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壬
李纹者[272],早年受王涯恩。及为歙州巡官时,涯败,因私为诗以吊之,末句曰:「六合茫茫皆汉土,此身无处哭田横。」乃有人欲告之,因而《纂异记》记中有《喷玉泉幽魂》一篇,即甘露之四相也。玉川先生,卢仝也。仝亦涯客,性僻面黑[273],常闭於一室中,凿壁穴以送食。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夜,偶宿涯馆。明日,左军屠涯家族,随而遭戮。
裴说,宽之侄孙,佐西川韦皋幕,善鼓琴,时称妙绝。灵开山有美桐,取而制以新样,遂谓之「灵开琴」。蜀中又有马给,弹琴有名,尤能大小间弦。吴人阳子儒,亦於悲风尤妙。
天尊应号者,取《灵宝经》中三十二天之十方,即其次序也。
大忌,学士进名奉慰,其日尚食供素膳,赐茶十串。
大中年,日本国王子求唐人围棋。上敕待诏顾师言敌着,出楸玉局、冷暖棋子。本国有手谭池,池中出玉子,不由制处,自然黑白,冬温夏冷。
御厨进馔,凡器用有少府监进者九飣食,以牙盘九枚装食味其间,置上前,亦谓之「看食」。见京都人说:两军每行从进食,及有宴设,多食鸡鹅,每只价直二三千[274]。每有设,据人数取鹅,燖去毛及五脏,攘以肉及粳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於其中,缝合炙之,肉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谓之「浑羊没忽」。翰林学士每遇食,赐食有物若毕罗衫,绝大,滋味香美,号为「诸王修事」。
高劭者,骈之犹子,以门地迁华州刺史。中和後,寓圃田,为蔡寇挈之。後得脱去,投汴,梁祖擢为判官。後驾在岐,使致书四,入至三原,行十里,遇害。
僧佛寿命者[275],续佛寿命也。《四分律》中说:「住持毗尼藏者,即住佛法也。以住持佛法故,乃续佛寿命。」结集缘起云:「佛临涅盘,阿难问佛:『佛灭度後,以何为师?』佛答阿难:『吾灭度後,以波罗提木叉为师。』」梵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戒」,与毗尼同出而异名。毗尼者,此云「调服律藏」也。又《戒经序》云:「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大和九年,敕:「江南、湖南共以傔资一百二十分送上都,充宰臣雇召手力。」宰臣李石坚让,乞只以金吾手力引,从之。时初诛李训後也,至今为例。
建中三年六月,诏中书、门下两省,各置印一面。
元和三年,李藩为给事中,时制敕有不可,遂於黄纸批之。吏曰:「宜连白纸。」藩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裴垍言於上[276],以谓有宰相器。俄而郑絪罢免,遂拜。
万回,阌乡人也,神用若不足,人谓愚痴无所能。其兄戍安西,久不得问,虽父母亦谓其死矣,日夕悲泣而忧思焉。万回顾父母感念其兄,忽跪而言曰:「涕泣岂非忧兄耶?」父母且疑且信,曰:「然。」万回曰:「详思我兄所要者,衣装、糗粮、巾履之属[277],悉备之,某将往观之。」忽一朝,齎所备而去,夕返其家,谓父母曰:「兄善矣。」发书视之,乃兄迹也。弘农抵安西,盖万余里,以其万里而回,故曰「万回」也。万回貌若愚痴,忽有先举异见,惊人神异也。上在藩邸时,多行游人间,万回每於聚落街衢中高声曰「天子来」或「圣人来」,信宿间,上必经过徘徊也。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万回望见车骑,连唾曰:「血腥血腥,不可近也。」不久而夷灭矣。上知万回非常人,内出二宫人侍奉之,时於集贤院图形焉。
