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仁民”:博施爱于众 “爱物”:“无物不长”(1)
而历代当权者更是把对父母的孝敬,异化为绝对服从,以对应臣民对君王的绝对恭顺。“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让子亡,子不敢不亡”,孝道演变成了暴政的工具。
今天,该是还孝道本原的时候了!
无论在任何时代,作为子女都有孝敬父母的义务,这是绝对应该的和必要的。至于现代该如何做,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孟子所处的那个男耕女织的时代,反复强调的老有所养,在现代社会已被各种逐渐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所代替。老人有退休金、养老金保障其生活,有医疗保险保障其治病,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协会和老年大学保障其娱乐和学习,儿女们所要做的,不只是出钱送物,只要常回家看看,老人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对老人的敬,那还要子女潜心去做。困守空巢的老人,郁闷成疾的老人,长期见不到子女的老人不在少数,子女对老人的孝敬远远不够。在中国已开始步入老年型社会的今天,老年问题也是一大社会难题。
“仁民”:博施爱于众
孟子是彻底的性善论者。
他老人家坚信:“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章句上)人性天生就是善的,就像水必然由高处向低处流一样。只要不受外界的影响,人性就不会变恶。
但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人性都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都会由善变恶。怎么办呢?“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章句上)只要固守本性,修养善心,无论生命长短,都可以安身立命,就能做到仁了。
“仁也者,人也。”(尽心章句下)仁即是人的本质,本心。“仁,人心也。”(告子章句上)仁,其实就是人心。只要能保留人的本性,那就会像爱自己的亲人那样去“仁民”,就会推恩于所有的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章句上)把对自己老人的孝敬推恩到别人的老人,把对自己孩子的宠爱推恩到别人的孩子,天下的治理就像手掌运用一样有把握。“仁民”还不能做到吗?
由己推人,己仁则人仁。只要己身修行为仁,就能推恩于人。
由人推己,人不仁则己不仁。己身己不仁,又如何推恩于人?
不能推恩于人,又如何能“仁民”?
对于性善者,“存其心,养其性”尚可行仁;对于性己不善者,又该如何行仁呢?
孟子他老人家也深知其难:“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如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己矣。”(告子章句上)区区一杯水,当然灭不了一车干柴熊熊燃烧的烈火,问题不是水不能灭火,而是一杯水太少了。因此,只有增加水,才能最终灭火。仁要战胜不仁,只有增强仁的力量,除此似乎别无他途。
“爱物”:“无物不长”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天人合一”思想,把人与人之间的“仁爱”推恩于万物。从而使“仁爱”思想形成了爱亲、爱民、爱万物三个层次和境界,人与万物两大和谐的生态系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章句上)三个层次和境界依次推展,两大生态系统互相对应,其共同的依存和联系就是“仁爱”。
“爱物”是爱自然生态环境,与“亲亲”和“仁民”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对应点,也就是“仁爱”。
在孟子看来,爱护生态环境与爱自己的亲人及天下所有的人同等重要。
“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人的生活需求来源于自然,就不能采取“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的方式劫掠,而要取之有度,取之有时,这是孟子等先贤共同的主张。
只有“厚德载物”,才能天人合一。
只有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人类才能够生存下去。
在人类尚处于初始的开发和文明创造阶段,孟子就提出了如此明确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这无疑是他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