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万历野获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两汉魏晋南北朝笔记 唐五代笔记 宋元笔记 明人笔记 清人笔记 民国笔记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万历野获编卷十五

 

  秀水沈德符景倩着

  桐乡钱 枋尔载辑

  科场二

  ○科场二

  阁臣典试

  有司分考

  乡会分考

  科道争为主考

  太座师

  李京山门生

  荐主同咨

  乙丑会试题

  甲辰科首题

  出题有他意

  读卷官取状元

  乡试借题攻击

  北场口语之多

  礼官误字

  榜後误失朱卷

  廷试

  阁试

  御史方伯相殴

  孙蕡陈遇

  洪武开科

  开国第一科

  乡会试并举

  二张忠义

  吴康斋父

  前甲申会元

  现任大臣子弟登第

  壬辰会元

  马铎李骐同母

  征叛王废乡试

  典史再举乡试

  举人充吏会试

  驿丞进士

  乡试遇水火灾

  内官子弟登第

  进士给假

  进士百户

  异姓

  早达

  纳粟民生高第

  外戚科目

  魁元再甲子

  △阁臣典试

  【阁臣典试】隆万以来。南宫主试。例用辅臣。而以词林大僚副之。已有成规矣。惟今上之壬辰。列内阁者四公。首辅王太仓。四辅张新建。俱未至。次辅王山阴以争册立杜门。仅赵兰谿一人在阁。遂并用词林两学士主之。至辛丑科。则内阁二人。首辅赵兰谿。久在病杜门。仅沈四明一人在阁。至丁未科。内阁亦止朱山阴一人。遂并用词臣如壬辰。又至庚戌科。则内阁三人。首辅王太仓不至。次辅李晋江以避言杜门。仅次辅叶福清一人在阁。于时主试亦用两词臣。是四科虽变体。亦揆之理势宜然。况先朝俱有故事乎。及次科癸丑。内阁止福清独相。则典试应如前四科例矣。而中旨忽下。命叶揆入闱。而起故祭酒方德清於家。以为之副。是时虚纶扉以待者几三旬。一切送票本章皆自外而入。条拟旨意皆自内而出。法膳上尊。赐无虚日。真千古所无之旷典。台垣寂无一人敢言其非体者。乃至旧台臣素号铮铮。临期上疏劝驾矣。次科丙辰。吴崇仁以次辅领春闱。而假元之事起。狼狈去国。为天下笑。真所谓盛满之後。必有衰飒也。

  △有司分考

  【有司分考】今上壬午科以後。议者谓十三省乡试。俱巡按专其事。实为总裁。而外帘府县知推。自为分考官。所聘教官。虽刊名录中。分阅朱卷。毫不得干预试事。其知推各看墨卷。恣通关节。竞取所私。今宜痛革前弊。以京朝翰林科部诸官驰往典试。如先朝故事。若分考则尽用别省教官之有声者。倘不足。则间取本省一二知推佐之。奉旨准行。以今科乙酉为始。永为定例。其年之三月。将遣主考。巡按浙江御史王世扬。条陈科场事宜数款。其语俱关切可行。而就中一条。若预知今日之弊而先言之者。疏中所列二曰议革有司分考以杜私交。臣查得往年同考试官。不论省直皆用教官。惟顺天乡试。则间以办事进士。或府佐及州县正官充之。此非有意如此。盖以其待选铨曹。随便择用。此虽以阅卷而取。彼非以阅卷而来。事不出于预期。人自难於早见。即欲作弊。安所措手哉。乃今谓教官职劣位卑。为人所薄。欲与前项官员相间取用。是诚补偏救弊之法矣。而不知今日之教官。非前日之教官也。前此就教者。类皆年力衰迟。今则多少壮矣。前此就教者。科不数十人。今则或千百矣。前此教官。多无志上进。今则成进士者接踵相望矣。前此充考多压於监临等官。今则随京考入帘。得专试事矣。此其识其官。尚可薄乎。即使果尔。亦宜另为酌处。不可遽及有司。何者。盖有司之在本省。属官也。其入帘则考官也。将待之以属官。则考试之体不宜卑。将待之以考官。则上下之礼不宜紊。此犹其小者。臣闻甲科有司之在各州县。多有从之讲学作文者。其声口知之极真。其情好交之甚密。今一旦使之得典试事。则与前日外帘何殊。虽糊名易书。与看墨卷者不同。然岂能尽保无牢笼之意。如昔人所谓冒中三古者乎。革弊而反以滋弊。厘奸而重以为奸。似非计之得者。况平时考官。各省俱已聘定足数。欲减其数。则苦于时迫路遥。欲听其来。则不免徒劳无益。将若之何而可哉。臣以为分考各官。似宜仍用教职。第速行各巡按御史。督同各提学官。将各学年资精壮教官。严加考选。一如类考生员之法。勿狥请托。勿庇私人。惟择最优者应聘前来。若辈既有志于功名。岂忘情于举业。以此程士。自无留良。若使拘拘于有司。则云贵川广有司。进士甚少。亦何贵于舍外省举人之教官。而必用本省举人之有司乎。此有司之分考。所以当革也。疏上。下礼部。时宗伯为归德沈龙江。力主遣京考者。亦深是其说。但间用知推。乃其所建白。不欲自改前言。遂于覆疏中云教官之外。仍用知推一二人。但令按臣严核奸弊可也。自此以後。教官日减。知推日增。沿至今日。每科用聘来教官止一二人。亦有全不用者。本省有司。平日广辟门墙。入闱各收桃李。士子钻营日巧。径窦日多。取功名如寄。其京考官。视有司之高名积资者。旦夕铨部台省。惴惴敬畏之不暇。间或驳回二三卷。则艴然盛怒。不复别呈。放榜期迫。京考惶惧。反卑辞谢过。仍求所呈卷。填榜毕事。较之壬午以前。幸门不啻倍蓰矣。

  △乡会分考

  【乡会分考】自今上乙酉。命京朝官出典乡试。其分考属之知推以及迁谪官。後知推行取拜禁近。再入会场分考者。固不可胜数。然未有先会场。而下就乡试者。惟吴江李龙门 【 周策】 以礼科都给事中。为壬戌会试分考官。後外谪。陞山东兖州府通判。又为甲午科山东乡试房考。此则二十年来未有之事。

