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小说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四回 圣姑宫纸虎守金山 淑景园张鸾逢媚儿

 

  仁慈胜似看经典,节俭何须点化金。

  跨鹤腰缠无此理,堪嗟愚辈枉劳心。

  话说圣姑姑初到东庄,原约杨巡检一年半载,便有回复。谁知一口大话,就闭了三年的角门。杨巡检已自十分信服的,又见移树运米,如此神通,少不得有个妙用。为此只吩咐管庄的老王,暗地打听消耗,自己再不敢来敲门打户,讨消问息。

  忽一日,杨奶奶开一只衣箱,只见箱内堆着多了东西。取来看时,原来就是三年前叫老嬷嬷送与圣姑姑这二百私房银子,原封不动在内。奶奶吃了一惊,忙唤老嬷嬷来认时,果然不差。这分明是灵鬼所为,就是搬柴运米的一个法儿。他们那知就里,只管胡思乱猜,道:「这衣箱多时锁下不开,为何银子倒在里面?又是几时送来的?」不免叫老嬷嬷到东庄上打探一遭。

  老嬷嬷坐乘小轿,到东庄老王家来,问其动静。老王道:「以前半夜三更,常听得院里大惊小怪,叫唤呼喝之声。如今好几日不闻声响,不知何故?」老嬷嬷道:「你且讨个梯儿,待我爬上屋去,偷望一望,看是怎的!」老王见是掌房的嬷嬷,自然要奉承一分,又且奶奶差来,如何违拗。慌忙在敞厅上去掇个长梯子,弄了半响,弄进屋来,靠在回廊屋檐上。老嬷嬷先爬上屋去,望了一望,就下了梯,说道:「院里静悄悄地,绝无动静,我脚软站不住,还让你老人家来!」老王真个上梯去,舒头而望,并无一人。自爬上屋脊,仔细前後观看,忽然见了明晃晃黄灿灿这座金山。心下又惊又喜,下得梯来,心生一计,瞒着老嬷嬷,只说:「不见什的,想是从後门走了!」老嬷嬷转身去後,老王一脚箭跑到城中。报与家主杨巡检知道:「如此这般。想来是老爷洪福,特来报喜。」杨巡检喝道:「谁教你去望来?」老王道:「是奶奶差老嬷嬷来,叫小人去看,不关小人之事。因是好几日院里不闻声响,想不在了,所以小人大胆。不然,也不敢。」

  杨春心下沉吟,便叫家童备马,亲往东庄。把敞厅後壁封条揭了,开进去看时,里面没人来往。乱草纵横,回廊下小角门依然紧闭。杨巡检自去敲了几下,不见答应。叫安童拾起砖块去打,打了一个时辰,只如不打一般。杨巡检发个性急,叫庄户轿夫,随从人等一齐用力把门撞开。杨巡检吩咐众人退後,只带四个安童跟随,不往书房厅屋住所,一迳串出後楼去看。只见楼下竖着这座太湖石,已变成一大块紫金。杨春暗想道:「圣姑姑神通果然非小!」掉转头来,猛见圣姑姑和蛋子和尚左黜三人,端端正正坐於楼下。杨春大惊,慌忙下阶拜倒,禀道:「弟子久失侍教,闻师父点化已成,特来拜谒!」安童道:「老爷莫拜,上面坐的是个死的。不然,怎不回礼?」杨春起身上前看时,原来都是塑的。浑身俨如生相,称赞不已。看四下杂屋中,堆积百般货物器用,尚值得四五百金。三个的衣服行李,都不见了。後边四株大梨树,果然西园移来的,种得整齐。只不知甚麽缘故,不别而行。想是普贤祖师不愿造个行宫在此,圣姑不好回话,竟自去了。

  杨春叹息了一回,便叫安童去迎接奶奶到来。不多时,杨奶奶接到。杨春领他见了浑身,说:「是圣姑姑自塑下的。」奶奶拜了四拜,转身见了这座金山,夸道:「人间金子,怎的有恁般赤色!只可惜点化得忒大了,叫人不便移动。」杨春道:「多着些人来搬他家去,做个镇家之宝。」看见香案边帷下黄布帐子一顶,自去取来,罩在金山上面。叫安童一面唤庄户轿夫、随从人等,讨了扛棒绳索,一齐进来,何止三四十人。这班人闻安童呼唤,问其缘故,已自晓得。一见帐子裹着,都去偷揭来看,那一个不惊喜。夥里自相议论,也有个说眼见稀奇物,寿增一纪。也有个说,毕竟做官宦的福分大,财神跟着他走。也有个说,皇天心也不平,有这些金子,不派点屑粒与我们贫汉,又与那财主做甚。有几个有气力,常出尖的人,将绳索向前要去綑缚那金山。不动手时犹可,才动手时,忽然金山下面,起阵狂风,见一只黄斑老虎,扑地跳将出来。吓得众人叫声:「呵呀!」四散奔走逃命。杨巡检拖着奶奶一只臂膊,跑上楼去,将门窗都闭了。过了一时,不听见楼下动静,在窗子眼内偷看时,老虎已不见了。杨巡检推开楼窗叫人,一个也不答应。只得大着胆走下楼来。只见这些丫鬟养娘,兀自在神像案桌下躲着,也有跑出去的,和安童在门口探头探脑望着里面消息。杨巡检喝道:「虎在那里?兀自见神见鬼的做甚张智!」安童和养娘们方才放心进来。杨巡检叫安童一面备马,一面唤齐轿夫,送奶奶回宅。

