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 册府元龟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总录部·儒学

  周官着师儒之训太史公论儒者之要始於博习经艺之文祖述尧舜之道其後分而为六家蔓而成九种至於宪章仁义顺阴阳明天道宣教化正人伦以致乎!至治固异端之不能夺也。春秋之世施及战国圣师云:没微言诞布学者间出素风益邵虽复遭坑焚之变而邹鲁之俗弦诵无改大汉龙兴罢出百家表章经术建立学官予以禄利修复璺校风以德化传受弥广艺文不坠盖西京之士彬彬矣。中兴崇学於兹为盛魏晋以降未之或替,岂不以六君子之训四术之教乃百王之所取法千古所不易者也。今悉其志学成业显名於世者着於篇。

  倚相楚人为左史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上世帝王遗书也。

  孔子鲁人为儿嬉戏尝陈俎豆设礼容其後周问礼盖见。《老子》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纪自孔子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睢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尝为鲁司寇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按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死於卫时孔尚存)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於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之属皆受业於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後凌迟以至於始皇天下於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学者独不废也。)。

  孟轲邹人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知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於诗书。

  荀卿赵人与孟子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於当世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怀序列着数万言荀卿在齐三为祭酒後楚为兰陵令而卒於兰陵。

  汉叔孙通(一云名何)薛人秦时以文学徵待诏博士高祖初为汉王复拜为博士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馀人与其弟子百馀人共起朝仪(事具掌礼制礼门)乃拜为太常金五百斤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

  申公培鲁人以诗经为训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於鲁南宫後官至大中大夫。

  伏胜济南人故为秦博士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於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

  贾谊雒阳人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於郡中河南太守吴公徵为廷尉言谊少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为博士修春秋。《左氏传》为传训终於梁王傅。

  董仲舒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兴至於五世之间唯仲舒为明於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胡母生字子都齐人治公羊春秋景帝时为博士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母生。

  辕固生齐人以治诗景帝时为博士。

  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

  戴德字延君号大戴为信都太傅。

  公孙弘州薛人学春秋杂说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士是时宏年六十以贤良徵为博士。

  儿宽千乘人治尚书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帝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位至御史大夫吾。

  丘寿王武帝时为待诏诏使从中大夫董仲舒受春秋高材通明迁为侍中。

  冯野王通诗以父任为太子中庶子。

  龚遂以明经为昌邑郎中令。

  夏侯始昌鲁人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自董仲舒韩婴死後武帝得始昌甚重之时昌邑王以少子爱上为选师始昌为太傅。

  张禹至长安学从沛郡施雠受易琅邪王阳胶东庸生问。《论语》既皆明习有徒众举为郡文学。

  韩婴燕人为常山王太傅推诗人之意作外传数万言武帝时与董仲舒论於帝前其人精悍处事分明(悍勇悍)仲舒不能难也。

  荣广受梁先是公羊大兴梁浸微广高材捷敏与公羊大师眭孟等论数困之故好学者颇复受梁蔡千秋字少君宣帝即位闻卫太子好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皆鲁人也。言梁子本鲁学公羊氏乃齐学也。宜兴梁时千秋为郎召见与公羊家并说帝善梁说擢千秋为谏大夫给事中。

  韦玄成宣帝时为淮阳王中尉王未就国玄成受诏与太子太傅萧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石渠阁条奏具对。

  刘向时为谏大夫以伪铸黄金减死论会初立梁春秋徵更生受梁讲论五经於石渠。

  施雠为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石渠阁(石渠阁在未央殿北以藏秘书)。

  梁丘临为黄门郎甘露中奉使问诸儒於石渠临学精熟专行京房法琅邪王吉通五经闻临说善之闻人通汉子方(闻人姓也。名通汉字子方)以太子舍人论石渠戴圣以博士论石渠。

  夏侯胜亦以儒显名为学精熟善说礼服徵为博士后苍字近君东海剡人事夏侯始昌始昌通五经苍亦通诗礼为博士。

  周堪字少卿齐人与孔霸俱事大夏侯胜霸为博士堪译官令论於石渠经为最高。

  张山拊字长宾平陵人事小夏侯建为博士论石渠张无故字子儒山阳人事山拊受尚书善修章句为广陵太傅。

  孔安国字子国孔子之後孔氏有古文尚书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馀篇盖尚书兹多,於是矣。以安国为谏大夫。

  韦贤为人质朴欲笃志於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为丞相薨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匡衡字稚圭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鼎犹言尝也。言匡。且来也。贾谊云:天子春秋鼎盛其义亦同)匡语诗解人顺衡後位至丞相。

  严彭祖与颜安乐俱事眭孟孟弟子百馀人惟彭祖安乐为明由是公羊春秋有颜严学彭祖为宣帝博士。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徵待诏宦者署後以中郎为博士谏大夫卒。

  师丹字仲公治诗举孝廉为郎元帝末为博士免建始中州举茂材复补博士。

  翟方进为小吏心厌之闻蔡父言当以经术封侯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後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积十馀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以射策甲科为郎位至丞相。