  △科道争为主考

  【科道争为主考】自乙酉以京朝官典乡试。行之已三科。而御史不甘文柄之见夺。每科必有争执。至癸巳冬。而纷纷互讦愈不休。上命礼部会官议之。因及主考两司。分考有司之便否。今录其略。礼部题覆。九卿科道会议曰。臣等参酌大明会典。前後诏令。窃谓国初之制。教官主考。慎选老成端方之士。皆自远方聘至。不使本省一官得预其间。行之既久。法废柄移。则改而署事举人矣。又改而京官进士矣。又改而博选廷臣矣。并未有以较文归守土。如近议用两司者。盖事外之官。必立于耳目之表。而後可以专弹压。事内之官。必绝于嫌疑之地。而後可以操权衡。布按二司。皆守土之吏。向用为提调监试。而不用为考试。杜请托。绝嫌疑。祖制之所当恪守者也。同考试官旧聘教职。或谓品监稍有未精。至欲改用本省甲榜推官知州知县。则又失祖制。不用守土官之意。且前项有司。在本省属官也。入帘则考官也。将仍待以属官。则取聘教职。不得一体。将概待以考官。则于御史二司。不便相临请。御史于隔省。聘取甲榜府佐推官或迁谪闲散之臣。大省量用三四员。小省量用二三员。以为领袖。其余仍旧聘取教职。而知州知县有地方之任者不与焉。一应科场之事。在外听御史纠劾。在内听礼部礼科参驳。毋得阿狥。着为定例。庶职掌画一。名实不淆。上然其言。命永远遵行。盖未几而渐变。以至今日。则渐以有司为政矣。王世扬疏语虽确。然奉旨後。稍为部所调停。此则九列与两衙门会议。乃满朝公论。今上已着为令。不旋踵而置高阁。虽圣主亦无如之何矣。先是辛卯春。御史刘会。请罢京考。仍用台臣监试。礼部覆奏。监临而亲校阅之事。倘有奸弊。谁为纠察。即京差不便。总必归重内帘。当使甲科就教者。复以行取。以备主考。举人就教者。寛以三科。以备分考。疏上议行。台臣不敢复争。然而不用本省有司如故也。其如臣下之不奉行何。

  △太座师

  【太座师】乡会座主。体严自难假借。至座主之师。则少杀矣。是以有看马不避马。隅坐不随行之说。盖士登甲榜。便有太座师三十六人。势不得以居尊概之。况大廷会议。公事纠弹。有难以引嫌者。往年惟甲戌科杨御史 【 四知】 认太座师许新安相公为师。凡进谒俱踵弟子之後。已为一时谈柄。近日亓靖初 【 诗教】 给事用事。有江西祝给事 【 耀祖】 与之同垣。其认师弟极称亲切。盖祝之乡座师为于泰常 【 伦】 光禄。而亓则于之座师也。人薄其趋时。讥之云。不父其父。而祢其祖。相传以为笑。

  △李京山门生

  【李京山门生】古人以门生门下见门生。为绝盛奇事。本朝固时有之。然如近日京山李翼轩 【 维祯】 。则异极矣。辛未科。李以编修分考。得陈大参培所 【 长祚】 。陈之门生为癸未叶相国 【 向高】 。叶之门生为戊戌顾榜眼邻初 【 起元】 。顾之门生为甲辰杨状元崑阜 【 守勤】 。一时同列禁近。无在家者。至癸丑会试。叶以首揆主考。得周延儒等一榜。尤为极盛。李尚以右辖起家。仕途中最为积薪。而衣鉢之传。则向来未有绵远如此公者。

  △荐主同咨

  【荐主同咨】士人当重座主。无论乡会皆然。若作外吏。遇台剡举荐。虽称相知。然恩地轻重。相去日远。数十年来。特重荐师。待以异礼。几出乡会座师之上。盖房考座师。日後升沉不可问。而荐主西台烜赫。且可藉以为援。势使然也。以故近世建言诸公。参劾会试大座师者屡见。则大座师已登揆席。次亦要地。可借以博直声。而参荐主者无一人焉。其向背最为易见。至于中行知推同时行取者。向号同咨。不过以咨文并列。初无谱牒之谊。自戊戌一咨。候命辇下者五载。青袍角带。鳞集都城。匹马过从。靡间朝夕。而西北大老。有位望气力者。时携壶榼作黄梅授衣故事。於是一时风靡。论议如出一口。敦讲年谊。情比埙篪。是时沈四明、温三原方水火。次年楚王妖书诸事起。沈遂为公议所共弃。间有异同一二人。旋以扫门入幕。受指目矣。二十年来。同咨之好。更胜同榜十倍。其子弟修通门之敬亦加严。然戊戌以前无此也。今同年往还投刺。俱称年弟。然先人丁丑榜中。惟同馆数相知称之。其余皆年侍生也。闻一榜尽称年弟。始于乙未科。不知然否。要之後日名位稍异。其贵者或执旧礼。而冗散庶僚。自称年晚生。至有竟署衔名。不复敢书年字矣。恶睹所谓年弟哉。

  △乙丑会试题

  【乙丑会试题】高中元主乙丑会试。孟题有二夷字。犯上所讳。赖首揆徐存斋力解而止。人皆能言之。然实以首题为绥之斯来二句。则下文有其死也哀。为上深怒。谓有意诅呪。忽问徐此题全文。令具以对。徐云。臣老耄健忘。止记上文有臣名与字。犹天之不可阶而升。差能记忆耳。上意顿释。不复治。使其具述讳语。高无死所矣。是年海忠介从郎署抗疏。指斥上诸过举。上必欲杀之。亦赖华亭诡辞。如王生达生长富贵。正复一往之苦云云。因得长系。上即以是年冬上宾。又二年徐谢政。而高再起柄用。海抚江南。所以苦徐者万状。幸两公先後去位而事寝。徐之施恩出无心。而报者反是。不可谓非两公之薄也。

  △甲辰科首题

  【甲辰科首题】今山阴朱相公主甲辰试。首题为不知命章。初命题即约同事。必三段平做。不失题貌。始可抡元。若违式即佳卷亦难前列。同事皆以为然。既揭榜。则元卷殊不然。朱氏子弟俟其出场暂憩。漫叩曰。大人遴择榜首。何以竟违初意。朱惊起取卷读之。叹曰。我繙阅时殊不觉也。盖识神似为鬼物所掩矣。朱壻张兵部亲为予言之。又杨表中、天何言哉。民力竭矣二俪语。亦梦中先授之者。及阅二场。皆击节叹赏。谓为成语确对。且切题。因以刻程。盖冥趣默相此公如此。然元卷为士子所聚譁。主考有忧之。索性以冠廷对。冀弭羣口。天之巧于玉成至矣。

