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无情皆悉同体,入此三昧所感业故,令一切众生及以树木涌泉悉皆归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
他说由于善业的业力所感而到达三昧(悟道)的境界,此时一切有情的众生,及无情的树林、涌泉,全都归到法性之流,平静了!佛经甚至记载,树木自然躬身合掌、弯腰、磕头。
中唐以后唐玄宗时代,皇帝亲自在朝廷主持佛学辩论,就有人辩到有情无情说法的问题。有人说没有见过无情说法,浙江南阳忠国师即引用《华严经》 “刹那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 ”等经典记载,作为无情说法的根据,说明一切物质世界都在说法。譬如《阿弥陀经》讲西方极乐世界有七宝行树、水、鸟等一切音声皆在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无情说法。所以洞山禅师于此有省,作了一首偈子: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有情说法,那还容易懂!山河流水无情之物说佛法,实在不容易懂、悟道了!他说用耳朵听无情说法永远听不到,用眼睛闻声,才知道无情皆在说法。这其中有非常奥秘的道理。
遥兮飞天凤
夜叉罗刹悉皆息恶,以明智随一切众生,皆与同其业用,一性无二。如世间帝王有慈悲于人,龙神顺伏,凤集麟翔,何况人焉,而不归仰?
真到达明心见性悟道的境界,夜叉、罗刹、一切恶魔自然没有坏心眼,都在慈心的感化之下,发了慈悲之念。这就是智慧的成就、智慧的解脱。 “以明智随一切众生,皆与同其业用 ”,到了悟道的境界,有情无情都会跟着善念起作用。 “一性无二 ”,本体是一个,本体的功能发起来就是一股力量。
“龙神顺伏,凤集麟翔 ”。根据中国文化的观念和历史记载,中国上古时代天下太平,社会人心都是至善的时候,龙、凤、麒麟自然出现。到了孔子的时候,这些动物都绝迹了,最后有个地方得麒麟,死了!孔子闻而绝笔,不再作书,准备 “涅盘 ”,为什么呢?在一个乱世生出这么一个东西,非其时也!时间生的不对。孔子因麒麟而知道自己的命运,麒麟死了!人中之麟也该走了!当太平盛世之时,龙神顺伏、凤麟齐集翱翔,更何况人,哪有不向善归仰的?
况此大光王,智彻真原,行齐法界,慈心为首,神会含灵,与众物而同光,为万有之根本,如摩尼宝与物同色,而本色不违,如圣智无心,以物心为心而物无违也。明同体大慈悲,心与物同用,对现色身而令发明。
这一段一气呵成,无法切断,此乃古文写法,一个观念接一个观念,有如一股流水,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文章气一笔下来,却是很多观念连成一气的。
他说大光王 “智彻真源 ”,《华严经》提到大光王。智慧的光明与宇宙有相的光相关连。有几位同学打坐到了这个境界,在定中自己的光明起来了,但是这个光远不是自性之光,虽然有光明还是自性光明起的用,即所谓子光。子光从母光来,母光是大光王,是本性自性无相之光,即常寂光。《楞严经》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也就是子母光相会,有相光与无相光会合的道理。
何以称为大光王佛?因为 “智彻真源,行齐法界, ”悲智双运。 “智彻 ”,彻底透彻,大彻大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的智慧已经透彻宇宙万有的本体,了悟本源自性,证到真知。真即真如,代表本性,源即根源、根本、自性。那么他的大慈悲的功德、行为是 “行齐法界 ”的,他的慈悲与我们一般人的慈悲不同。例如,妈妈爱儿女是母亲的慈悲,可是有些妈妈真到了要他命的时候,宁可把孩子舍弃,并不是每个母亲都真爱儿女。就算这个妈妈牺牲自己,也只是爱自己的儿女,不能爱别人的儿女,虽是慈悲,但有限量。
真慈悲的佛菩萨 “行齐法界 ”,没有范围,这个行是他的大悲大愿、大爱之行。一般所谓普爱天下人还是限量、只爱这个世界的人。三千大千世界虽各有其天下,但只要法界圆融,是没有界的。所以 “智彻真源,行齐法界 ”八个字,包含了佛法的智悲双运,一般人的观念中的伟大二字还不足形容,因为伟大二字仍有范围。
“慈心为首,神会含灵 ”是讲悟道的境界。如果有人问中国禅宗所谓悟道的境界是什么?就是 “慈心为首,神会含灵 ”八个字。光是扑通一下,青蛙跳下水,那很容易,没有什么悟不悟。夏天天气热,突然到了阿里山顶,好舒服啊!我们可以形容它像禅一样,但到底不是禅,只是偶然比较性地得一个清凉、清净而已。真的到达那个境界,自然慈心发起,并没有刻意要自己生起一种慈悲之念,自然对一切众生慈悲。
那么,慈悲心发起是怎样?看到人就掉眼泪吗?那是神经病,那不叫慈悲。慈悲发起, “行齐法界 ”,无所谓慈悲!喜怒哀乐都是慈悲,现菩萨低眉是慈悲,现金刚怒目也是慈悲,已经没有慈悲的形迹了,此即谓灭迹。你看不出来他的慈心,这才是慈心。你看他瞪眼睛,说不定还要揍你一拳,但是他是真慈心,这个是 “慈心为首 ”。
“神会含灵 ”这四个字没有办法解释了!中国文化常讲精气神,神,升华到精神领域,与所遇物、法界会合成一体,等于某个光与其他的光合成一种光,最后分不出二十烛光、四十烛光或一百烛光,此为 “神会 ”。神会了,光还是相、还是用,换句话说,讲光,光虽已不是普通的物质,但它仍是物理的东西。神比物理还要高一层,中间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讲不出来,叫它灵性,这个东西含在光明中间,也包含着光明。
我这样解释也并没有把 “神会含灵 ”这句话的意思解释清楚,无法解释,也只好如此带过了。这八个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于两个好朋友坐这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下巴都用不着翘,两双眼睛一看, “神会含灵 ”,笑一笑,懂了!
悟了以后, “与众物而同光,为万有之根本 ”,心物一元,物理有形的光,与自性无相的光配合。以现代观念牵强地说,中国历代祖师物理都是通的,他们知道万物本身都在发光,连煤炭也在发光。像我们的眼睛,光光相接才能看到,其实一切众生也是如此。 “为万有之根本 ”到达这个境界,才可以说明心见性悟道!你不但见到那个本体,你本身也变成那个本体的功能之一了,为万有之根本。
这个时候,你见到自性 “如摩尼宝珠 ”。摩尼是梵文,有珠宝、离垢、如意等译名,《涅盘经》说: “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 ”《仁王经疏》还说: “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满足故。 ”总之,是无价之宝。但是有谁看过摩尼珠?没有人看过。只有《法华经》记载:龙女 “年始八岁 ……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 ”。她把自己生命之珠献给了佛,大概只有佛看过。
那么,这颗摩尼珠怎么看不见呢?因为它 “与物同色 ”,在什么环境就变成什么颜色,色盲也好、近视眼也好,个个都说看到了。事实上,摩尼珠是什么颜色?无定色,随众生的业跟它所知的量而呈现,如《楞严经》所说: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所以是 “与物同色 ”而 “本色不违 ”。
摩尼珠本身有其颜色,什么颜色?不得而知,只有摩尼珠本身知道,或者成佛的人也知道。《金刚经》上说成佛的人有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天眼有很多种,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眼各有不同。慧眼,智慧之眼。佛眼是什么眼?不知道,大概与我们的眼睛差不多,但佛眼看到什么是摩尼珠的本色。等到一切色看不见时,看到自己本性的本色是什么。这是拿物理世界的光来说明物理世界的相,都因光而呈现。
那么,绝对黑暗的地方,什么都看不见,是有相、无相?有相,那是黑相。黑相也是相,因为光波排列不同,把别的光遮住了!真到达无相之相,也并未离开一切相。这是勉强拿物理世界的光来解释本性的光明,是合一的,诸位修光明定的,要特别留意这个道理。
无心处好用心
其次,讲明心见性的心, “如圣智无心 ”,悟了道的人智慧成就,那个心是无心之心,有个心已经不是,所以《瑜伽师地论》有 “有心无心地 ”。什么是有心地?十地菩萨都还在有心境界,至于二乘罗汉更是有心地,并没有到达成佛的无心地,只有无余依涅盘境界是无心地,有余依涅盘仍是有心地。圣智到达无余依涅盘是无心。
那么,悟了道的人一切无心,还不是道,禅宗祖师说: “莫以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所以无念还不是道,无心要能够起用。在哪里看出无心?以无心为心,以万物之用为用,以万物之心为心。
如果拿这个道理来解释孔孟思想,讲人心即是天心,这个境界就大了!所以张商英说,因为学了佛悟了佛理以后,才懂得孔孟之学,这是真实的道理。 “以无心为心 ”,即儒家所谓的 “天人合一之心 ”。 “以万物之心为心,而物无违也 ”,同物理世界一切物质不相违背,这就是悟后起用。
“明同体大慈悲,心与物同用 ”,到达这个境界,才晓得大慈大悲没有一个大慈大悲的作用。看可怜就掉眼泪、动不动就哭起来,那是小慈悲。大慈大悲不一定掉眼泪,还凶得很呢!可是却在一怒之下而拯救天下苍生。
“对现色身而令发明 ”,注意这个话!相对呈现。真正达到了同体大悲,心物同用,自然相对地呈现在色身上。肉体本身每一寸肌肉、每一个细胞的光明都出来了、都变现了!这已不是一般所谓的 “相由心转 ”,而是彻底地心相一如了。所以佛的色身可以放光动地, “对现色身而令发明 ”,就是透视了这个道理。
故山原及诸草树,无不回转向王礼敬,陂池泉井及以河海,悉皆腾溢注王前者,以智境大慈法合如此。
《华严经》上又形容大光王菩萨以大光王佛的境界来修法,当他一出来,一切山河大地自然被这个光吸引住,马上归心顶礼,等于磁石吸铁。 “禅宗 ”及 “华严宗 ”讲互回,一般学佛说回向,就是这个道理。念经回向,回向就是感应,相互的关系。他说大光王佛修持到达光明自性的境界,当然这些话都要我们做功夫求证。
到达那个境界,就知道万物皆归于己,此即庄子所说: “天地同根,万物合一 ”,那个力量自然回向。乃至于山河渠水、海水、井水,光的力量一吸引,自然冒上来。不要说池水被智慧的神光吸引,气功、太极拳练得好,手一提可以把脸盆的水吸起来,这个还是气的道理。智慧神光是什么力量?他说归纳一句话: “以智境大慈法合如此 ”,是智慧成就,发了大慈悲,智悲双运的功德的力量,这是自然的力量,说明了明心修证的重要。
花为情凋 智开光华
若众生情识所变之境,即众生不能为之,如莲华藏世界中境界,尽作佛事,以是智境非情所为。
这一节很重要。那么,悟了道的诸佛菩萨何以有这样大的神通力量?我们听了简直不可想像,只能说是神话,稀奇吗?一点都不稀奇!我们都有,这是我们人性本有的功能,不过因为我们被妄想、情意、烦恼等情识所遮住,发不起来。
实际上诸佛菩萨的神变,也就是凡夫众生的情识所变之境。情就是感情,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如父母之情、兄弟之情、男女之情。这个世界最容易了解的是男女之情,男女谈恋爱,想得厉害时在梦里呈现,两个做同样的梦,那种情识是普通的情。众生的情识也有这个力量。
譬如画家构思一幅山水画,当他进入构思的情境,你叫他他都懒得动。修密宗的人懂得这个道理,观想就容易了。一个写文章、写诗的人,想到入妙处浑然忘我,你过来碰他一下,他也不知道,这是情识所变的境界,属于凡夫境界。把这种凡夫情识境界转化放大归到本体,即变成佛菩萨的力量,佛菩萨也是凡夫做的。所以说: “众生情识所变之境,即众生不能为之 ”,众生可怜的是自己这个功能发不起来,自己做不了主,都被依他而起。
比方,天气热的时候,假定有修定力作观想专一的人,一上坐观想自己坐在阿里山顶很清凉,马上不流汗,这很容易实验到,因为情识所变,甚至定的力量较深的,过一会儿就要加衣服,阿里山下雪。那是假的吗?假的,是你情识所想。真的吗?真的,你真会发抖、感冒,因为自他不二。
你们没有受过这种训练,不知道,坐在那里一边打坐一边擦汗,那早就依他起,你打什么坐?通通跟着情识所变,被外境所转。凡夫众生不能为之,自己转变不了这个业识,因此依他而起、随他而变。能够转得了,差不多了!所谓修持的功力就在这里,这个境界转得了,慢慢地心理行为的境界也能转,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譬如有一位老同学要求我上课不要穿长袍,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看得受不了,他们在下面热得要命,我这里密不通风,他看我既不流汗又不擦脸,怎么搞的?有问题。我说我是有问题,因为有怕冷的病,再加一件也没有关系,你在心境上不要理它可以转掉,你越在意越转不掉,这些自己都可以作实验,非常非常重要。
“如莲花藏世界中境界,尽作佛事 ”,所以他举莲花藏世界的例子,《华严经》讲整个莲花藏世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每一个灰尘、每一处脏的地方,都是佛的世界、佛的净土。看你能不能转得过来,转得过来都是莲花世界。莲花不垢不净,处处没有分别。所以莲花藏世界中的一切境界,善的恶的、是法非法都是佛法。这种功力如何修得到呢?
“以是智境,非情所为 ”,注意这八个字,这是智慧成就,不是情绪、不是情感、不是情识、不是我们现在心量的知识。做功夫的要注意了! “以是智境,非情所为 ”,你心里想,我想做到,那是用感情、用妄想去做,做不到的。
那么,刚才说观想阿里山下雪,感觉清凉,这是情还是智?这是情转智的过程境界,因为你晓得这个时候在做观想,怕热也是情识、感受,把怕热的情识拿开,硬把它转过去,就是这一转,转不动只好先把钥匙拿到,什么钥匙,念阿弥陀佛就是这一转的钥匙,这把钥匙有时候你打不开,转不动,生锈得厉害,你只好慢慢去转。
故圣者以智归情,令有情众生报得无情草木山泉河海,悉皆随智回转,以末为本。
修成功,智慧成就就悟道了,是 “以智归情 ”,智是主体,使情感归向智慧。也就是说,情的境界化成智的境界。心能转物,使一切有情众生、物质世界山川草木河海等等,跟着精神世界转动。 “皆随智回转,以末为本 ”,由枝末回到智慧的根本。
故如世间有志孝于心,冰池涌鱼,冬竹抽笋,尚自如斯,况真智从慈者欤。
他引用二十四孝的故事,世界有志于孝顺父母的,都能靠坚定的意志,使冰河跳出鲤鱼,冬天哭出竹笋,更何况智慧成就的人,大愿大行力量更大,愿就是志。
“冰池涌鱼,冬竹抽笋 ”,现代人可能会以物理作用来解释,这一点我们不管,据我所知,历史记载有好多忠臣,当敌人打进来,硬是宁死抗拒,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也不投降,死了尸体也不倒。元朝、清朝就有好几位这样的人物,搞得敌人将领都不敢动,跪下来礼拜,等到敌人精神投降,尸体才慢慢倒下来。这就是唯心。
抗战时,有一、二位中级将领对日作战,要从敌方手中把阵地抢回来,身负重伤硬闯,自己都看到肚子破了,非打进去才死,结果打进去一笑、眼睛一闭倒下去,这就是精神的力量。以世间法来讲,世间的肉体尚能如此,慈悲与智慧的力量更大。
故知得法界之妙用,用何有尽?从真性中缘起,起无不妙。
所以,智慧上悟了道的人,知道法界的妙用,本体就有这个功能,我们自性的本体有无穷的妙用。为什么修道的人有神通?你说他修来的?修行修个什么?就是把本有的自性的功能发出来,所以得了法界的妙用,悟到本来面目,悟到自性功能而发生作用,这个作用 “用何有尽 ”,智慧无穷尽,神通妙用也无穷荆
“从真性中缘起,起无不妙 ”,从真空的自性中,因缘所感而起了作用。任何一起用都妙不可思议,不晓得从哪里来。它无根的,从空性中来,空得越大,力量越大。任何事物的原理都是如此。所谓鲤鱼跳龙门,为什么鲤鱼的力量那么大?因为腹中有两个空的气囊。你真正得了空,发出来的智慧神通就大。
知行合一方为道
则理无不事,佛法即世法,岂可拣是除非耶?
到这个时候,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你理论智慧懂到哪里,功夫就到达哪里。我们现在打坐学佛,不但智慧与功夫是分开的,两条腿与头脑也分开,头脑想静,我的妈!腿麻得受不了!心里想多坐一下,腿实在熬不住,分成两截。至于理与事更分两截,空的道理都懂,坐在那里都是有。听到人来,赶快张眼睛动一下,空不了。
讲起佛法来头头是道,嘴巴厉害得很,那有什么用?自欺欺人的话讲多了,只是快一点下地狱,因为你妄语,你没有证到。说空有什么用?以为自己空,做的都是有,那很糟糕!已经种下了地狱种子。所以理真到了、慧也到了、事也到了。自以为理到了,却定都定不住,不要说定,坐都坐不祝理与事合不起来,那这个理就不是真到了。随便讲不是真到的理,岂不是造口业吗?虽然讲的是出世法,却以善因而种恶果,因为你随便谈空,把因果谈错了,很严重!
动嘴巴的朋友要特别注意!
到这里 “理无不事 ”,入世法、出世法没有分别的,这个时候,佛法就是世间法,也就是六祖所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这时, “岂可拣是除非耶 ”,平等平等,无有分别,没有出世入世的分别。
事无不理,世法即佛法。宁须斥俗崇真耶?
这个 “事 ”就是定力的功夫,功夫到了,智慧就出超,虽然身体在世间,做生意也好、做公务员也好,挑葱卖蒜开车乃至挑粪都可以,但他是出世的高人,他已经是菩萨的境界,世法即是佛法。
“宁须斥俗崇真耶? ”这时你不要认为这个是在家人、普通人没有佛法,认为住山的、出世的才是真的佛法,那完全错了!在这个时候没有差别的。
但是未入宗镜,境智未亡。与梦念而异法现前,发阃(焰)想而殊途交应。致兹取舍,违背圆常。所以不能喧静同观,善恶俱化者,未闻宗镜故耳。
但是一般人没有悟道,没有证达宗镜的境界,境是境界,智是智慧,两者均未达到空。真正大彻大悟是 “智境双亡 ”,好像等于我告诉你们这杯茶不冷不热,只有三分热,你们听懂了,没有喝体会不到,喝了一口才知道这杯茶温到什么程度。境智双亡,既没有茶,也没有着温也没有着凉。你们诸位听了,也懂了,不是你们的,这是 “理 ”上懂。 “事 ”上到了以后,境智双亡。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是境智未亡,没有空掉。
“与梦念而异法现前,发阃(焰)想而殊途交应 ”。又是一副对子,永明寿禅师文章写到最后的结论,才气就洋溢出来了。 “与梦念而异法现前, ”他说平常都在打妄想,白天瞪着眼睛做白日梦,夜里睡觉做妄想梦。妄认这是小乘那是大乘,这样对那样不对,妄起分别心。 “发阃(焰)想而殊途交应 ”,所有想法都是虚妄的阳焰之想,把各种事情弄得乱糟糟。
“致兹取舍违背圆常 ”。因此有分别心,此对彼非,有取有舍,违背了佛法真正圆融常住的真心。
“所以不能喧静同观,善恶俱化者,未闻宗镜故耳。 ”到这个时候不能喧静同观,静与闹不能同观而达平等境界,因此有是非善恶之分别,不能泯然俱化,达到圆融的境界,都是因为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悟到宗镜。
上次讲到 “未闻宗镜故耳 ”。接下来又是另一段,是关于用功学禅学佛见地方面的问题。
任运非禅
问:何不依自禅宗,蹑玄学正路,但一切处无着,放旷任缘,无作无修自然合道。何必拘怀局志,徇义迷文,可谓弃静求喧,厌同好异。
看文字即可了解大致意思。永明寿禅师他由禅宗悟道,但一生提倡禅净双修。这里所提出来的问题并非完全假设,而是综合当时有人提出的疑问,问他为什么不直接走禅宗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的路线?
