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池北偶谈卷十七
谈艺七
记观施愚山书画
辛亥秋,偶观施愚山 【 闰章】 所携书画。东坡书二通:其一与柳子玉、宝觉师会金山诗。又其一云:「吕梦得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手不废卷,室如悬罄,但贮古今书帖而已。作诗示慈云老师。」後有常熟严文靖公 【 讷】 跋。又元人赵仲穆画竹,愚山作记,沈绎堂书之。又徐渭画芭蕉,自题云:「蕉叶屠埋短後衣,墨描铁锈虎斑皮;老夫貌此堪谁比?朱亥椎临袖 【 日】 【 口】 时。」笔墨奇肆之甚。
二曹诗
《南史》曹景宗赋竞病二韵诗,盖与古语暗合。僖七年,郑大夫孔叔,言於郑伯曰:「心则不竞,何惮於病?」又宋曹翰平江南後,久为环卫。一日内宴,群臣赋诗,翰以武人不预,自陈少习为诗,亦乞应诏,太宗限刀字韵。翰援笔立成诗云:「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看盘花旧战袍。」太宗览之,骤迁数级。二曹事绝相类,大奇。
明怀宗御书
在京师士夫家,见明怀宗愍皇帝御书王维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十字。笔势飞动,上有「崇祯建极之宝」。
林茂之
林翁茂之 【 古度】 居金陵,年八十余,贫甚,冬夜眠败絮中。其诗有「恰如孤鹤入芦花」之句。方尔止 【 文】 寄翁诗云:「积雪初晴鸟晒毛,闲携幼女出林皋;家人莫怪儿衣薄,八十五翁犹縕袍。」及卒,周栎园侍郎 【 亮工】 葬之锺山。
松筠庵诗
康熙庚申,刑侍高公 【 珩】 再致政,归淄川,未行,移居宣武门西松筠庵。相国益都冯公 【 溥】 过之,流连竟日。高公赠诗云:「户倚双藤禅宇开,无人知是相公来;相看一笑忘朝市,风味依然两秀才。」冯公和云:「隐几僧寮户不开,天亲无着忆从来;而今老去浑忘却,祗识维摩是辨才。」予亦和云:「二老前身二大士,相逢半日画炉灰;它年古寺经行地,记取寒山拾得来。」
墓志
墓志之始:《事祖广记》引《炙毂子》以为始於王戎;冯监《续事始》以为起於西汉杜子春;高承《事物纪原》以为始於比干;《槎上老舌》引孔子之丧,公西赤志之,子张之丧,公明仪志之之语。予按《檀弓》孔子之丧云云,盖职志之志,犹今之主丧云尔。改志作志,不可也。《封氏闻见记》青州古冢,有石刻铭云:「青州世子,东海女郎,贾昊以为东海王越女,嫁苟曦子。」又东都殖业坊王戎墓,有铭曰「晋司徒尚书令安丰侯王君铭」,凡数百字。又魏侍中缪袭葬父母,墓下题版文,则魏晋以来,例有之矣。
曹能始
明万历中年以後,迄启、祯间,无诗。惟侯官曹能始宗伯 【 学佺】 诗,得六朝、初唐之格。一时名士如吴兆、徐桂、林古度辈皆附之,然海内宗之者尚少。钱牧斋所折服,惟临川汤先生义仍与先生二人而已。能始官四川参政,与监司谒抚按,必於馆中别设一几,隶人置书几上,对众一揖,即就几披阅,不交一言,其孤亢如此。晚年大节如江万里,尤不可及。予生甲戌,以辛卯中乡试,乙未中会试,与先生相去一甲子,无不符合。
颍滨诗刻
古北口一寺中有石刻苏颍滨诗云:「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彷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盖公元佑间奉使契丹时所题,而辽人刻石者。
汗青
《青溪暇笔》云:「古者书用竹简,初稿书於汗青。汗青者,竹之青皮如浮汗,以其易於改抹也。既正,则杀青而书於竹素。杀,去声,削也。言杀去青皮而书於竹白,则不可改易也。」後汉吴佑父恢以火炙竹令汗,取其青写书,谓之杀青简。则汗青、杀青一也。姚说未知何据?
