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孟子与百姓生活:思想的意义和启迪价值 > 正文

第12节:“亲亲”:孝为德之本(2)



  《孝经》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孝为根本,全凭教育培养。

  孟子更是把孝提高到仁的高度,“仁之实,事亲是也。”(离娄章句上)孝敬父母就是做到了仁。并认为一贯推崇备至的“尧舜之道,孝悌而己矣。”(告子章句下)由此可见,孟子认为孝道为做人的根本!

  如何行孝于父母?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万章章句上)天下没有比孝敬父母更大的事了!孝敬有二:一要尊敬,二要奉养。

  具体该如何做?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滕文公章句上)孟子引用曾子的话说出了孝敬父母的具体内容。养育之恩,天高地厚,穷其终生,也难报其万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诗)故而一丝一毫都不能疏忽和懈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从爱护父母给的身体,到修身养性,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一生都在牢记父母教诲,报答父母之恩。“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从居住、病患到情绪变化,以及死后致哀、祭奠,任何细节都要做到让父母满意,这是为人之子的本分。

  “大孝,终身慕父母。”(万章章句上)孟子认为,只有像圣贤舜那样,一辈子依恋、怀念父母,才能算上为最孝顺。

  他在回答得意门生万章所问,舜在田间干活,为何仰面大哭时说,那是因为他很依恋父母。

  孟子进一步比较舜与曾子孝的不同:曾子能够坚持侍奉父母,让父母高兴;当父母不满时,他也能做到不抱怨;舜不仅仅是这样。“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万章章句上),为何?天下人好色,舜也不例外。当他娶了尧的两个女儿,依然不解忧,为何?天下人爱财,舜也不例外。当他富有天下,天下的财富都是他的财富的时候,他依然不解忧,为何?天下人无不希望高贵,舜也不例外。当他贵为天下之主时,依然不解忧,为何?人们都喜爱和希望得到的美色、财富和高贵,都不能为舜解忧,究竟为何?“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万章章句上)

  曾子认为对父母的孝是有限的。只要自己尽力去做了,就算尽孝了。至于父母还是不满意,那就不再去管了。曾子是这样做的,一般人都是这样做的;舜却不是这样做的,因为舜不是一般人。舜在自己的地位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根本变化的时候,在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的时候,依然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并因为不能让父母欢心而仰天大哭,实在是极少极少的“大孝”。尤其是在地位发生变化后,依然不改对父母的孝,实在难得可贵,当为万世之楷模。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上个世纪中期,曾广泛流传的形容“跳农门”的大学生“忘本”的顺口溜,道出了“垮掉的一代”道德的沦丧。仅仅因为刚刚离开了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山村,仅仅因为刚刚进入了城市大学的校门,就不愿认含辛茹苦生他养他的父母了,这样的人间悲剧的确发生过,而且还在继续发生。有一位父亲,千里迢迢来到校园,给儿子送来了卖牛得来的一千元钱,还有他妈亲手缝制的过冬棉衣。儿子却只收钱,不要棉衣,嫌太土,也不愿公开认父亲。他对同学说,他父亲是一位村上进城干活的民工!

  父亲一再说,不是他有意要让同学知道儿子有一位农民父亲,而是他和老伴都太想儿子了,近两年多未见了,不知儿子已长成什么样了,故在老伴的指派下,才找上门来了。

  可儿子不容分说,连饭不给吃一顿,就赶着父亲早点回去。

  最后,还是了解了真情的好心同学,为这位学生的父亲安排了食宿,帮助买了返程车票。

  这样的儿子,仅仅有了那么一点点变化,还在受父母供奉,就连父母都不认了,他还会给父母行孝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