我们要注意!永明寿禅师着作《宗镜录》时,正是五代末宋代初禅宗鼎盛时期,当时教下等各宗派的修持方法已逐渐衰弱,禅宗的五宗派盛行。另外,譬如继禅宗教理而起,在中国文化发展上大为兴盛的理学家就是一个例子,此外律宗也盛极一时。因为当时士大夫做学问的风尚笃信心性之学,与一般信仰佛教的佛教徒一样,教内教外的修养风气都非常拘谨严肃,形成一片死气沉沉的社会风气。因此,为后世崇拜的济颠和尚(又称济公活佛),为了纠正当时严谨的时代毛病,而吃肉喝酒、装疯卖傻。其实不只是济颠和尚,还有一位传奇人物,他们的事迹都被小说家搜罗在济公和尚的传记中。
这些证道的和尚,表面上看起来行为不检,实则是对那个时代的风气的反动,我们在这里只大概举这么一个例子方便了解。《宗镜录》也提到有人问,你为什么不提倡禅宗走玄学的正路? “玄学 ”二字系借用,不是中国文化道家所讲玄学,因为唐宋时代,禅宗表达方式,有许多都借用中国文化,如 “玄 ”字,临济宗经常用 “三玄三要 ”,这与老子所讲的 “玄 ”的观念不同,只是借用文字。
他说禅宗指什么呢?只要一切处不执着、放旷任缘、随缘度日、逍遥自在,甚至无念就是禅,后世执此观念者大有人在。如同多年前对西方文化的反动而风行一时的嬉皮作风,乃至流变到现在的吸麻烟、吃麻醉药品。吸食麻醉药品后,人仿佛在虚空中,身体没有感觉。过去有几位美国同学偷偷做实验,结果,床铺、被子桌子都弄得脏兮兮的,他们吃了麻醉药后,把房间看成名山大川,到处乱爬,被我痛骂一阵。吃了迷幻药,整个人不能作主。我说等你们修得深厚的定力,才有资格吃。
认为放旷任缘、自由自在就是禅,就是人性的解放,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随缘度日 “无作无修 ”。禅宗与密宗也提到,成了佛悟了道的人无修无证,不需要用功, “自然合道 ”,当下就是。 “何必拘怀局志、徇义迷文? ”何必拿佛教的文字、经典、教义把思想范围起来?而跟着佛经教理,依文着字讲这些道理。接下来八个字是对永明寿禅师严厉的评论: “弃静求喧,厌同好异 ”,本来当下即静,大家以见性成佛为标准,你却故意标奇立异,要大家把经教研究通了再来修道。
答: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或称悟而意解情传;设得定而守愚闇证。所以后学讹谬不禀师承,先圣教中已一一推破。
“ 答: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 ”这是指唐末到五代七、八十年间的阶段。永明寿禅师写《宗镜录》时,赵匡胤还没有起来,他还在周朝当警备总司令。当时禅宗流行不看古教、经典,只要个蒲团打坐,也不参话头(元朝后才有参话头 ——念佛是谁),只是以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自己便认为见了道,专执己见。永明寿禅师批评当时一般人学佛修道的情形是:
“或称悟而意解情传 ”。有些人认为自己懂得道理已经开悟了。 “意解 ”:在意识上见解,认为我这个是对的,其它错了。 “情传 ”:彼此互相传授,陷于意思的情境,拿现代话来讲,偏重于主观的、情感的看法,亦即宗教情感化、个人情感化,非常主观,认为自己悟道了,这是一种毛玻我们看当时佛教的毛病,历史文化是重演的,虽然不完全重演,大原则差不多。
“设得定而守愚闇证 ”。还有一种人,自己认为得道了,打坐一定好几天、几个月,实际上此定非真定,而是愚痴禅、凡夫禅;以为无念是定,实际上是大昏沉,所以叫 “守愚 ”,守住愚痴境界。 “闇证 ”,悟道本来清净光明,结果他证得黑漆桶一个,莫名其妙地只晓得坐,以为坐久了就禅。
“所以后学讹谬不禀师承,先圣教中已一一推破 ”。后来跟着这种观念学佛的越来越错,而且多半无师自通,既没有好好跟过善知识求证过,也没有用过心,下过功夫求证。像这一类现象,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当时的经教中,已经一一点破批驳。
如云一切处无着者,是以阿难悬知末法皆堕此愚,于楞严会中示疑起执,无上觉王以亲诃破。
比如认为一切不执着就是禅的境界,等于现在流行所谓的禅宗,或者学佛认为达到无念就好。很多同学以达到无念为归的,问他: “最近功夫做得怎么样? ”他说: “唉呀!还有念头耶! ”我说: “死人都没有念头,那都悟道了吗? ”六祖言无念也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无着,很简单!等于肚子饿了在街上看到馒头抓了就吃,你的我的都一样,心里没有执着,这也是无着,也是禅吗?
一般人认为一切无着就是禅,其实《楞严经》中,阿难早已提出这个问题,他知道后世会有人认为心里无着无念是禅,而堕在愚痴的境界中,因此在楞严会上针对此问题先提出来。结果 “无上觉王以亲诃破 ”,心在哪里?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几次辩论,阿难说知道了,无着就是心,佛大加呵斥,这是《楞严经》上 “七处征心 ”的论辩,现在永明寿禅师引用出来。
《首楞严经》云: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不?
永明寿禅师引用《楞严经》阿难与佛的讨论,佛问,阿难答,最后阿难说我懂了!当时你跟四位大师兄讲法时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我现在知道一切无着就是心,我做到了无着,这就是明心见性了吗?在此我们先把阿难的话暂时打住,插进一段话。后世喜欢讲禅宗的,《六祖坛经》是必看的入手之书,其中提到《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暂且不谈 “而生其心 ”,其中 “应无所住 ”这句话是否与 “无着 ”差不多?不一样。所以阿难说无着就是心,那是阿难对无着的认识。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像,名为一切,汝不着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有不着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着?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这是《楞严经》佛答复阿难的话,由于文字翻译偏重于文学之美,反而遮掩住逻辑论辩的精神,事实这里逻辑论辩层次很严谨。
“觉知分别心性 ”,先留意 “觉知 ”二字,佛的说法非常科学,归纳心性的作用可分为两部分来了解,这是个教育方法,一个 “觉 ”、一个 “知 ”,如果把觉知二字分开单独使用,往往把觉当成知、知当成觉, “知觉 ”二字在中国文化有时是通用的。但是在这里就不能通用。 “觉 ”是指生理、情感方面,感觉的反应; “知 ”是属于思想、精神方面,觉知是两个部分的作用。
其次, “觉知分别 ”四字连起来使用,偏重于文字文学组织之美,尤其后世对文意的了解,往往被文字障祝 “分别 ”是佛学专有名词,我们的思想起作用,尤其偏向意识部分的,大都用分别心来代表,意识一起作用就有分别。譬如眼睛对着光明,这里亮一点,那里暗一点,其实眼睛像照相机一样,当光反影到眼睛时,眼睛并没有明暗的分别,觉知明亮与黑暗是意识的分别。所以 “觉知 ”是感觉、思想与意识的分别及整个心的全体的作用,也就是心所起用的现象的分类。如果为了文字优美,一层一层翻译看起来没有味道,也很吃力,尤其中国人喜欢 “意会 ”,不喜欢逻辑详细的论辩。讲逻辑必须 “言传 ”,要论辩得非常清楚;文学不一定要言传,可以 “意在言表 ”,透过言语以外的体会,彼此会心懂了,这是文学艺术的境界,这里把觉知分别心性的作用,以文学意境表达。
佛告诉阿难,你认为 “觉知分别心性 ”,即生命本源心性的作用 “俱无在者 ”,一切无着。那么我问你,空中飞的、水中游的、陆地上跑的 ……等等这个物质世界一切的动植物、水生物、矿物是有还是无?我们观念上不分别这些物质,而称为一切东西。我们的生命在这个世间,与物质世界一切东西有连带关系,你认为对一切东西无所着就是心,那么这一切东西 “为在为无 ”?有还是没有?换句话说,这四个字在《楞严经》上很含糊,因为太文学化而显得文意不清。
也可以这么说,我们张开眼睛所看到物质世界一切东西,譬如今天下午下雨,雨下过后没有了,雨也是一切物质东西的一种,这一切东西过后就没有,你认为是无着(此心无着),那心的作用究竟存否?或者是物质环境变(迁),心也跟着变成没有? “为在为无 ”,可以指物质世界的东西,也可以指心理精神的作用为在为无?两者都解释得通。那么,经典这个时候究竟是指物质世界的东西存不存在?抑或指心理状况存在不存在?我们很难确定,因为当时的翻译太注重文学意境之美,而使文意交待得不太清楚,这一点在逻辑论辩上确有缺点,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好处,好处就是中国人喜欢圆融的文学思想,用这也可、用那也可,双方面都观照到了。
假如一切物质过去就没有,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 “龟毛兔角 ”是佛经上常用的形容词,形容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而幻想存在是靠不住的,因为中国过去与印度的常识范围,晓得乌龟没有毛、兔子没有角,现代这句话要被推翻了,日本北海道及南美洲的确有长毛的乌龟,所以佛经要修正了。如果以这个观点来反驳佛经,可谓有根有据,佛连这个知识都不懂,怎能说通一切智、彻万法源呢?可见佛的眼通当时只看到西方,没有看到东方,这是附带的笑话。不过我们看经典不要吹毛求疵,不要再把乌龟毛拿来吹一吹找毛病,当时一般人的知识确实没有看过乌龟长毛,佛也依世人的知识来比喻。
假如一切事情过了就没有,既然没有,为什么还叫不着?没有就没有,加一个不着,岂不多加一个名称、境界!这不着的观念岂不多余!没有就没有了嘛!假定有一个境界叫无念、叫不着,那个境界,就不能叫不着,也不能叫无念。等于我们经常引用年轻同学所说的话: “今天打坐很好,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我说 “你知道? ”“知道啊! ”“好啊! ”“那怎么叫没有?你都晓得好,晓得没有,那不是有一个嘛? ”同样的道理,有一个不着,就不能叫它为没有,你早着了嘛!着什么?着在一个 “不着 ”上面。你说今天坐得一切无念,你早有念了!什么念?无念之念,那就是前面所讲的 “守愚暗证 ”,落在一个愚痴的境界,守住一个浑浑噩噩的境界上,那叫莫名其妙,不叫不可思议。莫名其妙是老二;不可思议是它的老大,两兄弟差不多。所以说有一个不着 “不可名无 ”。
“无相则无 ”,绝对无相,无相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非无则相 ”,你说不是完全没有,一切相没有,不过就是有那么一点,有那么一点就是有个东西,就不叫空,那就是相,空也是空相。 “非无则相 ”,这就不能叫它无相了。 “相有则在 ”,有一个境界现象在就是个东西, “云何无着 ”呢?你有个清净无念的境界在,早就着在这个上面了嘛!怎么叫无着?!
“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所以你应该了解,你认为一切无着认此为空就是我的本心是不对的观念。注意这句话!阿难当时不是乱讲,很多同学看了《楞严经》,笑阿难好笨, “一切无着名觉知心 ”,阿难有所指,此心任何一个境界都不留,在这个不留中间,坦然而住,这个是心性本体,阿难当时这样认定。
这个认定错在哪里?这是个大问题,当然我们不是阿难,假定今天有人修持到达这个境界,那真是可喜可贺,尽管佛说这个不对,是不对,还要翻一翻身,然而你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不需要谈后面的翻身。佛批驳阿难,是希望他有更进一步的见地和了解。可是我们站在功夫上说,很少有人真到达这里,能到这个境界也不错了,但永明寿禅师批评这个不对,批驳得有道理,如果认为这个就是最高的究竟,那就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连这个过程都没有经历过,你就认为自己悟了,那真是 “误 ”了!真正悟道,这种境界必然要经历,好比搭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必定得经过二、三、四楼,即使电梯速度快,也还是要一层一层往上升,这一点特别提出,提醒大家注意!
佛道非由作、任、止、灭而得
又所言放旷任缘者,于圆觉中犹是四病之数。
上一段是永是禅师引用《楞严经》中佛与阿难的论辩,批评宋代初期,一般认为一切无着的境界就是禅的错误观念。其次,认为 “放旷任缘 ”,一切逍遥自在蛮不在乎就是道的,也是《圆觉经》中所讲的四种毛病之一。
“放旷任缘 ”,看文字很简单,有些人修持的确到这个境界,心中空空的,一切不在乎,该跳舞就跳舞,该滚就滚,没有关系。过去有位同学也自认悟了,你的就是我的,可是我的可就不是你的了,怎么劝也劝不了,最后发生事故遭了果报。
历代 “放旷任缘 ”者很多,譬如学禅的,尤其明朝末年更多,像李卓吾(不是厚黑教的李宗吾),既是禅又是道又是儒,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圣叹也是 “放旷任缘 ”。明末清初,以王阳明的王学与禅的结合, “放旷任缘 ”的人更多,弄得 “圣人满街走,菩萨多如狗 ”,学禅学佛学儒都修成 “放旷任缘 ”,认为一切逍遥自在、一切空就是道,不过有一点绝空不了,他肚子饿了还是要抓馒头吃;感冒了还是要吃药,如果这个时候能 “放旷任缘 ”倒还差不多!可是他不在这个时候反省,认为 “放旷任缘 ”就是道。
那么,永明寿禅师引用《圆觉经》经文,提出 “放旷任缘 ”是学佛学禅偏差的四种毛玻
《圆觉经》云: “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玻云何四病?一者作玻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玻
《圆觉经》说,善男子,善知识所证得的妙法,应该离开四种偏差,哪四种偏差? “一者作病 ”,即有所造作。好比说我今天打了几次坐,好像到会计室算帐一样,打坐四次要给四个罗汉果,八次要给他一个菩萨位;十二次要给他一个佛土。或者今天拜了多少佛、作了多少功德。再不然今天修行有多少境界、多少进步,这些都是有所造作的。以修持境界、积功累德为道,此是 “作病 ”。
假定有人 “作如是言 ”,心理有这种观念,认为今天已经作了很多善事、佛事,以此功德圆满,一定可以开悟证果。 “欲求圆觉 ”,想以造作功德之心,来求智慧开悟之道是错误的。 “彼圆觉性非作得故 ”,本来佛法的自性不能造作而得。譬如大家参禅打坐学佛,你不要认为这两腿多盘两天就能盘出一个佛来!佛不是腿能盘得出来的!如果盘腿能成佛,那叫成腿,不叫成佛。那么打坐干什么呢?打坐就是教你以这种修养的方法,找出你自性本来是佛的那个东西。不要认为累积打坐的功行,像求会计成本一样,会得到一个佛,那完全错了!所以说 “彼圆觉性非作得故 ”。如果认为作得某些功夫、累积多少功德一定会开悟,那就犯了造作病,此是禅病之一。所谓病,就是观念错误,心理见解上的病态,不是心理病态。心理病态与见解病态不同。
二者任玻若复有人,作如是言: “ 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盘。涅盘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 ” 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玻
任其自然,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反正总有一天成佛,一切自在,打坐念佛修持是你们妄用功夫,认为一切不管就是佛法,那就是任玻生死是空,涅盘也是空, “涅盘生死等空花 ”嘛!用不用功都一样,一切本来无生灭,任运自在,这种观念是任玻《圆觉经》告诉你, “彼圆觉性,非任有故 ”,成佛也不是人类的本性,放任怎么可能成佛?这种说法照文字这样解释不太容易了解,我们进一步用现代语来解说,也就是,认为涅盘是空,生死也是空,一切放任自在,反正众生本来是佛,到时间自然成佛,你说他真是逍遥自在吗?才不自在呢!一切任他自在就有依赖性,依赖放任已经错了!依赖放任不就是一念吗?此其一。
其二,反正本身就是佛,一切自在就好了,你就自在一点吧!你生病了不要喊唉哟好不好呢?一切本来自在,那个痛也很自在嘛!可是他病了,痛苦烦恼来了,他还是难受啊!他那个时候可无法放旷任缘了,可见他那个放旷任缘是心理意识的作用。
三者止玻若复有人,作如是言: “ 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 ” 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玻
第三种禅病是我们常犯的,不管学禅也好、止观也好、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大家两腿一盘都想得止得定。严格讲,定与止有层次的差别,不能得止,就谈不上得定。止也好、定也好,一般认为什么念头都没有就是得定,结果我们看到一般人坐在那里都很痛苦,皱着眉头,心中念头停不了, “刚才了却东边事,又被西边打一拳 ”,思想念头翻上覆下,想求止念求息心,事实上做不到息心止念,却在忙打念头,现在一般人容易犯这个毛玻不要说这种情形是错误的,即使做到任何念头不拱上拱下,就算止于一念止住了,那还不是禅。佛说 “彼圆觉性,非止合故 ”,即使做到念完全止住,与明心见性之道也毫不相干,止念是做功夫可以做到的,有几种人很容易做到,一个人心里受到外境严重的刺激打击,灰心到极点,心如止水,你叫他,他没有反应,那也叫功夫吗?不是。另一种人,生理机能毁坏,脑神经受刺激,想不起来,止住了,那也是佛吗?不是的,止,不是道。《圆觉经》说止于一念或止于一个境界,或认为定久是禅,那都是偏差。
四者灭玻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玻
止病是止于一念、止于一个境界,或者止于一个佛境界,或是止于一个空的境界,或者止于一个清净的境界。止不住是散乱心、放任。一般人不是放任就是求止,再不然想求功德,想从积功累德而悟道,此即前面所言,作并任并止病三种玻第四种病是灭一切烦恼。有关这点,一般观念也很严重,认为学佛用功应该永断一切烦恼,生理、心理毕竟空无所有,此外,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都寂灭了,当然普通人很少能做到。
几十年前我们看到有些修行人专修这种定法,一般叫顽空定,什么都不管,一切灭下去,一切不动念,久而久之,人慢慢变得没有记忆力,当场不起分别,看到人问你是谁,对人笑一笑。现代人碰到这样的人一定认为此人有道,样子也很好看,红光满面,俨然有道之士。佛说像这一类境界就属于顽空,冥顽不灵,灭久了之后,记忆力减退,什么东西都没有,如果认为这是禅,那错了!所以佛说: “彼圆觉性,非寂相故 ”。涅盘也翻成寂灭,但涅盘不是这个。这一类也不像罗汉有余依涅盘境界,这完全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下意识认为一切灭完了就是道。后世有言, “莫道无心便是禅,无心犹隔一重关 ”,把灭绝一切当成无心,错误在这里。
不偏不依好办道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说离开这四种禅病,才可以了解自性本来清净的道理。由于了解自性本来清净的道理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观 ”是观照之观,我曾经反复提及想是想,观是观。想是粗的,观是细的。勉强打个比方,东西掉在房间黑暗的角落,拿手电筒照,东找一下西找一下,这是想;观,等于房间所有的灯一下全点亮了,地上之物全被照到,这是观,以境界来讲是如此,那么,以作用而言呢?想,是先用第六意识专一起来修;观不是第六意识境界,而是意根,第七识与第八阿赖耶识照性的功能来了知它的,了即明明了了,自然知,但不是第六意识分别妄想的妄知,这其中分别起来非常细微。知道自性本来清净这一知,是知识上的知道,离开这四病,不求止、不放任、不造作、不求寂灭,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离四病后,勉强用一形容词,呈现了自性清净面。由于认识了解了清净面,然后在此境界中止观双运而起观的,才叫佛法的正观。定与慧等持,智慧慢慢开发,修持慢慢进步,功德自然逐渐圆满,此谓正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不了解正观的路线,而用其他各种方法来修持作观的,名为邪观。这是佛说的,不是我说的,我不过照文解释而已!永明寿禅师引用了《楞严经》、《圆觉经》原文说明这个道理,他自己并作结论:
如上所说,不唯作无着任缘之解,堕于邪观,乃至起寂然冥合之心,皆存意地。
解释得非常清楚,的确是名言。永明寿禅师说,上面我引证佛在《楞严经》、《圆觉经》所说的两段话,不但认为一切无着,放旷任缘是道的见解属于邪见,乃至一般学佛,认为一念不生,寂然不动即合于禅道之心,也是错的。实际上,一念不生、寂然不动的境界还是第六意识的境界,《瑜伽师地论》称为 “无寻唯伺地 ”,心性不乱跳动,可是第六意识还有个东西在那里看住,等于黄龙南禅师描写参话头的境界: “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 ”,形容得非常妙!他叫人家参话头用功,要用到这样专一的程度,这只是初步用功参禅的境界,并非这样就是禅。黄龙南禅师所形容的这种境界,就是《瑜伽师地论》所讲的 “无寻唯伺地 ”,也就是小乘禅观经(禅观经有数本)所言 “有觉无观 ”的境界。
这两天有一本书,同学送我,我还没有看,他先讲给我听。有个故事说猫捉老鼠,老鼠躲到洞里不出来,猫在洞外目睛不瞬地守着,等了很久,老鼠突然听到外面有狗叫,心想猫一定被狗吓跑了!老鼠爬出来,一把被猫逮个正着,老鼠问猫: “老兄啊!你怎么听到狗叫没有被吓跑呢? ”猫说: “这个时代一个人没有两种语言还有饭吃吗? ”
所以,寂然冥合之心还是意地的境界,《瑜伽师地论》所讲 “无寻唯伺地 ”也是意地,一点也没错!经律论融会贯通,仔细研究,对于你的用功、见道,绝对有最大的帮助,我非常赞成永明寿禅师的意见。真想用功修持,不看经律论,一味地笼统下去,不会有所成就,充其量只有笼统禅,笼统禅是第五病,不能成道的。
如有学人问:忠国师云: ‘ 不作意时得寂然不。 ’ 答:若见寂然即是作意。所以意根难出,动静皆落法尘。
南阳忠国师( 695~ 775),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是六祖的弟子,也是永明寿禅师的老先辈。有人问南阳忠国师,意念完全不动时,算不算得到寂然不动、寂灭清净的境界?
