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第一节 进步源于好学(3)
我们发现过去的仁人贤士成功可以一直追溯到他们拿起书籍的那一天。在现代成功的人士之中,他们大多数都酷爱读书,自小学开始,经由中学、大学,以至于成年以后。积累知识能力的提高对你的成功之路有莫大的影响,没有见识短浅的人能成大事的。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注重自己的学习能力,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所成就。成才者,往往有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见解、优雅的谈吐……而这些莫不是从学习得来的。
清代的曾国藩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他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从小酷爱读书。九岁时他已经读完了五经;十五岁时,受教读《周礼》、《礼记》,直到能够背诵,还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恐怕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基础。
读书学习对曾国藩来说一直都很重要,他认为美服可以没有,佳肴可以没有,华宅乃至女人也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书,不能不读书,读书学习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1836年的那次会试落第后,他自知学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不足之处,需要继续苦读,便立即收拾行装搭乘运河的粮船要回湖南。
在回家的时候他想利用这次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古人所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令他苦恼的是身边所剩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好在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睢宁知县易作梅。易作梅也是湖南人,与曾国藩家是世交。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几天。在交谈中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并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几,有心想帮助曾国藩。后来从曾国藩的言谈举止中,他看出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将来前途无量,心里甚是喜欢。在曾国藩离开睢县时,易作梅借给他一百两银子作路费,并在临别时给了他几两散银。
一路上他走走停停,边读书边游玩。当他经过金陵时,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便流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更是爱不忍释,他太需要这么一部史书来增加自己的学识。一问价格,使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上所有的钱相当。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而那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点儿也不能少。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俭用,所费很有限。自己随身所带的冬季衣物在这初夏季节也用不着,不如拿去当了换点盘缠。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此时,他如获至宝,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购置东西。此一举动,足见曾国藩青年时代读书求学的热情。家中的老父得知他用上百两银子换回一大堆书的消息后,不怒反喜:"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可见父亲对儿子读书求学之心的满意程度。
终于不负父亲的期望,回家之后曾国藩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胸。正是源于这种好学,曾国藩最后终于成为名震四方的大学者、清朝中兴的重臣。
莫患人不知己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白话的意思即是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只愁我自己无能。这个道理好像人人都懂,不过做起来就比较困难。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发牢骚说领导如何不理解他,让他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反过来我们却很少听见有人说不怪别人,都怪他自己能力太差。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在于人们没有真正认清楚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