紫泥
《青溪暇笔》云:「晋朝为诏,以青纸紫泥,紫泥犹今泥金之类。盖泥紫色以书字也。」予按汉旧仪,天子信玺六,皆以武都紫泥封之。青囊白素里,两端无缝。《西京杂记》云:「汉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非以书字也。」《艺林伐山》云:「今之紫泥,古谓之芝泥,皆濡印染籀之具也。」姚说误。
宋诸帝书
宋诸帝多工书,如太宗及仁宗飞白,而高宗其尤着者。今徽宗书,往往从书画题跋见之。於京口鹤林寺,曾见高宗书石刻。《青溪暇笔》记明南京旧内「忠实不欺之堂」扁书,清劲奇古类朱熹,乃理宗御笔,以赐郡守马光祖者。太祖仍而不改云。
一技
近日一技之长,如雕竹则濮仲谦,螺甸则姜千里,嘉兴铜炉则张鸣岐,宜兴泥壶则时大彬,浮梁流霞盏则昊十九, 【 号壶隐道人。】 江宁扇则伊莘野、仰侍川,装潢书画则庄希叔,皆知名海内。如陶南村所记朱碧山制银器之类。所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欤?
邓燿
李宗城汝藩作《邓彰甫传》云:
彰甫名燿,江阴人也。其先世为唐宗人,罹武曌之乱,避地日南,迄宋大中时,遂君其国。
凡八传至昊旵,无嗣。其女名昭圣,主国事,皆李姓也。闽奸人陈日煚,以诡计入赘,袭取之。始以避女主而逋,终以立女主而亡,事亦奇矣。昊旵遗腹子萼,育於舅氏,冒邓姓,实虞祸也。三世以宦显其国,至司空光远公曰明者,幼岐嶷,国王器之,妻以女,拜左参知,初不知其为李氏裔也。文皇帝时,伊国逆臣黎季犁杀其主,司空举义师伐之,竟以德报怨矣。寻奉其幼主间道愬於阙廷。季犁佯服,恳请幼主归国。甫入境,伏发,复杀之,并及天使。上赫然震怒,特遣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辅出师讨罪,三禽伪王,灭其国,悉郡县之。
司空实先内附为向导,厥功懋焉,拜行在工部尚书。公先世以宗亲王异域,兹乃以陪臣躐九卿,斯尤奇矣。子师晦任州守,以言事谪江阴尉,遂家焉。
彰甫为司空九世孙,虯髯白皙,双眸炯然。善细书,绝技擅场,所书洛神赋,纵横仅寸余,竭目力始悉其缕析丝分,毫芒彪炳,八法精劲,行伍井然。又能於粒米上书一绝句,异哉!