南阳忠国师答复,如果觉得自己在寂然不动的境界,有一个寂然已经是意境上的分别境界,这也是第六意识所造的境界。所以要仔细研究意根,不管是动的境界或者静的境界,动静二相都是意境的变态。等于一个手背、一个手心。换句话说,拿意根来讲唯识现量境的话,动静二相也都是意识的现量,动的时候是动的现量;静是静的现量。 “所以意根难出,动静皆落法尘 ”,你所证到动相与静相的境界,都是法尘影事。
《楞严经》提到: “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要特别注意 “影事 ”二字。我们感觉到心境很宁静的那个境界也是影子。如果问证道是什么样子?证道就是我无念无心那个样子,这个也是比量。如果硬要将它表达出来究竟证道是什么境界?好吧!证道就像到了阿里山顶,既不刮风又不下雨,什么都听不见,这还是比较,比较是意识上的一个阴影,所以叫 “法尘 ”,意根相对的法尘影事。究竟什么是真的静?静是什么样子?那是个大问题,希望大家留意。
故知并是执见修禅,说病为法,如蒸砂作饭,缘木求鱼,费力劳功,枉经尘劫。且经中佛语幽玄,则义语非文,不同众生情见粗浮,乃文语非义。
如果见地、观念不正确,执着自己主观的成见而修禅,是 “说病为法 ”,把病当成药吃,搞错了!比如认为无念是定,一上座就求无念,无念变成成见,执着这个成见用功下去,犹如蒸砂成饭,爬到树上找鱼,永远不会成功,因为根本下手的路线就错误。因此,结论说 “费力劳功,枉经尘劫 ”,你修行三大阿僧只劫也没有用,不会成就的。
“佛语幽玄 ”。一切经典中,佛说的话都非常幽远而有深度,然而一般人看经典不明佛经深远的义理,仅仅只是粗浅阅读不加深思,便妄认明了。讲经典、研究佛学的,则把经典文字用其它的知识作概括性地比较,把佛经幽深的义理,当成作学问一样,做比量的推测;看经文并没有回转到自己心地上做功夫,将经典高深幽远的义理会之于心深加体会。也就是说,一般人看经典,并没有从内心去体会自己所修的境界。所以说佛经的道理不同众生的情见,众生看佛经或任何书,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个观念是很粗糙浮浅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经的文字义理并不是一般所讲的道理。
又若执任缘无着之事,尽落邪观,得悉檀方便之门,皆成正教。
如果执着一切放任自在、一切无着无念就是佛法、就是禅,那就落于邪见。但是反过来说,果真证道得到了悉檀,任缘无着虽然不是道,可也是一种入道的方法,那么,悟道以后,方便任缘都成了正教。
“悉檀 ”二字不作翻译,《大智度论》上有 “四悉檀 ”的解释,勉强翻译,与中文 “境界 ”一词相似,不过中文所讲的 “境界 ”,我们还比较容易体会,悉檀是得道成就的境界,不是凡夫意识所能意会得到的,用 “境界 ”二字不能概括 “悉檀 ”,因此不翻译。
惺寂心与昏散意
是以药病难辩,取舍俱非。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断,境智齐泯,人法俱空。向众生三业之中,开佛知见;就生死五阴之内,显大菩提。则了义金文可为绳墨,实地知识堪作真归。
什么是病?什么是药?很难分辨清楚。在座有一位道友提到永嘉禅师的止观法门,永嘉所走的路线是天台宗止观与禅宗修定合而为一的路线。他提出两个观点: “惺惺 ”与 “寂寂 ”,用中国文字讲,惺惺就是清醒的,寂寂就是空空的。我们学修道打坐, “惺惺寂寂是 ”,空空洞洞什么念头都没有,可是什么都清楚,这就对了。 “散乱惺惺非 ”,坐起来什么都知道,可是念头乱七八糟,游思浮动,那就错了。 “寂寂惺惺是 ”,空空洞洞、清清楚楚是对的; “昏沉寂寂非 ”,什么都空空的,人也迷迷糊糊的就错了。
所以他说,惺惺可以依止寂寂,一上坐什么都不想,空空洞洞,这是我们大家的经验,寂寂以后就昏沉。那么,你说坐好一点,肩膀端一端、头扬一扬,眼睛瞪一瞪,脑子清醒一点,一清醒,散乱来了。 “惺惺 ”、 “寂寂 ”是药,寂寂可以治惺惺,惺惺可以治寂寂,药可以治病,但是吃多了又生玻所以我们心理的状况非常难治疗。现在医学发达,有专门医治心理病的医生,心理病医师的大祖宗是释迦牟尼佛。他对生理、心理的病搞得太清楚了。我们的心理病就有那么麻烦,所以是药是病?很难分辨。
魔境界与圣人境界,也是药与病的差别。悟道以后,魔境变作圣境,不明白本体,即使圣人境界都是魔道,这是药病之辨的关系。所以他说 “药病难辨,取舍俱非 ”,取舍就是 “择法眼 ”,常看佛经上说,佛一次说法以后,有多少多少众生得法眼净,比如现在一看经教,阿弥陀佛在世就好了,听闻佛法后马上得法眼净,但别以为头上会多了一只眼睛。法眼净就是头脑清楚,晓得正法、非法,对于佛法的选择是正是邪?或者正的变邪的?邪的变正的?这个选择搞清楚了就是法眼净。
“但且直悟自心 ”,永明寿禅师认为,主要的还是要真正用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在禅宗所标榜有几句话: “言思道断,境智齐泯,人法俱空 ”。言思道断,境智齐泯这八个字非常重要。 “言语 ”包括文字, “思 ”麻烦,思与言语文字也是一样,站在哲学的立场,一个人的思想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是思想。表达出来则成为言语或文字,再变为行为。其实言语、文字也是行为的一种,是已经表达在外的思想。所谓思想,即是内在没有表达出来的言语,也就是心理的行为。
禅堂常见 “禁语 ”二字,实际上不挂 “禁语 ”牌,人还不太想说话,挂了牌子以后话反而多了,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有多妙!你不禁止他讲话,他都懒得讲;你一禁止他讲话,他非讲不可,这就叫做众生。你要他吃的时候,他并不想吃,你故意不给他吃,他一定抢着吃,这就是众生的心理。
我们平日打坐,心理的语言思想没有断过。很多人认为自己悟了,虽然表面不承认,表现出来的态度好像悟了,看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不管有没有悟,有一个自我测验的标准,等于现在有各种病可以试验的药品,这里有个药品给你,你有没有做到 “言思道断 ”?不是压下去的无念,也不是压下去的无着,自然而然不想,从前有个禅师说: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不是故意有心地去除妄想,是自然不想。言思道断,断是形容词,不是有意切断,是自然没有。
伸脚就在缩脚里
在禅宗典故公案中,南宋初期有位大慧杲禅师,比永明寿禅师晚了一百多年,与济颠和尚同一时期。大慧杲禅师聪明绝顶,当时禅宗相当流行,他的佛教学问好,文学也好,对禅宗太熟了。他年轻时,每一个善如识、禅宗大师都见过他,个个都喜欢他,认为他悟了,他自己心理有数。大慧杲认为天下这些大师没有一个是真的,都在骗人。他知道自己没有悟,只是道理通,那真是 “和尚不吃荤,肚子里有素(数) ”,可是大家都认为他悟了,如果这样也叫禅的话,他准备写《无禅论》,以免 “枉费精神,蹉跎岁月。不若宏一经一论,把本修行。庶他生后世,不失为佛法中人”。
大慧杲的学问不得了!譬如看《华严经》看到 “十智同真 ”的境界,他立即写了一首偈子:
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巍;
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
世界上一切事情皆如梦幻空花。铁山一则形容释迦牟尼佛修道的雪山,一则比喻达摩祖师面壁,当前一面屏风与外界隔绝了关系。 “旷劫无明当下灰 ”也等于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悟道的人也不过如此,一看悟道了!假使现在年轻人写出这么一首诗,我们一看,也以为真悟道了。
大慧杲当时这首偈子一写出来,大善知识洪觉范(着有《临济宗旨》等篇)当时五、六十岁,大慧杲二十岁出头。洪觉范一看大慧杲的诗偈说: “奇怪!我二十年用功,不过到这个境界。 ”洪觉范说大慧杲悟了,大慧杲抿着嘴笑,这样叫悟了,这个佛法骗人。
那个时候禅很流行,同现在一样,青蛙扑通一声跳下水就是禅,天地一沙鸥,是禅的境界,到处都懂禅。
当时有位守珣禅师刚悟道,呈偈给他的老师佛鉴禅师,而得到印可。这首偈子: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但大慧杲的老师圆悟勤禅师就不太相信,他要勘验,就叫人把守珣找来,一齐游山,恰巧经过水潭旁边,突然一推,把守珣推下去,守珣掉进水潭冒出头来,圆悟勤就问: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潭深鱼聚。 ”“见后如何? ”“树高招风。” “见与未见时如何? ”“伸脚在缩脚里。 ”圆悟勤这才大为称许。真悟了,就是这样。为什么这样整人呢?因为当时这一类人太多,一看文字,好像悟道了,但是文字 不能骗人的,所以须加勘验。
如何是 “言思道断 ”的境界?在教理上,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有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阿赖耶识本身就有 “思 ”的作用,请问 “思 ”怎么断?现代年轻人参话头参 “念佛是谁 ”?有什么好参的!念佛是我。我是谁?我就是你,你是谁?你就是狗。狗是谁?狗就是我,一路转运来就是一句话:同体。那个不要参了!
真的话头在这里,阿赖耶识全体心识本身就有作意、触、受、想、思的作用。请问,阿赖耶识思路真断了就称为断灭见;如果不称为断灭见,那么阿赖耶识的 “思 ”怎么断?这就是话头嘛!尤其现在青年,知识普及、逻辑训练好,应该从这个地方参话头。过去的话头:念佛是谁?狗子有没有佛性?管他狗有没佛性,反正送到香肉店都一样。话头也要跟着时代走,学问教育普及思想发达,话头正好在这里参。
怎么叫 “言思道断 ”?五遍行的 “思 ”必然存在一个功能,假使人没有思,除非白痴。不过这又是个问题,白痴有没有思?白痴没有反应,没有执着。但是白痴晓不晓得肚子饿?人生基本的东西,白痴还是知道,冷了会发抖,见闻觉知仍然有,那么,这个是 “想 ”还是 “思 ”?这些都是问题,科学时代正好参话头。现在时代还把话头摆在念佛是谁?狗子有没有佛性?唉呀!退回宋朝做人好了!
真悟道的人,第一、 “言思道断 ”;第二、 “境智齐泯 ”。问题来了,真悟道了,一切无境界,无智亦无得。有一个境界在,就离不开意识的形式;如果没有境界,绝对没有,那又成断见,大愚痴。如果有所知有所得呢?岂不落在妄想中!这是大话头,应该在这个话头上去参,如何是 “言思道断,境智齐泯 ”?
接下来是讲实证功夫。真悟道的人, “人法俱空 ”,人空、法空。大家念佛打坐,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有没有做到人空?连身空都做不到,坐在那里两腿发麻,开始还满清净,后来是满 “乱麻 ”,再到后来不是麻,光参腿痛好了!一分一秒地熬腿。我们连腿空都做不到,还妄谈人空?人空以后,还要法空。真证道的人的确是 “人法俱空 ”,这个境界到达了,才称得上悟了一点。悟了以后,转过来 “向众生三业之中,开佛知见 ”,然后可以允许 “放旷任运 ”,这个才是菩萨境界,在众生身口意三业中处处行菩萨道,不必要一定出家或一定不出家;出家也好,不出家也好,都在身口意三业中行佛道,因此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在众生三业之中开佛知见。
“就生死五阴之内,显大菩提 ”,如此,可以在生死中轮回五阴之内,显大慈悲、大菩提之行为。
“则了义金文可为绳墨 ”,要想达到这个境界,他说佛经大乘经典了义经文,正好做为你修行的标准,做功夫的指导,为什么你不去研究?
“实地知识堪作真归 ”,真正的大善知识就是佛。虽然我们没有亲见他,他的遗言遗教等经文还留在这里,为什么要堕在增上慢、我见中,不好好去研究经典?佛所讲的,都是实地所证的真知真识,是我们应该作为依归的所在。这是永明寿禅师说明不仅要功夫做到,教理也要通的重要性。 “则了义金文可为绳墨,实地知识堪作真归 ”,即宗教之理与修证宗旨相配合,如果真做到了,那么,接下来:
故得智炬增辉,照耀十方之际;心华发艳,荣敷法界之中。又若深达此宗,不收不摄,即想念而成智,当语默而冥真,出入之定难亲,忻厌之怀莫及。故云 ‘ 忻寂不当,放逸还非。 ’
此处又可见永明寿禅师四六体对仗文句的文采。他说,教也通、宗也通,宗教的学理通了,配合修证的悟道,得道了,智慧像火炬一般光明,照耀十方。 “心华发艳 ”,意解心开,全心如花绽开, “荣敷法界之中 ”,心花开敷,欣欣向荣,遍满法界。
再说,宗也通、教也通的人深达此宗,自然了解各宗各教最后的依归,没有差别了。 “不收不摄 ”,收摄二字表示专门归列某一宗,例如研究净土的,只认净土的对,其它都错了,研究禅宗、天台宗、密宗的,也都抓到鸡毛当令箭。真深达此宗镜的人,就自然 “不收不摄 ”在某一点上。
“即想念而成智 ”,悟了道,任何起心动念已不是妄念,而是智慧的运用。注意 “即想念而成智 ”这句话!一般想与念都是妄想,妨碍正道,真正悟道的人,即妄心即般若,就是智慧。
“当语默而冥真 ”,不管开口讲话或默然不语,寂然在定,处处在真如境界中。
“出入之定难亲,忻厌之怀莫及 ”。一般人往往认为入定,得四禅八定成就就是道,不入就不是道。其实,定若有出入,那只是小乘境界、小乘功夫。就形而上的真如本体来说,定本来就无出也无入,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既无出家也无入家,既无所谓入定也无所谓出定,当体即是,无往而不是,所以说 “出入之定难亲 ”,拿出定入定来说明道体,都是不对的。
“忻厌之怀莫及 ”,厌倦生死、六道,厌倦三界,欣乐跳出三界之外,讨厌下,喜欢上。有出世与入世、升华与堕落的差别,都还不是道的真正的境界,所以说 “忻厌之怀莫及 ”。
故云: “忻寂不当,放逸还非 ”。厌喧,讨厌世间的吵闹烦恼, “忻寂 ”喜爱出世间的清净,这两者都落于边见。真悟道的人,忻寂与厌喧都是错误、偏差的。要两样都不着,无所着而生其心。
“放逸还非 ”,忻寂与厌喧都不对,但放任自然,不加检点,即落于放逸,那也不对。此中巧妙只有真正悟道的人可以知道。接着永明寿禅师引述李长者的《华严经论》。
如《华严论》云:普眼等诸菩萨,以出入三昧,不得见普贤三业及座境界故。
我们都晓得大乘佛教有四大菩萨代表学佛人四大威仪,也是四种见道境界。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所谓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的座骑(即交通工具)是狮子,力大无穷,能破一切障碍,是百兽之王。慈悲心以观世音菩萨为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座骑多了,我们在画像上可以看到其中一种,观音菩萨在大海中立在鳌头之上。鳌鱼是非龙非鱼,不是龙也不是普通的鱼,即非凡非圣,不是圣人也非凡夫,大海代表一切众生在苦海中。这就表示,只有观世音菩萨独立而不遗,在非凡非圣境界中渡一切众生。
大行普贤菩萨,大行即愿行,行和愿一样,只是稍有差别。拿现代观念来讲。 “愿 ”是内在心理的思想、行为, “行 ”是由思想表达到外面的作为。实际上,愿就是行,行就是愿,愿、行是一贯而不可分的。大行普贤菩萨的座骑是白象。中国人喜欢拿骆驼或牛来比喻担负的责任重大,而印度人则以白象表达力大无比,负荷的责任最大。而用在佛经上,即表示修行者利益一切众生的重责大任的精神,他的行动是如此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普贤菩萨的精神。
《华严经》里有一位普眼菩萨,普眼就是代表眼睛能普照一切。有一次,普眼菩萨要找普贤菩萨究竟依住在什么境界?依据佛经教理,初地菩萨不晓得二地菩萨做些什么?换句话说,初禅定的人不晓得二禅定是什么境界,等于一年级学生不知道二年级学些什么?普眼菩萨有一天找普贤菩萨究竟在哪一种三昧出入?三昧即为正受,即生理与心理的正定觉受究竟在什么境界?找遍了,始终不得见普贤的身口意三业做些什么?他的身体做些什么事?嘴巴说些什么话?思想想些什么?普贤的三业当然做的是善业,但是那种境界普眼找不出来。
其实何必找菩萨的境界!大家有兄弟姐妹或最要好的朋友,他们坐在你身边,心里想什么你知不知道?同样的,凡夫与凡夫之间,也找不出对方的三业在做什么。菩萨境界也一样, “不得见普贤三业及座境界故 ”,座境界在哪里?不是说他的白象在哪里站着!而是说,他入定依住的座位,即立足点在何处?那么,要以什么方式来了解普贤呢?
举幻术文字中种种幻相无所住处喻,明幻术文字之体了无处所,如何所求。
经典指出一切幻术文字的种种幻相。电影、幻灯片就是幻术,如梦如幻,是变把戏的变出来的东西。幻术师告诉你是假的,可是你当场看是真的。这个世界的一切,也比如一个大变把戏者在变幻,没有真实的。
“幻术文字中种种幻相 ”,言语文字都是人类的幻术,文字不过是符号,写 “花 ”就知道是花。意识透过文字幻术而呈现花的影像。这个花和字都是假的。假使构造中文的老祖宗,用其它符号代表花和狗,现在我们在意境上就会呈现其它的文字符号。所以我们有时看到文字而掉泪,看爱情小说哭的唏哩哗啦!都被幻术境界所骗。
世人很奇怪,尤其年轻人,爱情小说往往看得入迷而落泪!我们小时候看《红楼梦》、《茶花女》也会掉眼泪,反正眼泪不值钱。尤其女孩子的眼泪比男孩子更快,还没有说那件事,她眼泪就来了,实际上很好玩。我经常告诉同学不要神经,你不要把自己写成爱情小说故事的主角。所谓爱情,能持续多久?你统计一下,最多不到三年,《浮生六记》比较长一些,不到十年。那些一见钟情,你要注意,看一眼就钟情,下一眼就看不到了!只有几天而已!然后写出一本小说,既骗了自己,也骗了读者,梦魂颠倒。所以: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好多年前,我在辅大上课,有个同学说这句改一改。我问改什么?他说: “多情自古空余恨 ”,这句不要动,下一句要改成 “好梦由来不愿醒 ”。我说改得好。一切众生确实是: “好梦由来不愿醒 ”。梦的世界很奇怪,做好梦很快醒,如果梦见得到钞票,啊!一下子就醒了!如果梦到被鬼压倒,唉呀!我的天啊,哪个赶快来救命啊!偏偏梦得久。所以古人的诗很有道理。世界上一切文字皆如梦幻空花。
“种种幻相无所住处 ”。精神世界、物理世界一切万象,不是永恒存在,它很快地变去。所谓 “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是要你去找一个无所住的境界,你说 “无所住而生其心 ”,你早住了。住在哪里?住在你那个无所住上面。无所住不是你去无所住,而是它本来无所住如果你彻底了解 “文字中种种幻相无所住处 ”,就可以见到普贤菩萨。
普贤的境界如何?引用西方宗教哲学的一句话: “无所在,无所不在,处处皆是 ”,但是你找不到它。所以永嘉大师说过一句话: “寂灭性中莫问觅 ”,道在哪里?自性本来清净,你不去找它,很现成,你一寻找这个境界,却找不到了!普眼菩萨不只两只眼睛,他有三只眼,乃至有十只眼,前面一双、后面三只、顶上一只、喉咙一只 ……。普眼菩萨拿十眼观照,找不到普贤菩萨,因为一切如幻相。你找一个实际境界求普贤,普贤不可得、不可见。所以《华严经》以这位菩萨的境界来表达佛法。
“明幻术文字之体了无处所,如何所求? ”这就告诉我们一切皆是幻,文字游戏也是幻,乃至三藏十二部的文字都是幻。我们研究佛学,结果被佛学理论、名相困住了!天天在那里搞佛法、搞佛学、找境界,你早就被骗了!被什么骗?被幻术所困。 “幻术文字之体了无处所 ”,言语文字是表达意思,意思懂了何必执着言语文字?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过河需要船,既已上岸又背着船,岂不愚笨!言语文字也不过如此。
再说在座的青年都是知识分子,至少从小学磨到大专以上,已经磨了十几年,你那个文字在哪里?了不可得。现在当了大学生,与小学一年级时的感觉比较起来,是有不同,多懂了些。现在找找看脑子真有些什么东西?没有!一切如梦如幻,都过去了。你说不懂吗 ?真懂了一些,懂了什么?文字了无处所。
所以我经常说《西游记》这部唐僧取经的小说,写得真好真妙!孙悟空与唐僧一行见到佛,佛说: “你们很辛苦,功德圆满。好啦!你们的目的是要取经。 ”佛就吩咐大弟子迦叶尊者把三藏十二部经典交给他们,迦叶尊者问佛: “给哪一种经? ”佛说: “他们从遥远的东方来,功德圆满很辛苦,给最好的。 ”
佛未加说明给哪一种佛经。结果迦叶尊者带领唐僧一行到书库,准备拿钥匙开书库,迦叶尊者把手一伸说: “拿来。 ”玄奘法师问: “什么拿来? ”“红包拿来。 ”“啊?! ”孙悟空气得要揍迦叶, “世界上到处要钱,你这里也要钱,你这个老和尚该不该死? ”玄奘法师说: “不要吵!最后一次,请师父慈悲慈悲。实在一路取经,碰到九九八十一种魔难,来到这里已经什么都没有。 ”“那不行,这里规矩要拿啊! ”“实在是没有了。 ”迦叶说: “你身上还有衣服。 ”“出家人只剩了一件袈裟 ”。 “一件也可以,拿去当啊! ”唐僧只好脱了袈裟,叫徒弟快拿去当了。孙悟空一边生气一边抓脑袋要修理迦叶。
这个道理说明什么?学佛要福智二资粮,一个学佛人先要具备这个红包(本钱)。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不够,没有办法谈,《西游记》用那么一个故事说明。
好啦!迦叶尊者打开书库,取出三藏十二部经典交给唐僧,任务完了。西方雷音寺很大,山门很远,孙悟空猴子鬼精灵,说:“师父啊!靠不住,这个老和尚到这里都要钱,打开检查看看,该不要弄破的经典,我们那么辛苦来取经。 ”“唉!猴子就是猴子。 ”唐僧说, “你要诚恳相信人嘛!佛的大弟子哪会有错! ”孙悟空说: “靠不住,他还要红包吔 ”。打开检查一看,唉哟!不得了,每一本都是白纸,一面大吵大闹怪师父,一面嚷着要把迦叶抓出来打死。
这一吵,佛在打坐听到了,孙悟空向佛报告: “迦叶不但要红包,拿了红包还给白纸。 ”佛笑着说: “猴子啊!你不懂。 ”佛把迦叶找来问: “怎么给他们这种经典? ”迦叶回答说: “世尊,是您交待要给最好的经典。最好的经典是没有文字的,本来就是道。 ”佛说: “你搞错了。我是那么讲,不过他们智慧低,你还是拿次等有文字的给他们。 ”迦叶说: “那好那好,拿去换过来就是了。 ”
第一等智慧不需要文字,《西游记》即说明这个道理。大智慧不是文字!文字言语是幻术。所以经典上说,在文字上求道找不到道。但反过来说,如果认为没有学问,就可以成道,那又错了。不可以拿文字言语是幻术,作为不研究教理的借口。
念念本寂
不可将出入三昧处所求之,去彼沉寂、生灭,却令想念,明想念动用,体自遍周,用而常寂,非更灭也。