  △出题有他意

  【出题有他意】古来考试。以题讥人者。与见讥于人者。其出时未必有意。而揣摩者多巧中之。如唐僖宗时。以至仁伐至不仁命题。而士子作诗云。主司何事厌吾皇。却把黄巢比武王。此语几欲杀其人。刻亦甚矣。若欧阳文忠典试。出通其变而使民不倦赋诗。谓多一而字。钱氏子因作诗云。试官偏爱外生儿。此又援蒋之奇。劾欧甥女暧昧事。更为浮薄。我朝命题者无此事。而正德改元。实误袭西夏李乾顺故号。时马端肃秉铨。出试题以嘲政府之不学。刘晦庵、李西涯、谢木斋三公在揆地。世传为笑端。世宗朝语涉忌讳有厉禁。乡会试命题。莫非谀词。至癸丑孟题五百余岁而巧极矣。隆庆初元。高中元以次揆聚劾去。是年应天遂出颜渊问为邦一章。以放郑为言。盖媚徐华亭也。斯已可异。万历己卯。正江陵擅国之时。山东、贵州第二题。俱为敬大臣则不眩。尤属可笑。而南京出舜禹为首题。致他日有劝进之疑。则怪极矣。壬午湖广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则江陵之桑梓。媚之尤为近情。而权相已殁。不及知矣。此後谄风稍衰。而讽讪者渐出。戊子河南。孟子出好善章後二节。主意在訑訑之声音颜色。与谗谄面谀之人。所以讥切时相。闻时相颇不悦。甲午应天。以管仲器小命题。福建以鄙夫事君命题。说者谓指兰谿相公。又谓只指石东泉司马。未知谁属。而借圣语詈人。亦虐甚矣。至于己酉。湖广忽出孟子孙叔敖举于海。初见人甚疑骇。後乃知为郭江夏家居。方负相望。故以此题。默寓拥戴。亦真能识时趋者。但江夏公正人。反未必喜也。

  △读卷官取状元

  【读卷官取状元】自嘉隆以来。春榜会元。大都出词臣之门。盖馆阁本文章之府。而大主考又词林起家。亦理势使然。惟今上癸未会元为李九我。则工部郎苏紫溪 【 濬】 首卷。苏李同邑。又自幼同笔砚。李举解元。久在公车。名噪海内。两主考既欣得人。并天下亦无议苏之私者。此数十年奇事也。若状元卷。则必出揆地所读。方得居首。间有出上意更置前後者。十不一二也。惟今上乙未状元朱之蕃。则工部右侍郎沈继山 【 思孝】 所读。沈居六曹贰卿之末。而以人望新起。时政府四人。为赵兰谿、张新建、陈南充、沈四明。俱与沈同年。夙称气类。孙富平虽为太宰。与沈隙未开。亦相厚善。故沈所取。竟得大魁。莫敢与争。亦累朝以来仅见事也。至考馆选。从来非相公属意。则本房分考力荐。未有外寮得与者。是科秦人南师重。故沈抚陕时得意门人。至是荐入。亦列庶常。皆以前所未有。朱南二词臣。感知己之恩。修门墙礼甚恪。未数月沈转官协理京营。渐与孙太宰有违言。弹文四起。沈杜门求去。二词臣踪迹。亦顿疎矣。

  △乡试借题攻击

  【乡试借题攻击】丁酉顺天二主考。独焦漪园 【 竑】 被议。攻之者惟二三科臣。皆次揆张新建客也。焦以进养正图记。为新建所痛恨。而郭明龙以宫寮为皇长子讲官。亦深嫉之。焦既出闱。即以所撰图说。具疏呈御览。其时祸本已成矣。监生吴应鸿、生员郑棻先被斥。而曹蕃、张蔚然等数人。则重罚以待覆试。分考行人何崇业。主事费 【 写本费作曹。】 学佺等调南京。焦亦调外任。盖物情惟欲焦早离青宫讲筵足矣。其关节固无影响。即指摘文体亦借多名耳。焦既补冗僚。己亥再入大计。直至丙午。始一补藩幕。推南司业。又论罢。盖新建厄之于前。江夏尼之于後。两公非同志也。时憎焦则无异辞。丙午後。郭久已林居。时方为名流所宗。故人肯代为効力。

  △北场口语之多

  【北场口语之多】顺天乡试。自戊子深求之後。辛卯则冯临胊为政。时负海内重望。自爱其鼎。以故故陈都谏子、故邵中丞子。列在元魁。俱斥去别换。仅免口舌。甲午亦无所纠拾。特以政地持平。主者亦无仇家相嗾耳。丁酉一役。焦弱侯正在多凶多惧中。忽以临场特命。使不得辞。识者已知其故。比榜出。而省中曹大咸、杨廷兰辈露章。辞虽峻刻。实无关节可指。况所参汪泗论、张蔚然、邱梦周、曹藩诸人。俱名下贫士。无能具苞苴者。焦虽谪。而己亥大计。曹、杨两公。亦坐新建党逐矣。庚子则顾开雍主考。素以豪杰自命。虑碍大拜。加意防闲。至预约提调府丞乔壁星。凡其同乡。江南四府监生卷。皆另为一束记认之。不派房。不批阅。自谓极其积严。以故三吴遂无一人得售。乃榜首浙人赵维寰。已首被文体指摘。盖北人见赵卷峻洁。骇而未见。仪郎某公尤忿忿。至欲斥而胥靡之。会同乡在事。议罚科而止。然向来被议者。主试皆南人。举子皆胄监。岂畿辅子衿。皆曾史耶。

  △礼官误字

  【礼官误字】辛卯南京乡试。中式李应杰者。误书从谏如转圜为转鐶。礼科给事胡汝宁驳之。谓当为转环。而此子荒谬乃写作鐶。此必关节语。主考谕德陆可教辨疏嗤之。谓一圜字耳。举子已误。给事再误。此宁容相笑。胡江西南昌人。理学名邦也。又前一科戊子。胡亦曾主考浙江。而卤莽乃尔。同乡耻之。先是南昌一巨公张昇者。在武宗时为礼部尚书。因主上新登极。选宫嫔。例禁娼优隶卒之家。不许就选。张误隶作吏。以登榜文。其下力争不听。比榜张而大譁。阖京刻木辈。至欲剚刃。始为改正。同一邑人。同为文章司命。先後以鄙受侮。乃知伏猎侍郎。杖杜宰相。何代无之。先嘉靖七年戊子。顺天乡试後。御史周易。劾副考庶子韩邦奇。试录引用尚书元首喜哉等句。错乱截除。而易疏中。亦自称误改尚书。为礼部所劾。邦奇既降冏丞。易亦降衞幕。盖易为提学。恨序中不列己名。故借端攻考官。已而两败。与胡汝宁事相似。