  到家後,夫妻两口说道:「这圣姑有灵。既然塑下浑身,必然要那金山供养,不许人移动,所以显个老虎出来吓人。如今不去动他,自然没有事。」商议定了,把存下货物器用,一应搬回。这三间楼下叫作圣姑堂。每年正、四、七、十这四个月的初一日,西园设斋,杨巡检烧香点烛一遍,便封锁了,也不容外人进去瞧看。其余月份,连本宅人都不许进去。又吩咐安童庄客等,不许向外人面前多嘴饶舌。常言道: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家主恁般吩咐了,一般又有忍嘴不牢的,做新闻异事,说将出去。满县人都乱哄道:「杨巡检庄上出了一座金山,又有个黄斑老虎。」也有同辈亲友,特为此事来问杨春,杨春只推没有。後来这个圣姑宫直待贝州反後,枢密院行下文书,各处搜查妖人,蛋子和尚、左黜等余党。此时杨巡检已故了,奶奶老病在?。管家禀知小主人,私下唤庄户连夜毁了这三个土偶。看那金山时,仍是一坠太湖石。老虎是纸剪的,已朽坏了。此是後话。正所谓:时来铁也生光,运退黄金失色。有诗为证:

  堪笑杨春识见莽,狐精错认真仙长。

  黄金不作镇家山,险使儿孙作妖党。

  杨巡检一段话,表过不提。看官们,如今要晓得媚儿的下落,少不得打个大宽转,又起一宗话头了。话中单表一人姓张名大鹏,西安府人氏。从小读书,十二岁上没了爹娘,跟随个全真先生,出去游荡。在燕都大房山偶染疫病,那全真弃之而去。幸遇外国异人,救好了他。见他手骨不凡,传授他一家法术:能呼风唤雨,役鬼驱神。若与白云洞法术比较,也是半斤八两,差不多儿。

  他平生与东京一个人交厚,结为兄弟,常寓在他家。那人姓朱名能,有一手好武艺。提起那话,还是祥符元年的时节,真宗皇帝恼那契丹鞑子欺慢中国,有佞臣王钦若奏道:「从来若非真命天子,上不得泰山。所以秦始皇恁般英雄,也被风雨打将下来。我皇若要镇服四海,夸示外夷,须邀福天瑞,东封泰山,方可称一朝圣主。」真宗问道:「泰山曾封过几遍了?」王钦若奏道:「七十二遍了。」真宗准奏。就在王钦若身上,要他三日之内,报过七十二般祥瑞,事事须要有据。王钦若退朝,面带忧容。一时间多了这嘴,三日里面,那有七十二般祥瑞,便说灵芝、甘露、麒麟、凤凰,见今世上都生得有,三日内也取不将来。那朱能正在王钦若门下做个馆宾,晓得他有这件事在心,便道:「此事不难,依朱能说,只用一般祥瑞,便可抵挡得那七十二般了。」王钦若欣然问计,朱能道:「草木鸟兽之瑞,都是後来,不为希罕。只有上古伏羲时,河中龙马负图而出,天示阴阳卦象,谓之天书。此为祥瑞之祖。如今若得天书下降,把来宣布中外,泰山就封得成了。」王钦若道:「天书怎得降来?」朱能道:「不消相公费心,朱能自有妙策。来朝容禀!」

  当晚朱能回家,与张大鹏商议。张大鹏道:「不是劣弟夸口,仗平生学的道法,只今夜送个天书信息到皇帝老儿宫里去!」朱能道:「愚兄此番,便是出身之阶了,全仗贤弟帮衬这个!」当下张大鹏行个嫁梦的法子。真宗皇帝睡在宫中,梦见红光曜室,一个神人,头戴七星冠,身穿绦衣,手捧文书一本,告道:「上帝有命,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陛下宜虔诚受之,圣祚万载!」正待舒手去接那文书,却猛然惊觉。五更钟动,真宗皇帝上殿。正是: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百官早朝已毕。便召宰相王钦若面对,把夜来之梦,与他说了。王钦若奏道:「此乃我皇志一气动,与天心相通,方有此梦兆。这天书自伏羲时龙马负图,直至如今,不曾再见。若果然降下,便是国家之上瑞,休言七十二般祯祥,便千万般,也赛不过矣。乞我皇速出圣旨一道,九门传谕四下访察天书消息。」真宗皇帝准奏。当下取龙凤花牋,就御案上拂开,提起玉管兔毫笔,御手亲写道:

  朕在深宫,恭默思道。梦有神人,星冠绦衣,传说帝命,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如有人先得者,不拘军民人等,诣阙速献,即时擢用。如系职官,加秩进禄,钦哉无忽。

  景德五年正月   日   御笔

  王钦若捧了这道圣旨,辞朝而去,便仰文书房一样抄了九张,差人向九门张挂,把御笔收藏,奉为至宝。左右报朱能进见,王钦若忙教请进。相见已毕,朱能道:「相公正要启奏天书,恰好有这道圣旨,可谓凑巧之极矣!」王钦若道:「据圣上此梦,敢是真有天书下降麽?」朱能道:「莫管真不真,只在朱能身上,包有天书还相公就是。但得权充巡官之职,庶几便於察访。」王钦若道:「只恐卑职不称大才,有何难哉!烦足下用心,成事之日,必当保奏重用。」当下便差人拿名帖到枢密院去,将朱能充作皇城司巡官之职。朱能就在相府挂了牙牌出来。对张大鹏说道:「皇上果有异梦,此乃贤弟之神力。只是大中祥符三篇,那里求取?」张大鹏道:「天书左右是个名色。劣弟已摹仿老子道德经之意,胡诌三篇,不知可用得否?」便在袖里摸出草稿,送与朱能看。朱能原不甚通文理,却满口称妙,便道:「就烦贤弟一写。用甚纸张?我去取来。」张大鹏道:「劣弟前年在高丽国去带得些皮纸,还剩得有。每篇写做一卷,用黄帛包裹。明日五鼓,仁兄迳去击登闻鼓,报承天门鸱尾上降得有天书,只依我说就是。」朱能道:「朝廷不是取笑的,倘或驾到承天门,没有天书,获罪不小。」张大鹏道:「劣弟必不违误仁兄之事。」

  次日五鼓,朱能先去敲张大鹏的房门,又去叮嘱这事。张大鹏在?上答应道:「已停妥了!」朱能晓得张大鹏的手段,便不疑惑。一口气跑到登闻院,将鼓冬冬的乱搥。有值日鼓吏报与本院,院使审问来历,带去朝房,先见了宰相王钦若。王钦若闻说有了天书,不胜之喜。

  须臾,净鞭三响,宫里升殿受朝。王钦若引着登闻院院使奏道:「天书下降承天门,见有皇城巡官朱能来报,在朝门外候旨。」真宗闻奏,便教宣朱能上殿。朱能拜舞已毕,真宗问道:「天书在何处?卿又何以知之?」朱能奏道:「臣自从前日见了九门圣旨,昼不敢宁,夜不敢睡。想得帝命天言,必降於高嵬之处。又天机秘密,必不是白日降下。今早臣从承天门下巡视,望见鸱尾上有黄帛曳出,料想必是天书,不敢不奏。」真宗天颜大喜,趋下帝座,龙行虎步,直到承天门下。惊得满朝文武,顾不得鸳班鹭序,纷纷的下殿随行。朱能指点鸱尾与真宗看了,真宗便遣两个内侍取梯升屋。原来小小一个黄袱包儿,两条带子缠在鸱尾之上。解将下来,王钦若接得在手,跪奏真宗。有诗为证:

  星冠鸱尾总玄虚,声臭俱无岂有书。

  君相一时俱似梦,天言口代竟谁欺。

  真宗对天再拜,御手捧着步行到殿,把与翰林学士陈尧叟,启封宣读,乃是大中祥符上、中、下三篇,篇中都是道家之语。读罢,百官皆呼万岁。真宗命内侍取金匮来盛了,权送在景灵宫圣祖案前供养。待兴造玉清昭应宫专奉天书。就命陈尧叟草诏,宣播天下,改今年为大中祥符元年。择日起驾,亲往泰山行礼。加封王钦若为兖国公,朱能为荆南巡检。三年之内,直陞到节度使之职。情知这番富贵,都是张大鹏作成的,相见之间,生怕他提起前因,便颇有疏慢之意。张大鹏猜着这个意思,也不说破他,只不来往便了。於此可见朱能薄德处。

