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孔子智慧的通俗解读:论语正解 > 正文

第27节:第二节 君子之礼(3)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的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春秋中期以后,鲁公每月初一不但不亲临祖庙行告朔礼,而且已不听政,可是还要照例杀一只活羊"虚应故事"。正因为如此子贡提出去掉"饩羊"。而孔子对他的回答是说,你爱的只是那只羊,我爱的是告朔之礼。子贡认为既然没有内容,形式也就不必要了,何必每月初一还要在祖庙浪费一只活羊呢。孔子则顾惜"礼"将会丧失掉,"礼"与有羊无羊没有多少关系,但"礼"是通过它来表现的,若没有了这羊,"告朔礼"便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所以说孔子并非顾忌形式,他看重的是"礼"及其背后的"仁"的思想。

  所以朱熹说:"子贡盖惜其无实而妄费。然礼虽废,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焉。若并去其羊,则此礼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意思是说子贡认为徒有形式,就不要浪费。孔子认为虽然"礼"已经名存实亡,但杀羊的仪式还在,终究有"礼"的形式,也就还有办法来恢复"礼"的实质。如果连杀羊的仪式都没有了,那么此"礼"就彻底消亡了,所以孔子加以叹息。

  节制成礼

  我们已经知道"礼"并非形式,而是一种源于人之根本的"仁"的表现方式,从根本上对"礼"有了把握。其实要理解"礼"的内涵还有其他的角度,其中有一条可以说成"节制是礼",即把"节制"作为"礼"的基本内涵。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篇第三》)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说,周代借鉴夏朝、殷朝两代"礼"的变化规律,以此创制了周代一切制度礼乐文章,那是多么的美妙伟大啊!因此我主张遵从周的礼制。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追问这里面的原因,我们发现周代的礼制处处为民着想,是体现了"仁"的,表现出来则是一种"礼"的节制。

  相传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这就是说夏文化不及商,商文化不及周。周文化高于商文化的原因,在于周王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有爱民节制的思想,因此政治与文化都比商朝有进步。商时人民完全为国王所有,是国王直接所有的一种财产,所以人民的生命为国王所给予,国王有权任意殄灭民命;西周却有显着的不同。《尚书》里保存了不少西周初年的政治文诰,每篇都说到如何保民。《无逸篇》说治民要"先知稼穑之艰难","环保小民,惠鲜鳏寡";《立政篇》说"继自今文子文孙,其毋误于庶狱庶慎"。武王在《泰誓》里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把民心看作天心所自出,所以民心是政治好坏的镜子。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七年,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些巩固统治的礼制,这就是后世儒家所称颂的周公制礼。制礼是周公在整个执政期间对有关各种典章制度及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建树。周本小国,重家节俭,行富民政治,亦成强盛的大国。克商以后,周国旧制多被保存。例如商朝大祭祀用牲多至数百头,甚至杀人充祭品,西周大祭祀用牲不过一牛一羊一豕或二牛,奢俭相差极远。又如商朝杀人殉葬,周朝世代重农,爱惜民命,贵族或国君死后,不用人殉,而用草人、土车殉葬,后来也就成为周朝的殉葬制度。祭礼和葬礼是大礼,商周有显着的不同,足见周初礼制主要出于周国旧制,经周公沿用,因而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孔子那么强烈地怀念周代的礼制,周礼不但存在着孔子的"仁"的思想,敬民爱民,还存有体现"仁"的节制之"礼"。所以在孔子的时代,孔子周游列国要推行他的仁政和礼制,其中的一个目的便是恢复已经崩坏的周代之礼。

  "节制"作为"礼"的一个内涵在社会大方面如此,在具体行为上也是一样。同样是在《论语·八佾篇第三》里,孔子的学生林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听了学生向他问"礼",特别高兴,禁不住称赞林放,他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说你问的问题真是太好了,意义非常大。礼的根本,与其说过于奢侈的话,不如节俭一些好;举行丧礼如果过于操办、面面俱到、流于形式,不如在感情上有所表现。孔子的意思与周代礼制的内涵表达有所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