旧制:碑碣之制,五品已上碑;七品已上碣;若隐沦道素,孝义着闻,虽不仕亦立碣。
贞元已来,选乐工三十余人,出入禁中,号「宣徽」,长入供奉,皆假以官第。每奏伎乐称旨,辄厚赐之。至元和八年,始分番上下,更无他锡,所借宅亦收之。
胡生者,失其名,以钉铰为业,居霅溪,而近白苹洲。去厥居十余步,有古坟,胡生若每茶饮[278],必奠酹之。尝梦一人谓之曰:「吾姓柳,平生善为诗而嗜茗。及死,葬室乃子今居之侧。常衔子之惠,无以为报,欲教子为诗。」胡生辞以不能,柳强之曰:「但率子言之,当有致矣。」既寤,试构思,果有冥助者,厥後遂工焉。又一说:列子终於郑,今墓在郊薮,谓贤者之迹,而或禁其樵焉[279]。里有胡生,性落魄,家贫。少为洗镜锼钉之业,倏遇甘果名茶美酝,辄祭於列御寇之祠垄,以求聪惠,而思学道。历稔,忽梦一人,刀划其腹开,以一卷之书置於心腑。及睡觉,而吟咏之意,皆甚美之词,所得不由於师友也。既成卷轴,尚不弃於猥贱之业,真隐者之风,远近号为「胡钉铰」。
肃皇赐高士玄真子张志和奴婢各一人,玄真子配为夫妻,名曰「渔僮」、「樵青」。人问其故,答曰:「渔僮使卷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280],竹里煎茶。」志和,字子同。
大和中,郑注中纳山木如市,一根有至万钱者。郑覃力奏,勅以禁绝。
开元十三年五月,集贤学士徐坚等纂经史文章之要,以类相从,上制曰《初学记》[281]。至是上之,欲令皇太子及诸王检事缀文尔。
开成中[282],李绅为汴州节度使,上言於本州置利润楼店,从之。与下争利,非长人者所宜。
大历八年,吴明国进奉。其国去东海数万里,经挹娄、沃沮等国。其土宜五谷[283],多珍玉,礼乐仁义,无剽劫。人寿二百岁,俗尚神仙。常望黄气如车盖,知中国有土德君王,遂贡常然鼎,量容三斗,光洁类玉,其色纯紫。每修饮馔,不炽火常然,有顷自熟,香洁异常。久食之,令人反老为少,百疫不生。
《礼记˙儒行》云:「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注云:「席,犹铺陈也。铺陈往古尧舜之善道,以待见问也。大问曰聘。」今人使「席上珍」,皆误也,皆以为樽俎之间珍羞耳。潘岳曰:「笔下摛藻,席上敷珍。」亦误也。
《玉藻》云:「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士以鱼须文竹。」注:「文,犹饰也。大夫士饰竹为笏,不敢与君并用纯物也。」《释文》云:「用文竹及鱼须也,以鱼须饰文竹之边。须音班。」今之人多呼鱼须为鬓[284],误也。余凡四为府监试官,往往有举子於「无」字韵内押[285]。
鸡树,郭颁《魏晋世语》曰[286]:「刘放、孙资共典枢要,夏侯献、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树,二人相为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今之人讲德於宰相,多使「鸡树」,非嘉也。唐贤牋启,往往有之,误也。
大中二年,以起居郎郑颢尚万寿公主。诏曰:「女人之德,雅合慎修,严奉舅姑,夙夜勤事,此妇人之节也。万寿公主妇礼,宜依士庶。」
一行老病将死,玄皇执手问之曰:「更有何事相救?」行曰:「尚有二事。其一曰,勿遣胡人掌重兵。不获已用之,勿与内宴。若使见富贵,必反逆以取。其二曰,禁兵勿付汉官,须令内官监统。」及幸蜀,临渭水,与肃皇别,叹曰:「吾不用一行之言。」後方置神策军。又一说:临终留一物,令弟子进上,发之,乃蜀当归。上初不喻,及西幸,方悟微旨。
贞元中,仕进道塞,奏请难行。东省数月闭门,南台唯一御史。令狐楚为桂府白身判官,七八年奏官不下。由是两河竞辟才隽,抱器之士往往归之,用为谋主,日以恣横。元和以来,始进用有序。