  後来十五路军州表章,都奏得有天书,天子不知那一个是真是假,到疑心起来。有参知政事丁谓,也为着谄佞得宠,与王钦若两个争权。访出了朱能挟诈欺君,密地奏闻真宗。真宗就将丁谓替了王钦若之职,差使臣去拿那朱能问罪。朱能自恃武艺,把使臣杀了,统率手下兵众反将起来。战败被擒,到招得有张大鹏名字。圣旨将朱能碎剐,又行海捕文书,各众弋获奸人张大鹏。因此张大鹏又向江南飘荡,改名张鸾,自号冲霄处士。他有了一身法术,那一处不去了。常言道:官无三日紧。过了几年之後,这事便懒散了。

  张鸾在江湖上打听得真宗所生皇子,今已长成,那皇子乃是赤脚大仙转生。怎见得?原来真宗二十一岁上登基,宫中尚无皇嗣。乃御制祝文,颁行天下,令各处名山宫院,修斋设醮,祈求上帝。时玉帝正与群仙会聚,问谁人肯往,群仙都不答应。只有赤脚大仙笑了一笑,玉帝道:「笑者未免有情。」即命降生宫中,与李宸妃为子。生後,昼夜啼哭不止。便御榜招医,有个道人向内侍说:「贫道能止儿啼。」真宗召入宫中,抱出皇子,叫他诊视。道人向皇子耳边说道:「莫叫,莫叫,何似当初莫笑!」皇子便不哭了。真宗大喜,间其缘故,道人说此情由已罢,出得宫门,化阵清风而去。这皇子是谁?便是四十二年太平有道的仁宗皇帝。他在宫中,只好赤脚,再不爱穿鞋袜,此其验也。真宗因感斋醮灵应,愈加信奉,各处修复道家庙宇。

  张鸾闻得此信,又且皇子是大仙转生,以为必然与道流有缘。先在东京时,曾与太监雷允恭相识,甚蒙敬重。那雷允恭宠幸用事,官拜宣政使之职,与丞相丁谓又是内外交结的。张鸾为此再到东京,见了雷太监,告诉他前事冤枉。就便托他打丁丞相的关节,希图兴隆道教,自己讨个赐号。大抵术士辈,任你神钦鬼服,总要借重皇帝的?封,方免得天庭责罚。雷允恭道:「远年旧事,不须挂念。先生只在家下淑景园中作寓。目今皇太子选妃,蒙皇太后懿旨吩咐,正在忙冗之际。待稍空闲,同去见了丁丞相,再有商议。」张鸾谢了。手下官身引至淑景园中书房内寓下。

  按宋史所载,真宗皇帝共改了五个年号:咸平六年,景德四年,祥符九年,天禧五年,乾兴一年。此时是祥符九年二月中旬。张鸾一夜间,见月明如昼,在园中闲步。忽然黑云掩月,一阵怪风,从西而来。张鸾道:「奇哉!又是甚麽神道过往?」捻下定风诀,定睛而看。须臾,风头过处,云开月朗。只听得一声响亮,半空里坠下一个女子。有诗为证:

  情知天上无人住,那得佳人坠九霄。

  阵阵晴风迷道眼,若非月怪即花妖。

  那女子非别,正是胡媚儿这小妖精。这回书直接上第六回的情节。他与圣姑姑离了剑门山,一路同行,到永兴地方,因天色已晚,要赶到树林中歇宿。正行走间,对面起阵黑风,刮得人立脚不住。那婆子是武则天娘娘请去,幽宫中相会。这小妖精被风刮起半空,飘飘荡荡,直吹到东京雷太监园中坠下。天后所说托与冲霄处士,便是这话了。

  张鸾见这女子来历蹊跷,近前看时,已被冷风吹得半僵了。即便扶进书房,把热汤灌醒,问其名姓。答道:「贱妾安德州人,姓胡,小名媚儿。同母亲往西岳华山进香,不期中途遇了一阵怪风,把贱妾吹向空中。那时昏迷不醒,耳中只闻得神语云:『胡家女儿王家后,送与冲霄处士受。』须臾,如卷残云,似飘落叶,正不知去了多少里数,坠於此地。望恩官救取则个!」张鸾细看那女子,妖丽非常。况且应对之间,有枝有叶,不慌不忙,情知不是人类。又听说神语奇怪,暗暗的想道:「莫非这妮子到有妃后之数麽?则今雷中贵挑选宫人,似恁般美貌,料也难得,正所谓奇货可居也!」便道:「要问冲霄处士,只贫道便是。小娘子须认做贫道侄女,贫道方可相留。」媚儿忙下拜道:「蒙活命之恩,便伏侍,尚且甘心。况为叔侄,敢不从命!」张鸾扶起,安放他在後面小房中歇了。

  次早去见雷允恭,说道:「贫道有个侄女,小名媚儿,颇有姿色。近因父母双亡,无倚无靠,今已取到寓所。太尉若看得中意时,也报他一个名儿。万一有幸,作成贫道做个外戚。」雷允恭大喜,便同张鸾到淑景园来。正是:

  得他心会日,便是运通时。

  毕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