这是普贤境界,在文字言语上求普贤,用再多的眼睛也看不见。要如何得到普贤菩萨的境界呢?不可以从出入三昧处所得之,他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丹田、也不在眉间,更不在头顶,那是肉做的,肉老了衰坏了,最后死亡没有气了,化为脓水臭得不得了!这里有个什么道?你看住这里干什么?这里如果有道,你到中央市场买块肉贴在这里不就好了!不是的,那是个方便。在这些地方都找不到普贤境界,所以不可从出入三昧处所求之。
“去彼沉寂、生灭 ”,如果打坐什么都不想,呆呆的、糊里糊涂,以为这个就是道,那是沉寂境界。沉寂,也叫作昏沉,这个不是,要拿掉。那么,不在沉寂境界,在生灭心上求呢?我们的妄想就是生灭,这个念头去了,那个念头来,在这个念头上用心,或者念了多少佛、念了多少咒子、做了多少功夫,这都是生灭心。沉寂和生灭是两边,要离开两边, “去彼沉寂、生灭 ”。
“却令想念,明想念动用,体自遍周 ”,张开眼睛,一脑子的思想妄念就是想念。除了上面的境界以外,你再也找不出一个境界来了。所以大家都想找空,实际上你坐起来有个空的境界,这个空不是沉寂,就是把想念压下去,那还是沉寂,再不然就在生灭中。
譬如修止观的《六妙门》,入手方法是听呼吸,但是你们要注意!绝不能怪天台智者大师没有说清楚,只怪我们自己读经没有搞清楚。他告诉我们这是上座修止观以前,一个初步调心的法门,使你比较宁静。心里已经宁静,就不要再听呼吸了。呼吸是生灭来去的生灭法;你心跟着生灭法永远搞下去,搞到哪一天?搞到千生万劫也还在生灭法上。
所以,修一切佛法是 “过河需用筏,到岸不需舟 ”。开始上座,利用它调息、宁静,既已宁静就不理呼吸,进一步用别的方法,那就要观心了。你不这样走,不是在沉寂境界,就是在想念境界里,很难上得了路。
如何去悟道呢?你要明白一切 “想念动用,体自周遍 ”,想念动用生灭来去,是体上起用,等于一个平静的海面起的波浪,尽管波浪汹涌,它都是水变的。你要把它宁静回来以后,全波还是归到水,那个生灭动用的本体,永远是不变的。这个体在哪里?无所不在,无所在。
“用而常寂,非更灭也 ”,这几个字最重要。为什么要怕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用过便休。就像我们七点钟上课,一开始讲那么多话,诸位也用过了,用在听话,用了就没有了,你留也留不祝 “用而常寂 ”,本来在寂灭中, “非更灭也 ”,用不着再用一个心去灭掉妄想,求一个定,盘腿打坐用功求空,用心去灭妄想求定,你又在生灭中了。 “用而常寂,非更灭也 ”,并不是另外求一个空、灭。《华严经》所讲,普眼菩萨用有法,用有觉有观的作用来找不生不灭普贤自在的境界,那都错了,他永远找不到。
神通之秘
以是普贤以金刚慧普入法界,于一切世界无所行、无所住知一切众生身皆非身,无去无来,得无断劲无差别自在神通。
这就是普贤菩萨境界。普贤境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普贤菩萨境界?要想看到普贤境界,要以金刚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金刚智慧是不动尧寂然不动、颠扑不破的。金刚钻被古人比喻为最坚硬的东西,其实金刚钻以高温处理也能融化,不过不易打碎罢了!古人以金刚做比喻,代表颠扑不破。而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里,金刚又有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的积极含义。
什么东西打不破?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打不破,只有一样, “空 ”永远打不破。徒手挥空,毫无影响。李太白的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 ”,然而水可以用两座堤防分开,虚空却分不开,在虚空中建一栋房子,是占住虚空,但拆除了房子,虚空仍是虚空,始终不动。所以只有空的境界是金刚慧,无法动摇,颠扑不破。
普贤以金刚慧普入一切法界,以空的智慧、证到空的境界来看一切法, “一切世界无所行、无所住 ”。换句话说,以佛眼看,人类不管五千年历史、五百万年历史,根本没有动过,今天就是明天,明天就是昨天,昨天就是过去,一亿年、一百亿年,也就是一天。我们看佛经一句话 “如是我闻 ”,接着就是 “一时 ”。从人世间学术观点看,印度文化的缺点是没有时间观念。佛经不记载佛是在哪一年哪一天说的,只用一个笼统的名词 “一时 ”代表尽了。如果拿形而上观点来看,这 “一时 ”的文字记载是最高明的,不管过去千年万代、未来千年万代,就是 “一时 ”,没有过去,亦无未来,只有当下。因为时间是相对的,没有固定的。地球的时间不是月球的时间,月球的时间不是太阳系统的时间。懂了这个道理,知道世界无所行,普贤是大行,也是无所行。一切行为过去皆空,未来没有来是空,现在当下空。所以,本来就无所在、无所行。由这个理就可以了解普贤的境界。
“知一切众生身皆非身 ”,这一点难了!大家之所以不能求证到佛法的真谛,就是被身见所困,身见难去。普贤境界知一切身皆非身,身都是假有,这句话很难体会。大家坐在这里,要承认自己没有这个身体,做不到的,这就是欲界的众生,容易被身见所困。乃至诸位学佛的,不管修哪宗派的法门,净土也好、止观也好,禅宗也好,密宗也好,为何不能进入?你被身见所困。
大家反省一下,十几年前的身体是不是这个样子?一讲你就觉得自己很老。孩童时的身体多好!现在是什么身体?现在早已不是当年的身体,此身随时变去。今天身体站在这里,明天再站在这里,位置也不同了,因为地球已经转了一大圈,时间更不同,今日身已非昨日身,新陈代谢不知代谢了多少东西,流汗、大小便等各种排泄,变化了许多细胞,生生灭灭。所以 “一切众生身皆非身 ”,由此了解进去,知此身非身。这句话最重要在这一点。欲界众生学佛修道难以证到道果,原因何在?第一障碍是身见,身见最难去。普贤菩萨的境界,知一切身皆非身,也知道一切万象的动静,无去也无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当下就是。
“得无断劲无差别 ”,得到什么境界?不是断见、不是空,你有个空的境界就是断见,无断就是无尽,无尽就是无量无边。通常大家有一个观念,只要打起坐来,把妄想、烦恼尽了就证道了!这就是断见。在《心经》里,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子: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如果你认为烦恼尽了是悟道,那你就错了!落在断见境界里。烦恼本来无根,无去也无来,所以说得无断尽,不是断也不是荆
也得到 “无差别 ”见,什么是无差别见?例如 “烦恼即菩提 ”就是。但还没有证入本体的我们,是有差别见的,例如喜欢安静,讨厌喧闹等等。你说,厌喧求静是小乘境界,他却说: “道理懂,功夫没有到,所以要躲开修一下,以后再回来。 ”那是没有出息的人讲的话,实际是想偷懒的心态。在这个世界受不了尘劳烦恼,对当下无断劲无去无来的智慧不了解。因此他害怕,只好逃避。以世法来讲是逃避心理,绝对逃避,他不敢真到烦恼当中磨练。在烦恼当中烦恼到极点,就空掉了。等于一个普通人稍稍吓他一下,吓死了,要是狠狠地吓他 ——“怕就要你的命! ”他不怕了,因为要命嘛!所以不怕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彻底了解无断劲无差别的普贤境界,才能得到 “自在神通 ”。讲到神通,别以为是摇身一变,三头六臂,有神秘观念又错了!大神通是大智慧。神通,以中文解释,神而通之,通达一切法、通达一切智。
上面几句是解释普贤菩萨自身的境界。普贤境界是什么?我们再重复一遍: “普贤以金刚慧普入法界,于一切世界无所行、无所住,知一切众生身皆非身。无去无来,得无断劲无差别自在神通 ”,这个是普贤境界。
此明任物自真,称之为神。不为不思、不定不乱、不来不去,任智遍周,利生自在,知根应现,名之为通。
再来这一段非常重要,尤其诸位学佛想走大乘路线、认识佛法是什么东西?基本上要特别注意。《华严经》讲到普贤境界要我们明白什么呢?明白 “任物自真,称之为神 ”。 “任物 ”,一切外境、万物。比如我们坐在这里,左右周围不管什么,一切都是物,你放任自在,心里不起分别,内外不离,一切幻的即是真的,这是 “任物自真 ”;用中国文字解释这个境界,就是神的境界。明朝诗人有两句诗,讲人生做人的道理:
足根立稳千秋定,心境空时万象现。
希望诸位年轻的同学记住这两句古人的诗。人生的哲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建立一个人的人格,不要因为环境而动摇,功名富贵、有钱无钱、有地位无地位是次要的事,人格要建立。 “足根立稳千秋定 ”,这是大定,不要以为打坐才是定。那么,拿做功夫来讲,我把它改一个字:
意根立稳千秋定,心境空时万象现。
一个人心境、意念一空,森罗万象与我什么相干!这就是普贤的境界。所以说,一般认为中国哲学非常难,因为中国的文哲不分,哲学思想表现在文学意境中的非常多。当然,为了文学境界,你也可以把 “心境空时万象现 ”,改成 “心境空时万象虚 ”,学文的一定喜欢用这个字,但是不好。心境也空、万象也空,万象非心境所空之空,而是心空无我之翳障时,万象自显,便入普贤的境界。
刚才说明 “任物自真,称之为神 ”,像这些句子是悟道成道最重要的句子,你们要特别注意!
“不为不思 ”,神的境界也就是明心见性。上面告诉我们,文字是幻术,不要被幻术名词骗去,用 “神 ”字替换明心见性的 “性 ”,不要认为一个 “神 ”字不是道,这是观念被文字的幻术所骗,这些都是名词,透过名词背后,你了解了那个东西就对了,不要被名词绑祝所以说 “任物自真,称之为神 ”,这个时候, “不为不思 ”,无为的境界,再也不要加思维分别,那么,这个现象就 “不定不乱 ”,这是普贤三昧,如果有一个定的境界,意境已经被一个东西绑住了。
“不定不乱,不来不去 ”,这个时候是什么境界? “任智遍周 ”,你自性的智慧功能普遍存在。每个人生命本有的真智慧,这个智慧能够了知一切,万象皆知,而都没有动过。 “任智遍周 ”,周遍无所不在。 “利生自在 ”,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这个叫做自在。
“知根应现,名之为通 ”。什么叫神通?上面讲个 “神 ”,这里讲个 “通 ”,你把 “任物自真,称之为神,知根应现,名之为通 ”四句连起, “神通 ”便解释完了。 “知根应现,名之为通 ”,称那个能知之性,无所不应,此心像明镜一样,物来一照就有现象,物去则不留。
你的知性之根应现无方,没有固定的,这样就叫做通。镜子不留一点尘渣,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万法如是无出入定乱,方称普贤的所行三业作用及座境。这个道理明白了,就晓得一切万法本闲。禅宗祖师有一句话: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一切法本来清净,觉得不清净是我们自己在胡闹,自己有分别心。无分别心 ——万法本闲。
禅宗史上有一典故:唐末五代时,韩国新罗有位元晓和尚( 618~ 686)来到中国学禅,后来回到韩国写下着名的《起信论疏》,为一代祖师。当时交通不便,他从福建上岸,到江西一带找师父,夜里在乱山中行走找不到地方,只好在山里就地打坐,口渴没有水喝很难过,手往身边一摸,摸到一个小瓢,再摸有水,端起就喝,啊!好清凉、好舒服,菩萨感应,给我甘露。
早晨睁开眼一看, “我的妈呀!死人的天灵盖。 ”死人头骨烂了翻过来像个小碗,接了雨水。他一看喝的不是甘露,一恶心就呕吐出来。呕吐什么?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一切都是唯心自闹,因此他悟道了。这是中韩文化史上有名的禅宗典故。
万法如是无出入定乱,方称普贤所行三业作用及座镜。
所以说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如果我们了解万法如是,无出入定乱的差别,这个差别是唯心的,是心理的思想、意境、观念不同所变出来的,所以人的观念一固执太可怕。懂得这个,才谈得上了解普贤菩萨所行三业的作用,普贤身口意三业怎么样?座位境界怎么样?
尽虚空是莲座
如十地菩萨座体,但言满三千大千世界之量,此普贤座量,量等虚空,一切法界大莲华藏故,明知十地菩萨智量犹隔。
我们看画像,普贤菩萨的座位上有座莲花在大象背上,《华严经》上说普贤菩萨的座位有多大?佛经上说普贤菩萨的座位 “量等虚空 ”,虚空有多大,他的座位就有多大!到今天为止,太空科学、天文学如此发达,不敢说虚空有多大!只了解到宇宙是无限地扩张,现在科学名词称这个宇宙为无限扩张的宇宙,拿佛学道理来说就是无量无边,没有办法摸到它的边际。
那么,普贤菩萨的座位等虚空,周遍法界。我的菩萨!您千万站住,不要坐下,如果坐下,我们没得站的地方,都被他盖住了!所以佛经上说阿弥陀佛的舌头是广长舌相。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舌头又宽又长!多长多宽?阿弥陀佛一讲话,舌头吐出来量等三千大千世界。阿弥陀佛您千万不要说话,一说话我们衣服都晒不干了!三千大千世界都被他遮住了!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佛法,你怎么办?
普贤菩萨座位量等虚空,是个大莲花藏。《华严经》看这个宇宙是一朵莲花,不是植物园的莲花,八瓣、六瓣不算数,是一千片花瓣的千叶莲花,且重重无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每一花瓣上生出莲叶,有一千叶。每一叶上又生出一朵莲花,又是一千朵,这个宇宙是那么地层层叠叠,一体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叫 “华藏世界 ”。
所以佛法的宇宙观实在同现在的科学宇宙有关,科学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了解应该有新的发现。佛法这个观念属于科学中的什么?学科学的青年注意,不要太落伍,这个属于理论科学,理论科学是科技整合的基础科学,把物理、化学、太空、电子等等学科全部归纳起来,理论科学接近于哲学,可以说是一种科学哲学。
普贤菩萨的座位,量等虚空, “一切法界大莲花藏故 ”,这是讲什么道理呢?刚刚讲若真有这么一个座还真是可怕,我们没有地方坐了!当然我们也很高兴能坐在普贤菩萨的位下。这是要我们明白一个道理,经典上所谓 “座 ”,是立足点,也可说是一个座标,你要把这个开发智慧的 “大目标 ”认清楚。如何认法?
“明知十地菩萨智量犹隔 ”。普贤菩萨的境界、座位那么大!凡夫看不见,即使到达十地菩萨,其智慧也是有限,不能等同普贤菩萨。普贤与文殊二位菩萨在佛学上称 “等妙二觉 ”,文殊是等觉,其智慧与佛一样;普贤是妙觉,他的行,起妙有的作用。天台宗有空假中三观,凡夫境界叫假观。菩萨境界叫幻观;大菩萨境界叫妙观。凡夫是假有;菩萨是幻有;大菩萨境界是妙有,真空生妙有。那么,它的差别在哪里?智慧的成就。所以说普贤菩萨的座位那么大,是因为他的大智慧;反之,心量没普贤之大,也就不可能达到大智慧的成就。
以此来升此位如许乖宜,入出如许不可说三昧之门,犹有寂用有限障,未得十地果位,后普贤菩萨大自在故。
普贤菩萨的境界有那么大,因此以普眼菩萨的境界看不见。普眼菩萨想爬到这个境界坐一坐,看看座位放在哪里都找不到!你说座位放在哪里?我们把东西放在哪里最找不到?把钥匙放在口袋里,结果东南西北到处拼命找,啊哈!原来在口袋,我们都有过这个经验,如果连这个经验都没有,这辈子好像白做人了!
世界上最妙的事,东西找不到不是在外面,而是在里面。譬如我们都晓得学佛要明心见性,这有什么难!凡是一个人活着一定有个心,有个性,可是你就是见不到,等于骑牛觅牛。找自己的东西最难!所以普眼菩萨找普贤菩萨的境界,永远找不到。
“如许乖宜 ”, “如许 ”是中国古文的形容词,意即 “无限 ”,等于现代白话 “很多 ”,不要把 “如许 ”解释成 “好像许可 ”。 “乖 ”是错误; “宜 ”是合适,总而言之,不懂自己心量的境界,像普眼菩萨拿眼睛去找,怎么都不对,反正就是不合适。
“入出如许不可说三昧之门,犹有寂用有限障 ”,这样无限量的普贤境界,普眼菩萨为什么出出入入各种三昧都找不到?普眼是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法界是空的,可是 “妙有 ”却看不见, “有 ”的这一面不懂,所以他只晓得寂用。只知 “空 ”的一面,是偏差、有限、有障碍的,没有证得十地果位,因此普眼菩萨比普贤菩萨差了一点。
“后普贤菩萨大自在故”。普眼始终跟在普贤后面,普贤站在哪里看不见,因为普眼向外追求。换言之,他讲了半天,经典文字那么细腻的描述,普眼始终找不到普贤,因为他向外驰求,不能回转来找自己。诸位要注意这些不只是理论。现在是讲教理,亦即经教,经教用故事表达也好,用理论表达也好,它的目的是使你了解自己。
梦想成真
故三求普贤,三重升进。却生想念,方始现身。
特别注意这一段,尤其是老前辈的朋友!他说这位普眼菩萨找普贤菩萨找了三次没有找到,不但普贤菩萨人在哪里找不到,他的莲花宝座、白象在哪里都不知道,连影子都没有。
“三重升进 ”,一层一层深入去找,找不到,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合掌恳切祈求普贤菩萨慈悲现身。普眼菩萨最后走这个路子。
“却生想念,方始现身 ”,普眼念头一动,佛经和《庄子》一样,多半是寓言故事,可以演电影、电视。昨天有位报馆社长打电话给我,告诉接电话的同学叫我一定要去看 “释迦牟尼佛 ”这部电影,这位同学说老师闭关不想去看,但他自己一定要看。结果他说糟得一蹋糊涂,简直是糟蹋佛教,所以又跑来一定要我去看看。
我说这个东西没什么糟蹋不糟蹋的,拿现有人世间的艺术文化表达形而上的圣贤境界,本来就非常困难,况且一般商业电影还有它生意上的考虑。现在要找一位释迦牟尼佛的演员还真找不到,不是面孔没有,而是面孔那种气质找不到。中国文化讲五百年出一个英雄,三百年出一个戏子,不容易!一个电影明星的成就是有他的气质的,好的电影明星,一身细胞都是戏,只要那么一动,戏就出来了!天生圣人,到哪里找?
我们回转来看普眼菩萨后来为什么找到普贤菩萨?注意一句话: “却生想念,方始现身 ”,老前辈用功的同学注意上面有一句: “犹有寂用有限障 ”,他偏于 “空 ”的那面去了!求普贤呈现都找不到。 “却生想念 ”,由真空中生妙有,性空中生缘起, “方始现身 ”,当下就是。你以为 “当下空 ”才是, “当下有 ”的这一面也是。光认识这一头,这一念过了,当下空了的就是,那只落在空的一边。反过来要当下起念,有用这一念就是它,知道真空妙有。所以他告诉你 “却生想念,方始现身 ”。
及说十三昧境界之事,意责彼十地犹有求于出世间,生死境界未得等于十方任用自在。
佛经上这样说,普眼菩萨一起念求普贤菩萨现身,普贤就站在普眼面前。普眼即恳求他什么是你普贤的境界?《华严经》说,普贤菩萨当时就告诉普眼十种三昧境界之事,普贤十大愿。普贤有十种行愿,十种三昧境界。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这段经典在表达什么意义?永明寿禅师告诉我们, “意责彼十地犹有求于出世间 ”,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十地以前的菩萨,没有到达大彻大悟成佛的境界,心中还有所求、有所差别。求什么?出世间才是佛法,还有世间、出世间、生灭、生死不同的分别;实际上出世入世、生与死一样,涅盘与生死,平等平等。责彼十地菩萨还有求于出世间生死的境界,未能得到平等境界,于十方任用自在。
大菩萨境界无所谓入世、出世,不出也不入叫 “平等境界 ”。如果还有出世与入世的差别,即非平等境界,佛学名词叫 “非平等的智量 ”,还没到平等智,还在差别心中。到达智慧平等无差别时,则 “十方任用自在 ”,天上人间、六道轮回任意寄居,所以地藏王菩萨可以在地狱中度众生,提婆达多可以在地狱中受三禅之乐,大菩萨是这个境界。
以此如来教令却生想念,去彼十地中染习出世净心故,此明十地缘真俗出世余习气惑故。
所以普眼菩萨看不见普贤菩萨在哪里,佛告诉他错了!偏向于清净中去找普贤菩萨找不到的,既然叫普贤,即无所不在,净土中有,秽土中也有;善法中有他,恶法中他更在度人,他是乘大愿的,如同佛一样,无所不入。
“以此如来教令却生想念 ”,你不要偏于空,偏于空找不到,你在念头起处去找,就找到普贤了。念头起处一切皆是幻有。那么,偏于空还是十地以前的境界,由真空起妙有,由性空起缘起的时候,才超出十地。
十地菩萨的习气被什么所染污?被清净心所染污、被出世的思想所染污。大菩萨如果偏向于清净,便被清净的观念所染污,永远达不到究竟,你只能做肥皂,不能做墨汁,那有什么用!水可以做清洁剂,也可以做墨汁,它无定性,那就是平等。所以说 “去彼十地中染习出世净心故 ”。
“此明十地缘真俗出世余习气惑故 ”。永明寿禅师很细心地为我们引用《华严经》这一段经典,引用了原文的道理,又加上评论,使我们了解《华严经》这一段的境界是什么?这就叫我们明白十地菩萨在性空中生缘起,缘什么?
“真俗出世余习气惑 ”,出世入世、出家在家、清净与不清净的烦恼没有了,连最后剩余这一点习气的力量都拿掉了,非常自在,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即出世即入世,无所谓出与入。哪里有个出?哪里有个入?
已上意明治十地菩萨,缘真俗二习未亡,寂乱二习未尽,于诸三昧有出入习故,未得常入生死,犹如虚空无作者。
永明寿禅师的结论告诉我们《华严经》这一段经文的原意。经典都是教理,教理的原意叫我们明白 “治十地菩萨缘真俗二习未亡 ”,治即修治、修行,十地以前的菩萨还有在家出家、入世出世的观念。难怪平常有些人有这个观念,不怪他,因为他不到家,不到家有这个清净的方便,到家以后, “道 ”无所谓出入。 “寂乱二习未尽 ”,十地菩萨以前的境界,寂、乱二习未尽,还有贪图清净、怕乱的习气存在,清净地方莲花稳坐;把莲花抬到菜市场闹乱的地方他就完了,莲花变成藕,花瓣一瓣一瓣掉下来。
“于诸三昧有出入习故 ”,十地菩萨境界还有出定入定的观念在,打起坐来入定很舒服;放了脚好讨厌,又来捣乱,余习未断。
不见世间过多逢菩萨来
“未得常入生死犹如虚空无作者 ”,因此,十地以前的菩萨不敢在生死轮回中翻翻滚滚,你叫他涅盘了再来变人,于苦难的世界中度众生, “对不起!等到下次太平了再来。 ”太平众生好做(度),苦难中难度。除了超十地菩萨尽一切愿力,最苦难的地方他都来了。你说没有看到,如果他告诉你: “我是菩萨 ”,那非菩萨地,菩萨何必要你知道!