  △榜後误失朱卷

  【榜後误失朱卷】戊子顺天场事竣後。失去朱卷数卷。礼官高桂。纠场弊。归罪于主考作奸。先去以灭其迹。至次科辛卯。应天中式七十五名钱魁春。借出朱卷。以灯下检阅。误焚二三场。检举当议罪。礼臣覆奏。请薄罚。得旨姑宥之。一时言路。亦无参驳之者。钱今去魁字。单名春。甲辰登甲榜。作吏有声。同一失朱卷也。而评议异同如此。盖其时司衡者。物情有与有不与。故当事者之苛恕亦因之。非通论也。今北场及会场朱卷。皆以开榜时。立刻送部磨勘。无复遗失事矣。

  △廷试

  【廷试】正统戊辰科。会榜後。即喧传谣云。莫问知不知。状元是彭时。及廷试彭文宪果为龙首。不三年而入内阁。天顺癸未科。以御史焦显监试。而火焚科场。说者以御史之姓应之。诏改是年秋会试。次年甲申廷试。于是时人为之语曰。科场烧。状元焦。比传胪。则彭教为龙首。其谣竟不验。惟庶吉中有焦芳一人。後至大学士少师。岂即此人应之耶。今上癸未。阅进呈卷中。有吾乡朱少宰。与国姓既同。且名亦似佳谶。因拔为首。闻乙未科。金陵之朱亦然。总之君父造命。特偶应之耳。嘉靖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应廷对。自谓芥拾鳌甲。竟不如所愿。揆地亦付之浩叹而已。宋时焦蹈登状元。是年棘闱亦被灾。时人云。不因科场烧。那得状元焦。癸未之谣盖祖此。

  △阁试

  【阁试】士人自锁闱敭廷之外。其试事最重者。无如吏部之考选科道。内阁之考选庶常。尤为华选。先朝俱视文字为甲乙。且不拘定疆域。各以义命相安。今未试之前。采访居其半。请托居其半。甚而暮夜先容。纸上之语。仅免曳白。便足入彀。科道本以试卷为刍狗。惟庶常自考改以後。仍亲笔墨。朔望有阁试。每旬有馆课。近来又多属之捉刀人。盖挟册传代诸弊。视里试有加焉。即博学宏词。故自不乏。然才力每以应酬夺之。且自初考时。各省限定人数。而云、贵、广西三省。又每科轮选。如壬辰当用贵州。则是科止中一人为马文卿。乙未当用云南。则是科止中一人为佴祺。皆未入试已知妙选属之。最为可笑。而同乡中箧书潜递。露揭显攻者。至不避友戚。年谊衰薄。终身切齿。往往见告。今上自御极以来。放进士已十六榜。其不开馆选者。仅甲戌、庚辰、庚戌、丙辰四科耳。此本朝翰苑稀有之盛。然前戌前辰俱江陵当国。自以词林壅滞暂停。至丙戌议定每科不辍。永为例矣。庚戌以隔房取中。指摘纷纷。上意大疑。以故屡请不报。至丙辰而羣龙无首。文坛丧气。不至骈诛者幸耳。何暇议及庶常哉。乃知宋世制科。屡举屡废。当亦有繇矣。庚戌科。请考吉士。久未得旨。过夏且历秋矣。诸进士中有声有援者。各怀奢望。亦各挟妬心。时山东仅当取一人。有三甲守部者本巍科巨族。雅负才誉。自谓无敢抗衡。惟即墨人周士皋。父为词林大僚。身亦广交时贵。意其相厄。乃作谤书遍投。谓周辇数万赂戚畹。京师藉藉。疑信相半。周时病困。虑其或强起就试。至排合秽詈之。周不胜恚而死。同乡俱恨怒。周夫人至欲出疏鸣冤。为姻党劝而止。究之上终不允考。圣矣神矣。

  △御史方伯相殴

  【御史方伯相殴】顾侍御骧宇 【 龙桢】 以行人入西台。出按广东。不甚谙吏治。而性刚戾自尊大。广州知府方遂者。以部郎出守。为其所詈。自罢去。其下郡僚令长。为所辱者接踵。以渐及于蕃臬。王积斋 【 泮】 为左辖。素以清直着声。至是已先为备。时庚子秋试。王以提调偕侍御入闱。王点名散卷毕。偶以一公事相争。遂诟詈。至以老奴才目王。王亦以恶声答之。因两捽于至公堂上。王奋拳击之。顾不能胜。堕冠弛带。以吉服而盘旋于地。有邑令倪姓者。名失记。司外帘。力为解劝。顾即揽其裾痛殴之。令故美须髯。顷刻颐颔俱空。不知王出外久矣。王返藩司。即具疏言状。且请罢。得旨顾革任听勘。顾疏寻至。王亦去如顾勘。例事下抚按。又转委之两司。俱碍直指体貌。久不能结。其後按臣李时华者。黔人。乙科。竟欲坐王而直顾。以藩臬不从。遂两平之。时人皆知曲在侍御。後京考以浮躁处之。王虽不起。今优游林下。颇为舆论所惜。

  △孙蕡陈遇

  【孙蕡陈遇】洪武初元。徵求隐佚。惟恐不及。同时南海之孙蕡。建康之陈遇。皆称儒臣。然而晚节则天渊矣。虽开国圣人。诛赏不测。然实皆自取之。蕡自洪武三年庚戌开科。三试俱高第。赐进士出身。授工部织染局使。出为虹县主簿。选入为翰林典籍。又出为平原主簿。以事逮问。输左校。寻被释。拜苏州府经历。二十二年谪戍辽东。又以蓝玉党见法。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系。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其着述甚多而失传。今存者祭竈一文耳。当时亦何苦应举入仕。以致非命耶。陈遇当太祖渡江。即以书聘之。称为老先生。比之伊、吕、孔明。书在御集。文多不载。遇赴召。上大悦。遂见亲信。授供奉司丞不受。上即帝位。三授翰林学士俱不受。乃赐肩舆。从以衞士。以使两浙。归除中书左丞。力辞。召入禁中。赐坐。命草平西诏。加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复辞。再除太常少卿。又除礼部尚书。皆固辞。命其子入直。又辞。甲子秋病卒。上遣中官谕祭赐葬。子恭由乡贡仕至工部尚书。遇自癸酉受上知。入侍帷幄。前後二十一年。无日不在太祖左右。命以禁近不受。命以卿贰不受。欲贵其子又不受。宠眷则师臣。而不改布衣以殁。饰终之典。视文臣有加。比之李邺侯差似之。尚嫌泌在德宗时。多一番宰相也。蕡起东粤。万里应制科。得微官而以凶终。遇生辇毂下。出入禁闼而无恙者。则求禄与遗荣异也。当时词臣如青田以酖死。金华以忧没。而遇独免于谗贼。且造膝之语。无一传于世。其品之高。见之卓。有刘、宋诸公所不及者。未可与孙蕡并论也。或云陈遇者。自以生在元时。虽不仕。不忍背之。故力辞显位。不特虑高帝威严难事也。其意似与杨廉夫同。遇即世所称静诚先生也。

