背也。番语作蛤仔难(或作甲子兰、哈仔兰,皆假借为音)。嘉庆十五年,总督方维甸入奏,始正为噶玛兰。其地逾鸡笼极北,越三貂大岭(诸罗志作山朝山),折而南至苏澳为界,幅员二百余里。其山自大鸡笼分支,东渡八尺门港,双峰陡起,高不可极者,为三貂山(山界宽广,中多产藤,长数十丈,无业之民,以抽藤为生者数百人)。三貂之支东入於海,如象之弯其鼻也。噶玛兰居三貂之南、弯环之内,三面据山,东临大海,平原宽广,形若半规。三貂全面掖其左,摆芝草岭搤其右,员山、玉山枕其後。三貂岭路初开,盘石悬磴,崎岖危险,下临深涧,喧流如雷。山广约数十里,登其颠俯瞰鸡笼,海波汹涌,观音、烛台诸屿、八尺门、清水澳、跌死猴坑、卵里鼻诸险,皆了然如掌。三貂之下有大溪,与淡水接界。踰溪迤北转东,为半岭,为草岭。自此以下,皆东面海,是兰之北境也。
海口北山东尽於乌石港,南山东尽於苏澳。其山巉岩险绝,乱石纵横,殆无蹊径,惟番民能攀跻而上。自乌石港至头围、二围,皆沿山西行(头围之内,今设有县丞及守备汛),渐折而南,至於三围。头围居海口,北倚大山,南为乌石港,西度荒埔过金面山之南,则二围也。二围之北有山曰扩扩山,西南过白石园、汤围而为三围。其北有礁坑、旱坑。又西南踰溪,达於四围。又东南踰溪达於五围。五围去山稍远,地处适中,局势宏敞,兰城在焉(五围内,今设通判及都司营)。
海中有山与三围相对者曰龟山。龟山之内,沙汕横亘,此兰之西势也。若其东势,则旷野荒埔,一望无际,惟罗东为在东势之西(罗东设有巡检司,今移驻五围城内),颇近山,山内生番盘踞,远望则玉山在焉。玉山当东势之背,系彰化、嘉义所辖。
三貂之南有买猪未山,二山相距凡百余里。其东南内山,从无名号,诸罗旧志以蛤仔难山概之。南有黑沙晃山,山极高大,亦台郡镇山也。自建城设官,而後沿山次第设隘,置壮丁守之,以防生番出没。北自大里简,南至施八坑,凡隘地二十所。其间有金面山、枕头山、弸山、员山诸隘。施八坑者,乃由东势山尾过山盘仑始至其处,南、北及西皆叠山茂林,西连叭哩沙喃,东出苏澳,距东势之马鞍山、草山约可十里,阻隔山仑,本为生番地界,今则山置隘田,防御益至,深林丛箐,渐次芟平,民无番害,始安堵矣。
海口自北而南:曰蛤仔难港、曰乌石港、曰苏澳港;三港之水,皆会於沙汕内。
蛤仔难港有三,合诸山滩流与海潮会,一曰浊水溪(在五围之後,险界南北,居人称溪南为东势,溪北为西势,源出内山,会诸山之水东流,旧在噶里阿完社东旁入海,後因故道淤塞北徒,绕员山迳五围之东,由乌石港入海),一曰北条溪(源出内山,属西势,在浊水溪之北),一曰清水溪(源出内山,属东势,在浊水溪之南),三溪并会於沙汕。
乌山港在西势海口,其水自叭哩沙喃出,由此入海,与龟屿相对。港口沙线如蛇(俗以为天生元武之象),港门浅狭,仅容小舟,三、四月间最为畅流,秋後则沙流填塞,盖乘南北风为通塞也(内地及鸡笼艋舺小舟,每乘南风运百货进港,设有炮台守港,以防海口)。
苏澳港在东势海口,港门宽广,可容大舟。旁为加礼远港。
温泉在三貂山内。
——以上录自重纂福建通志卷十五。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