按後汉师宜官,能於方寸间书千言,颇自矜重。间挈空囊过酒家,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大售,因宽其直;饮酣,辄削书而去。梁鹄受其法,魏武重之,可方驾矣。
康海学柳
康德涵《武功?官师志》,学柳子厚《先友记》。柳作《独孤申叔墓碣》,末载其友十三人姓氏,与《先友记》同一奇格。
屏山诗禅
刘屏山子翬,朱文公师也。其《屏山集》诗,往往多禅语。如牧牛颂云:「软草丰苗任满前,苍然觳觫卧寒烟。直饶牧得浑纯熟,痛处还应着一鞭。」径山寄道服云:「远信殷勤到草庵,却惭衰病岂能堪?聊将佛日三端布,为造青州一领衫。粲粲休夸绮与纨,纫兰制芰亦良难;此袍遍满三千界,要与寒儿共解颜。」此类是也。先生常语文公曰:「吾少官莆田,以疾病,时接佛老之徒,闻其所谓清净寂灭者,而心悦之。比归,读儒书,而後知吾道之大,其体用之全乃如此。」故文公讲学,初亦由禅入。
李镇东书
昔人评谢康乐诗,如初日芙蓉;颜延之诗,如镂金错采。梁武帝取其语以入书评云:「李镇东书如芙蓉之出水,文彩之镂金。」
姑溪集
宋李之仪端叔《姑溪文集》五十卷:古赋诗十一卷,铭赞一卷,表启书四卷,杂书一卷, 【 此上下阙数卷。】 手简十七卷,序一卷,记二卷,题跋五卷,祭文青词二卷,墓志三卷,词曲三卷。《後集》二十卷:古赋诗十三卷,铭赞一卷,序跋一卷,手简三卷,志状二卷。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曩毛氏《津逮秘书》中刻其题跋。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然其题跋自是胜场。
杨铁崖二赋
杨廉夫作《悲舒王赋》,刺王安石云:「举周官之剿说兮,胡独忌夫春秋?宜天有变而弗畏兮,人有谗而易售。听鸣鴞以为凤兮,唾穷麟以为跛羊。松柏老而剪弃兮,喜植榆之骤长。」数语曲尽安石罪状,可当爰书。又《摩崖碑赋》云:「苟执温凊之小节兮,不匹马而北方,则千麾而万旟兮,肯复?忠於耄荒。」又云:「迎上皇以来归兮,呼长庆之驩声。欻南内其不祥兮,起膝下之天兵。使权臣其鼠变兮,何李父之贷刑?此残碑之堕泪兮,与冻雨而交零。」两段或抑或扬,尤深当肃宗功罪,史笔也。廉夫有《东维子全集》。
沧浪集
宋苏舜钦子美《沧浪集》十五卷:首有欧阳序,古律诗八卷,志状二卷,书二卷,上书疏状启表二卷,记序杂文一卷。有南宋施元之跋,尾云:「《苏子美集》十五卷,欧阳文忠公为之首序。子美在宝元、庆历间,有大名,其文章瑰奇豪迈,自成一家。不幸沦落早世,故生平所着止此,而近时亦少见之,元之因俾镂版於三衢。又得尚书汪公圣锡所藏豫章先生诗,为子美作也。并附之左方。乾道辛卯六月己巳,吴兴施某书。」
徂徕集
宋石介守道《徂徕集》二十卷,诗卷辨说原释传录杂着五卷,论二卷,书六卷,序一卷,记一卷,启表一卷,石门吴孟举 【 之振】 所贻宋刻也。守道最折服者柳仲涂,最诋諆者杨文公大年,观魏东郊诗怪说可见。其文倔强劲质,有唐人风,较胜柳、穆二家,终未脱草昧之气。
苏子美诗
《沧浪集》有及第後与同年宴李丞相宅诗云:「拔身泥滓底,飘迹云霄上;气和朝言甘,梦好夕魂王。轩眉失旧歛,举意有新况;爽如秋後鹰,荣若凯旋将。」一第常事,而津津道之如此,子美之早废不达,已略可见矣。昔人议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之作,子美何以异此?