  △洪武开科

  【洪武开科】洪武四年辛亥。始开科取士。得吴伯宗等。此世所知也。不知先一年庚戌。以明经荐至京师者。上俱亲策问之。赐徐大全等出身有差。广东番禺人李德者。以明尚书荐、与焉。授洛阳典史。历济南、西安二府经历。告改湖广汉阳教谕。又改任广西义宁县。致仕归。见黄泰泉 【 佐】 所为德传中。则庚戌实开天第一科。又苏州钱氏世谱云。洪武庚戌状元安大全。则又徐字之误也。杨升庵又纪洪武五年壬子科会元陈忠。福建莆田人。而状元则为朱善。盖连三年。三赐廷对。得大魁三人。而世知之者尠矣。至六年癸丑科。命罢会试。选河南举人张惟等四名。山东举人王琏等五名。俱拜翰林院编修。命赞善大夫宋濂等教习。而正史及诸家记载俱不书。直至十八年乙丑。始复会试廷试。以至于今。张惟者。江西永丰人。寓南阳。遂应六年癸丑科河南乡试。以通尚书为第一人。是年不开南宫。止选惟等十七人。即授编修光禄。日给酒馔。太子诸王。分日为主。宋濂等以上所亲教。不敢以师自居。因侍上宴。始敢请惟等为弟子。上笑而许之。寻命惟等归省墓。俱摄监察御史以行。其恩礼非後来教习诸士可及也。时河南同选者。祥符王辉、河南李端、洛阳张翀。其云十七人。盖又在山东五人之外也。

  △开国第一科

  【开国第一科】洪武四年辛亥。始开科取士。时自畿辅外加行中书省。凡十有一列。中式者一百二十名。而吾浙得三十一人。盖居四分之一。而会元俞友仁。复为浙西之仁和人。首藩首科。盛事如此。是时刘基、宋濂、章溢、王禕辈。俱浙人。一时同为开创名臣。宜其声气之相感也。累朝教育。遂以科第甲海内。信非偶然。是科独湖广一省。无一人中式。而高丽国中一人。

  △乡会试并举

  【乡会试并举】洪武三年庚戌。开科乡试。次年辛亥会试。状元吴伯宗在纪载中久矣。乃四年京畿乡试。以前元贡士鲍恂。与学士宋濂。为考试官。而解大绅学士文。又云家君以洪武辛亥主考江西。则是岁乡闱。与南宫同开矣。况解为江西人。即主江西试。而鲍以青衿与学士同列。且居其前。俱奇事也。又临江先哲录云。洪武五年八月礼部侍郎曾鲁。奉旨为京畿考官。则是庚戌、辛亥、壬子连三年。俱举乡试。尤奇之奇也。虽国初典制未定。而後学则未之知。若连三年廷试。则已纪之矣。

  △二张忠义

  【二张忠义】洪武二十四年辛未科。一甲第二名张显宗。福建宁化人。拜编修。历官工部右侍郎。以事遣戍兴州。起至交址左布政使。卒於官。此史所纪也。叶文庄水东日记云。显宗举洪武辛未状元。官至祭酒。闻燕邸靖难师兴。遂从陕西起义兵。後不知所终。二说不同。叶云显宗状元。或承俗刻之误。而起义兵一事则伟矣。显宗初从工部侍郎谪戍也。正代张昺之任。昺为浙江慈溪人。从工部侍郎。出为北平左布政使。知燕邸有异谋。欲偕其僚发之。为库吏李友直所告。文皇帝捕昺斩之。即以其时举兵。立授友直为北平布政司参议。寻陞刑部侍郎尚书。以至工部尚书。至正统间。始殁于位。二张死节。同官。同时。今惟昺之名见于史。而显宗忠义。後人无能名之者。革除义士。其湮没者多矣。又他书纪显宗为状元。不止叶文庄一人。又练子宁别传。云登张显宗榜进士第二人。

  △吴康斋父

  【吴康斋父】吴康斋以布衣荐起。英宗召见。特授左春坊、左谕德。不赴而归。今上用言官议。将同陈白沙、王新建。崇祀两庑。偶议者不同、中止。然天下犹以为缺典。而不知康斋之有父溥也。溥字德润。洪武时为太学生。即奉诏使云南宣谕。再使福建阅士伍。其馈遗一无所受。登建文二年庚辰科会试第一名。廷试第二甲第一名。授翰林编修。与修高皇实录。书成陞修撰。又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寻用祭酒胡俨荐。陞司业。在词林国学二十余年。其科名既敻。遭际亦奇。而人无称之者。并不知本朝有此会元也。康斋以徒步位宫寮。而生被宠遇。没亭俎豆。荣名万世。信乎人贵自立哉。康斋名梦祥。字与弼。以字行。洪武间。吾邑嘉兴。有王嘉会者。字原礼。元末累举不第。入我明。以明经应聘至京。授翰林检讨。洪武十五年。陞国子右司业。与祭酒宋讷。左司业龚斅。严立楷范。三人俱春秋高。须眉翯然。太学数千人。肃而畏之。以老疾乞归。特赐致仕。未行而卒于官舍。时年八十余。上命礼部应天府给舟车还葬。发引之日。又诏沿途有司祭之。而吾乡人已无能名之者。且国初国子司业。有左右二员。则虽博洽耆夙。亦不及知矣。

  △前甲申会元

  【前甲申会元】钱文肃 【 习礼】 作刘子钦墓志云。刘以书经中永乐癸未江西乡试第一。明年甲申。礼部会试仍第一。登曾棨榜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坐累。戍广西南丹衞。仁宗登极。以曾棨荐。起为江西新淦县训导。岁满请致仕归。以大耋终。余与公生同邑。学同志。少而往还相好。壮而相继登朝。老而先後谢事。所述刘生平甚详。盖钱以洪武壬子生。刘以洪武戊申生。长于钱四岁。刘先举解元。钱以永乐戊子继登江西乡试第一。相去仅隔一科。皆吉水人。又同在词林。子钦年八十卒于家。又六年而钱亦殁。年八十九。其生平交情最昵。出处又同时。断无误谬之理。而历代纪述相传。俱云是科会元为杨相。江西泰和县人。又何也。子钦名敬。以字行。本朝南宫榜首。宦途不振。未有其比。钱乡会亦联捷。己丑会试第十。辛卯廷试。亦起家庶常。官至少宗伯。諡文肃。弇州所纪。六典文衡者。即此公也。与刘荣枯迥异如此。天顺日录云。子钦甲申会元。时去永乐未远。且李文达亦不应妄言也。陆文裕玉堂漫笔亦云然。而弇州直驳其误。盖未考李公日录。及钱文肃所作志耳。