大足元年,则天尝引中书舍人陆余庆入,令草诏。余庆迟回至晚,竟不能裁一词,由是转左司郎中。
贞元初,中书舍人五员俱缺,在省唯高参一人,未几亦以病免,唯库部郎中张蒙独知制诰,宰相张延赏、李泌累以才可者上闻,皆不许。其月,蒙以姊丧给假。或草诏,宰相命他官为之,书省案牍不行十余日。
华岳云台观,中方之上,有石堀起[287],如半瓮之状,名曰「瓮肚峰」。上尝赏望,嘉其高迥,欲於峰肚大凿「开元」二字,填以白石,令百余里望见之。谏官上言,乃止。
武皇帝梦为虎所趁,命京兆、同、华格虎以进。至大中,即属虎。
开元末,於弘农古函谷关得宝符,白石赤文,正成「桒」字。识者解之云:「桒者,四十八字也,所以示圣上御历数也。」及幸蜀之来岁,四十八矣。得之时,天下歌之,遂改年天宝。
开成中对延英[288],李石奏曰:「臣往年从事西蜀,中元日常诣佛寺,见故剑南节度使韦皋图形。百姓至者,先拜之,而後谒佛,皆叹,有泣者。臣实异之[289],访於故老,皆曰:『令公恩深於蜀人。』复问曰[290]:『奚为恩深?』答曰:『百姓税重,令公轮年全放。自令公後,不复有此惠泽。百姓穷,追思益切。』」
元和元年十二月,李吉甫等撰《元和中国计簿》十卷上之。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道,管州府二百九十五,镇县一千四百五十三,见定户二百四十四万二百五十五。其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291]、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州、淮西、淄青等一十五道,合七十一州,并不申户口。
宝历三年,京兆府有姑鞭妇致死者,请断以偿死。刑部尚书柳公绰议曰:「尊殴卑,非鬭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遂减死。
紫宸旧例,有接状中郎,最近御幄。开成元年五月己酉,其日直者老以伛。文皇问李石曰:「此何人?」答曰:「中郎白先朝[292]。」上变色。石奏曰:「姓白,重名上『先』字,下『朝』字。」及退,遣合门使问[293]:「何时授此官?」曰:「今年正月。」石等谢曰:「中郎官,国初犹用贤俊,近日只授此辈。」因以郎官兼为之。李宝符、杜篆以白皙膺选。
《开元令》:「诸有猛兽之处,听作槛穽、射窝等,得即送官,每一头赏绢四匹。捕杀豹及狼,每一头赏绢一匹。若在监牧内获者,各加一匹。其牧监内获豹,亦每一头赏得绢一匹[294],子各半之。」信乎,长安上林近南山,诸兽备矣。
《令》云:诸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一尺二寸为大尺一尺。)十尺为丈。诸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黍为龠,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三斗为大斗一斗。)十?为斛。诸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一两。)十六两为斤。诸积秬黍为度量权衡,调钟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冕服制[295],则用之。此外官私,悉用大者。在京诸司及诸州,各给秤、尺、度、?、升、合等样,皆以铜为之。诸度地五尺为步,三百步为一里。
章八元及第後,居浙西,恃才浮傲,宴游不恭。韩晋公自席械系之,来晨将议刑。时杨於陵乃韩女壻,以同年救之,曰:「为杨郎屈法。」
杨元卿,元和中自淮西背逆归顺,阖门被屠。其子延宗,曾任磁州刺史。开成中,与河阳军人谋逐帅以自立,为其党所告,寘於极典。勅曰:「特宽今日覆族之刑,以答当时毁家之效。毙於枯木,非谓无恩。」
