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艺术 > 十二个小人物串起红楼史话:红楼的草根儿们 > 正文

第26节:五 袭人到底是好还是坏



  五 袭人到底是好还是坏

  要评判袭人是不是个好同志,只要帮她打赢一场官司就可以了,搞清楚晴雯到底是不是她害死的。

  好多人喜晴厌袭,一心认定晴雯被她告死。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位叫二知道人,是个点评家,他就讲:"袭人是功之首,罪之魁。" 道光年间,有一个叫涂赢的,说得更严重:"奸而有人情者难辨",意思是,奸而有人情味的,这样的人,再奸也不好分辨,不如那些奸在表面化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袭人就是"奸而近人情者,阅其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挑拨秋纹、麝月等等,其虐肆矣"。

  他们是清朝的人,法制观念不健全,现在可是法制社会。你说她奸,说她坏,可以,拿出证据来。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之前,叫晴雯来申斥:"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那意思就是我有暗探,有人给我打小报告哩。神经敏感者一下子就能想到:哦,怪不得你被立为姨娘呢,怪不得你一个月挣二两银子一吊钱呢,怪不得王夫人会给你赏菜呢,原来你是踩着别人的身体往上爬的。晴雯就是你害死的!

  甚至到晴雯被逐,连宝玉都怀疑起袭人来:"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所以,袭人就百口莫辩了。估计就算这个人真的存在,不是一个艺术形象,她也一样百口莫辩。她不会像琼瑶剧里的女主角一样,拼命摇着头,哭着说:"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也不会像《六月雪》里的窦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花同志成天在人情世故上打滚,知道什么叫越描越黑,那就干脆一笔都不描。因为她不肯描,所以就给辩方律师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没有她的陈词,想替她翻案得另找别的证据。

  我们看一个人,除了看她一时的行为,还要看这个人的底子。虽然好人也会办坏事,但那多是无心之坏。坏人也会干好事,那很可能也是无心之好。真正说来,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左右着他的日常行为。

  在红楼丫头里面,袭人坏吗?李嬷嬷骂得她那么难听,她没有挑唆宝玉赶出他奶妈去。晴雯指着鼻子说到袭人的脸上,她也并没有打击报复。就是她向王夫人进言,也不是下毒害人,只不过是因为这是当时社会通行的道德标准,她遵从,她也真诚地希望人人都遵从,尤其是宝玉更应该遵从。她的话曹雪芹都录下来了,里面并没有一字半句提到晴雯---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化的分析。

  从王夫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是袭人向她告的密,估计她见到晴雯之后,戏就要改一改了。

  晴雯来了以后,王夫人先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骂了一通,然后问宝玉今日可好些?晴雯何等样人,知道遭人暗算,反应奇快,赶紧往外择自己:"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

  假如袭人告了晴雯的密,王夫人当时就得怒起来,"什么,你不知道?骗鬼!你和宝玉一屋吃,一床睡,吵架、磨牙、拌嘴,还撕扇子,现在你居然说你不知道?来人呀,给我掌嘴!"

  事实上,王夫人却信以为真:"你难道是死人,要你们作什么!"

  晴雯接着辩解,说自己是外间屋里上夜的,不过是看屋子。如果太太要怪,我以后留心宝玉就是了---随便拎出宝玉身边一个小丫头来,她都知道晴雯是在编瞎话,王夫人居然吓得赶紧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假如袭人说过晴雯的坏话,她难道会相信这一派谎言?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