  徐敖治诗授於九江陈侠为王莽讲学大夫由是言毛诗者本之徐敖。

  谷永於经书为疏达与杜钦杜邺略等不能洽浃如刘向父子及扬雄也。其於天官京氏易最密位至大司农。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少学长安明尚书梁春秋为郡文学後为南昌尉。

  扬雄字子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博览无所不见位至大夫。

  後汉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元帝时於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

  贾逵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於涂恽学毛诗於谢曼卿作左氏条列二十一篇。

  桓谭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扬雄辨析疑异谭後官至六安郡丞。

  张玄字君夏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建武初举明经补弘农文学。

  丁恭字子然习公羊颜氏春秋学义精明建武初为谏议大夫博士。

  牟长字君高乐安临济人少习欧阳尚书不仕王莽时建武初大司空宋弘特辟拜博士。

  魏应字君伯少好学建武初诣博士受业习鲁诗闭门诵习不交僚党京师称之应终骑都尉。

  洼丹字子玉世传孟氏易建武初为博士丹学义研深易家宗之称为大儒。

  杜林少好学沈深父邺为梁州刺史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邺少孤其母张敞女也。邺从敞子吉学得其家书竦即吉之子博学文雅过於敞)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王莽败避难客河西建武六年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徵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僚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河南郑兴东海卫宏等皆长於古学兴尝师事刘歆林既遇之欣然言曰:林得兴等固谐矣。使宏得林。且有以益之宏见林暗然而服济南徐巡始师事宏後皆更受林学林前於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尝宝爱之虽遭艰困屈时不离身出以示宏等曰:林流离兵乱尝恐斯经将绝何意东海卫子济南徐生复能传之世道竟不坠於地也。古文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巡益重之,於是古文遂行位至大司空。

  任安字定祖少游大学受孟氏易兼通数经除博士公车徵皆称疾不就。

  甄宇字长文北海安丘人习颜氏春秋建武中为州从事徵拜博士。

  包咸子良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姓右师)习鲁诗。《论语》举孝廉为郎建武中入授皇太子。《论语》。又为其章句。

  刘宽少学欧阳尚书京氏易尤明。《韩诗外传》称为通儒人为光禄勋卒。

  杨政字子行京兆人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终於左中郎将。

  戴凭字次仲习京氏易年十六举明经徵试博士锺兴少从少府丁恭受严氏春秋恭荐兴学行高明光武召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帝善之位至左中郎将卒。

  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後举孝廉为郎会颜氏博士缺元试策第一拜为博士居数日诸生上言玄兼说严氏宣氏不宜专为颜氏博士光武。且令还署未及迁而卒。

  董钧字文伯犍为资中人习庆氏礼事大鸿胪王临永平初为博士当世称为通儒。

  卫宏字敬仲东海人少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初九江谢曼卿精毛诗宏从曼卿受学後从大司空杜林更受古文尚书时济南徐巡师事宏後从林受学亦以儒显由是古学大兴光武以为议郎。

  周防字伟公师事徐州刺史盖豫受古文尚书经明举孝廉拜郎中太尉张禹荐补博士。

  杨伦字仲理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後特徵博士。

  李育字元春扶风漆人少习公羊春秋沈思专精博览书传知名太学後为侍中卒於官。

  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人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位至谏议大夫。

  谢该字文仪南阳章陵人善明春秋左氏为世明儒後拜议郎以寿终。

  周燮十岁通诗论及长专精礼易徵之不就。

  陈元父钦习左氏春秋事黎阳贾护与刘歆同时而别自名(元父钦字子佚以左氏授王莽自名陈氏春秋)家後辟司徒欧阳歙府以病去卒。

  郑众字仲师年十二从父兴受左氏春秋精力於学明三说历兼通易诗知名於世位至大司农卒。

  承官少勤学不倦经典既明归家教授三府更辟皆不应永平中徵诣公车车驾临辟雍召宫拜博士。

  侯霸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治梁春秋为元都讲(又从锺宁君受律)位至大司徒。

  郑兴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遂积精深思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兴从博士金子严为左氏春秋)後为莲勺令以事免卒。

  鲁恭始为郡吏太傅赵熹闻而辟之章帝集诸儒於白虎观恭特以经明得召与其议後位至司空。

  王涣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官至雒阳令卒。

  周举字宣光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从横周宣光终於光禄大夫。

  井丹字大春少受业太学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性清高沛王辅等五王更请皆不能致。

  尹敏少为诸生初习欧阳尚书後受古文兼善毛诗梁左氏春秋後为谏议大夫卒。

  许慎字叔重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尝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除洨长(洨音侯交切)卒於家蔡玄字叔陵学通五经徵辟并不就顺帝时诏徵拜议郎讲论五经异同甚合帝意迁侍中出为弘农太守卒于官。

  宗资少在京师学孟氏易欧阳尚书。

  杨震字伯起少好学受欧阳尚书於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位至太尉。

  赵晔诣杜抚受韩诗究竟其术作诗细历神渊蔡邕至会稽读诗细而叹息以为长於。《论衡》邕还京师传之学者咸诵习焉。

  张驯字子隽济阴定陶人少游太学能诵春秋。《左氏传》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辟公府举高第拜议郎与蔡邕共奏定六经文学擢拜侍中典领秘书近署。