所以我经常看到世上很多都是菩萨再来,但是他不一定讲一句佛话,很多是再来人也,越是多灾多难的地方,菩萨心肠的人越多,你不要看他只有一点行为、一点好事,这就是菩萨。
菩萨并没有什么稀奇,你不要以为骑在狮子大象上坐朵莲花就是菩萨,那有时变成马戏团了。菩萨就在人世间,就在苦难中间,到处都有,你慢慢去找,你看每一个人都是菩萨,你就变菩萨了,很简单,普贤就是这么贤。
如果你觉得这个人不对、不懂道、不学佛,不是菩萨;这个人吃荤不是菩萨,你就变成 “萨菩 ”了。你看每个人都有一点长处,忘记了他的缺点,只看到这一点就是菩萨的长处,世界上遍满菩萨,众生心理就太平了!学佛的人应该学这个心境,学这个行为。
可惜一般学佛的人,专门拿一把圣贤的尺放在手中,看到人就量,某个人这里不对,那里不好,差一点、太长了,都不是。最后量量自己,长也不够长,短也不够短,那就糟了!千万要学普贤菩萨的行,看一切世界众生个个是佛,个个是菩萨。这就是儒家 “恭敬 ”的道理,能够敬一切人,自己才能够达到至真至正的境界,也就是佛法普贤的道理。
十地菩萨没有到达普贤的境界, “故未得常入生死犹如虚空无作者 ”,这句话是讲普贤菩萨境界像虚空一样,做了等于没有做。昨天下雨、今天晴,下雨并没有把虚空打湿;晴天也没有把虚空晒干,它永远是虚空。明天台风来也没有把虚空吹跑;后天台风过后,它也没有觉得台风很讨厌,它还是那个样子。心如虚空,一切的作用,作无所作,过去了就不留。那么,当起用、起有的时候皆是幻有,幻有本来无住,一定要成为过去。譬如说老子就晓得: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最强烈的台风中心不到一天就过了;夏天的大雷雨最多下一、二个时辰。同样的道理,一切境界是无住的,很快过去,虚空还是虚空。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是它妙有的作用,你不要认为这个是坏现象!偏于空的人,把 “起有 ”当作是坏境界,菩萨境界 “缘起一定性空、性空知道缘起 ”,不即不离。
众生体是佛体
而常普遍,非限量所收,一切众生及以境界,以之为体。普贤之智,犹如虚空,一切众生以为生体,有诸众生自迷智者,名为无明。
了解这些道理,晓得普贤菩萨境界、自己自性境界无所不存在,不是我们知识的限量所能达得到,因为知识限量是妄念境界;放弃妄念境界,你一体会它就到了!一切众生以及一切境界,都是以普贤这本性为体,普贤代表无所不在。
“普贤之智,犹如虚空 ”。普贤的智慧犹如虚空。
“一切众生以为生体 ”。一切众生依什么为生?依虚空般的普贤而生。
“有诸众生自迷智者,名为无明 ”。一切众生自己迷掉了,不是别人把你迷掉,是自己迷失,迷掉的境界叫 “无明 ”。
普贤早现你我心中
普贤菩萨随彼迷事,十方世界对现色身,以智无体,犹如虚空,非造作性,无有去来,非生非灭,但以等虚空之智海,于一切众生处启迷。智无体相,能随等法界虚空界之大用故。
所谓普贤菩萨就是这个作用,众生的迷是自己迷,普贤菩萨就在众生迷的当中点醒你,十方世界同现在这个色身。 “以智无体 ”,智慧是什么东西?智慧不是什么东西!智慧无体,你明白了本来是虚空就是智慧的体,这体 “非造作性 ”,不是你们打坐修来的,本来有的,也无去也无来,不生也不灭,你只要以心量放大,等于虚空的智海,在一切众生迷处,也就是自己心里迷掉的地方观照,无所谓迷,无所谓悟。智无体相,大家求智慧,什么是智慧? “空 ”就是真的智慧,智无体也无相。
一切相、一切用就是它的体,这个体在哪里见?就在一切相一切用上见普贤菩萨。
岂将十地之位诸菩萨,以出入三昧有所推求,云何得见?
一切不及普贤菩萨程度的,总拿一个有所得的心,去推测普贤菩萨的境界,他哪里见得到!讲了半天 “普贤 ”,由菩萨名词了解到什么?大家自己可以体会, “贤 ”就是现出来,现成在我们心中,你自己找一下就找到普贤的境界。
是故如来为诸菩萨说,幻术文字求其体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世间事物就是那么在变化,这一切都属于幻术的境界,所以佛告诉诸菩萨说幻不可求。幻术的范围包括很广,文字也是不可靠的,文字是代表人类思想、情感的符号。拿中文来说,几千年来到现在,文字衍变已有六、七种体裁,将来是不是再有变化还不知道,人类的各种语言的变化都是如此。所以佛说,你要求幻术文字固定的体型是做不到的。这就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这个地球、山河大地随时在变化中。
那么,我们回转来看看,佛法在哪里呢?我们要研究这一切幻相不可得,怎么了解幻与不幻?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回转来再找自己了解宇宙万物幻与不幻这个心。 “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连我们这个思想靠不靠得住都是问题,昨天想过、做过的事,今天那个能够想的早已无影像,不可得、留不住,所以叫 “妄想 ”。
苏东坡学禅后有句很有名的词: “事如春梦了无痕 ”。人世间的事就像做梦一样,梦醒后,回想梦境一点痕迹都没有。你说再睡一觉重新做梦,绝对不会一样,即使连起来做也不一样。为什么要用 “春梦 ”来形容世事如幻呢?因为春天多疲劳爱睡觉,睡多梦多;夏天晚上不大睡得着,睡着了也快天亮来不及做梦了,所以春天梦特别多。
“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这句话叫我们认识清楚,现实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幻,而且没有现象可以永远停留。人生来就有老,老了就过去,过去就没有了!后面的不断生来、不断过去,就是那么在变。
个中三昧谁识得?
是故将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贤大用无依善巧智身,了无可得。
这是大菩萨境界,不是小乘境界。 “将出入三昧 ”,在定境中,定的境界很多,中文翻译叫定;梵文结合音译,音译而翻成 “三昧 ”, “三 ”不是数目字,是梵文原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 ”,当时梵文的 “三 ”字,等于中文恭敬的 “敬 ”。 “三昧 ”取音也取义,一般解释为 “正受 ”,与现在我们所了解入定的 “定 ”有差别。严格地差别是:小乘的境界叫做定;大乘境界无所谓定不定,范围大、力量大、作用大叫三昧、正受。三昧不一定在打坐时才有,行住坐卧随时都在大定的境界中。大定的境界有多少种呢?八万四千种三昧。
比如绘画,经常可以看到有些绘画画得非常好,此人已进入绘画三昧;文学好的,是文字三昧;武功高的进入武功三昧;插花好的,也有插花三昧,都用得通。换句话说,三昧有它的境界。
但是一般学佛的人,是 “故将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贤大用 ”,两腿一盘打坐,以为修定叫三昧,然后希望自己求到定,求定中能见到菩萨。 “将 ”是拿,拿自己出定入定三昧的心,乃至在定的境界中,以有所求的心,求无所得的果,根本上就错了!我们学佛要注意!这就是所谓普贤见地的问题。学佛做功夫、求证,下手见地一错误,就彻头彻尾地错了!
《楞严经》说: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请大家特别注意这句话!要求佛法明心见性 “见 ”的境界,不要 “将出入三昧,及以求心 ”求见菩萨,明心见性本来是空的境界,以有所求的心去见,如何见得到?这点请大家特别留意!
大机大用最善巧
“大用无依善巧智身 ”,这是《华严经》所用的名称,普通佛学很少用到。这是大菩萨境界,非常难! “大用 ”,全体的大机大用,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乃至佛与魔都不能到达的境界叫大用。所以,真正得道、悟道、成佛,应起大机大用。不起用,那不是佛法,不过也可以叫佛法,是小乘佛法,小乘中的小乘。真的大乘佛法,起大机大用,可出可入;可不出可不入;才是完全,它不偏于一点。大乘菩萨见道时,入世而救人,大用但无所依、无所求。有所依有所求则落在一个境界,在一个方式、角度上,那已经错误了!所以说 “大用无依 ”。
何以人能够修养到那么高深的成就,可以入世可以出世?在出世入世之间,心已经出世了,在魔境中已经成佛了!这个靠什么呢? “善巧智 ”,靠他的机变、善巧,非常灵光、非常活泼、聪明的智慧。智慧所得的另外一个身体不是这个肉体了,那个身体是智慧的身体,永远不死,叫 “善巧智身 ”。不生不灭永远无生无灭,乃至像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光之身,是 “善巧智身 ”。讲到这一方面,佛学比较专门、深入了!因此《华严经》是最大、最深的经典。
所以他说,一般人学佛, “将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贤 ”错了!那么,应该以什么求呢? “大用无依善巧智身,了无可得 ”,然后悟道。明心见性悟到什么?悟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可达到 “了无可得 ”境界。 “了无可得 ”的 “了 ”字很妙,作何解释?我只能说 “了 ”就是 “了 ”,无法解释,再作解释就错了!了无可得就是了无可得,十方八面都完了。 “了 ”不是没有,而是充满、实在了。 “了无可得 ”是证得的境界。
一念普贤现全身
是故教诸菩萨,却生想念,殷勤三礼,普贤菩萨方以神通力如应现身。
那么,《华严经》描写智慧 “善巧智身 ”,本来 “了无可得 ”,为什么佛在《华严经》上说,用空念一边去找普贤找不到的,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比如到空的房间找空,怎么找得到?等于盐溶于水,如何在水中找出一粒盐巴?它无处不是, “普现 ”嘛!所以你在空境界中,念头一切空,了无可得,找什么普贤?你就是普贤嘛!
佛说那只有在空的境界反过来,一念却生想念,当时佛那么讲了以后,有些人了解了,在空中,性空起缘起,一念之有,立刻见到普贤菩萨,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比喻。是故佛教一切菩萨却生想念,你要找普贤,这样找不到, “普贤 ”嘛!它普遍存在。等于在空的房间要找一个空来看看,空中找空,那你不是见鬼了!在这里头要以有念去看,在空房间中要怎么看到房间空的样子?你只有这样看,把空里头做个有,实际上这个空就是那个空的有。
所以佛告诉我们 “却生想念 ”,然后还要 “殷勤三礼 ”,至诚恳切地磕头恳求。普贤菩萨这个时候方以他的神通的力量 “如应现身 ”,你有所求,他有感应,如插头一样,一插上电灯就发亮。 “如应 ”,有所感应,交感现身。佛当时那么说,经典那么记载,佛告诉弟子,要见普贤菩萨很简单,放空了!根本不要见,你都在他的境界中;你要起 “有 ”念,殷勤祈请,一念专精,普贤就现身了。
那么,当时佛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作了这样一个表演,这个道理在讲什么呢?
无依无寄智慧生
明智身不可以三昧处所求,为智体无所注无所依故。若想念愿乐即如应,现化无有处所依止。故犹如谷响,但有应物之音;若有求,即无有处所可得。
此即说明我们智慧之身 “不可以三昧处所求 ”,哪一种三昧不一定,三昧已经在正受、在某一个境界上,再起心动念求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有差别而找不到了。所以,智慧,尤其智慧之身, “不可以三昧处所求 ”,也不可以空间、方位来找的。注意智慧之身!所谓修成功,学佛悟道或明心见性,就是明那个 “智身 ”,此 “身 ”不是指这个肉体,而是不生不灭的 “智身 ”。
“为智体无所注无所依故 ”,智慧本身的体性,本来是无所注无所依止的。
“故犹如谷响,但有应物之音。 ”犹如敲东西所发出的声响,古人拿谷响来做比方,有些山洞,站在洞口一叫,四面八方就有回音,以物理作用来看,这种山洞是不能进去的,有些人以为有妖怪,其实不是,因为这种山洞空气不对流,声音在洞中回旋,人进入之后,久无空气即窒息死亡。谷响本来没有声音,而是虚假之音回转而来。
等于在一个有回音的山谷叫 “喔 ……”,整个山谷都听到 “喔 ……”的声音,好像很多人在叫。
现在都市中的高楼大厦、公寓住宅,也经常会听到四面传来的回音有如谷响,胆子小的会被吓坏。科学时代不要自己再搞鬼,一切事情不要怕,一探求都有道理,把道理找出来,什么都没有。
“谷响但有应物之音 ”,当然有感应,有一个声音,经空气波动回转来发出同样的声音,这叫回应。
“若有求,即无有处所可得。 ”那么你去找这个声音,一听回音,好像四面八方到处有人,一找连个影子都找不到。
“即无有处所可得, ”本来没有个东西,这个道理很简单。同样的,我们学佛要了解佛经这些地方都是实际的,不要以为只听听道理就可以,这些道理就是要你做功夫,就是要你自己求证、明心见性。
同样的,我们自己的思想、妄想、烦恼等心念也是这样,本来就没有,都是依他(它)起,绝对没有,有些同学问: “夜里在山上打坐很清净,也没有别人来惹我们生气,有时候也会烦躁起来,这是什么道理? ”这有道理的,这个时候你就要检查你生理上有什么变化?或者肠胃不舒服,或风寒感冒,同样也会引起你心理上的烦恼,绝非偶然,只是大家智慧低,自己检查不出来。若以为住在山上茅蓬没人惹却生起烦恼,大概是魔鬼;这一怀疑,魔鬼来了,因为你本身就是魔王,带领小魔鬼来了!这叫 “疑心生暗鬼 ”,感应的道理就是这样。你要晓得,一切心念与一切音声、颜色, “若有求即无有处所可得 ”,你真找它,那个根,根本是无根的。所以大家打坐想去妄想,你看多冤枉,妄念自体本空,结果吃饱了坐在那里打坐去妄念,你说他是不是闲着没事找事,本来很清净,偏要找个不清净。所以,此理不能,用功修行就走冤枉路,千生万劫就那么冤枉下去。
与佛同在
佛言,普贤菩萨今现在此道场众会,亲近我住,初无动移者,明以根本智,性自无依,名为现在此道场故,为能治有所得诸见蕴故。
佛经上说,你们要到哪里找普贤?大家用神通、用智慧到处找普贤,像找迷藏一样,佛说你找不到的,你要找他,起心动念一念就出来了。佛说我告诉你们,普贤现在就在这里啊!就在这个道场,而且 “亲近我住 ”,就坐在我旁边,你们没有看到。大家一定说普贤菩萨用隐身法,没有这回事。佛说普贤就坐在我旁边,大家看到释迦牟尼佛,没有看到普贤坐在那里。 “初无动移者 ”,他根本动都没动过,开始就坐在我旁边,但是我们找不到他。这不是跟小说一样?所以我说,如果懂了,看佛经就像看小说一样,很妙的!这个道理说明什么呢?
“明以根本智,性自无依,名为现在此道场故,为能治有所得诸见蕴故 ”,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告诉你,普贤普遍存在,无所不在,是在我们这里。所以佛说 “亲近我住 ”,代表每一个人的 “我 ”,当你动念要求佛时,佛就在;当你动念求菩萨,菩萨就在;当你起一念善心时,善就在;当你起一念恶心时,恶就在,到哪里去另外找一个善恶?善恶就是一念,就在这里,就在这个身边,非常清净,根本没有动过。佛说这些在说明什么?明心见性得道的那个根本智,一切众生,任何一个人,天生下来,只要你生命存在就有这个智慧。你说没有念过书不懂,念书以后是不是懂了很多事?在座有许多青年六岁开始读小学,到大学毕业二十几岁,你回想看看,是不是比六岁的时候聪明很多?知识多得多?乃至现在到了中年,觉得肚子里学问一大堆?回想一下,一点学问都没有,还是同小的时候那一点道理一样。那么,这几十年教育得了什么?只是知识上多一点,晓得这是书本,那叫什么表。然而你那个能懂事的那一点作用还是一样,没有变动。而且读了几十年书,现在这些到哪里去了? “了不可得 ”,影子都找不到。
“性自无依 ”,就是成佛的根本智,自性根本是无依的,不依傍书本,也不依傍任何东西,而无所依的它永远存在。所以佛说,普贤菩萨永远就在这个道常道场是佛经名词,拿普通言语说:就在这个地方。
讲到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尤其青年同学将来出国留学,要留意 “道场 ”的翻译。十几年前,有一位在国外的教授翻译佛教的书,尤其禅宗的书,那痛苦得很!在外国当教授,比在中国还要痛苦,两三年没有新的论文提出来,就被认为没有进步,那就没有饭吃了!所以拼命写论文。他出国几十年,年纪又大,时下流行禅宗,他就跑到日本学禅宗。写论文必须翻译,也不知道翻译得对不对,怎么办呢?东找西找后来有一位教授告诉他写信到台湾跟我联络。他来信恳求,并连同中英文禅宗语录手稿也一起寄过来。我一看火大了,你这位老兄在那里当教授,竟然拿这么大叠稿子要我修改,我还要请几位秘书帮忙,我帮你修改好了,你去吃饭,我在这里喝稀饭、吃西北风?这怎么办?最后还是可怜他。
恰好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同学,他是老牌留学生,我们两人就帮帮他的忙。那位老同学一打开稿子,气死了,他说不能改,你看他把 “道场 ”翻成什么?翻成死人的坟墓,这怎么能当教授!我说真翻错了,我们把它改过来就是了,不要生气。我是完全懂得他为什么这样翻译的。算算看,他到美国三十几年,在大陆当年哪里晓得学佛,那时学佛学禅宗是落伍,被人看不起的,哪里晓得现在变成时髦!当时的大陆,人死了,家里人找和尚到坟上念经,就说 “走道场 ”。所以,他一看 “道场 ”就把它翻成坟堆一点也没错,因为他的知识只有这样的范围。
“道场 ”是佛学名词,譬如我们在这里讲佛经,这里就叫道场;如果在这里打坐、念经、修道,这地方叫道常那么,推开佛学 “道场 ”二字的观念,用普通话讲就是 “这个地方 ”,那就懂了。
“名为现在此道场故 ”,你们要找普贤,普贤在哪里?佛说普贤永远在这个地方,当然不是在我这个地方,在你们大家那个地方。这里也可以,那里也可以,没得地方的那个地方。你说在脑子里,如果脑子开刀,那普贤菩萨岂不也被割跑了!就是 “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中国人说的 “这个东西 ”, “东西 ”既不是东也不是西,就是那个东西,普贤就在这里。
“为能治有所得诸见蕴故 ”,这是为了对治、医治你的毛玻一般人学佛都拿一个有所得之心求一个东西,譬如买三根香蕉或三支香到庙子上拜佛,都是想有所求,希望佛保佑我这样、保佑我那样。或者不求保佑,但求佛加持,一定要明心见性,这些都是有所求的心。
“为能治有所得见蕴故 ”, “见 ”就是观念,要把这个 “有所得 ”的观念拿开,才能了解普贤菩萨无所在、无所不在。
以无碍总别同异普光明智,与十方一切诸佛大用体同,名为众会故,无边差别智海,一时等用。不移根本智体无依住智,名为亲近我住初无移故。
要进入一种什么智慧呢?一切无障碍,无所谓出世,无所谓入世;无所谓出家,无所谓在家;无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无碍了!
“无碍总别 ”, “总 ”是笼总、归纳; “别 ”是差别、分析。 “不生不灭 ”是笼总; “生灭 ”是差别; “不垢不净 ”是笼总; “垢净 ”是差别。真正悟道的智慧以 “无碍总别异同 ”,也不分同,也不分异。 “普光明智 ”,普遍光明的大智慧,这就叫成佛、明心见性。在《华严经》也不叫明心见性,它称 “无碍总别同异普光明智 ”,了解了以后,你就是佛,你同过去佛、现在佛、佛的大机大用功能之体是相同的。
“名为众会故,无边差别智海,一时等用。 ”这种智慧,不是普通大学某一个科系或拿一个学位的智慧,拿到某个学位是专门,专门是它的别;渊博是它的总。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智慧。 “名为众会 ”,一切融会贯通叫 “无边差别智海 ”,没有边际,无量无边的,包括一切差别的智慧,统统明白了。 “一时等用 ”,所谓一了百了,一悟千悟,统统明白了。
“不移根本智体无依住智,名为亲近我住初无移故。 ”佛为什么说普贤菩萨就在我身边,你们没有看到?这即说明 “不移根本智体 ”,任何一个人本身的清净随时呈现,譬如大家打坐找清净境界,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秒每一时刻,随时呈现清净境界,只是你自己没有看自己,这种事很可怜!所以禅宗修行要悟自己 “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清净无碍,从来没跑掉。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本书,有一个人埋怨上帝、埋怨盘古,把两只眼睛长错了,眼睛长在人的脸上,看别人看的很清楚,却看不见自己。如果一只眼睛长在脸上看别人;一只长在手上看自己,那就好,人就没有错了!这个人埋怨上帝埋怨得非常好。我们之所以如此,看不见自己的根本智,大概也是眼睛长错了地方的关系!
其实,自己的根本智永远在这里,所以佛说它本来 “亲近我住 ”,自己的就在我这里。 “初无移故 ”,从出来到现在、到死亡,没有变动过,它永远跟着你,只是我们自己没有看见。
依教明宗
夫若谈心佛,唯唱性宗者,则举一摄诸,不论余义。今何背己述教迷宗?
假定有人提出问题向永明寿禅师:你是学禅宗出身,禅宗 “唯唱性宗 ”,即心即佛,见性就可以成佛。 “举一摄诸 ”,你只要拿这个道理就包括一切佛法,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学问。
“不论余义 ”,用不着再讲文字讲经典。 “今何背己述教迷宗 ”,你又为什么要违背自己的宗旨,专把《华严经》、佛其他的经论搬出来讲?你这么做不是讲教、讲经吗?这岂不迷失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吗?
答:夫论至教,皆为未了之人。从上禀承无不指示。
如果要谈论 “至教 ”, “至 ”是到了极点,佛法到了极点、最高处,不但不需要文字语言,连表示都不要表示,所谓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再说佛告诉我们,众生本来是佛,个个是佛,何必还要另外去找?这一句话就到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佛说的,我们信不信得过?我是不是佛?你是不是佛?不敢当,绝不是。那么你为什么信不过?问题在我们自己,不在佛。
所以说 “夫论至教,皆为未了之人 ”,对不起!我们都没有到家,你我皆是未了之人,没有解脱。这个 “了 ”字用得好,了了就好了,好了就了了。 “从上禀承无不指示 ”,从历代祖师的传承都为我们指示得很清楚。接着他又举例:
如忠国师临终之时,学人乞师一言。师云:教有明文,依而行之即无累矣,吾何言哉。如斯殷勤真实付嘱,岂局己见生上慢心!