皮陆
唐本《笠泽丛书》四卷,以甲乙丙丁为次,前有自序及江湖散人传,後有宋政和元年毘陵朱衮序,乃江西士夫家旧本,黄俞邰得之金陵饼肆中。自跋云:「出鲁望手编,唐本古雅,殊可宝惜。予旧藏皮袭美《文薮》十卷,有袭美自序,宋柳开仲涂序,亦皮所自编也。凡《松陵唱和集》诗,二编俱不载。」
柳仲涂集
宋柳开仲涂《河东文集》十五卷,附行状一卷,门人张景所编。其文多拗拙,石守道极推尊之,其过魏东郊诗,上拟之皋、夔、伊、吕,下拟之迁、固、王通、韩愈,殊为不伦。《东郊野夫传》,开所自述,与《补亡先生传》,皆载集第二卷。又穆修《伯长集》,代州冯秋水方伯 【 如京】 顺治中刻之金陵,文拗拙亦与开类,诗尤不工。唐末宋初,风气如此,其视欧、苏,真陈涉之启汉高耳。景,字晦之,避难逋窜,改姓名曰李田。所至题曰:「我非东方儿木子也,不是牛耕土田也,欲识我踪迹,一气万物母。」景作柳集序,破题云:「一气万物之母也。」见《湘山野录》。
龙标宫词
李太白清平调行乐词,皆用飞燕昭阳事。然予观王少伯宫词,如「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皆为太真而作,皆用昭阳事。盖当时诗人之言多如此,不独太白。
徐介诗
钱牧斋先生注杜诗,卷首附录有《徐介题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手接汨罗水,天心知所存;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消凝伤往事,斜日隐颓垣。」偶看王得臣《麈史》云:「熙宁初,调官泊报慈寺,阳翟徐秀才出其父屯田 【 忘名】 诗,清苦平淡,有古人风。其过杜工部墓一首云:「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 【 四五六句同。】 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字句稍不同,盖屯田即介也。前本手接二字不可晓,疑有误。
柳开论文
元盛如梓《恕斋丛谈》载柳开论文曰:「古文非在词涩言苦,令人难读,在於古其理,高其意。」然予读开《河东集》,但觉苦涩,初无好处。岂能言之而不能行耶?
刊书
《恕斋丛谈》云:「书籍版行,始於後唐。昔州郡各有刊行文籍,《寰宇书目》备载之,虽为学者之便,而读书之功,不及古人矣。且异书多泯没不传,《後汉书》注事最多,所引书今十无二三。如《汉武秋风辞》,见於《文选?乐府》、《文中子》,晦庵收入《楚词後语》,然《史记》、《汉书》皆不载,《艺文志》又无汉祖歌词,不知祖於何书?」予按《五代会要》,後唐长兴三年四月,敕差太子宾客马缟、太常丞陈观、太常博士段顒、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充详勘九经官,委国子监於诸色选人中,召能书人端楷写出,付匠雕刻,每日五纸,与减一选。汉乾佑间,《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四经始镂版。周广顺三年六月,尚书左丞判国子监事田敏进印版九经书、五经文字样各二部。显德二年,中书门下奏国子监祭酒尹拙状校勘《经典释文》三十卷,雕造印版,欲请兵部尚书张昭、太常卿田敏同校勘。叶梦得言:唐《柳玭训序》言在蜀见字书,雕本不始冯道,监本始道耳。《河汾燕闲录》隋开皇十三年,遗经悉令雕版,又 【 母】 【 毋】 昭裔有镂版之言。盖刊书始隋,暨唐至五代、宋而始盛耳。
吴曾
宋临川吴曾虎臣着《能改斋漫录》十五卷,虞山钱公注杜诗多引之。当时有知麻城县郑显文者,遣其子之翰赴御史台论曾,事涉谤讪。有旨:曾、显文各降两官。赖臣僚缴奏,孝宗明圣,黜显文,其子送汀州编管。後京镗爱其书,始版行,见《恕斋丛谈》,着书之难如此。今观曾书多不满王介甫之论,奸人殆犹袭党人故智云。
文表