王源中,字正蒙,在内署嗜酒,当召对,方沉醉不能起。及醉醒,同列告之,源中但怀忧惕,殊无悔恨。他日,又以醉不任赴召,遂不得大用。开成三年十一月,薨於郓州节度使。又曾赐酒十金瓯[296],酒饮皆尽,瓯亦随赐[297]。
李珏在相,因对[298]:「明皇谓羣臣:『我自即位,不曾枉诛一人。』不知任李林甫,破人家不少矣。」
开成二年十二月癸卯,诏曰:「应万言、童子等,朝廷设科取士,门目至多。有官者令诣吏曹,未仕者即归礼部。此外更或延引,则为冗长。起今更不得荐闻。」
上元二年九月甲申,天成地平节。上於三殿置道场,以内人为佛、菩萨象,宝装饰之。北门武士为金刚、神王,结彩被坚执锐,严侍於座隅。焚香赞呗,大臣近侍作礼围绕,设斋奏乐,极欢而罢,各赠帛有差。
柳公绰在山南,有属邑启事者犯讳,纠曹请罚。公曰:「此乃官吏去就,非公文科罚。」退其纠状。
韩皋为京尹,诏以宏辞拔萃所试,就府考覆,时论以昇黜为当。一日下朝,有公主横过驺道,立马杖肩轝八夫背各二十,命捕贼吏引僦夫,送公主归宅。主入诉,遂贬杭刺。
开成中,文皇一日谓执政曰:「丁居晦作中丞如何?」因悉数大臣而品第之,叹曰:「宋申锡堪任此官,惜哉!」又曰:「牛僧孺可为御史大夫。」郑覃曰:「顷为中丞,未尝搏击,恐无风望。」上曰:「不然。鸾凤与鹰隼事异。」上又曰:「居晦作此官,朕曾以时谚谓杜甫、李白辈为四绝,问居晦,晦曰:『此非君上要知之事。』朕常以此记得居晦,今所以擢为中丞。」
肃皇元年,吐蕃遣使入朝请和。敕宰相於中书宴设,将诣光宅寺为盟。使者云:「蕃法,盟誓取三牲血歃之,无向佛寺。」明日复於鸿胪寺歃血。
柳公权尝於佛寺看朱审画山水,手题壁诗曰:「朱审偏能视夕岚[299],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此句为众歌咏。後公权为李听夏州掌记,因奏事,穆宗召对曰:「我於佛寺见卿笔札,思见卿久矣。」宣出充侍书学士,非时宰所乐,进拟左金吾卫兵曹充职,御笔改右小谏。中外朝臣,皆呼为国珍。
韩晋公在朝,奉使入蜀,至骆谷,山椒巨树,耸茂可爱,乌鸟之声皆异。下马以探弓射其颠杪[300],柯坠於下,响震山谷,有金石之韵。使还,戒县尹募樵夫伐之,取其干,载以归。召良工斲之,亦不知其名,坚致如紫石,复金色綫交结其间[301]。匠曰:「为胡琴槽,他木不可并。」遂为二琴,名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雷」。因便殿德皇言乐,遂献大忽雷,为禁中所有[302],小忽雷在亲仁里。
开成三年十月甲午,庆成,节次以酒脯并仙韶乐赐中书门下及文武百寮[303],宴於曲江亭子。
萧潮初至遂州,造二幡施於寺。设斋毕,作乐,忽暴雷霹竿成数十片矣。至来岁当震日,潮死。
苟讽者[304],善药性,好读道书,能言名理,樊晃常给其絮帛[305]。有铁镜,径五寸,鼻大如掌,言於道者处得之[306]。无绝异,但数人同照,各自见其影,不见他人。
大和六年,承优入寺诸司、流外令史、掌故礼生[307]、批书医工,及诸军使承优官典,总一千九百七十二员。至赞皇再入,减得六百五十七员。
杜仲阳即杜秋也,始为李錡侍人,錡败填宫,亦进帛书,後为漳王养母。大和三年,漳王黜,放归浙西,续诏令观院安置,兼加存恤。故杜牧有《杜秋诗》,称於时。
宝历二年六月,京兆府奏:「法曹参军独孤谓,前件官元推问劫人贼车仲莒,遂寻踪迹,得去年十月於宣平坊北外门杀人并剥人面皮贼熊元果等三人,两人缘盗马捉获,寻准法决杀讫。伏以凶恶不去,辇毂难为肃清;勤劳不酬,官吏无以激劝。其独孤谓伏请特赐章服。」寻依奏。
大和中,水部员外郎杜涉常见江淮市人桃核扇,量米正容一斗,言於九疑山得之。
贞元初,荆南有狂僧,善歌《河满子》。尝遇醉五百,涂中辱令歌。僧即发声,其词皆陈五百平生过恶,五百惊惧,自悔之不暇。