南阳忠国师是永明寿禅师的祖师,师父的师父再推上去,禅宗大师、唐代国师,皇帝都皈依他学禅。忠国师在临终涅盘时,学生跪下来要求师父再讲一点;忠国师说: “教有明文,依而行之即无累矣 ”,你们叫我讲什么呢?三藏十二部都说得明明白白,你们只要依照经教的话,真实去修行,绝对不会有拖累。 “吾何言哉 ”,还要我多说干什么?我说的再好,也没有佛经说的清楚。
“如斯殷勤真实付嘱 ”,你们听听,南阳忠国师不是禅宗吗?禅宗不是不讲文字吗?他最后临涅盘时吩咐学生好好研究佛的经教,他恳切老实地那么教我们。 “岂局己见 ”,你们为什么要有门户之见?一定认为禅宗不要文字,把自己一点主观的成见捆得紧紧的。 “生上慢心 ”,看不起经教、学问,这在佛学上就犯了 “增上慢 ”。人天生都有我慢,我慢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最差、最没出息的人,甚至连一个白痴都会觉得自己了不起,白痴受人欺负也会瞪眼。学问好的人就容易 “增上慢 ”,佛学通,打坐得好,看人家没有功夫,更觉得自己了不起。人有增上慢,多学一点就多一分增上慢;多一分增上慢就多一分堕落,所以越向上走越堕落。
岂局己见,生上慢心,终不妄斥如来无上甘露不可思议大悲所熏,金口所宣难思圣教。
像南阳忠国师这样,绝对不困在个人成见中而生增上慢心,所以他始终不会说不需要看经教,也绝不认为妄用一个方法瞎用心就可以,因为佛说的这些经典,是无上甘露、不可思议佛的大悲心所说出来的。
如云: “ 依而行之者,且依何旨趣,不可是依文字语句而行,不可是依义路道理而行。 ”
他引用南阳忠国师的话: “依而行之 ”,也就是佛经最后一句话: “依教奉行 ”四个字。怎么叫依? “依何旨趣? ”不论《金刚经》等任何一本佛经,最后都叫你 “依教奉行 ”。 “依何旨趣? ”不可依文字语言而行,死死抓住文字文句,呆板地去做,那根本不懂佛学佛法。也不可以 “依义路道理而行 ”,把佛法的道理变成佛学了,等于禅宗本来不需要文字语言,现在禅变成禅学,那就是依义路道理而行,而不依教奉行。如何是依教奉行呢?
直须亲悟其宗,不可辄生孟浪。若决定信入者,了了自知,何须他说,闻甚深法,如清风届耳。今只为昧性徇文之者,假以言诠方便开示。
“直须亲悟其宗,不可辄生孟浪。 ”必须把宗教融会贯通,然后丢开宗教。把佛学讲的道理、要旨抓住,等于吃饭一样,饭菜进入胃消化以后,菜还是菜、饭仍是饭,那就消化不良。读书、读经的道理也是一样。 “不可辄生孟浪 ”,孟浪是现代话随便、蛮干的意思。
“若决定信入者,了了自知,何须他说,闻甚深法,如清风届耳。 ”假使把经典读通悟了道,能真正信得过,此信不是迷信,把道理融会贯通信得过。 “了了自知 ”,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何必到法师、老师、居士那里听经,自己已经悟道了嘛!即使再听别人讲经,就像风吹过耳朵一样,对与不对,自己很清楚。如果你们真的了了的话,当然不需要看经教。
“今只为昧性徇文之者,假以言诠方便开示。 ”现在我着这本书,集中网罗了所有佛经的精华, “只为昧性徇文者, ”“昧性 ”,没有明心见性,本身还在迷暗中; “徇文 ”,研究经典变成佛学,依文而解,逼不得已才 “假以言诠 ”,再用文字把它写出来,诠就是解释,方便开示大家。方便开示大家什么?
直指出六根现用常住无生灭性与佛无异,亲证现知分明无惑。
他说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一种方法,我直指出来,大家离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生理、心理的作用,我们本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你明白了这个东西, “与佛无异 ”,我们本来就是佛。这些不是讲道理,要 “亲证现知分明无惑 ”,要亲自证验到这个境界。 “现知 ”当下很明显地呈现摆在那里, “分明无惑 ”,要明明白白了解,一点也没有疑惑之处。
免随言语之所转,不逐境界之所流。
又是一副好文字好对子!通过经典的文字真悟了道,不跟着别人言语文字而转变,也不追逐一切外境而流转。
父母所生眼
今于六根之中,且指见闻二性,最为显现,可验初心,疾入圆通,同归宗镜。
那么,他现在又要引用经典了。他说,就在我们现有生命,这个身体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思想的六个作用上,拿出 “见闻二性 ”,眼睛看得见的 “见性 ”、耳朵听得见的 “闻性 ”,是最明显的。 “可验初心 ”,可以测验自己,最初学佛的心能不能明心见性?他说不要轻视这一点,懂得了这个道理, “疾入圆通,同归宗镜 ”,很快就能进入佛法圆融自在的境界,最后到 “宗镜 ”。这本书叫《宗镜录》,禅宗明心见性的宗旨,像镜子那么明白。
这一段是讲经教的重要。接着他引用《楞严经》讲明心见性的道理。
且见性者,当见之时即是自性,以性遍一切处故,不可以性更见于性,分明显露,丝毫不隐。
要如何明心见性呢?
永明寿禅师先给 “见性 ”下个定义,这个定义下得非常好!什么叫 “见性 ”?
“当见之时即是自性 ”,当我们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这个作用就是见了,譬如见到茶杯,晓得这是茶杯,那个能够起作用,了了分明的,就是自性的功能。所以 “当见之时即是自性 ”,为什么呢?
“以性遍一切处故 ”,心性的本体无所不在,普贤(现)嘛!到处在。眼睛见到茶杯时,你的见性就在茶杯上;眼睛看到黑板时,见性就在黑板。那么眼睛不看的时候呢?就在那个不看的上面。开眼看到一切,就在开眼的一切上;闭眼看不见,其实没有看不见,闭眼就在那个看不见上。他说 “见性 ”本来就在这里, “当见之时即是自性,以性遍一切处 ”。
“不可以性更见于性, ”张看眼睛就看见,闭着眼睛看见没有?看见了,看见一个看不见的状况。然而你会问: “当我睡着了,闭着眼睛,那连看不见的也没有了,见性到那里去了? ”“睡着了!睡着不是没有了!当你睡醒又看见了。 ”今天的看见,跟明天、后天的看见是一样的。
当我们五、六岁,眼睛好的时候的看见,与现在老花眼、近视眼的看见是一样的, “见相 ”不同。近视眼没有眼镜看见什么?看见模模糊糊。看见模模糊糊是相,看得清清楚楚也是相,与那个能见之性没有关系。这个道理先要搞清楚,所以 “不可以性更见于性 ”,当你眼睛有个见性就在了嘛!你不能说,再见一个见性。有些做功夫的张开眼睛,干什么?修道耶!修眼通。你不要眼睛看出毛病,那就不通了!以见性更求一个见性就错了!所以,见性的作用是 “分明显露,丝毫不隐 ”。
开眼就看见,闭眼看见看不见的,佛在《楞严经》上也教人做过实验,佛经是非常科学的。什么叫讲经?根据佛经的文字作解释叫讲经,佛当时叫 “说法 ”,说法就是对话,对话就是临场表演。佛问大家: “你见性在哪里?你闭着眼睛看见没有?没有看见,你错了;看见了,看见什么? ”看见一个看不见的,闭眼见暗,也是看见了。看不见的名称用文字表达只好用 “暗 ”字。
佛问你开眼看见什么?看见明,一切都了解。闭眼看见什么?看见暗,看不见。开眼看见明,闭眼看见暗,明暗的现象有变动,你 “能见明、能见暗 ”没有动过。佛在《楞严经》上表达得很清楚,我们自己可以做实验。开眼见明,闭眼见暗,再开眼又见明,再闭眼又见暗。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明暗有变化,这个见性没有动过,那么,你还去找个什么东西?佛用眼睛来做分析,非常清楚。等于我们的思想,思想动晓得动;清净晓得清净,你那个动与清净有变动,你那个知道思想乱与不乱的那个知道没有变动过,你还要找个什么?那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做?《楞严经》就有那么科学。
看那摩尼殿的飞檐一角
古教云:摩尼殿有四角,一角常露。
摩尼是梵文,形容无价之宝。一颗无价宝珠摆在中间,人站在四面八方看,每个人看到的光色都不同,因为你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反映的光色就不同,颜色也不同。就像一般人看佛的舍利子。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过真正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不是后世所泛称的。那说也奇怪!真的佛的舍利子,一千个人看,一千个人看到的颜色不同。拿佛法来解释,每个人的业不同,舍利子反映的颜色也不同。拿科学来解释,每个人的健康、视或脑力不同,反映的光也不同。等于我们看某一样东西,色盲、近视眼、老花眼所看各有不同,岂只舍利子与摩尼珠!任何一样东西都如此。他说,古代经教祖师说,摩尼珠建的殿有四个角,有一个常暴露在外让人看到。
摩尼珠,是一个无价的宝珠,本来是圆的,十方八面都看得见。这颗珠四面八方放光,但是,只露出一个角,只有一面放光给你看。
祖师云:眼门放光,照破山河大地。
这比方什么?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本性在我们身体内部,等于无价之宝摩尼珠,然而被困住了,只开两个洞。其实等我们功夫修到了,明心见性,不用肉眼的话,十方八面上下都看见了。我们本来就有这个功能。那么,现在大家为什么没有现出这个功能呢?譬如大家打坐闭起眼睛,始终忘不了前面这双眼睛对不对?在座做功夫的很多,坐在那里始终看到这两个洞,此即不懂道理,你被那两个洞困住干什么?后面可以看,前面、上面、下面都可以看,我们可怜习惯了,天眼通被障住了!如果真晓得自己能放光动地、无所不照,为什么要被这两只眼睛控制?这两只眼睛花花了、死了变成灰,你把它当成宝贝干嘛?这就是众生的可怜,认错了自己的东西。
所以说,摩尼殿有四角,无所不照的,只有一个角露在外在给你看。 “眼门放光,照破山河大地 ”,虽然只有这一角也够用了,整个宇宙看得清清楚楚,不过可怜一点,像照相机一样,只对着一面。眼睛也可怜,只看到四分之一。有些人视力好一点,有些人聪明一点,看到的范围比较大;视力差一点的所见范围也就较校
又歌云: “ 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凡夫只是未曾观,何得自轻而退屈? ”
这首禅宗祖师的歌, “应眼时若千日 ”,当眼睛看东西时,放光的作用,眼睛的功能同一千个太阳的功能一样。站在高楼上看台北市有多少灯?何止万盏灯光一览无遗,但你不能加上障碍;如果要数数看有多少灯,那就看不见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 “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 ”,此心不动,眼睛一望,森罗万象,所有影像像照相机反影一样,都过来了。
“凡夫只是未曾观 ”,一切凡夫没有回转来找自己能看的功能。能见的功能,他找不出来。
“何得自轻而退屈 ”,因此把自己看轻,认为自己不是佛。佛经上说,佛眼看三千大千世界,如看掌中庵摩罗果,越想佛越伟大。我们站在中山北路圆山放置厅看本市,也有看掌中庵摩罗果的味道。虽然不是大佛,弄个小佛当一当也不错!为什么不成佛?算算前面有几盏灯?糟了!站在这里一眼看过去清清楚楚,如果算有几个人?完了!只看到一个,跟只看到一盏灯同一道理。所以讲见性的道理,非常奥妙,要去体会。
是知颜貌虽童耄,见性未曾亏。
以眼睛看见东西的功能来讲,有青年、中年、老年的差别,但能见之性并没有亏损。老了戴老花镜眼镜模模糊糊,不要认为模模糊糊,那也是看,功能并没有退失。为什么会模糊?因为用的工具损坏衰老,眼根、眼神经退化了,与那个能见之性并没有关系。
明暗自去来,灵光终不昧
佛教导波斯匿王开眼闭眼的道理,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明暗的去来是现象。心经上说 “是诸法空相 ”,你把现象一丢开,一空了, “灵光终不昧 ”,你本身的灵光自然在这里,何必去找?你到哪里去找一个性?明心见性,性有多大?白的?黑的?它白了就能够白,黑了就能够黑。
则是现今生灭中,指出不生灭性。
佛在《楞严经》中说,就在我们现有人生生灭变动的境界中,不生不灭的本性就在这个地方。就在现有的物质世界中,可以了解超物质世界作用的那个不生不灭的本身。
方知穷子衣中宝,乃轮王髻里珠。
你才晓得悟了道是什么?穷人衣服里的宝贝。这句话出自《法华经》里面的故事。有一个非常富有人家的儿子,自小调皮离家出走,不成器当了太保流氓,最后沦落乞讨。世界首富派人到处寻找。他的父母怕儿子不成器,早就在他的衣服中缝了一颗无价的宝珠,儿子不知,穿着那件衣服,等于端着金饭碗去讨饭。这个儿子忘了自己是哪里人,也忘了父亲是谁。
上次跟你们讲过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有一位本省朋友很有钱,在台中,结果儿子到哪里找不到!儿子也不知家在何处,被送到孤儿院。过了五、六个月,一位朋友在孤儿院碰到这个失踪的儿子,把他领回去。这一对父母的糊涂,加上儿子的涂糊,此是现代的妙事。
总之,这个故事是说佛对于一切众生像爱这个儿子一样,我们这些人都是离家出走、浪走他方的流浪汉,自己衣服里就有颗无价宝珠而不知,欲在外面干讨饭。因此佛嘱咐菩萨跟我们一起讨饭,行教化。打坐、拜佛,干什么?做清洁工作,扫厕所,把大便尘埃扫干净。慢慢修得好,再加一点钱,不要做清洁工作,管帐,研究佛学嘛!十二因缘。管了半天慢慢熟了,最后叫你当老板。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乃轮王髻中珠 ”,这又是佛经上的另一个典故。转轮圣王,一个治世的帝王,天生有一颗宝珠在头顶上,这也是代表最高的智慧。其实我们心里头就有宝,所以我常提唐宋时代云门祖师的一句话: “我有一宝,密在形山 ”,我们本来有一块宝贝,不生不死,就在这个形体中,你怎么去找出来?
贫女室中金,是如来藏中物。
也是佛经上一个典故。《法华经》说贫子指男性,另一本经典讲贫女指女性。实际上贫女家中很富有,祖传遗产,室内遍是黄金,她自己不知道。这里是讲如来藏,藏在里头是阴性的,阴性拿女性来代表,男性代表阳,就是我们自己本身就有。
何假高推极圣,自鄙下凡?一向外求,不能内剩枉功多劫,违背己灵。空滞行门,失本真性。
我们学佛常有一个毛病 “高推圣境 ”,把菩萨、佛的境界,假想推测的太高而看不起自己。这些凡夫动不动就流眼泪,我一辈子没有办法了。 “自鄙下凡 ”,没有自信心,自卑感重。众生何必自卑,佛是圣人,圣人也是凡夫作。
“一向外求,不能内剩 ”见性成佛很容易,你不要向外面找东西,只要回转来找自己一念清净,一念自在,就行了。成佛也不难,发财才难,做生意、赚钱、谋生什么都难,就是成佛容易,因为那些要向外面去找。我一辈子最怕的是钱,认为发财最难,成佛最容易,自己一找就找到了。钱可不容易,要把你口袋的钱骗到这里很不容易呢!有神通都骗不过来,因为每个众生抓钱的神通都很大。
“枉功多劫,违背己灵。 ”这一段好得很,一字万金,不但文字好,也是语重心长的教诲。他说我们修行是 “空滞行门 ”,一天到晚讲修行,早晨烧香,晚上拜拜,今天打坐,明天磕头,处处表示自己在修行,这些都是挑粪啊6法华经》上讲搬大粪,你哪里有那么多粪搬?一次清洁,一洒就定然了嘛!
“空滞 ”,冤枉停留在行门上的事。等于最近教一班同学修白骨观,白骨观有几十个次序,先从观脚趾头起。很多同学老是啃那个脚趾头,一问我,我就生气。你抱着脚趾头啃干嘛呢?这叫 “空滞行门 ”。你不会试第二步、第三步?跳过来不会试?笨得要命! “老师,我没有问过。 ”这样笨!你怎么不问怎么活下去?要不要活下去?你能勇敢地活下去,做起功夫来又那么笨!该聪明的不聪明,不聪明的又要枉做聪明。
所以,以我的推测,包括我在内,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笨蛋;真笨蛋是假聪明。最怕的是假聪明,看起来样样能,门门行,自己认为高人一等,两只眼睛看人都向上面看,结果他什么都没有看见,自己看自己更看不见。所以 “空滞行门 ”这句话严重得很!也用得好极了!自己停留在行门中,功夫境界。 “失本真性 ”,找不到自己本来的本性。这句话文字美、道理深,回去要深切体会。
就是你这个!
现在他又引用《楞严经》佛告阿难明心见性这一段:
所以《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 “ 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
《楞严经》载佛跟阿难辩论心在哪里,这就是有名的 “七处征心 ”、 “八还辩见 ”。阿难说在这里,佛说不是;在中间,也不是 ……共讲了七处。 “八还辩见 ”,还:往返讨论,阿难说在这儿,佛说不在这儿,如此往返辩论的八次。现在他引用佛与阿难辩论的结论。
“佛告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 ”佛对阿难说,当你眼睛看见东西时,当然是你看见,不是我看见。阿难是佛的兄弟,你不要看经典文字写得那么美,佛当时一定急坏了,瞪起眼睛骂阿难,你注意啊!当你看见东西时,是你看见,不是我看见。佛要阿难了解,阿难说是啊!我知道。
“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见性的功能无所不在,在这一面看见,回头也可以看见,无所不见。当我们眼睛张开看见光明;闭起眼睛看见黑暗,明暗过去了,那个能见之性永远存在。一岁看见的,同一百年以后看见的,那个能见之性没有变动啊!昨天看见,今天张开眼睛还是这样看,这个没有变动。 “非汝而谁 ”,这个不是你的本性是什么人的呢!所以后来禅宗参话头有 “念佛是谁? ”
“非汝而谁 ”,这个不是你自己,是什么人?你向哪里去找?佛急坏了,阿难到底是他兄弟。刚开始,佛问阿难: “怎么老不修行,搞了那么久还不行! ”阿难说: “我是你兄弟,你成了佛,总有一天给我一点,我也成佛。 ”佛大加斥责: “简直胡闹!兄弟与成佛有什么关系?我吃饱了饭,你不吃饭,肚子饿不饿? ”阿难说: “当然饿。 ”“好啦!既然我是你兄弟,我吃饱了,你可以不吃啦! ”佛是那样不留情面地教训阿难。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故知明暗差别,是可还之法;真如妙性,乃不迁之门。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佛又说: “这个不是你的本性是什么?你怎么自己怀疑自己的本性呢? ”
“性汝不真 ”,你怀疑这个就是吗?有些活宝就是这样, “老师啊!你所讲的我都懂,我就是信不过啊! ”阿难也是如此!佛说你怎么怀疑自己的真性?是不是你觉得这个不实在?
“取我求实 ”,结果你到我这里求个明心见性、求一个真实,我怎么给你?明心见性要你自己去找,你到我这里找什么?看文字没有味道,经过我这么一表演就有味道了,你不相信,叫释迦牟尼佛来看。
“故知明暗差别,是可还之法;真如妙性,乃不迁之门。 ”哦!他的才华又来了!他说所以我们要了解,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明暗有来去,现象有变化,能见明见暗的并没有跟着明暗而变动。这个道理懂了吧!
“故知明暗差别,是可还之法 ”,明与暗可归还本位。 “明 ”归还给光明,还给发光的作用。太阳出来、电灯开了,有光明;太阳下山、电灯关了,则没有光明。 “暗 ”还给不发光的范围。明暗都可归还,你那个明来见明,暗来见暗的那东西归到哪里去啊?我们可以测验,现在看到明,等一下把电灯、窗户关了,我们看到黑暗。明,因为开了电灯;暗,因为关了电灯。开灯晓得亮、关灯晓得暗,那个东西要怎么还给电灯、还给光明、还给黑暗?还不掉的那个正是你的本性。
明、暗这两者有差别,是可还之法,能见明暗之性, “真如妙性,乃不迁之门。 ”“真如妙性 ”,永远不变动的。真如不变,你本来没有变动啊!怕什么?生老病死,唉哟!发高烧难受,拔牙齿牙痛,不痛的时候晓得不痛。这时你生病,你在哪里?你在痛上?痛也没关系,不痛也没关系,你那个痛绝不因为牙齿拔掉把你本性也拔走一点吧!乃至砍了手,并没有把本性砍掉一点。痛的时候在唉哟上,不痛的时候在舒服上,本性并没有变动,所以是不迁之门。
上次讲到见性这个问题,引用了《楞严经》的经文。有很多同学提出来讨论,例如,我们眼睛可看见,瞎子看不看得见?就有一位同学根据《楞严经》的说法,认为瞎子是看不见前面的东西,可是瞎子看见前面黑洞洞的,所以还是看见。另一个同学说,你讲错了,瞎子是看不见前面东西,但是能看见前面黑洞洞,那不叫做看见!那只能够说能见的功能, “能见 ”的 “能 ”看见。这是两位同学很认真也很有趣的辩论。
明暗之辩
我们上次谈过,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明暗是两个现象,就是开眼看到一切东西,闭着眼睛看不到一切东西,实际上闭着眼睛还是看见了,看见什么?如果在灯光底下,就看见一片蒙蒙的,不过看不见东西而已,如困在黑暗底下,就是看见前面黑暗的,并没有看到东西而已。实际上,那个黑暗和蒙蒙也是你所看见的。拿现代的观念来说,你的眼神经的反应功能还存在。可是假使眼睛瞎掉了,是不是还是这个样子呢?还是这个样子,只是程度加深了,那就是说看到前面暗暗的,不过这个话还要注意。
现代不像佛那个时代,而是个科学的时代,人类文化经过几千年经验的交流与融合,说法、理解又不同了。我们说,瞎子两个眼睛,假使拿掉,看到什么? “什么都看不见了。 ”“那你有什么感觉呢? ”“什么都黑洞洞的。 ”好,根据这个理论,这个瞎子是因为他过去没有瞎以前,曾有 “看见 ”那个经验。假定他一生下来就瞎了,什么也看不见,你问他: “你看见什么? ”他会说: “什么叫看见啊! ”对不对? “我只晓得前面 ……”你说: “是不是暗暗的样子啊? ”他如果跟着你说: “是,暗暗的。 ”那么,这个瞎子说了谎话。为什么?他天生下来没有看见过什么光明、什么黑暗,他怎么晓得这叫黑暗呢?对不对?只能够说: “我也不懂,我只晓得前面 ……”,他讲不出来的,因为他没有这个经验嘛!对不对?这是第一个道理。
第二个道理,我们做梦的时候,往往以为看到很多东西,如果某人问你: “你在梦中看见什么? ”你一定会说: “噢!我看到很多奇怪的景象 ”,这个话拿科学、哲学的逻辑来讲,是不对的。你是根据人清醒以后的习惯,讲自己在梦中看见什么,实际上你作梦时候并不是看见啊!眼神经并没有张开看见东西,是你那个意识的境界。用弗洛依德的话来讲,是潜意识所呈现的境界,严格讲起来,不能说是看见,你只能够说,我梦见。假使你说,我梦中这个眼睛张开看见了,嘿,老兄你注意,那不是梦,你醒了,发神经了,对不对?所以,这与见性不能混为一谈。这些问题,大家肯讨论,我觉得很好!对于常识研究会有进步,就怕不知道有问题存在。
我们现在倒回来看,释迦牟尼佛他当时的一段话: “故《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这里头是有个大问题。
这是个大原则,这四句话佛同阿难讲,当你眼睛看东西的时候, “是汝非我”,是你看见,不是我看见。
后面两句话,讲大原则,假使人以眼睛看东西的时候, “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你那个见性与明心见性,不能笼统混为一谈。千万注意!这个观念把握不清楚,那就错得一塌糊涂,非常严重。
我们任何一个人眼睛能够看见的这个见性,拿现在的话怎么说呢?你那个能看见的功能,或者说你那个眼睛,能够看的那个作用,叫它作用也可以,功能也可以。古代词汇不够,而中国人又是喜欢简洁扼要,所以 “见性 ”、 “性子 ”、 “性能 ”、 “感性 ”、 “理性 ”、 “明心见性 ”都是使用这个 “性 ”字,一切功能也是这个 “性 ”。比如唯识论的 “诸法无自性 ”,一般研究唯识学的,都搞错了,认为是绝对空没有自性。实际上, “诸法无自性 ”是讲世界上每一个存在的东西,都没有固定性,不是永远在,同明心见性的空性不相干。可是近一、二百年来,大家研究佛学,没有把这个观念搞清楚。换句话说,逻辑的范畴混淆了以后,关于佛法、佛学,在见地、理解方面全错,很严重。如果站在受戒的立场来讲,那更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所以佛告诉阿难,你的 “见性周遍 ”,无所不在,当你意识看东西的时候,这是你意识见性的作用,如果这不是你自己的见性,还是谁啊?难道还是我替你看见吗?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你的见性这个功能很真实啊! “性汝不真 ”,这个真实的见性的功能,在你的生命上的作用是真实的,你为什么怀疑它有假呢? “取我求实 ”,这个道理在你自己身上,你为什么从我这里求一个东西呢?