吴郡刘钦谟 【 昌】 ,成化中督河南学政,刻《中州文表》一书,表章元六家遗文,皆中州产也。许文正公衡遗稿五卷,附录一卷。姚文公燧内集八卷,钦谟自跋云:「闻之李中舍应祯云:『文公集五十卷,松江士夫家有之,南北奔走,竟莫能致。此乃录本,多残缺,视刻本不啻十之二。』又云:『在百泉召见姚裔孙,鄙野质实,不复事儒艺,有文献公枢手书碧色笺,特宝爱,纸墨如新』云。」雍古马文贞公祖常《石田集》五卷,跋云:「得之光州兵侍霍公, 【 予所见《石田集》十五卷,至元五年刊行。】 霍之居,即文贞故石田庄也。」又云:「马中丞墓,在光州西南十五里,碑石赵孟頫书。」 【 愚按文敏殁於元英宗至治二年,而文贞以顺帝至元四年卒。是时赵前卒已久矣,疑必有误,或是集赵书耳。】 许文忠公有壬《圭塘小稿》三卷。王文定公恽《秋涧集》六卷,跋云:「公之子公仪、公孺,公孺子以可,皆能文。而子孙坟墓,漫不知其所在。」孛术鲁文靖公翀遗文二卷,跋云:「文靖有集六十卷,今多不传。子远死於忠,远妇死於节。昌至邓州阅士籍,得其後之习业於官者,犹自称鲁参政家云。」钦谟博雅好事,尝撰《?先贤赞》若干卷,此书尤可爱重。睢州汤潜庵 【 斌】 学士出为江苏巡抚,予语以当重刻之,惜未果。
授经图
《崇文总目》有《授经图》,其书不传。明周藩西亭王孙,乃因章俊卿《考索图》,增定之为四卷,卷首有自序及西亭之子勤羹一跋。图首授经世系,次诸儒列传,次诸儒着述历代经解。此书旧无刊本,大梁水後,西亭藏书数万卷皆付巨浸。赖泉州黄俞邰家有写本,康熙间与朱检讨竹垞 【 彝尊】 同较定,刻之金陵,其书始行於世。
吕衡州集
唐衡州刺史吕温和叔文集十卷:赋诗二卷,书序一卷,表状二卷,碑铭二卷,铭文一卷,颂赞一卷,杂着一卷。卷首有刘梦得序,末附柳子厚《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有跋云:「右《吕衡州集》十卷,甲子岁,从钱牧斋借得前五卷;戊辰,从郡中买得後三卷,俱宋本。第六、第七二卷均之阙如。越三年辛未,友人姚君章始为予录之。因取《英华》、《文粹》照目写入,以俟他年得完本校定。」又云:「此本一照宋本钞写。第二卷闻砧已下十五首,宋本所无,案陈解元棚本钞入。孱守居士书。」
左传檀弓叙事
刘知几云:「叙事之工,以简为主。」因思左氏记晋平公饮酒,杜蒉云:辰在子卯云云,几三四十言;《檀弓》只以十七字尽之,云:「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语益简,味愈长,可为文章之法。欧、尹在洛,同作《双桂楼临园驿记》,永叔先成,凡千余言;师鲁止用五百许字,永叔服其简古。他日志师鲁曰:「文简而有法。」又云:「简而有法,在《六经》中,惟《春秋》足当之。」可知简字不易到也。又《类苑》载真宗御制《法音集》,诏学僧於传法院笺注,杨大年充提举。一僧注六种震动,几三百字,大年都抹去;自下止二句曰:「地体本静,动必有变。」其简当若此。
冯班
冯班,字定远,常熟人。博雅善持论,着《钝吟杂录》六卷。尝云:「朱子言《礼》称郑康成,後儒不从也,却用陈澔注。程子极信《诗》小序,後儒不从也,却从朱子。」又云:「祝字有去声,後人别作咒诅字,钱牧斋不知;讯谇是一字,王弇州不知。」作文字不可不讲字学。定远论文,多前人未发;但骂严沧浪不识一字,太妄。
拟古
乐府古诗不必轻拟,沧溟诸贤,病正坐此。前人拟古莫妙於陆机、江淹。冯班云:「江、陆拟古诗,如搏猛虎,禽生龙,急与之角力不暇,气格悉敌。今人拟古,如床上安床,但觉怯处,种种不逮。」此论良是。若傅玄《艳歌行》云:「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墟。」呆拙之甚,所谓点金成铁手也。王弇州云:「乎子四愁,千古绝唱。傅玄拟之,致不足言,是笑资耳。玄又有《日出东南隅》一篇,汰去菁英,窃其常语;尤可厌者,本词『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绰有余味,乃益以天地正位之语,正如低措大记旧文不全时,以己意续貂,罚饮墨水一斗可也。」谅哉!