  △现任大臣子弟登第

  【现任大臣子弟登第】弇州云。大臣在事。而子弟登第者。成化以前俱无之。此又大谬不然。永乐二年甲申。会元又馆元杨相。为辅臣士奇侄。宣德二年丁未。进士金昭伯。为次揆金幼孜之侄。正统元年丙辰。二甲进士章瑾。为礼部左侍郎张敞之子。试时竟不引例回避。瑾後亦至礼部右侍郎。正统十年乙丑。进士刘琏。为户部左侍郎刘中敏之子。正统十三年戊辰。二甲第二名曹鼎。为首揆文忠公鼐之嫡弟。文忠读卷不回避。又选为庶吉士。景泰二年辛未。二甲进士陈僎。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监之嫡侄。三甲进士曹景。为南京吏部尚书义之嫡侄。景泰五年甲戌。三甲进士孟淮。为户部左侍郎监之子。耿裕为刑部右侍郎九畴之子。罗淮为太子少保右都御史通之嫡侄。二甲进士何乔新。父文渊为太子太保礼书。甫去任半年。天顺元年丁丑。二甲进士许起。为次揆许彬之子。二甲进士石浚。为忠国公石亨嫡侄。进士沈瑶。为南京户部尚书翼之子。天顺四年庚辰。三甲进士周经。为刑部左侍郎瑄之子。俱现任大臣。此皆成化以前之事也。乃成化以後。弇州所纪亦未详。如成化二年第一甲第二名程敏政。为首揆少师李文达 【 贤】 之壻。而庶吉士商良臣。则故相商文毅 【 辂】 之子。文毅即以是年冬出山再相矣。庶吉士李瑢。为礼部侍郎绍之子。成化五年己丑。庶吉士尹龙。为吏部左侍郎旻之子。成化十一年乙未。二甲进士王沂。为南祭酒璵之子。三甲进士章元应。为南礼部左侍郎纶之子。成化十四年戊戌。三甲进士庶吉士杨时畅。为户部尚书鼎之子。三甲进士周紘。为南刑部尚书瑄次子。成化二十年甲辰二甲进士黎民表。为吏部右侍郎淳之子。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庶吉士万宏璧。为首揆少师安之孙。兵部右侍郎翼(一作翬)之子。二甲进士倪阜。为礼部右侍郎岳之嫡弟。岳会试不回避。且为廷试提调。弘治六年癸丑。二甲进士王承裕。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端毅 【 恕】 之子。端毅不读卷。弘治九年丙辰。二甲进士刘东。为次辅健之子。健不辞读卷。又南左都御史翟瑄子铨。南礼部侍郎董越子天锡。俱举进士。时越考绩在京。又进士许赞为右副都御史进之次子。弘治十二年己未。二甲进士谢迪。为次揆谢文正 【 迁】 之嫡弟。三甲进士许诰。礼部左 【 左字原缺。据写本补。】 侍郎进之长子。弘治十八年乙丑。第一甲二名谢丕。又为迁之子。以出後其叔选。不书本生父文正公名。文正虽亦引嫌。竟充读卷官。进士金达。为南兵部侍郎宪之子。正德三年戊辰。传陞检讨。又陞侍讲焦黄中。为次揆芳之子。传陞编修刘仁。为兵部尚书字之子。庶吉士韩守愚。为户部右侍郎鼎之子。进士刘寉年。为礼部尚书春之侄。春辞提调。正德六年辛未。状元杨慎。为次揆杨文忠 【 廷和】 之子。庶吉士费寀。为礼部尚书费文宪 【 宏】 弟。正德九年甲戌科庶吉士余承勋。为首揆杨廷和之壻。十二年丁丑科三甲进士李惠。为佥都御史钺之子。庶吉士叶桂章。为首揆杨廷和之壻。正德十六年辛巳。第一甲三名费懋中。又为文宪之侄。嘉靖二年癸未。状元姚涞。为新任工部左侍郎姚镆子。二甲进士杨惇。为首揆少师杨文忠 【 廷和】 次子。仍充读卷官。二甲进士崔允。为驸马都尉京山侯元嫡弟。嘉靖五年丙戌。庶吉士费懋贤。又为首揆费文宪之子。庶吉士毛渠。为次辅毛文简 【 纪】 之子。又先一年乙酉解元。二甲进士王汝孝。为兵部尚书宪之子。嘉靖八年己丑。三甲进士吴子孝。为南京吏部尚书一鹏之子。嘉靖十一年壬辰三甲进士刘灿。为副都天和之子。 【 嘉靖至之子共二十字。据写本补。】 此後数科未之见。至嘉靖二十三年甲辰。而翟诸城当国。长子汝伦。以试中书舍人。次子汝孝。以国子生登第。为科臣王交等所劾。致父子削夺。然是科二甲进士。亦试中书舍人。为故锦衣帅陆松次子。现任锦衣帅陆炳嫡弟。独无一人指及。盖是时陆焰已炽。非翟石门比。故言官求多于宰辅。而缄口于权幸也。二十六年丁未。二甲进士陈以寉。为兵部尚书陈经之子。二十九年庚戌。三甲进士王正国。为吏部左侍郎邦瑞之子。嘉靖三十二年癸丑。二甲进士孙铤。为礼部左侍郎陞之子。南宫试亦不回避。仍充廷试提调。三十五年丙辰。二甲进士孙鑨。又吏部右侍郎陞之子。三十八年己未。吏部尚书吴鹏子绍。登二甲进士。则倩人入试。途人皆知。而言路无敢言者。乃父太宰亦不辞读卷也。至四十一年壬戌。少保兵部尚书杨襄毅 【 博】 子俊民。左都御史潘恭定 【 恩】 子允端登第。两公辞读卷不许。二子俱二甲进士。南京兵部尚书李遂子材。亦以是科得隽。至四十四年乙丑。遂次子试。又举进士。时乃父尚在位云。隆庆以後。耳目所及。不必记矣。李文达、河南之南阳人。程篁墩、南直之休宁人。何以数千里外结姻。且程举鼎甲。年已二十有二。乃父信现任兵部侍郎。何以聘而未娶。且妇翁为读卷首臣。竟置前列。当时亦无异议。均不可解。

  △壬辰会元

  【壬辰会元】本朝开科以来。南宫壬辰凡四见矣。初为永乐十年。则林志居首。再为成化八年。则吴寛居首。林以解元会元登榜眼。吴以经魁会元登状元。俱掇巍科。居翰苑。至嘉靖十一年。则会元林春。万历二十年。则会元吴默。俱二甲进士。俱不得入词林。且两科又考庶常。而两公竟失之。是四公者。二林皆福建之福州人。二吴皆直隶之苏州人。同姓、同郡、同单名。前则同入鳌甲。後则同拜郎署。并馆选见遗。造物播弄。奇巧极矣。