  魏乐详字文载少好学善。《左氏传》杜畿为太守亦甚好学署详文学祭酒使教後进,於是河东学业大兴至黄初中徵拜博士于时太学初立有博士十馀人学多褊狭。又不熟悉略不亲教备员而已惟详五业并授其或难教质而不解详无愠色以杖画地牵譬引领至忘寝食以是独擅名於远近。

  孙资字彦博讲业太学博览传记同郡王允一见而奇之。

  董遇及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详等七人为儒宗。

  王基为中书侍郎时散骑常侍王肃着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尝与抗衡蜀许慈字仁笃师事刘禧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慈终於大长秋。

  谯周字允南为光禄大夫周虽不与政事以儒行见礼时访大议取据经以对而後生好事者亦咨问所疑焉。

  来敏字敬达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先主定益州署敏典教校尉。

  廖扶习韩诗欧阳尚书教授尝数百人不应辟召时号北郭先生二子孟举并知名。

  张裔字君嗣治公羊春秋涉经史位至辅汉将军文立字广林少治毛诗三礼兼通群书。

  伍梁字德山以儒学节操称从议郎迁谏议大夫五官中郎将。

  向朗字巨达领丞相长史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简以吏能见称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开门接宾诱纳後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後以功封显名亭侯位特进卒。

  吴张昭字子布彭城人少好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位至辅吴将军。

  诸葛瑾字子瑜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後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阚泽字德润为太子太传领中书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取谘访之以儒学勤劳封都乡侯。

  张字子纲广陵人少游学京都入太学事博士韩宗治京氏易欧阳尚书。又於外黄从濮阳受韩诗及礼记左氏春秋後曹公以为会稽东部都尉孙权以为长史卒。

  刘游举孝廉为郎中祖父本师受经传学群书号为通儒举贤良方正为般长卒官伯父宠字祖荣受文业以经明行修举孝廉光禄大夫察四行除东平陵令。

  程秉字德枢事郑玄後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士燮命为长史孙权闻其名儒以礼徵秉既到拜太子太傅。

  严略字曼才少耽学善诗书三礼。又好学文终於尚书令。

  沈珩字仲山吴郡人少综经艺尤善春秋内外传。

  晋何嵩字泰基宽弘爱士博观坟籍尤善史汉少历清官领着作郎。

  阎缵字续伯侨居河南新安少游英豪多所交结博览坟典该通物理缵位至汉中太守。

  杜预为春秋。《左氏传》集解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频聚敛预尝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曰:臣有。《左传》癖。

  侯使光儒博学古历官着续文华奏议皆有条理後终於少府。

  范宁为中书侍郎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取谘访之。

  挚虞字仲治京兆长安人少事皇甫谧才学通博着述不倦历官至太常卿。

  戴。若思弟邈字望之少好学尤精史汉才不逮。若思儒学过之弱冠举秀才位至尚书仆射。

  范平字子安吴郡钱塘人研览坟索初仕吴为临海太守谢病还家敦悦儒学三子咸泉并以儒学至大官。

  杜夷字行齐卢江人世以儒学称永嘉初公车徵拜博士不就。

  徐苗字仲胄高密淳于人累世相承皆以博士为郡守。

  范弘之字长文雅正好学以儒术皆明为太学博士王欢字君厚乐陵人安贫乐道专精耽学遂为通儒嗣後慕容袭号署官至祭酒。

  王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隐後为着作郎赐爵平陵乡侯。

  袁亮字贞固有学行亮子粲文学博识累为儒官。

  凉茂字伯方少好学论议尝据经典以处是非茂终於太子太傅。

  康峻历郡功曹举计掾州辟从事太常郑袤见峻大奇之举为博士时重庄老而轻经史峻惧雅道陵迟乃潜心儒典。

  郗鉴字道徽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着名不应州命。

  陈邵字节良东海襄贲人郡察孝廉不就以儒学徵为陈留内史累迁燕王师。

  董景道字文博明春秋三传京氏易马氏尚书韩诗皆精究大义三礼之义专遵郑氏着礼通论非驳诸儒演广郑旨至刘曜时徵为散骑常侍固辞遂以寿终。

  庾乘游学宫为诸生佣後能讲论自以卑等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

  范宣虽居屡空尝以讲论为业谯国戴逵等皆闻风宗仰自远而至讽读之声有。若齐鲁後诏徵为太学博士散骑郎并不就。

  华广都督河北诸军事坐事免官削爵土栖迟家巷垂十载教诲子孙讲诵经典集经书要事名曰:善文行於世。

  姜龛天水人姚兴时与东平淳于岐冯翊郭高等皆耆儒硕德经明行修各门徒数百教授长安诸生自远而至者数千人兴每於听政之暇引龛等于东堂讲论道艺错综明理凉州胡辨符坚之末东徙雒阳教授弟子百馀人关中後进多赴之讲业兴敕关尉曰:诸生谘访道义修已厉行往来出入勿拘常限,於是学者咸劝儒风盛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