王慧诗
王慧,字兰韵,太仓人。同年长源督学 【 发祥】 之女,有隽才,所着《凝翠轩诗》一卷,极多佳句。闺词云:「轻寒薄暖暮春天,小立闲庭待燕还。一缕柳花飞不定,和风搭在绣床前。」又五言如:杏花都揜屋,杨柳半垂溪。花阴依略彴,竹色卷潇湘。风怀看绿柳,愁绪比黄杨。纨扇三春月,缃琴五夜霜。七言如:别去新篁方解箨,重来芳树欲过头。萧萧竹影遮红药,细细波纹映白鱼。才过轻雷收笋箬,旋即新水试茶芽。一枝香供宜金屋,半醉红扶待画叉。 【 莺粟花。】 杨柳溪桥初过雨,杏花楼阁半藏烟。泪淹红袖伤离日,愁在黄昏细雨中。朱添小印思题扇,钏擘轻罗忆点筹。墙角红残桃结子,石盆青浅菊分芽。柳絮飞残青满径,荳花零乱绿围村。棠梨谢後犹花信,樱笋过时已麦秋。几处溪山留薜荔,一秋风雨在芭蕉。皆佳句也。又宿田家偶见粘窗破纸,乃韩偓香奁诗,惜而赋绝句云:「丽情佳句有谁知?瞥见窗前字半欹。为惜风流埋没甚,自携红烛拂蛛丝。」此等怀抱,亦非寻常闺阁所解。
借禅喻诗
严沧浪《诗话》,借禅喻诗,归於妙悟。如谓盛唐诸家诗,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乃不易之论。而钱牧斋驳之,冯班《钝吟杂录》因极排诋,皆非也。
会昌一品集
李卫公一代伟人,功业与裴晋公伯仲。其《会昌一品制集》,骈偶之中,雄奇骏伟,与陆宣公上下。别集《忆平泉》五言诸诗,较白乐天、刘梦得不啻过之。
伊川尊诗小序
程伊川云:「《诗》小序便是当时国史作,如当时不作,虽孔子亦不能知,况子夏乎?如大序则非圣人不能作。」 【 泾野云,据此则小序不可改。】 又云:「问小序是何人作?」曰:「但看大序则可见矣。」曰:「莫是国史作否?」曰:「序中分明言国史明乎得失之迹。盖国史得诗於采诗之官,故知其得失之迹;如非国史,则何以知其所美所刺之人?使当时无小序,虽圣人亦辨不得。」曰:「圣人删《诗》时,曾删改小序否?」曰:「有害义理处也须删改。」叶氏《习学记言》云:「作诗者必有所指,故集诗者必有所系。或记本事,或释诗意,皆在秦汉之前。读诗者以其时考之,以其义断之,惟是之从可也。欲尽去本序,自为之说,失诗意多矣。」
题画诗三则
往见倪云林小画,自题诗云:「萧萧风雨麦秋寒,把笔临摹强自宽。赖有俞君相慰藉,松肪笋脯劝加餐。」又在京师人家见一诗云:「梓树花开破屋东,邻墙花信几番风。闭门睡过兼旬雨,春事依依是梦中。」末题云:「至正癸卯呈德机徵君。」右二诗皆佳。
又尝见《破窗风雨卷》,武夷山樵者钱惟善题云:「一镫风雨寒窗破,读书不知秋怒号。怳如扁舟在江海,但觉四壁皆波涛。对床高卧无此客,倚剑长歌空二毛。晓看庭树故无恙,千峰云气落青袍。」金盖山人钱岳题云:「敬亭山下读书庵,破纸窗寒尽自堪。但怪蛟龙嘶匣底,不知风雨暗江南。云横黑海秋帆断,花落彤楼晓梦酣。五色石崩天顶漏,须君手脱巨鳌鐕。」 【 惟善,字思复,钱塘人。以《罗刹江赋》得名。号曲江居士,有《江月松风集》。】
又罗塞翁画猿一轴,余铿题云:「抛却故山久,披图眼忽明。老夫归未得,说与晓猿惊。」韩性题云:「栗叶秋未黄,连臂撼山雨。白昼闻凊啼,愁云梦天姥。」数诗皆佳作也。 【 性,字明善,魏公八世孙,居绍兴,卒諡庄节先生,《元史?儒学》有传。】
朱佐日
张(曰永)景春《?中人物志》云:「武后尝吟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云云。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赐彩百匹。子承庆尝为昭陵挽诗,入高等。由是父子齐名。」按此诗诸集皆作王之涣,之涣开元间诗人,《纪事》《诗话》亦不载佐日名字,张说不知何据?
