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孟子与百姓生活:思想的意义和启迪价值 > 正文

第34节:存心养性:塑造道德人格(1)



  因此,孟子认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要有独立的人格。不只在功名利禄面前要有,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也要坚守气节,保持人格。“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告子章句上)不苟且偷生,不卑躬屈膝,是谓“大丈夫”。

  在孟子看来,生命固然重要,对谁都只有一次,但比生命更重要的就是道义,在万不得已,与二者之间取舍,舍生取义,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惟一选择。

  存心养性:塑造道德人格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实现理想的道德人格?

  孟子认为,必须存心养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章句上)一个人无论寿命长短,只有修身养性才能安身立命,而修身养性就是保存他的善心,培养他自身固有的善性,这样,才能应对命运的种种挑战。

  那么,人的善性善心就是天生就有的吗?是的!孟子进一步阐述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人的善性,其实就植根于人心中,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善的,只要保存住这份善心,那么,仁义礼智等道德品性就能自然显露出来,表现在一言一行上,一看便知。

  人心虽然从本质上讲都是善的,但人的善性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章句上)在这里,孟子强调人内心对善性的体会、领悟在于理性的思考。只有通过深入的、理性的思考,才能把握人心性善的本质,耳目不被那些表面的现象所蒙蔽和诱惑,从而偏离了人心性的本质,出现心理失衡,行为失措,甚至走向反面。

  只有通过长期的潜心领悟,才能存心养性,达到加强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实现理想的道德人格。

  性善尽管是人普遍的本性,但并不是人人都愿存心养性,并不是人人都有一颗善心,并不是人人都有善行。对此,该如何应对?

  孟子的办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只要自身身正,那就会走遍天下,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章句上)从深刻的反省中,反思自己对别人的爱是否真诚,管理别人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尊敬别人是否充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正是自己言行的反照,只有不断在自省中矫正,才能做到正确无误。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能责怪、怨恨别人比自己强,而要以自身找原因,才能提高自己的命中率。

  孟子这个比喻并不一定切贴,射箭固然主动权在射手,但靶心是死的,不像人心是活的,是变化无常的,因而射中靶心应该并不难,要射中人心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对于那些依然保存着天生的善心者以善待之,当然会得到善报;对待那些心性已经变得不善者,以善待之,还会有善报吗?

  如何能奉劝一个杀人不眨眼,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如何让一个贪财好色、巧取豪夺、爱财如命者,慷慨解囊,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呢?

  恐怕仅仅用善待之,是无用的。对性善者善待之,对性不善者,不善待之。应该是切实可行的态度和方法。

  存心养性乃为人之道,抑恶扬善不也是君子之道吗?

  孟子:“反求诸己”

  孟子是彻底的性善论者,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反省、正己的思想,并进一步发扬和完善。

  孟子认为,“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告子章句上)齐恒公的宠臣易牙,之所以善烹饪,就在于他掌握了人的口味,因为人的口味是相通的。天下人都称道易牙的烹调,就说明天下人的口味是相通的。那么,人心也是一样的,人心的相通之处,就是天理和道义。圣人之所以提倡天理、道义,就在于圣人掌握了我们的心理。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