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三 你们的寂寞逃不过他的眼睛
读《明朝那些事儿》,读到一个有趣的例子。明太祖朱元璋时,有一个大将叫蓝玉的,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但蓝玉居功自傲,日益骄横跋扈。北征时私占大量珍宝驼马无算,回师夜经喜峰关,因守关吏未及时开门,竟纵兵毁关而入。朱元璋考虑到蓝玉的功劳,破例封给他太子太傅的官衔,这是个从一品官职,一般官员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可以说已经是位极人臣了。而蓝玉就像吃错了药似的,居然在很多人面前大叫:"我不堪太师耶?"("依我的功劳,难道不能给个太师干干吗?")到最后朱元璋厌极,族诛蓝玉。
贾家太爷说焦大你去管管钱粮吧!他说不定会也像蓝玉,吃错药一样大叫:"我这功劳,难道不能给个总管干干吗?"更要命的是:"我这功劳,难道不能给半个主子当当吗?"恐怕立马就得被K四十大板,给我上三门以外候着去。
或是到了任上,天天喝得醉醺醺,气粗如牛想当年:"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底下人逮机会跟主子说,焦大啊,天天在那里充太爷……第一回听,真正的贾家太爷摇摇头:这个焦大。第二回,再摇摇头。到第三回,恐怕他就想不成当年了。来啊,给我把焦大揍一顿,赶去喂马。
手里刚有一个鸡蛋,还没孵出小鸡,还没变成大母鸡,还没下出无数个蛋,还没把自己变成养鸡场场主,煮熟的鸭子就这样给放飞了。别人都进步了,他还在原地踏步,别人都发财了,他还是穷光棍一根,别人都被人叫大爷了,他还给人当孙子。
那么,焦大的最后埋没,成一个无名老仆,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甚至是"罪有应得",在他看来就是沦落。于是加倍地吃酒、骂人、发牢骚、说怪话,把自己的进身之阶彻底堵死。无论是贾府还是非贾府,古代还是现代,一个牢骚怪话说不完的人,都会叫人不喜。连毛泽东都作诗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说起来,有功的人最怕居功,居功必自傲,自傲必惹祸,惹出祸来,大人物就被杀头,小人物如焦大,就是被人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一嘴。这还是他的幸运,幸亏他是宁府的奴才。若是在凤姐的手底下当兵,不给赶出去流落街头,冻死饿死才怪!
三 你们的寂寞逃不过他的眼睛
焦大虽然没冻死饿死,不过,心里绝不会对主子感恩。凭什么!当年,要不是太爷我,哪有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别瞧你们人五人六的,一个正经人没有,"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爬灰"这个话题的由来很有趣。说的是正值炎夏,王安石朝罢归来,正是月明之夜,"不小心"看到儿媳妇洗完澡在院里乘凉,衣裳也不穿,脸盆大的白月亮,像个探照灯,照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王安石也是,你悄悄走开,就当没看见,不就什么事也没了?结果他犯毛病了---不是别的毛病,是文人爱诗的毛病,写了一张纸条儿,上面有两句诗,他到香炉边,把灰爬开,把纸条儿藏在灰下面。他知道儿媳妇天天早晨都要到这儿焚香。一插香,不就觉得了?其诗曰:
"朝罢归来月西斜,隔帘瞧见玉琵琶。"那意思是我下班回来晚了,看见你没穿衣裳啦。
到第二天晚上下朝归来,他还惦记这事儿,估计上朝的时候他也得惦记着,太刺激了!于是忍不住再到香炉边"爬灰"再看。纸条儿还在,他以为媳妇儿没看着。但再一看,纸条上多了两句续诗:
"何不抱来弹一弹,声音不到外人家。"儿媳妇也风趣,唉呀你既然看见了,这么大个玉琵琶,你怎么不抱着弹弹它?反正肥水也没流到外人田,声音也到不了别人家。
从此,"爬灰"一典出矣。
查无实据,说来一笑。
还有人考证,爬行灰上,则膝污,"膝"谐"媳"音,取"污媳"之义。不过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闲着没事,干什么要在灰上乱爬?又一说,"爬灰"亦作"扒灰"。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扒灰"条云:"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锵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