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不幸的骡子
不幸的骡子
两匹满载背包的骡子长途跋涉,一匹驮着装满财宝的背包,另一匹驮着装满谷物的背包。驮着财宝的骡子昂着头,不断地摇动系在颈部的铃,使之发出清脆的声音。它趾高气扬地走着,仿佛知道所载东西的价值。而那一匹驮着谷物的骡子却以恬静、悠闲的步伐跟着走。
突然,一群强盗从隐蔽的地方冲出来打劫,在格斗中,一个强盗用一把短刀刺伤了那匹驮财宝的骡子,将财宝抢劫一空,而那驮着谷物的骡子根本没有引起强盗的注意。
受伤的骡子哭诉它的不幸,另一匹却说:“我很高兴强盗不看重我,我没一点损失,也没有受伤。”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财富并不值得夸耀,倒是要小心它会带来灾难。
金钱有时带给人们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和灾难。人生一世,折磨我们的不一定是贫穷,而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贪欲。
沉湎于物质的追求,会产生对财富、名誉的贪欲。为了这无止境的人生追求,人会变成欲壑难填的怪物。
人所拥有的越多,越引以为自豪,越想向他人展示自己存在的优越性。这种思想将大多数人引入思想的歧途,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有时过分地展示和夸耀,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保持适当距离的刺猬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
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又不得不再度分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与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出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在人际交往中,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因此,交朋友要有一种弹性,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有人认为,好朋友应该常聚会呀,保持距离不就疏远了吗?问题就在于常聚会,好朋友最初在一起,都能够融洽相处,但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他们会从尊重对方,慢慢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彼此需要一些空间,有时太多亲近,不小心失了分寸,就会造成彼此的紧张和伤害。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让,尊重对方。所以,为了友谊,为了人生,不要怕孤单寂寞,人们要在人际交往中和朋友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因过分地亲密,而失去朋友。
不停抱怨的鱼
一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总感到没有意思,一心想找个机会离开大海。一天,它被渔夫和他的儿子打捞上来,高兴得在网里摇头摆尾,“这回可好啦!总算逃出了苦海,可以自由呼吸了!”
就这样,鱼被放在一只破鱼缸里,每天欢畅地游来游去。
每天,渔夫总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很高兴,不停晃动身子,展示漂亮的服饰,讨渔夫喜欢。渔夫真的乐了,又撒下一大把鱼虫,鱼大口地吃着,累了则可以停下,打个盹。鱼儿开始庆幸自己的美妙命运;庆幸现在的生活;庆幸自己一身花衣。它自言自语道:这才是幸福生活。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鱼儿一天一天地游。它似乎有些厌倦,但再也不愿回到海中去了。“我是一条漂亮的鱼”,它总这么对自己说。
后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儿子收拾了东西搬家了。什么都带上了,只忘了那条漂亮的鱼。鱼在缸里大喊:“嗨!带上我,别丢下我!”没人理它。
鱼很悲伤。它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伙食太差,抱怨渔夫儿子对它无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甚至抱怨它决意离开大海时伙伴们为何不加阻拦,抱怨它所认识的一切,只忘了抱怨它自己。
它又开始幻想:一个富商路过此地,发现一条漂亮的鱼,于是把它小心地收好,养在家中的大水塘里,每天都有可口的鱼虫……
太阳升起来了,四周静俏悄,只剩下一口破水缸,一条漂亮的鱼———死鱼。
鱼儿因贪图虚荣,贪图安逸而远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最终落了一个可悲的下场。生活就是这样,你可以在属于你自己的空间里自由翱翔。任何爱慕虚荣,幻想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幸福的人,永远找不回自己真正的生活,也终将会被生活的淘汰。
如果你渴望他人的赞许或同意,那么一旦获得了他人的认可,你就会感到幸福、快乐。但是,如果你陷入这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之中,那么,一旦没有得到它,你就会感到身价暴跌。这时候,自暴自弃的因素就会潜入进来。在这种情况下,虚荣心使你选择让他人来恩赐你的尊严或留给你面子,只有当他们给予你表扬时,你才会感觉良好。
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极其有害。如果你果真有这样一种虚荣心,那么,你的人生就注定会有许多痛苦和挫折。与此同时你会感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软弱无力的,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只有选择属于自己的空间,找回真正的生活,最终才会理解生活的真谛。