  △马铎李骐同母

  【马铎李骐同母】马铎者。举永乐壬辰状元。李骐者。举永乐戊戌状元。俱福建之长乐人。世传其母先嫁马氏生铎。再嫁李氏生子。即带马姓以为名。至文皇临轩胪唱。御笔改马为骐。二人固同母异父兄弟也。此说自幼闻之。弇州记奇事。亦以为诚然。及考二人志铭。则殊不尔。铎之母为卓氏。骐之嫡母为叶氏先亡。继母黄氏。俱封安人。未几黄氏亦卒。骐寻下世。然则二人。本不同母。何以世有此说。或因一时并贵。因讳而易其姓耶。是不可考矣。

  △征叛王废乡试

  【征叛王废乡试】宣德元年丙午科。顺天当乡试。以上亲征汉王高煦。不及开闱。此亦创见事也。又九十四年。为正德十四年己卯科。江西当乡试。会宁王宸濠反。亦废试事不举。时武宗亦自北率兵亲征。然江西省至嘉靖元年壬午科。上命幷取一百九十人。以补前度之缺。而宣德己酉。顺天之补否。不可考矣。

  △典史再举乡试

  【典史再举乡试】曹文忠 【 鼐】 以典史中殿元。以辅臣死土木。人皆知之。又但知其以乡举弃校官改县尉耳。初鼐已中乡试。为山西代州教职。负才不屑卑冗。欲弃官再就试。为吏部驳奏。遂改授江西泰和典史。宣德七年解部匠至京。值京师大比。乞入试。大学士杨士奇怜而许之。遂再中顺天第二人。因连捷。遂魁天下。事见国史甚明。今世徒以典史会试巍科为奇。而再登贤书。抑奇之奇矣。其他坐斥去。而再入彀者。另记。

  △举人充吏会试

  【举人充吏会试】先朝中式举人。会试不到者。降充吏。如四川马湖府王有学等。後以展辨得免吏役。复入会场。已曾纪其事矣。乃更有可异。正统三年。行在锦衣衞司吏莫焕等。奏臣等俱中宣德七年乡举。以疾病会试踰期。礼部援例责充吏役。不敢辞避。第求仍许会试。以图进取。上从其请。夫摈贤书为功曹。固为苛政。然祖制不可违。若已列胥吏。复入南宫。不几辱宾兴盛礼欤。何不引王有学等例。还其故物而就试欤。因思後日弘治间。唐寅、徐经等。亦以罣误充吏。亦可如莫焕等。望格外之恩矣。此等事真是异典。进士以杂流起家者。如驿丞、吏员、承差、书算之属。皆同诸生乡试也。既登解籍。则为乡贡士。非复杂流矣。今既降充吏役。此後仅可列仕版耳。仍歌鹿鸣而来。则稀有之事也。

  △驿丞进士

  【驿丞进士】宣德八年癸丑。曹鼐以泰和典史登状元。以为异事。而不知正统四年己未。第五十九名李郁。江西丰城人。下书承差习礼记。成化十四年戊戌科。第一百五十三名谭溥。其下直书山东东阿县田县驿驿丞。习书。此仅见之会录中耳。弇州奇事述。及科试考。皆不之载。若正统七年壬戌科。一百二十一名郑温。为直隶松陵驿丞。则弇州已记之矣。

  △乡试遇水火灾

  【乡试遇水火灾】正统三年戊午。顺天乡试。首场毕之夕遇火。士子试卷颇有毁废者。有司惧得罪。但请修葺场屋。以毕两试。时曾鹤龄以侍读学士为正考官。独不可曰。非再试无以涤百弊。昭至公。何惜一日之费。不成此盛举哉。有司以二说奏。上命如鹤龄言。改用十五日为首场。是科更称得士。至弘治五年壬子。浙江乡试。首场遇大雨。漂浮号舍。不能坐立。士子譁扰。竞散而出。约束之不能止。监临御史、监察宪臣。俱欲罢试。独左布政刘大夏曰。暴雨必有息时。可令自揣能文者听其愿留。勿随衆去。当以留者为准。阅其文登榜。于是存者尚有八百余人。悉命还号舍。雨果止。于是仍如额取足数。比榜出。人谓得人胜他科。按此两番变故。实出意外。曾欲再举以清弊孔。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宾兴俱赖以告成。事若相反。其得体则一也。按天顺七年癸未。会试首场。亦遇火。焚死举人九十余人。则试卷尚未成文。以故改本年八月再试。至次年二月胪唱。虽称天顺八年。而英宗已先一月升遐。不及临轩矣。英庙在御。乡会二试。盖两罹郁攸云。

  △内官子弟登第

  【内官子弟登第】景泰五年甲戌科。二甲进士牛轮。顺天涿州人。登科录书其叔玉为司礼监左监丞。按玉横于天顺之末。成化之初。李文达曾面辱之。至今有学士醉归图传世。其在景泰时。何以遂登之录。且书叔亦非故事。时高文义、于忠愍俱称正人。为读卷官。何以置不问也。若正统十三年戊辰科。二甲进士李泰。顺天香河县人。登科录书父永昌。见任司礼太监。此必生泰後。始自宫入掖庭。然不书母吴氏。而书其祖母王氏。则又非典制矣。又如景泰二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成凯。陕西西安耀州人。书父敬前翰林院庶吉士。时敬久从馆中出为晋府王官。坐法腐刑。寻从景帝潜藩入绍。已陞御马监太监。而不书。仅书前衔。最为得体。且并书母孙氏。称具庆下。则二太监俱见其子成进士。亦幸事矣。李泰第後。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詹事。牛轮亦选庶常授编修。官至太常少卿。惟成凯因病不得赴馆选。而父敬为景帝所眷宠。特授凯吏科都给事中。寻卒。又二年而敬始殁。弘治三年庚戌科二甲进士张定。为太监张敏嫡侄。敏即在宪宗朝保护英宗者。定为福建同安县人。 【 弘治至同安县人数句。据写本补。】 英宗北狩不返。徐埕辈议南迁。于谦等争之不能得。赖永昌力诤于太后而止。则永昌亦贤璫也。李泰後乞封。云伯父永昌。立以为嗣。法不得封本生父母。请封其祖父母。诏允之。或疑其托辞。非实也。