“故知明暗差别,是可还之法;真如妙性,乃不迁之门。 ”这两句话,不是《楞严经》原文,是永明寿禅师加上的。在古文的写作方法上没有错,如果拿我们现在用逻辑的观点去论辩这两句话,就嫌文字太模糊,交代不清。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先看文字, “故知 ”,所以知道是根据《楞严经》的说法,所以知道, “明暗差别,是可还之法 ”,眼睛张开看到光明,眼睛闭着看不见光明,看见什么?看见黑暗。明来的时候,暗就跑掉了;暗来的时候,明就没有了。明暗有差别,有相待,互相接替的,所以 “明暗差别,是可还之法。 ”明和暗这两件事情,有本位可归还。
比方说,就在我们这个房间,大家看到了光明是电灯的关系,把电灯关掉以后,这光明没有来,那么这个光明还给电灯去;把电灯打开,光明又来了,那样黑暗还给黑夜了,其实也是还不了啦!这是逻辑观念的假定,在我们的理念上,头脑思想的意识,可以有个范围把它归纳起来,光明还给灯光,黑暗还给夜晚。
当光明还给电灯,黑暗了,那我们看见看不见?看见啊!看见黑暗来了。这个眼睛能见的见性,没有变动过。换句话说,可看见的现象有变动,我们能见本身的功能,没有变动过,你说看到好看的,是看见什么?看见好看的;不好看的给你,你看见什么?看见了不好看的。好看与不好看,它两个现象可以交换,你那个能见好能见不好的功能的那个功能呢?没有变动。 “明暗差别,是可还之法 ”,我们理解了。
但下面这一句, “真如妙性,乃不迁之门 ”之间的关系,永明寿禅师就交待不清楚了。在古文的写作方法,中间可以不必加一介词,但以现在的观念来说,要不通了,拿逻辑来讲更不通,中间交待不清楚,这里要交待一句: “以此理推。 ”也就是说,由这个道理推论,我们那个无始以来的那个 “真如妙性,乃不迁之门 ”,就交待清楚了。
诸位年轻同学如果要写作文,尤其是学法律、学论辩的,在这个关键地方,一个字不能马虎,要交待清楚。
当然大家一看《楞严经》,以为佛讲的这个见性,就等于真如妙性嘛,就是本体功能嘛,马上就把你搞错了。尤其后世一般学佛的人,凡是研究圣人的经典,在心理上早就给圣人吓住了,不敢变动。我们要知道,西方哲学家讲: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作学问学道,要老实,我们敬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更尊重释迦牟尼佛的佛法。
真理要交待清楚,现在我们加了这句介词, “由此推理 ”,接上, “真如妙性,乃不迁之门。 ”我们无始以来的那个本性,在佛学上,那个 “本性 ”又叫作 “真如 ”。这 “真如 ”是永远不变的,换句话说,变就是一切诸法无常。无常是指现象来说,一切万有的现象都是无常,都要变化;那个能生万有的本性,是寂然不动的。真如妙性不变,所以叫做: “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万有的现象是永远在离合之中,所以是无常,而真如妙性是不变的,这个道理我们知道了。
若随物观,局大小之所在;若约性见,绝器量之方圆。
接着说明, “若随物观 ”,我们一般人智慧不够,跟着物理世界的变动,观察一切的东西的时候, “局大小之所在 ”, “局 ”就是范围、限制、局限的意思了。我们看见一个大的东西的时候,感觉这个很大,我们意识见性功能放大了;当我们看小的时候,感觉这个好小,那意识见性功能也跟着缩小了。他说这是眼睛见性的作用现象。
“若约性见,绝器量之方圆。 ”“约 ”,等于白话文所说的“就什么观点而论”。这句话是说,若从性见的观点来说,是不受器量的方圆的影响。比如这个茶杯就是器,它能容纳的水就是它的量。这个器量有方的、有圆的,但能见的功能本身,不能说它是圆的或方的。
建十方宝刹,现六趣牢笼
见性即成如来,于一毛端,建十方之宝刹;徇物即为凡庶,向真空里,现六趣之狴牢。变易在人,一性无异,迷悟由己,万法不迁。
这段永明寿禅师的话,文采之好,美极了。现在人在中学时读的物理、化学那些书多讨厌,看到头就大,因为它不吸引人,看小说那就有味道了。所以一篇文章要谈最高的哲学、科学理论,文采就用不出来了。但是高明的人还是用,像佛学有许多书,谈的是最高的逻辑,用的工具却是最高的文学表现法,这就是中国佛学的特产、特色了。
但中国佛学的问题也出在这里,因为搞思想搞通的人,往往文学没得天才;文学搞得好的人,往往逻辑头脑不够。反正酱油跟醋差不多,你说还有什么论的?告诉你大概是那个样子,最后就说:啊,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这就是文学。而科学就不能意会,人要拿证明出来,多大就多大,多小就多校
“见性即成如来 ”,根据上面的推论,我们意识的功能跟着现象变动的话,那变化万千,有大有小,有老有少。假设把见性的功能究竟了解以后,依此进一步能够彻底明心见性了,即成如来。见性就成佛,成佛以后呢? “于一毛端,建十方之宝刹 ”,这句话,永明寿禅师套用《楞严经》的原文变化出来的。
《楞严经》说,见道悟了道的人,在明心见性了以后,于一毛端、于一根汗毛、一根头发的尖尖上那么细,可以视它为一个宇宙、一个世界,建一十方世界。十方就是东、西、南、北四方,加上四个角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以及上、下。这是东方人空间的观念。过去中国就先有四方,后来增为八方,比如文学上有名的 “八方风雨会荆州 ”。四方与八方是就平面而言。道家所称的六合,是平面四方加上上、下。所以中国古文有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的说法。佛法讲十方,就是八方加上、下。六合十方都是立体的。因为这十方的观念代表了空间,在佛学的应用上,有时代表了自然科学观念,代表无限量的宇宙观。假定要写现代的文章就要这样用了,写古文就不需要那么啰嗦,十方就懂了,这是今人与古人观念的不同。
“徇物即为凡庶 ”, “徇 ”就是顺着。 “凡庶 ”,就是平凡人、庶民、一般普通人。一般普通人,不懂上面的道理,忘记了自性无比无量的伟大体性,只有根据这个体上的应用习惯,而当成自己生命的真谛。 “向真空里,现六趣之狴牢 ”,而忘记了自己本体真空的境界,结果在六道轮回里头打滚。 “狴牢 ”,就是监狱。佛经说,三界如牢狱,这牢狱除了代表痛苦以外,还代表拘束,范围被束缚住了。
“变易在人,一性无异 ”,一切众生本性就是佛,我们都变成了凡夫,乃至学佛修道,最后再由凡夫返回去成佛;或者说由圣人变凡夫,由凡夫又回到圣人境界。这个变易之间的关键,还是在于每个人自己。 “一性无异 ”,本性没有变动,等于这一杯水,现在泡成茶,这杯水全体变成茶,若酿成酒,全体都变成酒,水性并没有变,还是液体的性质,味道等等现象却变了。当我们变成凡夫时,就有了凡夫的性质,但自性的本体功能并没有变动。
“迷悟由己,万法不迁 ”,所以大家学佛想悟道,悟个什么?悟个自己,你自己悟。叫老师造福,他没有办法帮你啊!运气最好的是阿难了,身为世子还可以当皇帝,结果他不当皇帝而去出家。阿难想: “哥哥成佛了,总会给我一点吧! ”永远等着,占便宜,他占不了便宜嘛!所以迷与悟在于你自己。 “万法不迁 ”,一切万有现象在不断变动,为什么又说不迁呢?这里头就有很高深的道理,所以鸠摩罗什的弟子中,有位中国和尚僧肇,写了一本着名的《肇论》,把佛法的精华与孔、老、庄等思想汇合起来,其中有篇就是《物不迁论》。
以物的道理看世界,是质能在互变,物质的现象与能量互相在变化,但能总是存在,而能是什么东西呢?彻底地说,还是空的,不过科学的空与佛法的空不可拉在一起讲,中间是有出入的。然而要知道,科学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的定论,还在求证中。我们要晓得这个知识,来配合理解。所以一切万有,说它迁而不迁,看起来有变动,但也等于没有变。
永明寿禅师从《楞严经》中引述有关见性的经文以后,又加了那么多的结论,然后又引用《楞严经》的原文了。
如经云:波斯匿王起立白佛: “ 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 ‘ 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 ’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我们要了解历史,佛在世的印度,等于我们中国春秋时期一样,也有很多的国家。这个 “国”字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与印度,不是现代国家 “国 ”字的观念,那时候的 “国 ”是地方政治的区域。波斯匿王就是靠近中印度一个地方的国王。他给释迦牟尼佛盖了一个讲堂,所以有时候佛一年中间总有几个月,带领许多弟子前往居祝讲《楞严经》的时候,佛就是在这个讲堂里头讲的。这部经上说,波斯匿王站起来问佛了。 “我昔未承诸佛诲敕 ”,我从前还没有亲近你的时候,看到印度的外道大师迦旃延毗罗胝子他们都说 “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 ”,他们认为人这个身体死了以后,就没有了。实际上那个时候求快死,早死早了早好,而死了那时候那个境界叫涅盘。我们要知道这种哲学家的理论、说法,差不多等于现在流行的唯物论:死了就死了,人是个物质的东西,说什么死后有灵魂?没有的,两派理论,看似相同,但稍有不同,只能说两者差不多。因为印度外道不怕死,并且认为死的那个境界是对的,那个是道,叫做涅盘。
波斯匿王说,我从前听两位大师是这样讲的,现在听了您老人家的话, “今犹狐疑 ”,你讲的理论我都信得过,但是我还没有成佛啊!我还怀疑哩!波斯匿王讲的是老实话,实际上,我们现在一般学佛的人,尽管信佛,只要信佛,徇自信就可以成佛,明心见性,你信不信?不要睁眼说瞎话,有时自己并不相信,有时相信却又信不过。
“云何发挥,证知此心 ”,他说,怎么样想办法,请你 “发挥 ”,很透彻地跟我讲,使我得到证明。 “证知 ”,注意这个 “证 ”,不是理论上知道,佛学很好,佛经讲的很好,那是你的理论,你要真的身、心两方面投进去,像科学一样地去求证。 “这是一杯水,你知道吗? ”喝喝看, “嗯,是水。 ”“咸的还是甜的? ”“是水,没有咸也没有甜。 ”“现在放了糖,变成甜水了。 ”再喝喝看, “嗯,甜的。 ”这叫证知,如果告诉你, “放了糖,水变甜水。 ”你说 “我相信。 ”“你喝了没有? ”“我没喝。 ”那你是迷信,甜到什么程度你也不知道。所以我经常说,佛法以现在的观念来讲,是要有真正的科学精神,要我们自己身心投进去,完全得到证明。
所以波斯匿王请佛发挥,以证知自己的本性就是不生不灭地永远存在。他说: “佛啊!这不但是我个人的要求,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而且是在坐的大众,乃至于您的出家弟子们没有悟道、证道的人,还是有漏之因,六根都在外漏,都同我一样,都要听这个道理。”
佛告大王: “ 汝身现存,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
这段《楞严经》原文,翻译得最美了,道理也讲得很透彻。 “佛告大王 ”,佛就答复波斯匿王,我现在问你, “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我问你,你现在人站在这里,你这个肉体,永远像金刚一样永远不变吗?还是随着时间要变坏了的?上面这几句是佛反问他。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老师啊!我这问题很简单嘛,我这个肉体,总归要死,要变灭的。
佛言: “ 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消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荆 ”
佛所讲的话,现在称为经典,在当时就是论辩、问答的记录。佛说: “那我问你,你还没有死,你怎么晓得你一定会死呢? ”这个话问的很妙。
波斯匿王答复佛说,老师啊, “我此无常变坏之身 ”,我现在这个身体,不会永恒存在,总归要变去。这个肉体 “虽未曾灭 ”,还好好地站在这里,但是, “我观现前,念念迁谢。 ”这句话很值得注意了。现前,就是现在此时此刻。我们反省自己, “念念迁谢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固然由于接受了刺激,而会起种种念头,但即使没有这些刺激,我们的意识上也不停地涌起念头,跳跃在现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这些念头在迁流、散掉之中。
“新新不住 ”,好像有新的念头产生了,但又停不住地消灭了,如此在不息的心海中翻浪,波斯匿王由此体会到自己的生命,就像念头般在生生灭灭之中。
“如火成灰,渐渐消殒 ”,我看我们这个生命,由现在这个状况就知道将来的,就像火烧东西一样,慢慢成灰,渐渐消失。 “殒亡不息 ”,时间促使我们这个生命不断地消耗,以至消散,没有了。 “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因此可以断定,此身有一天就会谢了,没有了。这是波斯匿王对佛所提问题的答复。
佛经的问答往往都是一层一层转进的。佛先用波斯匿王提出问题,《楞严经》上。是这样说的:
佛言: “ 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
这是很容易懂的。佛就说,那么你现在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你的像貌和你当小孩的时候比较怎么样?波斯匿王就从自己小孩子时候的身体谈起。肤,皮肤。中医书上叫腠理,指皮肤的内层这些肌肉。也就是说,皮肤及其内层的这些肌肉都很光润,充满张力、弹性。身体各方面都发展到颠峰。 “而今颓龄,迫于衰耄 ”,现在年龄很大,身体衰老了。 “形色怙悴,精神昏昧 ”,身体 (包括脸部 )的形状与气色,都自然老化而干枯、憔悴了。精神呢,昏昏沉沉,每天看人也迷迷糊糊的,头脑也慢慢地 “憨憨 ”(闽南话 )啦。头发也白了,脸上也打皱啦。 “逮将不久 ”,我看我自己活不了多久。 “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那怎么能和童年的那个时候比埃
佛说话像法官问话一样,一层一层逼过来的,他说: “那么你个形貌相状总不是一天就老到这个样子啊! ”当然,一般人不是这样的。不过,最近外国报导,有一个五、六岁女孩子,突然一天当中,就老了好几年。现在只有十九岁,看来却已经有五、六十岁那么老了,这是一个特殊的老化病历。
明明童颜暗里老
王言: “ 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
“变化密移 ”,我们学佛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点眼的地方。人的身体变化随时要注意,不知不觉之间就衰老。我根据修道作功夫的道理经常观察到,人的衰老往往是这样走法:平常好好的,一下子就掉下去;掉下去后就慢慢稳住了;然后,隔一段时间,你看到没有衰老,其实,是不停地渐渐累积起来的,到时候他就老一下,所以要小心。当你精神绝对健旺的时候,要晓得修持。可惜我们一般人学佛打坐,总是等到 “莫法度 ”(闽南语 )的时候,才想: “算了,我还是学佛的好。 ”等到精神一好起来,却又改变主意: “这个慢慢来,我还是先做一点事情好。 ”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我诚不觉 ”,说句老实话,我自己都不觉得变化。
“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我们看到这八个字,时间、气候的变化,随时影响你的生命。所以这气候的变化在中国医学,就叫做外感。春夏秋冬之间的气候变化,尤其是风、寒、暑、湿的外感,在你还未知觉时,已侵入到里面,再加上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等心理的变化,双层夹攻,这个生命很快的就过去了。
“何以故 ”,他说,什么理由?为什么呢? “我年二十,虽号年少 ”,二十岁少年,但是 “颜貌已老初十年时 ”,可是回头来跟十岁时比,二十岁已经嫌老了。不信的话,请以十岁小孩的眼光来看就知道了。 “三十之年又衰二十 ”,到了我三十岁的时候,回想起来比二十岁又老多了吧! “于今六十又过于二 ”,现在六十二岁,想退回去变五十岁,这就做不到了。六十二岁回想,如果我现在是五十岁就好, “宛然强壮 ”还是很有活力。
其实我们的身体,差一年就差得多了。所以我经常跟老友说笑,五十岁的朋友们,一年不见,碰了面会说: “最近好吧?又一年不见了。 ”一年为期还可以,到五十五,半年不见,要问一次了。算不定半年以内,他就退票了。到了六十的时候,差不多一两个月要问一次。六十开外,半个月不见,你赶快打听打听。快得很哪!
当然啦,像有一天在路上碰到一位朋友, “嘿!廿年不见,你头发那么黑,好哇! ”“啊!染的。 ”“喔!这样啊,那你还有希望埃 ”既然六十岁还去染头发,他当然要抱很大希望啊!但拿心理学来看,却是多大的悲哀,想要回转四十几岁那个样子,就是逃避心理,想要逃避现实;可是,现实逃避不了的啊!老了就是老了。
“ 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祝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 佛言: “ 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 ”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细腻,如果以电影手法就很难表演。波斯匿王站在佛前面答完了话,大概沉思了一下,又接着报告下去。
“我见密移 ”,我的观念看起来,这个生命绵密的在变化, “虽此殂落 ”,虽然看着它,一下就掉下去了。 “其间流易且限十年 ”,中间的变化是姑且以十年为单位来算, “若复令我微细思惟 ”,我现在自己很仔细的思考研究, “其变宁唯一纪二纪 ”, “一纪 ”是十二年,这是中国的看法,他说,变化岂以十二年做为一个阶段啊!
“实为年变 ”实际上每一年、每一年都不同喔!任何一个人,一年不见,样子就变了。 “岂唯年变 ”,他说不对、不对,岂是一年变化, “亦兼月化 ”,一个月、一个月就不同了,但还不对, “何直月化?兼又日迁 ”,不只是一个月,天天都有不同。
最后他的结论是 “沉思谛观 ”仔细想来, “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 ”,不能拿天天来计,每一秒钟,人都在死亡中,都在变化中。 “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由此看来,我们这个生命,最后它变不动了,不再变化了 (我们客气点不要把它讲出来 ),那当然就停摆了,就好了吗!它总归要停摆的。
好了,这佛啊,教化像抓蛇一样,慢慢的赶,把蛇赶拢来,盘起来了,三个指头捏那个脖子,三寸,就这么一捏,佛跟人家辩论,总是用那个方法,一点一点把你勾,勾得没得后退了,他一拳就来了。
“佛言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 ”,佛说,你总算了解了,人世间一切变化无常,生命的变化变迁很快,而且从不停止的。 “悟知汝灭 ”,因此你了解,自己总会有一天停摆、死亡。
“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 ”,但是你知不知道,一个人当死的时候,身体里头有一个可以不死的东西?本来生命是不一定指这个身体,但是拿活人来讲,这个生命的功能,还活在这个身体上面。所以可以拿这个身体做代表。
波斯匿王一听,这叫做穷人得宝,一定笑得都合不拢嘴来了,不过还是要定下心来,回答佛的问题。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 “ 我实不知。 ” 佛言: “ 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 王言: “ 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 佛言: “ 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
波斯匿王赶紧合掌致礼,坦白回答佛说: “我实不知 ”,我实在不知道,最好你给我一点开示,我不死最好了。佛说: “你注意啊,我马上告诉你,你现在的身体内部有一个东西永远不变,不死的、不老的。 ”佛接着提出问题: “大王,你几岁的时候亲自看到恒河的水? ”
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建立佛教以前,印度传统的文化,都是婆罗门教,也就是现在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是拜天的,拜天主,耆婆天是天神、天主之一,天主有很多。
他说,当我三岁妈妈牵着我,带我走路经过这条河,那个时候三岁时,我第一眼看到,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恒河。当时,我的印象很深刻,现在还记得。
这里头有个问题,佛为什么要拿水流来比方,这个问题先把它安在脑筋里,要注意!
佛说,如你讲的,廿岁的时候比起十岁来已经衰老得多了。乃至活到六十岁开外的人,这六十年当中,每年每月,每日每时,每分每秒,都在刹那刹那间迁移变化。 “则汝三岁见此河时 ”,那么你在三岁的时候,看到这条河流的水。 “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过了十年,到了十三岁那个时候,看这个恒河的流水怎么样呢?
王言: “ 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 佛言: “ 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 王言: “ 不也,世尊。 ”
他说,我三岁的时候看到这条流水,现在六十几岁看到还是这条流水,没有什么两样。
佛说,你刚才讲自己感伤年纪老了,头发白了,脸也比童年时多了很多皱纹。那么,你现在眼睛看这条恒河,跟你童年时,你那个能看见的那个作用,有没有因年纪的老幼而有所不同?
