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页 下一页
点校说明
杜甫晚年在一首题为赠虞十五司马的诗中,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五百年後,南宋文人罗大经取其诗意作为书名,写了一部颇有名气的笔记,这就是鹤林玉露。
罗大经字景纶,庐陵(今江西吉水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我们只知道他大约生於宋宁宗庆元初年,卒於宋理宗淳佑末年以後。少年时曾就读於太学,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乡试中举,宝庆二年(一二二六)登进士第。此後曾做过容州(今广西容县)法曹掾、抚州(今江西抚州市)军事推官等几任相当於县令的从八品小官。官於抚州时,由於受当时朝廷中一起矛盾纷争的牵累,被劾罢官。从此以後直到去世,就再也没有得以重返仕途。在幽雅恬静的山居中,完成了鹤林玉露的写作。 【 关於罗大经的生平,详见附录一罗大经生平事迹考。】
鹤林玉露,共十八卷,分甲乙丙三编, 【 日本宽文本三编分记为天地人三集,然据鹤林玉露书中所记,当作甲乙丙三编,符合罗书原貌。】 每编各六卷。对此书的特点,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扼要指出:「其体例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其宗旨亦在文士、道学、山人之间。大抵详於议论而略於考证。」简目的评论是正确的。鹤林玉露较之其他宋人笔记的显着特点,就在於它是以议论为主,而不是以记述或考证为主。谈到议论,人们往往以「向壁虚造」、「游谈无根」来评价宋明理学家。其实,这种评价很有些偏颇。在中国思想史上,理学的出现,不是理性的沉沦泯灭,而是达到了一种思辨的高峰。它的产生,除了有其思想史本身的发展规律可循外,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许是有宋一代内忧外患的严峻现实,使得宋人比较讲究实际。因此,作为理学家的议论,也多是有感而发、因时而论的。具体说到罗大经,在众多的宋代理学家中是算不上数的。谈不上窥一斑而见全豹,但读一读罗大经这一理学家言,起码可以窥见宋代理学家的一个侧影。从鹤林玉露看,罗大经的议论很典型地带有宋代理学家那种鲜明的特徵。明代叶廷秀评论罗大经:「其言以紫阳为鹄,学术治道多有发明,而不离王道。」融合儒佛而形成的理学,诞生在统治结构以士大夫为中心的社会,又处於家国多难的时代,这就规定了它的主旨是发明治道。「治国齐家平天下」,这种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所赋予的雄心壮志,明确而牢固地竖立在宋代不少士大夫心中。鹤林玉露展现给人们的罗大经这个理学家的形象,不是长期以来萦绕在人们头脑中那副迂腐虚伪的面孔,而是一个清醒的忧国忧民的正直的知识份子形象。他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主恢复深致不满,丙编卷一「十里荷花」条,记其和诗云:「杀胡快剑是清讴,牛渚依然一片秋;却恨荷花留玉辇,竟忘烟柳汴宫愁。」这首诗不难使人想起当时另一首有名的讥刺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他在乙编卷二「函首诗」条痛斥杀韩侂胄函首以奉金人一事:「开禧之举,韩侂胄无谋浪战固可罪矣,然乃至函其首以乞和何也?当时太学诸生之诗曰:『晁错既诛终叛汉,于期已入竟亡燕。』此但以利害言耳,盖未尝以名义言也。譬如人家子孙,其祖父为人所杀,其田宅为人所吞,有一狂仆佐之复雠,谋短计浅,迄不能遂,乃归罪此仆,送之雠人,使之甘心焉,可乎哉!」书中对秦桧的乞和行径,也每多抨击,并且在甲编卷三「格天阁」条引据金人张师颜南迁录,明言秦桧乃金国间谍。对元元百姓,笔记中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乙编卷二「彤庭分帛」条云:「余尝见州郡迓新者设饰甚费,因成诗云:『赤子须摩抚,红尘几送迎。幕张云匼匝,车列监鲜明。岂是朘民血,空教适宦情。忍闻分竹者,竭泽自求盈。』」乙编卷四「养兵」条,通过比较寓兵於民和养职业兵两种兵制的得失,也反映了对黎民的同情。这些,不必以「难能可贵」来评价,这实际上是深受「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民本思想熏陶的一个封建士大夫维护统治利益的很正常的思想。罗大经的议论,反映了一个封建士大夫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和作为巨大统治结构一份子的高度事业心。