王涯居相位,有女适窦氏,欲求钱十七(一作七十。)万,市一玉钗。涯曰:「於女何惜。此妖物也,必与祸相随。」後数月,女自婚会归,告王曰:「前时玉钗为冯外郎妻首饰矣。」乃冯球也。王叹曰:「冯为郎吏,妻之首饰有十七万钱,其可久乎?其善终乎?」冯为贾餗门人,最密。贾为东户,又取为属郎。贾有苍头,颇张威福,冯於贾忠,将发之未能。贾入相,冯一日遇苍头於门,召而勖之曰:「户部中谤辞不一,苟不悛,必告相国。」奴拜谢而去。未浃旬,冯晨谒贾,贾未兴。时方冬,命火。内有人曰:「官当出。」俄有二青衣出曰:「相公恐员外寒,奉地黄酒三杯。」冯悦,尽举之。青衣入,冯出告其仆驭曰:「喝且咽。」粗能言其事,食顷而终。贾为兴叹出涕,竟不知其由。明年王、贾皆遘祸。噫!王以珍玩奇货为物之妖,信知言矣,而徒知物之妖,而不知恩权隆赫之妖,甚於物也。冯以卑位贪货,已不能正其家,尽忠所事,而不能保其身,斯亦不足言矣。贾之臧获害门客於墙庑之间而不知[308],欲始终富贵,其可得乎?此虽一事,作戒数端。
大中四年,驸马崔杞除大理少卿[309],在司当职。《公式令》:诸文武官职事五品已上,致仕身在京者,每季令通事舍人一人巡问奏闻。其在外州者,亦令长吏季别巡问。每年附朝集使闻奏,使知安否。
宋守敬为吏,清白谨慎,累迁台省,终於绦州刺史。其任龙门丞,年五十八,数年而登列岳,每谓属僚曰:「公辈但守清白,何忧不迁。俗之人每以双陆无休势,余以为仕宦亦无休势,各宜勉之。」
沙门玄奘,俗姓陈,偃师人。少聪敏,有操行。贞观三年,因疾而挺志,往五天竺国,凡经十七岁,至贞观十九年二月十五日方到长安。足所亲践者,一百一十一(一作七。)国。采求佛法,咸究根源,凡得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佛舍利及佛像等甚多。京师士女迎之,填郛溢郭。时太宗在东都,乃留所得经像於弘福寺。有瑞气徘徊像上,移晷乃灭。遂诣驾,并将异方奇物朝谒。太宗谓之曰:「法师行後,造弘福寺。其处虽小,禅院虚静,可为翻译之所。」太宗御制《圣教序》。高宗时为太子,又作《述圣记》,并勒於碑。麟德中,终於坊郡玉华宫[310]。玄奘撰《西域记》十二卷,见行於世,着作郎敬播为之序。
元和之初,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賸,乃狭小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後减诸牋亦如是,将名曰「薛涛牋」。
韦绶自吏侍除宣察,辟郑处晦为察判,作《谢新火状》云:「节及桐华,恩颁银烛。」绶削之,曰:「此二句非不巧,但非大臣所宜言。」
《晋书˙陶潜本传》云:「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即非彭泽令时所栽。人多於县令事中使「五柳」,误也。《白氏六帖˙县令门》「种五柳」,此亦误也。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天策上将军,太皇在藩时为之。及升储,并是省之。诸道行台,武德九年并省。
贞观元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分将作为少府监,通将作为三监。
长安盛要[311],哀家梨最为清珍。谚谓:愚者得哀家梨必蒸吃。今咸阳出水蜜梨,尤佳,鄠、杜间亦有之,父老或谓是哀家种。
崔元综,则天朝为宰相,得罪流南海之南。会恩赦[312],赤尉引谢之日,授分司御史,累迁中书侍郎。卒时九十九,唯独一身。
北省班,谏议在给事中上,中书舍人在给事下。裴佶为谏议,形质短少,诸舍人戏之曰:「如此短小,何得向上?」裴答曰:「若怪,便曳向下着。」众皆大笑,後除舍人。
