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孙膑兵法注释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十问
 

  本篇用问答形式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各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击敌方法。本篇共十组问答,除第一组和第十组的位置可以肯定以外,其他各组的前後顺序是整理者编次的。 

  ——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 

  十问(1) 

  兵问曰:交和而舍(2),粮食均足,人兵敌衡(3),客主(4)两惧。敌人圆阵以胥(5),因以为固,击[之奈何?曰]:击此者,三军之众分而为四五,或傅(6)而佯北,而示之惧。彼见我惧,则遂分而不顾。因以乱毁其固。驷鼓同举,五遂(7)俱傅。五遂俱至,三军同利。此击圆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有方,击之奈何?日:击此者,□阵而□(8)之,规而离之,合而佯北,杀将其後,匆令知之。此击方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既众以强,劲捷以刚,锐阵以胥,击之奈何?击此者,必三而离之,一者延而衡(9),二者□□□□□恐而下惑,下上既乱,三军大北。此击锐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既众以强,延阵以衡,我阵而待之,人少不能,击之奈何?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10),期其中极(11)。此杀将击衡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人兵则众,车骑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当保险带隘(12),慎避广易(13)。故易则利车,险则利徒。此击车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车骑则众,人兵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慎避险阻,决而导之,抵诸易(14)。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15)之道也。 

  交和而舍,粮食不属(16),人兵不足俧(17),绝根而攻,敌人十倍,击之奈何?曰:击此者,敌人既□而守阻,我……反而害其虚。此击争□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将勇而难惧,兵强人众自固,三军之士皆勇而无虑,其将则威,其兵则武,而理强梁偼(18),诸侯莫之或待(19)。击之奈何?曰:击此者,告之不敢,示之不能,坐拙而待之,以骄其意,以惰其志,使敌弗识,因击其不□,攻其不御,压其骀(20),攻其疑。彼既贵既武,三军徙舍,前後不相睹,故中而击之,若有徒与。此击强众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保山而带阻,我远则不接,近则无所(21),击之奈何?击此者,彼敛阻移□□□□□则危之,攻其所必救(22),使离其固,以揆其虑(23),施伏设援,击其移庶(24)。此击保固之道也。 

  交和而舍,客主两阵,敌人形箕(25),计敌所愿,欲我陷覆,击之奈何?击此者,渴者不饮,饥者不食,三分用其二,期於中极,彼既□□,村士练兵,击其两翼,□彼□喜□□三军大北。此击箕之道也。 

  七百一十九 

  (1)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 

  (2) 和,军队左右垒门。舍,紮营。意谓两军相对,准备交战。 

  (3) 敌,相当。意谓双方人力和武器相当。 

  (4) 客指进攻的一方,主指守御的一方。 

  (5) 胥,等待。 

  (6) 傅,借为薄,迫近,接触。 

  (7) 遂,借为队。 

  (8) 参看《十阵》注(47) 

  (9) 延而衡,与下文“延阵以衡”同意,指把军阵延长,横着摆开。 

  (10) 材士,材力之士。练兵,精选的士卒。 

  (11) 中极,要害。意谓务期攻敌要害。下文“期於中极”与此同意。 

  (12) 意谓凭据险阻隘塞之地,恃以为固。 

  (13) 意谓要避开平敞开阔的地形。 

  (14) 抵,挤,推。意谓把敌人压迫到平坦的地带。 

  (15) 徒人,步卒。 

  (16) 属,连续。意谓粮食接济不上。 

  (17) 俧,疑借为恃。 

  (18) 理强梁偼,疑当读为“吏强粮接”,吏指军吏。 

  (19) 待,抵御。意谓其他诸侯国都不能抵御。 

  (20) 骀(tai台),疑借为怠。 

  (21) 以上二句意谓我离敌太远则打不到敌人,离敌过近则无立足之地。 

  (22) “攻其所必救”之语见《孙子,虚实》。 

  (23) 揆(kui葵),揣度。意谓揣度敌人的行动意图。 

  (24) 庶,众。移庶,移动中的敌众。 

  (25) 意谓敌人把军队布置成簸箕形的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