波斯匿王答得很干脆: “并没有什么不同。 ”
为什么他会这么回答?请注意! “观河之见 ”这四个字,如果佛只是这样笼统的问: “那么大王,你六十二岁所见的有不同吗? ”假使我是波斯匿王,我的答话是 “有不同 ”。我三岁到十几岁看那恒河,看得清清楚楚。我眼睛没有老花,也没有散光,也没有近视,很清楚。现在我老了,虽然看见的还是水,却有点迷迷糊糊了。对不对?所以要注意问的是能见的道理,先不要想到明心见性上去,所见现象虽然不同了,但能见的功能还是一样,是没有变。
佛言: “ 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佛说,你的面虽然皱了,老了。这里下了一个定义, “见精 ”,等于能见的那个功能,这里没有用见性,所以与明心见性有不同。但是这见精,如果讲学佛成道作功夫亦是有很大作用的。现在教育普及了,近视越厉害,就是不懂得如何保养这见精。
“此见精性未曾皱 ”,眼睛的各种组织虽然老化了,但这见精本身具有的性能、功能,却没有老化。
“皱者为变 ”,外面的面皮看到皱了老了,那个是变去了。 “不皱非变 ”,那个生命中间有个见精,没有变过。 “变者受灭 ”,能够变去的,那个有生死。而那个不变的见精,生命功能, “元无生灭 ”,没有生灭,没有生死。你要找到这个东西。
“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所以在我们生命当中,那个东西,他本来就不变的,不生也不灭的。死了是外形死了,肉体死了,那个功能没有跟着你的外形变去而死亡的。
佛最后对波斯匿王说,以你过去所学的那些老师,末伽梨等,认为这个身体死了。那 “见精 ”(勉强以中国话 “灵魂 ”来代表 )也跟着死去了,这是不对的。何必引用他们的说法?
波斯匿王听到佛那么一指出来以后,相信了。这时于是悟道,于是明心见性,相信了而已。至少在理论相信,这个生命里面有一个东西, “舍生 ”,丢开了这个身体死掉以后; “趣生 ”,另外又去投胎,不一定变人,总是抓住另一个生命。
观花眼流水心
讲到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点,为什么叫波斯匿王要以流水来看呢?为什么没有像在灵山会上拿花来看呢?
灵山会上是看花,大家都晓得,佛拈花示众,那么转一转,不说了;迦叶尊者笑了一下,佛就说,你懂了。那花与迦叶尊者的笑,是另外一回事。但就看花的功能来说,是一样的。我们今天眼睛看花的,与六十年以后看花的,看的是不是都那么好看呢?一样的。等于唐朝人有两句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可是佛为什么还是用流水做比方?流水与花不同,花到底一年有十二个月不同的花,正月开的花,落了要明年才能看得见,太麻烦了。 “风 ”也不能比喻, “风 ”看起来是无形的; “光 ”可以比喻,但 “光 ”的速度太快了,人的眼睛看不见它的迁移。人看见的物质现象,流水是最妙了。你看这股水,永远在流,因为人的脑子智慧很粗,只看到它的永远在流,实际上流水是每一分钟、每一秒钟过去了,没有了、变了。看到在流,是后面不断的接上来,前面的不断的流走了。过去的不可得,未来的不可得,现在不可得,这三段永远抓不住的。不停流的变化是无常,但是眼睛从表面一看,却以为它永恒的存在。
所以,你可以用这个比方来观察自己的生命。实际上,我们是随时都在死亡,随时又再新生,生生灭灭不已。
第二点要注意的是见精,眼睛看见,是有见精的作用,所以修道要守戒律,要六根不漏、六根收摄。譬如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要都摄六根,就是把六根所有的精收回来,才能达到 “一心不乱 ”。这 “精 ”不是精虫、卵藏的精,是精神的 “精 ”,勉强作个比方,等于这个电的能。佛家为什么讲修定呢?你修定了定以后,这六根放射的能,拉回来了,可以常在了。这是从见精引伸出来的道理。
《楞严经》不但说到见精,还说: “心精元明,含裹十方。 ”心精、心意识的。实际上,见精以及耳朵所听的闻精,这些都在心精之中。比如心精像一双手,眼、耳、鼻、舌、身等于五个指头,都属于心精。所以心精的元明,它的功能大得很,含盖了整个的虚空,这只讲 “明心 ”,还没谈 “见性 ”,所以《楞严经》前面所讲的,是指 “见精 ”的见性,与 “明心见性 ”的见性是两回事。
前面讲过,佛问波斯匿王,你小的时候,看过这河水是这样,六、七十岁看,是不是还是这样?他答说,是这样,佛就下结论说,所以你的见精没有老。这个道理懂了,但波斯匿王并没有追问下去,我如果在现场,就会代表大家发问: “世尊,我不拿年轻或老花的眼睛来作比较了。我也知道白天我看见东西,闭上眼,我看不见了,却看见黑洞洞的,也叫看见暗,这都是见精的功能。 ”我要请问的是,我睡着了,也不看,那见精在哪里?在脑子里?在心脏里?我现在活着有 “见精 ”是没错。但死亡后,你老人家说,这 “见精 ”是永远不灭的,既是不灭,那到哪里去了?
同学讨论到,人在死后的极短时间内,捐出眼角膜,可以使别人复明,如果是脑的移植,那会是什么情形?
现在科学与医学承认人的思想都是唯物,都是由于脑的反应。假定这个理论成立的话,如果将甲的脑移植到乙的脑里,乙的思想是不是与甲的思想一样呢?如果乙的思想与甲的不一样,那么就不是唯物的。若是乙的思想变成甲的思想,那么唯心论就要垮了。不过现在没有脑移植的病症,但科学的进步很快,相信不久将来就可以看到结论了。不过,结论之后,又会发生新的问题。
现代学佛,我是主张从真实的问题上,去找宇宙万有生命的究竟,不能沿袭老套,完全披着宗教的外衣。完全的宗教是,信了就是;但有时是信不下去的。真正的佛法是绝对的科学,这里头,问题就是问题,要认真去研究、证实。如果像其他宗教一样的对待问题; “宇宙万有哪里来的? ”“主宰给你的。 ”“主宰怎么来的? ”“主宰是 ……,唉信了就对,不要问。 ”那是完全的宗教,那就不谈了。
宗教家说: “你进来就行了。 ”哲学家说: “进来可以,但你应该开个门缝让我看到一点,不然也要告诉我里头做什么,我再考虑要不要进来。 ”这是哲学家的态度。宗教家说: “只要进来,你就得救了。 ”科学家就不然,科学家会说: “把门打开,是真的我就留下,不是真的我就走。 ”就宗教、哲学、科学这三种态度来说,真正的佛法,当然从 “信 ”入手,但这个 “信 ”包括哲学、科学,是要加以求证的信。盲目的叫我信了就得救,这是宗教性质的迷信。如果就只谈宗教,这没话说。如果真正是学佛法,那么就要有实证的科学精神。与波斯匿王的讨论,正是启示我们一步一步求证的典范。
佛与波斯匿王讨论 “见性 ”的问题,他们辩论的结论是:人的生命有一个不生不死的东西,佛当时提出一个名词叫 “见性 ”。
当此生命谁为主
对于 “见性 ”,我要再强调一次,通常我们看到 “见性 ”二字,往往会将之与 “明心见性 ”连在一起。 “见性 ”这个观念,当然代表唐代以后禅宗的宗旨,它的来源是从《楞严经》释迦牟尼佛 “七处征心 ”、 “八还辩见 ”而来。上次讨论的中心重点在此,而留到这次要讨论又更加难以说明。
佛与波斯匿王谈到 “见性 ”,佛告诉他以眼睛做引导,当张开眼睛时看得明明白白,闭起眼睛看见了,看见那个什么都看不见的样子,我们叫它 “黑暗 ”。 “明 ”与 “暗 ”有代替,是两个不同的现象;那个 “能 ”见明、见暗的,并没有跟着明暗现象而变化。这是上次的结论。严格而言,这在学理上叫 “见性 ”,以现代观念来说,我们不讲宗教盲目的信仰,真正佛法是要 “正信 ”的,正信是要求证的,所以佛学上有一个名词叫 “证得菩提 ”,求证到真正的作用。因此,从求证的层面,我们必须先在逻辑上做一个论辩。
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明暗两种现象有交换、有代谢,不管这两个现象,那个能见明见暗的,也不生也不灭。在理论上,我们承认这个说法,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我们活着时,眼睛、视觉神经没有毁坏,可以见明见暗;当我们死亡,眼根的生理结构也还没有坏,然而却看不见明看不见暗,那个时候本性在哪里?佛与波斯匿王只讨论到活着的时候,死后怎么求证?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当我们醒着的时候,开眼见明、闭眼见暗;当我们睡着,既不作梦又没有张开眼睛,那个见性到哪里去了?这是第二个问题(不过有些人虽然未张眼,梦境中仍能见到一片光明,此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有画家、艺术家的梦境是彩色的,因为他们在意识上经常是彩色的。)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结论:佛与波斯匿王讨论见性,眼睛能看见的 “见 ”,它本身的性能只能在活着的这一段来讲。也就是说,佛所举的这个例子,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明暗二种现象有交接,然而能见明见暗的本身没有生灭,没有生死,这只是指活着的时候,眼识配合眼根而起的能见的性能而已!如果以这个例子说明人的生命本身是不生不死的,在逻辑上有近于以偏概全的味道!
好,有关这段讨论到此为止。接着又是另一段:识相的生灭,这一段牵涉到唯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及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等八识。
又如众生八识之中,前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第八识,俱缘现量,得诸法之自性,不带一切名言,又无二种计度分别、随念分别,即现前不生灭。
永明寿禅师在这一节举出唯识的道理。
研究唯识的经常碰到心、意、识三个字,心意识在小乘经典出现得特别多。实际上不论大乘、小乘经典,归纳而言,以中文来讲,心意识三个字够用了。不过,有一个问题要注意!现代研究心理学的都在心意识的 “意 ”这个地方转。
八识是把心的整个功能分成八个部分。知道八个识,只能说有唯识的常识,没有深入研究,因为深入研究唯识学不是那么简单。
八识把心的作用八个部分,前面分成眼耳鼻舌身五根。注意 “根 ”字,以现代观念言,即是生理作用,不是五官。生理学上讲的五官是指包括眉毛的头部;佛学所讲的五根不包括眉毛,它是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是古代的分类。
现代研究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分法,他们并不是不相信佛学,也不是佛说的理论错了,而是不完全同意古代的分类。现代研究认为眼耳鼻舌即包含在身识,何必个别分出?有人认为古代的分类不合逻辑。不过,也有人申辩,眼耳鼻舌身与我们这个生命活着起作用关系很大,至于身识不是整个生理机能,而是生理的脑神经,这代表身根的作用。根据现代生理学也是一样,比如中风后半身无知觉,是脑神经某一部分受损或阻塞,所以身根主要是指脑神经。持这一派理论者,认为不同意古代 “眼耳鼻舌身 ”的分类者,是误把身识的身,当作全体的身。这是旧佛学配合现代观念的解释,对错与否,我们不予定论,只是向各位介绍。
此外,又有人提出问题,现代医学进步,有捐献眼角膜者,当人在刚死之际,取其眼角膜冰冻或立即移植患者身上,患者又可重见光明。现代人又要讨论一个问题了!这是眼神经细胞没有死亡,眼睛里有眼识,眼识没有死亡,当眼角膜移植到他人身上时,他人的眼睛是否能像原来的主人那样看得习惯?这都是佛学中研究的,而现代以科学研究新产生的问题。
那么,以佛学来看这个解释,取下眼角膜,眼识没有死亡,眼识的根本是什么?是整个阿赖耶识,整个阿赖耶识是一切众生同体的,我的给他、他的给我都一样,这个功能相同。所以,与现代唯物思想辩驳心意识的问题,很容易解释得通,不成问题。
唯识学的 “三量 ”说
心起作用的最后一部分 ——第八阿赖耶识,它含藏一切种子,含藏若干万亿劫数的过去,若干万亿劫数的未来,乃至于现在。以现代观念言,这个功能含藏无穷尽的宇宙、无尽的空间、无尽的时间,整个功能都属于阿赖耶识的范围。那么,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第八识皆是 “俱缘现量 ”。我们再提醒大家注意!唯识学的三量 ——现量、比量、非量。现量就是呈现一切摆得很明白,也可以说是现在、当下,呈现在前面,的确有一个事实,一个现象,严格讨论唯识问题也很多。
有哲学论文,把 “现量 ”比成西方哲学的直觉的境界;也叫直观,把 “比量 ”当成客观。这种与西方哲学配合解释现量、比量的看法,对与不对,仍是个问题,我希望不要勉强凑合,哲学是哲学,佛学是佛学,科学是科学,彼此借助说明则可,便说这个就是那个,不对的,因为范围不同,这一点作学问的同学要特别注意!讲宗教,可以借用;学术范围则不能含糊。
比量是由分别心来的,比如我们看到粉笔,意识知道是粉笔,好像小孩玩的太空梭玩具,这个观念是比量。看白板是白色,比黄色白一点,不过正式的白可能还要白,一下子我们脑子有许多观念马上进来。所以,能起思维、能起知觉、能起感觉,皆属比量。换言之,比量是相对性,不究竟的。例如我现在介绍《宗镜录》的道理,对与不对是比量,诸位听到,这个道理懂了,这个道理对与不对,也是比量。换句话说,现有人生一切知识、一切思想,在唯识学范围都认为是比量。比量非真实,不一定靠得祝
非量,比如幻想,或者精神病患者的境界有许多影子,自己想迷糊了,硬是看到前面有东西,实际上有没有?没有,那都是幻想出来的。一切幻想、不实在的东西,也不属于世间比量范围的,都属于非量的境界。唯识学就有这三量的差别。
有一位同学有一天向我提出问题。他说唯识的分类不大好,怎么说呢?他说三量就是一量,比量也好、非量也好,都是阿赖耶识功能的现量。我说对,你讲得没有错!他又问:那为什么唯识把三量分得那么严格呢?众生几乎被束缚住!这是因为后世研究唯识的,被一切名言(名相)观念给捆绑住了。
其实,非量是意识境界,拿现有立场讲是非量,也是相对的,它就是比量。例如,以现实世界来说,一名精神病患者,看到我们一般会笑,笑我们这些疯子怎么到这儿来?在他的立场看,我们的确是疯子,而在我们的立场看他是疯子,觉得他是非量境界。同样的,以他的立场看我们也是非量境界。所以非量与不非量,本身就是个比量。再说,精神不正常的人的境界,在他的范围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非常真实,至于看法对不对是另一个问题,所以这也属于他当时的现量,三量功能本来如此。
量,翻成中文就是 “范围 ”,真正讲佛法,阿赖耶识转过来,本体功能是无量的,你只要把握住那个原则,就晓得 “量 ”只是属于这么一个范围而已!为了让后世人了解心性的本体,只好在教育引导方法上作如此说明。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 “俱缘现量 ”,开眼见明,眼睛一看是现量;闭眼见暗,也是眼识现量的呈现。耳朵听到声音是现量,听到一个听不见的,也是现量。一个聋子听不见外面的声音,却听得见自己内部噗咚噗咚响。就算没有耳聋,到了一个空谷,空气隔绝,什么声音都没有,听见没有?听见了!会听得害怕,太静了!那个清净也是一种现象,这是耳识的现量。这些是对唯识最普通的解释,其实还有更深的。
当我们张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眼前景物那一刹那是现量,第二刹那就不是现量,眼识马上引导意识起作用,眼前所见皆是人头,头发有白的、黑的,少一点、多一点 ……意识的现量起来了,现量马上转过去。眼识的现量等于照相机,对好焦距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有些佛经说:一弹指是二十刹那,另有六十刹那、九十刹那之说,一刹那代表非常快速的时间,无法用秒来计算),就是眼识的现量。但是这个现量的境界不容易保持住,假定眼识的现量与意识的现量两者配合,意识不起比量分别,眼识不起第二刹那的动摇时,那绝对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看人不像人、看狗不像狗。像什么?什么都不像,就是有个东西过来就是,那是现量境相的一种现量。然而在唯识学上,这种现量叫什么呢?叫假象,不是真象。什么是真象的现量呢?一草一木、一灰尘、一点雨水、山河大地、猪牛狗马等,整个宇宙、一切万有等等,所呈现的世界是整个阿赖耶识的现量,整个阿赖耶识的现量就是这么一个世界,但它是刹那刹那在变化、生灭。
我们大概了解这些观念,唯识太麻烦,永明寿禅师他老人家提到,我们不得不替他讲清楚一点。
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后面那个功能 ——心体,体是勉强加的名词,不是当它有个实在的体,为了方便大家明白而说 “体 ”。心体的功能叫第八阿赖耶识,也是 “俱缘现量 ”,它对的统统是现量。注意啊!第六意识能够分别的不算,前面的五个识与最后的第八阿赖耶识是 “俱缘现量 ”。缘者攀缘、抓祝当眼睛一看,被前面境相吸引住,站在物质的立场,也可以说,前面的境相是不是也被我们吸引住?两者互相吸引,所以 “俱缘现量 ”。
“得诸法之自性 ”,不要看到 “法 ”就想到佛法;也不要当成是作法的师公,那就搞错了!同样一个 “法 ”字,用的地方不同,解释两样。 “法 ”代表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万有的事情、现象,包括精神世界的理,所以前五识跟第八识 “俱缘现量 ”,当它起现量,它在这个时候它了解一切法,一切万物本身的性体。不要把这个自性看成明心见性的性,如果有这一念,全体解释错了!我经常发现年轻同学着的佛学论文,在这种地方观念错的很严重,只要看到性,就是把明心见性、性空连在一起,观念就搞不清楚。 “得诸法之自性 ”, “不带一切名言 ”。比如八识 ——眼耳鼻舌身意、第七、八识都是名词。 “名 ”,名词; “言 ”各种言语文字。前五识与第八识 “俱缘现量,得诸法之自性,不带一切名言 ”,当他一看前面,晓得这是人、这是鱼,鱼是法,人也是法,中间没有分别。举眼识为例,坐此回头一看好多人,张先生、李先生、男人、女人你全不管,这时眼睛现量一看, “得诸法之自性,不带一切名言 ”,就是这个道理。
“又无二种计度分别 ”,没有人我、人法计度分别。计是心里计算,哟!好多人,这是 “计 ”。这些大概是什么人,这是 “度 ”。 “计 ”与 “度 ”在中文有不同性质。 “计 ”带数字性; “度 ”有推测、推理之意,大概、比量。 “分别 ”,男的、女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 ……都是分别。他说,现量境界没有这些作用。
“随念分别 ”,能够知道这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是意识的念头,我们讲念头、念头就是这个。
刚才说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能见明见暗的那个是阿赖耶识的现量,《楞严经》上说这个叫 “见性 ”,我们说那个叫 “能见 ”,至于明心见性,则要 “能所双亡 ”, “能 ”还要忘掉,这属于另一层道理,以后再说啦!
他说,在现量境上,一切能知是随念而来,意识起作用,随念分别。当我们一切境界随念分别的时候,比如八点钟开始上课,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十分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生灭中过去了。这中间,我乱讲,诸位乱听的,对与不对,懂与不懂这些分别都过去了! “随念分别 ”,这分别的中间,它本身有一个现前并不生灭,也没有动摇过。就是八点钟到现在,那么多废话,我说过,你也听过,一生一灭,每个声音、每个动作、每句话,对与不对,都跳动过去了,我还是我,坐在这里听的清清楚楚。他说,我们活着的人在随念分别中, “即现前不生灭 ”,就是现在在你面前,就有不生灭的自性功能。
这一节不晓得我讲清楚没有?很吃力,硬是连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了!只有那么大的本事!在我自己是很不满意,总以为报告的不清楚,因为这一段就是那么几句古文,即使勉强说明清楚,也要七、八万字的白话文,要在这么短的时候讲清楚,很难!诸位应该智慧高,透过我讲不清楚的话,你们应该清楚了,希望如此。
唯识学的修证路线
现在回转来讲唯识的理论,讲理论就是修证、做功夫。学佛的多半看过《六祖坛经》,六祖有两句名言: “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 ”,第六识、第七识在因位上就可以转识;前五识、第八识则在果位上圆满。在座有学止观、参禅、念佛、修密宗的,有时候打坐,突然瞎猫撞到死老鼠,心境偶然清净一下,别以为这偶然的清净面就是明心!那个只是意识清净的现量,不过偶然碰到而已!大家在生活上都有经验,有时站在那里看一个东西愣住了!愣的经验,愣头愣脑,问他做什么?不知道,尤其考联考看书,看不进去愣住了!愣住了也是第六意识的现量,什么现量?第六意识无明的现量、不清明的现量,把第六意识不清明、无明的现量翻过来,很清明,有些人用功用得好,念咒子、参禅打七、念佛、参话头,心里累得不得了!像我年轻时学佛,有个同学被狗吓悟了,从此看到狗就拜,因为狗对他功劳太大了!他打七参话头,参的很辛苦,到了第七天,端了茶杯心里还在参话头,一脚踏到门外,刚好踩在一只狗身上,那只狗痛极了!大叫一声回头咬他一口,他受这一惊吓,茶杯掉地破了,人也悟了!就愣住了!可是那个愣是清明的。哦!他说原来是这样的,哈!他懂了,后来他说狗是他的善知识,这一辈子不但不吃狗肉,看见狗就拜。我这位同学姓杨,很妙的一个人。
那么,当一个非常清净,没有杂念、妄想,许多人认为这个就是悟,其实这是意识偶然清明的现量呈现,当然是很好的境界,如果认为这样就是明心见性,那大错特错。意识经常能保持这个清明、定的境界,念头过去没有了,未来念头没有来,当体很光明,没有杂念,你不要认为证到了大圆镜智,没有,连方镜、三角镜都没有拿到,只是意识的偶然清明。这个时候对了没有?对了!因上的。那么因上能够经常如此修持(这是求证,不是理论),如果能够永远这样定下去,也无所谓定不定了!站着这样,打坐盘腿也是这样,随时这样,所谓打成一片,慢慢忘记了身体,忘记了我,第七识的 “我 ”转了。那么这叫道吗?还不是,这只是证到因位而已!因为会变,所以叫 “六七因上转 ”。如果你用功碰到这样的境界,你的六七识是有转机,这个时候贪瞋痴慢疑也不会起。你能把这个因位保持下去,就会证到果位,没有果位不是从因位来的。我现在所讲,是针对有许多朋友,偶然有这个境界呈现,认为自己悟了道,得了果位,这样认识是不对的。但是没有入门的,不管做什么功夫,净土也好,禅宗也好,非要走到这个因位上不可。
《宗镜录略讲》 | 下一篇:第五集 |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