卢迈有宝瑟[313],各直数十万,有寒玉、石磬、响泉、和志之号。
福州城中有乌石山,山有峯,大凿三字,曰「薛老峯」。癸卯岁,一夕风雨,闻山上如数千人喧噪之声。及旦,则薛老峯倒立,三字返向上[314]。城中石碑皆自转侧。其年闽亡。
智永禅师,传右军父子笔法,居长安西明寺。从七十至八十,十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每了,人争取之[315]。但是「律召调阳」,即其真本也。石本是内降,贞观年中也。俗本称「律吕调阳」,误也。盖以草圣「召」字似「吕」字耳。以「闰余」对「律召」,是其义也。徐散骑最博古,亦误为「吕」字。
杜佑自户部侍郎判度支[316],为卢杞所恶,出为苏刺。时佑母在,杞以忧阙授之。佑不行,换饶州。
大历十一年,制:国子监置书学博士,立《说文》、《石经》、《字林》之学。举其文义,岁登下之,亦古之学也。
武德末,文皇欲平内难,苑池内得白龟,化为白石。故登极後降制曰:「皇天眷佑,锡以宝龟。」
邢曹进,至德中河朔将也。飞矢中目,而镞留於骨,三出之不得。後遇神僧,以寒食饧渍之,出甚易,月余愈。
西明、慈恩多名画。慈恩塔前壁,有《湿耳师子跌心花》,时所重也。
高骈既好神仙,性复多诞。每称与玉皇及羣仙书札来往,时对宾客,或彩牋以为报答。
周宝在浙西,副使崔绾,公之妻族弟兄,鴈列於幕中。观察判官田佩,亦其外甥,二人最为贪暴。其次陆谔已下,皆挟势而入。及更变之後,甚者亦多不免也。
时人多使「沉碑岘首」,唐贤往往有之。按《晋书》,杜预好为身後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勳绩。一沉方(一作万。)山之下,曰:「焉知此今後不为陵乎[317]?」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後不为谷乎[318]?」「沉碑岘首」,误也,当为「沉碑方(一作万。)山」。
鲍照,字明远。至唐武后,讳减为昭,後来皆曰鲍昭[319]。唯李商隐诗云:「嫩割周顒韭,肥烹鲍照葵。」又元稹诗云:「乐章经鲍照,碑版笑颜竣。」今人家有收得隋末唐初《文选》,并鲍照尔。
袁州蒋动处士作《冷淘歌》,词甚恶,投郡守温公受知。
语儿梨,今俗说甚多,皆不近理。按《万岁历》云:黄武六年正月,获彭绮。是岁,由拳西乡有产儿坠地便语,(屈云峯曰:此处应据《太平御览》,增「因曰」二字。)故名语儿乡[320]。语儿梨者,殆出此乡也。今由拳属杭州。黄武,吴年号,六月丁未,是魏明年太和元年也。(「黄武」以下,旧本错见下二条。黄琴六曰:「应并於此无疑,月当作年,年当作帝。」)
临安出纸,纸径短,色黄,状如牙版。字误,可以舌舐之,不污。近亦绝有,盖取多工尠而价卑也。
今信州城西街连草市,地名「君迁」,仍多树木,人皆不辩。余尝通理是郡,召父老询之,皆云不知其地名之由。及披《文选》,左太冲《吴都赋》云:「平仲君迁,松梓古度,楠榴之木,相思之树。」注曰:「皆木名。」以此详之,不辩之木,乃君迁尔。
张去华,谊之子。显德三年[321],年十八,着《南征赋》,於淮南行在献之。召试,除台簿。未几,因台中议事,不得预三院坐,遂弃官归圃田。後状元及第,建隆二年也。
[272] [补校]「李纹」,《新唐书˙艺文志三》着录《纂异记》一卷,着者作「李玟」。
[273] [成校]「性僻面黑」,底本「僻」作「辟」,据明刻本、粤雅堂本改。
[274]「每只价直二三千」,四库本「三」下有「十」字。
[275] [补校]「僧佛寿命者」,「僧」,明刻本作「增」。
[276] [成校]「裴垍」,底本作「裴洎」,误,据粤雅堂本改。
[277] [成校]「巾履之属」,底本「巾」作「扉」,据粤雅堂本改。
[278]「胡生若每茶饮」,「饮」字原无,据四库本补。