「博而匪滥,醇而寡疵,有所论刺而不伤於掊击,有所援叙而不流於浮夸。」 【 见附录三明人车任远鹤林玉露跋。】 罗大经的议论的确如此。那麽,作为一部宋人笔记,其史料价值如何呢?清人曾钊在面城楼集钞中曾具体举例作了说明。其云:「书中如韩平原为南尉,秦桧自金归诸条,亦足补史之未备也。」其实,罗大经身当南宋末叶,记事多系耳闻目睹,议论亦多关经国大事,因此,这些记载与议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丙编卷一「高宗眷紫岩」条,记载宋高宗对张浚的宠幸,对世传高宗晚年不满於张浚,而有「宁失天下,不用张浚」之语表示了异议;丙编卷四「中兴讲和」条,记载宋孝宗初即位时锐意恢复,由於当时财力所限和大臣掣肘而未能实现,有助於人们了解南宋朝廷中的主和派势力;乙编卷三「白羊先生」条,记载了宋光宗时的一次未遂政变;甲编卷四「绍熙内禅」条,记载了群臣逼光宗逊位,拥立宁宗这一事件的详细情况;同卷「邓友龙使虏」条,记载中原一义士潜入南宋使者驿所提供情报之事,对韩侂胄北伐的直接原因有所揭示;乙编卷一「高宗配享」条,通过记述在高宗配享问题上的争论,反映了时人对南宋初年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些记载,或可与史乘互证,或可补阙订误。又如甲编卷一「官省钱」条,卷六「税沙田」条,乙编卷一「经总钱」条,卷四「庐陵苗盐」条,丙编卷五「广右丁钱」条等,於宋史食货志多可有补。在经济史料方面,值得一提的还有丙编卷二「老卒回易」条。此条记载一老卒毛遂自荐,以五十万巨资,号「大宋回易使」,率领几十人乘巨舰到海外贸易,「获利几十倍」。这对人们研究宋代经济发展与海外贸易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此书还记载了宋代一些政治、军事、礼仪制度,也很有价值。如甲编卷一「民兵」条和乙编卷四「养兵」条对南宋兵制的记载,丙编卷二「告命」条对一至九品告命的记载,卷三「玉牒」条对皇族谱牒的记载等。
此外,笔记中记载了不少文人逸事,也可视为重要的文学史料。如丙编卷五「二老相访」条,就记载了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还乡後的亲密交往。对杨、周二人关系,宋史及其他史书的记载都认为这两个同乡不甚相得,周必大曾在宋孝宗面前谮毁过杨万里。而从这条记载看,二人关系却颇为融洽。罗大经作为杨、周同一时代的同乡,这一记载应当说是有徵可信的。笔记中还有许多见解精辟的诗话,对研究古代诗论的发展也多有裨益。明代叶廷秀就专门从鹤林玉露中辑出近四十条诗话,编成诗谭续集。
鹤林玉露中还有一些杂记也很有价值。如丙编卷四「日本国僧」条,不仅是一条研究中日交往的史料,而且其中记载的一些汉字的日语对音,对研究近古汉语音韵和日本语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如云:「砚曰松苏利必(现代日语读为:??),笔曰分直(??),墨曰苏弥(??),头曰加是罗(???),手曰提(?),眼曰媚(?),口曰窟底(??),耳曰弭弭(??)」等。
鹤林玉露的现存版本较多,但从一些官私目录和现存各种版本看,自明代可以分为两个流传系统:一为十八卷本,分甲乙丙三编;一为十六卷本,不分编。
在中国较为罕见,然而却流行於日本,被多次翻印。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是十六卷本。经考证,分为甲乙丙三编的十八卷本较为接近罗书原貌,而十六卷本当是十八卷本散乱之後的重编。十八卷本较之十六卷本多出四十条。考之今存七百九十五卷永乐大典中所引十九条鹤林玉露语,均未超出现存十八卷本,可知鹤林玉露基本没有佚失(起码自明初以来如此),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宋人笔记。 【 关於鹤林玉露的版本,详见附录二鹤林玉露版本源流考。】
这次整理,是以十八卷本系统中刊行较早的日本庆安本为底本,主要对校以十八卷本系统的日本宽文本、明活字本、明陆师道钞本和十六卷本系统的明谢天瑞校本、王叔承校本、南京都察院刊本、小字本、稗海本、清进修书院本。由於十六卷本系统的版本较多,故对照底本,凡此系统诸本异文相同者,校记中不一一出列各本名称,统称之为「诸本」,以图省文。个别版本异文可取,仍具其名。此外,还参校以说郛、永乐大典等丛书、类书,并采用宋史等史书和有关宋人文集、笔记间作以他校。校勘意在纠正底本讹误,故凡底本不误,而他本误者,一般不出校。初涉校雠,才学疏浅,缪误之处,至盼读者指正。 【 一九三六年,商务印书馆曾印行近人夏敬观校订的宽文本,由於夏校基本是只校异同,未下断语,所以此次整理未加采用。】
整理校点鹤林玉露,是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在整理过程中,得到了导师傅璇琮、向仍旦先生的热情指导,另外还得到白化文、金开诚等先生的帮助,谨此一并深致谢忱。
王瑞来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