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宋朝兴起的流行歌词:红袖添香婉约词 > 正文

第2节:序(2)



  重视艺术形式的完美,可说是婉约词人的共同特性。他们在语言的创造、音韵的推敲、技法的讲究、形式的安排、情致的把握等方面无不殚精竭虑,穷极工巧。词的艺术表现力总体上说是优于诗歌的。比如从词调的结构与组成上,它有起调、过拍、换头、领字等,句式参差,体现了多样统一的错综美。比近体诗的刻板整齐,显得活泼多变,有一种摇曳生姿之美。词的语言自然而近情,不尚典故,易于接受。如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真是称心而发,到口即消的至情文字。另一位语言大师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一起连用十四个迭字。全词九十余字中,舌齿两声多达五十七字。以啮齿叮咛之声写悲郁惝恍之情,可谓古今无二的创格奇篇。周邦彦咏荷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史达祖咏燕子"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羽分开红影"(《双双燕》),皆可谓尽态极妍,妙到毫巅之作。黄孝迈《赋梨花》:"一春花下,幽恨重重,又愁晴,又愁雨,又愁风。"把一段惜花的慧心写

  得如此缠绵、清丽,令人为之凄断。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

  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波三峭,用意象叠加的技法喻愁之多,兴中有比,

  颖妙之极。另有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万绿西冷,一抹荒烟。""东风"、"到"、"更"、词气三转,愈折愈深,托物比象以寄亡国之悲,字字沉咽,不辨是血泪还是墨痕。近人况周颐《定风波》结句云"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相思能驻景"写出情人心中时间之凝固性,甚至悟出了时间的相对性,可谓自古情词罕到之境。然此词用涩笔,须细思深索始能得之。技法近于梦窗、碧山,读时不可轻易放过。

  词,特别是婉约词派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它是传统韵文学中的无尽宝藏。宋翔凤在《香草词》序中提到:"凡情与事委折抑塞,于五、七字诗不能尽见者,词能长短以陈之,抑扬以究之……期敛散越之意,约以婉转之言。出之靡尽而留其有余。庶几掉臂忧患之中,游鞅尘埃之外。"指出词不仅有优于诗的表现力,还能怡悦心志,涵养天和。可见优游词林确实能使人增智而怡情,不妨终生与之为伴。

  是编收录自唐以来迄于现代的婉约词作三百首,计二百一十一家。可说是从数万首词中精心挑选的绝妙好词,从古至今,千年一脉。婉约词派之发展脉络,可说略具于此。该书由我负责主编,规划选目,唐至宋金由我撰写。元代以后由徐晋如执笔,最后经我增删改定,交付发行。为便于阅读,每首词都作了简要的评注赏析,以为读者词艺探幽之一助。限于水平,讹误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