[279]「而或禁其樵焉」,「焉」,四库本作「采」。
[280]「樵青使苏兰薪桂」,「兰薪」,四库本作「薪斫」。
[281]「上制曰初学记」,「制」下明抄本及四库本有「名」字。
[282]「开成中」,「开成」原作「开元」,据黄校本改。
[283]「其士宜五谷」,「宜」字原脱,据四库本补。
[284]「今之人多呼鱼须为鬓」,「今」字原无,据粤雅堂本补;「为」字原无,据四库本补。
[285]「往往有举子於无字韵内押」,「举子」,四库本有「公然」二字。
[286]「郭颁魏晋世语曰」,「魏晋」原作「晋魏」,据《隋书》卷三三《经籍二》乙正。
[287]「有石崛起」,「石」原作「方」,据粤雅堂本改。
[288]「开成中对延英」,「开成」原作「开元」,据黄校本改;「对」字原脱,据四库本补。
[289]「臣实异之」,「实」原作「贵」,据黄校本及粤雅堂本改。
[290]「复问曰」,「复」原作「後」,据四库本改。
[291]「泾源」,原作「源原」,据粤雅堂本改。
[292] [成校]「中郎白先朝」,底本无「中」字,据明刻本、粤雅堂本增。
[293]「遣合门使问」,「合」原作「阖」,据明抄本及四库本改。
[294]「亦每一头赏得绢一匹」,「赏得」,四库本作「加赏」。
[295]「合汤药及冕服制」,「制」下,四库本有「度」字。
[296]「又曾赐酒十金瓯」,「瓯」原作「瓶」,据粤雅堂本改。
[297]「瓯亦随赐」,「赐」字原脱,据粤雅堂本补。
[298]「因对」,原作「国对」,据粤雅堂本改。
[299]「朱审偏能视夕岚」,「视」,四库本作「貌」。
[300]「下马以探弓射其颠杪」,「探」,四库本作「柘」。
[301]「复金色綫交结其间」,「复」,四库本作「有」。
[302]「为禁中所有」,「为」原作「及」,据四库本改。
[303]「节次以酒脯并仙韶乐赐中书门下及文武百寮」,「脯」原空格,据粤雅堂本补。
[304]「苟讽者」,「苟」,粤雅堂本作「荀」。
[305] [成校]「樊晃」,底本作「樊日光」,据明刻本改。
[306]「言於道者处得之」,「之」字原无,据四库本补。
[307]「承优入寺诸司流外令史掌故礼生」,「寺」,四库本作「仕」;「故」原作「因」,据粤雅堂本改。
[308]「贾之臧获害门客於墙庑之间而不知」,「臧」字原脱,据四库本补。
[309] [成校]「崔杞」,底本作「崖祀」,误,据明刻本改。《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传》:「东阳公主,始封信安郡主。下嫁崔杞。」
[310] [成校]「玉华宫」,底本作「玉华寺」,误,据粤雅堂本改。《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传》:「玄奘乃奏请逐静翻译,敕乃移於宜君山故玉华宫。六年卒......」
[311]「长安盛要」,「要」,四库本作「时」。
[312] [补校]「会恩赦」,「赦」原作「叙」,据粤雅堂本改。
[313]「卢迈有宝瑟」,「瑟」,四库本作「琴」。
[314]「三字返向上」,「三」字原空格,据粤雅堂本补。
[315]「人争取之」,「之」字原无,据四库本补。
[316]「杜佑自户部侍郎判度支」,「支」字原脱,据四库本补。
[317]「曰焉知此今後不为陵乎」,此十字原无,据黄校本补。
[318]「焉知此後不为谷乎」,「谷」原作「陵谷」,据黄校本删。
[319]「後来皆曰鲍昭」,「昭」原作「照」,据粤雅堂本改。
[320]「故名语儿乡」,「故名」二字原无,据四库本补。
[321]「显德三年」,「三」字原缺,据《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补。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