鲍谢
唐鲍防,字子慎,襄州人。仕终工部尚书,工诗,与谢良弼齐名,时亦称鲍谢。见《全唐诗话》。
耶律文正诗
元耶律文正《湛然居士集》十四卷,中多禅悦之语。其诗亦质率,间有可采者,略摘数篇:
「管城从我自燕都,流落遐荒万里余。半札秋毫裁翡翠,一枝霜竹剪琼琚。锋端但可题尘景,笔下安能划太虚?聊复赠君为土物,中书休笑不中书。」 【 赠李郡王笔。】
「昔年萍水便相寻,握手临风话素心。刻烛赋成无字句,按徽弹彻没弦琴。风来远渡晚潮急,雨过寒塘秋水深。此乐莫教儿辈觉,又成公案满丛林。」 【 寄平阳净名院润老。】
「班姬零落到而今,闻道翻身入道林。歌扇舞裙忘旧业,药炉经卷半新吟。闲眼白昼三杯酒,静对青松一曲琴。更看他年栖隐处,蓬山楼阁五云深。」 【 过武川赠仆散令人。】
「狐死曾闻尚首丘,悲予去国十年游。崑仑碧耸日落处,渤海西倾天尽头。君子云亡真我恨,斯文将丧是吾忧。尚期晚节回天意,隐忍龙庭且强留。」 【 过燕京和陈秀玉韵。】
「闲骑白马思无穷,来访西城绿发翁。元老规模妙天下,锦城风景压河中。花开杷榄芙蓉澹,酒泛蒲桃琥珀浓。痛饮且图容易醉,欲凭春梦到卢龙。」「闲乘羸马过蒲华,又到西阳太守家。玛瑙瓶中簪乱锦,琉璃锺里泛流霞。品尝春色批金橘,受用秋香割木瓜。此日幽欢非易得,何妨终老住流沙。」 【 赠蒲察元帅。】
「河中春晚我邀宾,诗满云笺酒满巡。对景怕看红日暮,临池羞照白头新。柳添翠色侵凌草,花落余香着莫人。 【 朱淑真词「无奈春寒着摸人」。】 且着新诗与芳酒,西园佳处送残春。」 【 河中游西园。】 「万里西征出玉关,诗无佳思酒瓶乾。萧条异域年初换,坎轲穷途腊已残。身过碧云游极乐,手遮西日望长安。年光迅速如流水,不管诗人两鬓班。」 【 壬午元日。】
已上数作,颇有风味,皆从军西域之作也。
儒将诗
刘後村跋总管徐汝乙诗云:「宋武臣能诗者贺铸、刘季孙,为坡、谷深许;其後有刘翰武子、潘柽德久,尤为项平庵、叶水心所赏重。」明景泰中,有十才子,汤参将胤积最着,予见其《东谷遗稿》十卷,了无可取。成化间金陵姚福者,世袭千户,着《定轩集》、《避喧录》、《窥豹录》,及《青溪暇笔》若干卷。予尝见《暇笔》草稿,福手书也,记轶事颇亦可喜,而论诗肤陋。如自记蔡琰归汉图诗云:「若使胡儿能念母,他年好作倒戈人。」所取彭三吾?明妃诗云:「妾分嫁单于,君恩本不孤。画工休尽杀,梦弼要人图。」谓得风人之体,真三家村学究见识,可为喷饭!又尝见南皮李腾鹏撰《明诗统》,取一诗云:「君王莫杀毛延寿,留画商岩梦里贤。」腐儒所见略同乃尔!又明名将如郭登、戚继光、陈第、万表,皆有诗名。
香奁诗
「眉山暗淡向残灯,一半云鬟坠枕棱。四体着人娇欲泣,自家揉碎砑缭绫。」杨廉夫香奁诗也,见集中。今讹作韩偓,非是。
仲殊诗
《漫录》载僧仲殊诗云:「瑞麟香暖玉芙蓉,画蜡凝辉到晓红。数点漏移衙仗北,一番雨滴甲楼东。梦游黄阁鸾巢外,身卧彤帏虎帐中。报道谯门初日上,起来帘幙杏花风。」右在平江呈黄左丞安中作,东坡所谓蜜殊也。
歌行引