  △进士给假

  【进士给假】近来新科进士选期未及者。多以给假省亲省墓为辞。得暂归里。其有力者。则乞解银。及借各曹署闲谩之差。以省雇募之费。否则观政衙门。堂官代以为请。相沿不改。偶阅景帝实录。景泰五年甲戌科。取进士三百五十人。时大理卿薛瑄。奏请除一甲三人外。其未授职者。乞放回依亲读书。帝曰。科举正要用人。既取中又放回。不如不取矣。一切俱留候选。景帝励精为治。不容臣下偷安。自便如此。至嘉靖五年丙戌科。办事进士应檟等百人。以选期尚远。乞依例放归。疏连上未允。最後上切责。尔等发轫科甲。不思练习政体。乃乞回以便己私。终不许。至首辅费宏等代为请。亦不从。世宗圣龄甫二十。正如太阿出匣。谕旨森严正大。默符先朝。今之新贵图自佚者。可以憬然矣。

  △进士百户

  【进士百户】英宗亲征时。有宣府龙门衞充军进士张监者。诣行在所疏。乞上驻跸宣府。但选将统兵征剿。则兵权归一。号令不二。人有效死之心。上不能用。及景帝登极。镇守山西都督孙安以为言。谓当时若从监言。岂有今日之祸。乞量加擢用。下兵部议。帝命监为试百户。送大同总兵昌平伯杨洪处听调。弘治六年。故兵部尚书余子俊男。举人寘。乞录其父军功。上命寘为锦衣正千户。子孙世百户。今上辛丑。锦衣管衞事指挥余茂发。以考察军政降百户。奉旨仍旧莅事。以从六品得掌司隶雄剧。亦本朝所无。茂发即余寘曾孙也。

  △异姓

  【异姓】天顺甲申科。有进士■〈彡上旦下〉茂。登第时宪宗新即位。怪其姓罕见。问之首揆李贤。对云。此字音陕。然而韵书未之见也。正德间。嬖幸钱宁。冒国姓。而其婶也氏死。朝士有作奠文者。以也姓无出。改称乜。宁怒不纳。俾改正。始受之。按也字。必虵姓之误。或後人以为不雅。去虫字耳。古来奇姓虽多。未有若此二氏者。又成化间。有山东布政使胡得盛。上以北虏方炽。且盛字音与胜相似。改为胡靖。于时宪宗何不幷■〈彡上旦下〉姓改之。云南阿雄关土巡检姓者。罗雄州土知州亦者姓。又四川雄镇府女土官者氏。即近年招赘贵州土舍安尧臣为壻。改姓陇氏。冒袭世爵。以致黔抚郭子章被攻者是也。此正堪与钱宁婶也氏作确对。且钱宁本云南人。盖亦夷姓。类是者甚多。

  △早达

  【早达】宪宗朝早达者。无如长沙李文正。丹徒杨文襄。俱以数岁神童。荐为翰林院秀才。而不知其後又有寿光刘鈗也。鈗为刘文和 【 珝】 第四子。文和虽次相。受知宪庙甚深。鈗以八岁召入。即授中书舍人。因年幼不能佩牙牌。特制银牌以代之。出入殿廷。栏槛未能趋越。时丹徒杨文襄已举进士。与鈗同官。乃提携之出入。杨负重名。师友造请者无虚日。又好酒奕。因是不得如愿。每叹曰。此童累我。後为刘瑾所恶。勒罢用。李文正荐起。历尚宝丞卿。以至太常卿。兼翰林院五经博士。晋阶资善大夫。赐二品服。食一品俸。立朝五十余年。至嘉靖十四年始致仕归。其进也不以科目。且文艺去李、杨二公远甚。即爵位功名。亦相悬敻绝。然文正暮年无子。贫窘憔悴以终。文襄被谤归。即疽发而殁。鈗以纨袴起家。被遇三朝。富贵安乐。优游林下。则二公所未逮也。鈗颇好学。喜藏书。常刻同姓前代人文集数十种。亦非膏梁侪辈也。观其对西樵留印记一事。则固博通典故者。

  △纳粟民生高第

  【纳粟民生高第】景泰以後。胄监始有纳马之例。既改为输粟。初不过青衿援例耳。既而白身亦许加倍输纳。名曰俊秀子弟。于是辟雍遂被铜臭之目。且其人所冀。不过一命为荣。无有留意帖括者。于是士子叱为异类。居家则官长凌忽之。与齐民不甚别矣。惟成化丙午。罗文肃 【 圭峰】 累试。有司不录。遂以俊秀入赀。举顺天解元。次年登进士。为庶常。显重于词林。其年且踰不惑久矣。于是士人始有刮目此辈者。以余所知。近年则同邑项元池名德桢。亦厄于里试。入北畿。试乙酉第三名。丙戌进士高第。经艺为时所式。今为参议。己丑科吴彻如名正志。以乃翁赴任不及试。命入南监。即联捷为郎。建言今年以光禄丞召入矣。是年又有徽州人汪以时者。年五十余。尚为儒童而酷贫。其亲友哀之。为纳银游北监。亦连举乡会为御史。今已陞冏卿。其他不及知者。必尚多也。

  △外戚科目

  【外戚科目】锦衣周贤者。驸马景之子。母曰重庆大长公主。英宗女也。以儒生登成化二十二年举人。时孝肃后在宫中。闻外孙得隽。喜甚。侈以为盛事。贤南宫久不利。乃以戚畹例授锦衣衞指挥佥事。至弘治十六年。以久不迁职。乞陞兵部。执奏以为无例却之。上命陞一级为指挥同知。时孝肃方称圣慈仁寿太皇太后。犹在养也。至正德间。又以例降千户。又再历都指挥佥事以卒。当时外戚恩泽。尚有节如此。又梅纯者。曾祖曰驸马都尉梅殷。曾祖母曰宁国大长公主。为高帝第二女。殷以嫌殁于永乐中。纯以世职为中都副留守。上疏请改孝陵衞。以便奉曾祖父母之祀。诏许之。纯起家三甲进士。授知县。改袭祖职。历指挥使。以至今官。纯忠贞嫡裔。且起甲科。即改金吾。亦不为过。而靳惜至此。今之滥恩。有十倍正德中叶者。可慨也。

  △魁元再甲子

  【魁元再甲子】弘治九年丙辰科状元朱希周。苏之崑山人。仕至南京吏部尚书。及见嘉靖丙辰状元诸大绶。次年卒。赠太子太保。諡恭靖。嘉靖二年癸未科探花徐阶。松江之华亭人。仕至少师吏部尚书大学士。及见万历癸未科会元李廷机。去胪唱数日卒。赠太师。諡文贞。嘉靖二十年辛丑科会元陆树声。松江华亭人。仕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及见万历辛丑科同邑人状元张以诚。又五年始卒。赠太子太保。諡文定。三公者以南宫首荐。咸 【 咸原作或。据写本改。】 高第鼎甲。俱词林钜公。荣哀始终。名德无玷。登第周一甲子而始下世。皆在吴中数十里之内。盛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