《炙輠录》云:「歌行引本一曲尔,一曲中有此三节。凡始发声谓之引,引者导引也。既引矣,其声稍放,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既行矣,於是声音遂纵,所谓歌也。惟一曲备三节,故引自引,行自行,歌自歌;其音节有缓急而文义有终始,故不同也。正如大曲有入破滚煞之类。今诗家分之,各自成曲,故谓之乐府,无复异制矣。」又姜白石《诗说》云:「载始末曰引,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悲如蛩螿曰吟,通乎俚俗曰谣,委曲尽情曰曲。」
□山
杜牧之吊沈下贤诗云:「一夜小□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坊刻讹作小孤,与本题无涉。按《吴兴掌故》,□山,在乌程县西南二十里。《易》曰「震为□」,?,花蒂也,《说卦》,山之东曰□。此山在福山东故名,福山又名小□山,与□山相连接。唐诗人沈亚之下贤居此。予乡华不注,不作跗解,亦与□同义。
胡钉铰诗派
《茶谱》记胡生以钉铰为业,居近白苹洲,旁有古冢,每茶饮,必酹之。忽梦一人曰:「吾姓柳,感子茗惠,教子为诗。」後遂名胡钉铰诗。若然,则钉铰诗派,乃本柳文畅耶?又《云溪友议》:列子墓在郑里,有胡生,家贫,少为磨镜镀钉之业,遇名茶美酝,辄祭。忽梦一人,刀划其腹,纳以一卷书;既觉,遂工吟咏,号胡钉铰。此一事而传载异耳。
排律
唐人省试应制排律,率六韵,载诸《英华》者可考。至杜子美、元、白诸人,始增益至数十韵,或百韵。近日词林进诗,动至百韵,夸多斗靡,失古意矣。
吴惟信
宋吴惟信中孚,湖州人,寓吴嘉定之白鹤村。吴有糜先生者,於九经注疏,悉能成诵。尝见中孚赋绝句云:「白发伤春又一年,闲将心事卜金钱。梨花落尽东风软,商略平生到杜鹃。」亟下拜曰:「天才也,老夫每欲效颦,则汉高祖、唐太宗追逐笔下矣。」观此可悟作诗三昧。韩退之诗似论,苏子瞻词似诗。昔人谓如教坊雷大使舞终非本色,正此意也。
刘令娴诗
梁徐悱妻刘氏令娴,孝绰之妹,盛有才名。其祭悱文,清绮可诵。及读《玉台新咏》所载令娴诗,如光宅寺云:「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又有期不至云:「黄昏信使断,衔怨心凄凄。回灯向下榻,转面闇中啼。」正如高仲武所云「形质既雌,词意亦荡」。勉名臣,悱名士,得此才女,抑不幸耶?
妄补古碑
崑山慧聚寺有毘沙门天王像,唐杨惠之所塑,旁二侍女尤佳。徐稚山纪其事,谓此像得塑工三昧,具戒後人不可妄加修饰。因思古人书画诗文,宁阙疑不可妄补,皆如此。《西园杂记》载杭州中天竺佛殿後壁山水,王叔明所画,岁久剥落,有逊斋子者补之,为方棠陵豪所讥,此今古通病也。近见秦中诸碑,如《九成宫》之属,下方多刓缺,俗人辄以恶书补之,更数十年,真面目不可复识矣。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